【我是否該念書更換跑道/怎麼選科系】
因為30歲才中途轉行,現在時常在採訪或是演講後的問與答,被詢問:「該不該去念書轉換工作的跑道」或是「該怎麼選科系、研究所」。
其實面對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答案都會不同,在此我分享自己的血淋淋(?)經驗給大家,以及我決定轉行時判斷的理由。
大學時我決定念傳播,其實是一個很奇妙的理由。因為去看了當時張雨生原創作曲的《吻我吧娜娜》之後(感謝網友指正),實在是太感動了,所以很想要以後能夠學寫歌舞劇的劇本。當時發現政大傳播是走大一大二學程不分系,看起來有很多有趣的課可以上,所以就決定去念政大。
那時候的我帶著理想進去,卻完全搞錯了方向。我對於新聞採訪相關的工作內容,學習上是有天賦的,所以學得很快,但是我對於新聞相關工作,包含記者主播等,其實沒有興趣;雖然對廣電相關比較有興趣,特別是電影,但拍電影非常辛苦,我既吃不了苦(就是人稱的草莓族QQ),寫劇本自認也不算有天份,當時在配樂工作上雖然被老師大力稱讚,但這也不是我未來想從事的工作。
於是出現了:我有能力的,我不喜歡;我喜歡的,我又不確定我有沒有能力,甚至我也不確定我是不是真的喜歡,所以也不願意投入太多的時間去訓練自己。
就在這樣的渾渾噩噩中,因為想要逃避工作,在政大廣電所報名快截止前,我又跑去報名了,想著「如果沒考上,就認命去工作吧。」
沒想到考上了,又讓我逃了三年。
在這過程,我幾乎完全沒有思考:「我念這個,對於我未來的工作有什麼幫助呢?」而且在大學實習時,我已經很確定,我自己對於媒體相關工作是沒有興趣的,未來不會往這個方向走。
所以,在我廣電所準備要畢業時,決定找工作的我,發現自己三個多月都找不到工作。
因為,當我去除掉所有媒體相關工作後,有著政大新聞系、廣電所學歷的我,可以做的工作選擇少得可憐。離開傳播界,這個學歷讓人不知道該怎麼用我。
因為有這樣的經驗,所以我在29歲考慮轉行時,思考「要不要去念心理諮商呢」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確認:
「這個科系未來的出路是什麼?#工作方式與內容是我喜歡的嗎?」
當時在企業基金會工作四五年的我,雖然還不太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但卻已經很清楚 #自己不喜歡什麼。發現自己很不愛在組織裡朝九晚五工作的我,很希望可以找一份能夠獨力作業、較不會被人干涉工作內容的職業。因此,對心理諮商有興趣的我,開始多方打聽各個在心理諮商所念書、或已經出來工作的學長姐,以及努力google、篩選相關資訊(google真的是提供各種資訊的好工具,不要吝於使用XDD),最後確認:
選心理諮商,或許有機會過著我想要的職涯生活。
我記得當時,我還把我「一定不要」和「我一定要」的選項列出來,幫助自己做判斷。
確認未來職涯大方向後,我才開始深入理解心理諮商的內容、還有課程我有沒有興趣、念不念得下去,以及不同學校有什麼差別,哪個學校比較適合我。
這個過程對我的幫助蠻大的,因為包含兼職實習、全職實習,以及後來的工作選擇,我都是以這個方向微調,努力朝著自己最期待的大目標前進。
不過,當時我決定要念心理諮商時,其實身邊有非常多人不贊同。一個是,當時心理諮商不如現在被人知曉,很多人沒有聽過心理諮商師,很懷疑你多念一個研究所出來能幹嘛。另外是,當我決定要念心理諮商,必須要辭職重新當學生,而且轉換跑道,整個「砍掉重練」,至少需要付出三到四年的人生,而當時我年紀已經不小,所以許多人都勸我三思。
我倒不會覺得那時候勸我三思的人不支持我,或許就是他們替我擔心,關心我,才會提出意見。不過,這也是我自己在做決定過程中,慢慢摸索出來的一個感受:
人生,沒有正確答案,只有屬於自己的答案。
大家的不支持,對我來說反而變成提醒,在我念心理諮商到選擇工作的過程中,提醒自己: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時,必須要面對怎樣的困難與現實。
所以,關於要不要念某某科系,或是要不要轉換跑道,我之前付出的成本告訴我:一定要考量現實,那就是--
重點不是在這個學校科系的名稱,在現在念起來、聽起來響不響亮;而是這個選擇,有沒有機會幫助你、獲得你想要的職涯生活。
當然,你可以選擇你有興趣、但未來工作上不一定符合你的期待的科系,但在選擇時,你需要有覺悟,才會讓你知道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源支持,幫助你完成這個興趣。
說直接一點,如果你沒有經濟壓力、有人可以支持你完成這個興趣,那就誠實的面對與接受;又或者,當你不能放棄這個很符合你興趣的科系,卻發現現實上在未來工作上,這個科系本身並不符合你的需求,而你又很在乎未來的工作發展,那在就讀時,同時多找一些資源、多訓練自己一些技能作為準備,就成為你要面對的現實。
因為現實不會消失,只是延後面對,變成更沈重的壓力。
關於「做決定」這件事,其實做決定也是需要練習的。下次有機會在跟大家分享我「訓練自己做決定」的經驗。
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我的經驗當然也不是正確答案,只是適合我,祝福大家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慕姿聊心室(?),下次見
#職涯 #人生 #科系選擇
============
❣《他們都說妳「應該」》bit.ly/2GjJiaN
#女性男性如何在社會失去自我
❣《關係黑洞》:goo.gl/QyaBBT
#不安全感如何影響你我
❣《情緒勒索》:goo.gl/4A12pM
「不分系出路」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分系出路 在 周慕姿 Facebook
- 關於不分系出路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 關於不分系出路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 關於不分系出路 在 成大不分系這麼屌? - 成功大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不分系出路 在 【電機資工不分系】「電機系是電腦的實體與器官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不分系出路 在 [問題] 二類組這15年分數越來越輸醫科的現象?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不分系出路 在 [閒聊] 大學教育朝向"不分系"發展,會是好事嗎? - womentalk 的評價
不分系出路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八卦
交通大學張懋中校長交棒第十一任校長職務,今(26)日舉辦感恩茶會,感謝張懋中校長這四年對交大的付出,並介紹陳信宏副校長將接任代理校長,8月1日正式就任,與師生共同迎接新學年。
「我將持續與交大人同行致遠,發明未來,矢志為世界之光。」一如其著作《同行致遠》,張懋中校長表示,感恩茶會應該是他感謝大家、感謝台灣給予他偌大的恩惠,退休後將持續為台灣高等教育效力,傳承學術,培養未來的領導者與先驅者,因為唯有「發明未來」,台灣的經濟才能更上層樓。
張懋中校長表示,台灣培育的青年長於解決問題,但極少能定義和架構「對的問題」,不利創新。除了家庭教育,社會氛圍普遍安於現狀,更有部分原因出自學校教育,尤其大學任務與分工不明;在台灣,多數大學肩負類似的任務,但即使是研究型大學,也無力獨自達成發明未來的重大使命。
為了革新高教,張懋中校長任內通過交通大學和陽明大學兩校合併案,期盼發展成一所「偉大大學」,引導學生確認潛力與天賦,並從「學答」到「學問」,在跨出母校之際,準備好終身學習,並具備培養完美的人格及品性。
為了向張懋中校長餞別,陽明大學郭旭崧校長特別蒞臨現場,在穿著上別有用心,「我別上交大徽章,張校長繫陽明的領帶,好像情侶裝。」他更以「眾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形容張校長直言敢練,不放棄理想,持續跟陽明師生溝通,才能為兩校合併奠定穩固的基礎。
「張校長常言Act together we go far,他不是go far,是go first!」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荊元宇院長表示,不是每個人心臟都這麼大顆,勇於挑戰,但「張校長深謀遠慮,像一位3顆星以上的大將軍,帶領大家開坦克車剷除障礙。」期盼交大和國防理工的不分系學位學程,順利推動國防科技產業升級。
陳信宏代理校長感謝張懋中校長創造新格局,並授權團隊可以做非常多事。他指出,隨著外國科技企業來台新設研發中心、台商回流等外在環境變化,未來在資通訊、人工智慧領域專業人才需求大增,將影響薪資結構以及學生畢業出路,交大會持續培育學生跨域發展,「鼓勵學生接觸多元文化,甚至創業,讓交大在全世界走向更高的格局。」
陳信宏代理校長畢業自交大電信工程學系、電子研究所,取得美國德州理工大學電機博士。兩度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並擔任多項政府部會大型計畫主持人與執行長,對校務推動熟悉,教學獲學生好評。
不分系出路 在 國立清華大學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Facebook 八卦
清華溜冰小精靈再傳佳績 佟玟蓁堅持走不一樣的路
甫於今年透過「拾穗計畫」考進本校學士班(大一不分系)佟玟蓁日前再傳佳績,獲得全國運動會花式溜冰男女混合組雙人亞軍。捨棄體育學院的選擇,人稱溜冰界小精靈的佟玟蓁希望自己在運動專長外,還能強化英文,開拓更多元的職涯。雖然課業讓她倍感壓力,但運動員的訓練讓她更懂堅持,「運動員不是四肢發達而已,我希望能讓自己的腦袋多一點東西」。
從幼稚園大班就開始練習溜冰的佟玟蓁,是競技場上的常勝軍,連續三年勇奪全國中正盃及會長盃溜冰賽冠軍,2011年獲得世界花樣滑輪大獎賽雙人花式冠軍,2014年,更拿下亞洲滑輪錦標賽雙人花式第一名。高三那年,因為招生規則變動,讓原本體保生資格的規劃變了調,還好,學測前幾天,意外發現清華大學特殊選才「拾穗計畫」,讓無所適從的她找到一條出路,進入本校就讀。
「清華是個資源很多、有許多厲害人的地方!」從小忙著參賽、練習,佟玟蓁說自己是「別人唸書時我在練溜冰,別人睡覺時我在唸書」,因為唸書時間不斷被壓縮,佟玟蓁不諱言在清華求學壓力很大,但也很開心學到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她說,母親常鼓勵她不要太有壓力,「讀書時認真讀書,比賽時認真比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運動員的訓練也讓她更懂堅持,凡是決定了就要把它做好,但若失敗也不必灰心,「因為總有下一場比賽」。
回憶學習溜冰的契機,其實是為追隨姊姊佟宣萱的腳步。不過,相較於姊姊選擇就讀體育學院,佟玟蓁不希望自己僅侷限於體育專長。從12歲就開始參加國際性比賽,寒假期間還前往義大利,拜師於曾獲11面世界金牌的知名溜冰高手Patrick Venerucci,佟玟蓁很早就感受到外語的重要,所以她希望選讀外語科系,讓自己多一個專長,也讓運動職涯多一點可能性。
除了堅持的態度,選手的訓練也讓佟玟蓁更為獨立。她說,自己其實很受家裡保護,「高中了還不會自己搭公車」,父親為了陪她到南部集訓,還搭車送她南下,再獨自回家,「但總不能每次比賽都讓父母陪」,於是,佟玟蓁也強迫自己要更獨立。
「能進清華很幸運,要好好珍惜!」佟玟蓁很感謝在高三無所適從之際,透過拾穗計畫考進本校,雖然才入學不久,但同學間感情很好,最近為了新生盃的比賽一起練習,更讓友誼加溫。大學四年,佟玟蓁將陸續面對亞洲盃、世界盃、世運會、亞運會的挑戰,除了期許自己在溜冰的競技中不斷脫穎而出,佟玟蓁也期望能把握難得的大學生活,開創更寛廣的運動員職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1IOU9V3lvo&feature=youtu.be
不分系出路 在 [問題] 二類組這15年分數越來越輸醫科的現象?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八卦
綜觀這15年二類組和醫學系分數越差越大在我的年代後段私醫多數人根本考不太上台大電機台大物理台大資工或材料簡單講台大電機 ... -21 [算命] 生科出路. ... <看更多>
不分系出路 在 成大不分系這麼屌? - 成功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 96. 大家好,我是不分系的小菜比八。 大家可能覺得不分系都是興趣不明確的人在唸的學制,不過自己在之中其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