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解決大量儲存照片的煩惱!
Synology NAS 初體驗
拍攝風景多年,累積的照片數量經已多不勝數,尤其經常進行縮時攝影 (Time-lapse),只是簡單拍攝一個日出,得來的照片也可數以千計。而且相機越來越高像素,對儲存空間需求也越來越大。
以往我會添置外置硬碟去儲存與日俱增的照片,但是這只能解決燃眉之急。有一次,其中一顆外置硬碟出了問題,差點就失去多年來的心血,這促使了我尋找外置硬碟以外的方法。
有朋友向我推介 NAS,NAS 全名為「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個可以將多個硬碟整合使用,同時透過網絡去進行檔案管理和存取的裝置,不但擴充容量方便,更提供可靠的備份方法。
最近有幸獲邀體驗 Synology DS1515+,第一次接觸 NAS 的我也能夠輕易安裝,透過簡易而強大的 DSM 界面,設定也變得非常容易,我會在以下分享一下 NAS 操作過程。
安裝
DS1515+ 配備 5 個硬碟插槽,每個插槽支援 8TB 硬碟,一共 40TB。當容量不夠的時候,還可以連接 2 部 DX513 以擴充儲存空間,提供最多 120TB 的容量。
安裝或更換硬碟非常容易,直接按下硬碟插槽,就可以抽出硬碟托盤。將托盤兩側的長形面板拆除,即可將硬碟放進托盤,接著再將面板裝回即可,過程完全毋須任何工具。(圖 5 至 8 )
我準備了 4 顆為 NAS 設計的 HGST 硬碟,其中 2 顆為 3TB,另外 2 顆為 6TB,總共 18TB。
Synology NAS 提供獨有的 SHR (Synology Hybrid RAID) 技術,比傳統 RAID 更有效運用空間。以我的硬碟組合為例,透過 Synology 網頁上的「RAID 容量計算器」可以看到,使用 SHR 比 RAID 5 多出 3TB 可用空間,資料受到保護的同時,所有空間都得以利用,不會被浪費掉。(圖 9 )
操作
接上電源和網絡線之後,即可透過電腦的瀏覽器安裝 Synology 的 DSM 界面。
DSM 界面就像電腦的操作系統一樣,你可以在這裡控制 NAS 的各項設定,而管理檔案如同在電腦上一樣方便,並支援拖曳上傳檔案。對我來說,最正的莫過於是支援 RAW 照片檔案,在 NAS 上就可以直接預覽得到 RAW 檔案。(圖 11 )
使用 NAS 之後,處理照片比以前更方便,日常我會在 Lightroom 讀入記憶卡中的照片,照片會直接存放在同一個 NAS 儲存空間上,日後需要進行後期處理或存取照片,毋須再接駁不同的外置硬碟,只需要連接內聯網絡上的 NAS 即可。
以往要將照片或影片分享給客戶或朋友,我都會將檔案上傳至雲端空間,例如 Google Drive。現在我只需要在 DSM 上,右按想要分享的檔案,選擇「分享檔案連結」,其他人透過連結就可以直接取得檔案,節省了重新上傳的時間和工夫。而且,我還可以設定連結存取次數、有效期限、帳號及密碼,確保資料的安全。(圖 13 及 14 )
另外,我亦可以隨時隨地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 App,或從任何電腦上的瀏覽器登入 DSM,存取 NAS 上的檔案。若然突然之間要向別人展示照片,我只需要開啟「DS Photo」App 即時連接 NAS,NAS 上的所有照片都可以在這裡看得到。(圖 15 至 18 )
總結
相比以前使用外置硬碟,Synology NAS 在容量上提供了高擴充性,使用 SHR 能夠將儲存空間最大化,同時得到多一層的資料保護,解決了我在大量儲存照片上的煩惱,以及隨時失去照片的擔憂。
而分享檔案連結的功能及隨時隨地透過 App 或瀏覽器存取檔案,對於我在日常工作上方便了不少。所以,我相信 NAS 會是攝影師儲存檔案的最佳方案,亦是未來的趨勢。
(點按觀看照片,會有更詳細的描述。)
Synology 群暉科技 · Hornington · Will Cho
上傳檔案到別人的google雲端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八卦
這一年半以來,身邊越來越多朋友談及數位轉型,甚至開了相關課程,分享企業關於數位轉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今年就讀博士班,目標第一篇投稿SSCI論文,恰巧也是從去年就開始準備的數位轉型,針對此事,分享一些實務與理論心得,拋磚引玉,簡單探討數位轉型。
【數位化不等於數位轉型】
談數位轉型之前,幾個觀念要先建立起來,比方說:
1. 運用數位類型的工具,改變原本工作的模式或方法,這是「數位化」,並非數位轉型。
2. 傳統電視台,引入數位設備,將原本的類比檔案轉成數位檔案,這是數位化,不能稱作數位轉型。
3. 原本沒有公司網站、粉絲專頁,然後建了個官網、開個粉絲專頁,這同樣不能稱作數位轉型。
4. 把原本紙上媒體的文字內容,轉移到網站上去,或是刊載於數位媒體上,這同樣是數位化。
5. 工廠將設備連接到網路,並且上傳設備執行時的數據資料到雲端進行分析、監控,這樣的行為是數位化。
因此,準確來說,先認識清楚數位化與數位轉型之間的差異,命題明確了,後面要探討的內容,才得以有意義的繼續。
【數位轉型到底是什麼?】
讀博士論文時,探討數位轉型的內涵與方法,用中文的語意似乎比較難理解,可是改用英文的說法反倒容易了解,透過英文的詞彙來看,看得會更容易一些。
・Digitalize(數位化)
・Digital Transformation(數位轉型/變形)
望文生義,從英文字面上的意義,不難看出數位化,比較像是一個事件、一個作為、一個應用,可是數位轉型採用了變形、變化,帶有進行式的意義,兩者相較起來,後者偏向連續、長期且進行是個進程,常會搭配英文的Processing一起用。因此,用非常簡化的說法,數位轉型是一連串持續發生的作為,基於原生數位土壤(Digital Foundation),衍生的各種對策、方案、辦法。
【什麼不是數位轉型?】
這問題看起來沒什麼,但卻很容易跟許多管理學、經營學、商業策略的各種名詞混在一起,因此整理了一下哈佛個案、SSCI論文之中,提到的幾個別踩的誤區,以免錯解了數位轉型,導致探討數位轉型時,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組織變革 ≠ 數位轉型
・企業再造 ≠ 數位轉型
・數位行銷 ≠ 數位轉型
・社群經營 ≠ 數位轉型
・商業發展 ≠ 數位轉型
・財務管理 ≠ 數位轉型
還有很多的詞彙,不完全能與數位轉型連結在一起。主要的原因是這些詞彙可以存在於數位轉型之中的其一項目,可不代表單一項目能代表數位轉型,這在定義上需要弄清楚一些,不然談到數位轉型,肯定會混亂、混淆,甚至被大量資訊給掩沒,導致數位轉型沒能做,可卻做了一些傳統管理、組織改造的事情,影響原先數位轉型所需要做的重點項目。
【數位轉型對企業來說,該怎麼做?】
因為實在不想長篇大論,就藉由別人舉的鮮明例子來說明,可能會比較容易判斷差別。
・你會懷疑Google這樣的公司,不是一間數位原生企業嗎?
・你會懷疑Sales Force這樣的公司,需要數位轉型嗎?
有趣的問題又來了,下面的問題,引出更有趣的思考。
・你心中的Tesla,是數位轉型的典範嗎?
・你認識的Amazon,他們需要做數位轉型嗎?
但,問題產生的對比與落差,或許會令不少人看出距離。
・你理解的IBM,是否需要做到數位轉型?
・曾經稱霸一方的NOKIA,需要數位轉型嗎?
・Yahoo在你心中,是否需要數位轉型?
・華盛頓郵報在數位轉型上,是否成功?
諸如此類的問題,或引用都想辦法在論述上,找個明確的施力點來分析、解釋,試圖讓更多人理解數位轉型這一詞,到底應該怎麼去實際應用。畢竟,探討數位轉型的範疇太大,尤其近幾年在全世界吹起一陣數位轉型風的論文浪潮,好多人在討論,也衍生出各派不同的說法、觀點。
【思維與作為的徹底數位轉變,才是數位轉型】
以媒體業為例,最常看到被拿出來探討的例子:
「現在的KOL,一個人所能帶來的影響力,已遠遠大於傳統經營思維的媒體,而這些媒體面臨到的問題不只是閱覽量降低,而是一個人的時代,已經能衝擊整個媒體,甚至擊垮媒體。」
數位化是數位轉型過程中,必經之路,也是不可欠缺的一環,可回到剛剛的例子,媒體在這些KOL崛起的年代,尤其排行前百、前千的人,都可能比一個媒體所帶來的影響力、擴散力要來得大,這中間產生的差距、差別,也就是數位轉型介入時,所需思考準備的工作。不過,這並不是要傳統媒體改經營KOL,而是去理解KOL到底做了哪些事情,他們面對數位浪潮(Digital Century),做了些專屬於這世界、世代喜愛與喜好的事情。
再舉個例子,以我實際參與過的顧問案來看:
台灣某知名媒體想要下重本在數位上,並且將原本電視的影響力,發展到網路之中。但問題來了,他們想到的幾個方案是:
・請電視主播到粉絲專頁開直播
・開直播隨便聊想辦法拉粉絲數
・主播衝出粉絲數後再來開業配
上述三點對策,就後來結果論來看,沒有一個成功。問題跟原因到底出在哪邊?當時,發生了什麼問題?更準確地來說,他們最終想出來的對策,依然是數位化,還是離數位轉型很遙遠。
・主播放不下身段,不喜歡分享專屬自己的內容
・主播覺得開網路直播有損自我形象,不願意做
・主播認為阿貓阿狗都能開直播,做了貶低自己
・製作人認為主播名氣高,開了一定會有人去看
・製作人以為主播很有魅力又漂亮,網友會喜歡
・製作人覺得網友就是喜歡隨興輕鬆的生活題材
這些,都是來自於「第三方」的主觀意識,如果又對比到成功的KOL呢?
・KOL對某些題材專注且投入,並有高度興趣
・KOL關注粉絲與社群的好惡,持續優化內容
・KOL貼近粉絲即使賣醜搞怪也會去討好粉絲
・KOL會精心思考策劃什麼樣的內容粉絲想看
・KOL重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表現要來得更重
歸根究底,光是媒體之於數位轉型的發展,隨便舉一個例子,就有如此程度落差,而這落差,對於每天活在網路、數位世界的原生工作者,在一間原生的營運數位產品、商品的公司裡,或許問題不大。但跳出來具有數位土壤基礎的公司之後,很多企業在數位土壤這一塊都還沒有耕耘出「共通語言」、「共通認知」、「共通連結」的狀態下,要談數位轉型,問題又會不小心岔到「表象說是做數位轉型,可骨子裡卻只是做到數位化」而已。
以上一點心得分享,最近開始整理論文的基礎論述,又看到最近許多商業導入數位轉型的失敗案例,一些個人感觸。
上傳檔案到別人的google雲端 在 劉恭甫-功夫老師 Facebook 八卦
【#功夫快讀一點】080
※※※ 「聰明」工作,優先於努力工作 ※※※
要提早下班、要有效完工作、要成為高效能的人,方法無他,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可以「比別更快一步」,那麼一定要學會的就是活用 Google 的100個工作技巧
#郵件Hack:打破阻礙生產力的第一道牆
提案1:不要花很多時間整理信箱
提案2:不要做無謂的郵件分類
提案3:像老闆一樣不處理瑣碎郵件
提案4:不要讓過去阻礙現在的專注
提案5:不動手,讓次要郵件自動處理
提案6:不要重複編輯制式郵件
提案7:不要漏看重要VIP郵件
提案8:減少失誤也就是節省時間
提案9:從根本處減少無用郵件量
提案10:從根本處減少出錯郵件量
提案11:減少切換郵件的換頁時間
提案12:減少寄出修正郵件時間
提案13:簡單斷絕不再需要的資訊干擾
提案14:節省寄送大量客製化郵件時間
提案15:節省寄送大量客製化檔案時間
提案16:提升效率的5個郵件處理心法
#時間Hack:建立無漏洞的任務管理
提案17:把雜事工具變成生產力工具
提案18:延後處理反而快一步完成
提案19:延後次要雜訊的干擾時間
提案20:抓住有效的下一步行動
提案21:不如把信箱直接當作任務清單
提案22:學會收集想法也是節省時間
提案23:專注在今天要做的事
提案24:不要用行程安排任務
提案25:有效承諾時間就會有時間
提案26:你不一定需要鬧鐘提醒
提案27:讓機器秘書幫你安排時間
提案28:讓Outlook與Google同步
#專案Hack:排程規劃與高效率管理
提案29:更快找到專案資料的命名法
提案30:迅速處理任務的檔案管理法
提案31:打破資料夾限制的檔案使用
提案32:建立專案文件互連資料庫
提案33:用Trello管理Google專案檔案
提案34:用Evernote整合Google檔案
提案35:用Google日曆管理會議檔案
提案36:不再浪費時間約時間
提案37:一次建立大量專案行程
提案38:快速跟專案團隊成員溝通
提案39:幫雲端硬碟建立專案看板
提案40:用試算表畫甘特圖更簡單
#溝通Hack:零失誤的協同合作流程
提案41:改掉溝通零散不同步的習慣
提案42:改掉用郵件通知改報告的習慣
提案43:加快「收」檔案的進度
提案44:反而更不怕別人亂改文件
提案45:貼心讓對方不用下載回傳檔案
提案46:節省還原之前文件版本的時間
提案47:更準確高效率的文件合作進度
提案48:加快多人校稿的工作速度
提案49:不出錯的多人表格編輯
提案50:無阻礙的團隊專案進度溝通
提案51:無阻礙的想法與任務清單合作
提案52:無阻礙建立專案資料平台
提案53:無阻礙建立課程學習平台
#文書Hack:不加班的生產力提升秘技
提案54:從減法工作開始
提案55:不用花時間找簡報文書圖庫
提案56:不要浪費額外時間設計簡報
提案57:不要重複一樣的複製貼上動作
提案58:別再捲動!用大綱跳轉內文
提案59:省打字時間!善用聽寫輸入
提案60:省切換時間!雲端編輯Office
提案61:省排版時間!合併列印信封
提案62:省剪貼時間!建立寫稿便利貼
提案63:省製圖時間!用自動統計分析
提案64:省修改時間!同步的報告圖表
提案65:省畫表格時間!文字轉表格
提案66:省問卷時間!活用表單技巧
提案67:讓報名表自動到期結束
提案68:省計算分數時間!開線上測驗
提案70:不用再花時間謄寫紙本文字
提案71:離線也不用暫停雲端編輯
#整理Hack:個人到團隊的資料重整術
提案72:搜尋,是最省時間的第一步
提案73:用搜尋來取代翻找資料
提案74:用搜尋來取代分類照片
提案75:收集大家照片最省事方法
提案76:控管企業檔案最便利方法
提案77:整理硬碟空間最快速方法
提案78:清理雲端容量最有效方法
提案79:搜尋統整資料的最聚焦方法
提案80:收集即時資訊的最懶人方法
提案81:統整多個Gmail帳號資料
#辦公室Hack:不再浪費時間的工作流程
提案82:一個不需維護的雲端作業系統
提案83:更省事的無紙化線上傳真
提案84:免列印完成線上文件簽名
提案85:免下載線上編輯註解PDF
提案86:更快速線上中文PDF轉文件
提案87:在雲端硬碟完成圖檔修圖
提案88:在雲端硬碟繪製流程圖
提案89:在雲端硬碟繪製心智圖
提案90:在雲端硬碟製作甘特圖
提案91:在雲端硬碟解壓縮檔案
提案92:保持系統的一致與同步
#生活Hack:聰明工作也要聰明生活的技巧
提案93:更有效率更有樂趣的記帳方法
提案94:為自己量身打造線上日記
提案95:設計一張生活遊戲挑戰表
提案96:自動保存的旅行回憶
提案97:輕鬆用照片寫遊記
提案98:自動為夢想找到時間
提案99:丟掉紙本地圖的高效旅遊計畫
提案100:依賴Google導遊的輕鬆旅行
※※※ 來源《比別人快一步的 Google 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
上傳檔案到別人的google雲端 在 2020102001 將檔案上傳到雲端硬碟後,共用分享給其他人的 ... 的八卦
中山社大, Google 智慧應用(入門), Google Drive, Google 雲端 硬碟, 共用, 分享, Gmail, 2020.10.20. ... <看更多>
上傳檔案到別人的google雲端 在 百度下載ptt永和2023 的八卦
3小弟目前的想法就是單純可以穩定安全的把百度網盤上別人分享的東西下載到我自己 ... 自己在用方法步驟是: 1油猴腳本2轉移檔案到自己的百度雲(對了,現在百度鏈結不擋 ... ... <看更多>
上傳檔案到別人的google雲端 在 手機上傳檔案到共享雲端硬碟 - YouTube 的八卦
新手教學,如何把資料 上傳 到 Google 雲端 硬碟,就像你再使用資料夾一般簡單。快速上手沒煩惱|新手開始你的雲端工作#02. 平凡以上. 平凡以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