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再生
今天到朴子大槺榔關心嘉義推動「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的成果。我們文化觀光局向中央申請40個老屋修繕案補助,16案獲得通過,獲得1千7百萬元經費,排名全國第二,是非常好的成果。
願意把屬於私人小時候成長空間,提供出來成為新公共空間,我認為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聽大糠榔涂家分享投入老屋保存與再生的故事,非常感動。現場參觀修復後的老屋,有一種回到小時候的熟悉與親切感。他們不只把老宅變成新的公共空間,還加入周邊傳統技藝與農村生活元素,更結合社區長輩,組成八音的神耆樂坊,可以感受整個社區,因為有新的據點而變得更加活絡。
嘉義縣能通過16案,排名全國第二,就是因為有很多有想法的鄉親,願意提供私人空間,整理後加入新元素,成為辦活動與連結社區情感的場地,能有這樣想法與做法,非常不容易,也謝謝他們。
目前16案正陸續整修與完工,未來縣府會整合資源,讓老屋再生後更有生命力,成為嘉義的重要資產與地方特色。
#老屋新生 #地方創生 #社區營造 #八音 #清木屋 #公共空間 #民雄 #一樂酒家 #大林 #自強成都老旅社 #新港 #喜樂花園 #朴子 #良與秀讀冊館 #文化保存 #歷史 #生活 #織田鋪子
追蹤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onlychiayi/
追蹤縣府Line@:https://reurl.cc/Q3657Z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嶺南之風」是一個中式公園,於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十一日正式開放給市民遊覽,每日的開放時間為上午七時正至下午十一時正。由於公園位處九龍荔枝角的填海區,而荔枝又是嶺南名果,故以傳統嶺南風格造園。全園面積達12 500平方米,水景面積約為2 600平方米,佔全園面積約百分之二十。整個公園分為十個景區,園內的...
織田鋪子 在 紅姐-姜梅紅 Facebook 八卦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上午於朴子市大槺榔(大葛里155號)舉辦「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保存成果發表會,與在地鄉親一同在農村三合院老屋體驗竹編手作與享用農村點心,文化部所委託辦理的「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主要由屋主自行提案申請,再由地方政府輔導進入地方初審及文化部複審。
嘉義縣107年獲文化部補助「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有四棟老屋皆位於朴子,其中的「大槺榔老屋」即位於「大槺榔」村莊的中心,申請人是織田鋪子的東家涂澤林和舖掌櫃李宜蓉,屋主夫婦細述村莊的地方特色,號稱這裡有「三百紀錄」,第一個一百是因為這個村莊像迷宮,加上老屋在迷宮中心點,一百人進來即在此「旋玲瓏」摸攏無路;第二個一百的由來,是此處曾有一處古地名「竹仔腳」,意即長滿竹子,而發展出竹簾產業,這個產業曾經是上百戶家庭的生計來源;第三個一百更是特別,大槺榔濃厚的宗教信仰,進而發展出鼓吹、陣頭及擁有獲神明嚴謹的認證儀式所產生上百位的乩童跟桌頭,李宜蓉戲稱這裏是「最接近天庭的村莊」。
近幾年李宜蓉重新招集村庄內的耆老成立「神耆樂坊」,「神」是「神明」,「耆」是「耆老」;因此樂坊的音樂其實主要發展的是神明的音樂,李宜蓉回憶道,這個村莊裡的青年人口跟許多鄉村一樣,大多外流到大都市謀求發展,剩下大部分的長輩跟小孩,這裡的長輩多數還保有鼓吹八音的技藝傳統文化,而且每個老人家當學徒時,因為不識字,把每一首曲目樂譜硬生生記在腦海中,所以「神耆樂坊」的可愛長輩們擁有「頭殼譜」特殊技能,讓李宜蓉尊稱他們為「天團」。
今年透過「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使大槺榔老屋整修完成,可以繼續在這古樸的環境中,讓社區長輩在這裡活動、共餐,長輩們也可以繼續傳承「神明的音樂」給後代,進而實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社會理想。
#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
#織田鋪子
#朴子市
#大槺榔
👉追蹤紅姐的IG https://reurl.cc/4mDd6X
🆗與姜梅紅LINE一起 https://lin.ee/78vhduc
織田鋪子 在 宇你同行ü陳建宇 Facebook 八卦
上午與 #社團法人嘉義縣共好生活協會 廖明哲理事及涂振發監事一同出席,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於朴子市大槺榔(大葛里155號)舉辦「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保存成果發表會。
嘉義縣107年獲文化部補助「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有四棟老屋皆位於朴子,其中的「大槺榔老屋」即位於「大槺榔」村莊的中心,申請人是織田鋪子的東家涂澤林和舖掌櫃李宜蓉,屋主夫婦細述村莊的地方特色。
織田鋪子透過「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使大槺榔老屋整修完成,可以繼續在這古樸的環境中,讓社區長輩在這裡活動、共餐,長輩們也可以繼續傳承「神明的音樂」給後代,進而實踐「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社會理想。
👉追蹤陳建宇的IG https://pse.is/w8fc8
🆗加入陳建宇的LINE@ https://lin.ee/tUrupRl
織田鋪子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嶺南之風」是一個中式公園,於二零零零年十一月十一日正式開放給市民遊覽,每日的開放時間為上午七時正至下午十一時正。由於公園位處九龍荔枝角的填海區,而荔枝又是嶺南名果,故以傳統嶺南風格造園。全園面積達12 500平方米,水景面積約為2 600平方米,佔全園面積約百分之二十。整個公園分為十個景區,園內的建築物皆環繞著中央水池向外伸延,以院落迴廊為布局。其建築藝術也是採用嶺南風格,如陶塑、瓦作、灰塑、石雕和木砌等,而假山石則以英德太湖石為主。此外,園內掛有多副對聯,撰聯人有梁啟超、劉華東、李文田、康有為等。公園由東門至橋廊屋檐,均綴以彩色光纖燈飾,令園景在月夜下更添嫵媚。園的內外廣植樹木,綠樹成蔭;此外,更有精緻的盆景擺設,供遊人欣賞。花園內的一個景點為「健康去屣」。這是一條用卵石鋪砌而成的小徑,遊人赤足或穿著布鞋,於卵石徑上來回步行,便能刺激足底的神經反射區,促進足部血液循環。每天的不同時段,均見遊人如鯽,可見卵石徑甚受歡迎。
六十年代,香港只有兩個較具規模的遊樂場,一個是在荔枝角海邊的荔園,另一個較小的是新蒲崗啟德遊樂場,荔園當然有資格稱為香港遊樂場史上最經典的品牌。對於六十年代的小孩子們,荔園就像今天的迪士尼公園,是遊樂必到之聖地。荔園全盛黃金期,是在六十年代。但若要追溯歷史,早在一九四七年,荔園便已經有了雛形。第一代的主人稱石鐘山,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天主教家庭,四十年代在荔枝角山麓經營房地產。四十年代末期,石鐘山在鐘山台對下的荔枝角灣畔,興建一個遊樂場,名為「荔枝園」。初時遊樂場以游泳池為賣點,後來在泳池旁邊陸續加建一些從美國進口的大型機動兒童遊戲,開闢「兒童世界」。到了一九四九年,更建成全港第一個滾軸溜冰場。至此,從成人到兒童到年青人都有顧及,荔枝園已具備綜合性遊樂場的規模了。一九五零年,石鐘山將荔枝園的經營權轉手予一位織造業富商「張軍光」。張氏入主後,將「荔枝園」改名為「荔園遊樂場」,且並且大肆革新,加設了許多夜總會概念。第一次革新的「荔園遊樂場」,加設了有水上舞廳、馬尼拉大樂隊、西式餐廳,還加建一座可容納千名觀眾的劇院以及露天電影院。當然最吸引年青人的,就是從美國購入的一批新型機動遊戲,像摩天輪、過山車、騰空飛艇、碰碰車。一九五二年,又增設動物園,雖然面積不大,但有獅子、老虎、大笨象、鱷魚、猴子、長頸鹿,算是五臟俱全了。第二代的荔園,設施環境改善不少,亦多姿多彩,具娛樂性。最初幾年遊人眾多及生意旺盛。可惜管理人急於求成,不太顧及老少咸宜形象,引進不少具賭博性的玩意,電影院亦播放不少色情味重的西片,更以「神秘節目」為名,找來美女大跳艷舞,結果引來一班品流複雜之輩在園內流連聚集。本來是合家歡的樂園形象開始褪色,入場人數也逐年遞減,業務漸走下坡。在積極尋找「白武士」下,第三代荔園掌門人出現了,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香港娛樂業大亨—邱德根是也。邱德根一九六一年接手荔園後,馬上進行大改造,原本的泥沙地面重新鋪蓋水泥、紅磗,擴闊通道,廣種花草樹木,更新遊戲,邀請歌星名伶駐場表演。不出三個月全園煥然一新,舊雨新知紛紛重臨捧場。荔園又回復昔日生氣。 一九六三年是荔園的巔峰年,這一年,總入場人數高達三百萬人,幾乎等於當年香港總人口總和,盛況空前。

織田鋪子 在 Blaire Chen Youtube 的評價
謝謝cc的影片分享
(影片是他給我的原檔,也同意在我頻台上分享)
(更希望大家分享出去,不論用什麼方法)
以下為她IG 原文文字轉發
https://www.instagram.com/p/B1jON30H4D6/
世界之肺亞馬遜叢林大火,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除了祈禱之外是該實際行動了
🔥🌳🔥🌳🔥 We share the same oxygen!!!!
-
還記得巴黎聖母院失火,全世界鋪天蓋地的頭版頭條媒體報導,政治家、億萬富翁爭先恐後地站出來想要一起協助修復聖母院。
如今,這個真正影響全世界存亡的亞馬遜雨林大火,燃燒了好幾週之久...這些媒體、這些政治家、富翁們,你們在哪裡?? 當今天我們高喊節能減碳,全世界正需要數十億顆樹來吸收碳並穩定氣候的時候,地球最大的森林正在被大火熊熊的燃燒著!
你們知道雨林消失的速度有多快嗎?
想像一下一個足球場有多大?目前雨林被非法砍伐+蓄意燃燒+天災等因素下,正以「每分鐘」五個足球場的速度消失,也就是當你看到這裡,剛剛上一分鐘已經又有41250平方公尺的雨林已經消失了💔
-
這是一個多麽令人心痛的事,這是一個全部的人都該站出來阻止持續發生的事,是該時候行動了,以下一些方法給大家參考:
1.用你的聲音為雨林發聲
當我們有越多的聲音,我們就越能把這件事情帶動到各個層面
把這件事情儘可能的分享出去,把這個話題與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孩子、街上的人一起討論。用你搜集到的資訊分享給所有的人、教育沒有使用網路的人,告訴他們,解釋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你還可以加入聯署、加入遊行。台灣雖然離亞馬遜雨林很遙遠,但我們依舊可以在我們的國家發起連署,作為地球人的一份子,我們必須對在位者施加壓力
我們都有能力讓這件事情影響經濟、政治以及社會。不間斷地關注這個議題,不間斷的提起這個議題,我們才有能力改善未來!
(台灣為雨林發生的連署連結請看即時動態)
-
2.支持當地的民間團體以及相關的NGO組織
這些當地社群正站在第一線捍衛他們的家園,協助雨林恢復。他們需要大量的志工、捐款,更需要你們最高度的關注,將他們親眼看見的事情,地球正在一點一滴流失的事分享出去。
幫大家整理了一些正在協助環境保護的團體與當地組織
@socioambiental @gaiaamazonas @amazonwatch @WWF @greenpeace @friends_earth @rainforestalliance @rainforesttrust -
-
3.拒絕購買、支持這些會伐木造田的跨國企業旗下的產品
你們知道嗎?
亞馬遜叢林之所以每年大火次數急遽升高,除了部分天然災害之外,絕大多都是人為造火。為了創造更多高經濟農作,企業與政府相互扶持鼓勵農夫焚林造田。而這些跨國大企業旗下有無數個貼近生活的品牌,組織複雜到你甚至無從追蹤起是屬於哪個企業
例如,幾乎人人一雙的Havaianas哈瓦那拖鞋正是屬於全世界最大的肉類加工公司JBS所有。該公司最近被發現從一個在雨林自然保護區內透過非法清理土地的放牧公司上購買奶牛!
身為消費者的每一個人,購買前三思!支持購買雨林聯盟認證的產品。
-
4.節能減碳不能只是口號
開始種樹吧!!你自己種下的樹,看著它漸漸成長所帶給你的回饋是難以想像的大,當你實際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我們必須更努力才能彌補過去的錯誤!
減少吃肉、減少開車,有責任的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使用更少的塑膠然後多種點樹!!
-
這不是今天的新聞,這是我們這個世代這輩子天天都該關注的事
我們與世界上每個生物都共用著這個肺,共用著這些氧氣
我們都是一體的,沒有人是局外人
種樹吧!動起來吧!
⇢ FAQ♡
每週一四固定更新+其他時間不定期
Camera:Canon M6
Edit by Final cut prox
Title song:NEW SOUL
⇢Follow me on
FB⇢Blaire左撇子
-鎖定最新消息及部落格文章發布
IG⇢Blairechen
https://www.instagram.com/blairechen/
-每日更新 旅遊+心靈保養
Weibo/bilibili ⇢Blaire左撇子
Blog⇢https://www.blairechen.com
此影片為非合作影片♡
Business Inquiries⇢blairechen19@gmail.com

織田鋪子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朱家角鎮是上海市青浦區下轄的一個鎮。舊稱珠溪鎮、珠街閣,俗稱角裡。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1990年12月21日,朱家角鄉併入。2001年,沈巷鎮併入。1991年2月上海市政府公佈朱家角鎮為上海市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朱家角歷史淵源流長,其地大約成陸於7000年前,宋、元時已形成集市,名朱家村。明萬曆年間正式建鎮名珠街閣,又稱珠溪。明末清初,朱家角米業突起,帶動了百業興旺,時「長街三裡,店鋪千家」,有「三涇(朱涇、楓涇、泗涇)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說。清嘉慶年間編撰的《珠裡小志》把珠裡定名為鎮名,俗稱角裡。鎮東北部的井亭鎮原屬江蘇省崑山縣境,解放初劃歸朱家角鎮。2001年,被上海市委、市府列為重點發展的「一城九鎮」之一。上海朱家角放生橋橫跨於鎮東首漕港河上。5孔石拱,全長 70.8米,寬5.8米,高7.4米,是上海地區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稱為”滬上第一橋”。古時24里長漕港河僅此一座大橋,南堍為朱家角鎮,隔岸為昆山並亭,因地處澱山湖要衝,元代時,就已成交通要道。明隆慶五年(1571年),由慈門寺僧性潮募建。四百多年前要在水深流急的大江上建造如此大橋,極不容易。
和平飯店Peace Hotel是位於上海南京東路與外灘路口的一家飯店,其有南樓和北樓兩棟歷史建築組成。飯店在1956年開業,接替原先已停業的華懋飯店繼續使用沙遜大廈,即北樓。1965年原匯中飯店併入和平飯店,即南樓,地址分別為南京東路20號和23號。1965年至2010年之間,兩座建築共同作為「和平飯店」經營。1991年到1994年,和平飯店連續4個年度被評為「世界最著名飯店」,並至今仍是中國唯一被評為世界著名飯店的酒店。2007年至2010年,兩家飯店都經歷整修和重組,2010年北樓的原華懋飯店作為加拿大費爾蒙酒店集團旗下「上海和平飯店」恢復營業,南樓原匯中飯店改為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主要對藝術家開放。上海和平飯店的九國特色套房為其一特色,這九間套房每個房間的建築風格都來自9個不同國家。此外,和平飯店老年爵士酒吧也是上海最負盛名的爵士樂隊之一,成立於1980年,由7名年紀超過75歲的老人組織,每晚都會演奏三、四十年代歐美爵士流行曲。
石庫門shakkumen是一種上海獨特的建築風格,也是近代上海民居的主要形式。其是從傳統的江南民居建築式樣和英國傳統排屋建築式樣融合演變出來,故而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石庫門是里弄式住宅的一種,共分為新老兩種形式,而老式石庫門還有早後期之區別。這些石庫門里弄住宅多分布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即今上海黃浦區、靜安區中北部、虹口區南部等)、上海老城廂(即原上海南市區)和原上海法租界(即今上海徐匯區、原盧灣區、靜安區南部)。石庫門建築見証了上海近一個半世紀翻天覆地的變遷。近些年來,隨著上海經濟發展及市區開發的需要以及民眾生活水準的改善,石庫門里弄式住宅,不少弄堂狹窄且有些缺乏衛生設施,開始逐漸被拆除。但也有一些石庫門建築以其它形式得到了保留,如新天地和田子坊就成為了現在上海著名的旅遊的和商業區。現在,石庫門已經不只是一種建築形式,更是一種上海文化的象徵。
上海主要商業街 多倫路是位於上海虹口區中部偏西的一條道路,原名竇樂安路Darroch Road,以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授予「進士」稱號的英國傳教士、倫敦聖教書會總部幹事竇樂安命名。1943年汪精衛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時以內蒙古多倫縣改為今名。這裡還有上海現存的唯一中西合璧的基督教堂鴻德堂,具有南洋廊式風格的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典型的石庫門裡弄景雲裡、永安裡等等,為海上舊式里弄和海派建築的縮影。

織田鋪子 在 文化部當推手嘉義老建築織田鋪子再生 - YouTube 的八卦

文化部當推手嘉義老建築織田鋪子再生.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 ... <看更多>
織田鋪子 在 文化部當推手嘉義老建築織田舖子再生 - YouTube 的八卦
嘉義朴子市大康郎「織田舖子」老屋,是超過60年的閩式建築,藉由文化部「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進行建物結構的翻修,其實命名為「織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