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Embers
上週去吃了 Embers,我很喜歡。
事前沒抱任何期待。說來慚愧,我從未坐在創辦主廚郭庭瑋(Wes)的餐廳裡好好吃一餐,不論是「勝力食堂」或「好福食研室」皆然,雖然與他有諸多交流,卻從未吃過他做的完整菜色,於是沒有評價的基準點。再加上,Embers四月開幕後,我聽到一些負評,客氣的說法是實驗性質濃厚,直接的說法是不好吃,都讓我心中一忖。總之是得親自去試試。
結果出乎意料地好!
我喜歡的原因是,耳目一新,現在檯面上沒有幾個廚師這樣做菜。Embers擺脫了台灣主流的套路,選材就與眾不同,泥鰍、小米、構樹、柳杉等等,多數廚師不會使用,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Wes主廚的生活經驗又從哪裡來?來自山林、原野、部落,他熱愛台灣原住民文化,長年往山裡跑,累積了大量的知識與想法。這幾年台灣流行的經典菜解構(經典菜可以是本省菜、外省菜、異國菜),在這份菜單裡不是主角,而Wes主廚單單是呈現山地的風味、部落的文化,就清楚有力。這同時凸顯了原住民文化在台灣有多弱勢,只要稍加運用,就能跳脫出來。
此外,Wes主廚不是正統法菜出身,也是他能擺脫套路的原因,因為法菜是非常強大的體系,一旦學會,很難不受影響。
#空間與器皿的細節
你問是不是fine dining?我覺得fine啊,細節很多,先不論菜色,空間與器皿就有很多細心的安排。空間佈置有多講究,已經有幾篇設計類的詳細報導,最大的焦點就是「曲墨建築事務所」設計總監郭恩楷設計製作的「蒸氣曲木吧台」,柳杉乾燥後用蒸氣彎曲,再送至餐廳依照3D設計圖組裝,有如鳥巢的構造,不僅勾勒出視覺的張力,人能走進倚靠的吧台,彷彿臂膀環繞,令人安心。桌椅也很美,台南的木工藝,展現在椅背俐落的削角、椅面優雅的編織,以及桌腳漂亮的收編與鑲嵌;「真真」的老玻璃燈罩,秀氣溫潤,氣質非凡(我有真真的耳環,很愛)。
器皿也多選用台灣品牌,「隅光」、「COMMON PEOPLE ceramics」等等,價格都不貴,卻很有質感。最厲害的是mix & match,質樸的小土鍋,竟然是「studio m’」,可愛的大蒜盅,竟然是「Zara Home」。(我是在寫購物指南嗎?)(但真的很想都搬回家!)。
#色彩衝擊視覺
於是在這色調是米膚與木頭,有如秋日森林的空間裡,菜色是最繽紛的存在。
張牙舞爪的色彩,首先展現在一道「虎斑小卷」,澎湖小卷經過炭烤,披掛上虎皮般的外衣,黑、黃、白流瀉迷走,黑是墨囊與香料,黃是煙燻黃桃與甜桃,白是河豚魚白。虎斑很有意思耶!不僅有美感上的巧思,味道上,黃桃也鮮明表現初夏繽紛,比水蜜桃清瘦一點的酸甜留住了短暫產季的滋味,與墨汁的泰式香料感也搭;特意用河豚魚白來做醬汁則有點大材小用,總覺得白色還有更貼切的選擇呢。
衝撞視覺的紫、綠、白,則是豬肉主菜附隨的一碗「血肉模糊湯」。血肉模糊湯是阿美族的祭典美食,豐年祭難得殺一隻豬,便要把鮮血與內臟一起煮成湯。Wes主廚轉化此概念,用豬血與可可做成軟嫩如慕斯的豬血糕,分別淋上紅肉李、韭蔥、大蒜的醬汁,紫、綠、白的對比色彩,凸顯初夏的滋味(紅肉李的最尾了呀),仔細再嚐,還有發酵的酸鮮脆脆亮亮,原來是藏在底部的酸筍與蔥末。阿美族吃酸筍,平地人也吃酸筍,台灣得不得了呀。
有如抹茶的軍綠,則來自構樹。Wes主廚跟著一位野草達人拜訪一處台北近郊有種植構樹的農場,將構樹葉採摘下來,乾燥後請專人磨成細粉,就成了抹茶的替身,風味也有重疊,以嗅覺來說,構樹葉粉飄散代表鮮味的海苔香,入口則嚐得出堅果味。Wes主廚於是聯想到客家擂茶,堅果風味由自製的花生豆腐擔當,並將構樹葉打成泡沫鋪在花生豆腐上,用湯匙挖到底,輕柔的花生、海苔風味中冒現鮮鮮香香的菜脯碎與油蔥酥,還有QQ的花蓮玉林白玉蝸牛。為什麼用蝸牛?原來阿美族把蝸牛群聚的構樹稱為「蝸牛樹」呀。我又強烈感受到台灣。
#感受到野性的菜色
二道血色鮮豔的肉,一素一葷。素的肉是「山肉」,山肉不是打獵而來的獸肉嗎?Wes主廚說,新鮮生猛的獸肉吃起來甜甜的(真的嗎XD),於是他用風乾的西瓜來模擬,柔軟的質地、鮮紅的色彩幾可亂真,品嚐時則要捲入香草沙拉、擠上梅爾檸檬,濃縮的果甜中綻放青草氣息與明亮柔酸,底部的咖哩葉油多疊一層暗暗馨香,頗能開胃。
葷的肉真的是肉—用柳杉葉、米糠、蘭姆酒橡木桶木屑醃過的芸彰牧場牛後腿心,零分熟上桌,桌邊噴上Wes主廚自己萃取的柳杉純霧,入口咀嚼,甘香溫軟、甜嫩有味,一絲絲森林氣息繚繞。一塊吃生的,另一塊則可涮一涮燒熱的荔枝與牛油乳化湯汁,湯本身像是色彩飽和度變低的台南牛肉湯,再嚐一嚐掛在湯碗上的烤牛筋,味道又有變化。
開頭的點心與結尾的甜點也都有巧思。開場有台灣綠橄欖假扮的檳榔,以高粱、米醋醃過並灑上鹽膚木的泥鰍,以及小米麻荖,正是最後者耗費Wes主廚許多心血,他特地請教麻荖六十年老店,對方竟然回覆「我們有時候也會做失敗!」他細心調整糯米與芋頭的比例、油炸的步驟,才成功自製出米荖,再黏上小米與肉鬆,小米的脆與米荖的脆有不同層次,肉鬆鹹甜適口,很涮嘴。
甜點則不那麼甜點,不是這類tasting menu餐廳會有的盤飾陣容,而就簡單給你一顆蒜頭酥,靈感來自嘉義的蒜頭餅,Wes主廚在酥皮裡包了大蒜奶酥、慢慢弄的馬背起司、肉鬆,配上激似杏仁茶的杏仁椰奶,整個是傳統台味點心的組合。
Emebrs的菜,野野的,又收攏進很多細節。Wes主廚自己說,這份菜單比較接近他理想的樣子。很期待透過他來認識台灣的山地與原住民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美麗烘焙Baker's Playgroun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分享的是波霸奶茶马卡龙的做法,外壳是红茶马卡龙,內馅是无糖的红茶奶油霜,和黑糖波霸,甜度适中,身为奶茶重度爱好者的我,很自豪这个我自己研发出来的配方哈哈哈哈哈。 喜欢波霸奶茶的朋友们一定要试试看,口感丰富有层次,奶香茶香满满,搭配有一点Q有一点嚼劲的黑糖波霸,吃起来满满的惊喜哦。 第一次做可以...
工研糯米醋 在 好餓廚房 HowCook Facebook 八卦
#關於墨西哥辣椒pickles的後續
#小農大哥是中南部的受災戶
安安,大家週末晚上好^^
關於墨西哥辣椒pickles一事,好餓其實一開始只是在想能夠用什麼方法,讓大家對這個很不熟悉的農產品提高多一些興趣,所以想說是不是自製pickles讓各位試試看,因為在國外有名,而且純本土的也很難看到,尤其像我這樣的調味和用料基本上是沒有
在台灣很多不常見的農產品,是時常面臨到滯銷和售價被剝削的問題的,要不然就是圖利到中盤商人或有資金的大廠商,受惠的並不是最下游比較辛苦的農民
沒想到,在好餓廚房這裡非常的熱絡,我和小農大哥也是很意外,同時也覺得特別開心
我認識的這位小農大哥,是位休閒玩家,會接觸比較不常見的農產品,只是因為他個人的興趣,喜歡研究挑戰不同的農作物,我這個人又喜歡多聽多問,和他聊天受益頗多
持續不斷的挑戰,直到今年種植出來的墨西哥辣椒,確實讓我不得不舉起大拇指,甚至比起我以前在國外的吃的還要好吃,又香又辣又麻
好玩的是,他真正的主力是水果,墨西哥辣椒只是因為有挑戰性,所以才會持續的研究和測試,說穿了,既沒市場,售價也不算太好,尤其他的產量也不大,想用這個賺點小錢,很容易變成白忙一場^^ 所以他並沒有打算繼續種植下去
上週末跟他閒聊,也才知道原來他已經是前不久大雨的受災戶了,辣椒的果實和花蕊掉光光,需要再等 *兩個月* 看看重新長出來的果實漂不漂亮, #到時候如果我看到了實品,確認沒有問題的話,我還是會希望在好餓廚房這邊一起團購,把他辛苦種植出來的好吃辣椒,提供給能夠好好利用的人,這才是最令人覺得開心的事情
是否能夠順利,我們實在不知道,因為農夫就是看天吃飯,所以請各位對新鮮的墨西哥辣椒感興趣的朋友,能夠多點耐心和包容,謝謝你們
當然,我也可以請蔬果大批全台去找,然後沒事就在這裡做做團購,但說真的,一來我不是為了賺錢、二來一定要能確認品質,如果只是為了炒作和販售,大可不用這麼辛苦,自己切到滿頭辣😅,忙得要死製作家庭手工
其實,就真的只是因為看到很好的食材,我很興奮,期待能跟大家分享,這樣而已😊
至於手上做出來的墨西哥辣椒pickles,我已經送出一些給朋友,留下30罐,是預留給好餓廚房的粉絲的。 但因為手作量實在太少......所以先跟大家說聲抱歉...
如果你在台北,很歡迎來找我面交^^,若沒有的話,我會用郵局或店到店的服務幫你寄出,因為這樣的運費最便宜,不會超過65塊
至於好餓手作限量的墨西哥辣椒pickles,一罐的售價是$180,但這是我和掌櫃討論以後,訂下來的特別回饋價格,以這次的用料、用量和品質,以後若有類似的商品想要販售,是不會這麼低的😊 總之,吃過以後就會知道了,賣場的市售罐裝辣椒是不能比的^^
----------我是分隔線-------------
想訂購的朋友,請在下面留言(寫點什麼都好),我會請掌櫃來挑^^,我一向無法做這麼殘酷的事XD!哈哈哈哈 頭號粉絲會挑選20名,一般粉絲會挑選10名
*也謝謝所有粉絲們,未來好餓廚房一定會有別的優質又好吃的商品,我保證^^*
----------我是分隔線-------------
#好餓廚房限量特製墨西哥辣椒pickles:
容量: 500ML塞滿滿 / 全透明仿梅森罐
特調五種乾香料+2種新鮮香草
混搭兩種天然醋 糯米醋/陳年醋
混搭三種糖及鑽石牌猶太鹽
完全無水+完全好餓手工
*因為重複洗了2-3次,盡量降低辣度,但有籽的地方還是會辣喔,非常愛吃辣的人,請先放棄,我洗掉太多了,變的很和平^^,是一般人可接受的辣度*
*因為食材真的用的很純也很濃郁,所以裡面的泡汁請千萬別浪費,還可以加點水,重新煮沸再淺漬別的食材^^)
#寫的落落長 #未來持續進步🥰
#謝謝大家的耐心和包容
工研糯米醋 在 三胞胎-三寶飯 x 柴犬哥哥的日常 Facebook 八卦
有人分的出來軟絲、花枝、透抽、烏賊還有魷魚嗎🦑
海獅、海豹、海象、海狗我也是永遠分不出來🤣
這一兩個月真的忙到沒時間能好好下廚
久違的愛麗絲上菜回來溜👩🏻🍳
.
.
來列出我的菜單:
🍲蘿蔔玉米牛丸湯
🍲水蓮炒鹹豬肉
🍲彩椒炒軟絲
🍲紙包鮭魚
🍲奶油煎海灣貝佐椰菜
#留言處有影片🎬
#你們最想吃哪一道呢😋
.
.
以上菜色的牛丸、軟絲、輪切鮭魚、海灣貝、鹹豬肉
這些食材都來自👉依時海陸市集Che're Here
現在在家就可以買得到囉!🏠
#表單連結請繼續往下滑
#所有照片都是實拍照絕不誇大😎
(裡面還有其他像龍蝦🦞螃蟹🦀️蝦子🦐之類的海味生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先來簡單介紹這些食材🧄🥕🥦🍅🌶🥩
#智利鮭魚肚輪切🇨🇱
重量:400g(1片) ±10%
我把它拿來做紙包鮭魚,作法非常簡單
食材:蘆筍、小番茄、檸檬、酸豆
把鮭魚用米酒、胡椒、鹽巴醃一醃
再把以上食材鋪上去烘焙紙擺盤,190度10-15分鐘就👌
#大力筋牛丸
重量:每包約淨重300g±10g
(史坦利美式牛排創辦人Stanley親自研發監製)
筋牛丸彈牙脆口,帶點微微辣🌶️
我拿來煮湯,用牛骨燉紅白蘿蔔
最後十分鐘再把玉米和牛丸丟進去
簡單營養又豐富的湯品完成✅
#因為牛丸微微辣_小朋友無法吃辣的話記得分開放唷
#手工古法醃製鹹豬肉
重量:300g(1片)±5%
不需額外調味、不死鹹、超開胃
肥瘦比恰到好處的帶皮五花肉🐷
獨特手工古法按摩醃製而成,我直接拿來蒜炒水蓮
有!夠!下!飯!🤤🤤🤤
很適合懶媽媽,不用調味,隨便選個青菜搭配就好好吃😋
🌟五星主廚私藏食譜:搭配上糯米醋享用,美味更加分唷!
#超鮮彈牙海灣貝
規格 / 重量:250g±5%
超值鮮甜彈牙海灣貝,又稱為小干貝或珠貝
肉質緊實細密、鮮美多汁、彈牙勁道
因為食材本身就鮮美,我直接用奶油快速煎一煎
灑上胡椒和鹽巴就好好味啊~~~~
一口一個大小給小朋友吃剛剛好👍
#霸王級野生軟絲
重量:600g(1尾)±5%
野生霸王級軟絲,新鮮捕獲後立即超低溫急速冷凍
保留了軟絲本身的鮮味及Q彈的肉質
切起來很大一圈、吃起來真的很Q
我直接拿來蒜炒甜椒,覺得拿來用炸的一定更誘人😍
—————✖️—————✖️—————✖️—————
✔可刷卡✔可ATM轉帳 ✔低溫宅配到府✔三日內可出貨
#滿1500元即可免運(限台灣本島)
#未滿1500元需收運費160元
⚠️完成下單後,請留意取件/送件通知mail
⚠️生鮮食品不適用七日鑑賞期限
下單去🔗 https://reurl.cc/5lZbxV
—————✖️—————✖️—————✖️—————
🌈我的IG你follow了嗎💋
👉 https://instagram.com/triplets_alice_luca
工研糯米醋 在 美麗烘焙Baker's Playground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分享的是波霸奶茶马卡龙的做法,外壳是红茶马卡龙,內馅是无糖的红茶奶油霜,和黑糖波霸,甜度适中,身为奶茶重度爱好者的我,很自豪这个我自己研发出来的配方哈哈哈哈哈。
喜欢波霸奶茶的朋友们一定要试试看,口感丰富有层次,奶香茶香满满,搭配有一点Q有一点嚼劲的黑糖波霸,吃起来满满的惊喜哦。
第一次做可以看這個基礎馬卡龍詳解:
https://youtu.be/RgNUfRgNwYc
我的常用烘焙工具:
www.amazon.com/shop/bakersplayground
马卡龙: 165C 13分钟
(可做约20个)
杏仁粉 55g
糖粉 100g
红茶包一个
蛋白 55g
塔塔粉 一小撮(可以用几滴柠檬汁或白醋代替)
白砂糖 50g
黑糖波霸:
(微波炉3分钟)
黑糖 40g
蜂蜜 15g
水 112g
糯米粉 90g
白鼬奶油霜:
中筋面粉 55g
牛奶 225g
黄油 225g
红茶包 4个
奶茶粉(可选) 2茶匙
Black sugar boba:
(microwave 3minutes)
Black sugar 40g
Honey 15g
Water 112g
Rice flour 90g
Ermine frosting :
All purpose Flour 55g
Milk 225g
Butter 225g
Teabag 4 bag
Milktea powder 2 tablespoon
Macarons: 325F 13minutes
(make 20 macarons)
Almond meal 55g
Powdered sugar 100g
Black tea bag 1
Egg white 55g
tartar powder pinch
Granulated sugar 50g
Tips:
1. 请选用磨细的杏仁粉,如果你买来的杏仁粉颗粒很大,那就需要用料理机把它打细再使用,用料理机打细的时候,要把杏仁粉和糖粉一起打,避免杏仁粉在搅打的时候出油。
2. 杏仁粉和糖粉一定要过筛,过筛的网不用选两层或者三层那种很密的,用普通的一层的网就可以了。
3. 塔塔粉是酸性的,可以帮助蛋白打发,使蛋白更膨和加强韧性,这样蛋白会更稳定。如果没有也可以省略不加。
4. 蛋白是打到硬性发泡,也就是视频里面看到竖起来是有一个直立尖尖的角,我觉得打到竖起来10点到11点钟是最好的。
5. 色素请选用Gel paste的那种比较浓稠的状态的食用色素或者粉状的色粉,不要用很稀的流水状的色素,这样比较不会影响蛋白糊的状态。
6. 马卡龙的成败关键在面糊搅拌到最后的状态,所以搅拌过程要有耐心,时不时把搅拌棒提起来检查面糊滴下来的速度, 搅拌到面糊断断续续流下来就可以停止了,具体看视频大图。 (宁可慢一点搅拌也不要一下子就很用力搅拌,一搅拌过头就要重头再来了)
7. 如果挤完马卡龙,晾干后仍然有尖角,可以用手沾一点水,然后轻轻的把尖角按下去。
8. 晾干马卡龙需要的时间,会根据你的居住地湿度,温度有所不同。我的诀窍是把马卡龙放在烤箱上面晾干,这样因为烤箱本身预热了有热度在,会帮助马卡龙更快晾干。 (我在洛杉矶,晾干时间是15分钟)当然如果你的烤箱有热风的功能就更方便了,没有热风功能,也可以拿电吹风对着马卡龙吹, 或者烤箱预热到最低的温度70C, 把马卡龙放进去15分钟。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朋友,你们不孤单,有订阅者反应他们需要2小时晾干马卡龙:)以上方法可以试试喔。
9. 烘烤马卡龙的时间不是一定的,随着马卡龙的数量和大小也会不同。如果你的马卡龙尺寸比较大,或者你一次做的比较多,相应的烘烤时间就要延长了。有的时候你的烤箱温度不一定会准确,可以买一个烤箱温度计放在里面查看你的烤箱温度。
对于想要烤白色的马卡龙,怕颜色烤黄的朋友,我的建议是:烤箱140C, 马卡龙放在最下层烤10分钟, 降温到130C, 把马卡龙的烤盘转180度烤7分钟。这个时候测试马卡龙是否烤熟,用手指轻轻敲马卡龙的正中央,如果还是有点湿软, 再把烤箱降温到120C, 烤5分钟。高温是为了保证马卡龙能稳定的长高以防空心,低温是为了保证马卡龙内部烤熟。
10. 刚烤完的马卡龙是像饼干一样比较脆的,夹馅完吸收馅料的湿度才会变软。如果不急着吃,也可以把马卡龙放到密封的盒子里放在冰箱里保存,到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组装夹馅。
11. 第一次做可以把份量减少,先试试手感,视频内做的马卡龙是比较小的圆形,大概20个。
晾干马卡龙的方法:
1. 手持吹风机,保持吹风机离马卡龙30cm左右,均匀的吹,不要距离太近,防止马卡龙面糊被吹歪哦。同理,也可以空调冷气吹马卡龙的表面,保持一定距离,用冷气去晾干,记得吹的时候调整180方向,让马卡龙360都有晾干到。
2. 烤箱有热风功能的话,打开热风功能,可以调试温度的话,选择30度,吹热风可以加快晾干马卡龙。吹5分钟左右就可以检查下了,用手碰马卡龙的表面不粘手就可以烤了。
3. 没有热风的话,烤箱有上下火功能的,可以打开上火,温度选择40度,讲马卡龙放进去晾干,利用上火的热度把马卡龙皮晾干。
4. 如果不能选择低于50度的烤箱,那么烤箱预热100度,然后关火,把马卡龙放进去,不要关烤箱的门,保持半开的状态,用烤箱的余温晾干马卡龙。大概五分钟检查一次是否不粘手了。
Follow me: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bakersplaygroun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akersplayground
►微博 https://www.Weibo.com/bakersplayground
►Business Inquiries:meouic@hotmail.com
►Song : 샛별 - 너를 좋아하는 이유(piano ver.) / https://youtu.be/U1qfFHGV4Mo
Disclaimer: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some of the links above are affiliate links.
这个视频没有赞助,以上部分链接为分润链接,不影响购物价格。如果介意的话可以打开新的窗口,搜寻同名产品购买:)

工研糯米醋 在 開箱_工研糯米醋 - YouTube 的八卦
開箱_ 工研糯米醋. 2 views2 views. Apr 4, 2022. 0. Dislike. Share. Save. C Jenny. C Jenny. 1 subscriber. Subscribe. Show less Show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