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電信等業者認為,一旦O-RAN成功,勢必將對產業、消費者造成翻天覆地的轉變!!!!!! 😲
#5G #ORAN #網路 #電信業者
「vendor科技業」的推薦目錄: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Yahoo奇摩3C科技 Facebook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鏡週刊 Facebook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請益] 究竟何謂Vendor?(進台GG的) -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五大Vendor的比較 - 科技業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討論] 外商Vendor跟GG哪個好???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討論] Vendor的難處何解| Tech_Job 看板| 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Re: [請益] 最爽的Vendor ? - 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vendor意思的蘋果、安卓和微軟相關APP,PTT.CC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Re: [請益] VENDOR跟GG工程師差異? -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請益] GG設備vs local二線vendor - Tech_Job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vendor半導體-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5月 - 網紅排名 ...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vendor半導體-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5月 - 網紅排名 ...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vendor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vendor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速食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請益] offer選擇竹科GG RD VS 南科vendor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討論] 中科不用常態輪加班的科技業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請益] 晶圓廠EE vs. 外商vendor - Tech_Job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請益】非本科想進入科技業業務、FAE、CSE - WEB批踢踢 ...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請益] 半導體設備商或代理商- Tech_Job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作者augemiddle 在PTT [ Tech_Job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65則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半導體設備商或代理商~~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Re: [請益] 這樣進得了科技業外商嗎? - Tech_Job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討論] GG因為vendor少錢,會怎樣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閒聊] User Side & Vendor Side - 看板Soft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vendor科技業 在 [請益] 半導體製程轉職- Tech_Job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vendor科技業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八卦
這兩天最熱門的新聞,便是台積電的股價市值創新高的消息。對於台灣的企業能達到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感到敬佩,一方面也會擔憂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這裡說到的資源包含了政府政策的焦點、台灣資通訊人才的群聚而無法進入其他產業。
最近在看一份文件,由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教育領域的副總裁 Evan A. Feigenbaum 所撰寫的報告,裡面內容很完善的討論到台灣過去的成功以及目前的窘況,包括少子化導致整體人力的萎縮、基礎科學及統計資工人才的不足、缺乏雙語環境及海外市場的企圖心,這都影響了下一世代新創產業誕生的可能。
另外除了問題面外,這份報告也列舉了幾項我們能思考突並作突破的部分,包含以色列整合軍事及產業的人才培育策略、APEC及美國印太平洋計畫旗下能讓台灣產生更多槓桿的子計畫、GDPR個資政策與重視未來人工智慧資安的方向,又或是台灣善用資通訊的高等教育吸納東南亞甚至全球的學生等(以目前台灣疫情的控制我個人認為有可能)。
可以看到,要營造整個有利創新的環境,不單單只是經濟部的科專或科技部的計畫等,甚至要連內政部、國防部、外交部、教育部也一起,統整出一個綿密的策略。
以下是我看了整本報告的筆記,單就翻譯品質上絕對不足的,但想說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同討論,一起想想台灣該如何營造有利的制度,讓創新產業能踏穩及在全球有所突破。
以下筆記:
「台灣新創未來該如何突破?」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Evan A. Feigenbaum
VICE PRESIDENT FOR STUDIES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experts/719
原文連結: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assuring-taiwan-s-innovatio…
一、台灣五大未來創新上會面對的挑戰:
(一)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二)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三)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四)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五)政府政策該如何幫助產業?
二、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一)台灣必須加強STEM的人才訓練,特別是新創者的數學、統計、資工、資料科學的技能。
(二)在PWC 2018年的新創調查中,僅13% 工程背景、 7% 科學背景、13% 資訊背景,六成的創辦人為文學及商業背景。
(三)因為過去資通訊的成功,也磁吸了大部分相關人才到TSMC跟MTK。
(四)台灣少子化非常嚴重(全球最低),總體勞動力人口也不斷在萎縮,連帶的影響各種專業人力的總量,以及投入到科技領域的人數。
(五)台灣越來越少科學及工程的畢業生,從2007到 2014,每年相關的畢業生減少了快一萬名(從92167到83394)。
(六)綜上,每年透過教育體系產出的人才庫越來越萎縮恐會供給不足。
(七)台灣到美國就學的畢業生及在學生也都在萎縮,以2000跟2017來比較,在學生總數從10668到7003,畢業生從15022到9236 。
(八)出國留學者越來越少比例的人願意回台灣,2004到2007約65%留在美國,2012到2015約75%留在美國。
(九)留學美國者回台灣的重要性是在,過去80、90年代會形成一個美國跟台灣間的「腦力連結」,而塑造一個學術及業界的台美連結機制,對下一代人才的塑造是重要的。留學回國的數目下降,對形成前述的機制是不易的。
(七)人數減少,長期來說也會影響下一代重要技術,例如AI的競爭力。
(八)此外,台灣的學程所教授的內容通常距離最新的科技相隔三到五年。
(九)來自北京的人才競爭也不可小覷,它能透過薪資及市場的誘因來吸引台灣人才。
(十)台灣應思考如何透過生活品質及民主政體來吸引留住人才。
三、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一)人口萎縮也持續影響市場規模。
(二)即使本國市場小,還是有機會成為較大規模市場的服務跟平台,例如、來自瑞典的spotify,但這也關乎了台灣在前個主題的人才庫的養成。
(三)因為產業西進及人力成本的提升,目前台灣已經無法單一區域就完成一個完整的製造生態系。就連富士康及和碩,仍要跟中國的製造商合作。
(四)台灣的VC資源仍強壯,但也有VC反應近十年來台灣缺乏足夠的可成為投資標的新創團隊。也因此,有些投資單位也會開始物色中國的新創團隊。
(五)一大挑戰,便是吸引美國及國際的投資人,且過往台灣的市場資本曾經有被高估過,也是加深了這挑戰的原因。(這句得求證)
(六)另外一個台灣的大挑戰是,如何創造對投資人有誘因的下世代科技,然而台灣也面臨這部分的問題,包括AI領域的資料不足,或是量子計算的人才不足等。
(七)目前有許多中國的AI研究人員在美國的單位工作,這帶來兩個層面的影響:在八零九零年代台灣跟矽谷間的連結,取而代之的是中國跟矽谷的連結。未來美國諸多領域的AI的形塑方向,也會與中國有關。另外,基於華盛頓跟北京的競爭趨勢,也將有許多在美國的AI人才回流到北京。
(八)如果未來華盛頓跟北京的競爭加劇,世界將會分成兩大陣營。而北京也會持續運用各種方面的壓力來影響台灣、吸收台灣人才。
四、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一)台灣另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是,過往硬體製造的成功經驗,也影響了下一代台灣的軟體硬體整合的發展可能。
(二)以中國大疆無人機為例,無人機算是軟硬整合的成慣例,除硬體外,有必須搭載不斷突破的演算法,同時,透過無人機拍攝的資料,又能持續改善演算法。這解決方案也吸引了許多全球跟美國的單位,包括美國,運用大疆的無人機再開發更新的軟體技術。
(三)台灣的切入點仍存在的,考量有些國家,包括美國,可能會對中國打造的AI科技有所疑慮,在這部分台灣應有潛力來取代服務。
(四)但即使要做到前述這點,用過往硬體生態系的思維來面對也並不合適,得直接有軟硬整合的思維基礎來面對。
(五)台灣必須找到基於硬體及軟體的優勢來發展,像是以色列及愛沙尼雅的做法。
(六)以生物晶片作為基礎建設發展的生物科技,並整合硬體、韌體及軟體,也是可考慮發展的方向。
(七)要如何用硬體優勢、結合軟體,以彈性的工程概念迅速打造下一世代的高科技的基礎建設,對台灣來說是必須發展及規劃的。
五、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一)東亞的製造供應鏈正迅速在轉變,,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或印尼,因為中國的工資成本也在上漲。2017年爆發的美中貿易戰也正加速此進程。
(二)有些供應鏈的轉移並不容易,例如廣東富士康的微電子零組件生態系,而泰國或越南也難以吸收這樣的產業移入。而富士康的印度基地是轉移的其中一個例子,同時製造印度人口所需的手機已經小米的機體。
(三)台灣的挑戰包含了:
A.必須瞄準新科技(AI及量子技術)的其中一部分製造鏈,而這些新科技的廠商包含雅馬遜、GOOGLE或是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等。
B.台灣可以尋找一些目前平台大廠尚未提供服務的領域,而這服務是針對消費者市場的。包括醫療、教育、資安的部分,都仍有發展軟體、人工智慧的空間。
(四)在台灣,雖然礙因於資料量,較難發展大量資料所產生的人工智慧企業,但有許有機會發展少資料型的人工智慧演算法。
(五)除了ICT跟半導體,大部分產業過去都聚焦在低毛利的製造,也造成未來轉移至高值化的障礙。
(六)台灣必須綜合國際趨勢、尖端科技及研發能量,找到對台灣來說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也能參考美國未來市場所需的人工智慧及量子計算來發展。
六、政府政策的幫助
(一)許多台灣政府的政策或計畫停留在陳述的階段,即使有加強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力道,但並沒有有效地針對特定領域訂定策略。相對來說,美國及歐洲都有進行規劃策略,以日本發展AI醫療為例,政府便有計畫建立十處以AI為基礎的醫院來發展AI醫療,投入金額將在2025達到100 million美元。中國也發展人工智慧人臉辨識,進而誕生出獨角獸Megvil,此公司最近也沒加入美國商務部的Entity list。
(二)這說明了,過往台灣在硬體的成就,難以讓台灣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上穩穩站足。
(三)政府應引導整個台灣發展市場上有興趣的項目,讓國外的投資者能不斷投注資源,並且不讓法規或稅制造成這類投資的障礙。
七、台灣應針對上述五點問題進行解決,並且也在國際間找到能一同解決的合作夥伴。像是過去台灣跟矽谷的合作,應該與美方產生一種新世代的合作模式來解決前述問題。
以下是討論建議參考的解決策略:
八、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一)雙語經濟是能加強的方向,透過英語的加強來征服區域及全球的國際化挑戰。
(二)台灣可做為一個區亞洲域型的高等英文工程相關課程(電機、機械)的中心,吸引東南亞學生,以相較於美國及歐洲、澳洲更低價的課程來吸引東南亞電機人才,並透過策略留住這些學生在台灣電機相關領域。
(三)從此刻,為了往後十年到二十年的STEM人才庫做努力,同時這樣的人才庫得累積包括科技、商業、軟硬整合,讓台灣能發展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及資安等領域。
(四)針對5+2產業,應在大學建立相關的新創加速器。先從政府資源挹注,後續再由業界資源銜接。這些加速器應扶植跟聚焦的技術,並不是短期投資市場所關注的,反而應關注長期有潛力發展的技術。
(五)政府應鼓勵學校,引導商學院學生加強科技的應用技術,同時也加強理工、電資學院學生商業及金融的知識,培養綜合型人才。
(六)台灣在各方面都有人才,然而國際交流型的人才還是太薄弱。
(七)按照PWC 2019新創的調查,60%的新創團隊並沒有聘用能推展國際化的人才 ; 54%的團隊沒進行投遞或參加國際的展演及投案 ; 只有30%有針對國際市場進行評估。
(八)即使台灣團隊嘗試培養很前端的科技技術,然而終究會因為缺乏國際的管理者,而導致難以開發台灣以外的市場。
(九)以色列模式:
A.瞄準遠期尖端科技,特別是數年後才會帶來收益的科技。
B.策略並不會雨露均霑,而是選擇有足以作為特色及槓桿的項目,像是基礎科學及資工便是投入好幾年資源的項目。
C.透過政策及策略銜接軍事單位、軍種及業界,讓好的人才在當兵時能得到更完整的培訓及成為業界能善用的人才。
D.許多以色列人能流暢的使用英文,因此台灣也能考慮雙語政策,同時許多以色列的企業會企圖發展更國際化的市場(美國及歐洲),及具備有國際化的眼界。
(十)台灣能持續推動的國家政策:
A.有利國際創新的簽證
B.引入國際的產業導師制度,用公私協力的方式,引入國外特訂領域的導師,來觀察及督考台灣各領域的發展,可能的領域包含量子計算、資安、生物科技。
C.擴充gAsia Pass的應用情境(再研究)
D.建立一個跨太平洋的諮詢平台,把投資、需求、選題及台灣的研發能量對接起來。
E.承上面諮詢平台的建立,也同步在教育層面建立,將學術能量引入。
九、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一)三種策略:台灣做為一個中繼站(hub)、一個值得信任的供應商、以及一個高效能的導管。
(二)台灣做為一個中繼站(hub)
A.不只資料數量重要,資料的處理、資料的合成、資料的部署同樣重要。也可從以色列跟愛沙尼雅的案例看到,如何善用各政府單位及民間單位的能力及優先緒,來增進工業的價值鏈。
B.政府可作為高品質資料的提供方。此外,台灣也能善用法治基礎,來加強資料保護及個資保護的標準。
C.作為APEC中的領導角色,目前APEC中有在討論物聯網跟數位經濟的資安標準,台灣應扮演主導角色來引導框架及提供處理上的案例。
D.成為GDPR標準在亞洲施行的最佳案例。
E.美國的印太平洋策略中包含資安環節,台灣及華盛頓應保持交流溝通管道,在全球及APEC上一同推動。
(三)台灣作為一個值得信任的供應商
A.政府應針對5+2產業旗下的各創新計畫進行TVCP(trusted vendor certification program)認證,加強這些計劃的品質及可信任度,活用優勢,與國外的合作單位共同開創新科技的標準。
B.作為美國的新科技產品的場域實測基地。
(四)台灣作為一個高效能的導管
A.美國團隊也同樣對東南亞快速擴張的市場感到興趣,台灣能成為比中國更信任的夥伴,連結美國進入東南亞市場。
B.美國目前有 New Southbound Policy及 U.S. Indo-Pacific strategy,加入旗下的數位及資安相關的計畫,目前南韓已有加入。
十、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一)應挑選前瞻的重點軟體科技領域,進入扮演重要的角色(AI、IoT)。
(二)台灣在量子運算上仍未有具規模的使用者,然而學界目前有美國IBM合作的計畫。
十一、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一)美國正調整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並尋找下一階段科技上的夥伴,特別是在AI及物聯網、生物科技技術上無資安疑慮的合作夥伴。而這是台灣的機會,台灣應盡可能在這些領域的安全技術標準上佔有一席之地。
十二、政府政策該如何幫助產業?
(一)從半導體的經驗來看,政府政策的投放必須是長期持續、且眼光放遠、針對先進科技的。
(二)台灣在研發上的投入資金比例上越來越少。
(三)調整政策讓基礎研究能成功商業化非常有必要。
(四)接下來三年到五年有些美中的合作計畫有可能停止,台灣必須成為有潛力的取代對象。
(五)台灣目前有加入APEC Cross-Border Privacy Rules,目前該組織的方向趨向歐盟的標準,台灣可先針對GDPR系統預作準備。
(六)台灣應該更積極加入更多科技業標準的制定,特別是接下重要的科技如物聯網、資安等。
vendor科技業 在 五大Vendor的比較 - 科技業板 | Dcard 的八卦
五大Vendor的比較. 科技業. 2021年8月15日17:00. 最近在找選擇offer 想請問五大設備商大家比較推哪一家? 以及想問vendor 待到後期除了當主管還有什麼選擇?去HQ嗎? ... <看更多>
vendor科技業 在 [討論] 外商Vendor跟GG哪個好???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八卦
感覺兩邊的人都流來流去不少原本待GG的跑到外商Vendor但也有聽到外商Vendor的轉職到GG到底哪邊比較好啊還是跳來跳去升官比較快目前聽到生職快速的都是轉過跑道的 ... ... <看更多>
vendor科技業 在 [請益] 究竟何謂Vendor?(進台GG的) - 看板Tech_Job 的八卦
板上各位大大好,本魯最近在找工作,收到了一份派往台GG的Vendor Offer,聽了公司介
紹,大至上就是母公司派往客戶公司做軟體工程師的工作,但本魯對此充滿了不解,也從
兩位也做Vendor的友人口中得到一些資訊,但聽完了更不解,還有請大家解惑。
1. 首先是Vendor這個職稱,他是翻譯是駐廠,我稍微研究過這職稱,通常是指母公司將
某項技術或機器剛賣給客戶,所以特地派一名員工前往協助或除錯,直到當客戶端已經正
常運行。
這裡本魯就產生了一個疑問,以我所知我面試的公司似乎沒有賣產品到台GG,似乎單純就
是派工程師去幫忙code,或協助台GG的專案,這還叫Vender嗎?感覺上更像派遣…
2. 聽一位當了類似的Vendor的友人A說,進台GG當Vendor,在台GG過了試用,基本上台GG
就是以人頭方式付錢給母公司,本魯聽完就覺得這是工程師派遣吧,還是說這資訊是錯誤
的呢?
3.為何台GG不使用自己的工程師就好了,公司的解釋是:1.如此台GG人力較容易調度有彈
性2.內部工程師怠惰,需要外人來刺激進步;而友人的說法則是1.如此台GG不用養人,可
以省成本。在此本魯是覺得友人說法比較可信,但事實是…?
4.薪資結構與升遷問題,公司是說,會經常性的晤談和招回母公司報告,然後一年考核一
次、調薪一次,絕不會有送出去的工程師的不被重視的問題,但友人B說,免肖想,他是
好聽話而已。本魯是覺得,如真的是美其名Vendor的派遣工,那真的是很難升吧,但為何
公司又這麼說呢?其中友人B有什麼誤會嗎?
5.駐廠時間問題,公司是說,客戶有計劃,有單就會派人,通常合約一簽就半年,但又說
有人在台GG駐廠一當10幾年,比台GG人更台GG,年薪百萬,很被尊重 本魯疑問,如此到
底駐多久,那又跟正職台GG有何差別…
所以這種Vendor工程師,實際的工作內容、薪資結構、穩定與未來性等等,到底是如何?
本魯不怕吃苦,也自認有技術在身,只怕不清不楚的選了不適合的公司,還煩請各位有經
驗,或知道實情的大大們替本魯解惑,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1.138.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63779714.A.C42.html
我是疑慮到底是派遣還是Vendor,也好奇到底進去code什麼,能否轉正我是還好,若真
是Vendor在母公司一直當正職,然後職位跟薪水在母公司往上爬也無妨。
抱歉,因為我在應徵面試中,只遇到一間這樣沒有賣商品而是直接提供Vendor的公司,
而他就是要派進台GG的,所以我才一直提到台GG,抱歉讓你激動了
所以 物理dK 曾經看過這類的Vendor或是曾經做過嗎?
請問是修什麼?我疑慮的是公司沒有賣任何機器給對方,可是卻派了Vendor支援...
所以真的是派遣?但公司一直說他們是Outside Vendor
本魯還年輕,爽不爽是還好,本魯比較在意未來性跟穩定性
這好像也是最常見的說法,但有人能親身說明嗎?
可是似乎就是沒賣商品,單純提供人力協助Code或是專案而已,我也有應徵幾家做機械
,也跟我說要駐廠到其他公司,但很表明就是有新機器要上線時才會
正職約,但是因為一直在外,所以不知道升遷加薪,是否不會像正職,而是派遣般免洗..
所以大大也看過或是親身過這個工作嗎?
※ 編輯: baconcsie (123.241.138.246), 05/21/2016 12:22:42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