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詢問,想知道我和 長腿Oppa王教授 平時吃那些日常保健食品?趁著下午上樓曬太陽,運動時的空檔,整理列表給大家,也歡迎分享給身邊 #外食族 的朋友們~
一、有機奇亞籽(低GI)超級食物---每100g籽中有44g碳水化合物(38g膳食纖維具飽足感)、含Omega-3抗凝血、高Ca、穩定血糖、抗發炎
📌過敏者不建議使用,購買時請記得有機非基因改造食物--無麩質
二、維他命D+Ca
📌對各種年齡的人都需要,可從皮膚接觸陽光、飲食、補充劑獲取,但因身體需要足夠維他命D才能吸收鈣
三、綜合維他命B群(水溶性會隨尿液排出)增加體力與精神
四、綜合無鹽堅果(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搭配早餐選擇
五、有機植物性蛋白粉 (Organic Protein Blend) --課堂間營養補充
📌動物性蛋白粉差異只有在動物性中具有肌酸creatine成分,因食物來源與需求問題所以選擇植物性
六、有機黑麥片+牛奶或豆漿(低GI、膳食纖維、營養價值非常高)--搭配早餐選擇
protein尿液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八卦
「王醫師,為何妳那麼反對生酮?很多醫師都說只要能持續一輩子就是好方法欸。」
孩子,恕我無法鄉愿,你可以斷食+重訓一輩子活得像苦行僧我沒有意見。但是 #高飽和脂肪(富含動物性蛋白質跟脂肪)的飲食是正常專科醫師都應該反對的,我說過不下數百次,「低碳」跟「高脂肪」要分開來看,不要只看到低碳的好就覺得吃高脂肪沒關係。
所謂胰島素肥胖假說,一直是個被近年研究駁倒數次的錯誤假說,今年一月《Nature medicine》做的人類隨機對照研究,發現比起 #以植物為主的低脂高碳飲食, #以動物為主的低碳高脂飲食, #更容易掉瘦肉組織,而且 #不需要自我感覺良好的覺得都是水份。
那篇研究有看尿液中的氮含量,發現即使生酮組的蛋白質吃的比較多,但是卻呈現負氮平衡(身體用掉的比吃進去的多),表示肌肉的分解量的確變多,可能就像我重申數次的, #高脂肪會降低蛋白質的吸收率, #高脂肪造成的胰島素抗性導致肌肉異化大於合成,因為植物組的蛋白質攝取量沒有比較多,尿液中卻沒觀察到這樣的現象。(原文:the difference between dietary nitrogen intake and urinary excre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with the low carbo diet,indicating that the LC diet resulted in a greater net loss of body protein despite consumption of more dietary protein than low fat diet)
蛋白質確實流失,應該無法用什麼脫水或肌肉肝醣來解釋。有人說那我就生酮+重訓hold住肌肉可以了吧?這⋯⋯為何要做 #拿破網捕魚的事呢?不能好好跟 Kai Chang 楷教練一樣多吃植物性高蛋白+重訓不是很好嗎?(乾脆承認你就只是想吃肉吃到爽,但是不要把別人的健康拖下水)
另外這個研究也有發現,生酮組的 #胰島素抗性變高(對!生酮派很愛講的胰島素抗性,事實上高脂肪會誘使胰島素抗性是非常基礎的觀念),我不知道怎麼會有人看到「單純低碳」導致的低血糖就很開心的覺得高脂肪好棒棒。
而且這篇研究也發現「純脂肪」來說,植物低脂高碳組比動物高脂低碳組下降的純脂肪更多,欸⋯⋯ #低脂肪比高脂肪有助於降低體脂率,這不是也是最基本的觀念嗎?應該不意外吧?
再來反對長久吃生酮, #是擔心肝臟的傷害。
去年在《美國生物實驗學會聯合會會刊》有一篇談討高BCAA支鏈脂肪酸+高脂肪餵食老鼠,來模擬人類吃肉類導致生酮的環境。
結果發現,當肝臟長期暴露在「高脂肪生酮」的環境,會導致大量進入的脂肪酸在肝臟產生酮體的過程中,誘導肝臟脂質氧化,並通過 TCA 檸檬酸循環的各個步驟,產生大量ROS活性氧物質,雖然生酮飲食使肝臟的脂肪新生減少,但是這種代謝重塑 #不但沒有改善胰島素抵抗,反而誘導了 #肝臟中的纖維化基因和發炎反應。
總之,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的人若長期暴露於高脂肪生酮環境,有可能加重肝臟的粒線體功能障礙。
由上述近兩年研究可知,過去的生酮研究像瞎子摸象一樣,摸到某個面向(減重、血糖變低)就誤以為它是好的飲食,殊不知後面越來越多研究一一把問題點出後,才發現這並不是個適合長久執行,甚至會造成長久身體損害的飲食。
最近大家都說伊森們戰力很強搬板凳拿雞排,我覺得實證拿出來說話其實真的沒啥好戰,而文章也應該是建設性的希望改善他人健康,例如,去戰喝水不能提升代謝就真的很無聊,請問民眾聽你的話不喝水後就會比較健康嗎?多喝水的好處根本不能以代謝兩字蔽之。
會一直反對生酮,就是因為想要多救助幾個只看到瞎子摸象的結果,而覺得自己正在為健康努力但方向錯誤的人,雖然你的身體與我無關,雖然我的立場一直很鮮明的會得罪很多支持生酮的專家,破壞很多長久建立的利益體系,但是會對身體有害的飲食就是有害,我無法再看到這些研究結果之後保持沈默。
也希望認為高脂肪飲食還是有好處(不要跟我說低碳,低碳也可以低脂說好幾次了)的人,麻煩理性論述留言給我看研究,我們好好討論研究的設計方式跟結果解讀,找出一個讓人放心的結論,不需要秀自己的肌肉或恥笑別人的身材,或說自己生酮很健康之類連專家等級都稱不上的東西來佔版面,謝謝大家🙏
#肉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少於植物性食材
#高飽和脂肪的壞處是跟反式脂肪不相上下的
#低脂飲食可以扭轉所有高脂肪帶來的傷害
#要產生酮體低脂肪也可以
protein尿液 在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Facebook 八卦
<7/19 線上直播重點整理 Part 1. - 第一孕期免費產檢項目全解析!>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無論妳是費盡千辛萬苦
還是
不知和誰共度了一夜春宵
-
總而言之
恭喜妳順利拿到媽媽手冊
成為一位母親
-
當妳拿到媽媽手冊的同時
妳一定也拿到了無數的產檢項目
面對這些玲朗滿目的產檢項目
除了全都不選、
或者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之外
妳是否真的了解每個項目的內容
以及哪些項目適合什麼樣的人呢?
-
面對這個名為「產檢」的國際旅遊團
我接下來會向各位說明:
經典免費路線 以及 額外的自費行程部分
-
所有的自費項目
均會標上我個人的推薦度與價格
就像妳看旅遊書或查Agoda那樣。
一兩百元的標註為:$
一千多元的標註為:$$
兩三千元的標註為:$$$
三四千元的標註為:$$$$
-
那,我們開始囉!
-
Part 1.
經典免費行程部分:推薦度:★★★★★,價格: 0 元
-
1. 血液常規檢查
血液常規檢查了許多項目,
包括: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紅血百分比、紅血球體積。
在這個部分
什麼都看不懂也沒關係
我只想跟各位說
大家常常會陷入一種:看到紅字就緊張的狀態
但是呢
幾乎所有醫院或檢驗所的檢驗報告,
都沒有為了孕婦而調整列印出來的參考值。
-
也就是說
其實妳白血球稍微偏高一點點
雖然報告是紅字的
但其實妳的抽血值
在孕婦來說是完全正常的!
-
同理也適用於其他指數
許多不孕症患者
常常在懷孕後會一直去抽一些免疫項目
如D-Dimer、Protein C、Protein S、C3、C4、IgG、IgM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當妳抽了這些血
就應該要去查第一孕期的孕婦正常值才對
如果需要孕婦的標準值的好朋友
歡迎直接到我的影片區去抓投影片來使用
直播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058962231164986
-
2. 尿液常規檢查
這個部份很簡單,
正常尿夜中沒有紅血球、沒有白血球、沒有尿蛋白、沒有尿糖、沒有酮體。
乾乾淨淨的柳橙汁無糖去冰就OK了
-
3. ABO血型 與 RH血型
ABO血型大家從國中學到現在
但我在門診時發現
還是很多人沒辦法搞清楚
究竟什麼樣血型的父母
能夠生出什麼樣血型的小孩呢?
-
兩個A型的爸媽,能夠生出O型的小孩嗎?
那兩個O型的爸媽,能夠生出A型的小孩嗎?
為了各位的方便
如果有需要的話
歡迎直接到我的影片區去抓對照表來對照就可以了
-
如果妳跟妳先生一個A、一個B
那麼恭喜妳
無論妳究竟是跟誰懷孕的
都沒有人有辦法從血型中看出來
-
至於Rh血型
由於Rh血性是隱性遺傳的緣故
Rh陰性的婦女在台灣僅占0.3%
然而,
我仍要在這邊再次提醒那些少數的Rh陰性媽媽們
切記、切記
在生產前一定要找到備有Rh(-)血品的醫療院所
以及
記得於第一胎的懷孕28週時及產後72小時內,
施打Rh免疫球蛋白
以避免第二胎發生新生兒溶血症喔!
-
4. 愛滋 & 梅毒
愛滋或梅毒的孕婦在台灣已經非常非常少
台灣的愛滋病患只有5%是女性
其他95%是男性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
我不方便多說什麼
妳可以去Google 賴清德 + 愛滋病
賴副總統會告訴妳
有問題的麻煩問他去
-
如果妳真的愛滋或梅毒有任何一個陽性
趕快去找出傳染給妳的源頭
然後遠離這個源頭吧
以免其他性病也跟著接踵而來,如:菜花、淋病、皰疹等等
-
5. B 型肝炎
B型肝炎的部分
我們會檢驗兩個抗原,包含:HBsAg 及 HBeAg
S抗原表示妳是否有B肝
E抗原表示妳的B肝是否是高活性
-
但是呢
無論妳E抗原陽性還是陰性
自2019年7月起
只要是S抗原陽性的產婦
新生兒就應該施打B肝的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
不再像過去一樣,只有S跟E雙陽性的才需要施打了
-
在此提供一個
我也不清楚什麼意思的口訣給各位方便記憶:
就是說:這位小姐有沒有接S呢?有的話要小心B肝喔!
-
6. 德國麻疹抗體
先天性德國麻疹在台灣幾乎已經絕跡了
這過去十年來只有1例
而且還是境外移入
-
所以阿
在現在的台灣社會上
比起先天性德國麻疹來說
更容易碰到的問題反而是
“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MMR)之後,發現自己懷孕怎麼辦?”
-
這樣的情形最近越來越多
尤其前幾年日本麻疹疫情嚴重
許多台灣年輕女性爭相去施打MMR疫苗
-
由於MMR疫苗是減毒活菌疫苗
因此孕婦嚴禁使用
但如果施打後不到一個月內
就發現自己懷孕的話
這個小孩子會不會感染先天性德國麻疹?
又是否應該因此終止妊娠呢?
答案是:千萬不要!
-
根據台灣的國民健康署網站說明:
若於德國麻疹疫苗施打後4週內發現懷孕,
不應以此做為中止懷孕的理由。
-
我相信各位身邊也許有碰過這樣的人
但從今天起
希望大家告訴大家
不用再因為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之後發現懷孕
就急著去終止妊娠
這是沒有必要的
-
在這個地球上
針對無數施打了MMR疫苗然後四周內發現懷孕的婦女
目前仍沒有任何一例
關於MMR疫苗引起的先天性畸形的報告
這樣的感染風險,
僅存在於我們的學理推論上而已
(參考資料: Can Fam Physician. 2011 May; 57(5): 555–557. Vaccination during pregnancy)
-
7. 地中海型貧血
地中海型貧血為台灣第一名、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
目前地中海型貧血的帶因率約為6%
常見到我以前去當兵之前
就聽過有學長故意前一天先放血再去體檢的做法
-
地中海型貧血的篩檢方式為:
檢測血中的平均紅血球大小(MCV)
以MCV是否小於 80作為標準值。
地中海型貧血患者的紅血球天生就比較小
-
若孕婦本身的MCV小於80
那就必須去檢驗這個孩子的”生父”
如果他的MCV也小於80
這樣就有1/4的機會生出地中海型貧血重症的小孩
這樣的重症小孩可能胎死腹中、或者需要終生輸血
-
由於非常的重要
所以地中海型貧血也列入健保公費產檢項目之中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
究竟孩子的爸爸到底是誰
就真的很重要了。
-
其他很多時候
就像我自己
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我爸親生的
也不知道我小孩是不是我親生的
其實,大部分時候
爸爸到底是誰
真的也不是很重要
-
以上
針對這些公費進行的第一孕期產檢
由於是免費的關係
大家往往都不怎麼在意
殊不知國健署與健保署
才是全台灣最會算C/P值的醫療單位
他們願意拿錢出來免費幫妳做的篩檢
一定有他背後
深刻的醫學意義存在。
-
這一篇先講到這裡
下一集我會再用文字整理
其他自費加價行程
包括:
1. 早期糖尿病篩檢
2. 甲狀腺功能
3. 弓漿蟲
4. 巨細胞病毒
5. 脊髓肌肉萎縮症
6. X染色體脆折症
7. 子癲前症篩檢
8. 血中維生素D
9. 葉酸代謝基因
-
敬請期待
我們不見不散!
-
直播影片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058962231164986
-
“這一堂課,就算妳什麼都忘記了,拜託妳至少要學到一件事,並且告訴妳身邊的姊妹們:在施打了德國麻疹疫苗之後發現懷孕,並不需要以此作為終止妊娠的理由。”
“這種因為無知造成的恐懼,導致無辜小孩的犧牲,是我完全無法接受的事情。”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臉書蒐尋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網誌連結 : https://mrwilliams999.blogspot.tw
-
protein尿液 在 Total Protein(Urine)-檢驗項目內容 - 長庚醫院 的相關結果
健保點數, 40 ; 採檢/送檢注意事項, 尿液測定必須收集24小時尿液及記錄總量才可比對參考值,請於採檢後1小時內送檢 ; 備註, 尿液蛋白質/肌酸酐的比值:須與Creatinine (U) ... ... <看更多>
protein尿液 在 驗出尿蛋白,就是腎臟病嗎?腎臟科醫師來解答- 照護線上 的相關結果
因此,只要你心中對你的「泡泡尿」是有疑慮的,經過分辨泡泡尿兩個要訣後心中還是不放心,仍建議來醫療院所做個快速的尿液檢查,就可以解除你心中的疑慮了 ... ... <看更多>
protein尿液 在 蛋白尿的介紹與檢驗方法-黃鈺菁- showmt 的相關結果
若urine protein 為陽性,應請受檢者在不同天另取2次尿液受檢,若依然為陽性,先排除是否為姿勢性蛋白尿,並測定 Urine protein/Creatinine Ratio, 將此ratio做為日後診斷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