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出聲了。
歲末年終,就像清倉大掃除一樣,來整理今年的一些筆記,特別是對媒體的看法。
一、
中天電視台的結果,我要向NCC委員表達敬意,感謝他們為自由台灣守住了底限。
但要留意,中天關門只是低標,台灣的民主防禦,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中國對台灣的滲透,有明有暗,國安部門連這種「明著幹」的紅媒,都無法處理,最後要勞駕NCC,未免太令人擔心。
(別忘了2018選前我就公開呼籲應下架這個媒體)
二、
阿扁的話完全0討論的價值,但仍要感謝謝院長替我澄清一些事。
其實,迄今我仍敬佩謝院長當年爽直地「允許」我進行大刀闊斧的媒體改革(沒人像他那麽勇敢),他承受的政治重傷,不亞於我,只是我是外傷,他是內傷。(有空再來寫這一段內幕)
這個社會用太多偏見、情緒或錯誤在討論事情。事實上,我在新聞局長任內的事,東森新聞S台不再續照,最大的問題是「60%以上的節目與東森新聞相同台」,也就是有人不但有二支大喇叭,還吹同一個調;TVBS則是香港TVB母公司自己揭露收購100%股權,明明白白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第10條。
這二案都不是新聞自由的問題,所以那一年(2005),僅管很多人特意罵我或新聞局,台灣卻被「自由之家」評比亞洲第一,超越日本,攀上新聞自由的高峰。
三、
NCC委員對中天的處理,值得稱讚,但另「建議」系統業者將52頻道納入公廣頻道,我卻不以為然。
要知:台灣媒體生態系的演變,大致可粗分為三個時期:1、無線電視獨佔;2、有線電視寡佔;3、數位匯流趨勢。
無線三台獨佔是黨國體制的產物,「有線電視」則是90年代隨著民主化與市場的爭逐,形成目前寡佔的狀態;看似風光,但數位匯流的大趨勢來襲,有線電視也不再居於主流位置了。
以此觀之,國家的政策與資源應投入什麼方向?當然應在5G助攻下,掌握後疫情、數位匯流發展的趨勢,以公視或華視「超前部署」,挺身行動於未來的媒體佈局。
台灣未來的媒體佈局可能是:
1、實踐「數位民主,共享自由,多元均衡」的大公廣集團;
2、跨出國界的台版OTT 平台;
3、以「資訊中立國」在世界馳騁的軟硬體支援;
4、為弱勢代言,凝聚台灣價值的內容產出......
這些或許非一蹴可幾,也可能承擔更高風險(另寫長文引申),但絕不是以撿便宜的心態,投入早已遲暮的有線電視52縫隙,跳入民間惡性競爭的爛泥沼中。
四、
中國謀我日亟,台灣當然要向世界發聲,但小英政府一開始傳出由公視規劃國際頻道,被誣為「大外宣」,後來又改為「國際影音串流平台」,由中央社接手。哈!這我真的看不太懂,明後天再好好來談一下。
#懷舊用老照片
#媒體則要「超前部署」
#疫情讓別人寫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美國電影協會的數字,2018年的時候,全球影音串流平台OTT的訂閱人數,已經超越了有線電視訂戶數。這波疫情大家隔離在家,也幫助OTT持續竄起。台灣的NCC就在15號通過了《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法》草案,這部草案未來立法院三讀審議之後,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部OTT專法。NCC不是管電視台的嗎?為什麼需要...
「ott影音串流平台」的推薦目錄: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姚文智 Facebook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侯漢廷 Facebook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Facebook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范琪斐 Youtube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StockFeel 股感知識庫 Youtube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OTT串流平台夯有線電視爆剪線潮|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的評價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2020/11/17各大OTT影音串流平台使用心得 的評價
- 關於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OTT影音搜尋平台快速查詢正版動畫線上追番 - Ptter 鄉民懶人包 的評價
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侯漢廷 Facebook 八卦
對中天新聞有些淺見;
線下往線上經營,第四台沒落本是時代趨勢,中天無懼得罪當權,被迫轉型;然則福禍相倚,訂閱達200萬,擺脫NCC束縛,更能還原媒體第四權角色,監督當道、給觀眾更大受益。
愛奇藝、騰訊、優酷,當前在中國大陸仍然虧損,純粹的新聞能否完成轉型,是重大挑戰,卻也令人期待,不僅是政治問題,也是產業經營的重要課題。
YT分潤與打賞,不足支撐一年十億電視廣告費。當前訂閱更多僅為理念支持,徒將52內容照搬線上,長久觀眾必然流失, #往流媒體 #往OTT(線上影音串流平台),更多優質原創內容,才能存活。
傳統電視「頻道」才有幾點到幾點的播出概念,線上沒有時間地域限制,不要定點守在電視機前,自由選擇主題,才是當前收視習慣。
打個比方,「午間新聞」、「晚間新聞」都是過往因為人們午休或回家,「坐在電視機前」空檔看一下今天發生什麼事。然而手機與平板時代,不能再只有「午間」「晚間」,更要有「關鍵字新聞」,閱聽人自己蒐尋關心的關鍵字,平台呈現關於這個關鍵字最新的新聞內容。
新聞直播只告訴你「現在」發生什麼事,兩個小時前發生的事,旁邊有關鍵字雲,請點選搜尋。
新聞將只像文茜週報「去蕪存菁」,不再需要24小時塞好塞滿,過往電視節目為了填時段,給記者日工作負擔,於是每天產出抄PTT、抄YT、車禍外遇等無聊無營養的「蕪新聞」,未來線上皆無須保留。
要留存的是什麼?
中天新聞當前核心品牌有,一是「文茜世界週報」,二是「監督執政者」。二者絕不可廢,其餘內容,既非原創,更無獨特,遑論付費誘因。
其實中天發展OTT已經走得慢了,三立的OTT早已結合了新聞綜藝娛樂,並走向粉絲經濟,有200萬的yt訂閱用戶。兩年前中天在電視上收視滿冠,卻忽略了線上轉型。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線上收費模式就是困難之一。究竟是收會員費呢?還是免受會員費收廣告費?抑或是受了會員費免看廣告、又或者可以多收一點提前收看呢?
台灣,有那麼多人,願意為了看純粹的「新聞」付費嗎?縱使加上娛樂台,「小明星大跟班」,付費收看能撐得起整個節目嗎?
線上影音平台競爭激烈,各種原創劇集、動畫充斥,純粹「新聞」要與其競爭,可視難題,亦可視作藍海。只有往兩個方向;「知識化」、「在地化」,然後深入報導、深入評論、專題選輯。
為了看中天新聞付費?意願不大;為了看文茜週報付費順便看更多專題報導,可接受。那麼,有沒有更多的「名家專欄」可以在這個頻道上?
那種換了電視台就換個立場的名嘴、不認真的名嘴,不需要。只要知識與觀點。
更多的在地化,如同當初高雄人覺得,只有中天報導高雄,那麼其他縣市的好壞弊案呢?地溝油?爐渣?礦業法?居住正義?這個縣市的問題,在地人不想知道嗎?那就付費看一下。
對「新聞」有興趣,其實是對「求知」有興趣,對「挺中天」有興趣,其實是對「監督執政黨」有興趣,針對此二主軸,製作系列節目,跳脫時間概念,才能吸引更多觀眾。
透過數據,精準掌握客戶看了什麼、跳過哪些片段、重複哪些片段、更能掌握每一個用戶觀看特點,假設發現政論節目中,某某人都被跳過,侯漢廷發言都被重複觀看,那麼就該請侯漢廷做節目,從而提供觀眾更佳服務。(咳咳,絕對不是暗示什麼)
當然腥羶色等八卦,也是收視率很高的新聞,既然不受「單一頻道」限制,完全可以並行不悖。十八禁專區新聞選輯,或許更可能成為會員成長大宗,且開創全新市場,比如深入日本採訪,但請當我說說而已。
玩笑歸玩笑,中天有其獨特,未來除了面向台灣市場,華語市場才是發展大宗,思考什麼新聞能獲得兩岸觀眾與華僑喜愛,不受兩岸監管拘束的自媒體,將更能大鳴大放。
訂閱中天,鼓勵中天繼續堅守第四權!
https://www.youtube.com/user/ctitv
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Facebook 八卦
自從五月份疫情爆發以來,因為3+11相關爭議,我鮮少對外發文,但對民眾的服務從來沒有停歇。對於3+11的爭議,如我之前所說,我為機組員開協調會,出發點是擔心機組員身心狀況導致飛安疑慮。對於相關決策與疫情關聯,除了指揮中心多次說明,我也相信行政院與監察院分別進行的調查,會釐清相關爭議,我也會盡全力協助相關爭議釐清。
非常感謝這段時間關心和鼓勵我的朋友,我會繼續做好我的工作,今明兩天我也想向大家報告這幾個月我們的工作成果和大家分享:
---------------------------------------------------
范雲工作成果報告(2020/02-2021/07)
✅ 深化民主,守護主權
守護主權,防範紅色滲透
進入立院後,推動台灣成為正常國家,與建構防範中共滲透的防禦工事,是我與過去在街頭守護民主的夥伴們共同努力、不敢懈怠的重要工作。我一上任,就積極處理中研院士應為本國籍,以及中研院外文名稱正名討論的開啟。接著,包括成功推動影音串流平台OTT要合法納管才能落地、數位身分證要先立法再實施等,都是為了要防範中共在科技、媒體、教育、學術等領域的紅色滲透。
深化民主
除了防範紅色滲透,我努力推動深化台灣民主,建立一個保障人權的民主台灣。我提出了憲法增修條文草案,一方面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獨立行職權,二方面強化人權保障,將社會權、文化權入憲。為了去除威權文化,我提出「宣誓儀式民主化」三法案,希望未來台灣民選公職不用再對國父遺像敬禮。
針對平等參政,我也提出選舉公共化的修法,期待經濟資源不再成為人民參選的門檻。看到香港人爭自由所遭受的迫害,我也提出「跨國全球人權問責」法案,希望能讓台灣為國際民主自由同盟盡一份力。
✅ 團結!看見每一位勞動者的辛苦
作為一個教育領域的勞動者,我希望能補上勞動權益的拼圖缺角,也希望能協助解決非典型勞動工作者的困境。
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我與15個工會勞團共同呼籲職災保險專法(我提出本屆立院第一個草案版本)、公益揭弊法、勞動教育促進法、最低工資法、性工法中陪產暨親職假等五大勞權法案,應盡速立法或修法。我的辦公室也提出了相關法案。
我也協助了包括外送員、專櫃銷售人員、駕駛、教師、護理師,以及藝文工作者爭取他們應有的勞動權益。
✅ 讓各領域的女性都能平等發展
投入婦運超過三十年,我是性別運動的終身推動者。進入立院後,我與婦女團體站在一起,持續努力修法處理權勢性侵、跟蹤騷擾、數位性別暴力、遭遇雇主性騷擾求助無門、弱勢女性處境包括月經貧窮,以及還國際慰安婦正義等議題。
性別議題深入社會文化,從人身安全的侵害到厭女現象的日常,以制度與政策確保界線是最根本的。我的團隊積極協助在不同領域中的女性所面對的環境不友善,目前有具體處理的包括運動領域、科技領域,以及金融領域。針對政治領域,我也提出了行政院組織法修法版本,明定未來政務官任命單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 親子友善,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友善家庭
台灣社會的家庭樣態非常多元,我進入立院後,就努力推動從孕育孩子、誕生、養育到求學每個階段的改革,希望讓各種家庭樣態中的每一位家長都能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我提出陪產親職假、七天有薪家庭照顧假、補正幼兒園虐童罰則漏洞,也實質透過質詢、溝通與預算審查,敦促政府提升幼托公共化與家外送托比率。
友善親子環境
我也推動了包括圖書館、藝文場館與故宮的兒童近用與親子友善環境;積極協助家長一起努力改變小孩可能遇到的霸凌或性別刻板就學環境。從親子共讀、校外人士進入校園教學的把關到教育部家庭教育網站內容的檢討,我與團隊積極努力,與家長們一起打造親子友善環境。
✅ 責無旁貸!做助人工作者的後盾
出身社運,我一直感謝「助人工作者」支撐台灣社會各個角落人們的辛勞!因此我進入立院後,就努力與這群人並肩作戰。
我的辦公室處理過社工、護理師、醫師、心理師、照顧人員等助人工作者所遇到的不合理的對待,其中包括醫師面對的天價違約金、專輔人力的不足、照顧人員應有全新疫苗照顧假、日間精神復健機構納入紓困4.0等協助與爭取,我跟團隊都是日夜兼程全力以赴。
我的團隊最近成功為台北榮總的護理師爭取到加班費,感謝退輔會因此建立了全國各地榮總系統護理師「事後申請加班」的合理程序!
✅ 性別平等不能退守,攜手同志對抗歧視
婚姻平權法案為台灣建立了人權立國的國際形象,但因為保守勢力的抵擋,「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對同志家庭權益的保障仍不完整:同志配偶無法共同收養、部分跨國同志配偶仍無法在台灣成家等,仍需持續推動。
此外,這個社會對同志的歧視與偏見並不會立刻改變,過去這一年多內仍然發生友善同志的童書繪本「國王與國王」被抹黑以及大學「性別平等專題研討」邀請反同言論講師等事件。
我與團隊除了緊急協助處理了多起歧視同志的案件,也督促教育部在推廣教育、社會教育、師資職前培訓、教師在職進修、教科書審查、身心障礙及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面向,都必須避免針對同志的偏見與歧視;也要求包括體育、國軍、金融業、勞動職場各領域推動性別平權措施。
✅ 推動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教育:
守護學生權益、保障學生自治,落實校園民主
作為一個學生運動參與者,我認為校園民主就是讓年輕人成為學習主體,展現自己想法的重要過程。因此進入立院後,我就與新世代學子緊密互動,從制度面協助解決學生權益不受保障的困境,包括檢討黑心校規、健全學生申訴機制、補足學校諮商輔導資源、縮小數位落差以及完善學校飲食教育。
我跟團隊在處理學生求援的議題時,都會反覆確認各種社經背景、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氣質、族群、身心狀況的學生會面對如何不同的處境。未來任期中,還有二個議題需要全力以赴的:十八歲公民權入憲,以及讓黑心校規真正從校園消失。
✅ 一步一腳印,服務各地民眾不分區
我的團隊常常說我辦公室是名副其實的「不分區」立委,地方選民服務有我從政以來深耕的台北市大安區、有我認養的花蓮、還有我的老家淡水和故鄉雲林等地;也跟各地友善議員合作,將地方問題但屬於中央權限的議題,和各部會討論與處理。
過去這一年半來,我們辦公室成功協助各地民眾處理問題,例如成功協調各單位,完成台北車站街友家當安置處理,讓北車環境整齊,同時也保障街友生存空間。
其他還有督促道路標示改善完成、促使衛福部醫院移除埋設於民眾土地上會造成汙染之管線、使大學重要地震帶研究取得場址、爭取地方閒置公家宿舍作為居民活動場所、敦促大學校園改善校內危險斜坡道、召開協調會處理地方瀝青廠長期空氣噪音廢棄物污染問題等。
民眾的小事,就是民意代表的大事,我和團隊會繼續為地方服務。
✅ 轉型正義,讓台灣成為正常的民主國家!
我們那一代的青年,是在威權教育與對抗威權中長大。我一直相信,只有當國家願意公開威權時期壓迫的真相,社會也不會選擇迴避,才會有真正的和解。
進入立院後,我努力促成政府一步步公開威權時期的各種檔案,包括:擴大解密並開放政治檔案、推動威權時期大法官解釋會議紀錄公開,以及促成國安局長承諾正視威權時期國安局過錯等。
在這麼多的政治案件中,讓我念茲在茲的是林義雄案與陳文成案的真相釐清與究責。直到這一刻,當年國家有系統介入的真相仍未能完整公開與被究責。我會繼續努力,因為唯有真相與究責,台灣社會才能得到和解與正義。有了歷史正義,這個國家也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
---------------------------------------------------
以上是我的簡要問政報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看附圖中的具體內容。
讓我們一起加油,為弱勢、為公益、為台灣,繼續風雨同路。
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的數字,2018年的時候,全球影音串流平台OTT的訂閱人數,已經超越了有線電視訂戶數。這波疫情大家隔離在家,也幫助OTT持續竄起。台灣的NCC就在15號通過了《網際網路視聽服務法》草案,這部草案未來立法院三讀審議之後,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部OTT專法。NCC不是管電視台的嗎?為什麼需要立專法來管OTT呢?OTT該怎麼管才能幫助到本土影視產業,而不會讓國外平台打趴呢?我們今天特別邀請到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江雅綺,來加入我們的討論,歡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atNq12k7B4/hqdefault.jpg)
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StockFeel 股感知識庫 Youtube 的評價
你平常有追劇的習慣嗎?如果有的話想必對影音串流平台一定不陌生吧!Netflix、Disney +和Apple tv+你一定也都聽過,厲害一點的可能連Amazon的平台你也知道。但你們可曾想過為什麼這些科技巨頭們要爭相投入影音串流平台這塊市場?這個幾乎和他們本業無關的產業到底具有什麼吸引人的價值?
#Netflix #Amazon #蘋果 #Apple tv+ #Disney +
近兩年來台劇大爆發!越來越多厲害的台劇,成為日常除了韓劇之外的追劇好選擇!像之前很紅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想見你」和「誰是被害者」等等。所以這期當然也會提到台灣的影音串流平台囉!例如MOD、KKTV、Line TV等等,如果想深入了解的話,就趕快點進影片吧!
延伸閱讀:
《Netflix的客戶流失率增加 是否為“斷串流”的徵兆》
https://www.stockfeel.com.tw/?p=35447
《Amazon將在影音串流市場與Netflix針鋒相對》
https://www.stockfeel.com.tw/?p=29434
《EP01快速成長期-兵家必爭的影音串流產業》
https://www.stockfeel.com.tw/?p=97805
股感:https://www.stockfeel.com.tw/
股感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tockFeel.page/?fref=ts
股感IG:https://www.instagram.com/stockfeel/
股感Line:http://line.me/ti/p/@mup7228j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o1H69niWhs/hqdefault.jpg)
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又獲得一次讓全世界看到新北的機會👍!
新北市擁有401萬人口,智慧友善的宜居生活與豐沛多元的自然環境,吸引了國際媒體好奇與關注,日前加拿大媒體製作公司 @RE:SOURCE MEDIA 主動與 #新北市政府 聯繫,希望能加入製作 #TheFutureCode 系列節目,和 首爾、杜拜、舊金山 共同組成 #TheFutureOfCities 專題,並在全球影音串連平台巨頭 #AmazonPrimeVideo 上播映。
在節目中,#侯Sir 分享新北市未來的願景藍圖,希望以🎈「智慧友善宜居生活」與🎈「豐沛多元自然環境」的角度透過鏡頭向全世界介紹新北市,歡迎大家來旅遊、移居與投資。
這裡是一座多元又富含文化底蘊的城市,都市和郊區都有屬於自己的人文風情。在 #智慧科技 與 #產業 上我們也積極發展,努力與國際接軌,#永續環保企業 #興采實業 ,與受全球矚目新興 #區塊鏈 企業 #奧丁丁集團 等,展現新北市產業創新及市府在創新育成上的努力。賺錢重要,環境也很重要,在成為更有競爭力的城市前,我們也依然把 #環境永續 放在心上,以 #低碳節能 為目標不斷進步中。
市府團隊會繼續加油,讓新北市站上國際舞台,在各個領域上展露頭角,成為每位市民朋友的驕傲。
💻 Amazon Prime Video影音串流平台有多厲害?擁有高達1億2千萬訂閱人次,訂閱人數僅次於 #HBO 及 #Netflix,服務超過200個國家地區,尤其在歐美十分盛行,在社群媒體 #Facebook、#Instagram 及 #Twitter 等也有龐大粉絲群。
#新北侯塞雷 #安居樂業 #侯友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_Bs8NID9oU/hqdefault.jpg)
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2020/11/17各大OTT影音串流平台使用心得 的八卦
2021/05/05更新部分心得分享一下我用GOOGLE TV看OTT的心得不包括之前使用過,但現在不用的(四季線上、LINE TV)心得以【TV版】為主, 非手機版1. ... <看更多>
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OTT影音搜尋平台快速查詢正版動畫線上追番 - Ptter 鄉民懶人包 的八卦
雖然台灣的線上影音串流OTT平台和非法影音網站比內容可能沒有這麼齊全,尤其是一些年代久遠的作品,但大部分的新作都可以在正版的OTT 平台上收看, ... ... <看更多>
ott影音串流平台 在 OTT串流平台夯有線電視爆剪線潮|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的八卦
... OTT 就是提供 影音串流 服務的 平台 ,包含近年大家耳熟能詳的NETFLIX、HBO GO還有2021進軍台灣的Disney+,以及許多本土MyVideo、LINE TV、CATCHPLA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