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用台灣玉米做塔可
「午安,我跟Long的新餐廳要開幕了,想邀請你來試試味道。」
二週前,「山男」的老闆王一山傳來這樣的訊息。MUME的前副主廚和前主廚要一起開餐廳?怎麼發生這麼有趣的事情呀!
我什麼問題都沒問,到了現場,才知道賣的是塔可(taco)。一盤一盤塔可從廚房現身,五種奔放的口味輪番上陣:油封豬肉與綠莎莎醬、台灣產墨西哥辣椒jalapeño ,香料醃豬肉與鳳梨,烤牛肋條與番茄莎莎醬(pico de gallo),煎牛舌與酪梨莎莎醬,墨西哥絞肉與脆皮塔可(puffy taco),一時之間辛香酸鹹大鳴大放,全給軟厚粗礪的玉米餅(tortilla)襯托著,還聞得到玉米香。
這些玉米餅,可是用台灣玉米做的。
故事是這樣:在台北101經營「Salt & Stone」的Long,一直有為Salt & Stone再租一個地方的念頭,某天他逛到通安街這個招租中的店面,一見鐘情,還沒想好要做什麼的時候已經動手簽約了。一山也想在山男附近再開一間店,而且賣塔可,他始終覺得台北欠一間用心製作的塔可店,本來看上了山男同條巷子的一間店面,卻被捷足先登。
Long就跟一山說:嘿,你要不要來看看我租的新店面?一山則跟Long說:嘿,不如我們來賣塔可?
#MASA 就這麼誕生了。
#玉米麵團的台灣應用
MASA作為店名,不是日本姓氏,而是製作墨西哥玉米餅不可或缺的玉米麵團(masa de maize,也直接稱作masa)。玉米之於墨西哥,有如稻米之於台灣,玉米麵團則是墨西哥飲食的基礎,許許多多以玉米製成的食物,諸如玉米餅(tortilla)、玉米粽(tamale)、玉米厚餅(gordita)、玉米糊(atole),都是從玉米麵團變化而來。
「你怎麼做masa?」這是我見到一山問的第一個問題。在台灣買得到進口的墨西哥玉米麵粉(masa harina),如果一山這麼回答我,我可以理解,但他與Long果然志氣高,沒抄如此懶惰的捷徑。
一山捧著一包真空包裝的玉米粒,眼神充滿父愛地說:「這是我的寶貝。」MASA採用「十甲有機農場」栽種的硬質玉米「明豐三號」,從完整的玉米粒開始自製玉米麵團。
不是任何玉米粉都能揉成玉米麵團,玉米必須經過鹼化,使其澱粉糊化、脂質皂化、細胞壁的半纖維素轉化成可溶性膠,才能聚合成麵團。這個過程叫做「鹼法烹製」(nixtamalization),是將玉米浸泡在含有氫氧化鈣(熟石灰)的鹼性溶液裡,並且加熱烹煮,再洗去玉米的外皮,得到的玉米核稱為「hominy」,將hominy攪碎即可製成玉米麵團(masa),將玉米麵團乾燥再打成粉,即是玉米麵粉(masa harina)。玉米麵粉加水還原和成麵,就能做成玉米麵團。
經過鹼法烹製的玉米,不僅較易磨碎,還能析出玉米含有的維生素B3,更有營養價值。上千年前的中美洲人就是這麼食用玉米,他們用草木灰或石灰製成鹼水來鹼化玉米,讓玉米成為人類能有效吸收的主食,並且不會得糙皮病!
以上一整套源自中美洲的玉米論述,一山與Long打算用台灣玉米來實現。在MASA,他們將目前使用的明豐三號玉米以鹼水浸煮,洗去玉米皮後,攪碎,加入水、豬油、鹽巴調味,再用kitchen aid打成玉米麵團(masa),塑形成圓餅狀,以鐵板煎烙,即完成玉米餅(tortilla)。
用台灣玉米製成新鮮玉米麵團與玉米餅,MASA很可能是台灣首例。
#玉米可以有更多商業應用
台北通安街已經有人氣漢堡店、人氣咖哩店,在這街區新增一間塔可店,Long認為在生意上是可行的。
「台灣應該要有一間認真的塔可店。」一山憶起以前在美國工作時,下班後吃份塔可再回家的滿足感。他與Long也提到Noma前甜點主廚Rosio Sanchez在丹麥開的塔可店「Hija de Sanchez」,在那裡,玉米麵團可以幻化出各種形態,注入摩登的精神與個人的創意。他們認為,台北也可以做到。
「台灣玉米自產只有4%;在台灣,玉米用途大部份是做飼料、做零食。玉米為什麼不能有更高的商業價值?」
王一山認為,在台灣,玉米應該可以有更多商業應用,有需求就會有生產。MASA也許可以成為一點點助力。
未來,Long與一山希望MASA可以推出更多玉米料理,不只是塔可,玉米粽、炸塔可(tostada)、玉米捲餅(burrito)、起司餡餅(quesadilla),等等等等,都能端上檯面。
初起步,他們先做塔可試試水溫。
「就像是吉他手,我們先彈幾首經典老歌,讓大家知道我們會彈吉他。」
MASA
台北市大安區通安街48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林泉(Richie),今年37歲,在香港出世,現在是台北餐廳MUME的老闆兼主廚,餐廳開業至今三年多,在剛剛發佈的首屆台北米芝蓮中就摘得一星。他由小到大都已經對食很有要求,更有個在飲食界相當出名的美食家家姐。他家姐以Little Meg(小瑪姬)之名活躍於網絡,在Instagram的粉絲人數超過9萬...
mume副主廚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八卦
[食況轉播] MUME 二週年慶!
MUME二歲了!比照去年,MUME今年也辦了週年慶,邀請過去一年支持MUME的親朋好友來吃飯,而且!當晚的主廚不是Richie與Kai,而是平常被他們使喚的二廚三廚四廚們,今天換他們作主,端出他們創作的料理!外場員工也坐在樓下的包廂裡一起享用呢。那麼誰端盤子?當然是主廚啊!
這次的主題是「夜市」,每位廚師上菜時都會解釋他們的作品與夜市有什麼關係。對於這些平常不負責研發菜色的廚師而言,這真是絕佳的學習機會,他們不僅必須從頭到尾做一道菜,而且必須實際涉入creative process,確切把自己表達出來;從食客的角度觀察,他們也大多援引自身的回憶或經驗,說出來的故事也就情真意摯,打動人心。
這晚,我們嚐到番茄切盤、章魚壽司卷、當歸鴨、海鮮粥、鹹酥雞、花生捲冰淇淋,當然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樣。我很喜歡一道「烤鴨與當歸鴨」,採二段式吃法,先吃用稻草炙燒的鴨肉,再把裝飾在碗邊的炸米粒摘進碗裡,而後澆入裝在茶壺裡的山當歸鴨高湯。烤鴨本身肉質濕潤味道醇厚,鴨高湯則清鮮適口,山當歸的藥草芬芳非常迷人,叫我意猶未盡。這道菜的作者說,他的老家在基隆,小時候去夜市的路上會經過稻田,在夜市大嗑最愛的烤鴨後,會回家喝爺爺泡的茶。吃完這道菜,彷彿我們也分享了他的童年,歷歷在目,很有感情。
副主廚平常負責採購食材,時常往基隆崁仔頂買魚,他做的菜也和魚脫不了關係。他想重新詮釋家裡附近景美市場的海鮮粥,選用鮟鱇魚,僅僅與奶油低溫真空烹調,放置在比燉飯更軟、粥更乾的「雜炊」上,這雜炊可是用蛤蠣高湯、蝦高湯、日式高湯煮過的,搭佐芹菜刨片、地瓜葉、醃大頭菜粒。這道菜一樣很有畫面,我很喜歡在一片清淨中跳出來的大頭菜,甜甜脆脆畫龍點睛,但我認為鮟鱇魚的調味不足,有點可惜。副主廚解釋,他是刻意不調味魚,試圖表現魚肉本身的香甜風味與彈Q質地,但我還是認為這樣的作法會讓整體味道失衡,因為那就是一大塊味道很淡的魚對上一小口味道很豐富的雜炊。這樣的討論也是很珍貴的!
主菜一望即知,是鹹酥雞與串燒的組合,擺得很討喜可愛呀!鹹酥雞是炸雞卷,其實是MUME去年的菜色,雞腿先低溫真空烹調再捲起來炸到酥香,這道菜的作者就學到了這作法,並撒上自製椒鹽粉,外酥內嫩又噴香,勝過鹹酥雞;串燒一素一葷,素的是水梨、柿子、翼豆、四季豆,葷的是雞心、雞針、雞翅,澆上金棗做的燒烤醬,甜蜜好吃。
甜點也很棒,概念來自花生捲冰淇淋,但複雜細緻很多!草本風味是這裡的主調,主體是山當歸冰淇淋與紅棗curd,搭配山當歸蜂蜜雪、枸杞白巧克力、蜜棗粒、花生,可包進山芹菜薄餅裡吃。山當歸與紅棗配對實在太妙,味道很傳統中國,但形式很摩登現代,風味組合很優,在嘴裡的變化很多,很成熟的創作。
於是我明白MUME的活力從何而來。邁入第三年的MUME,只會出落得更加優秀吧!
mume副主廚 在 Facebook 八卦
#食況轉播 #CANVAS
週五夜,出門吃飯。原本稀鬆平常的一件事,這晚卻情緒高漲,化妝、更衣都令人期待,在家服役許久的相機,終於被我放進包包裡。
我來到的是 CANVAS TAIWAN,MUME前主廚Kai Ward的新餐廳,副主廚也是MUME的老班底Theodore。這也是Kai與「Little Creatures Taipei 小天使精釀啤酒餐廳」的業主合作的第二個餐廳概念,訴求是什麼呢?來自澳洲的Kai,要在此烹出摩登澳洲新滋味(Modern Australian Cuisine)。澳洲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很適合台灣,Kai以其多年的fine dining經驗,結合台灣食材、法餐手法、澳洲元素,打造一間氣氛輕鬆、菜色創意的中價位餐廳,應是駕輕就熟。
疫情中我已搶先體驗過CANVAS的外帶餐點。不知該不該說他們運氣「太好」,試營運當日剛好是指揮中心宣布雙北疫情進入三級的那個週六,引擎都熱好了卻只得熄火。外帶是不得不之策,也就在那份菜單裡,我嚐到了Kai主廚的悠遊靈動,維吉麥(Vegemite)、蛋白霜餅蛋糕(pavlova)讓我會心一笑。
於是想要在餐廳的環境裡好好品嚐Kai主廚的手藝。這一份內用菜單,也的確可親討喜,好吃的重點都有抓到,在鮮鹹、香脆、酸溜之間轉換,側重海鮮的表現手法也很不錯。
開胃小點確實起到開胃的作用,鬼頭刀魚塔塔、蛤蜊與烤甜椒bruschetta、雞肝慕斯吐司、馬鈴薯餅與煙燻鰻魚醬,道道都好。我特別喜歡雞肝慕斯吐司,不僅造型精準俐落,夾在金黃酥脆之間的雞肝慕斯更滑順芬芳,佐以糖漬橙皮丁很好,點亮味蕾;鬼頭刀魚塔塔也是一口脆亮,鹹辛出眾,檸檬漬黃瓜丁酸爽透淨,隱藏的調味則是柚子胡椒,用得很好;馬鈴薯餅則已是外帶期間的招牌,上了漿的脆殼咂咂作響,鮮鹹涮嘴,秘密調味是「烤雞鹽」— 洋蔥粉、雞汁粉、甜紅椒粉、芹菜籽與白胡椒的綜合體,就像洋芋片上的調味一樣令人上癮,蘸上混入自家醃燻鰻魚的酸奶醬更添鮮活。
海鮮料理接著連發。煙仔虎生魚片與西瓜湊作伙,成了亮麗豔紅的西瓜冷湯,羅勒油勾起綠香,湯汁微辣發酸,倒是有些蓋過煙仔虎的味道;小捲與珍珠薏仁燉飯則很好,小捲火候到位,焦香帶酥,底下的珍珠薏仁墨魚汁燉飯更讓人喜愛,添上了豬軟骨肉、豬頸肉的腴香,四季豆的清脆,松子的雅甜,已經很豐富的口感與滋味,卻仍有一抹清涼椒香若隱若現,原來是青花椒油!真讓人一口接一口。
一道午仔魚也很好,烹調的工夫同樣可取,眼睛看到的堅挺工整,化作舌尖上的皮脆肉嫩,熟度剛好保有濕潤,皮脆得像餅乾,單吃已很美,搭配底下的蝦頭煮甘蔗玉米則鮮甜渾厚,海味洶湧。
主菜回歸肉類,香草豬梅花肉或澳洲牛臀上蓋,佐以維吉麥醬汁,以及木耳、杏鮑菇、洋蔥泥。明白主菜出肉的需求,但這份菜單海鮮比肉好,以烹調的呈現而言,其實更喜歡外帶菜單裡的豬排,維吉麥變成照燒醬一般的glaze更鮮鹹有味。
擅長甜點的Kai,端出百香果與薄荷巧克力為大家清口。百香果醬汁披覆在奶油乳酪冰淇淋、夏威夷豆crumble之上,湯匙挖到底,一口氣品嚐酸亮、奶滑與甜脆;薄荷巧克力,是層層疊疊的巧克力慕斯、薄荷冰沙以及二者的不同脆片,全部攪散一起吃,飽到天靈蓋。
目前的個人套餐是出於防疫需求,CANVAS原本的設定是希望多人分享、家庭式的較大份量單點菜色,且以海鮮為中心。分享餐點暫不適宜,梅花座持續施行,先以這樣的面貌問世的CANVAS,已經提供不錯的用餐體驗。
mume副主廚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林泉(Richie),今年37歲,在香港出世,現在是台北餐廳MUME的老闆兼主廚,餐廳開業至今三年多,在剛剛發佈的首屆台北米芝蓮中就摘得一星。他由小到大都已經對食很有要求,更有個在飲食界相當出名的美食家家姐。他家姐以Little Meg(小瑪姬)之名活躍於網絡,在Instagram的粉絲人數超過9萬,經常自掏腰包去光顧各國的頂尖餐廳,並撰寫食評,「我媽媽是個很厲害的廚師,她是家庭主婦,但非常厲害,可能就因為這樣,令我們兩姊弟對食都很有要求。」Richie笑說。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mume副主廚 在 [自創] 主廚的菜單(16) - 精華區BB-Lov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