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防疫停課,線上教學派上用場
【為防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大陸教育部正式宣佈所有學校停課,但是"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呼籲各地的學校要利用教育機構的網絡平臺進行教學。不少學校早已自建網路的"雲教育平台",像是上海嘉定區教育局,就召集了五百多名老師,針對小學 國中 高中,緊急錄製課程教材,除了網上授課,還有直播時間,讓師生能夠交流互動,在防範肺炎疫情時,也讓學生們的教育不中斷。】
{內文}
杭州第11中學的老師郝蔚在家裡,擺好手機 平板和腳架,儼然一副網紅主播的模樣。
(杭州第11中學老師/郝蔚)
我這個手機是用來上微信的,這個ipad是用來和學生互動的,因為這個字幕比較小看不清楚,放個ipad在這裡,我就可看清楚同學們對我上課內容的反饋,這個手機是用來直播的
上午十點半,郝老師正式上線,立刻有八十個同學跟上。
(杭州第11中學老師/郝蔚)
iphonex比以往系列手機的功能改進了不少,賺足了果粉的眼球,說明生產決定了消費的對象,這道題目是對的還是錯的?大家看一下
題目一出,學生紛紛敲下留言
(杭州第11中學老師/郝蔚)
冬季說是錯的,趙靜說錯的,哇很厲害,都認為它是錯的是吧,好的那下面再考考你們,關鍵是錯在哪了,能不能把關鍵詞敲出來
這一來一回,師生的互動感很強。因為肺炎疫情,學校不停延後開學日,老師用時下學生們最愛用的抖音平台直播講解寒假習題,反應熱烈。
(杭州第11中學老師/郝蔚)
直播平台它的好處就是可以同時在線很多人,而且聲音畫面都比較流暢,我想也試試看,因為我教的班級也比較多,我教了五個班的政治,我平時上課一樣的內容我要講五遍,我想通過這個網路我是不是講一遍就多了,讓他們同時來聽課,我想嚐試一下,沒想到效果還不錯
對中國大陸2.76億的在校學生來說,這可能是史上最長的寒假。一再延後的開學日,又儘量不出門的情況下,郝老師開始用直播和同學們討論功課,最多時會有兩百多人上線,互聯網教學雖說是個趨勢,但過去學校師生之間使用的並不多,沒想到在疫情蔓延的時刻派上用場。
(南京第九中學高三主任/金玉明)
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今天的課堂
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大陸教育部宣布停課但不停學,南京第九中學也採用了網上教學。
(南京第九中學高三主任/金玉明)
上課結束以後,學生也會有一個線上作業,自己完成以後再線上上傳,然後老師每天作批
而且還要考試。
(南京第九中學高三主任/金玉明)
現在能聽到吧,(能的),好,有沒有哪個有問題,熟悉的話可以給大家解釋一遍,(最後的全不確定),我們能夠在這個時候坐在一起為高考努力,也就僅此一次,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獲
包括北京上海等地學校陸續接獲通知本月不開學後,教師們緊急籌備網課教學,力爭在二月下旬能完成錄製。電腦就是黑板,手機就是手寫板,還可以回放,或利用視頻會議進行教學研討
(上海嘉定區教育局副局長/祝郁)
除了兩周以外,我們要做更長遠的打算,要最好的老師都在,給孩子們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
上海嘉定教育局的雲教室中,幾位老師正為線上課程的錄製做準備,有五百多名的教師參與,每天按計劃推進。防疫期間不適合集聚,老師們也是通過視訊會議共同備課,大家分工明確,有的負責授課,有的擔任助教,協助網課錄製。
(上海嘉定區教育學院教師/顏曉莉)
我們是計劃安排錄製442節網課涵蓋了小學 初中 高中12個年段,我們老師們的備課以及課程資源的收集,還有我們課件製作都基本已經完成
嘉定教育局還準備了12個小型攝影棚,24名老師,能以直播的形式和學生線上交流,增加現場上課的臨場感。在大陸推動互聯網的政策中,教育機構所謂的雲課堂早已陸續建成,原意為拉近城鄉教育差距,卻在此時派上用場。
(江蘇泰州中學信息中心主任/潘凌雲)
主要是以老師講課為主,在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提問題,哪個點他有疑問,老師看到學生的問題以後,在線上直接解答
相比課堂上的互動方式,空中課堂的教學方式,不僅考驗老師的基本功,還是對備課也提出更高更細的要求
(江蘇口岸中學老師/葉阿平)
如果是線下的話和學生的互動能夠及時的了解學生課堂的掌握情況,但如果是在線上的話,我們可會課前做的準備更充分一點,儘可能去把學生有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都要考慮到位
而大學方面,北京外國語大學因將正式開學日期定在5月份, 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並且通知從3月2日至4月30日為線上教學階段,而中央戲劇學院也宣佈在5月10日前均採取遠端教學。
mooc:大規模開放線上課堂的英文縮寫,將國外各大學授課視頻放在固定平台供人免費觀看,不像在校付費的學生那樣要求學分,學習的獎勵可能通過憑證來證明,在教育界掀起炫風。2012年華文mooc開啟了大陸線上學習的大門,演變至今,大陸線上教育市場的規模突破2500億人民幣,政府一聲令下,各式線上教育平台將成為嚴峻防疫下,緩解教育中斷窘況的一帖解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QCDmkHgX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呂世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一書。 http://pansci.tw/archives/63891#1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除了兩岸名校的雙博士之外,更在傳統私塾中學習四書五經長達十多...
mooc中國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八卦
11/22 週日晚上十點,將會在 TVBS T觀點跟大家聊科技對教育的影響。歡迎大家參考,謝謝~
2016,台灣將進入「滑世代」!也帶來教育模式的改變!
科技在教育上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從各國的政策中,不難看出這股全球性的趨勢。正當台灣在為12年國教、課綱修改爭吵不休時,美國、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早已向更高層次的數位能力進階發展!孩子和家長們,如何迎接這股銳不可擋的科技浪潮?
本周T觀點特別邀請台大MOOC執行長葉丙成 Benson老師,來到節目現場,讓我們對科技數位化教育有更多了解,而政府又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千萬別錯過 11/22(日) 晚間10點 TVBS 新聞 56台 TVBS T觀點
mooc中國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八卦
在海牙參加MOOC (摩課師)大會
週六(3/19)開完校務會議,下午即啟程往荷蘭海牙,參加一年一度的 Coursera Partner Conference。經十幾小時飛行,於清晨抵達荷蘭機場。與前晚到達的葉丙成教授會合,直奔會場。
雖是周日(3/20),但三天會議的重頭戲---伙伴學校策略會議卻是選在周日進行。一大早已聚集一百多所大學的副校長、或創新教學負責人等到場,大約數一數有將近一百五十人,康仕仲副教務長也已到會場,他要參加研究會議(Research Track),台灣另有中研院跨領域研究所曾敬梅博士及均一教育平台呂冠瑋執行長與會。
策略會議的安排算是中規中矩,Coursera CEO,Rick Levin 和 President Daphne Koller 分別致詞歡迎後,緊接著就是一連串摩課師課程執行現況說明、及各校執行觀摩。我先簡述 Coursera 現行情形,也許可以給大家更清楚的圖像。Coursera目前約有一千八百萬人修課中,每個月已約五萬人速度成長,總共開出約1800門課,約當等於台大一學期開出的課程量,修課完成率達 15%,算是相當優異的成績,已有四十八萬人次獲得修課證書。更重要是已有十二所大學的年度營收達五十萬美金以上,相當程度顯示這種網路線上課程已逐步被市場接受。以地域區分的話,美國仍是最多的地區有四百萬人選讀,歐洲三百八十萬人,中國、印度各約一百四十萬人,成長最快的巴西和墨西哥分別有八十萬和六十三萬人,台灣則有大約二十二萬人選讀,比例也不低。
執行長 Rick Levin之前在常春藤有名的耶魯大學擔任校長十數年,教育理念清晰,也很有執行力。兩年前接任時,我還去加州拜訪過他。個人覺得這兩年來,Coursera 長足的進步,與他很有關係,真的顯示事在人為。去年的整體營收足足成長三倍。就我的觀察,他的做法很清楚:擬定策略、有效執行。他協助 Coursera 設定的 Mission Statement 為: Anyone, anywhere can transforming their life with best learning experience. 然後依此展開1)Anyone, Anywhere: 強調手機環境的建置; 2)Transforming life: 以教育改變人生,代表更多特殊專業課程的開授; 3)Best learning experience: 改進學習介面的功能及引入 Capstone, Project-based 的課程。
為了加強台大與 Coursera 的合作,我事前已請祕書幫忙與Rick 執行長約時間闢室會談,結果竟然是排到清晨七點鐘,更令我驚訝的是,一到預定會議場地,一整排會議室,每間門外掛著的就是 Coursera 的高階主管們的名子,原來大家都是這麼拚的!台大想要的就是更積極、穩定的支援,以備將來可以導入學生學分承認,以及未來可能的學位學程。Coursera 也提示台大課程的執行成果,顯示台大課程之評分都在4.8的高分(滿分為5.0) 。但台大的學員完成率僅為3.21%,遠遠低於全世界的平均值,似乎值得檢討。
這次大會,共有來自全球一百五十幾所大學,將近五百人參加,稱得上是非常壯觀。大會的開幕甚至請來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先生從遠距的致詞,場面熱鬧。而比較大的特色是芝加哥大學今年一月起,開辦全網路課程的iMBA學位,是網路世界的第二例,卻是 Coursera 的第一個例子。學位班收費 兩萬美元,為一般班的半價。全世界第一個網路學位是喬治亞理工的計算機科學學位,一年招收 3800位學生,人數足足是一般學位的數十倍!
由參與的各校代表熱烈討論中,很顯然大家對網路學習的未來充滿期待,卻也對究竟該如何運作,有更多的未知,這真是全新的未來,是機會,也有不少挑戰!
mooc中國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評價
呂世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一書。
http://pansci.tw/archives/63891#1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除了兩岸名校的雙博士之外,更在傳統私塾中學習四書五經長達十多年,因而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基礎。
呂老師的「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通識課程,被臺大學生在PTT上譽為「四年修不到,成終生遺憾」。在COURSERA開設的「秦始皇」課程,更是MOOC第一門中文文史課程,一開課便引起巨大迴響,選修人數超過四萬三千人,學生遍及全世界。呂老師說:「我為什麼要開設這樣的課程?因為這些人物都活在巨變的時代,也都試著在為他們的時代找一條出路。我希望用歷史作為範例,讓各位來看看前一次巨變中,最傑出的歷史人物們是如何來面對時代的巨變,然後又是如何創造出一個嶄新的時代!」
講題:從思辨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