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會分橄欖油嗎」
真的很感謝Onaoo國立義大利橄欖油專業品油協會給我機會這四天為大家提供口譯服務。我學了不少,也認識了很多很棒很棒的朋友。特別感謝Lillian、Jo、Monica、Mirko、Carlotta與相信我的大家🙏❤️🙏
臺灣食安問題嚴重並黑心企業與日俱增。知道何謂特級初榨橄欖油至關重要,想趁機在此與大家分享最基本的知識,歡迎分享!
根據國際橄欖油協會的說明,「通常把橄欖油分類為三大類分別是:溫和(清和、淡素或『黃油狀』);半果香(味較濃、橄欖味道較重);果香(味道濃厚、全熟的橄欖油)。」按照橄欖質量,榨出的橄欖油質量也不一樣。現代工業榨油方法一般會採用工業萃取法將油快速分離。
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這是最上等的橄欖油。它是從上等橄欖榨取而成的,無需用溶媒提取。一般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因為它是在室溫下榨取出來的(稱冷壓Cold Press)。它含游離脂肪酸極低,這種脂肪酸能破壞橄欖油的味道。在歐盟的標準中,酸價低於0.8才可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初搾橄欖油味道芳香,種類繁多。酸價並非判斷是否為初榨橄欖油的標準,而是初榨橄欖油等級的標準,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來說,delta K≦0.01來區分是最快速的方法。另外UV270nm≦0.3,也是一個判定方法。
而純淨橄欖油 (Pure Olive Oil) 其實是經過化學精煉過的橄欖油,再添加10%以內的特級初榨橄欖油。
橄欖油(Olive Oil):某些「低溫榨油」因含酸量高,加上本身的味道、色澤或香味不足,以致不宜食用。製造商於是加上溶媒,以精煉這類橄欖油。隨後再加熱而將溶媒清除。以這個方法所製的油大致上已無色無味。這種精煉再與優質的純淨橄欖油混合。製造商以往把這類混合油標明為「純橄欖油」出售,但自1991年起已停止使用這個名稱。現在一律簡稱為「橄欖油」。
橄欖渣油(Olive Pomace Oil):橄欖經過機械和人工處理後,其中的油分和水分均已提取出來,最後只剩下果渣。使用溶媒能夠從果渣中抽出額外的油分,這種油不能視為橄欖油,因為缺乏有益成分、但至少保有高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特色;若精鍊處理不佳,則會有有害溶媒殘留等問題。這類油再經精煉後,便會與較優質的純淨橄欖油混合,有些國家認為這只能用在工業用途。
淡橄欖油(Extra Light):它不屬於橄欖油等級的一種。它其實是由精煉橄欖油與少量純淨橄欖油混合而成的。它之所謂「淡」與油中的脂肪含量沒有多大關係,因為橄欖油全部都是脂肪。淡橄欖油在色澤、香味和味道方面都略遜一籌。
基本上,Pure Olive Oil 跟 Extra Light Olive Oil 都有精煉過程,Pure 添加微量Extra Virgin, 而Extra Light 基本上沒有任何橄欖天然特徵跟營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2萬的網紅克里斯餐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發現不一樣的場景了吧 這次受邀到豪山總部的示範廚房進行拍攝 主要就是示範使用IH爐來做菜 對於很多家裡用IH的同學來說 這是個好機會 本次拍攝邀請到Uno`s Jump跨刀合作 他是Chris的高中同學同時也是位優秀的創作者 https://www.facebook.com/unosjump ...
extra virgin olive oil用途 在 林凱鈞 Facebook 八卦
為了保持體態,早期許多人都不敢吃油,認為是造成肥胖的主因。直到現在才清楚,油脂原來好處多多,「吃錯油」與「不吃油」,才是加重健康負擔的關鍵。而人要看起來年輕,除了顏值之外,更要慎選油質!在生活中,「油」對人體到底能有哪些好處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5種健康滿分的好理油」吧!
❶玄米油
即米糠、米胚芽榨取的油脂,俗稱米糠油,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攝取比例為1:1.5:0.8,米糠油為最接近該比例的一種均衡油品。飽和脂肪酸20%,不飽和脂肪酸80%,具心血管保護效果。含植物固醇,可幫助調降膽固醇(美國FDA指出每天攝取1.3公克植物固醇可降低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性),還具有保護腸黏膜及抗氧化的功效。發煙點約254度C上下,可作為日常煎、炒、炸之全面運用
❷苦茶油
苦茶籽經壓製,成營養且香醇的苦茶油,可做進補食材或是保養身體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78%-85%,能預防胃疾、心血管疾病,具高抗氧化活性,更是天然來源的自由基清除劑。烹煮過後產生的自由基比較少,穩定度高,有助血液中壞的膽固醇含量自然減少。是唯一從木本植物果中榨取後,可直接食用的植物油。主要成分為油酸,其含量高達75%左右。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胡蘿蔔素和其它抗氧化劑。發煙點252度,耐高溫,適合煎,煮,炒,炸,涼拌,是全方位食用油
❸酪梨油
酪梨油具有豐富的葉黃素與 β-胡蘿蔔素。葉黃素可以保護雙眼,助於抵抗電腦或手機藍光的影響;而 β-胡蘿蔔素則有助維持皮膚黏膜的健康。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日常可透過食用酪梨油,達到營養補充。而其豐富維他命A、E,對增進肌膚健康,是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也可以減少骨關節炎的疼痛和僵硬感,且對臀部或膝關節炎的人有益。能夠加速傷口癒合,具有治療皮膚傷口的能力。發煙點約260度,高於普遍的油炸溫度(160度~180度),適合油炸、炒菜等高溫烹煮時使用,但仍建議以中低溫烹調為宜
❹橄欖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含有大約30%的多酚,多酚是良好的抗氧化物,有助減緩人體發炎情況,增加優質膽固醇,並降低壞膽固醇,而抗氧化物則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的風險,有益胰臟分泌消化液,及分泌膽汁,降低膽結石風險。此外,膽汁能分解脂肪,還能保持血糖穩定
橄欖油基本分3類,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初榨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橄欖油(Olive Oil),初榨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發煙點約在160-190度C,建議涼拌調味低溫烹煮為宜;橄欖油(Olive Oil)發煙點約230度C,適合高溫煎炸炒等烹調方式,但建議油炸一次,切勿反覆油炸,因長時間、高溫、反覆煎炸,一樣會產生各類化學有害物質
❺葡萄籽油
葡萄籽有強大的抗氧化成分-前花青素OPC,其抗氧化的能力,大約是維生素C、E的50倍,經萃取出的葡萄籽油,除了被用於烹飪料理之外,在美妝用品上,葡萄籽油亦是不可或缺的滋潤原料之一,在保養品中的葡萄籽油,時常被運用在如防曬乳、乳液、護髮油等
葡萄籽油中含有高度的Omega-6脂肪酸,尤其是高單位的亞油酸(LA),人體內的膽固醇與亞油酸結合作用以後,會在人體內代謝。葡萄籽油中的維生素E,是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可保護人體心血管健康,進而增強免疫力,也可減緩皮膚老化。發煙點約230度,可油炸炒菜。此外,屬氣味清淡的植物油,適合與任何食材搭配,可襯托出食材原始風味
❤️油的種類
油脂可分為動物油和植物油兩種,油脂內皆含有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僅在比率上有所不同
➡️動物油
室溫下為固體狀,油脂內富含飽和脂肪酸,一般多見於豬、牛、雞等動物性油脂,統稱動物油。中式料理常運用豬油、雞油;西式常見的牛油、鴨油。一般較不建議將動物油做為主要用油,因動物油內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容易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值增加,進而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當需高溫烹調時(如炸和焗),動物油會比植物油產生較少反式脂肪,因此動物油,仍有其用途,可適當應用
➡️植物油
室溫下為液狀,植物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又按照油品種類,所含脂肪酸成分也有所差異。建議選擇冷壓初榨油品,冷壓就是溫度控制在27度以下,根據2002 年歐盟明確的定義,溫度要在 27 ºC 以下才能稱「冷壓」;而初榨也就是手工採收橄欖後,果實經清洗、烘乾、壓榨到過濾乾淨、最後裝瓶需在24小時內完成,表示沒有經過太多精緻加工
植物油中的三大關鍵營養
a.⏩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屬於必須脂肪酸,須由食物中取得。富含ALA,能轉換成EPA和DHA,有助於活化腦細胞,改善神經衰退
代表油:大豆油、亞麻籽油、芥花油、橄欖油、玉米油
b.⏩Omega6(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屬於必須脂肪酸,須由食物中取得,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能調節代謝功能,啟動發炎反應並抵抗病菌
代表油:大豆油、亞麻籽油、芥花油、橄欖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葡萄籽油
c.⏩Omega9(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非必要的脂肪酸,可以在人體內自行合成,可減少血管硬化,降低心血管,腦部梗塞的機會,也可幫助身體對抗發炎
代表油:橄欖油、棕櫚油、芥花油、花生油、苦茶油
❤️您可信其油
⚠️挑好油,也要正確應用,必須將烹調時的溫度控制在發煙點下,才能保留油脂養分
⚠️建議選擇單一植物油勝於調和油,因為許多調和油被精製過,已使油變質,失去營養成份
⚠️開封後,和空氣接觸過後的植物油容易氧化。建議在1到2個月內使用完畢,放置在陰涼乾燥處,不需冷藏
⚠️選購具有標註(Extra Virgin)的冷壓橄欖油,而Pure、Refind等級別的橄欖油,則屬加工、去色、去味的精緻橄欖油
⚠️買好油的二大重點
•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例如具有完整Omega3、6、9脂肪酸
•發煙點要符合自身烹調習慣(發煙點是當油加熱到會產生煙的最低溫度)
⚠️餐廳多使用大豆油,因價格便宜,且大豆含油量低,多以溶劑萃取法取出。其化學性質不穩定,加熱時會產生較多的泡沫,不適合高溫油炸,對健康易產生不良影響
⚠️橄欖油容易氧化,接觸空氣以及光照即開始酸化,因此選擇不透光的玻璃瓶身,確保品質。避免購買直接放在陽光處或者強烈投射燈光照的陳列架上橄欖油,若觀察橄欖油瓶口處已經有氣泡,表示已經氧化,應避免購買
⚠️危害健康的回鍋油,又稱萬年油,是指重複使用的食用油,食用油隨著高溫加熱改變本質,產生過氧化物、反式脂肪、戴奧辛、多氯聯苯和多環芳香烴等二百多種的有害物質,經食物進入人體,進而增加罹患心臟病和癌症等健康風險
⚠️發煙點,是指加熱的油開始產生煙的溫度。分成低溫用油(107度左右)、中溫用油(160-180度左右)、高溫用油(190-260度左右)
🔸低溫涼拌、燉煮:
選擇發煙點低或較容易受熱變質的油品,如菜籽油、亞麻仁油、初榨橄欖油等
🔸中火水炒、燒烤:
選擇發煙點160~180℃的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芥花油、葵花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通常是呈液態的植物油
🔸高溫煎炒、油炸:
選擇發煙點180~200℃或200℃以上的動物油、椰子油、葡萄籽油、酪梨油、棕櫚油、苦茶油、橄欖油等「飽和脂肪酸」較高的油,這類的油脂穩定性較高
#凱鈞有食力
#5種健康滿分的好理油
extra virgin olive oil用途 在 煮婦肥筆的日常 Facebook 八卦
本來我以為很多煮婦煮夫都會使用橄欖油料理三餐,後來我才知道很多人不太清楚初榨冷壓橄欖油、冷壓橄欖油和純橄欖油的差異,以下是橄欖油等級的介紹:
★特級冷壓橄欖油 Extra Virgin Olive Oil
摘取下的橄欖24小時內洗淨、烘乾,在攝氏30度以下用物理方式進行壓搾,沒有添加任何化學成份,多酚類和營養素最豐富
★冷壓橄欖油 Virgin Oliver Oil
此類橄欖油從第二批冷榨的橄欖中提煉出來,品質沒有特級的好。
★純橄欖油
這種的橄欖原料略差,並且經過一連串精煉的過程後,會混入5%的特級冷壓橄欖油,這是市面上最普遍的橄欖油,價格最低,營養價值也最低。
今天我要和大家介紹聖塔麗塔特級初榨橄欖油 (St.Rita Extra Oliver Oil)
單一橄欖樹種新鮮採收後24小時內進行清洗烘乾冷壓初榨,無過濾直接以馬口鐵裝瓶,避免陽光直照保存最佳的品質與橄欖風味。味道是新鮮蕃茄或嫩草香味,沒有絲毫油耗味,嚐起來口感濃郁又帶有甘甜,不僅適合各種烹調溫度,適用於各式料理,裡頭含的豐富的營養素更適合拿來生飲保健或作為其他美容用途!
橄欖油的品質好不好,請相信自己的舌頭,生飲一湯匙橄欖油,聞起來是清新的橄欖味,入口後會嚐到淡淡楜椒辣辣的味道,吞入喉中之後又不會覺得口腔被油脂包覆,非常清爽能輕易就喝下肚。
橄欖油除了可以涼拌生菜、沾麵包、一般台式炒時蔬之後,我還會拿來做清炒義大利麵了,來和煮婦煮夫讀者分享我最近得到一號好評的「蒜油鮮蝦義大利麵」吧。
材料:(三人份)
蒜頭四瓣切成薄片
蝦仁30尾
牛蕃茄一顆 (最好是用玉女小蕃茄比較搭也比較好看,我是拿冰箱有的牛蕃茄)
甜椒、白花菜、毛豆適量
義大利直麵條
調味料(鹽、楜椒)
作法:
煮一鍋熱水燙熟義大利麵條,水滾後加一大匙鹽再放麵條,比包裝建議熟成時間少一分鐘。
麵條好了就取出,之後放甜椒和白花菜進來燙到九分熟取出。
煮麵的同時來做麵裡的料吧
取一小鐵鍋加入200ml橄欖油開小火,放入切好的蒜片小火煎炸,再放入新鮮蝦仁直到蝦仁熟成。
把小鐵鍋裡的油、蒜片、蝦換到大鍋,炒蕃茄直到蕃茄變軟,加入麵條和蔬菜翻炒起鍋前再撒些楜椒調味。呈盤上桌!
為了能讓更多的讀者被我推坑成功,這盤蒜油鮮蝦義大利麵我有特別擺盤整理過了,平常沒那麼講究啊~
聖塔麗塔特級冷壓橄欖油好評熱烈開團中,這麼好的油,您不想來一瓶嗎?
團購連結:
https://www.strita.com.tw/products/phoebecookdaily-oliveoil
除了橄欖油之外,巴薩米克醋也在團購名單中喔。
extra virgin olive oil用途 在 克里斯餐桌 Youtube 的評價
發現不一樣的場景了吧
這次受邀到豪山總部的示範廚房進行拍攝
主要就是示範使用IH爐來做菜
對於很多家裡用IH的同學來說
這是個好機會
本次拍攝邀請到Uno`s Jump跨刀合作
他是Chris的高中同學同時也是位優秀的創作者
https://www.facebook.com/unosjump
Chris過去使用IH爐的經驗甚少
大多是少部份工作 或外面的料理教室會用到
但即便使用頻率沒有明火爐高
上手卻很快 沒有違和感
因為IH爐加熱其實很快
只是少了火焰而已
這次示範的料理
可以說是Chris在家最常做的類型了
過去已經完成了紅白青醬教學
但其實不是時常都會去做備料
搞一個很正經的料理
在家隨手做 還是以清炒類為主
香蒜辣椒是一個代表性作法
調味以鹽跟橄欖油為主
鹽之花是個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食材
不認識的人
你可以把它當成普通鹽
你甚至可以輕蔑它
但是沾上一口
保證會回頭
鹽之花就是這麼獨特的存在
眾所周知
Chris是辣個愛好橄欖油的籃人
清炒淋上橄欖油就是美味極致了
希望這集開始
能讓各位開始將橄欖油融入日常料理中
有個觀念先讓各位了解
油也是食材的一種
各種油有各種用途
離開一般的大豆沙拉油
第一步可以從橄欖油開始
涼拌清炒類溫度不高的操作
煎 炒 可以用葡萄籽油 芥花油 葵花油 椰子油等等
沒有一隻油打片天下這件事
也沒有絕對耐高溫的油
從我們加熱開始油品就隨著溫度時間變化了
至於劣化到什麼程度
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
Chris無法將這些油品數據
制定標準讓各位衡量
這些公開資訊太多了
想了解請自行查閱
回歸重點
油 到底還是食材
台灣人聞油色變
看到料理在倒油
總會大叫:"矮額好多油"
在各位反射性大叫之前
請先停下來看看自己手上的油
是不是萬年不變的 精製油 調理油?
精製調理本身沒有錯
這是部份油品製程的一環
也是符合法規
是為了讓食用油更加安定
再看看橄欖油
很單純
橄欖採收之後
使出一連串物理攻擊(壓榨)
沈澱 裝瓶
就只是這樣而已
所以要說橄欖油是果汁一點也不為過喔
Chris這邊無意要神話橄欖油
而是要鼓勵大家
多認識油品
從各方食材均衡攝取營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jHfqyNmtrs/hqdefault.jpg)
extra virgin olive oil用途 在 橄欖油可以炒菜、油炸嗎?營養師教你橄欖油油溫x健康美味秘訣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