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學校嚴格規定,只能補發一次。而蔡英文卻拿到兩次補發的博士證書,顯然嚴重違法倫敦大學的規定。蔡有三個證書,三個不同校長簽名。這明顯根本不是倫敦大學的做法,其中必有詐!】
正文:
徐永泰:LSE聲明疑點重重
本報記者/洛杉磯報導 2019年10月14日
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史博士、美西華人學會理事長徐永泰9月赴英國倫敦閱覽蔡英文總統論文,寫下讀後感等三篇文章後引發廣泛討論,蔡總統並以公布論文草稿及學位證明等自證;10月8日倫敦政經學院(LSE)官網發出聲明,指蔡總統獲頒法學博士學位。
不過,徐永泰博士以所進行的研究心得認為,LSE官網聲明不可盡信,並已去函LSE官網監督機構詢問,以澄清心中疑慮,善盡學者研究本分。
*LSE幾個圖書館從未收到蔡英文論文
以下是本報書面專訪徐永泰的內容紀要:
問:LSE官網聲明,蔡英文總統確於1984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也收到,且在1985年所刊出的索引文件裡有紀錄。你對此一聲明的看法為何?
答:這幾天看到媒體轉述LSE 官方網站的聲明證實蔡總統確實拿到學位和有交論文給Senate House Library和 IALS Library,似乎直接打臉所有質疑蔡總統論文和學位的人。
我們此時如果再質疑這個官網的聲明,好像雞蛋裡挑骨頭,無事生非。
可是這個官網聲明還是與學者實地的調查結果,有很大的的差距。LSE 的官網此時聲稱蔡總統有呈交論文給Senate House Library 和IALS Library這兩個圖書館,為什麼我們今年7月前卻在這兩個圖書館找不到蔡總統當年的論文呢?
LSE幾個圖書館都說他們從未收到蔡英文的論文,也從未說他們將論文弄丟,怎麼又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林環牆教授2019年8月27日做的獨立報告已經說明了這個事實。詳細內容請參閱
https://www.dropbox.com/s/or5i4l5nwscej1m/Lin_report_27Aug2019.pdf?dl=0
LSE的官網是屬於大學的,監管LSE官網的單位是The Truth-Trust-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簡稱T3或【真理,信任和科技委員會】,有五位委員,主任委員是Professor Charlie Beckett,他也是公共資訊學系的主任 (Department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T3 Commission負責審核所有的資訊,透過最新的網路科技,保證這些資訊的真實,提高閱讀者對LSE官網的信任。倫敦大學政經學院LSE有27科系和近200個以上的研究計劃,其中還包括海外招生,頒授各式學位,甚至PhD。每個學系和研究計劃都有自己的最新研究心得,增加的師資和講座內容,和研究計劃的擴展,透過LSE官網將資訊上傳。
*LSE網站所有資訊並非百分之百正確
TC3能夠保證LSE網站所有的資訊100%正確嗎?答案是:不能。
在T3 Commission 的網站上強調,如今網站平台的錯誤消息和非法行為非常嚴重,也舉實例:Google谷歌在歐洲因為設計優先看到其網站上的link,而被重罰24億歐元。所以T3 Commission有這麼一個但書聲明,它雖完全具有LSE官網的資訊監督權,基本上仍無法執行保證所有資訊正確性。請參閱它的聲明:http://www.lse.ac.uk/media-and-communications/truth-trust-and-technology-commission/platform-responsibility
LSE在10月8日發布的新聞,內容真實性仍待求證,發文時間點和動機可疑,尚未蓋棺論定。
問:LSE官網聲明有那些問題呢?
答:A. LSE官網新聞單位不經查證就認定台灣國圖館收錄的是蔡總統的博士論文手稿,並做出電子版,等同背書,這個聲明太粗糙,誤導大家認為只要將可以將私人文件送往國圖館,連LSE都可背書,對千千萬萬認真的學者而言,這是一種輕挑藐視的行為。不過這個聲明說現存在LSE婦女圖書館的蔡總統私人拷貝,是以個人【書】的拷貝(而不是以【論文】登錄的)。這一點,至少LSE 敢於承認,與我們的調查吻合。
既然要給蔡總統背書,卻又說:“Dr. Tsai recently provided the LSE Library with a facsimile of a personal copy of the thesis.”(蔡總統最近提供LSE圖書館一份個人傳真論文拷貝....),聽起來還真的耐人尋味。等於告訴大家,這不是經過審核通過的論文。
B. LSE應當說明這個私人版本明明是放在【婦女圖書館閱讀室】卻故意改成【圖書館閱讀室】,像是一個私下漂白的小動作,是沒有擔當的行為。
C. 這個聲明說Senate House Library確定從IALS圖書館轉交蔡總統的論文拷貝,這個邏輯太蹊蹺了,如果蔡總統1984年通過論文考試,按照LSE PhD Academy規定,論文拷貝需要同時交給Senate House Library,IALS Library和LSE Main Library的,哪裡需要假手IALS再轉交給Senate House Library?
*聲明論文存圖書館 三館為何都遺失
D. 蔡總統在國圖館的散頁版上傳時的聲明申說,存放在圖書館不知何故遺失,那麼為什麼會三個圖書館會同時遺失?LSE為什麼不出來澄清到底有沒有遺失?或為遺失學生論文拷貝而道歉?還是裝聾作啞,配合蔡總統的聲明?或是規避責任?
E. 為什麼要由英國United Kingdom Legal Research中找蔡總統的論文書目索引listing?LSE擁有所有學生考試和論文資料的源頭,何以要到其他網站上去尋找?
直接前往校方本身負責相關學生口試記錄的單位尋找就得到答案了,不是嗎?LSE這般捨近求遠,邏輯不合。
F. LSE官網的回答還是沒有涉及重點:也就是1983/84學年間蔡總統的學生記錄,與導師互動的學習過程PhD Log,什麼時候口試?主考官的稱謂,和口試考評的記錄,和口試通過的日期等等重要資訊。如果能把這個博士學位考評的前後六個月歷程的記錄能夠公開攤在陽光下接受檢驗,我想所有學者的疑問統統迎刃而解。大家就不會再追查了,是不是?當然如果沒有這些必備資料,硬是要,又能向誰要?
縱觀LSE的新聞,看不到校方哪一個部門具名出面,避重就輕,話僅說三分,蠻典型的英式隱言隱語(understatement)。另一個可能,就是撰寫這個新聞的人,是轉發別處新聞,利用LSE的官網平台做某種掩護。
*博士學位證書三個版本 很難釋疑
問:蔡總統的學位證明、論文稿件及LSE官網聲明等都已陸續釋出,你還是堅信自己的觀點呢?你認為那一部分最可疑?
答: 除了前述指出的問題,還有一個疑點就是【博士學位證書】:蔡總統曾經在不同時間出示過三個不同版本的博士證書。如果畢業,一個證書就夠了,何必要三個?同時擁有三個不同年代的學校頒發的博士證書,更是不可思議。
關於畢業證書的說法,和證書產製造室(Diploma Office)和LSE 的公關部門(Media Relation)彼此說法矛盾。應當根據LSE校方畢業證書的辦法條例(https://info.lse.ac.uk/current-students/graduating-from-lse/degree-certificates)非常清楚地規定取得證書的必要手續。畢業典禮當天是不發證書的,需要證書必須繳費申請。如果畢業生希望在畢業典禮當天拿到證書,必須事先辦理繳費和申請手續。申請時必須提供身份證或護照,一般生是如此。為表示慎重,博士畢業證書必須去LSE PhD Academy (博士班管理局)去申請,手續則同。
分校LSE 于2007/2008年獲得母校University of London授權,自己可以頒發學位,不必再由University of London 統一代發。在2007年之前,LSE 的畢業生的證照是由University of London頒發。因此,畢業證書上面的校徽是University of London;在2007/2008 學年之後,LSE的畢業證照則顯示LSE的校徽,由系主任和Vice Chancellor 同時簽字。
LSE 2007/2008 學年以前畢業生的畢業證照則另有單獨規定。因為損毀或遺失,可不可以補發?答案:可以。 但是LSE補發畢業證書的手續相當複雜。學校認為畢業證書是一個獨特和非常珍貴文件(A unique and valuable document),所以補發程序特別謹慎,要求特別嚴格。申請補發的理由必須正當。畢業生如果住在英國本地,本人必須去英國國內的地方法院辦理認證手續,填表申訴需要補發理由,如遺失或原證受損等。地方法官(Magistrate)必須在申請書上簽字背書,認證補發理由。如果住在英國以外地區,申請者必須去鄰近英國領事館(British Consulate)辦理認證手續,領事館的領事必須審核遺失或受損證明,經領事館公證後簽字背書。一旦LSE校方通過認證程序後補發,申請人必須親自去校方領取, LSE 校方不允許第三方代領。這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寫在LSE證書補發單位的規定中。尤其補發條款要點第三點非常清楚的說明:申請補發者只能申請一次證書(Only one replacement certificate will ever be issued to an applicant)。 全部內容,請參閱補發規定則根據LSE 畢業證書補發條例(https://info.lse.ac.uk/current-students/graduating-from-lse/assets/documents/replacement-degree-certificate.pdf )我們如何理解蔡總統怎麼能申請到三種不同版本的畢業證書呢?
問:您有沒有什麼新的證據可以證明您的觀點呢?
答:我們需要是對倫敦大學的體制概況還需要做進一步的了解。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結構相當複雜,因時空環境歷史背景不斷變遷,不容易馬上理解。它是一個類似聯邦制的大學 (Federated University),屬下有17個大學和學院,學科不盡相同,LSE只是其中一個成員。可是有些倫敦的著名大學如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又不願加入。倫敦大學的17個大學和學院有些各自頒發學位,有些由倫敦大學統一頒發學位。譬如,在某些年代倫敦大學可以代LSE頒發學位,某些年代又由LSE自己頒發。蔡總統的學位究竟是LSE頒發還是倫敦大學頒發的?還待探究。不過可以肯定的,無論頒發單位是什麼,二者只能選一。
*論文listing當成實體收錄 誤導大眾
問:你打算怎麼讓大家相信你的研究有所本,蔡總統或相關各方提出的證明不足採信?
答:蔡總統起先不願面對學者質疑,然後突然於2019年6月以私人身分送論文拷貝到LSE婦女圖書館,同時以作者擁有版權,做出閱讀限制。被學者追查到後,從而將當年論文手稿已轉到台灣的國圖館,打印上傳,等同要國圖館變相背書。如果不是總統身分, 請問一般學者或國民做得到嗎? 顯然不足以服眾。
另外,網路上很多翻譯LSE新聞的中文版,有意將論文listing(索引listing)當成實體收錄,誤導大眾,請大家還是參照LSE新聞原文為主。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檢驗的態度必須嚴肅。我們必須避開【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只有【動手動腳下功夫,拼圖查文找證據】。這與當今台灣的各派政治立場以及選舉文化無關。這只與一個人的誠信有關,尤其她是一個帶領台灣2300萬人的領袖。我認為這不是用【有學位就有論文】這種簡單邏輯就可以說服人的。
——原載美國《世界日報》2019年10月14日
https://www.worldjournal.com/6561482/article-徐永泰:lse聲明疑點重重/?fbclid=IwAR1eCvSDd1mtg7pSwaS4_eN551nbhQLyX-yTc7Ff4WKRch87fO4oWgXwPFA
dl單位英文 在 食物鏈 Facebook 八卦
#瑞士麵包食譜連結
#著名的Pain_Paillase瑞士扭轉長棍
#繼續處理老麵包
#瑞士麵包協會網站及FB頁面連結
#Pane_Ticinese用撥著吃的麵包
#Tresse_Zopf辮子麵包
#厲害的麵包三明治
也是承幾天前的文章. 回德的路上在休息站充電. 所以有機會逛了逛休息站. 發現了一間麵包店. 品項不多. 但都是瑞士最受歡迎最普遍的麵包. 店員是一位老太太. 非常客氣. 還教我怎麼講這幾個麵包的法文!
因為第一次看到直接寫Pain Paillase的麵包. 所以一定要買! ( 這個麵包名稱是有註冊的. ) 這個麵包是使用一間公司的麵粉. 給想販賣這個麵包的麵包店. 照著它們的流程方法製作的方式來完成. 網站上有他們的幾種口味. 但也證實了某些麵包你看起來比較健康其實是加了麥芽精( 應該是有活性沒活性的都有!) 見包裝紙
瑞士的辮子麵包是非常經典的麵包. 各地的超市都有賣做這種麵包的粉. 就像Pizza粉一樣的方式. 當然我也買了一個. 其他的我覺得真的沒辦法吃那麼多只好放棄. 一定還有下次的! 但我覺得法國境內的辮子麵包比較" 熱量高" 因為是用布里歐修麵團. 瑞士本身的辮子麵包是用牛奶跟全蛋.
這些我都會在圖片上附上瑞士麵包協會網站上的食譜連結. google 翻譯很方便了~ 別叫我翻譯. 但是瑞士使用dl這種單位. 要注意一下1 dl= 100 ml
就如同之前說的. 瑞士因為有德語.法語. 義語和 羅曼什語這四種官方語言. 所以要把這四個語言的族群融一起造就了一個很不同的文化. ( 瑞士人自己必須熟悉兩種這四個語言, 也就是可以運用. 這是官方規定, 我覺得很厲害. 也就是說. 加上很多人熟悉的英文. 一個瑞士人應該會有機會至少知道3種語言.... 因為多了第二母語的學習經驗) 等待看我的兩個小外甥之後的學習之路!
關於瑞士的麵包品項. 我覺得有趣~ 因為瑞士的畜牧業發達. 所以一些麵包的製作上會加牛奶.
有很多麵包其實都會有固定的長相. 但是在那間得獎麵包店我買錯了@@ 我以為這種麵包是日內瓦麵包. 其實並不是!!! 不用功的結果~ 我連這顆黃澄澄的麵包它叫甚麼名字都不知道!
如果你對瑞士的麵包有興趣一定要去瑞士麵包協會這裡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painsuisse.ch/
我覺得很多穀類麵包越需要知道怎麼夾好料! 這次在洛桑的手工麵包店Maison Buet吃到的兩種餡料覺得可以學一下!
一種是夾鴨肉的! 很驚奇的放糖漬橙片. 雖然很多鴨肉的煮法都會在最後放上橙醬. 但是夾麵包是第一次見! 不過為了衛生保險起見鴨肉煎得好熟好硬XD 自己在家吃不需要這麼可憐~
另外一個放的是臘腸. 不過沒有抹奶油. 反倒是放上油煎香的大蔥~ 好好吃! 老爺不在家時會上菜的一到三明治食譜!
這兩種麵包夾心搭配的麵包也有自己的道理~ 我覺得有橙片再用多穀物會很複雜. 這樣抹奶油的料好像確實比較適合白麵包.
瑞士麵包協會自己網站上有很多食譜.包括麵包及麵包的變化食用方式.
我應該會修改比例搭配我的野酵來做其中幾個有名的麵包
https://painsuisse.ch/recettes/
瑞士麵包我其實還沒說完. 應該會把瑞士得獎麵包店的可頌與Jubl'e用影片方式放上來.
dl單位英文 在 沃皮斯潮流 Facebook 八卦
「各單位請注意」
📢訊息搬家啦
3折起商品TG平台獨賣
沃皮斯將以Telegram(TG)取代@LINE發佈消息
並舉辦一系列只在🔥TG獨賣🔥的超低價特賣
不想錯過簡單3步驟讓您訊息不漏接
-
✅如果您已經有使用TG,請直接跳到步驟3加入我們
✅第一次使用以下簡單3步驟
Step 1
先下載APP
(是英文介面別警張⚠下載完後輸入電話完成註冊後到步驟2)
安卓 https://telegram.org/dl/android
蘋果 https://telegram.org/dl/ios
電腦 https://telegram.org/dl/desktop
Step 2
把APP改成中文只要點下面連結就可以囉
https://t.me/setlanguage/zh-hant-beta
(點連結後點擊change就可以變成中文介面了)
Step 3
點選下面連結 歡迎沃粉的加入
https://t.me/WORLDPEACE_tw
dl單位英文 在 dl意思、dl單位全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廟宇民俗資訊站 的八卦
在dl單位英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isaacting也提到: Hello 我勉強算是在一線外商做機器學習的: 我覺得討論到這裡需要釐清一下所謂"AI工程師" ... ... <看更多>
dl單位英文 在 dl意思、dl單位全名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廟宇民俗資訊站 的八卦
在dl單位英文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isaacting也提到: Hello 我勉強算是在一線外商做機器學習的: 我覺得討論到這裡需要釐清一下所謂"AI工程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