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特勞斯夜間頭條國際新聞》
新冠病毒以來最有效的突破療法:低劑量類固醇。
紐約時報:https://www.nytimes.com/2020/06/16/world/coronavirus-live-updates.html?smid=nytcore-ios-share
BBC:Coronavirus: Dexamethasone proves first life-saving drug https://www.bbc.co.uk/news/health-5306128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Zoebitalk肉比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上山前的必備安全知識 | 花10分鐘看完再出發|記得給隊友看 戶外、登山⛰️:記得跟我這樣做!不會再迷路啦🤩! 這篇真的很重要趕緊分享給愛戶外的朋友! https://youtu.be/fJ7BrjUxpv8 ----------【 精華重點 時間軸 】---------- 00:00 - 簡介...
dexamethasone類固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41萬劑AZ疫苗,28日開打 5萬警消列優先》
https://news.tvbs.com.tw/life/1516552
【紐約市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張凱銘分享,5-14-2021】附上分享:
其中AZ副作用:1)亞洲人比白種人少:2)國際因多起經驗,血栓可監控、醫治請參考: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
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
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
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
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
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
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
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
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
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
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
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
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
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
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
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嬌生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
*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
*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
*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
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
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
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 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
*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這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
*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
*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補充:
#兒童:
小孩子也會得到COVID,他們症狀多半比較輕微,但是說小孩子得到都不會有事也不是正確的。有部分小孩得到病毒急性感染也可能會嚴重到插管,因此不能因為多半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就掉以輕心。小孩子常常造成家長或成人的感染來源,就算小孩子沒什麼事但是如果傳染給家裡長輩可能導致長輩嚴重生病,因此這部分公衛預防也很重要。
另外小孩比較可能因為COVID的併發嚴重疾病叫做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在美國我們讀MIS-C為”Miss C”,MIS-C並非病毒急性感染導致的疾病,實際上多好發兒童感染後一個月後,其症狀表現如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這些病人說不定COVID PCR都已經陰性,因此不需要給remdesivir等抗病毒藥物,這比較像免疫發應引起的全身發炎反應,處置方法類似Kawasaki disease,給IVIG、Aspirin,要做心臟超音波Echo。成人也可能會有MIS-A (A=adult),但是成人科醫生對川崎病經驗不足也許比較容易漏掉。
目前僅有美國Pfzier、Moderna 疫苗降低施打年齡到12歲以上,其他疫苗還沒有開放讓兒童施打。
#孕婦:
孕婦如果感染到COVID多半還是輕症為主,但是部分病人會有比較糟的預後。所以如果能盡早接種疫苗,還是多一點保護。目前沒有證據疫苗會對流產或胎兒有不良影響,實際上很多新生兒的血液可以測得對抗COVID的抗體,意思是說如果媽媽有打疫苗,新生兒也會間接打到疫苗,其實對兩方都是好事。如同之前所說AZ有可能導致某些罕見血栓,而這個又比較好發較年輕的女性,是一個要衡量的點,但各大婦產科醫學會偏向鼓勵孕婦施打疫苗,病人需要知道潛在風險,孕婦打了疫苗也不用太恐慌,如果疫情嚴重施打可能還是Z>B。
#COVID後遺症:
有部分人得到COVID後,儘管已經康復沒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還是有持續的症狀特別是疲憊、思慮不清、運動一下就很累需要停止、焦慮、嗅味覺異常等甚至到六個月以上之久,此為“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PASC)。
PASC是一個真實的疾病國外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多半好發年輕女性30-40歲左右,可能跟免疫反應有關,一系列的血液或抽血檢查多半都正常,卻有持續的症狀且都得過COVID,他們一般都沒有嚴重COVID疾病,多半輕症且不需要氧氣。目前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式,症狀治療為主,時間久了多半慢慢改善緩解,可能需要多方專科(包含精神科)一起幫助病人。
#COVID傳染途徑:
還是以空氣、飛沫傳染為主。接觸傳染似乎沒有想像中常見。勤洗手、環境清潔當然很重要,但是不用過度恐慌而反覆一直消毒等,接觸傳染沒有那麼容易傳染。
#疫苗副作用處置:
不需要預防性吃退燒藥,如果有發生發燒或疼痛等再吃止痛退燒藥就好(acetaminophen or NSAIDs)。免疫力不全者或老人、安養院居民,其實是最需要施打疫苗的對象,因為他們一旦得到COVID死亡率最高,這些人施打疫苗反而最不會有任何症狀因為他們免疫反應力弱,就算是施打了mRNA疫苗還是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還是要戴口罩」等,特別小心。
*他們是所謂”breakthrough infection”(突破感染)最常見的族群。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一般人有什麼疫苗就先打什麼,因為對一般人來說現有疫苗保護力其實就很夠了,根本不用區分保護力高低。基本上打滿了都可以非常有效預防重症,至於高危險族群,他們更不能承擔沒有疫苗保護的風險下,總之就是建議趕快施打。
Thank you for this most interesting consultation, allowing 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st difficult and challenging case. I shall continue to follow up with you.
dexamethasone類固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0617新加坡聯合早報
*【朝中社:朝鮮將派兵進入非武裝地帶】
朝鮮表示已拒絕了韓國派遣特使以緩解不斷升級的雙邊緊張局勢的提議,並宣佈將在與韓國有聯合專案的非武裝地帶加強軍事部署,進一步加強對韓軍事警戒的措施。朝鮮官媒朝中社17日發佈開城工業園區朝韓聯絡辦公室16日被朝方炸毀的照片。該國人民軍總參謀部發言人當天發表聲明稱,將在位於韓朝之間的“三八軍事分界線”非武裝地帶(DMZ)的金剛山旅遊地區和開城工業園區部署兵力。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617-1061821
*【朝鮮炸毀開城朝韓聯絡大樓 稱為了迎合憤怒民意】
朝鮮自6月初以來,連連批評韓國放任脫北者團體散佈反朝傳單。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胞妹金與正日前揚言切斷韓朝聯絡管道,甚至警告將讓“毫無用處的朝韓聯絡辦公室坍塌成一片廢墟”,沒想到朝鮮昨天下午2時49分真的炸毀該建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617-1061714
*【美高官正與韓國“密切協調” 】
朝鮮於16日下午炸毀韓朝聯絡辦公室後,美國政府一名高級官員表示,美國正與韓國進行“緊密協調”。路透社引述該美國官員說:“我們知道朝鮮摧毀了開城工業園區的(韓朝)聯絡辦公室,並正在與我們的大韓民國盟友進行密切協調。”他沒有做進一步說明。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616-1061659
*【中印邊境衝突加劇 印度稱20名士兵喪生】
中印邊境衝突加劇,印度軍方表示,有20名印度士兵在與中國軍隊的邊界衝突中喪生。路透社報導,印度軍方16日在一份聲明中稱,在一名軍官和兩名士兵早些時候死亡後,又有17名印度士兵傷重不治。聲明還表示,印度和中國軍隊已從發生衝突的拉達克地區加勒萬河谷附近撤離。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617-1061798
*【蓬佩奧楊潔篪傳今天會面 美國兩項宣佈為“蓬楊會”暖場】
美國官方週一宣佈,中美將允許雙方每週各運營四趟客運航班。美國也將允許美國公司與中國電信巨頭華為合作制定5G網路標準。受訪學者認為,美國這兩項宣佈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旨在為兩國高級別接觸暖場。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617-1061699
*【指美誣告孟晚舟 辯方律師要求終止引渡程式】
孟晚舟引渡案於溫哥華當地時間15日,再次開庭聽證,辯方律師指美國誣告孟晚舟,並以程式濫用、證據不充分等理由要求終止引渡程式。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617-1061712
*【美商務部企允許在設置5G標準等方面與華為合作】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週二發佈了一項新規,允許美國企業與設置5G和其他尖端技術標準方面與中國電信製造設備商華為合作,儘管美國企業目前與華為進行生意往來仍受到限制。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617-1061827
*【新增病例幾乎全指向“新發地” 北京新病例逾百起農貿市場關閉消毒】
北京新一輪2019冠病疫情來勢洶洶,新增病例累計達106起,單在前天新增27起。當局接連關停了眾多農貿市場,以進行大規模消毒殺菌。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6日通報,中國大陸前天共有確診病例210起,新增確診40起,其中輸入病例八起,本土病例32起。除北京外,河北省新增病例四起,其中三起與北京有關聯。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617-1061698
*【北京新增31起病例 所有社區嚴格封閉式管理】
北京新一輪冠病疫情來勢洶洶,官方昨天宣佈,將對北京所有社區全面實行嚴格封閉式管理、禁止重點人員離京等措施,以防止疫情擴散。所謂封閉式管理,即以樓宇的整體為管理單位,用隔離體將樓宇與外界分開,在管理範圍內對進出樓宇區域的人員,車輛等流動性因素進行控制管理。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617-1061817
*【北京兩機場部分航班取消 旅客出行需提前確認資訊】
北京市昨晚舉行第121場冠病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宣佈,北京應急回應級別由三級提升到二級。受疫情影響,北京地區的航班發生變化。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617-1061800
*【北京應急回應上調至二級 嚴格進出京管控】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陳蓓通報,近日在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的指導下進行了分析,經北京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按程式報批後,決定6月16日即時起,北京市應急回應級別由三級調至二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617-1061799
*【WHO:北京疫情病毒 不大可能來源於進口鮭魚】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北京最新出現的2019冠狀病毒來源不明,但源于進口鮭魚或其包裝的說法不是該組織的“主要假設”。北京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此前受訪時說,有關部門對市場的抽檢中,從切割進口鮭魚的砧板中檢測到病毒,引起輿論譁然。北京、杭州、成都等地的超市、餐廳,隨後將鮭魚產品下架。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617-1061704
*【專家:北京疫情病毒來自中間宿主可能性幾為零】
據澎湃新聞報導,吳尊友昨晚表示,此次在北京暴發的疫情病毒基因測序已經清楚,是歐洲流行毒株,來自境外。分析此次北京疫情,病毒輸入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被病毒沾染的物品帶到了北京,還有就是感染的人進入北京造成的傳播擴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616-1061605
*【全球病例已逾800萬起 拉丁美洲病例增長最快】
全球的冠病確診病例已經超過800萬起。美國的病例仍最多,占全球總病例的25%或約200萬起。但拉丁美洲病例增長最快,目前累計確診病例占全球總數的21%。根據路透社的統計,自中國在12月底通報首起冠病病例以來,全球病例在5月初達到400萬起,但在那之後的五個星期裡就倍增到800萬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617-1061715
*【解除防疫措施八天后 紐西蘭出現兩起確診病例】
紐西蘭全面解除防疫措施八天后又出現了兩起冠病確診病例,連續24天無新增病例的紀錄被打破。總理阿德恩說,此事顯示監測有疏漏,政府將檢討情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617-1061716
*【湧現疫情新熱點 印尼病例破4萬】
彭博社報導,印尼自加快病毒檢測後,最近幾周新增病例大幅飆升。過去24小時,印尼又增加1106起確診病例和33起死亡病例,全國累計確診人數達4萬零400人,累計死亡人數2231人,而南蘇拉威西省和南加里曼丹省正迅速成為印尼的疫情新熱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616-1061652
*【隨著經濟重新開放 美國六個州冠病確診人數創新高】
美國六個州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感染率16日創下新高,病例數量在美國多數州重新開放經濟後連續第二周上升。路透社報導,亞利桑那州、佛羅里達州、奧克拉荷馬州、內華達州、俄勒岡州以及德州週二均報告稱,當地冠病病例增幅創各自疫情爆發以來的單日新高。除確診之外,包括德州在內的部分州住院率也出現增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617-1061824
*【英科研人員初步治療獲“重大突破” 類固醇地塞米松挽救三分一冠病重症病患】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類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挽救了三分一的冠病重症病患。這項發現被英國科學家視為是對抗當前疫情的“重大突破”。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617-1061718
*【歐洲智庫全球調查:認為中國抗疫表現好人數遠超美國】
總部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民主聯盟基金會公佈的第三屆年度“民主態度指數”顯示,逾6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在應對疫情方面做得好,全球只有三分之一受訪者認為美國的應對措施有效。但略超過一半的美國受訪者認為,他們的政府應對良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617-1061703
*【公共場所聚集人數上限為50人 港後天起進一步放寬限聚令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宣佈從19日淩晨起進一步放寬限聚令措施,公共場所聚集人數上限放寬至50人,取消餐飲店同桌人數限制等。港府強調這項決策只基於公共衛生,沒有政治考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617-1061708
*【因個人健康問題 全球17億人若染冠病將面臨重症風險】
倫敦大學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分析報告顯示,全球有大約17億人因為存在其他健康問題如肥胖和心臟疾病,而在感染冠病時面臨重症風險;這占全球總人口的20%以上。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617-1061719
*【日本擱置引入美陸基導彈防禦系統 引發安保隱憂】
日本原定從美國引進陸基導彈防禦系統,突因嚴重技術問題而宣告中止。執政自民黨昨日對此表示憂慮,認為導彈防禦計畫擱置有損日美互動,並對日本安保造成影響。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617-1061720
*【新加坡競爭力蟬聯全球榜首 陳振聲:須保持韌力克服冠病挑戰】
新加坡連續第二年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名列榜首。貿工部長陳振聲對此表示感到鼓舞,但也警惕當前環境艱巨,須力保競爭韌力和優勢繼續邁進,克服冠病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挑戰。IMD昨天發表最新報告指出,新加坡再度獲選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它的成功在於從堅韌的國際貿易與投資,以及就業和人力市場政策中取得強勁的經濟表現。同時,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及科技基礎設施穩健,電信、互聯網速及高科技出口也都發揮重要作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0617-1061665
*【急升至5.9% 港失業率創逾15年新高】
香港最新一季失業率急升至5.9%,顯示冠病疫情對當地經濟的負面衝擊持續擴大。有分析師預測,香港下個月的失業率還會進一步上升到逾6%。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0617-1061775
*【俄州衛生官員勸阻不了 川普堅持舉行競選集會】
奧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衛生官員和媒體促請美國總統川普週六不要到當地舉行競選集會,不過川普一口拒絕,還表明要把原本能容納2萬2000人的場地擴大兩倍,讓6萬人出席集會。川普稱,已有近100萬人要求領取週六集會的門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617-1061721
*【川普政府向法院提出訴訟 試圖阻波頓新書出街】
法新社報導,美國政府16日在向華盛頓聯邦法院提出的訴訟中指出,波頓未能對該書該進行審查,這意味著他的書將違反其任職時所簽署的合約。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617-1061816
*【川普簽署行政令 對員警作業進行改革】
美國非裔佛洛伊德遭白人員警用膝蓋重壓頸部致死事件引爆全美反種族歧視街頭抗議活動;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令,旨在對員警作業進行改革,並維護法律和秩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617-1061801
*【評估後冠病時代航空業需求 樟宜機場T5專案暫緩至少兩年】
冠病疫情導致全球航空旅遊業前景不明朗。為觀察疫情事態發展,並對航空業未來的發展進行全面評估,新加坡政府決定把原定今年開始招標興建的樟宜機場第五搭客大廈(T5)項目暫緩至少兩年。T5的設計和格局也將作出調整,把新的安全措施要求和未來行業需求考慮在內。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0617-1061664
*【消息人士:騰訊打算成為愛奇藝最大股東】
路透社引述一名消息人士稱,該公司已經向持有愛奇藝56.2%股權的百度洽談收購股權,但收購數量尚未決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617-1061813
*【北約秘書長:中國越來越接近歐洲大門】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今後將不得不更多地關注中國,因為中國的崛起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勢力的均衡,“中國越來越接近歐洲大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616-1061572
dexamethasone類固醇 在 Zoebitalk肉比頭 Youtube 的評價
上山前的必備安全知識 | 花10分鐘看完再出發|記得給隊友看
戶外、登山⛰️:記得跟我這樣做!不會再迷路啦🤩!
這篇真的很重要趕緊分享給愛戶外的朋友! https://youtu.be/fJ7BrjUxpv8
----------【 精華重點 時間軸 】----------
00:00 - 簡介
00:47 - 行前:路線資訊該怎麼收集?
01:57 - 行前:該什麼時候去玩?天氣神APP?
03:17 - 行前:不迷路!GPX軌跡圖怎麼用?
06:12 - 出發:實地使用軌跡圖
07:42 - 途中:軌跡圖追蹤
08:11 - 途中:迷路了該怎麼辦?
10:42 - 途中:路線預估
11:19 - 行前:登山必備裝備
12:41 - 適合族群:所有戶外夥伴!
------------------------------------------------
【文章攻略】
Android登山必備 APP 圖文版✍️
https://zoebitalk.com/hiking-app-android/
IOS登山必備 APP 圖文版✍️
https://zoebitalk.com/hiking-app-ios/
路線GPX範例網址:旗靈縱走✍️
https://zoebitalk.com/kaohsiung-qiwei-ing-shan/
【相關影片】
Android登山必備 APP |離線地圖|軌跡匯入|座標定位求救
https://youtu.be/SLG7OBNGppw
IOS登山必備 APP | 離線地圖| 軌跡圖| 座標定位| 行程分析
https://youtu.be/HcXUYYqgrR4
千萬別來鳶嘴山 因為太美了 劍龍稜惡夢再臨? | 台中景點
https://youtu.be/_YCXgQAa5sw
被照片騙了...踏上劍龍稜的背就回不了頭!嚴重警告!看完再來!
https://youtu.be/V1D52sGvlEM
----------【 醫師建議 完整急救包 】----------
- 不鏽鋼小剪刀:剪人工皮或紗布分成小塊用,或可拿來挑刺。
- 小鑷子:夾取傷口內的小石子等異物、挑刺、拔硬蜱。
- 安全別針(數個):避免衣物或背包破洞增大時救急用。
- 棉棒(一小包):可幫眼睛上藥或清潔小傷口。
- 乳膠手套(數副):避免自己幫別人處理傷口時感染。
- 木質壓舌板(數支):可幫傷口上藥。
- 體溫計:診斷失溫、中暑、發燒等。不建議使用耳溫槍(可能較不準)或玻璃材質(怕在背包內壓壞)。
- 生理食鹽水(20cc, 4-8罐):沖洗傷口、眼睛。
- 酒精消毒棉片(數片):消毒醫材、手、以及把血擦掉。
- OK繃:包覆小型傷口,滲液較多時建議使用人工皮。
- 防曬乳液、護唇膏、防蚊液。
- 無菌針頭(18-23 G):挑刺,刺破水泡。
- 個人需求、常備藥品。
- 山上使用的醫材不一定都能包在很好的無菌環境裡,要使用前,如果金屬材質的醫材要直接碰觸傷口的話,可以考慮用酒精棉片消毒一下。
火烤消毒雖然容易使用,但不是一個好的消毒方法,且可能破壞醫材鋼質,在有酒精棉片的時候不建議使用。
- 常用藥物(影片中可提到常用藥物依個人需求選配)
大多數的藥物,除一般複方胃藥、暈車藥、抗過敏藥或止痛藥外,多屬於處方用藥,可洽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與取得。
類固醇(Dexamethasone)、當木斯(Diamox)、抗過敏藥物、止痛藥、暈車藥、胃藥、Epi-Pen。
------------------------------------------------
----------【 其他建議】----------
1.稜線長期曝曬路線,如:劍龍稜、鳶嘴山、旗靈縱走...等。夏天極度曝曬,強烈建議假如要前往,飲水要攜帶4000CC以上,已經有多起熱中暑山難事件頻傳。
2.部分路線會經過溪水河床,務必事先查詢適合季節!例如栗松溫泉、四稜溫泉..等。不適合的季節就不要前往,雨季時常常溪水暴漲,非常危險。其餘季節前往也建議攜帶救生衣等相關設備。
3.進階等級的路線,建議可以準備紙本地圖。
4.3000公尺以上的百岳行程,務必要注意身體狀況,或是聽從醫師指示,使用高山症相關藥物。
#109年全國登山日 #教育部體育署 #健行筆記
【❗️安全聲明】
任何戶外活動皆具有風險性,欲前往者請事先安排,挑選適當的天氣,並且自行攜帶適合的裝備以及自行評估戶外活動風險,不要遺留任何垃圾。
對自己的人生安全負責。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life!
--
⬇肉比頭系列影片⬇
肉比頭《越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hP0Xn4L7k&list=PLVAA37RiJKch7lCUAZMsAAY-zQHhf_YCT
肉比頭《寮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FyjMTINjBg&list=PLVAA37RiJKcjDMk0LTEKJlQnMLLZ9Y4uA
肉比頭《菲律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wyYaUXnqE&list=PLVAA37RiJKcjaOu_UvHd5dE43J7vXw0rR
肉比頭《馬來西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6I0ofabpY&list=PLVAA37RiJKchadvCzNbzyl-Ck_22o17XE
肉比頭《台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1D52sGvlEM&list=PLVAA37RiJKciSkWD8bCkc16JQeR4ywGsZ
肉比頭《科技旅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Am7kamZ3YU&list=PLVAA37RiJKcgnYk9dB61ErPzK5NKg3es7
肉比頭《旅行知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S2QVb10dT0&list=PLVAA37RiJKcgnfo0fxVnD6wIMMg4IGZqC
--
⬇自助旅行這樣安排(肉比頭圖文版)⬇
越南 | 北越 | 中越 | 南越 https://zoebitalk.com/vietnam/
菲律賓 | 宿霧x薄荷島 https://zoebitalk.com/cebu-bohol-schedule/
馬來西亞 | 吉隆坡x馬六甲 https://zoebitalk.com/kl-malaka-itinerary/
寮國 | https://zoebitalk.com/laos/
台灣 | https://zoebitalk.com/category/taiwan/
--
⬇肉比頭旅行工具推薦⬇
【住宿預定】
Booking (訂房) https://bit.ly/2kqtLhF
Argoda (訂房) http://bit.ly/2m5WmJx
Airbnb (民宿) http://bit.ly/2moy5P7
HotelsCombined (比價) http://bit.ly/2kTIpON
【行程】
Klook (行程|門票) http://bit.ly/2lZ81Kg
KKDay (行程|門票) http://bit.ly/2kua2hh
【機票】
Skyscanner http://bit.ly/2mk7GBZ
--
⬇︎肉比頭的好康推薦⬇︎
Airbnb註冊-你與我可賺1100NT 住宿折抵金
http://bit.ly/2moy5P7
Klook註冊-你與我可賺NT$100 優惠碼
http://bit.ly/2kr5t7g
--
⬇︎肉比頭的蹤跡⬇︎
贊助我們 https://zoebitalk.com/sponsor/
肉比頭官網 https://zoebitalk.com
肉比頭主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zoebitalk
肉比頭日常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c/zoebitalking
肉比頭FB https://www.facebook.com/zoebitalk
肉依IG https://www.instagram.com/zoebitalk
翔走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wngojustgo

dexamethasone類固醇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0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hJhwoKUrRk0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自從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9月中旬訪台後,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周飛越台灣海峽中線,美台高官的口風也出現變化,如美方高官稱對台灣主權問題不持立場,「應由兩岸自行解決」;對華強硬的美國國會議員也聲言,對大陸武力攻台,要美國支持台灣打這場戰爭「是不切實際的」;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宣示,台美之間「目前不尋求建立全面外交關係」,若兩岸開戰,台灣「不會依靠美國干預」。這種變化,與北京宣示「沒有海峽中線」引發的兩岸軍事對峙有關。可見,北京的宣示試出了華府的底牌:現在還不想捲入台海戰爭的泥潭中。而台北在付出開放美國豬肉進口、購買美國軍備的代價後,在外交和安全保證方面卻一無所得。
蘋果頭條
美國總統特朗普及第一夫人梅拉妮婭證實感染武漢肺炎,特朗普周五搭直升機前往馬里蘭州沃爾特里德軍方醫院(Walter Reed National Military Medical Center)接受治療,至周日仍然留醫。以下為最新進展:特朗普周日在Twitter推文,感謝在醫院外為他打氣的支持者,讚他們愛國,「令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偉大」。特朗普的治療團隊周日表示,特朗普接受了第二劑瑞德西韋和第一劑類固醇藥物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沒有出現副作用。醫生說特朗普近日兩度血氧量短暫下降,但現時病情持續好轉,血氧量為98%,最快周一可以出院,返回白宮繼續瑞德西韋療程。
東方正論
剛過了中秋,快將踏入年尾,然而由年頭開始的新冠肺炎疫情,卻到現在仍然未有平息迹象,作為抗疫其中一個主要措施,就是實施封關,機場是重點,但連接內地的主要關口羅湖也封閉,高鐵停運令到西九關口也停止操作。相對而言,港珠澳大橋可以開放使用,已經算是比較寬鬆處理,但因為強制隔離措施,使到來港客流劇減,港珠澳大橋也難幸免,車流冷冷清清。有指港珠澳大橋是國家級基礎建設,政治象徵大於一切,類似例子還有高鐵,基本上每程都是津貼乘客,回本無期,同樣地,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亦是耗資接近千億元,到現在依然客量未能達標,而且更加被疫情拖累停止運行八個多月,談收支平衡簡直是天方夜譚。
星島社論
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入院,全球關注對下月初大選的影響。昨天發表的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支持率擴大,領先特朗普十個百分點;且多數民眾認為,若特朗普更認真應付疫情,他可能就不會染疫。在特朗普確診後,白宮對其情況說法矛盾、混亂遭外界批評,御醫康利表示情況樂觀,但白宮幕僚長梅多斯卻匿名稱「情況堪憂」,其後又向媒體透露特朗普上周五情況較官方公布嚴重,發燒及血氧濃度急降。據報特朗普對梅多斯的匿名發言感震怒,他上周六發放短片,指「未來幾天是真正考驗」。不過,主治醫生們昨稱,特朗普病情持續改善,最早可以在今日(周一)出院,回白宮繼續治療。
經濟社評
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診新冠肺炎,病情未見明朗,他和官員極端鬆懈的防疫意識,尤其上月底疑似引爆大型「白宮感染群組」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儀式,毫無疑問是當今最錯誤的抗疫示範,對仍然面對隱形傳播鏈的港人,確應引以為鑑。美國疫情未止息,特朗普上月26日卻在白宮替大法官人選舉行提名儀式和飲宴,迄今至少8個出席者確診。逾150名達官貴人當天並肩而坐,幾乎沒人戴口罩,更遑論社交距離,還不時擊拳、握手、擁抱甚至飛吻。白宮群組現時已有最少25人染疫,有官員私下承認,提名活動很可能是爆疫源頭。雖然白宮宣稱正追蹤密切接觸者,多個嘉賓向傳媒反映當局仍未主動接觸,部分客人也尚未自我隔離,沒有把握時機遏制疫情。

dexamethasone類固醇 在 【篤實關懷倫理卓越】光田綜合醫院Kuang Tien General Hospital 的相關結果
常見口乾舌燥,喝多尿多,長期或大量服用則可能出現腸胃不適、四肢浮腫等,若出現腸胃道症狀,需立即告知醫師。 交互作用. Aminoglutethimide May decrease dexamethasone- ... ... <看更多>
dexamethasone類固醇 在 地塞松(Dexamethasone) :用途功效 - Hello醫師 的相關結果
地塞松(Dexamethasone),是一種皮質類固醇荷爾蒙(Corticosteroid hormone,又稱Glucocorticoid),能減緩腫脹及過敏反應,可用來治療關節炎、血液、 ... ... <看更多>
dexamethasone類固醇 在 口服類固醇藥物 -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 的相關結果
商品名. 主成分. 含量. 藥品外觀. Dorison 得立生錠. Dexamethasone. 4mg/tab. 白色圓形錠.有剝痕. Prednisolone 普立朗錠. Prednisolone. 5mg / tab.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