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育掙扎的一面】#不夢幻的教育現場
前一陣子,常常能看到各大社群出現「芬蘭廢除學科」、孩子快樂學習等滿天亂飛的假新聞,可以看出這背後隱著許多人對台灣教改的焦慮與期待 http://bit.ly/2YdnNj5。
然而,最近幾則關於教育的新聞在芬蘭人之間討論得沸沸揚揚,裡面突顯了芬蘭教育現場面對的困境,以及不盡然美好的事實。
這些新聞所帶出來的討論都顯示:芬蘭教育並不如我們想像中夢幻,也有它需要改進的地方。或許是語言隔閡,所以不美好的那面常常無法即時被國際社會知曉。
透過芬蘭教育顧問的這篇文章,一起來看看芬蘭教育掙扎的一面,讓夢幻美好的童話回歸現實,才更有他山之石的參考價值 →→→
● 「芬蘭廢除學科」?──滿天亂飛的假新聞,隱藏著台灣對教改的焦慮與期待 → http://bit.ly/2YdnNj5
#教育 #芬蘭 #廢除學科 #市場行銷 #教改 #教育現場 #水鹿遇到馴鹿 #倒地鈴 #Wasiq
▍換日線 6 月徵稿活動: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 bit.ly/2HMD6Jt
▍換日線 2019 夏季號《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bit.ly/2vMJxFO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wasiq 在 Facebook 八卦
#臺灣地理 #臺灣歷史 #臺灣族群 #臺灣社會
臺灣島上布農文化躍上芬蘭媒體版面
布農族的Panay Kumod帶著芬蘭「赫爾辛基日報」記者回到山上家屋,敘說台灣原住民在大時代變遷下的小人物故事。
芬蘭第一大報「赫爾辛基日報」(Helsingin Sanomat)於2月27日介紹台灣原住民族。帶讀者認識台灣原民的 #族群認同、#語言復振、#部落傳統、#生態智慧 及 #性別議題。
報導介紹台灣約有不到60萬原住民,搭配地圖介紹台灣各個原住民族的地理分布,並提及因為台灣原住民族與紐西蘭毛利族的血源與歷史文化關係非常深厚,是南島民族原鄉。Panay Kumod在海邊輕吟阿美族歌,更讓人聯想到北歐原住民 #薩米族(Sami)的古調吟唱。
赫爾辛基大學政治所博士研究員、泰雅族的高怡安(Wasiq Silan)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原住民議題在芬蘭主流媒體中不常見。本次報導用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將台灣原住民在大時代的變遷之下所遭遇到的各種重要議題,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芬蘭的讀者。
她指出,報導中點出台灣原住民在同化政策之下面臨的問題,芬蘭的薩米人也正在遭遇。
圖文引述:中央社
wasiq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八卦
【教育改革並非一蹴可幾】#芬蘭教育現場
芬蘭新課綱自 2016 年開始實施以來,雖然在執行上仍不完美,但導入「現象為本學習」,確實讓孩子更有機會綜合思考各科所學,並將這些知識應用在實際的問題上,化為帶得走的能力。
此外,芬蘭的基礎教育系統與某些核心價值的堅持,依然是他國可以效仿與學習的對象。本文綜合了兩位學者的芬蘭經驗,分享他們從中觀察到的精華之處。除了分享課綱安排、教育環境外,另外提出三項芬蘭教育值得學習的軟實力。
台灣也即將迎來新的 108 課綱,對於這次的教育改革,芬蘭經驗能夠提供給我們所需要的參考嗎?歡迎大家敲碗作者下篇觀察與經驗分享,一起來討論台灣能夠從芬蘭借鏡之處吧 →
你一定還想接著看 →
● 「芬蘭廢除學科」?──滿天亂飛的假新聞,隱藏著台灣對教改的焦慮與期待 http://bit.ly/2YdnNj5
● 「芬蘭教育的美好形象,有可能只是一個成功的市場行銷」──芬蘭教育第一線觀察 http://bit.ly/2Nwm6MC
#教育 #芬蘭 #教育改革 #新課綱 #學習氛圍 #水鹿遇到馴鹿 #倒地鈴 #Wasiq
▍換日線 6 月徵稿活動: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 bit.ly/2HMD6Jt
▍換日線 2019 夏季號《出發!改變人生的一次旅行》→ bit.ly/2vMJx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