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k of art has no other end but the magic evocation of inner demons” #pablopicasso #picasso @ Paris, France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ablopicasso」的推薦目錄:
- 關於pablopicasso 在 TWOPEE SOUTHSIDE Facebook
- 關於pablopicasso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 關於pablopicasso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 關於pablopicasso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pablopicasso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pablopicasso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pablopicasso 在 Pablo Picasso | Cubist painter / sculptor - Pinterest 的評價
pablopicasso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八卦
【#阿潑 島嶼無風帶 🇰🇷🇰🇵🇪🇸🇺🇸🇫🇷畢卡索的『韓戰禁忌』?】
#周末回顧:你有看過主圖這張畫嗎?這是大師畢卡索(Pablo Picasso)在1951年完成的《韓國大屠殺》。在冷戰時期,此作曾是南韓與西方自由世界「封殺」的「禁忌之作」。但在70年後的這個星期,這幅大師名作即將首次登陸韓半島、第一次在南韓首爾文化中心「藝術殿堂」公開出展——但《韓國大屠殺》與韓國本土的初次相會,卻也引發了許多幽微不堪的討論與回應。
.
《韓國大屠殺》是畢卡索生涯的「三大反戰名畫」之一,目前藏於巴黎畢卡索美術館。儘管無論在藝術技巧與公眾知名度上,《韓國大屠殺》的評價都不比兩幅前作——《格爾尼卡》(1937年,西班牙內戰,法西斯空軍對巴斯克小鎮的地毯轟炸,現藏於馬德里索菲亞王后美術館)與《納骨堂》(1945年,二次大戰,涉指納粹發動的種族滅絕大屠殺,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但就政治爭議而言,它卻是畢卡索戰後生涯的「問題名作」。
.
畢卡索的這幅作品,發表於1951年1月。由於半年前,韓戰才剛在朝鮮半島開打,短短6個月之內局勢就經歷了北韓入侵、漢城淪陷、仁川登陸、攻克平壤、中國參戰....等一系列戲劇化發展,因此畢卡索也將這幅畫命名為《韓國大屠殺》。
.
在這幅畫中,一群男性的武裝士兵,身著中世紀的歐洲鎧甲與刀劍,高舉著科技槍砲,瞄準著一旁赤身裸體的絕望婦孺——這幅「處決畫面」的構圖,也被認為是畢卡索對兩幅戰爭名畫,西班牙巨星哥雅(Francisco Goya《1808年5月3日》)與法國印象派大師馬奈(Édouard Manet,《處決馬西米連諾皇帝》)的致敬。
.
但大師的命名與作品續敘述,卻讓眾人感到極度困惑與困擾,因為與《格爾尼卡》的狀態不同,除了強調「反戰爭」之外,畢卡索並沒有進一步解釋這幅畫的意志背景。誰是殺人者?誰是被殺者?主動被動的腳色模糊,放在當代仍在廝殺進行式的「即時戰爭」背景中,也成為各自表述的東西大亂鬥。
.
一般認為——或者說「過去的南韓」如此解釋——畢卡索在《韓國大屠殺》裡的批評對象,應是美國與南韓的「自由盟軍」。因為在韓戰初期,南韓軍隊與美軍確實曾爆發多次爭議的平民屠殺慘案,像是南韓軍隊以清共為名殺死恐達20萬人的「保導聯盟虐殺事件」與「12月大屠殺」;或者是美軍部隊因無法辨識敵我,而無差別射殺南逃難民的「老斤里良民虐殺事件」。
.
更何況因為西班牙內戰緣故同情國際左翼的畢卡索,在1940年代就加入了法國共產黨——儘管身邊親友總私下認為畢卡索對於共產黨的支持,是情緒大過於理性(畢竟在西班牙內戰中,蘇聯是對抗佛朗哥軍團出力最大也實際馳援的國家),他本不理解、也沒有意願理解馬列主義——但畢卡索對於共產黨、蘇聯的支持,在藝壇中仍頗為知名。
.
於是,業界也傳出了許多謠言,懷疑這幅「韓戰作品」,是法共私下邀畫畢卡索的「政治業配」。而冷戰中的美國與南韓,也因此大力抨擊這幅「赤匪文宣」,封殺這幅畫作的展示與曝光討論——甚至直到70年後的今天,南韓方的策展單位,在展覽開始前還不斷接到抗議電話,痛罵主辦方:「展出這種共匪宣傳的汙名之作,是不是敵我不分!你們還算是韓國人嗎?」
.
但事實上,《韓國大屠殺》這幅作品,除了作者親下的「畫作標題」外,圖像之中並沒有很明確的韓國暗示。畫作當中,殺人的行刑軍隊,身著歐式鎧甲與未來兵器;被殺的裸體婦孺與綠色山河,也幾乎沒有東方特色與韓文化符號(畢卡索也不曾造訪韓半島,或展露出任何興趣)——正也因此,這幅畫當時也廣受法國共產黨的主力批鬥,譴責畢卡索的作品:「迴避了真相的控訴...沒有正面凸顯出『西方侵略』暴行事實。」
.
不過對於左右兩派的種種不待見,畢卡索本人倒是不以為然,他不特別宣傳這幅作品,也不特別解釋他的創作理念,只曾在輕描淡寫的表示:「《韓戰大屠殺》並無意指控誰、或在任何一方選邊站...如果說我的作品有立場,那即是絕對的反戰,我為人類宣傳、我只站在人類這一邊。」
.
然而時過境遷,儘管南北韓於法律上仍持續處於「戰爭狀態」。但在本次的畢卡索首爾大展中,大部分的韓國媒體與民眾,卻仍對「大師真跡」的來訪感到興致昂然,而對於《韓國大屠殺》這一爭議作品首度在韓國出展,更多也有種「我們的苦難歷史,曾是被大師筆觸所紀錄與看見」的微妙亢奮。
.
但在戰爭中誰雙手沾滿了鮮血?誰掩蓋了記憶?誰算是好人?或誰不是壞人?歷史的許多AB面卻也留下了許多刻意被遺忘的記憶——這正也是本篇回顧文章中,當時所提到的討論與反思之一。
.
#名畫的故事 #MasacreEnCorea #韓戰 #歷史 #轉型正義 #美國 #蘇聯 #南韓 #北韓 #畢卡索 #PabloPicasso #藝術 #한국에서의학살
pablopicasso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八卦
#抽獎抽中畢卡索 🇫🇷🎨💸
「給我一瓶酒,再給我一幅畢卡索...」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s)20日在法國的公益抽獎活動,從5萬多張彩券中,抽出了萬裡挑一的幸運兒,獲得畢卡索價值110萬英鎊的油畫作品《靜物》(Nature Morte)。令人格外驚訝的是,中獎的義大利得主表示,彩券其實是她兒子去年送給的聖誕禮物,自己也沒料到會收到這份遲來的聖誕奇蹟。有趣的是,靜物畫中的苦艾酒,其實在歷史上與許多藝術大師有著悲喜因緣的故事,常被賦予魔幻形象,意外地與中獎的夢幻遭遇朦朧呼應。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中過獎!」從千萬人之中,獨獨被抽中的波戈諾(Claudia Borgogno)在得知自己中獎後如此驚呼。
佳士得拍賣行20日在巴黎的公益抽獎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替 Care Charity 的水資源援助計畫募資,以幫助馬達加斯加、摩洛哥以及喀麥隆的窮困學校。原本預計要在3月舉辦的公益抽獎,因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延宕了2個多月,才終於在本周登場。
每張彩券價值100英鎊(折合約新台幣3,644元),總計共賣出了5萬1,000張。也就是說,活動一共募集了510萬英鎊。而中獎者則能得到由奢侈藝術知名收藏家、摩納哥的億萬富翁納瑪德(David Nahmad),所捐贈的畢卡索《靜物》。
佳士得強調,疫情之下能有乾淨充足的水來洗手尤其重要,「畢卡索也會樂見舉辦這樣的活動!」不過讓大家又驚又喜的是,得獎的波戈諾女士,她手裡那張萬中選一的彩券,其實本來是她兒子去年聖誕節送的聖誕禮物。
由於時間早已過去了大半年,自己也從沒把這件事特別放在心上,因此波戈諾甚至連開獎日期都沒關注,一直到接獲中獎通知後,才驚訝發現自己竟然抽中了價值高達110萬英鎊(約新台幣4,011萬)的畢卡索作品。目前與兒子都待在義大利家鄉居家避疫的兩人,也都表示這大概是疫情期間,降臨在自己身上最幸運的事了。
畢卡索的作品中,目前交易價格最高的應為2015年拍賣出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 版本)》(Les Femmes d'Alger, Version 'O'),在紐約以將近1.8億美金(約55億台幣)的天價成交。
創作於1921年的《靜物》,是畢卡索作品中尺寸較為小型的油畫,長46公分、寬23公分。作品構圖簡單,色彩沉穩溫暖,描繪一張木桌上,隨意擺放著的苦艾酒與報紙,貌似畫家眼前的創作日常,左上則有著畢卡索本人的落款簽名。有趣的是,苦艾酒本身因為歷史上與藝文名家的各種糾葛,而常被賦予魔幻的藝術形象。
苦艾酒(Absinthe,又稱艾碧斯;非指中文譯名相同、調酒用的Vermouth),萃取摻有苦艾、八角、茴香等植物,酒精濃度濃烈但口感溫潤,從19世紀開始風靡法國藝文圈,廣受畫家與作家們喜愛。
同為苦艾酒杯中信徒的畢卡索,就曾多次在創作中描繪苦艾酒。像是藍色時期代表作《昂傑費南德迪索多的肖像》(The Portrait of Angel Fernandez de Soto),以及暖色調的《喝苦艾酒的人》(The Absinthe Drinker),都有苦艾酒作為畫龍點睛的謬思。
其他像是梵谷、左拉、莫泊桑、高更等一票藝文名家,也都是苦艾酒的愛好者。也因為苦艾酒從此頻繁現身於各種風俗、靜物畫及文學作品中,逐漸被賦予了瘋狂、迷幻的象徵意義。不過也因為如此,苦艾酒也曾被反對者形容是讓人瘋魔的「綠色惡魔」,一度被排斥取締。
據說,愛爾蘭作家王爾德曾經這麼描述苦艾酒:
「第一杯下肚,你看見的都變成你希望看見的東西;第二杯下肚,那些東西不再一樣;酒過三巡,你才終於看見萬物的本質——這可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
Photo credit: (1)RT/《靜物》;(2)維基共享/《昂傑費南德迪索多的肖像》
.
#機會命運 #擊落共匪米格機 #低頭看看錢包裡的發票 #給我一瓶酒再給我一支菸 #畢卡索 #樂透 #苦艾酒 #畫 #藝術 #公益 #佳士得 #巴黎 #NatureMorte #Picasso #PabloPicasso #art #painting #absinthe #paris #Christies #raffle #國際新聞 #InstagramOnly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Paris, France
pablopicasso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vDTkTKi5pA/hqdefault.jpg)
pablopicasso 在 Pablo Picasso | Cubist painter / sculptor - Pinterest 的八卦
Jul 19, 2018 - The artistic genius of Pablo Picasso has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with unparalleled magnitud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