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納的奇幻演奏 🇬🇧🎻
「誰會想過,開刀時還能拉著小提琴?」這張極為戲劇化的場面,不是影集片段,而是英國小提琴家透納(Dagmar Turner)人生中,最為特別、也是最關鍵的一場演奏。罹患腦瘤的透納,由於擔心手術傷及腦部神經,斷送音樂生命,於是便在醫生團隊的建議下,動了「清醒開顱手術」——一邊切除腦瘤,一邊拉著小提琴的奇妙場景,也在過去24小時掀起網路世界的驚嘆。
「小提琴是我的志業,我從10歲就開始拉琴了。」今年53歲的透納,是英國懷特島交響樂團(Isle of Wight Symphony Orchestra)的小提琴手,但超過40年的音樂之路,卻在2013年遭遇重大危機。當時她被醫生診斷,她的右額葉長出了腦瘤,位置極為靠近腦部負責控制左手協調運動的區塊。
「我們知道小提琴對她來說有多重要,因此要如何小心保護好脆弱的腦部,不影響她未來繼續拉琴,也是我們最關心的。」透納的神經外科醫生如此表示。於是,負責執刀的倫敦國王學院醫院的團隊,選擇了看來駭人、但在腦部手術中不算罕見的清醒開顱術(awake craniotomy)。
清醒開顱術是一種精準切除腦瘤的手術,由於腦部是掌管意識、肌肉協調等重要功能的中樞,為了避免腦部手術過程,傷及其餘正常的腦部細胞,會用局部麻醉的方式,讓患者保持意識清醒,並持續運作大腦。
在1月底的手術過程當中,透納便是透過清醒開顱手術,輔以精密醫療儀器事先與同步的腦部區塊定位偵測,讓透納一邊拉著她最愛的小提琴,一邊接受腦瘤移除手術。讓她鬆了一口氣的是,手術極為成功,她也在3天後就出院,如今滿心盼望著康復後能再重回演奏舞台。
除了透納,其實在過去也有多起類似的手術案例。比方2014年,一名歌劇歌手曾在腦部手術時,同時高歌;2015年,一名西班牙音樂家則是在手術中吹奏薩克斯風;2018年也有一名南非吉他演奏家在手術時彈吉他。在大眾影視中,經典日劇《派遣女醫》系列、韓劇《Doctors》中,也都有清醒開腦手術的情節描寫。
Photo Credit:路透社
#音樂 #英國 #倫敦 #腦瘤 #外科手術 #小提琴 #DagmarTurner #violin #music #brain #surgery #awakecraniotomy #braintumor #InstagramOnly #udnglobal #轉角國際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instagramonly」的推薦目錄: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Bryan Wee Youtube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Pegatinas Personalizadas Para Coche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How To Fix Instagram Emojis Not Showing / Missing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instagramonly 在 Best #ramon hashtags for Instagram, TikTok, YouTube in 2022 的評價
instagramonly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八卦
#篡位柯基 🇬🇧🐶
「如果人類在瘟疫中滅絕,主宰不列顛的...必將是柯基!」」2020年3月19日,下個月就將年滿94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終於因武漢肺炎的防疫考量,離開了出入複雜、並可能因即將到來的倫敦封城而高度受影響的白金漢宮。直到復活節結束前,女王都會留在溫莎堡裡,以防「萬一」。
在離開倫敦之前,白金漢宮也發出了一封女王的致國民信。對於許多英國人來說,在災難時刻的「王者之聲」,早已成為了某種儀式性的召喚——儘管這些文字,通常得都是由王室內廷字句審核——但就像災難片的「片頭與結尾」一般,總能牽連起英國人某種時代洪流中的「歷史一瞬」的共感。
女王信上表示:「今天,當菲利普和我抵達溫莎城堡的同時;我們都知道,有許多英國人與他們的家庭,正經歷憂慮不安的難熬時刻。為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特別是為了保護社會中的脆弱群體——我們被建議得改變日常生活的規律與樣態。
在這樣的時刻,我想起了我們英國的歷史,正是靠著人民與社會團結一心,才鍛造出來的國家。
我們對於抗疫專家、科學家、醫事人員、急救人員、公務員們,致上無比巨大的感謝。比起近年我們所經歷的任何時刻,此時我們作為個人,於今時今日,還有未來的數天、數周、數個月,都將扮演更至關重要的角色。我們需要找到與彼此保持連結的新方法,並確保我們深愛的人們康健安全。我確信,我們扛得住這項挑戰。我也向諸位保證:英國王室,還有我...都已準備好肩起我們應盡的角色。」
...行文至此,諸君一定會懷疑「所以到底干柯基屁事?」事實上,當前瘟疫襲來的失序場景,已引發不少關於「人類末日」的科幻聯想,其中《歷史頻道》在2009年推出的話題紀錄片系列——〈人類過後〉(Life After People)——就曾經藉由一系列科學分析,來推論: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會發生甚麼事?
當年的科學家們認為:假若人類真的滅亡消失,女王的「柯基犬」,最有機會成為主宰英國的新霸主。片中強調,總是搖屁屁可愛的柯基犬,其實是長年活耀於威爾斯的工作犬,其體型相當適合在南英格蘭的丘陵林地奔跑活動,對於狩獵工作、城市環境的適應性,也高於一般想像。
由於人類長年的強烈介入與改造,在當前的「大不列顛島」上,已沒有足以威脅柯基或其他家犬的天敵。像是一度活躍在英格蘭的島上的「歐洲棕熊」,早在11世紀就已因過度狩獵而滅絕;曾被視為害畜的「歐亞狼」,也因英國政府的強制撲殺令,而於19世紀前遭到屠盡;甚至連「狂犬病」都已在1920年代之後從英國絕跡——因此考慮到生存環境與族群數量,柯基以及其他家犬,最後可能取代人類、重新野化而坐上不列顛的頂級掠食者王位。
因女王本人寵愛而成為皇室象徵的柯基犬,曾在英國50~60年代大為流行。但在2015年,「育犬協會」(Kennel club)公布,2014年英國僅有274隻柯基幼犬登記,將柯基列入瀕危的「脆弱犬種」之列。
原因是,年輕人普遍有「柯基是老人在養」的印象。直到2016年、以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統治初期為主軸的Netflix熱門影集《王冠》開播,裡頭不乏「女王的柯基們」短腿的可愛身影,這才又重新讓柯基又受到英國大眾的重視,擺脫瀕危危機。
Photo Credit:
圖一 美聯社,19日離開白金漢宮的女王;
圖二 19日英國各大頭版的照片;
圖三 美聯社,1957年的王位繼承順位,女王的柯基,與被活埋的查爾斯王子、安妮公主;
圖四 美聯社,不解釋。
#柯基的陰謀 #StupidHuman #GameOfThrones #柯基柯基得第一 #王者之聲 #英國 #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防疫 #病毒 #疫情 #隔離 #溫莎城堡 #柯基 #王冠 #QueenElizabethII #Queen #UK #coronavirus #corgi #TheCrown #RoyalFamily #InstagramOnly #udnglobal #轉角國際 @ Windsor Castle
instagramonly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八卦
#75年前華沙起義 🇵🇱
「我們的頭被按在牆上,用機關槍抵著。那一瞬間,還以為他們(德軍)要殺了我們...」2019年8月1日,是波蘭「華沙起義」75周年。這是歐洲戰場抵禦納粹最浩蕩、也最慘烈的失敗起義之一,近20萬的華沙兵民慘死。儘管75年過去了,但對於見證過那段血腥歷史的倖存者莫斯托夫絲卡(Maria Mostowska)來說,記憶依然鮮明。
1944年8月1日下午5點,波蘭地下武裝組織「救國軍」(Home Army)向占領華沙的德軍發動攻擊,全城迅速轉變為兩軍交鋒的戰場。起義之初,人數相當的救國軍一度勢如破竹地占領大半城區。但以輕裝步兵為主的華沙地下兵團,軍火彈藥明顯劣勢,終究敵不過第三帝國的精銳武裝。而早已抵達華沙郊區的蘇聯紅軍,卻又尋思著扶植波蘭親共軍隊,按兵不動,孤立無援的起義軍也自此陷入兩個月的苦戰。
「我們沒日沒夜地處理傷患,一步也沒離開手術室。」當時才21歲,在華沙「卡蘿與瑪利亞醫院」(Karol and Maria hospital )擔任小兒科護士的莫斯托夫絲卡向《美聯社》表示。這場慘烈抗爭最後持續了63天,遲遲等不到同盟國援軍的救國軍,最終彈盡糧絕,於10月2日與德軍簽署停火協定,棄械投降。然而,高舉的白旗卻止不住納粹的清算大屠殺。
已屆96歲高齡的莫斯托夫絲卡回憶:某天,德軍突然闖入醫院,對著醫護人員大開殺戒——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卡蘿與瑪利亞醫院有成千上萬的平民與老弱婦孺,都被屠殺處決,以作為起義的懲處報復。
一陣混亂之中,莫斯托夫絲卡一行人趁隙帶著病童逃往其他醫院。醫院到處都是醫生與病患的屍體,但就是沒有食物,她們救出的8名嬰兒也在幾天後,便因飢餓而夭折。倖存下來的莫斯托夫絲卡,之後見證了一卡車一卡車的德軍,是怎麼在深夜闖入民宅,洗劫財物,又是怎麼縱火焚城。
是年10月,華沙老城區在納粹黨衛軍首領希姆萊令下,至少6成建築幾近燒毀。失敗的起義最終有近20萬的華沙人喪命,其中18萬人是平民,另外50萬倖存者則遭納粹驅逐家園,其中許多人被運往奧斯威辛集中營。
而戰後在蘇聯統治下的波蘭,也將華沙起義的歷史記憶禁語將近40年;直到1989年東歐劇變、波蘭走入民主化進程後,近年才又在政府不斷高唱的國族敘事下,成為官方重點紀念的抗戰大事紀。
(Photo credit:法新社、路透社)
#華沙起義 #波蘭 #華沙 #二戰 #納粹 #德國 #蘇聯 #歐洲 #WarsawUprising #Warsaw #Poland #Nazi #SS #WWII #HomeArmy #InstagramOnly #國際新聞 #轉角國際 @ Warsaw, Poland
instagramonly 在 Bryan Wee Youtube 的評價
instagramonly 在 Travel Thirsty Youtube 的評價
instagramonly 在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Music Video : SUKIMASWITCH / ZENRYOKU SHOUNEN Music Video Youtube 的評價
instagramonly 在 How To Fix Instagram Emojis Not Showing / Missing - YouTube 的八卦
Instagram, like tons of other apps, uses emojis in your messages and reactions to stories, and more. Emojis are a quick and easy way to show ... ... <看更多>
instagramonly 在 Best #ramon hashtags for Instagram, TikTok, YouTube in 2022 的八卦
... #ramonallones #ramonayala #donramon #ramonaflowers #tramontana #johnnyramone #instagramonly #tramontichenontramontanomai #deedeeramone #tramontostupendo ... ... <看更多>
instagramonly 在 Pegatinas Personalizadas Para Coche - Pinterest 的八卦
For more information or to get yours, contact me!!! . . #etsy #customized #carsticker #cars #instagram #instagramonly #exclusive #etsybestseller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