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要到位 #紓困要即時
#從減免家用水電費開始!
許多鄉親朋友跟我反應,三級警戒發布後,在家分流上班、自學,在炎熱的夏季,家庭用水、電比以往大幅增加,這筆水電費用支出對於許多停班、收入減少的小家庭來說,真的是負擔沉重。
民眾的心聲,萬安不只聽到,更馬上在 #6月9日的總質詢,向蘇貞昌院長表達老百姓生活真的非常辛苦,希望政府能夠協助家庭用水、用電費減免,同時也立即提出預算主決議,請經濟部儘速研議取消夏季電價方案、以及減免水電費方案,減輕大家生活負擔。
期盼政府聽到民眾的心聲,能夠減免水電費用,同心協力度過這次疫情難關!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6月9日的總質詢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八卦
從進入立法院以來,我一直都主張交安即國安,因為每年交通事故帶給我們社會的成本甚鉅,#每年死亡三千人、#受傷四十餘萬人的數字怵目驚心,而且 #死亡人數的六成跟機車車禍有關,受傷的更高達八成七!
-
我透過在院會的國是論壇、總質詢、專案質詢、預算案頻頻的要求行政院、交通部必須正視交通安全,蘇院長聽到了,責成政務委員吳澤成主持跨部會的改革交通安全會議,也即將把交通安全列入行政院長定期主持的治安會報項目之一,謝謝行政院。
-
但是,單憑開會質詢要多久才能帶來改變?想到昨天花蓮太魯閣號上死傷的同胞,我的心絞痛不安,因為三月五日的總質詢,我幾乎花了25分鐘談交通安全,#其中就有一段是談鐵路局對施工SOP毫無安全概念,道班工15年內就有9人死亡的事件發生,這是積重難返的系統化問題,而2018年的普悠瑪號車禍,也與司機員過勞有關,要求交通部一定要痛定思痛,不能只花大錢做大內宣的粉飾太平,全年的交通部暨所屬機關預算只有0.4%挹注在交通安全上。昨天的太魯閣大車禍,很多人都說是運氣不好,不能怪交通部、鐵路局,但平心而論,真的跟交通部和鐵路局無關嗎? 這不是與我在上個月所提的施工SOP不落實,毫無安全概念有關?!
-
除了鐵路之外,#台灣有更多機車族暴露在類似的危險之中,雖然不致於發生像昨天多人嚴重死傷的大車禍,但是造成的巨大傷亡猶如零存整付,有多少也是因為交通主導機關長年無視、漠視機車族的需要,沒有及時導正造成?
-
今年二月二十三日,我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張華江橋頭機車族苦塞待行的照片,讓我看到了橋梁機車專用道的設計與實體分隔的問題,得到了許多網友的熱烈回應,紛紛透過臉書留言、私訊甚至是撥打電話到辦公室來告訴我,台灣的道路設計是多麼不接地氣、多麼不體諒機車、慢車、行人;這些都是道路設計者或主政者沒有同理弱勢用路人所導致。
-
看到了這些訊息,讓我有了想要更積極替機車族們爭取一條安全的回家的路的決心,尤其在看到許多網友憤慨地提供了照片、案例後,我請了助理跟幫手們一起拍攝了這隻短片,簡單地講述我一個下午的體驗後看到的問題。
-
這次雖然只走了麥帥、新北、華江三座橋,但我已經體會到了橋梁上的機車道是如何的設計不良,狹窄、蜿蜒、甚至還有急彎都是一再地挑戰騎士們的技術,如果是對路段不熟的駕駛,很難說不會發生事故,尤其雙北的橋梁大多都是交通要道,通勤時間車水馬龍,更是一股考驗。
-
你們的聲音,我都聽到了,我會將我的所見所聞、自己的體驗融入到我將來的問政當中,希望在我的任期內,機車族的安全可以得到改善!
-
#什麼都可以省安全不能省
#請大家一定要注重行車平安
#祈願每個用路人都可以平安回家
6月9日的總質詢 在 桃園在地聯盟 Facebook 八卦
<怎樣才算是好質詢?>
0919桃園縣議會議事觀察報告
by志工 羅堡瑜
我之前向朋友推薦桃園在地聯盟的議會觀察報告,請他們一起來看議員們的質詢品質,就有人問我:「怎樣才算是好質詢?」所以我以9月19日的總質詢為例,來講一下我認為一個好的質詢應該有什麼樣的特色。
大部份的議員即使平日都不參加議事,還是會把自己選區的選民服務做好,在做選民服務的過程中,一定會碰上縣政府做不好的事,這過程當然就成了議員質詢的好材料。但,每個問題的背後都一定有它的原因,一個好的質詢不該只在具體個案上面打轉,而是要「找出問題背後的體制因素」,讓政府官員認識到自己的缺陷,並在解決個案的同時也防止未來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這些體制上的因素可以是有關制度的,例如今天葉明月議員指責縣府每天派不同人去拆同一戶違建時,就指出是工務局的派工制度出了問題,才會讓違建戶每天都接到詢問地址的電話(但如果議員能順便指出是哪一些規則導致問題的產生,更能顯示自己的專業度,也減少官員逃避、敷衍的空間);體制上的因素也可以是有關人的,例如劉茂群議員質詢中壢湯城世紀建案,直接在縣長面前痛批工務局局長的處理態度,這可以讓縣政高層注意到自己在用人上的缺陷。
除了「找出問題背後的體制因素」外,還有一點是我認為一個好質詢必備的要素:¬「提出具體的改善期程與方法」。現在的公務機關,很多問題的產生都跟官僚主義及怠惰脫不了闗係,議員如果不在質詢趁勢要求官員承諾具體方案與時程,問題一拖又拖到下個會期,結果議員上台發言時又是一模一樣的問題、一模一樣的質詢,這實在不是一個有擔當的議員該有的表現。以今天的議事為例,劉茂群議員就中壢湯城世紀建案,要求縣長承諾工務局長、消保官在十天內給出與買房民眾開會的時間,就是一個正面的例子。(但是有些問題要解決不能只靠地方政府,中央行政機關也必須配合,如何在這種問題中成功取得官員的承諾,就是議員的專業度展現的時機了。)
剛剛我講了好質詢至少要具備的兩個要素:「找出問題背後的體制因素」、「提出具體的改善期程與方法」。我還要再講一個每次旁聽議事都會遇到的嚴重問題:「議員自己沒先搞清楚法律、制度、行政機關的工作報告」。以今天劉曾玉春議員的質詢為例:議員質疑每間診所皆有限額,讓許多老人家要找不熟悉的醫生裝假牙;結果縣長回答現在已經沒有額度限制了!如果是在縣府各機關工作報告時,還可以看到質詢時間已過了一半,議員竟才跟官員確認完工作報告書的內容,明顯就是不把質詢當一回事!別忘了每位議員每個月有二十四萬的助理補助費,如果議員自己不具備所需的專業,也可以聘請專業人士來幫助自己搞懂制度、看懂工作報告及預算書。我希望這樣低落的質詢品質在下一任議員上任後,有一些不一樣的氣象,桃園升格了,我們的議員也升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