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四分之一頁插畫美國客戶開價900(27252台幣)美金但台灣一張滿版2000台幣甚至跨頁1500台幣。
一支iPhone 7美國售價739美金 台灣售價24500台幣⋯
然後台灣人跟台灣人說國情不同
老師常跟你說剛出來就是接低價案,他們也是這樣接過來的⋯你確定你跟對老師了?你們知道這樣跟你說的老師就是害你們只能接低價的元兇嗎?害整個藝術市場價值全無的就是他們。
專業領域沒有學生價,就像iPhone 不會因為你是學生就賣你便宜。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Bryan We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00台幣美金」的推薦目錄:
2000台幣美金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八卦
http://financialpiggy.blogspot.tw/2016/06/blog-post.html
#ETF使用心得
使用ETF投資半年有餘,Vanguard 全世界股票ETF(VT)最初投資的單筆漲幅10%以上,第二、三筆也有5%以上,有賺也有虧,升息循環中,大家都瘋狂避開債券,我仍然買進持有Vanguard 總體債券ETF(代號BND),事實是報酬率-2%左右,內心其實不會鬱悶到哪裡去,畢竟債券在風暴中才能顯現出他的功用。
目前資產的成長是依靠薪資收入,每次再投入都是很大的漲幅,遠比投資報酬來得多,這也是很多人必經的道路,我相信幾年後持續投入資金的效果會慢慢降低,報酬率會更資產的漲幅。
利用ETF資產配置是最適合我的方式,省時間、省力氣,懶人投資術,我不需要去追求短期投資報酬率,我想很多用ETF資產配置的人投資年限也是拉很長,長期來看,是樂觀的。
#目前我的手續費方案為:
永豐:0.2%,低消7.99美金;亦可切換為0.1%,低消11.99。
富邦:0.1%(久沒用,有點忘記),低消18美金。
#如何談到較低手續費?
可以至PTT BROKER版徵業務聯繫。
#投資成本分析
海外券商用購買特定ETF免手續費,你的成本就是每年匯款的費用,以國泰網銀電匯為例,600元台幣全額到匯。
海外券商每年匯款費用:
10萬:佔總資金0.6%。
20萬:佔總資金0.3%。
30萬:佔總資金0.2%。
40萬:佔總資金0.15%。
100萬:佔總資金0.06%。
利用海外券商,你可以選擇每個月定期定額投入,常常買,都不用手續費,可以免費再平衡。
如果用TD,那你買賣VT的成本就是你匯款成本。
如果買個股,就要加手續費,但是不管金額多少價格都一樣。
利用複委託,你投資成本目前可以壓到0.2%,低消7.99,本金越大越吃虧。
手續費最划算門檻約NTD12萬
單筆10萬購買,200,000x0.2%=200,手續費不足低消,採計手續費低消成本約240元台幣(美金7.99)。
單筆20萬購買,200,000x0.2%=400,手續費成本400元台幣。
單筆30萬購買,300,000x0.2%=600,手續費成本600元台幣。
單筆40萬購買,400,000x0.2%=800,手續費成本800元台幣。
單筆100萬購買,1,000,000x0.2%=2000,手續費成本2000元台幣。
另一個方案本金大一點可以選擇0.1%,低消11.99。
手續費最划算門檻約NTD36萬
單筆10萬購買,100,000x0.2%=200,手續費不足低消,採計手續費低消成本約360元台幣(美金11.99)。
單筆20萬購買,200,000x0.2%=200,手續費不足低消,採計手續費低消成本約360元台幣(美金11.99)。
單筆40萬購買,400,000x0.1%=400,手續費成本400元台幣。
單筆50萬購買,500,000x0.1%=600,手續費成本500元台幣。
單筆100萬購買,1,000,000x0.1%=1000,手續費成本1000元台幣。
每年投資30萬元,代表每個月要存2萬5千元,我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到OK的手續費,用複委託也行。
以永豐為例,方案0.2%,低消7.99美金,單筆投入最划算是12萬臺幣,我也是存到12萬就投資一筆,一年大概可以買三次以上。
純粹買Vanguard 全世界股票ETF的話,我的手續費花費大概是7.99X3=23.97,大約24塊美金(750臺幣),所以一年的手續費可以壓在800元以內,跟海外券商差異不大。
甚至以後我會改成一年購買單筆30萬Vanguard 全世界股票ETF,手續費成本600元台幣,更省。
另外要注意的是,賣出或是匯回國內也是有成本的,必須考量到。
國外匯回來,賺很多,要收資本利得稅。
複委託的缺點:
賣出也有手續費,老了提領本金還卡%數,可能較虧。
再平衡麻煩,下單、平衡,有動作都是要花錢的,你的平衡要靠再投入的多寡控制,或是等偏差很多時再平衡。
例如國外券商TD ameritrade買賣
下單買 手續費收$6.95
下單賣 手續費收$6.95
不管股數,買賣越大單越划算,均一價$6.95。
特定ETF還免費。
用國內複委託 下單手續費是算%數的
買0.1% 有低消
賣0.1% 有低消,通常會超過
你買一千萬 0.1%=收1萬
你賣一千萬0.1%=收1萬
手續費=NTD$10,000
但是股息提領不用錢,是直接到外幣帳戶,可以常常去刷存摺。國外券商要提領的話要加開跨國提領現金的卡。
對於數字有強烈要求的人,用國外券商,你可以每個月、隨時再平衡,可以要求我就是要70%:30%股債比,股71%債29%時就要調整,但對於複委託投資人,過於頻繁地再平衡會產生成本,本金不大時期((大約NTD$400萬以下),你每投入一筆都會對於股債比產生相當的影響,可能股債70%:30%會變成76%:24%,下次再買又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對於複委託投資人,我的建議是,下單頻率要長於半年甚至一年、兩年都可以,這樣手續費比較省。以5年以上的投資週期來看,也不會過於頻繁。
#懶人包-給直接看結論的人
坦白說,國外券商在價格上仍然有強大的優勢,複委託仍然有進步空間,但也不是完全被壓著打。
重點仍然是買賣頻率、買賣的標的。
2000台幣美金 在 一起泰 Facebook 八卦
關於入境泰國,海關隨機抽查金額的問題:
最近有很多這方面的疑問,板主來解說一下,其實呢,原則上『台灣遊客』採用落地簽入境,需要備有10,000泰銖(或等值外幣),這是有條文可循的:http://www.tteo.org.tw/…/56227-%E8%90%BD%E5%9C%B0%E7%B0%BD%…
但是,為什麼最近傳出來要20,000泰銖呢?
答案是,這其實是針對中國遊客的規定(http://mt.sohu.com/20151021/n423820982.shtml)。
實務上,在台灣就辦好簽證,基本上不會被抽查,落地簽的部份,你知道的,台灣的國際處境比較特殊,有時候被認定是中國遊客你還要花時間解釋,加上中國遊客現在連團體遊都採用落地簽,造成走落地簽大排長龍,泰國已經在研議要調高落地簽費用到2000泰銖(已宣布)。
不論如何,板主的建議是:
1. 情況許可的話,在台灣就辦好簽證,走落地簽目前很花時間。
2. 身上就備妥20,000泰銖以上金額(反正可以是台幣、美金或任何貨幣),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板主過去多次利用落地簽由台灣、中國入境泰國,理論上台灣護照幾乎沒遇到過抽檢隨身金額的,但是真的有陸客被抽檢,要知道沒有足夠金額,海關有權不讓入境的喔!身上有信用卡銀聯卡也沒用,必須是現金。
#泰國 #落地簽 #入境 #一起泰 #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