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日抗戰始於台灣
今天是盧溝橋七七事變八十週年。八十年前的今天,駐屯在華北的日軍,假借尋找演習失蹤士兵,要求進入宛平城內搜索,被我守軍第二十九軍吉星文團長斷然拒絕,日軍乃砲擊宛平縣城,國軍被迫迎戰,因而爆發著名的七七盧溝橋事變。十天後,蔣委員長在廬山宣言中宣示:「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對日全面抗戰於焉爆發。
這八年的戰爭中,我方雖然裝備、訓練落後,實力不足,明顯處於劣勢、但在蔣委員長「以空間換取時間,抗戰到底」的大戰略下,軍民一體、眾志成城,歷經四萬多場大小戰役浴血苦戰,死傷322萬將士,包含268位殉國將領,以及將近2000萬的無辜百姓後,成功抵禦外侮。不但保衛國土、牽制日軍、協助盟軍,贏得二戰、提升國譽、尤其是光復臺澎、洗雪割讓50年的奇恥大辱,更是值得欣慰。當年這些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壯烈事蹟,在八十年後回顧,仍然令人熱血沸騰、肅然起敬。
近年來,大陸當局主張對日抗戰並不是八年,而是十四年,要從民國20年的「九一八事變」起算,將局部抗日概括納入。如果這個主張成立,對全體中國人來說,1894年的甲午戰爭就已經是抵抗日本侵略的起點了,史稱第一次中日戰爭。而對我們臺灣人民來說,早在「九一八事變」的36年前,臺灣人更已經投身對日抗戰了。這場抗戰,發生在清光緒21年(1895年)5月至11月,史稱「乙未戰爭」。
乙未戰爭,始因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割讓臺澎給日本。當時全國各界強烈反對,臺灣人民更是萬分悲憤,居民乃在全島各地組成義軍,結合劉永福的黑旗軍,頑強抵抗入臺日軍,迫使日軍多次增兵,總共出動兩個師團兵力。從1895年5月底日軍近衛師團在臺北縣澳底登陸,穿過臺北,一路循桃、竹、苗、臺中、彰化、嘉義、臺南、打到屏東,耗費近六個月之久。戰況激烈,死傷枕藉,日軍攻臺統帥─明治天皇親戚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中將,和第二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均因參戰而死。日軍承認,乙未戰爭的難度和死傷,甚至超過前一年甲午之戰的陸戰─遼東之戰。
臺灣軍民將士用命,造成日軍相當死傷。日軍心有不甘,瘋狂報復,大量殺害無數英勇的臺灣軍民。當時,日軍所至之處,都採取不分軍民、男女、老幼的「無差別殲滅」,和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掃蕩」,使無數城鎮淪為煉獄焦土。學者估計,臺灣軍民死傷總計有十萬人之多。當時的臺灣人口不到300萬人,臺灣人在這場抗日戰爭中,死亡超過3%人口,並不亞於42年後八年抗戰在大陸軍民的死傷比例。
而日本即使憑藉優勢武力,攻佔全臺,然而在其統治之後,臺灣人武裝和非武裝的抗暴運動仍然不斷。因此到了1898年,當時日本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和他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就頒布「匪徒刑罰令」和「土匪招降策」,誘騙抗日志士「歸順」,並隨後將他們集體屠殺。後藤新平更在1921年《日本殖民政策一斑》一書中承認,1898至1903之間,誘殺近12,000名抗日志士,可見日本殖民政府的血腥統治。
不過臺灣人的抗日志業並未就此屈服,即使到1915年,日本已經統治臺灣20年了,都還會爆發像臺南「西來庵事件」(亦稱「噍吧年事件」)的抗暴活動,被捕近兩千人,866人被判死刑。如此大規模的抗日起義,足以顯示見臺灣人抗日的火苗始終不息。
在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和「臺灣民眾黨」等團體則以非武裝抗爭的策略延續抗日志業,要求臺灣總督府撤廢壓迫臺灣人民的「法三號」以及展開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參與其中的許多志士因此被捕入獄或是遭到嚴密監控。1930年甚至還爆發由南投賽德克族馬赫坡社莫那魯道頭目所領導、震驚世界的抗日運動「霧社事件」。其規模之大、意志之堅,迫使日本殖民政府使用飛機、大砲和毒氣來鎮壓,造成800多位臺灣人死傷。在先賢蔣渭水向國際聯盟檢舉後,國聯派員調查,東京國會質詢,在內外壓力下,臺灣總督石塚英藏總督及臺中州廳官員四人引咎辭職,轟動全臺。
也就是說,日本對臺灣五十年的殖民統治,臺灣的抗日運動從未停歇。臺灣抗日志士從早期的丘逢甲、劉永福、吳彭年、吳湯興、姜紹祖、簡大獅、柯鐵、林少貓、余清芳、羅福星等人的武裝抗日,到中期林獻堂、蔣渭水、杜聰明、翁俊明、蔡培火等人的爭取民主自治,再到後期蔡忠恕、李建興等人的地下運動,都以不同方式,進行反日抗爭。其中更是有不少志士,遠赴大陸,以各種方式投入八年抗戰。例如李友邦、宋裴如和丘念台分別領導臺灣革命同盟會及廣東東區服務隊;李萬居和謝東閔分別參加國際問題研究所及廣西日報、林正亨加入緬甸遠征軍、黃朝琴投入外交界,出任國內外要職,都從不同面向為抗戰貢獻心力。這些前輩投入抗戰,留下宛如史詩般的壯烈事蹟的同時,也都不忘光復故鄉臺灣,追求自由、平等與民主,他們意志堅定、行動積極,都令我們這些後輩熱血沸騰,感動不已。
無論在大陸還是臺灣,兩岸人民都曾因為日本軍閥的野心而被欺凌迫害,傷亡慘重,八年抗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規模最大、傷亡最多、影響最深的民族禦侮戰爭,為同盟國抗法西斯戰爭作出了極大貢獻。然而由於時過境遷等諸多因素,許多人並不知道當年我國到底為二戰勝利與世界和平做出了多大的貢獻。也因此,牛津大學的米德(Rana Mitter)教授,在2014年出版一本講述我國對日抗戰貢獻的暢銷書,《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ies: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說明在八年抗戰中,那些中華民國軍民被遺忘,但卻值得流芳百世的事蹟,讓我讀來既沉痛、又驕傲。
這本書中,最令我感動的一段文字,是米德教授的序言。他說:「中國的抗戰,是在毫無勝算之下,堅忍不拔、奮戰到底的英勇故事。中國政府與人民不顧一切,抗戰到底,終於戰勝強敵,也證明各國新聞記者與外交官一再唱衰中國,認為中國必將滅亡的預言完全錯誤。直到珍珠港事變之前,中國有四年多的時間在孤軍奮鬥、抵抗日本,在這段期間, 這個貧窮、低度開發的國家,牽制住一個全世界最高度軍事化、科技先進的八十萬雄師勁旅,此後四年同盟國得以在亞洲與歐洲戰場同時作戰,節節勝利,有相當大的部分奠基於中國與日本纏鬥不休。」
這一段話,曾經讓齊邦媛教授等許多讀者因歷史平反而落淚,我也不例外。兩年前政府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70週年的活動中,我都要求國防部把這段話印在現場的牆壁、看板或海報傳單上。我為抗戰老兵頒授「抗戰勝利紀念章」時,也一定會提到這一段。
所以說,國軍為國際社會和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才是我國能從一個任人宰割的次殖民地,變成世界四大強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原因。這才是真正讓中國人民站起來,而值得所有中國人驕傲的偉業。
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戰爭的錯誤或可原諒,但歷史的真相不能遺忘。紀念七七事變、紀念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的目的並不在於仇日、反日,而是在於感念先烈先賢的奉獻犧牲;在於期望中日兩民族之間仇恨終止、友誼開始,不再重蹈過往歷史的慘痛經驗;在於期許雙方能追求區域及全球的永續發展,和平解決爭端,鞏固世界和平。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20年代臺灣開始高漲的社會運動,究竟臺灣的知識份子如林獻堂、蔣渭水,到底在爭取什麼呢? 下一集:EP4『整個城市,都是我的皇民化工廠。』http://bit.ly/1ZwQFwQ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不管是致力於爭取臺灣自...
「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推薦目錄:
- 關於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柯文哲 Facebook
- 關於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 關於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Taiwan Bar Youtube
- 關於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Taiwan Bar Youtube
- 關於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 關於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1920年代蔣渭水、林獻堂為台灣創改革!ft.陳俐甫EP20-2 ... 的評價
- 關於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1 0 2 學年度第1 學期期末考1 年級歷史科試卷 的評價
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臺北設市一百年了!這座城市承載著過去的歷史記憶,無處不留下前人的足跡。
1920年,在日本殖民統治下,臺北正式設市,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由美國總統威爾遜所帶起的民族自決思潮方興未艾,臺灣的思想啟蒙運動就此展開;臺北也迎來了新時代的開端。
那是個充滿文化與生命力的年代,知識份子如蔣渭水、林獻堂、蔡培火等人,極力宣揚啟蒙思想,爭取臺灣自治,第一份由臺灣人經營的報紙《臺灣民報》也正式發行。
在殖民統治壓迫下,先賢們為了爭取言論自由與自治,身陷囹圄亦無所懼,蔡培火先生還在獄中寫下了這首《臺灣自治歌》:
(臺語)
蓬萊美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
田園咱開樹咱栽﹐勞苦代過代。
著理解﹐著理解﹐
咱是開拓者﹐不是戇奴才。
臺灣全島快自治﹐
公事咱掌才應該。
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能夠自在呼吸自由的空氣,享有獨立自主地位,都要深深感謝前人的奮鬥,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權利並非來得理所當然,必須捍衛珍惜。
2020的臺北,在歷任市長不懈努力下,已是現代化的成熟都市,我們有便捷的交通、繁榮的經濟、宜居的環境、深厚的人文,站穩了國際化的腳跟。
當開齋節有5萬名穆斯林齊聚臺北一起朝拜麥加;12萬多人在臺北共同參與亞洲最大的同志遊行,都足以印證民主、自由、多元、開放這些進步價值,已經融入臺北獨特的基因。2017年世大運的成功,更證明了臺北有能力擁抱世界、讓世界走進台灣。
這一百年來,我們實現了自主、成功自立,未來的一百年,我們必須展現自信。
我希望,臺北能夠成為共融社會,各種族群背景立場,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和諧共存。
我希望,臺北能夠成為進步社會,讓經濟繁榮、文化永續,長保國際競爭力。
我希望,臺北能夠成為光榮社會,每位市民談起臺北,都能感到榮耀、充滿自信。
最後,請容我稍加改編蔡培火先生《台灣自治歌》的末兩句,願:
共融社會臺北市﹐
光榮進步看未來。
臺北是一個光榮的城市,讓我們一同祝賀臺北設市百年,一同期待慶賀活動陸續展開!
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厭世哲學家 Facebook 八卦
我是覺得啦吼,為了尊重古人,還是不要隨便超譯你知道嗎。
超譯過度的話吼,就變成是在消費古人、吃古人豆腐了你知道。
--
以下內容節錄自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聯經出版社出版):
(為求突出重點,以下內容有部分刪減。)
由於日本資本主義在台灣社會的深化與擴張,使得農民與工人感受到的壓迫愈來愈嚴重。知識分子在這問題上,有了不同的覺悟,尤其在1920年代以後,日本資本家、財閥已大致完成在台灣的進駐;他們獲得巨額的利潤,卻從未回饋社會大眾。這種瘋狂的掠奪與剝削,終於加速使台灣農民、工人的階級意識成熟,各種抗爭事件,屢有所聞,次數更加頻繁。
農民運動的日益抬頭,使得文化協會的權力結構愈來愈難勝任領導整個反殖民運動。文協內部較為左傾而激進的青年會員,終於1927年獲得領導權,迫使右翼的成員如蔣渭水、蔡培火等人退出而另組織台灣民眾黨。1929年,台灣民眾黨再次分裂,蔣渭水以社會主義的傾向取得黨領導權,黨內的右翼成員宣佈退出,另外成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這些不同政治團體的誕生說明了一個事實,在殖民地社會裡各個不同階級的成員都有不同管道表達他們的意願。縱然政治主張在彼此之間有很大的落差,但在朝向「去殖民」的目標上則是一致的。
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1920年代臺灣開始高漲的社會運動,究竟臺灣的知識份子如林獻堂、蔣渭水,到底在爭取什麼呢?
下一集:EP4『整個城市,都是我的皇民化工廠。』http://bit.ly/1ZwQFwQ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
不管是致力於爭取臺灣自治的林獻堂,還是蔣渭水等人想提升臺灣文化水平、自覺意識的臺灣文化協會,雖然遭受日本政府的離間和壓迫,但仍然做了很多過往沒有的嘗試。
1920~1930這十年間蓬勃發展的社會運動,給臺灣人留下了什麼呢?
本集關鍵字:皇民化、民族自決、社會運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林獻堂、蔣渭水、臺灣文化協會、共產黨、謝雪紅、治警事件
-
快來看臺灣吧最新節目!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 臺灣世界史』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新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會有YT和FB都沒有的新貼文)|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贊助支持,訂閱集資成為臺灣吧吧友 →https://lihi.cc/UxnW9
-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英文翻譯:Hsiao Sz Ting、黃牧寒、吳周蓉
日文翻譯:頸項間、Nai、ひかる (Hikaru)、Lance
日文翻譯校稿:下坂さん、愛理
韓文翻譯(感謝熱情觀眾提供字幕 감사합니다🙏):
Dodam Shin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Sakura (DJ Hauer Remix)
Scott Joplin - Solace
內政部 - 替代役之歌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Colonel Bogey March (Alford, Kenneth J.)
Jean-Francois Noel
"Aunt Tagonist", "Comic Hero", "Scheming Weasel (faster version)"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參考書目:
陳翠蓮,《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臺北:衛城出版,2013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
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WelcomeToTaiwanBar #SocialMovement #Taiwan
說到社會運動,大家可能會想到野百合、太陽花,
或者最近發生的機師罷工事件。
但其實社會運動在台灣霹哩啪拉已經有好久好久的歷史,
可以推推推到日治時期,而且這場運動竟然持續了14年!
這就是大家課本上一定有讀過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但你知道嗎?這場運動的發源地竟然在東京!
還有,在同一時期,臺灣竟然也出現了共產黨!
更多你不知道的1920年代社會運動,跟著博恩的聲音一起了解吧~
--
Taiwan is a democratic country.
Many social movements happened here.
The biggest movement in Taiwan can be dated back to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That is the Petition Moveme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ese Parliament.
It lasted 14 years and evoked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being Taiwanese.
In this episode, we will not only talk about this movement but also the communist party in Taiwan.
Let's just start and take a look !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Subscribe to TaiwanBar→ https://lihi.cc/0SEYv 🔔
贊助支持,訂閱集資成為臺灣吧吧友
Monthly Payments to Become Our Members→https://lihi.cc/UxnW9
黑啤FB Facebook Fan Page of Beer the Bear|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 Instagram of Beer the Bear|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臺灣吧線上賣場 You can buy cute and useful stuffs here|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 Contact Us for Cooperation|business@taiwanbar.cc
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作家陳芳明花了十二年、完成「台灣新文學史」,在今天舉行新書發表會。陳芳明說,在寫作期間,他曾經兩度遭到政治現實的打擊,動搖了信心,覺得就要寫不下去,幸好最後還是在文學中找到力量。
厚厚兩大本,還分成上下兩集,這就是政大客座教授、陳芳明,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完成的巨著「台灣新文學史」,也是到現在為止,台灣出現最完整的文學史專書,紀錄從1920年台灣新文學運動啟蒙,一直到1990年末端,橫跨八十年的歲月,在每個年代與領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呈現出台灣文學的豐饒、與社會發展的歷程。
不過這本書,因為把台灣文學,從殖民、再殖民、後殖民的史學觀點來劃分,遭到不少質疑,作者陳芳明表示,他心理上已經準備好被丟雞蛋了。而他說生命中,兩度差一點被粉碎了對文學的嚮往,包括美麗島事件,以及前總統陳水扁貪瀆的弊案,差點動搖了要把書寫完的信心,不過最後他還是在文學中,得到救贖。
而詩人余光中也來到新書發表會現場,誇讚這本書是一個里程碑,讓台灣文學得以承先啟後。而面對被誇獎這是偉大的著作,陳芳明開玩笑的說,書不偉大,但只是寫太厚了,不過這是因為台灣文學就是這麼豐富,也希望台灣社會能從中,既要記取歷史教訓,也要領受文學成果。
記者林靜梅 彭耀祖 台北報導。
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國立台東高級中學1 0 2 學年度第1 學期期末考1 年級歷史科試卷 的八卦
【解析】:(A)選項所述為1920 年代臺灣政治社會運動的背景;黨外運動是因我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而. 開始及興盛;(B)是在1970 年代;(D)民主進步黨成立後才解嚴. ... <看更多>
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 在 1920年代蔣渭水、林獻堂為台灣創改革!ft.陳俐甫EP20-2 ... 的八卦
一戰結束後的1920年代後期,台灣民族運動及社會運動興起,蔣渭水從1910年就參與政治,一生影響台灣甚鉅。1920年代,台灣社會是怎樣的條件跟氛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