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二八事件67週年紀念日,今年的中樞紀念儀式在花蓮縣舉辦,我一大早就飛到花蓮,特別先前往南方30公里外的鳳林鎮,到張七郎醫師的墓前致哀與致歉。七郎醫師是前制憲國大代表、花蓮縣參議會議長。這也是他兩位同時遇難的醫師兒子宗仁、果仁埋骨的所在。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七郎先生的故居太古巢後院的墓園憑弔。第一次是民國94年12月,當時我以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的身分致歉並致哀;第二次是99年5月,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致歉並致哀。每次目睹墓碑上的弔詞「兩個小兒為伴侶,滿腔熱血灑郊原」,心頭就非常痛,熱淚也忍不住,這種感受促使我深刻的反省。
民國10年,七郎先生舉家從新竹遷到花蓮鳳林,以悲天憫人胸懷懸壺濟世,那時當地還沒有西醫,他是第一位。在賢妻詹金枝女士及三位習醫的兒子張宗仁、張依仁、張果仁的協助下,為當時缺乏醫療資源的臺灣後山點亮一盞明燈。行醫之外,張七郎還興辦教育,創設了鳳林中學。
民國35年,張七郎先生在地方居民的愛戴下,出任花蓮縣參議會議長並當選制憲國大代表,積極參與地方事務。當年12月,他到南京參加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也見到戴傳賢、居正、于右任、胡適等黨國大老與名人。他準備許多小卡片請這些大老簽名題字。其中胡適之寫的一句最白話、也最有感情─「我也在臺灣住過」。這張小箋,七郎先生一直珍藏,曾在94年行憲紀念日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出。
七郎先生是一位濟世的醫師,也是一位教育家和政治家。但是在二二八當年四月四日,當時花蓮的國軍竟然非法將張七郎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宗仁、果仁在凌虐後槍殺在鳳林近郊的公墓。
勇敢、堅毅的詹金枝女士強忍悲痛處理丈夫及兩位兒子的遺體,合葬在太古巢農園內。詹金枝女士帶領著家人度過數十年艱苦、悲涼的歲月,雖然所有的記憶都隨著她的仙逝而沈澱在太古巢。我三度到此憑弔,每次心中都有無比的傷感。
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尚未出生,我的父母親也還未來到臺灣。二十多年前,我參加行政院有關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興建228紀念碑、草擬「二二八事件補償條例」、成立「二二八事件基金會」等政府工作後,無論擔任什麼職位,我感覺我有責任,要對二二八事件瞭解與關心。我今天上午在探視七郎先生家族時說明,關於二二八事件真相的調查,我們的政策很清楚,那就是:「沒有任何的隱瞞,沒有任何的禁區,沒有任何禁忌,政府認錯、道歉、補償、建碑、恢復名譽、訂為國定假日等等,已經二十多年了,不會再有任何忌諱。」
對於發生在67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我今天在分別出席上午的「二二八事件67週年中樞紀念儀式」及下午的「臺北市二二八事件67週年追悼會」。兩次致詞時也再次說明政府的態度,就是:「面對歷史、就事論事;面對家屬、將心比心。」我們要讓子子孫孫知道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也絕對不能再發生。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魚蛋,將廉價魚剝皮拆骨打肉,化腐朽為神奇。王老太,王林記魚蛋粉靈魂人物,粗壯爽朗;年輕時是個美人胚子,困頓苦學至中三,在六十年代殊不簡單。 「我有個老師說,人的遭遇講你出生的環境。龍生蛇竇,你就當蛇,蛇一樣的遭遇;鳳生雞巢,你最叻也在雞群,飛不到哪裏。」68歲的她,從沒飛出筲箕灣,和魚蛋糾結大半生...
10月30日出生的名人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二二八事件67週年紀念日,今年的中樞紀念儀式在花蓮縣舉辦,我一大早就飛到花蓮,特別先前往南方30公里外的鳳林鎮,到張七郎醫師的墓前致哀與致歉。七郎醫師是前制憲國大代表、花蓮縣參議會議長。這也是他兩位同時遇難的醫師兒子宗仁、果仁埋骨的所在。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七郎先生的故居太古巢後院的墓園憑弔。第一次是民國94年12月,當時我以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的身分致歉並致哀;第二次是99年5月,以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致歉並致哀。每次目睹墓碑上的弔詞「兩個小兒為伴侶,滿腔熱血灑郊原」,心頭就非常痛,熱淚也忍不住,這種感受促使我深刻的反省。
民國10年,七郎先生舉家從新竹遷到花蓮鳳林,以悲天憫人胸懷懸壺濟世,那時當地還沒有西醫,他是第一位。在賢妻詹金枝女士及三位習醫的兒子張宗仁、張依仁、張果仁的協助下,為當時缺乏醫療資源的臺灣後山點亮一盞明燈。行醫之外,張七郎還興辦教育,創設了鳳林中學。
民國35年,張七郎先生在地方居民的愛戴下,出任花蓮縣參議會議長並當選制憲國大代表,積極參與地方事務。當年12月,他到南京參加制憲國民大會,制定了中華民國憲法,也見到戴傳賢、居正、于右任、胡適等黨國大老與名人。他準備許多小卡片請這些大老簽名題字。其中胡適之寫的一句最白話、也最有感情─「我也在臺灣住過」。這張小箋,七郎先生一直珍藏,曾在94年行憲紀念日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展出。
七郎先生是一位濟世的醫師,也是一位教育家和政治家。但是在二二八當年四月四日,當時花蓮的國軍竟然非法將張七郎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宗仁、果仁在凌虐後槍殺在鳳林近郊的公墓。
勇敢、堅毅的詹金枝女士強忍悲痛處理丈夫及兩位兒子的遺體,合葬在太古巢農園內。詹金枝女士帶領著家人度過數十年艱苦、悲涼的歲月,雖然所有的記憶都隨著她的仙逝而沈澱在太古巢。我三度到此憑弔,每次心中都有無比的傷感。
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候,我尚未出生,我的父母親也還未來到臺灣。二十多年前,我參加行政院有關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興建228紀念碑、草擬「二二八事件補償條例」、成立「二二八事件基金會」等政府工作後,無論擔任什麼職位,我感覺我有責任,要對二二八事件瞭解與關心。我今天上午在探視七郎先生家族時說明,關於二二八事件真相的調查,我們的政策很清楚,那就是:「沒有任何的隱瞞,沒有任何的禁區,沒有任何禁忌,政府認錯、道歉、補償、建碑、恢復名譽、訂為國定假日等等,已經二十多年了,不會再有任何忌諱。」
對於發生在67年前的二二八事件,我今天在分別出席上午的「二二八事件67週年中樞紀念儀式」及下午的「臺北市二二八事件67週年追悼會」。兩次致詞時也再次說明政府的態度,就是:「面對歷史、就事論事;面對家屬、將心比心。」我們要讓子子孫孫知道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也絕對不能再發生。
10月30日出生的名人 在 海巡署長室 Coast Guard Facebook 八卦
小小海巡體驗營,場次加開!年齡放寬!
上次抽獎,僧多粥少,許多好朋友希望加開!海巡署長室聽到大家的呼喊與渴望了,這次我們 #一口氣加開三梯的假日場次。
除加開三場外, #小朋友的參加年齡上下各放寬一歲,歡迎4到9歲的小朋友來參加活動,歡迎上次沒抽到的小朋友,記得把握機會、呼朋引伴一起來抽獎,讓家裡的小寶貝化身成為強大的海巡戰士!
====
#活動時間:
第1梯次-108年08月10日星期六 08:00-12:00
第2梯次-108年08月10日星期六 13:30-17:30
第3梯次-108年08月17日星期六 08:00-12:00
#活動地點: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296號(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活動報名辦法:
step❶➡ 對「海巡署長室 COAST GUARD」粉絲專頁及「本貼文」按讚,才會收到得獎通知喔!
step❷➡ 在本貼文下方留言「我要成為小小海巡!」並於留言後方註記「參加小朋友人數」。(大人的人數不用列入;每則留言最多報名人數為2人,人數超過者不列入抽獎名單)
108年7月10日(星期三)17時 前完成上述條件者,即擁有抽獎報名資格,我們將抽出90位幸運小朋友來體驗本次活動。(得獎名單將於報名截止後24小時內公布於海巡署長室臉書粉絲專頁)
====
#報名注意事項:
1.本次活動僅接受年齡4-9歲兒童參加(以108年8月10日為基準,即民國98年8月9日至民國104年8月10日之間出生的小朋友);如兒童不符前述資格,則不予以參加活動。
2.報名名額以抽獎時留言文字內容為準,得獎名單公告後,恕無法再增加人數;參加梯次由主辦單位排定,恕無法自行選擇。
3.主辦單位(海洋委員會海巡署)保留修改與調整本活動規則之權利;如遇活動辦法修改,將於海巡署長室粉絲專頁公告,不另做通知。
10月30日出生的名人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魚蛋,將廉價魚剝皮拆骨打肉,化腐朽為神奇。王老太,王林記魚蛋粉靈魂人物,粗壯爽朗;年輕時是個美人胚子,困頓苦學至中三,在六十年代殊不簡單。
「我有個老師說,人的遭遇講你出生的環境。龍生蛇竇,你就當蛇,蛇一樣的遭遇;鳳生雞巢,你最叻也在雞群,飛不到哪裏。」68歲的她,從沒飛出筲箕灣,和魚蛋糾結大半生:小時在魚蛋檔劏魚;24歲嫁予魚蛋佬,做魚蛋軋斷三指;後來魚蛋佬變醉酒佬,工場與店,她苦苦獨撐……橫逆不息,她一一用狠勁對擊。鳳,終究不是雞;就像草根魚蛋,也蛻變為代表香港的美食。
王林記在筲箕灣東大街的盡頭,平日店外沒人龍,但由六七點早市直下,幾近座無虛席。不獨賣魚蛋粉麵,還有濃郁豬手清腸腩白飯多士;來的不是漁民街坊,就是白領熟客。王老太說,兒子阿傑認為貼名人相太老套,所以常來的發哥周潤發、方中信等全沒合照。
不過,眼前的王老太實實在在是一本魚蛋秘笈。是日清晨七點,跟她接收香港仔買手運來的漁獲。卸魚時,她已知魚新鮮不新鮮:「你看,䱛魚眼仔精精靈靈,好新鮮;倒下來那一下是雪味而非腥味,不新鮮才有腥味。」王老太中氣十足,聲大自信。
這天收了䱛魚、黑門鱔和鰽白。「竹籤(魚)我們也照打,因為現在魚很缺乏。今天有,明天不知有沒有。」她見過內地兩三層高「鐵拖」漁船,「戰艦一樣大,有先進雷達,一掃(海裏魚)就捕光了。」十多年前她發覺漁獲漸少,已置雪房,「魚多我就買多些,先冰封它,無魚了就要拉出來用。」
魚要有魚味
「做魚蛋,魚一定要新鮮。」王老太常掛嘴邊。「魚唔靚,你怎樣雪都無用,但新鮮的魚雪了,牠會有幾成靚存在。」在缺魚如休漁期,她預先冰封「撚手貨」,打魚蛋時再混合艇家釣回來的鮮魚。
今天,很多行家採用供應穩定、由越南菲律賓入口的大黃鱔,「那種大黃鱔,肉很白淨,但無味,你要放味道下去。」王老太鍾情中國海域的黑門鱔,「這種鱔魚肉鮮甜,我們潮州人很喜歡用來煲粥,放鹽和少少冬菜,那煲粥就好正喇!」如此鮮味用來打魚蛋,就不需要放太多調味料了。坊間魚蛋有些死實實,有些爽如蒟蒻,她形容「鬆化」才是正宗潮州魚蛋。人家多少會混些澱粉,她卻堅持全用魚肉不下粉,「我們喜歡幾種魚混合,譬如九棍、黑門鱔、大䱛細䱛,纖維不同;愈多種魚,俗稱的明膠就愈強。」至於魚肉混入多少水分和鹽、浸魚蛋怎樣調節水溫以致一粒魚蛋內外爽彈又鬆軟,全要歲月磨練。王老太的叔仔王炎興打了魚蛋50年,就在王林記擔大旗。
鳳生雞巢
不同魚種的纖維、黏性、魚味濃淡……王老太了然於胸,畢竟做魚蛋超過40 年,可是這並非她原來想走的路。她本名劉蘇女,祖籍潮州,在筲箕灣東大街出世,童年喪父,母親再嫁,弟妹眾多,小時候就很窮。「我們去魚蛋檔幫人免費劏魚,人家就送些魚頭魚春給我們作米糧。魚春當飯魚頭做餸,不飽,只是滯。」她想起也打嗝。
因為母親不識字,常被人欺負;蘇女誓要讀書,靠賣爛銅爛鐵讀上小學。她樣子像混血兒般玲瓏標致,成績也好,是校內的風頭躉;順利考上中學,卻交不出學費,加上家人溫飽排首位,只有去工廠打工,但仍爭取返金文泰夜校,努力讀至中三才再沒有精神兼顧下去。
「知識改變命運」終成泡影。就在失落的14歲,芳心許了同鄉小子王炎林,「我們青梅竹馬,也是初戀,雙眼盲咗!」王老太回到少女時,笑眯眯。24歲那年,患癌的母親病危,為了沖喜,二人半夜拜了王家祖先草草完婚,「媽媽心事了卻,我結婚那天她就走了。好淒涼!」
本來,丈夫在北大酒家做燒臘,沒多久轉跟他大哥學打魚蛋。「我好怕做魚蛋,因為我小時拿着石春揼魚,揼到手指全彎了。」當時她沒選擇:「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隻馬騮通山走。老公做魚蛋,你就跟他做魚蛋。」
1979年,兩口子在山邊台(筲箕灣天后廟後山)母親遺下的山頂小木屋開設工場,做魚蛋批發。她日做最少18小時,每天吃11碗飯但體重才90多磅。「那時夜晚12點才吃晚飯,男人睡了,我還要洗衫洗尿片洗碗,兩點才睡。朝早四點五點就要起床,魚蛋我一個人浸,一個人切,一個人炸……到老公起床時,我第一批貨已經要出了。」28歲那年,因為睡眠不足,「絞魚肉,一插,插了入去,沒了一截。」她輕描淡寫,摩娑着左手三隻手指:食指和無名指指頭被削平,中指斷了半隻;今天已不當一回事。
牛的反抗
日積的勞累褪盡鉛華,88年蘇女腰痛至無法再推貨上下山,於是和丈夫商量買了東大街現鋪,前面擺十幾個座位賣魚蛋粉麵,後面做工場。兩口子從零開始,胼手胝足捱到有樓有鋪頭,她一直等待上律師樓和丈夫簽契聯名做業主,可是丈夫早已靜靜寫了自己的名字。
「為何我沒有?」有天她忍不住問。「有甚麼呀?你似甚麼呀?你似一隻牛罷了!牛耕田馬食穀。你有腦嗎?你無腦。」王老太憶述丈夫的回應,依然動氣。「就被他一句驚醒夢中人,原來我是一個無腦的女人。」抹乾眼淚,她明白不需再為這男人仆心仆命。
蘇女大解放,即刻重拾舊夢——返夜學,去英國文化協會讀Free Talk,又去劉家傑那裏學英語。家婆是個守舊潮州人,重男輕女,「我生了三個女,她已不喜歡;我讀書更加不得了。她說,你讀這麼多書為何?你想控制我王家呀!」丈夫以前打魚蛋,因魚肉要加冰,冬天尤其寒苦,習慣飲烈酒如瀘州大麯、拔蘭地禦寒。那時已上酒癮,功夫盡喪,也不忘揶揄她:「你學這麼多英文幹甚麼?東大街有幾多個鬼佬跟你說話呀?」
41歲的蘇女做到七勞八傷,於是向丈夫「辭工」。她一離開工場,丈夫無法做下去,唯有將工場和訂戶一起讓給五弟炎興。蘇女不參與批發,只負責店鋪樓面,丈夫自此再沒給她家用。「家婆教他不要過錢給我,怕我『走佬』。實在,我不捨得四個子女,不容易放棄這個家。」她於是跟丈夫「講數」:「得!你不用給我錢,但你供仔女讀書、出國留學。」丈夫對子和女總算公平,後來讓大女和孻仔放洋讀飽書。
貓狗也溫飽
2002年,王老太跟叔仔商量將王林記現鋪全做門市,在對面街另置工場。其時丈夫終日醉昏昏,店務早由她一手打理。至於4年前開大坑分店、今年9月開柴灣分店都是兒子接棒的後話,丈夫無從見證,因為7年前他「被酒浸死了」。
王老太自小命途多舛,心有千千結。45歲到志蓮淨苑學了4年佛學,種下因緣,慢慢放下從前怨恨。「兒女眼前冤,夫妻渡客船。到底是我太強,還是他太自卑?難說。對我老公恨與不恨都算數喇!總之我日日都有三枝香插給他。」她哈哈大笑。
現在,她在王林記已是半退休,主要任務是買魚收魚,9點吃過魚蛋早餐做了QC,便去筲箕灣避風塘游泳兼餵野貓野狗,風雨不改。三道防波堤不接陸地,十足孤島,上面卻有很多水上人棄養的貓狗;王老太見牠們無水又無食物,於心不忍。王林記每日都用老雞熬高湯,她就挑骨留肉,混入魚腩或牛腩碎作貓糧或狗糧。
「我餵了30年了。我們這一代,小時最緊要有溫飽。」她笑言,小時侯信基督教和天主教,因為前者派奶粉,後者派米,餓肚皮話事。因為自己困難過,幾十年來她買魚日日清數,不需買手墊支;教子女做生意,不可騙人也不可欠夥計錢。
「人又好,貓又好,狗又好,最緊要有溫飽暖著。」她慣租的小機船駛向石壆,高呼一聲:「貓!」十幾隻肥貓即從四面八方的石罅跑出來,翹首朝她喵喵叫;其他堤上的黃狗、黑狗,未待叫喚,老遠看見她,已不停搖着尾巴蹦蹦跳。
撰文:韓潔瑤
攝影:梁偉德
王林記魚蛋粉
地址:筲箕灣東大街10號東寶大廈地下A號鋪
電話:2886 006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6:30am-8:00pm
詳情: http://bit.ly/2R7wbw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10月30日出生的名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粉嶺本地遊|馬尾下村必食$47即炸黃金豬排飯 逛逾50年老字號雜貨店尋懷舊吹波膠
蓮塘口岸在今年8月尾時正式啟用,加上去年已經開通的香園圍公路,市民多了一個進出粉嶺和沙頭角的方法,原本必經的馬尾下圍鄉村又會有甚麼變化?這次我們就走進簡頭村,看看昔日鄉村風光。
馬尾下圍包括簡頭村、嶺咀村、白田新村等10條村,在簡頭村近沙頭角公路一帶,有一間已經營業了逾50年的雜貨店,見證着這一帶的發展。58歲的老闆黃永常一直在簡頭村長大,6歲開始已經到店內幫忙,直到十多歲正式接手。「如果是在這條村出生長大的話,(我)幾乎全部也認識。」他笑說只消一個來電就可以送貨上門,之前就算30斤米也會騎單車送到村民家中,直到近年開始半退休,才減少送貨次數。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1218/D7RYT4GML5AC5HJN6NWVOA2H3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粉嶺 #豬排飯 #吹波膠 #本地遊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10月30日出生的名人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回流鄉港人│鴨洲村民乘28日船移民英國開餐廳日做16小時 90年代移民中產回流再出走 美籍港人移民二代舉家離開美國移居香港
"鴨洲有首歌謠:「鴨洲人,有教堂就有學堂,有學堂就有水塘。有學堂有水塘,(村民)都去了英國開車房。」鴨洲及鹽田梓與其他新界島嶼一樣,村民自五六十年代起紛紛移民英國。有村民在那裏落地生根,有人回流香港,也有人從沒離開香港。在香港出現第四波移民潮前,讓我們先聽聽第一代移民的人究竟在想甚麼?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07/AOP5BVBZLRCJRC5CPNTVB6QBYA/
在互聯網未發達的年代,Frances的媽媽走遍加拿大10個省3個特區,實地考察尋找安樂窩。90年代Frances就這樣全家移民到加拿大,但Frances自覺念書不行,所以與爸爸一同留在香港工作。當時的Frances從事保險行業,更是全球保險業中排第二的頂尖保險員,所以認為留在香港更有發展事業的空間。「我爸爸不喜歡外國生活,所以只住了一個月就回港;但我媽媽非常喜歡,即使不諳英語都喜歡結交外國人,非常融入到當地生活。」到90年代中期,Frances到加拿大探親時,妹妹好隨意地幫她申請移民加拿大,誰不知一舉成功了。「猶記得我妹妹就在廚房問我今日有甚麼忙,我答她沒事忙,她就說『不如你試試移民,單獨移民』。之後,有日突然收到我妹妹的電話,問我記不記得曾申請移民,已經成功了。」當時Frances已經由保險業轉職為投資地皮的加拿大公司,剛好加拿大總公司有職位予她內部調職,她於2003年亦移民至加拿大。2014年的時候,Frances認為她在加拿大生活了好長時間,認為自己尚算年輕,亦想嘗試更多事物,於是決定回流香港。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08/IJMKWLAZ3NB4PIEMGRC5OLEMKI/
香港又再捲起移居外地的風潮,卻偏偏有人從外地來港定居,情況彷彿呼應諺語:「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1979年在紐約出生的香港移民二代溫敬豪(Albert),在美國成長、讀書、工作、結婚、組織家庭,2016年卻決定跟太太和子女移居到香港,展開新生活,「不是我們選了香港,是香港選擇了我們。」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09/CFBXCWE2A5HRJKXIH3BRQOXCBA/
"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回流 #移民英國 #鹽田梓 #美國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