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孩子講得聽,有些孩子講不聽?】
前幾天帶羽辰去奶奶家,在吃午餐時,奶奶看著羽辰欣慰地說
👩🏻🦳:「這孩子很不錯,大人講的話會聽。」
晚上思考著奶奶這番話,覺得意義很深遠。
因為家長來信提問時,常會看到讀者跟我說孩子講不聽,也不懂得做該做的事。
為什麼有些孩子講得聽,有些孩子卻講不聽呢?
我用蒙特梭利教育和正向教養的角度切入思索,得到了一些答案,跟大家分享一下。
【什麼樣的孩子講得聽?】
孩子是否「講得聽」,有幾個關鍵:
1 孩子目前發展成熟度是否已能讓他服從外界指令;尤其注意三歲、三歲半以下的孩子,內在衝動比意志力強,常會無法控制自己內心衝動,來服從與配合大人的指示。所以這種情形,其實不是孩子故意「講不聽」,而是他還無法有足夠的成熟度去服從。
2 孩子從小有沒有在良好自由與紀律的環境下成長;過多的自由缺乏規範與限制、溺愛的教養太隨順孩子、太嚴厲的規範常以高壓控制、以及沒有原則的規範常變來變的教養方式,都是無法培養孩子自律、讓孩子「講不聽」的主因。
相反來講,有平衡的自由與紀律環境,有原則的規範與限制,以身作則的父母,和善且堅定的態度,接納孩子犯錯的柔軟,以及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都是讓孩子「講得聽」的教育關鍵。
3 孩子與環境中的大人是不是有良好的溝通與連結;大人跟孩子越友好,孩子就越願意跟我們越配合(這是真的,而且孩子越大越真)。我們越看孩子不順眼,孩子就越跟我們找麻煩(從小找到大,大人永毋寧日)。
但在探討這些之前,我們都必須瞭解一個關鍵:
人類與生俱來都有著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的「人類傾向」,都希望自己能表現好、被認同。
孩子也一樣,
「講得聽」的孩子,希望自己表現好。
「講不聽」的孩子,其實也希望自己表現好。
【什麼樣的孩子講不聽?】
那為什麼有些孩子會不聽話、講不聽呢?他們的內心發生什麼事了?
簡單來講,若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在自我期許驅使下,通常他會比較講得聽、自動自發,做該做的事。有自我期許的孩子,通常都不會跟大人故意上反調。
但如果孩子認為大人都覺得他不好、甚至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好,他可能就會漸漸變得「講不聽」了,因為他會覺得
🧒🏻:「我想當個好孩子!我不喜歡你們覺得我不好!」
這樣的潛意識,會讓孩子開始做些奇怪的事情來吸引大人注意,或是故意不聽大人的話。他們希望藉由這些行為,來獲得大人對他的關愛與注意。
同時,他們漸漸會開始反抗大人,藉由不聽話、不服從來讓自己舒服一點,讓自己感到比較有存在感與價值感。這就是正向教養裡孩子的「尋求過度關注」與「權力鬥爭」,是兩種因為錯誤信念而產生的行為。若這時候孩子內心還是持續感到匱乏,更可能會延伸出對大人的「報復行為」,因為他會覺得
🧒🏻:「你常常讓我難過!我也要讓你難過!」
其實孩子真正要的,不是要我們難過,而是希望得到關愛。
當孩子內心這份需求一直沒有被滿足,久而久之也會演變成「自暴自棄」的問題。他們會認為
🧒🏻:「反正我怎麼做你們都不欣賞我,既然你們覺得我就是爛,那我乾脆什麼都不做、也不要聽你們的。」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曾幾何時,有沒有也出現過這樣的想法呢?有時候我們也不想要再聽大人的話了,因為
🧒🏻:「不聽你們的,起碼我還會感受到一絲傲骨的自滿。」
要讓講不聽的孩子服從,通常大人會用高壓的手段逼迫孩子就範(直到這種方法無效),這是一般人常用的方法。
記得曾經有一次去朋友家,看到一對夫妻和兩個孩子正在吃午餐(兩個孩子大概一個六歲一個四歲)。妹妹很乖很聽話自動自發,哥哥則剛好相反,好好講都講不聽。於是我看到,媽媽和爸爸開始輪流用命令、指責、威脅來驅使弟弟做各種事,氣氛充滿著殺氣... 我心想平常他們在家裡,應該早就打下去了吧。
但往往就是這樣,你跟孩子越對立,他就對你越故意。
為什麼?如同上面說的孩子會覺得:
🧒🏻:「我想當個好孩子!我不喜歡你們覺得我不好!」
🧒🏻:「你常常讓我難過!我也要讓你難過!」
🧒🏻:「反正我怎麼做你們都不欣賞我,你們覺得我就是爛,那我乾脆什麼都不做,不要聽你們的。」
🧒🏻:「不聽你們的,起碼我還會感受到一絲傲骨的自滿。」
【怎麼培養講得聽的孩子?】
從以上可知,高壓式的教養如打罵、命令、威脅、處罰等方式,雖然可能會有即時效果,但長期使用這種方式,不但孩子容易反彈,我們教養也會越來越費力,對孩子人格發展不好,更可能有反效果。
現今這世代,比較理想的教養方式是:
大人需要修正自己的態度與方式,用更正向的教養與溝通方法,以連結孩子內心為首要,讓孩子在保有著歸屬感與價值感前提下,逐漸漸修正自己的態度與行為,往正向的方向發展。
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大人要用正向的心看待孩子,來灌溉他們內心「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的種子。
心法掌握好之後,加上剛才講到的關鍵:
a 有平衡的自由與紀律環境;
b 有原則的規範與限制;
c 以身作則的父母;
d 和善且堅定的教養態度;
e 接納孩子犯錯的柔軟,以及
f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就是讓孩子「講得聽」的教育關鍵。
教養孩子是需要「配套組合」的,不是大人只要做到一項,孩子教育會就成功。所以,我也一直在學習。
四年前「蒙特梭利專家親授」這本書,我主要講述如何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給予孩子規範;一年多前的「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從觀察孩子再深入一層,進入到如何觀察自己、關愛自己,從源頭開始轉變,給予孩子正向與安定的教養。
而即將 8/5 即將面世的「媽媽,你還愛我嗎?」以及「爸爸,我不要踢足球」,我嘗試把理論與實務的精華都濃縮在兩本繪本裡,透過圖畫與故事,讓父母以透過輕鬆簡單的親子共讀,把最重要的教育養分直接傳遞給孩子。
到目前為止我寫了四本書,每一本都在講「教養」這議題;我跟大家一樣,也還在學習中。
因為,我跟你和你的孩子一樣,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願我們大家都會變得越來越棒。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滑世代兒童觀看手機的實用建議 在這個世代,要如何務實地看待兒童使用手機等數位媒體產品呢? (#重點在影片後面,#要看完喔!) 美國最新的建議是: #1歲半以下:除非用視訊電話,否則不應該使用手機等 #2歲至5歲:每天最多1小時(不看當然最好),由父母篩選節目,且父母陪同 #6歲以上的學童:跟孩子共...
1歲半以下 在 酪梨壽司 Facebook 八卦
【寶包百讀不膩的十本經典硬頁書】
有媽媽讀者反映我最近分享的繪本書單難度偏高,問我有沒有適合一歲左右孩子閱讀的簡單硬頁書。
(先說聲歹勢,因為兩歲寶包已有耐心聽較長的故事,我常忍不住多偷渡幾本媽媽自己想收藏的。)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爸媽有心共讀,小人卻不賞臉怎麼辦?我的經驗是,小小孩耐性有限坐不住很正常,媽媽別灰心,不妨先用唱的,或一起玩有翻頁機關的硬頁書。
翻頁機關難免被還不懂得控制力道的小人撕壞,當媽的心臟要強一點,用膠帶黏一黏又是一本好書,補丁會成為見證孩子成長的美好回憶。
應觀眾要求,整理出我家童書櫃中十本點播率最高的經典硬頁書,每本都經過一年以上的考驗,從九個月到兩歲他都聽不膩,讀到三歲應該也沒問題。
這份書單只收錄出版超過十年以上、歷久彌新的經典名作(順序不代表排名),近年精彩新作等有空再分享唷:)
==============================
★The Going to Bed Book
我家的定番晚安曲,超棒的睡前儀式書。
.
★From Head to Toe
寶包很愛拜託我讀這本,會主動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一聽到企鵝就轉頭,猩猩就搥胸,被洗腦得非常徹底。
.
★Dear Zoo
每個家庭都要有一本的超級經典翻翻書!我家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小開本的硬頁翻翻書、大開本的精裝音效書、以及尺寸適中的有聲硬頁翻翻書(1硬頁書+1CD)。
精裝音效書的動物聲音逼真,寶包非常喜歡,但紙質不是硬頁的,小小孩可能要由媽媽幫忙翻頁。如果只能選一本,我會挑有聲硬頁書,CD由作者親自錄製,附上歌曲和解說,內容很有誠意。
.
★Hooray For Fish!
Maisy作者Lucy Cousin的暢銷名作,寶包讀完就愛上魚,去水族館玩前我們會複習這本。
.
★The Wheels on the Bus
改編自經典童謠的硬頁繪本,公車車輪和車窗有挖洞設計,深得我家小車迷的心,喜歡邊用手戳洞邊跟著媽媽哼歌。
.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紅遍全球的棕熊系列也有純硬頁書版,個人覺得推拉硬頁書版比較好玩,但機關有點緊,一歲半以下的孩子可能需要媽媽幫忙操作。
.
★Blue Hat, Green Hat
無厘頭的插畫正中幼兒笑點,可認識基本顏色與衣帽鞋襪。這本他一歲就愛聽,但兩歲更喜歡,因為現在對顏色和衣帽正確的穿戴位置更有概念。Oops唸得誇張一點,會笑得更大聲。
.
★Where's Spot?
跟著狗媽媽一起翻遍家中各角落找小狗,充滿尋寶樂趣,這本書被我兒玩到每頁都貼滿膠帶,到現在還是很常主動翻。
.
★Where is Maisy?
寶包就是從這本開始愛上Maisy小鼠波波。與Where's Spot有異曲同工之妙,媽媽覺得Where's Spot內容比較豐富,但我兒兩本都很捧場。
.
★I Love You Through and Through
溫馨派繪本名作,也很適合當床邊故事。照片中是一般尺寸的硬頁書,另有迷你硬頁書+小熊玩偶的禮物書版本,我兒把那隻熊當寵物疼愛,可惜搬家後小熊就失蹤了。(哭)
==============================
◎哪裡買?
這些暢銷名作在國內外各大網路書店應該滿容易買到,其中幾本也有中譯本。英文原版會加入六月的英文童書團(6/15週一開團),本團部分熱門書目將有現貨供應。
這十本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經過無數孩子的人體實驗XD 就算家有中文版,也很值得收藏英文原版。
◎部落格文中附上每本書的歌曲或朗讀影片,方便大家共讀時參考:http://goo.gl/GUB5f6
1歲半以下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八卦
你的孩子也常常有一些「莫名奇妙的堅持」嗎?
💥堅持自己按電梯
💥堅持穿最喜愛但不符合時節的衣服出門
💥堅持兩隻鞋子左右相反穿
即使父母好言好語的給予提醒或糾正,孩子依然會崩潰反抗,讓爸媽深感困擾。其實三歲半以下的孩子,是因為經驗值不夠,而想要去探索環境、適應環境才會去做這些事情。
針對這個情況,我在這篇文當中,詳細書寫了在孩子 #堅持行為 之下,父母可以如何維持正向教養的4個方法。當孩子因為想做而做不到、肆意哭鬧的時候,你還可以這麼做 >> cplink.co/cJU7I92A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看懂孩子內在需求:cplink.co/yab6nz9d
1歲半以下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評價
#滑世代兒童觀看手機的實用建議
在這個世代,要如何務實地看待兒童使用手機等數位媒體產品呢? (#重點在影片後面,#要看完喔!)
美國最新的建議是:
#1歲半以下:除非用視訊電話,否則不應該使用手機等
#2歲至5歲:每天最多1小時(不看當然最好),由父母篩選節目,且父母陪同
#6歲以上的學童:跟孩子共同討論,訂出一套可行的規範
#很難完全不看不接觸的(包括電腦、手機、iPad),對吧?
但仍舊希望使用手機不要影響到:
孩子跟父母的親子時光、
壓縮了運動的時間、
佔據了閱讀學習時間或
甚至影響睡眠時間及品質。
所以兒科醫學會還是認為有宣導的必要,但是把使用或是觀看數位媒體的建議放寬些。
以往沒有提到「視訊電話」這一項,但是FaceTime,WhatsApp, Line 等通訊軟體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份。所以已經不能避免或是阻止
至於學童,更是給予彈性讓家長和孩子之間,共同討論個人化的方案。
不能否認,或許電腦或是手機上某些功能及軟體看來是針對孩子開發的,甚至陸續研究顯示及有些專家認為,部分高品質的教育軟體可以幫助孩子快速學習及發揮創意。但是不能無止盡的讓孩子使用,父母要幫助孩子篩選節目及陪同觀看,以解釋內容。
另外一個重點在於,全家人都要有共識:什麼時候可以用,什麼時候是不應該看手機的。例如:全家大小坐在餐桌前吃飯時,就不太應該拿手機YouTube 配飯;或是開車的時候父母和小孩都不看平板、手機⋯也期許滑世代的父母以身作則,陪伴孩子時要把手機放下。若在孩子旁邊,一直用手機,別以為就是「陪孩子」⋯這其實只是「在孩子旁用手機」。
奶爸知道實行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這是一個好的方向,又不失務實。能夠做到的程度多少,異家庭/個人而異。
#參考資料: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nnounces-new-recommendations-for-childrens-media-use.aspx
http://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early/2016/10/19/peds.2016-259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h43sHK7HaM/hqdefault.jpg)
1歲半以下 在 FUN星球 Youtube 的評價
FUN星球故事團隊所設計的「寶寶故事」是針對2歲半以下的小寶寶,
會以認知與簡單的邏輯為主,也會有改編過後的簡易小故事喔!
活動中設計許多互動讓小朋友可以動一動,扭一扭。
還有好多好多好玩的遊戲,是親子一起參與的可愛活動!
欲參加本團隊故事活動歡迎至Fun星球粉絲專頁查看詢問喔~
https://www.facebook.com/funstoryplane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NWQ_5638_8/hqdefault.jpg)
1歲半以下 在 【親子共讀】一到兩歲繪本書單推薦選書重點與技巧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0- 1岁 宝宝最爱的5套绘本 小月龄必买书单| ItsRossieRao · 0-3歲寶寶書單推薦! · 【親子共讀】親子閱讀五大好處,寶寶變聰明的關鍵告訴你! · 孩子愛生氣易 ... ... <看更多>
1歲半以下 在 [心得] 0~1歲4個月書單分享&共讀心得-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圖多網誌版
https://jenniferhu1104.pixnet.net/blog/post/230461749
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從小我就是個愛看書的孩子
現在年近40依然熱愛閱讀
生產前除了買教養書外
還買了一些繪本童書
希望兒子能跟我一起愛書
我們從在月中時就開始共讀
一直到現在兒子1歲4個月
每天持續進行中
(偶爾發懶或出門玩沒共讀的時候也是有)
(媽媽快唸書!!!)
一開始每本書輪流上場
後來我兒漸懂人話
就讓他從媽媽選的幾本書裡挑一本
慢慢進展到會自己去閱讀角拿書遞給媽媽
然後大叫幾聲表示要聽書了
1歲快2個月時突然手上拿著書迸出詞彙:這個
從此成為唸書前的標準動作+語言
動作慢一點的話
我兒還會衝過來用嬰兒語理論XD
這一年多來我兒共讀的歷程大概分為三段
一、0~4個月
無行動能力
對任何書都沒太大反應
通常躺在安撫椅或抱著
媽媽唸什麼都只能乖乖在旁邊聽
一天唸一本就收工
床邊會放圖卡讓他可以看
二、5~11個月
開始爬行、扶走
常常在唸書時揚長而去
一下玩玩具、一下撲到媽媽身上
完全是自由靈魂
此時不勉強
一次唸個幾頁就跟著兒子玩或看他玩
書對他來說比較像玩具
能夠操作的書會多玩幾下
其他時間就是亂翻一陣
共讀時間為晚餐後
沒有要求一定要坐著
事實上也很難要他乖乖在原地
就任他放飛自我了
當時公托老師說我兒在繪本時間會乖乖坐好
而且能夠從頭聽到尾
我當時覺得這不是我兒子吧~
三、11個月~1歲4個月
突然轉性會去拿書
也看得出對某些書有偏好
會重覆地拿特定幾本書
但就是一陣一陣的
可能這一個禮拜愛某幾本
下個禮拜又換其他本了
似乎開始理解媽媽講的話跟書有關
書遞給媽媽後會盤腿坐好等候
有時唸書到一半會站起來湊到書前
或是搭著媽媽的肩膀一起看
1歲2個月後突然會自己坐在媽媽腿上
硬要擠進媽媽跟書之間XD
固定共讀時間為睡前
但我兒進化到隨時想到就會挖書出來
除非我在忙
否則都是機動唸書
只要他想聽我就會唸
我在忙的話會改找爸爸唸或是自己亂翻
為何我兒有這樣的轉變實在不解
也許是滴水穿石?
又或者是越來越懂人話?
還是公托教育有成?
不管原因為何
至少他現在喜歡書
我們很享受這段時光就可以了~
因為童書市場很廣大
當初購買時多半憑直覺或個人愛好
或是參考排行榜
後來親戚給了我們一些書
發現每個人選書的標準真的不太一樣
以下大致分享一下目前我們有的書
以及我兒的喜愛程度
讓大家選購時多些參考
布書類
1、我會穿衣(出生後開始共讀)
小牛津出版的布書系列
跟我會刷牙、我愛車車一起買的
有配對、時鐘、鈕扣、鞋帶、拉鍊等操作
1歲前可能我兒沒掌握到訣竅
常常不屑一顧
1歲後突然很愛拿出來
只是通常玩到一半就會跑走拿其他書了
2、我會刷牙(1歲前後開始共讀)
主角是一隻可以拿起來的兔子玩偶
內容是睡前做的事情
像是喝奶、刷牙、洗澡、聽故事、上床
可以讓兔子玩偶做這些儀式
我兒很愛把兔子玩偶從書上拔起來XD
可能有讓他聯想到自己睡前要做的事情
大概每隔幾天會主動點播
3、我愛車車(出生後開始共讀)
腳踏車、汽車、船、飛機都在裡面
喜歡各種交通工具的話應該會覺得不錯
我兒的車車魂好像還沒被點燃
沒有特別愛這本書
4、0-3歲互動遊戲搖鈴布書(出生後開始共讀)
出生後就讓我兒接觸的布書
裡面元素豐富、色彩鮮艷
我兒最愛後面的鏡子
5、6個月起常常著迷的看著模糊的自己
或者是聽響紙、啾啾的聲音
年紀越來越大後本書有點失寵
不過偶爾還是會被我兒翻出來玩
我想等他再大一點懂得數數、形狀後
可能會再復寵~
硬頁書
1、寶寶的一天 媽媽的一天(出生後開始共讀)
一本有趣的書
畫風是我喜歡的風格
從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寢
分別從寶寶視角與媽媽視角看同一件事
寶寶視角通常比較小
媽媽視角大多了~
我兒算是普通喜歡這本書
每隔一陣子會挖出來
2、啊!(出生後開始共讀)
跟上一本書一起買的
整本書充斥著各種啊!
有高興、開心、驚喜、難過的情緒
可以自己編各種台詞XD
我兒喜愛度跟上一本一樣
三不五時會拿出來
3、我好愛好愛你(出生後開始共讀)
同樣是我喜歡的畫風
故事簡單、充滿好多愛意
還可以順便認識身體器官
我兒極度熱愛
講到愛你、喜歡你的語句時會笑得很開心
會自己拿書後幾乎天天都要寵幸
應該是聽完這本書有被深深愛著的感覺?
4、小寶寶翻翻書(上床囉+好朋友+衣服+小寶寶) (出生後開始共讀)
一套4本的小書
以提問的方式貫穿整本書(ex:玩偶在哪?誰跟我一起玩?)
有機關可以讓小孩翻開
有陣子很想早點睡覺就唸這套書
大概五分鐘內收工XD
後來我發現大概10、11個月時
我兒會把書從盒子裡倒出來
自己拿一本開始玩
操作過的機關他也都大概記得
不能小看嬰兒學習力呢!
5、我的頭,誰的身體?(1歲後開始共讀)
媽媽自己覺得很好玩的一本書
可以認識動物
把不同的頭跟身體組合在一起也很好笑
但我兒好像不太理解
常常翻一、二頁就跑走
暫時打入冷宮
等他比較認識動物後會再拿出來試試看
6、親愛的動物園(1歲後開始共讀)
看信誼網站跟排行榜名次買的
當時為了生日禮物在茫茫書海看到眼花
索性照推薦買書
跟小寶寶翻翻書的機關很像
我兒立刻上手
只是對於機關的興趣大於動物
拿出來只為了玩機關
真的認真聽講的時間不多~
7、好餓的毛毛蟲(1歲後開始共讀)
很簡單的故事
講述毛毛蟲吃東西的過程
書裡有好多個洞洞
正好是小手指可以戳的大小
我兒非常愛亂戳
對我來說則是不太理解為什麼這本書很紅
嬰兒的喜好真的很謎
8、棕色的熊 棕色的熊 你在看什麼(親戚給的,1歲後開始共讀)
一本很像在繞口令的書
會有各色各樣的動物
我兒不太買單
可能還不到理解動物跟顏色的時候
算是在冷宮待著的書
9、十隻腳趾頭(1歲後開始共讀)
跟我好愛好愛你是同一個繪者
我很喜歡這種可愛的畫風
當初買我好愛好愛你時這本書絕版
後來一發現有再版就立刻買了
裡面重複唸著身體的器官
一邊唸一邊指我兒會笑得很開心
是本可以親子一起互動的書
10、寶寶認知小書:ABC(1歲後開始共讀)
為了湊滿額買的書
裡面有一些基本常用的單字
目前多半拿來唱ABC之歌
意外的很買單
唱完後向兒子介紹顏色、形狀、身體器官
其他部分會等他再大一點詞彙爆發時再介紹
11、情緒emotions 第一本觸感學習書(1歲2個月後開始共讀)
非常精美的書
用簡單的立體圖版描述了各種情緒的樣貌
像是生氣是一隻紅色的筆&亂成一團的紅色線條
我很喜歡這本書
有打算慢慢蒐集同系列的其他書
兒子目前還有點無法理解
不是特別喜歡拿出來看
操作書
1、面具書(親戚給的,1歲後開始共讀)
這本書很簡單
就是各式各樣的動物與水果圖案當作面具
意外的是我兒非常買單
很喜歡看媽媽操作面具書
也很愛自己從眼睛的洞往外看
不過他常常拿反
大概以為二面都是面具吧XD
2、我看見,我看見 農場裡(親戚給的,1歲後開始共讀)
裡面有農場裡會出現的生物或東西
像是綿羊、兔子、稻草人、蘑菇
有五個二塊的小拼圖可以玩
只是我兒還沒到會玩拼圖的時刻
常常拿著二塊拼圖亂敲
1歲3個月時突然很愛這本
會要媽媽從頭到尾把辭彙都念一遍
可惜說話並沒有因此比較快XD
3、好棒的遊戲、好棒的花園(親戚給的,1歲後開始共讀)
有機關可以讓小朋友操作
著重在推、拉、轉等操作動作
我兒不算特別喜歡
偶爾翻一下玩一玩就丟一邊了
有看到公托進這系列的書
說不定是在公托玩過才不想再玩?
一般書
1、謝謝你來當我的寶貝(6個月後開始共讀)
我兒目前人生中最愛的一本書
10、11個月之前都還好
後面突然爆發對此書的熱愛
每天至少要唸一次
最高紀錄是一天唸了五次XD
可能是每次唸都配合書中抱抱、親親的情節
(還會自己湊過來討抱討親~)
還是說我兒也曾經尋找過媽媽所以有共鳴?
2、0歲BOOK-五感遊戲盒(出生後開始共讀)
總共10本
包含黑白、彩色圖案、認知、找一找
月中回家後有把黑白圖案放在床邊讓我兒看
有時會看到他在看
4、5個月前還可以乖乖聽媽媽介紹圖案或事物
再來就完全沒辦法了
所以暫時收起來
等到認知能力再多一點時會重出江湖
3、小金魚逃走了(1歲後開始共讀)
1歲4個月為止都很喜歡點播這本書
卻抓不到小金魚在哪的樂趣
每次我問我兒小金魚在哪
他就把書翻回封面指著上面的小金魚
雖說這樣也沒錯
但完全不是這本書的好玩之處啊XD
4、小黃點(1歲後開始共讀)
一樣按照信誼網站跟排行榜名次買的
收到書時我先生還說:這樣也可以出一本書?
我也有點半信半疑
因為我兒對顏色、數量、左右上下應該都沒概念
試著唸一次之後發現我兒反應不錯
他會看著媽媽在小黃點上按、擦
或是把書左右搖晃
他覺得很有趣的樣子
會邊看邊聽邊笑
唸幾次之後我兒知道某幾頁的動作他會做(ex:按)
會搶著一起做動作
5、媽媽上班的時候會想我嗎?(1歲後開始共讀)
想要對兒子表達上班都有想他而買
不過內容太多了
他沒耐性聽完
倒是對裡面的圖很感興趣
會自己挖出來翻著看
我都講精簡版的內容
主要是讓他知道媽媽的心情
等大一點再來講完整版故事
6、不管怎麼樣你都會愛我嗎?(1歲後開始共讀)
同樣也是想告訴我兒對他的愛
內容對現在的他太抽象了
他沒有特別喜歡
內容難易度大概比上一本書簡單些
期望他不久的未來會喜歡
7、我只是想要說晚安(1歲後開始共讀)
報戶口時公所贈送的閱讀禮袋
當時覺得內容比較多
就留到1歲時才拿出來一起看
故事背景是非洲村落
一個小女孩不停的跟各種動物說晚安
是本很有趣、也很溫暖的書
我兒沒有特別喜歡
大概是還不太懂晚安的意思~
8、你在媽媽肚子裡的樣子(1歲2個月後開始共讀)
又是一本媽媽私心購買的書
是本很精美的立體書
從寶寶在肚子裡的第一個月開始
等比例作出胎兒的大小
意外的是我兒非常喜歡
常常會拚了命的拿出來
唸的時候會一直想要去摸寶寶
缺點是我兒力道不會拿捏
很怕他把立體的部分弄壞XD
音效書
1、閃閃發光童謠鋼琴繪本(4個月後開始共讀)
說是書也不完全是
主要是迷你鍵盤+15首兒歌的譜
能夠彈奏簡單歌曲
也可以自動播放內建的15首兒歌
5、6個月時會學我彈琴的樣子去拍或按鍵盤
然後會撕樂譜XD
目前已剩沒幾頁了
大概1歲之後比較不會去撕書
可能是衝動過了?
我兒在公托每天會有兒歌時間
如果當天回家後放/彈一樣的兒歌
他會非常興奮的跟著點頭、搖晃身體
1歲快2個月時加碼拍手亂打拍子或是跟著搖擺身體
2、帕可好愛莫札特(1歲後開始共讀)
媽媽私心購買
希望我兒從小接觸古典樂
雖然未來會怎樣不知道
但我兒滿喜歡裡面的音樂
會自己去按機關
不過這套書需要較大的力氣去按
我通常是拉著我兒的手一起動作
3、帕可好愛交響樂(1歲後開始共讀)
先買莫札特之後才買交響樂這本書
裡面有各種交響樂團會出現的樂器聲音
我兒看到按鍵符號會自己去按
未來應該會慢慢收集整套
缺點是內頁是一般紙張
一不小心小嬰兒可能就會把它損毀
要時時留意才行
4、樂器大集合1:我的小小音樂圖畫書(1歲後開始共讀)
好處是它是硬頁的書
而且只要輕輕碰觸就會有聲音
我兒很快就學會操作
但跟帕可系列發出的聲音比起來少很多
這本書只有六種樂器的聲音
最後分享一下我跟書的幾個小回憶
我爸媽其實並不是喜歡看書的人
(長大後發現家裡沒幾本他們的書)
但我有印象以來
家裡有非常多書
也很願意照我的要求買書
(ex:小牛頓、小魯某系列、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等等)
我媽會在睡前唸故事的一個章節給我聽
就算後來國小我會認字、會自己看書了
我還是很喜歡我媽唸書的時光
大概到高年級或是國中才停止唸書給我聽
前幾年我結婚了
婚前我媽硬要發帖給我國中的家教(現任國小老師)
跟老師聯絡上後
他跟我說我小時候的故事書在他家
現在他都會給班上的小朋友看
還說每次看到那麼多書就想到我爸對我是很有期待的
電話另一頭的我差點哭出來
我爸八年前過世了
娘家還留有他訂做的整面牆書櫃+2個大書櫃
可以說關於我對我爸的回憶有一部分跟書有關
沒想到小時候的讀物被我爸送給老師了
傳了這麼多年、有這麼多小朋友看過
對我來說書除了發現新天地、獲得各式各樣的知識外
還多了傳遞情感的功能
希望我能將書帶給我的感動傳承給我兒
多年後他看到書能想起我們共讀的時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41.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17730062.A.9A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