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真的完全沒運動只是改變日常飲食就可以無痛瘦了十幾公斤甚至還變健康了
#會分不同主題與大家分享我個人這幾個月的飲食心得
#請大家持續密集鎖定哦
#我現在還是胖呀還要繼續認真執行才能繼續變瘦變更健康
#有問題請盡量在留言區詢問我好統一回覆畢竟我實在沒有時間回復每一則私訊呀謝謝大家體諒
❤️婷婷不負責任的飲食分享第3-2章節 ❤️
『 先搞懂食材的營養類別,才能正確執行飲食比例 !』
⭐️根治飲食的飲食比例原則:
以整個圓形餐盤為例:優質蛋白質佔40%,新鮮蔬菜要佔40%,而且蛋白質跟蔬菜內都要含有優質油脂,還隨餐吃20%以內的澱粉,並盡量以優質澱粉為主(甜點水果偶而為之)
前一篇已經跟大家分享蛋白質與蔬菜要如何選擇,
今天就要來繼續分享:
⭕️『 餐盤裡,剩下的關鍵20%的澱粉比例要怎麼選?』
⭕️『 油脂這麼重要,那到底哪些是好油脂呢?要怎麼入菜搭配料理?』
⭐️首先,到底哪些食物是澱粉呢?
地瓜、馬鈴薯、南瓜、玉米、芋頭、蓮藕、紅白蘿蔔、山藥、牛蒡、洋蔥、薏仁、鷹嘴豆、皇帝豆、花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白米、糙米、黑米、紫米、多穀米、燕麥、藜麥、北非小米(到這邊就是前半段)
所有的水果(水果含糖量爆高,我自己現在很少吃水果)、糖與蜂蜜、粥、飯、麵、義大利麵、麵粉、炸物的粉皮、勾芡的粉、米糕、蚵仔麵線、碗粿、粽子、蘿蔔糕、米血、壽司、春卷皮、各種餅皮、包子、饅頭、紅豆餅、蛋糕、吐司、麵包、銅鑼燒、麻糬、餅乾、鳳梨酥、月餅、糕餅、蛋塔皮、泡芙、蛋餅皮、可麗餅、燒餅、油條、蔥油餅、水餃皮、水煎包的皮、甜不辣、披薩、可樂餅、薯條、市售所有的甜點、蜜餞、果乾、冰淇淋、所有含糖飲料(包含所有的果汁)、粉圓粉條、湯圓..等等(天呀完全列不完啦)(這邊就是後半段囉)
以上這類食物,全部都是澱粉類
這麼五花八門,好多好多,那要吃哪些比較好呢?
我個人呢,我自己大多時候會盡量攝取天然的澱粉類食物,也就是沒有特別加工,還看得出澱粉原型的,就算是比較優質的澱粉(就是上述食物的前半部)
而『 後半部這類的澱粉加工食物 』,也不是都不能吃啦,哈哈哈哈,只是不要每餐都吃這種澱粉,而且就算吃,也要真的非常控制比例,更是絕對不能單獨吃!
因為這類食物很容易讓血糖飆升,千萬不能單吃或是先吃,一定要隨餐吃。
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不能完全沒有澱粉的,尤其是我們女生,沒有澱粉,MC會很有問題也會很容易老。
所以,請務必記得:
每一餐只要前幾口先吃蛋白質與油脂,
不要第一口就先吃澱粉,然後每餐的澱粉比例控制在整個餐盤的20%,這樣就比較沒問題囉!
我們人呀,一輩子要活得開心快樂,但是不是被糖綁架,也不是怕到連吃都不敢吃,而是要吃對時間吃對比例!
⭐️ 那到底哪些是優質油脂呢?
各種肉類天生含有的動物性油脂、牛油、豬油(是的,你沒看錯,豬油真的是好油,只是還是要適量 )、雞油、鴨油、動物性奶油、椰子油、麻油、特級初榨橄欖油,是的,你沒看錯,真正品質好的特級初榨橄欖油,都是可以拿來煎煮炒炸的,因為好品質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的發煙點都是可以到攝氏225度的高溫哦
當然,夏威夷果、核桃胡桃、榛果腰果、松子、南瓜子、黑白芝麻、花生...等等堅果類(喔,酪梨也是非常棒的油脂來源哦,只是我習慣直接吃,我個人沒有用過或是研究過酪梨油 )
只是這邊要額外提醒大家的是:
像是堅果類食物,本身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也含有優質澱粉,但是堅果類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只能平衡拉住自己本身內含澱粉,並沒有多餘的能力去平衡穩定其他的澱粉食物哦(所以我個人不會用這類的油來入菜)
油脂這部分,雖然沒有特別規定比例,但是在整個根治飲食中,好的油脂,是非常重要的(真的超級重要!)只是,很多人都不是很重視油脂的品質,甚至還很怕吃油,這實在是超級錯誤的觀念哦
⭕️『 絕對不要吃錯油!』
吃錯油脂,等於完全白吃了好食材
尤其是精煉油(像是玄米油葡萄籽油葵花油甚至是標榜橄欖油的,其實那些很多市面上大家用的油,很多都是精練加工過的,我自己個人是絕對不會用這類用油的)
另外,每個人對油脂的需要量不同,我自己是不會像生酮那樣大量吃油。
剛開始,我會建議大家慢慢減少澱粉,
炒菜時慢慢多放點油,讓炒出來的蔬菜類&蛋白質都是油油亮亮的,然後吃肉時,把肉跟皮一起吃,這些狀況,就是油脂與其他食材非常完美結合了哦
⭕️『 吃好油,才能排出壞油 』
對於我們家的用油,當時我可是自己做了好久的功課,才固定下來這一年多的飲食料理用油,因為吃好油,這幾個月以來,我的內臟脂肪真的降超多的。
如果大家有興趣,下一篇,我再來好好跟大家分享,我自己料理時如何輪流搭配不同的油脂,讓所有種類的油脂都均勻攝取(大家會想知道嗎?!哈哈 )
⭕️喔還有一點,不管我手邊的油有多好,我個人日常生活裡是比較不會直接去喝油啦。油脂就是要跟著入菜呀,搭配著蛋白質與蔬菜一起吃進身體裡,也比較好吃美味呀,而且有些食材就是要用油去料理才能夠保存比較完整的營養成分,不是嗎?所以不要再餐餐吃水煮餐了啦!
今天工作了一整天,到晚上才有空寫文發文
沒想到又不小心寫了好長一篇,大家要仔細看哦
這些真的都是我自己這幾個月來根治飲食的滿滿心得呀
先告一段落,下一篇繼續分享,請持續鎖定!
............
⭐️這個飲食根治身體的方式,當然不是我原創的(超感謝宇凡老師創立這個飲食法),我更完全不是專業領域的,我寫的都是只是我個人的心得分享,不一定適用每一個人的體質與狀況哦(完全就是不負責任的個人心得分享啦,哈哈)所以拜託本身就有慢性病的朋友們,絕對要問過你的醫師,再決定能不能這樣改變飲食哦!
⭐️由於FB的演算法會擋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們請幫忙按讚&從粉絲專頁最上方的追蹤那邊,點下搶先看,這樣就不會被FB擋文章囉!
💙我真的打很久ㄋㄟ
所以如果要轉分享的話
拜託大家請註明出處哦,謝謝哦☺️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留言貼圖鼓勵
才不枉費我工作了一整天後還打這麼長篇~ 哈哈哈哈
好啦,看懂了就要開始做哦💪
並請繼續期待婷婷下一篇的分享🥰
就讓我們一起變健康一起變美吧😘
💙更多日常,歡迎追蹤
My IG:carriechen930
「麵包比例算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48號貳樓的戀食人生 Facebook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燈火闌珊處 Facebook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Re: [問題] 麵包含水量計算- 看板baking 的評價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烘焙計算 的評價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烘焙丙級麵包百分比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請問食譜比例計算問題~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心得] 湯種土司與比例還有網路食譜-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麵包比例算法 在 茅寶村: 超熟鮮奶土司烤模﹑麵團比例換算 - Pinterest 的評價
麵包比例算法 在 燈火闌珊處 Facebook 八卦
一位超認真的朋友提供了3/29早餐會的筆記,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
討論量化分析,很容易會侷限在看財務報表數據而去買股,那如果財務報表造假,就很容易買到地雷股。認為還是要搭配其法說會、了解其商業模式,整體去看,才能避開地雷股。
燈大剛開始投資很怕買到地雷股(財務造假公司),所以剛開始大量閱讀再講財務造假的書,例如《騙術與魔術:識破13種連財務專家都不易看穿的假報表》(美國案例,已絕版),現在比較有信心有能力可以避開財務造假的股。如今認為不是看這麼多財務造假的書或案例就可以避開(有稍微幫助),但還是要了解其公司的商業模式 如何去經營 策略是什麼,分析其商業賺錢的邏輯性(邏輯要合理,要長期去思考和訓練)。法說會比較吸引我的內容不是財務數據的報告,而是有關公司產業狀況 如何經營。
燈大一開始就清楚自己是走「從長期價值投資/商業模式去研究個股及價值」,但不是很容易做到。不過方向明確,就努力去學習相關知識:商業相關、商業傳記、會計相關、公司年報 法說會,持續去閱讀。
詢問燈大持股時間,看長期至少3~5年。燈大賣股的原因三種理由:當初買股的理由消失,二來有更好的投資標的,三來此股股價已經漲太多了。
有人問燈大為什麼不做某方程式:設定某種條件,達到就自動賣出。
燈大回覆,只要寫出這種條件的就是量化(有量化數據才能說達到什麼條件就會做什麼動作),但其實這樣與我的投資理念是相違背的,我不認同有所謂量化分析,我覺得一旦分析就是質化了。量化其實是對於你這質化分析的一種輔助,量化數據如毛利率提高,但其數據卻沒辦法說出這家公司產業模式或產業變化,那只是由一種結果講另一種結果。
有人提問現在有新興行業 AI Agent,聽說套上大數據幫投資人買進賣出,沒有感性問題只有理性,聽說這領域一直成長,燈大如何看待這方式。
燈大回覆,是否真的有效,有待時間驗證。另要判斷AI此方式投資可不可行,我由所獲得的AI相關知識個人判定為不可行、不太會成功,因為知道現在AI技術可以達到怎樣程度,投資以現今的AI技術還是無法做到。
首先要知道目前AI技術為深入學習,給他看大量資料/數據,然後AI會在這些大量數據幫你找到 也就是所謂的暗知識,以人臉辨識來談,他的模特就是你寫了演算法之後,給他大量/幾百萬張的人臉圖案,然後它會一直去看,就會訓練出人臉就是長這樣,但它是怎麼認出的,你不知道,後來研究萃取出它們大概是看哪些,我們認臉是看五官,它們是看兩眼間的距離或其他東西,但終究它怎麼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認出這個人就是你 我們是不知道的。其中有很多細節不細談,但想想你要給出怎樣的資料/數據去訓練AI挑出怎樣的股票未來是會漲的,宣傳AI選股的一定是用過去和股價相關的數據,不然怎麼預測這家公司的股票未來會漲,其實這和技術分析大同小異的方式,用目前AI投資會不會有效,或許某些時候/情況有其效果,但是長期都會是有效策略嗎?採懷疑態度。
與會者有人說李彔也提到:「現在講K線已經是比較『低級』的了,最新的理論講AI(人工智能)」(出自李錄:價值投資的知行合一 )
有人問燈大如何去挑產業,因為每家公司的企業文化與經營者理念都不同,燈大是一家一家去挑出自己認同的公司嗎?
燈大回覆,理論上是應該一家一家去看,無論是透過年報或是法說會,巴菲特一開始是這樣做,這樣確實是真正有效的方法,但我個性很懶,每天隨時去注意周遭生活朋友交流或新聞或法說,當有吸引我的點才會進一步去看。有些個股看其法說會才知道這家,其前幾分鐘才吸引到我,就去進一步研究。所以常常一年只找到一個好機會,做一筆交易(持股不算)
詢問燈大是分批買還是一次買
燈大回答大多是一次買進,因為當下決定買入時是覺得它已經很便宜被低估,就不會去期待更便宜了,如果還要等待它更低點,那就是賭了,覺得沒有意義。所以要對買下的判斷有把握一點,還是取決於你認為它現在的價格是否是被低估狀態的能力。雖然有時買進,它還會跌,但沒有關係,因為沒有人可以買在最低點,我只要買在相對低點,抱得夠久,都可以賺得到錢。但很多人怕買入會跌就分批,但因為分批有時買高有時買低,平均下來買進價格也差不多。但燈大不怕股市大下修,還是會抱持著。
有人問 如果股價離你想買入的目標價距離有段距離,燈大會怎麼做?
燈大回覆,既然對這家公司的未來看好,現在買入價格與你要賣出的目標價(覺得它真正的價值/價格)還很遠,那漲了10%又如何,雖然最初會想 「啊漲停耶 是不是跌回來再買」結果錯失了一個漲三倍的股票。所以會一直修正方式:現在會一次買足,即使要買當下漲了也還會買。因為之前的經驗,重點加上我對這家公司有充分了解與研究,也有一定信心的前提下,所以它漲停(我還是覺得便宜)我才會追高買進。不然不會隨便去追高。然而當下要承受,買進後可能股價還會下跌,一段時間的帳面虧損與套牢(坦然承受),認為所有策略都有其優缺點。
有人建議為什麼燈大不看該公司過去股價可能的低點而買入?燈大認為即便過去股價再怎麼樣的規律,你怎麼知道現在的股價是低點(過去不代表未來)。詢問者的前提邏輯是這家公司過去的股價趨勢,但燈大的邏輯是我現在看這家公司的股價 與 我對它未來預測的股價去做比較。我對它未來的預測與現在股價有大段距離 而且我研究透徹有信心,就不會考慮它股價之後還會不會回跌,我就會買入。(長期來看,我買在相對低點,雖然買後公司股價可能下跌15%,短期會覺得跌很多,但以長期來看,這上下15%的區間是差不多的)而依詢問者邏輯是有可能現在股價是過去股價趨勢的高點。看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結果不同。
有人問燈大怎麼決定自己持股比重——>自己最看好的會重壓,建議想清楚投資策略還有其優缺點,這之間是相關的,和適性而為。
有人問燈大會做短線投資嗎?例如 80%長期,20%短線。燈大回覆 現在不太會主動尋找這樣的機會 覺得很麻煩,短線做完又要換標地。
續問若是抱長期,看錯的話損失很大
燈大回覆 所以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個性與投資策略,把這家公司研究深入與透徹,加增自己的信心水準。
無論是買價值股還是成長股,優先考慮都是下檔風險。
一般人認為下檔風險是指買進這檔股票後它還會下跌的機率多高或空間有多大,但燈大有不同見解,認爲下檔風險是指 該公司有其基本價值,簡單說明舉例,某公司市值的100億,手上現金有70億了,那我認為它下檔風險基本在70億左右(燈大自說可能是極端概念),你買在 60億或70億就會覺得它下檔風險很低,它股價之後有可能跌到50億.40億等,但燈大不在意它之後股價會不會這麼跌,在意的是它真實的基本價值在哪兒,是不是那真實現金70億沒負債,(會不會造假,當然要自己判斷),這樣買入即便它市值跌到 40.50億,也不擔心。相反沒有這些基本資金去支撐其價值,你判斷說他最低跌到 70億,若市值真跌到50億 還這麼有信心嗎?
基本上明確知道有基本價值在其中,買進價格不會超過價值太多。判斷如果我長期持有,如果下檔最差有個 15%虧損,這樣會比較有信心持有,如此也不會虧到太多錢。基本價值是從很多角度去判斷,基本資產、現金、客戶關係、商業模式、技術,以上總結主觀判定這些價值多少錢,假設這家公司要被私有化,你覺得這家公司至少值多少錢?當然要保守去算。大部分相類似或產業的私有公司如果被合併時,大概用可以賣多少錢?這樣公司市場大約是用 5~8倍去買,你就用4-5倍去估值,這是一種估值方法。估值方法很多,無法以一概全,還是得 case by case,這還是需要憑靠你去大量閱讀 看很多的資料才比較可以去判斷。或者倘若你對這家公司的產業和商業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你比較有信心知道這家公司最差業績是怎樣狀況 ,不會再差了,這也是一種基本判斷。
詢問如何學財報
學習投資第一天 就先買股票,財報學習不是拿教科書從頭看到尾,而是先看基本科普等級的財報書,大概了解什麼是營收 成本 費用 毛利率等,接下來真的去看個股財報 邊看邊學。這種東西急不來 持續學一定會進步,我大概花了兩三年才真的覺得看財報是沒有問題的。看得懂每一項數據的定義與背後意義,把會計學通了,不代表看得懂財報,真的看懂財報還是要去了解其商業模式,不然你只是看到數據,而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但基本會計知識還是需要的。
問什麼叫商業模式?
燈大回覆 簡單而言就是這家公司怎麼賺錢,不是所謂製造產品賣出就是商業模式。簡單舉例,兩家同樣都是麵包店,彼此的商業模式不一定相同:銷售的策略不同,製造流程、鎖定的目標客群、販賣策略都不同。為了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多想多做,它必須找到適合自己公司狀況的好的商業模式。
簡而言之,如何在競爭中勝出的你的賺錢方法,就是商業模式。
說仔細點有很多面向,你的目標客群是誰?你如何創造出價值?你創造什麼商品服務?如何把這價值傳遞出去?你的供應鏈或者製造部分,這些都是商業模式的一環。
透過大量閱讀,聯想到以前的經驗、閱讀或商業知識累積,就能多少看見這家公司的亮點。例如之前看過騰訊傳,從中累積的知識,看見個股未來發展的亮點。
討論到如果有公司減資,究竟是買進庫藏股減資,還是現金減資比較好?
燈大回覆 會以公司老闆角色去看 而且老闆對自家公司更為了解,會以自己/最大股東能夠獲得最大利益,目前公司前景很好,買進庫藏股並銷毀後的減資,未來股東權權益會更大。
其實要看公司狀況 究竟是現金減資好還是買回庫藏股減資比較好?若以老闆看好自家公司前提下,如果選擇減資拿回現金(不用繳稅),但手上持股還是會變少雖然比例沒有變,拿到的現金還是得回市場投資,但如果前提仍很看好自家公司,想再投資自家公司的話,就要再增資,這樣減資又增資不是很奇怪嗎?
現在買回庫藏股的策略,股東持股比例還是一樣多。因公司前景很好,買庫藏股方式更好,一來以長線來看,現在是很便宜的股價,可以用便宜價格買進庫藏股,二來買完又註銷後,股本縮小,未來前景好,以後每股盈餘更高,分配到我這個老闆/股東本身的利益會更大,當然還有其他考量。
計算方便舉例如 10億股本(1億股),想減資減到5億,一年後我賺10億稅後淨利,如果我沒減資,10億股本EPS為10元,但如果減資,5億股本eps則變成20元,獲利成長一倍,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通常股價也會成長一倍,而且很有可能股價成長超過一倍,因為市場會看到這樣驚人獲利。其實這樣方式也是很保險的投資 聽起來是減資,但實際上是再投資,因為手上持股會更有價值。
麵包比例算法 在 營養師Stella Facebook 八卦
[食物vs份量] 解碼「全穀雜糧類」食物_2.應用篇
在前面的”解碼「全穀雜糧類」食物_基礎篇”文章中,我們認識了食物份量的觀念,並了解那些食物屬於主食類,及一些常見主食類食物一份的量。儘管如此,對初次接觸”份量”概念的人來說,可能會有點不知如何著手,畢竟並非每個人都對20公克的米、25公克的紅豆有概念,而實際上我們所接觸的食物是白飯不是生米,喝的是紅豆湯,不是直接吃生紅豆,所以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要教大家如何將之前所學的主食份量概念運用到平日生活中。
▍食物份量的生活運用~計算食物的熱量和營養
一.如何計算食物份量~一般食物
想要計算食物份量,首先你要先了解該食物多少公克為一份主食(即這個食物要多少的量可兌換一枚主食類代幣,來和其他主食類食物替換;註1),然後再將該食物的重量除以一份主食的重量,就可算出該食物的份量。然後估算出其三大營養素含量以及熱量。
舉例,你想要知道住家附近麵包店的吐司熱量和三大營養素含量,拿出一片吐司秤重後量為60公克,60/30(因為吐司30公克為一份主食)=2,就可知道這片吐司=2分主食,含4公克蛋白質、30公克醣類,熱量為140大卡。因此,以後只要買這家店的吐司,一片就是兩份主食。
對於瞭解周遭食物份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量買個小秤(坊間很多小電子秤,約兩百多元就買得到,要找那種最低刻度1公克的秤)。雖然秤重感覺有點麻煩,但鑒於大部分的人生活圈都相當固定,就是家裡、公司/學校,及一些常去的地方,所以其實常吃的食物就是那些,因此真正需要秤重的其實並沒有那麼多。
當然,我們總有離開生活圈,到外地或去一些比較少去地方的場合,總有不方便隨身攜帶磅秤來秤食物重量的時候。所以我們可以在平日累積自己判斷食物份量的能力。例如當你秤完吐司、知道這片吐司為兩份主食後,你可以觀察一下所謂兩份主食的吐司大概多大片。一般我們會用隨手可取得的工具來協助我們判斷食物大小,例如手掌/拳頭大小、手指長度,或是吃飯時常見的碗和湯匙。所你可以用手來比看看,兩份主食的吐司大概有多大….有整個手掌大嗎,還是只有掌心大;它的厚度呢? 是小指的厚度,還是食指厚或拇指厚呢? 在觀察後,你會對兩份吐司大小有概念,如此一來,之後若吃到別家的吐司時,你就可以透過經驗比對,了解這片吐司到底應該比兩份主食多,還是少,還是差不多就是兩份主食。
附圖是簡易食物代換表供大家使用參考,這個表格就是依照上述方法~秤重後再以較生活化的單位(碗、湯匙和手等)來說明一份的量大概是多少,以方便我們平日生活上的使用。例如,你可以看到表中白飯是1/4碗一份主食,所以就知道一碗白飯就是4份主食,也就是280大卡,以此類推。要留意的是表格中的碗是指家裡吃飯那種大同瓷器碗,而非外食那種大湯碗;一碗的量是指一碗平平,不是盛的尖尖高高的;是自然盛一碗飯的量,不是用力壓實填成一碗喔。另外,一碗粥指的都是稠稠的粥粒;一碗紅豆指的是一碗滿滿都是粒的紅豆。所以如果你吃的紅豆湯是半碗粒,半碗湯,那麼就算是半碗紅豆,而1/4碗紅豆為一主食,所以就算成2份主食,也就是裡面的紅豆有140大卡(這只有光算主食的量,紅豆湯還有糖的熱量要算)。
(註1)於搜尋網路搜尋” 食物代換表”,即可查到一個可下載的PDF檔,裡面有包括主食類食物等六大類食物的常見食物份量資料。
二.如何計算食物份量~包裝食物
如果你買的是有提供食物熱量或份量的食物,例如便利商店、買場的包裝食物,或是一些有提供食物營養資訊餐廳的食物,透過外包裝袋上的重量與營養標示表,你也可估算出它的份量。
1.用重量直接換算:例如某便利商店吐司一條為850公克,內有12片吐司,那麼你就可以知道一片吐司70.8公克,將70.8除以30(吐司一份主食的重量)即可算出一片為2.4份主食。
2.用熱量直接換算:舉例若A吐司一片熱量為180大卡,那麼直接除以70(一份主食的熱量),你就可以算出這片吐司為2.6份主食。
上述這種用算法只適合單一食物,例如純主食類(吐司、饅頭、蘇打餅乾等)或純肉類(烤雞肉、蛋、烤魚等),因為如果是複合食物的話,因為除了主食類原料外,還有肉類等其他食物材料,由於主食類和肉類的代換基準不同,所以不適合直接用主食的熱量相除來扣主食份量。
▍一天該吃多少份主食?
一天該吃多少份主食端視你每日可攝取熱量,以及三大營養素的安排比例來換算。這些Stella已在之前文章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之前的文章來看。為了方便大家對一天所能吃的主食有點概念,在下面提供了國建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中,針對每日不同熱量需求者的主食類份量的攝取建議給大家參考:
1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6份主食
15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0份主食
1800~20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2份主食
22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4份主食
2500~2700大卡,每天建議攝取16份主食
一般女性和銀髮族每日可攝取熱量約在1600大卡左右,換句話說,大部分成年人一天可攝取的主食量為10~12份之間,因此對大部份人來說,一餐3/4~1碗飯是OK的。講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感到驚訝,因為自己可能沒有吃那麼多主食,怎麼還會胖呢。其實,現代人的醣類攝取問題並非來自飯、麵等正餐的主食吃太多,而是正餐以外的主食類加工食物,如餅乾、麵包、蛋糕吃太多,或含糖飲料喝太多。所以如果你是為了健康或減重而關心份量或主食類食物的話,建議妳聚焦在戒掉正餐以外的餅乾、零食、糕點,以及含糖飲料,而非不敢吃正餐的飯和麵喔^_^。
麵包比例算法 在 烘焙計算 的八卦
... <看更多>
麵包比例算法 在 請問食譜比例計算問題~ - Mobile01 的八卦
請問食譜比例計算問題~ - 如題~假如今天我要做一個波蘿麵包配方比例麵團40g 波蘿皮15g請問假如我要做60g的麵團,那麼波蘿皮應該要怎麼算出來呢? ... <看更多>
麵包比例算法 在 Re: [問題] 麵包含水量計算- 看板baking 的八卦
※ 引述《bcjblackcat (zZzZ)》之銘言:
: 標題: [麵包] 麵包含水量計算
: 時間: Mon Oct 1 11:57:39 2012
:
: 常看到高含水量麵包配方,但有時自己算出來跟食譜上百分比不太一樣...
: 想確認麵包含水量的公式,應該是濕性材料/麵粉
: 還是濕性材料/所有粉類(奶粉或其他粉) 或 濕性材料/扣掉濕性材料所有材料重量
: 有點白癡的問題但上網都爬不太到XD
: 感謝協助了!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20.135.92.136
: 推 Nintendou:麵包配方要計算百分比, 都是先將麵粉當成100% 10/01 13:10
: → Nintendou:其他的材料再分別計算和麵粉的相對比例, 就是材料/麵粉 10/01 13:12
: → Nintendou:所以若要算含水量, 便是'水/麵粉'即可, 不用算到太精細 10/01 13:12
: → Nintendou:例如把水全部換成鮮奶, 但鮮奶含水量只有87.5% 10/01 13:12
: → Nintendou:有加雞蛋的話, 全蛋的水分也有65.5%, 算起來會很麻煩 10/01 13:12
: → Nintendou:如果加了水又加鮮奶, 就是把兩者的克數合計都當成水即可 10/01 13:17
: → Nintendou:奶粉的比例也是要另外計算, 就是'奶粉/麵粉' 10/01 13:19
借這篇文確認一下,買了幾本書中的材料就是用%方式表示
一開始都看不懂…我只會看直接用幾克來表示的呀!!
看了N大的解釋後大約稍微理解了!!
Ex:書上的布里歐(Brioche)麵團配方,假設我粉要做1000g好了
高筋麵粉 80% 800g 酵母粉 1.5% 15g
低筋麵粉 20% 200g 鹽 2% 20g
砂糖 5% 50g
蛋黃 30% 300g
牛奶 50% 500g
奶油 50% 500g
是不是要這樣子看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12.193.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