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懇請幫連署,為了自由,為了BL)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拒看偏頗造神報導,抵制不實假新聞】
團體連署表單:http://bit.ly/2YRogbe
個人連署表單:
https://docs.google.com/…/1FAIpQLScaxffWkRiSqPDXz…/viewform…
(雖然是由青年學生發起,不過個人連署不限青年學生才能參與噢!)
【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拒看偏頗造神報導,抵制不實假新聞】
團體連署表單:http://bit.ly/2YRogbe
個人連署表單:http://bit.ly/2UCnJdY
自2018年九合一大選後,特定媒體偏頗、造神與造假新聞不斷,舉凡東森新聞台報導「網傳淘寶消費送豬肉腸,建議煮熟食用或丟棄」,中天新聞台播報「異相?!三市長合體天空出現『鳳凰展翅』雲朵」,都造成未經查證的資訊流傳,引起社會輿論與資訊混淆。甚至有特定新聞台,在新聞播報時段以不合理的報導比例,塑造對單一政治人物的偶像崇拜,皆是媒體亂象與失控的具體呈現,顯示媒體喪失第四權的角色與責任。
在言論自由日這天,由各大專院校學生會、學生異議性社團與青年學生,串聯發起「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是因我們看見報導偏頗、不實新聞的新聞媒體,表面上高舉「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大旗,實際上卻持續播報假新聞、造神新聞,破壞台灣的社會互信和民主體質。
事實上,新聞媒體所擁有的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並非無限上綱,憲法第23條賦予國家在法定與限度內限制人民自由,《衛星廣播電視法》第27條即規範,「製播新聞及評論,應注意事實查證與公平原則」,並不得有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製播新聞違反事實查證原則,致損害公共利益等情形。我們認為媒體不應淪為不實資訊和信仰狂熱的製造機,在言論自由的大旗下,媒體更應承擔相對應其自身影響力的社會責任,落實事實查證、合理分配報導內容比例,秉持呈現多元意見和民主精神進行新聞資訊傳遞。
另外,從眾多學者的研究,可以發現中國政府不斷地以行銷資金投放、戲劇娛樂節目銷入中國的市場控制等等利益誘因,引導台灣新聞媒體報導時的自我審查,甚至驅使諸如旺中等在中國有龐大事業利益的企業集團回台買下媒體,進一步操控台灣媒體的報導方向。近期臉書粉私專頁大量的收購消息浮上檯面,更讓我們認為必須警覺中國在「資訊戰」的策略下,有計畫的散播網路消息,並藉著部分新聞媒體協助傳播這些難以核實的網路資訊,影響台灣的輿論市場。
面臨媒體失控與「中國因素」的無聲入侵,各校學生會、學生異議性社團與青年共同發起並組成「青年抵制假新聞陣線」,並提出以下三點訴求與未來行動:
(一)抵制違反事實查證原則、損害公共利益的不實新聞。
(二)拒絕收看報導比例不合理、報導偏頗、充滿造神新聞的媒體。
(三)警覺新聞背後的「中國因素」,要求政府加緊防堵中國資訊戰的金流和操控。
面對中國軍機近20年來首次闖越臺灣海峽中線、大量網軍欲購買各臉書粉絲專頁、媒體作為第四權偏頗失序,臺灣面臨內外政艱鉅的情勢,我們認為,臺灣的學生與青年不應於此時選擇沉默。此次由各校學生會與學生異議性社團串連的行動,將以大學生的身份共同向社會表達訴求,反對新聞的造假與造神,要求媒體自律,承擔起媒體身為第四權應負的社會責任。
共同發起: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國立政治大學學生會、政大野火陣線
學生組織串聯:國立臺灣大學意識報、國立成功大學學生會、國立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國立清華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學生代表大會、臺灣學生聯合會、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國立清華大學研究生聯合會、國立臺南大學學生會、輔仁大學學生會、國立中正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議會、國立臺東大學學生會、中國科技大學學生會、中華科技大學學生會、淡江大學學生會、國立金門大學學生會、東吳大學學生議會、東海大學學生會、國立嘉義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學生會、國立臺北大學臺北校區學生議會、南華大學學生會、臺北市立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會、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學會、中原大學學生議會、實踐大學學生議會、國立屏東大學學生議會、中國文化大學學生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大學濁水溪社、國立成功大學零貳社、國立中正大學CCU公共事務研習社、高雄醫學大學透明革命、國立臺北大學翻牆社、東吳大學難容社、國立臺灣大學臺灣語文研究社、國立中山大學放狗社、國立臺灣大學大陸社、中女中鳴青社會研究社、朝陽科技大學學生會、中國醫藥大學學生議會、國立台灣大學女性研究社、政大種子社、銘傳大學優客性平社團、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生會、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會、它核他們的故事、中部共生青年組合、國立中央大學燎原社、台南高校對流層、台中一中水源同好會、國立交通大學敵霸閣、國立成功大學研究生學會、文華高中文華青年自治會、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系學會、全國中學學生權益研究會、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系學會、中國文化大學文化學生自治改革陣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自治會、國立中央大學學生會、國立臺南二中學生自治會、長庚大學學生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拾事社、全國學生學論議題論壇、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生聯合會、國立中興大學學生會、國立台北大學尋寶社、國立台北大學三峽校區學生議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領新世代、國立臺灣大學浪達女同志社、台中二中龍吟辯論社、臺中一中學生會、逢甲大學學生會、彰化縣立和美高中班聯會、東海大學學生議會、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摸索社、國立宜蘭大學學生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嘻哈文化研究社、國立體育大學學生會、中國文化大學野青社、國立彰化高中學生自治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噴泉詩社、獨立媒體-草根青年發聲網、國立南科實中學生會、國立中興大學新聞社、美國耶魯大學台灣同學會、亞洲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系學會、靜宜大學尋根樹社、元智大學系學聯合會、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系學會、國立中山大學學生議會、台北市立成功高中班級代表聯席會、國立東華大學烏勇社、北一女綠覺醒、亞洲大學不學無術丈量室、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學生會、國立東華大學學生自治會、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學生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映画社、國立體育大學學生會、讓狂人飛學生社團文化再造協會、龍津高中班聯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會、大灣高中電子音樂社、臺南女中學生會、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研究所所學會、國立東華大學烏頭翁社、東吳大學擊跆拳社、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系學會、國立中山大學性別友善社、思潮刊物、亞洲大學學生會、NUS-Taiwan Student Association、Taiwanese in New Delhi Association、國立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系學會、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系學會、奪回桃園青年陣線、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學生議會、囹語青年媒體、國立臺南二中學生自治會、國立彰化高級中學學生會、國立中興大學學生會學生代表大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生議會、桃園市立永豐高中班聯會、高雄中學嘻哈文化研究社、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學生會、台灣牙醫學生聯合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學生會、校園民主行動本部、長老教會台中大專聯合團契、大灣高中學生會、陽明大學研究生學生會、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學生會、南開科技大學學生會、中國北京大學臺灣校友總會、Chulalongkorn Taiwanese Community、留港臺灣學生會、臺灣留學大陸青年學生發展協會、建中田徑隊、高雄中學學生聯合自治會行政中心、世新大學音樂實習操作研究社、建中青年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辯論社、史丹佛臺灣學生會、彰化高中學生議會、LSE-Taiwanse Student's Union、Taiwanese Student Association in Hawaii、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系學會、嘉義高中班聯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性蘋社、護台灣主權學生聯盟、天主教聖功學校財團法人台南市天主教聖功女子高級中學班聯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滔滔社、台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持續更新)
聲援組織:台灣共生青年協會、臺灣青年民主協會、鄭南榕基金會、社會民主黨、臺南彩虹遊行聯盟團隊、台灣教授協會、台灣親子共學促進會、彰化老屋翻轉文化陣線、社團法人臺南市台南新芽協會、社團法人臺灣北社、社團法人臺灣社、彰化縣磺溪文化永續協會、基進黨、原住民族青年陣線、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法操司想傳媒(持續更新)
個人公開連署:
周婉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黃厚銘(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范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儀深(中央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國昌(立法委員;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洪慈庸(立法委員)
陳柏惟(基進黨發言人)
苗博雅(臺北市議員)
邱威傑(臺北市議員)
吳沛憶(臺北市議員)
劉崇顯(新竹市議員)
戴瑋姍(新北市議員)
黃守達(臺中市議員)
張之豪(基隆市議員)
林飛帆(島國前進發起人)
陳威仲(拷秋勤樂團/激進工作室)
朱品諭(拷秋勤樂團)
蔡丁貴(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名譽教授)
陳東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張錦華(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林麗雲(國立臺灣大學新聞所教授)
吳瑞北(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李衣雲(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林果顯(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曾士榮(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陳芳明(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林佳和(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陳志輝(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徐世榮(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葉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林元輝(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劉昌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教授)
陳儒修(國立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楊佳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沈伯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丹(國立中正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陳尚志(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蘇瑞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研究所助理教授)
楊宗澧(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
閔柏陵(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理事長)
札西慈仁 Tashi Tsering(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
藍佩嘉(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 教授)
林鶴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教授)
黃克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張娟芬(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胡素婉(中山醫學大學口科所教授)
曲家瑞(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藝術家)
鄭曉峰(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系副教授)
洪韵婷(長榮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
李建達(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蔡振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
Christian Helmut Wenzel(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
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陳政維(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
鐘嘉德(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特聘教授)
吳牧錞(國立臺灣大學人類系助理教授)
林良榮(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還有百名無法ㄧㄧ表列
公開完整連署名單:
https://docs.google.com/…/18i2Vsr3233B-Dd9POGGm3Velp4…/edit…
(持續更新)
鳳和中學校友 在 海獅說 Facebook 八卦
[成大「留魂之碑」----人的善意能跨越時間]
#不是木碑也不是木匾 #是有點感人的灣生小故事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只是一塊很普通的石碑。
它座落在成大博物館前方的草皮上,雖然體積也不小,但存在感就是意外的低
不過就是這樣的一塊石碑,讓我每次回來台南
這裡就變成我必定造訪的風景,上週末回來當然也不例外。
畢竟,它一直在告訴我一件事:人的善意,也許真的能穿透時間
.
事情的源頭是在兩年前,那時剛好有篇新聞
說到有一位叫做泉美代子的灣生,在戰後回去日本70多年後
毅然決然在自己遺囑中把自己一半的財產1千多萬台幣,全部捐給成大。
.
這是成大第一起牽涉到日治時期的捐款,不過其實聽起來也還好啦
畢竟很多人都會捐錢給母校啊。
不過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了:成大不是泉美代子的母校
離開台灣時她才12歲。這所學校跟她唯一的關聯,就是她父親百瀨五十曾在這裡教過書。
.
為.什.麼??
為什麼會捐錢給老爸工作的地方?
在他們這些人的心中,這所學校到底代表著什麼意義?
.
[鳳凰樹下的記憶]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這樣的日本人其實還不少
前博物館長指了指博物館前面的石碑,它上面刻著《回憶八十年》
就是當年的灣生在2011年集資捐贈,以慶祝成大八十年的校慶。
.
那時的大禮堂人山人海,一群差不多八、九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
吃力地揮著手上的校慶紀念帽,一邊走進偌大的講堂內。
在場全校師生掌聲雷動,上一刻才開開心心揮手的老人們,
突然就開始抽著鼻子,斗大的淚珠隨即掉下......
.
這群老人正是整個成大校史上最早的畢業生。1945年,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一名校友藤原一矢回憶,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那一天:
「那一天,台南高工上空一片晴朗,
僅餘幾朵夏季白雲漂浮,連日的空襲像是虛言般嘎然而止。
......有些人握拳摀眼,忍住眼淚和嗚咽聲,但我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
隨後國民政府接管了台南高工,並規定遣送所有的日本學生及教員
而且每個人只能帶相當於一個背包的家當,和台幣100元的旅費回家。
回到日本3年後,一群畢業生聚集在教授家中,突然有了成立同窗會的想法
最後終於在東京成立了台南高工同窗全國大會,成員多達一千多人,
最後更以校徽上的鳳凰樹為同窗會取名:
.
「鳳木會」。
.
[跨越時間的善意]
不過,為什麼這群日治時期的學生這麽感念在這裡讀書的時光?
當然每人原因各有不同。但原來在戰後還發生了一件事,
至少成為部分人一輩子感念成大的原因。
一切,都起源於戰後第一任校長王石安的一個決定。
.
1946年初,37歲的王石安頂著留德航空學博士的光環來到台南。
原本政府文教顧問還跟他說:這所學校是一所夠水準的學校
規模、設備、圖書都很完備,當地人士對這所學校非常重視
所以想來想去,就只有你了~~
結果一來到學校後....啊咧?
.
學校在哪?我只看到一堆瓦礫啊啊啊!!!
原來當年的台南高工因為是機械重地,早就是盟軍重點轟炸目標
等王石安左望右望,全校看不到一扇完整的窗戶
舉目所見一片斷井頹垣、遍地磚頭淒涼,
運動場上,到處都遍佈數百個彈坑。
.
王石安就在這種淒涼的環境中開始了台南工學院的重建工作,第一個問題當然就是人才問題
所以他在抵達學校隔天,立刻就下令:留用所有日籍教員。但現在有一個問題:
教員可以留下來,那麼教員的家人及子女怎麼辦?
嚴格說來,王石安其實是可以不用考慮這麼多的,但他考量再三,終於決定:
一樣留下來!
.
不但要留下來,還要讓他們也有受教育的權利!
.
1946年,王石安請示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之後正式成立「省立工學院附設日本人中學校」
學生就是日籍教員的子弟。就因為這樣一個決定,
這些日籍子弟得以在台灣繼續未完的學業。2011年的校慶裡,
一位曾經就讀日僑中學校的學生深谷壽美子語帶哽咽,右手撫在胸前
向成大致上深深的謝意,一邊用流利的中文說:
.
「你們學校讓我們被打敗的日本、被看不起的人,
有這麼好的環境讀書,重視我們、讓我們受教育,我真的很感謝......」
.
[留魂之碑]
日中學校是一件幾乎已經被歷史遺忘的事件,但是曾在裡面就讀的昔日學生
卻一直記著。雖然最後好像王石安鬧出了些風波,最後黯然離開成大
但就是當年這樣的一個小小善意,穿透了時間、也跨越過國籍。
.
之後,我在訪談錄中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百瀨美篶。
這位女士是日中學校的班主任,也就是泉美代子的母親。
設立日中學校的決定,讓美代子在台灣的生活得以暫時延續。
不過很可惜的,不久後就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國民政府決定遣返所有日籍人員,還成立不到一年的日僑中學校也跟著結束。
.
是不是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泉美代子一輩子對成大、對台南念念不忘呢?
我無法回答,但看著文獻中那群成長的灣生們,想必是在這裡度過了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記憶吧。
這塊石碑,就是鳳木會留給台南最後的記憶
在揭碑儀式時,鳳木會會長濱壽夫表達了日治時期的學生,生於台灣、長於台灣、授業於台南高等工業學校,
雖然接下來也要離開台灣,但希望隨著這塊石碑,他們能將自己的魂魄永留於此。
.
「這塊碑沒有名字,但我私底下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博物館的褚老師說。
「什麼名字?」我問。
「『留魂之碑』。」
.
突然我看到一段,在八十年校慶那天
一位最後的鳳木會員玉孝男先生的一段話
讓在場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我生於台灣,在台南就學成長,這裡是我的故鄉,」
他舉起手來,把自己的身體劃成二半,很激動的說:
「這一半是日本人,另一半......
.
是台灣人!」
.
PS:圖片翻攝自成大校友會刊《成人之美》
另感謝成大博物館褚晴暉老師提供素材
鳳和中學校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世界的孩子憂鬱篇:
中國大陸很多父母把孩子送出國,離開自己的身邊,希望他們可以在自由的教育環境裡頭找到自己。因為中國的教育要改變太困難,這是一個千年下來的一個傳統,在台灣其實這個傳統,何嘗不是如此?
美國的高中,他讓每一個孩子,最重要的是尋找你的志趣是什麼? 高中課程非常多種,可以自己自由決定。當你尋找到你自己,你很了解你自己志向的時候,才上大學,然後走向該走的職業,學習相關的課程。
可是台灣不是,台灣高中和在中國大陸的所有的高中情況一樣,不斷的學測 學測 學測,所有的學測一個不小心,你可能就從最好的學校,變成次等的學校。所以養成每天小心小心再小心,而且問的都是一些並不是很重要的雞毛蒜皮的小考試。不讓一個孩子啟發更多的想像力。到了大學的時刻,所有的孩子都覺得我終於解脫了,大學的時候,才要尋找自己,叛逆,烤肉,露營。
可是這些尋找自我的過程,在美國高中時期學生都已經歷過了,進入了大學以後,大家都知道將來一出大學門口,就要面臨社會的競爭。
所以他們在大學暑假的時候,會去尋找自己未來工作的方向,然後開始所謂的實習課程,他們不是全部參加夏令營,旅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真正工作實習的地點,幾年之後說不定那個公司會錄用他,或是那幾年的實習,足以讓他畢業的時候,立刻找到非常適合自己的工作。
如今兩岸這麼多家庭把孩子在高中high school時送出國,明明知道離開好傷感,不要講任何理性,就光講情感都很困難,費用也是很昂貴的,但是大多數的家庭還是咬著牙,把小孩送出去。
這些"世界的孩子",他們固然獲得了原出生地沒有的自由學習環境,但最大的問題就是孤獨,第二個是他們在尚未成熟時於美國不免受到的白人歧視,第三個他們很多心事沒有家人可以分享,所以相當多的孩子得了憂鬱症。
======================================
中國目前是國際上第一大留學生輸出國,留學生數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長。而針對越來越龐大的留學潮,騰訊視頻做了一系列的紀錄片,通過主持人親身體驗及訪問當地留學生的方式。讓觀眾真實而客觀去瞭解美國高中教育及留美生活現狀。
中國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成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適應國外的生活。2013年耶魯大學(Yale)的研究人員發布一項調查發現,45%的中國留學生報告稱自己有憂鬱症狀。中國留學生承認自己承受著在國外生活常見的那些挑戰,比如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但他們認為,學業壓力和融入是最大的壓力來源。
(留學生:在這邊第一次感受到種族的不同,因為以前在中國,都是亞洲人,所以不會覺得有種族,種族歧視,甚至這些完全沒聽過)
(留學生:我剛來我那個學校的時候,整個學校七百多個人,只有五個中國人,我去的時候年齡很小,都不愛帶我玩,我覺得這邊還是,對於亞洲人不是那麼友好的,比如說你的球技比他好,但是教練就是不用你,因為你是中國人)
融入是每個留學生都要面對的問題,他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校友黃征宇,更是前INTEL的執行董事,也在歐巴馬時代成為美國白宮特別助理,成功融入美國上層階級社會中,他又如何融入?
(黃征宇 史丹佛大學校友:這是我一個很大的認識,就是我們中國人很多會說
我們怎麼融入,我去了那才發現,真正在美國的菁英,講究的是融合,因為美國其實是個移民國家,所有這些民族來,不僅是學習當地的文化,還要把自己最好的東西附加到這個文化當中,愛爾蘭人 義大利人 猶太人 黑人等等都是,把自己好的東西融合進去,然後我覺得下個時代,中國人可以也把一些東方最好的東西融合到美國)
尹逸菲是聖多明尼哥高中十二年級的學生,她融入美國的方式很有中國特色
,當地的美國孩子會來一塊喝嗎?
(尹逸菲 聖多明尼哥高中學生:他們會覺得比較神奇,因為是沒有見過的味道吧,
因為我每年在社團活動泡茶的時候,那群外國人都看著覺得很有意思,相當於是大家有一個機會,交流溝通一下,因為我個人從小比較喜歡泡茶,它就是反映了
我身上很多的特點,然後很表達我自己吧)
尊重自己表達自己,可能就是留學生要學習的第一件事情,不要刻意的去融入去學人家,而是要有自己的特點,保持這個文化的多樣性是特別重要的。
美國高中通常上午進行歷史數學等常規課的學習,下午是各類課外活動和選修課
(留學生:在這種美國高中當隊長還是挺牛的一件事情,大家都覺得你是隊長挺厲害,挺願意認識你的)
(留學生:我可以對音樂的理解更加深刻一點,這是我原來所得不到的)
把體育 藝術 和 學術 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背後是怎樣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是甚麼?在追求自己目標的路上,美國人多半顯得神采奕奕,這是在亞洲同學身上,很少看見的。教育在培養看見自己的能力,這恐怕也是中國家長永遠搞不清楚的。
他是哈佛爸爸,因為他的兒子獲得了十四所名校的OFFER,所以很多人都來請教他,這也讓他哭笑不得。
(留學生家長:當然我們家庭都很關注結果,但是我覺得,畢竟大學也是人生中的四年,高中也只有三四年的時間,實際上對我們孩子來說,我覺得比較重要的是他的成長。所以我比較強調是關注過程,而不是只是關注結果,因為很多家長來找我,比如說希望我帶他們的孩子,引導他們的孩子,但是他們實際上說到最後
他都是只是想要那個結果,我覺得作為家長真的應該學會放鬆一點,太焦慮,家長如果特別焦慮,特別摁著孩子,你非得怎麼樣的話,國外的學校是能夠分辨出來的,就他跟你的孩子一聊天,他能知道你這孩子是怎麼長大的)
因為即便你進了哈佛 你如果不能從這個過程中受益,也只是個悲劇。進入名校,是你有最優秀的同學、最棒的老師,一流的課程,最豐富的課外活動,還有最優美的環境。但是如果你不確定自己要做甚麼?那麼名校也許不是你最好的選擇。
甚麼時候中國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原來學習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