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期間,我希望專心處理災區重建工作,所以今天特別請民進黨高雄市黨部陳啟昱主委代表我辦理登記參選連任。
面對高雄半世紀以來最大的氣爆災害,現階段我們有責任全力進行救災及重建工程,這段期間各界不同的評論,我們都會承擔,謙卑以對,高雄在此刻需要愛與包容,更需要全體市民團結走出困境與傷痛。因石化氣爆事件凸顯出的問題,我們訂出「清管線、除盲點、立規範、找未來」的四大目標,目前已與中央政府取得地下管線資訊揭露、提升災害應變量能的共識。
四年前縣市合併,我們從原本的高雄市治理擴大到整個大高雄,當時首要的目標就是「高高平」,原高雄市有的建設、福利,原高雄縣都應該要有,包括擴大大眾運輸服務的量能,建置四大區域公車轉運站,達成38區,區區有公車;原縣區部分易淹水區域,透過建造滯洪池,改善淹水情形;原高雄市民享有的65歲以上老人裝假牙政策,縣市合併後,原縣區民眾也同等享有。這幾年除了進行基礎建設打底工程,我們更積極推動產業轉型,亞洲新灣區的成型就是一個最重要的指標;另外,駁二藝術特區將舊倉庫轉型為港區藝文特區,高雄展覽館完工帶動會展產業,未來還有圖書總館、海洋文化與流行音樂中心等,這些都是產業轉型的起步。將來還會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引進數位內容、會展、郵輪觀光、遊艇、醫材及綠能等新興產業。同時,也會整合公車、捷運與輕軌的智慧公共運輸系統,廣開鄰近而完善的公共休憩空間,並在住安、食安、社安各個面向,不斷推出創意而體貼民眾感受的措施,讓高雄未來的宜居生活可以更健康、完善。
高雄氣爆災害後,我認為轉型的路應該更堅定,因為高雄產業沒有轉型,高雄就無法改變宿命,這場選舉不只是個人及政黨的選擇,更是城市轉型方向的選定,期盼與全體市民一起來翻轉高雄的宿命,高雄加油!台灣加油!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其邁穿梭市區、深入山區,並力推偏鄉醫療、交通,拚「高高平」,和市民朋友一起擘劃大高雄未來。💕...
高高平 在 陳菊(花媽) Facebook 八卦
感謝全體高雄市民用將近百萬張的選票,在這次的選舉給高雄進步的力量肯定。雖然4個月前,我們剛歷經半世紀以來最大石化氣爆的挫折險阻,但我們從未放棄,我們堅定向前,對高雄的持續進步、不斷革新,我們展現決心。每一張選票,都代表著市民朋友與市府團隊對於翻轉高雄城市宿命、實現高雄轉型的共同期盼。過去,高雄,已經一直向前;未來,高雄,還要不斷向前。
高雄,也像是一本神奇的大辭典,它裡面記載了一個個名詞,意義的翻轉流變,每一個名字後面,都見證了城市革新、不斷向前的奇蹟。
像是「愛河」這個名字,過去象徵的是工業城市裡垂死的河流,甚至一度是台灣環境污染的代稱;如今,它所代表的是,河川生態復甦、與水岸景觀改造的典範。
像是「駁二」這個名字,過去它是一個接駁碼頭的名字,只有毫無意義的編號,與日趨凋敝的廢棄倉庫;如今它是城市文化深度的指標,台灣創意經濟的關鍵字。
像是「港區」這個名字,過去關於它的想像,只有貨運的吞吐、重型機具的起降、碼頭工人的汗水;如今是標竿式國際建築匯集的所在,也是高雄城市發展的動力引擎。它更有了新的名字,就是我們的「亞洲新灣區」。
甚至是「高雄」這個名字本身,也有了全面性的改變。過去它帶給人的聯想,就是一座大工廠,是重工業發展的犧牲品,是環境成本的承擔者;如今的高雄,是以景觀美學、生態宜居、文化創意的嶄新都會,更讓人看見不同於既有的城市想像、屬於南方的城市榮光。
從勇敢定義自己開始,改變每個名字背後的意義,創造城市翻轉的典型。這,就是高雄一直向前的軌跡。
當然,走過這一切,更讓我們深深覺得,高雄轉型的使命必須繼續實現。尤其經過石化氣爆的重大挑戰,並沒有挫折我們的理想,反而更感受到,必須加速這個轉型的進程。
緊接著,我們要進入亞洲新灣區第二階段建設的實現,包括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旅運中心、台灣第一條輕軌等重大建設陸續完工,以及接續要進行的油槽遷移,都將使水岸樣貌徹底改造。眾多關鍵建設的投入,為高雄創造全新產業與就業機會,也讓高雄以嶄新面貌迎接未來。
另外,現在的高雄,還有許多國公營事業盤據市區土地,不但利益未歸屬地方,同時帶來的外部成本,也阻礙高雄的發展。接下來我們將與各個國公營事業單位協商,處理污染與工安的問題,並爭取進行合作,要求他們的土地都要釋出,活化利用,讓利益與市民共享;同時在港灣水岸的再造,我們也會繼續爭取與港務公司共同進行開發,讓高雄的港口優勢,更加徹底發揮。
過去我們推動區區有公車、30分鐘生活圈等等措施,實現「高高平」的目標,現在要進一步、更細緻地達成「城鄉、區域的均衡發展」。這不是齊頭式的平等,而是以各區域各自發展的特色,以最充份適當的資源配置,來達成每一個區域的共榮發展。讓生活在高雄這片土地的每一位市民,都能感覺到光榮、感受到幸福。
除了有形的建設,我們更希望能為台灣,開啟可長可久、值得參考的城市治理模式。執政以來,市府團隊所推動的市政作為,都是經過嚴肅的討論與研究,然後堅定有力地踏出步伐。長久、穩定的政績,就是我們提出願景的基礎所在。這幾年來,高雄走出屬於自己特色的城市發展道路,我們的城市治理經驗更獲得廣泛的肯定。隨著台灣城市治理交流網絡的成形堅固,我們願意將這樣點點滴滴累積的高雄經驗,透過這個網絡散播出去,奉獻給整個台灣。
過去的進步,就是未來繼續向前的最好擔保。請大家繼續給高雄支持,讓這座城市成為帶動台灣前行的美好力量。
高雄,因為有你們而偉大!在此深深感謝大家,謝謝。
高高平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八卦
明天會更好
歹勢,這篇文章很長。因為有一些回故鄉服務的心情和規劃,真的很想和你分享......
高雄,是我的故鄉。回到高雄服務,我和大家一樣都希望高雄「明天會更好」。我要求同仁施政不分黨派、不分顏色,只要民眾有需求,就全力努力。
抱著更謙卑的心情,有做得不夠好、不夠快的地方,一定加緊改善,更加紮實做好產業實力與建設。
高雄市議會今天進行施政報告與質詢,我針對市政四大優先政策,加速產業轉型、增加就業、交通建設、改善空污進行報告,也將加強工安、治安,並顧好教育與生活。
台灣在後疫情時期,面臨全球整體供應鏈重組及國際新秩序架構,面對全球疫情肆虐,台灣因防疫成功,維持安定生活,經濟成長也逆勢成長,在經貿架構上也受國際矚目。
除了今年八月,火車站帝冠式建築,將移回原址中軸線外,接下來高雄也成功爭取到「2021國慶煙火」及「2022年台灣燈會」及2022「台灣設計展」,希望展現高雄國際港灣城市的新氣象。
👉#加速產業轉型
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中央5年內投入110億,市府招商再加碼。已有114家業者加入5G AIoT聯盟;中華電信及31家大廠已進駐亞灣成功大樓。
仁武產業園區:已有265家廠商洽詢,將以先進產業、高值、高薪、低污,優先入園。
橋頭科學園區:年底將可選地建廠。已有日月光、智崴、國巨等15家廠商,簽訂合作意向書。
投資高雄事務所:專人專案服務重大投資,至三月底,總投資金額超過3300億。
半導體高雄隊成形:穩懋、穎崴、華爾卡、英特格等大廠陸續投資、加碼搶進高雄。
👉#增加就業
青年產創基金整合運用:增加基金額度到四億元,整合各機關資源,在不同行業(包括青創事業、文創事業、農漁事業、5G AIoT新創)實質協助青年。青年失業率已從上半年13.9%降至12.4%。
👉#交通建設
岡山路竹延伸線:2A階段已於110年3月獲行政院核定,市府配合相關車站辦理都市計畫變更,提早於今年年底動工。
黃線、小港林園線:加速力拚111年動工。
輕軌:輕軌大南環(C32~C1~C17)正式投入營運。
去年底宣布二階輕軌復工,今年4月環境差異分析已審查通過,C17~C20(鼓山附近路段) 將於今年年底完工C21A~C24(美術館段) 將於111年底完工,C24~C32(大順路段)則預計於112年底完工,市府會釋出最大的誠意,為高雄市的公共運輸創造最大效益。
打通道路動脈:中博高架橋今年2月27日至3月8日,以9天拆除引道開放通行,取代原有2個月的工期,減少對市民用路的不便。同盟路地下道拆除18天完工、九如陸橋拆除今年底動工、國道七號(目前已進入二階環評)、及向中央爭取興建高屏第二快速道路。
共享運具:UBike2.0已有906個租賃站,已超過800萬人次使用,高雄市是全台唯一擁有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動自行車、共享電動機車、共享電動汽車的城市。
公車式小黃:今年新增阿蓮區的路線,目前路線數達53條,涵蓋31個行政區,路線規模為全國之冠,未來會持續進行「庄Car雄好行-公車式小黃2.0」計畫,彈性預約服務,支持偏鄉運輸。
👉#改善空污
高雄能源轉型五大原則是減煤、增氣、綠電、反核、區域均衡。
我上任後,要求提早完成高雄市744座工業鍋爐改善,在去年年底,全數改善完成,時程整整提早1年半。並與國營企業+前20大企業共同合作,減少污染排放。
市府並積極與興達電廠溝通,在秋冬停止2部運轉,另2部機組發電負載量降至65%(停2減2),在供電無虞的情況下,減煤量由35%提高至50%;秋冬減煤時間再延長,前後共計1個月。同時,也排定3個階段燃煤機組除役及新燃氣機組投入商轉時程,要求提早到114年除役。
大林蒲遷村:整個遷村作業一定保障居住生活權、財產權及社會權,並持續與居民溝通,4月10日成立「大林蒲(小港沿海六里)遷村服務中心」作為單一窗口,達成共識才會歡喜搬新家。
👉#顧教育
校園霸凌零容忍:成立「校園霸凌事件調查小組」,並以多元管道受理。
班班有冷氣:中央補助35.4億外,市府也相對籌措了3.5億,預計110年底完成冷氣採購安裝,並引進能源管理系統、太陽能光電系統。
國際暨雙語資源:市府110年編列1.49億元比109年預算6129萬,增加2.43倍。將擴增在地雙語人才資源,開設雙語師資學分班,同時優化雙語學習環境,試辦雙語特色學校聯盟,支持偏鄉雙語資源,讓偏鄉科技化雙語學習資源倍增。
設置運動中心:目前鳳山運動園區內的運動中心已開始第二期試營運。
未來中正技擊館將改造成平價運動中心,預計今年12月前可加入營運,另爭取中央的經費,在3處設置全民運動館,並運用既有校園空間5處打造運動中心。持續結合捷運、社宅,聯合開發。
👉#好生活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預定7月正式營運。
社區關懷據點:110年預計設置450處,目前已設置426處,110年預計可達500處。提供健康促進、多元餐飲、培力社區志工等服務,讓長輩舒適在地安老。
長照據點:目前共佈建364處家C級巷弄長照站和日間照顧中心64間(分佈在51學區內),長照涵蓋率已自109年6月43.66%,109年底提升至54.61%。鳳山93期市地重劃區將增設多功能社福中心。
公共托育普及:110年原定目標值24家,已提前達標。目前已於22區設置26家公共托育據點,可收托898名未滿2歲兒童,後續將運用公有閒置空間及社會住宅場地佈建,預計明年底可達30區51處。
公共幼兒教育:包括公立幼兒園和非營利幼兒園,持續努力達到4成目標,111年目標晉升為六都第二名。
坐月子到宅服務:5/1起,現行補助額度從原第1胎80小時(價值2萬元)提升為100小時。
普建社會住宅:將興建至少8800戶,遍佈13個行政區。目前已完成363戶,仍有凱旋青樹、鳳山牛潮埔段及左營興隆段約245戶興建中,岡山大鵬九村社宅,預計今年8月動工,大寮捷運機廠社宅第一期400多戶,今年年底發包,而前鎮亞灣智慧公宅,目前規劃設計中。
鐵路綠園道:目前開放進度達80%,整體園道工程將於今年6月完成,綠園道總面積約為8個中央公園。
新動物園運動:動物園將自今年5月起至明年10月休園,整建立體化動線。未來將以3個主軸呈現—動物的自由之地、親子的同樂天堂、空中漫步長廊。
農業、養殖漁業天然災害保險:109年10月起開辦農業保險,中央補助50%、高雄再加碼補助20%,110年度再提高補助,讓漁民僅負擔1/4保費。
農業用水權免規費:有效管理水資源、減低農民負擔,免收包含登記費、履勘費、臨時用水執照費及狀照費等規費,共計2,700元,並自去(109)年10月21日起生效,期望減輕農民的經濟壓力。
農漁業產銷:與大型通路、電商平台合作,持續拓展國內外銷路。
針對新住民、客家、原鄉文化傳承,全力推廣與保存。
👉#加強工安、#治安 等
旱災因應超前部署:已召開2次抗旱小組會議,啟動水源調度與旱災應變措施,同時增加南化水庫連通管出水量,補充大高雄水源。新增3處伏流水、盤點抗旱水井、提前要求公立游泳池暫停營運等重要提前因應旱現的作法。
路平更精進:109、110年都增列5億元的道路養護經費,以每年23億持續改善路平;使用改良後的「改質 III型瀝青混凝土」, 增加道路密實度;每年減少道路挖掘數 10%、道路挖掘後回填品質抽驗率,自5% 提高至50% 。力求原高雄縣、高雄市道路「高高平」。
工安再精進:
今年多項建設及建案增加,帶動民間建案增加,今年相較於去年施工案件數增加2倍。
針對石化業,將強化歲修作業安全,今年2-3月完成林園23家石化廠聯檢;4月會完成其他57家高風險石化廠檢查。
針對侷限空間作業,共辦理22場宣導場次,含兩場觀摩會,並成立通報群組,列管追蹤。
針對營造業,3月已完成280處15樓建築工地稽查,4月6日市政會議通過強化工安實施方案,希望以建商自律、市府稽查、公私協力三方面強化,目前共計檢查181件工地242家事業單位,停工22件、罰鍰159件,罰鍰金額共計731萬元。
治安維護:以108年及109年發生數比較,全般刑事案件,109年發生數減少1431件;暴力犯罪案件,109年發生數減少12件;重大刑案發生數減少15件。整體治安狀況呈現發生減少的平穩趨勢,市府都會檢視相關治安數據分析,針對治安熱點,持續掃蕩犯罪、查察槍枝、增加見警率,加強治安維護,同時加強警察與消防同仁的裝備,包括警車、防彈背心、警用無線電汰換,消防車輛與裝備汰舊換新。
防疫:登革熱本土零病例,持續加強邊境防疫、孳生源清除。過年期間防疫津貼加碼,相挺醫護與防疫團隊。
易淹水區域改善:
而汛期來臨前,加緊改善易淹水地區,包括大寮、林園、岡山、美濃等地,中央地方共協力投入18.61億,其中岡山地區預計111年4月完工;大寮、林園地區排水整治預計111年底完工;美濃地區排水改善111年6月完工。
高高平 在 高閔琳 Youtube 的評價
【議會】第2屆第1次定期大會市長施政報告質詢
針對(03/31)市長施政報告,閔琳提出以下三大重點的質詢:
一、高雄不只宜居,更要「安全」
從氣爆事件看見高雄市民如何飽受喪失生命財產安全的威脅,認為「中央卸責地方」,主管機關經濟部並未善盡管理之責、違反《都市計畫法施行細則》第15條之土地使用分區管制(液化石油氣不得經過住宅區),看見「財政收支劃分法」之南北統籌分配不公。
因此,閔琳全力支持市府提交議會審議的「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自治條例」,要求業者總公司設籍高雄,以便就近管理,並落實財政正義。
二、橫向溝通要更好
市長曾於八一氣爆時坦言「橫向聯繫不佳」,閔琳也再次要求市府各局處應具體改進,應強化橫向溝通,減少有限資源的浪費,有效執行業務、落實政策宣導。
三、「高高平」,城鄉發展要均衡
陳菊市長在第一屆縣市合併的競選期間、直至連任第二屆,一直以高雄縣市「高高平」為最大的政策目標。
閔琳以「模範生提報」與「高中體育班師資」為例,指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縣市落差極大,影響學生受教權,要求教育局及各局處遵循市長「高高平」的施政目標,落實教育資源的均等化,讓城鄉沒有落差、城鄉均衡並進。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LCdgEolcMU/hqdefault.jpg)
高高平 在 高閔琳 Youtube 的評價
高雄.議會】市長施政報告質詢
第七次定期大會正式開議,針對高雄縣市合併之城鄉差距與「高高平」之區域發展目標,以及,觀光產業與地方發展、教育資源與性別教育,向陳菊市長及市府團隊提出質詢,要點如下:
一、城鄉差距與地方建設
(一)岡山路竹捷運延伸
(二)橋頭科學文創園區
二、觀光建設與地方發展
(一)陸客減少因應措施
(二)崗山之眼(1、交通管制、2、停車場不足、道路拓寬、農夫市集或遊程等配套規劃)
三、教育資源分配
(一)北高雄偏鄉及部落之教育資源匱乏「文化不利」
(二)藝才班(美術、音樂、舞蹈、體育):前峰國中
(三)性平教育之重要:台版 Me too 體操教練性侵、法官性騷判決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XbaatkX25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