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給看傷口的高年級孩子,和他們哭泣的老師。
是在校園穿梭這半年多來,屢屢出現的畫面。
這些老師的眼淚,一半來自於心疼學生所經歷的苦難,另一半,則是來自於學生為何對自己隱瞞的不解和自責。
曾經,與一位已經連續三年擔任一名11歲受害兒童級任導師的男老師,我們一起站在走廊上談話。
聽完我告知的他班上這名男孩的受害情況後,高高壯壯的老師低下頭,雙臂撐著女兒牆沈默著。
這片沈默持續了一會兒,所以有些不知所措的我只能盯著地面,安靜等待後續的處理溝通。
突然一滴水滴落在蓋著薄薄一層灰的磨石子地板上,才抬頭,就看到老師像洗臉般的正使勁用雙手搓著激動泛紅的臉,問我:
「妳怎麼辦到的?」複雜的情緒充滿了他的雙眼。
老師告訴我,班上這個男孩因為親人的離去,原本話就少了,更是變得封閉、失重,看似對任何事物都無感,渾渾噩噩地度日。三年來,老師一直不間斷的嘗試各種方法去關心這個標準的高風險家庭孩子,但從孩子那得到的答覆永遠都是「沒事啊」三個字。
因此,當聽到男孩告訴了我關於他自己從有記憶以來,就會被鄰居以假借幫忙照顧為由帶回家猥褻,並且持續到現在的事情後,老師告訴我,他真的很心痛,而且有多心痛,就有多自責沒有辦法去靠近、並發現孩子的傷口。
這讓我想到「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蘇,是號稱史上最血腥的1999年美國科倫拜高中槍擊事件裡的槍手的母親。
裡頭除了寫下了血洗校園事件發生後,她每個時刻的感受,更試圖爬梳兒子從小到大成長過程的點滴,好追尋一個永遠無解的答案:究竟自己是哪裡做錯,還是哪裡少做,才導致自以為瞭解的那個看似一切再正常不過的兒子,做出了奪取別人和自己生命之事?
在這本書裡,記錄下了一位女性的性侵害倖存者寫給蘇的慰問信,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她自己曾經無論有多痛苦,還是選擇對父母隻字不提的經驗,來讓蘇瞭解兒子沒有把面臨的困難對母親說出來的原因。
她在信上是這樣說的:
「受人騷擾侵犯,我感到無比羞恥。
我親身經歷過,所以可以告訴你們,年輕人受苦都會怪自己,我相信我一定是有什麼問題,人家才會這樣對我。
我希望爸媽心目中的我是最棒的。因此我覺得,我要是把我的遭遇全盤托出,他們就會跟我一樣,認為我有瑕疵、醜陋不堪。
對孩子而言,長大成人的過程十分艱辛,有苦難言時很難向父母或手足求助。」
其實,剛開始做兒童性侵害防治時,我也不是太明白,為何受害孩子會選擇把他們那麼難以啟齒的秘密去告訴像我這樣只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但對自己最親近的父母和師長卻選擇隱瞞;後來,和其中一些孩子深聊,發覺其實很多孩子的原因真的都單純的讓人覺得悲哀:
「我怕媽媽傷心。」A說
「我怕爸爸失望。」B說
尤其比起低年級的孩子,高年級的孩子們已懂的更多,保護色相對也重了許多。有的用冷漠來偽裝,有的選擇戲謔的態度來掩飾,但無論是何種樣貌,
這些筋疲力盡的孩子,都是在試圖讓自己看起來強壯、美好、沒有瑕疵。
也因為他們更聰明、世故了,當他們不想被摸透的時候,如何將內心的秘密藏得密實,便一點也不是難事。
而大部份的孩子,也就這麼背著秘密往前默默地走,走到都長大成人了,還是繼續背著,繼續喘不過氣。。。
兒童性侵害是個又深又廣的議題,尤其當中又以加害人是孩童認識的人的「熟人性侵」為大宗,那對孩子的影響是無止無盡。
在這麼混亂的世界,我們能做的就是儘早陪孩子認識性侵害、明白身體自主權、並還給孩子說不的權利吧,從孩子一兩歲就開始一點也不早,
而更重要的,是永遠要讓孩子知道:
「沒有任何事會讓我停止愛你。」
#我在恆春半島的日子
#兒童性侵害防治
#身體自主權
#蝴蝶朵朵
#熟人性侵
#種籽講師
#培訓課程請聯繫心家長協會
#為保護當事人資料經過適當修改以避免被辨識
#恆春國小南灣分校
#佳義國小
同時也有2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少年犯罪 #少年事件處理法 #法律 少年是一群充滿未來的人。 他們青春活潑純真善良, 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許因為環境不佳、遇錯了人 因此而做錯了事,觸了法或犯了罪😔😔😔 然而過去法律並沒有好好對待這群人 幫他們貼上「虞犯少年」的標籤🏷 一輩子都有個擦不掉的汙點...... 明...
高風險家庭 在 潘孟安 Facebook 八卦
長輩就怕摔,雷陣雨直直落,社工員撐傘為長者擋雨,伸手作拐杖,讓接種疫苗的長輩穩著走。
這兩天屏東各地接連下起雷陣雨,雨說下就下,我們無法控制天氣,所幸各速打站事前就已做好雨天備案,支援各地速打站的社工、公衛或警察同仁擺出銅人陣,不論長輩坐自家車、乘摩托車或搭復康巴士、小黃巴士、幸福巴士前來,只要車到,馬上引導到最靠近帳篷的下車。
長輩還沒落腳,現場主責的社工員當起護衛隊,多名社工員擺設雨傘陣,耐著性子攙扶長者慢行,協助坐上輪椅,長輩的天空一片晴,社工員們卻是一身狼狽,頭髮滴水,鞋子浸水,完全無暇顧及自己。
其實,不管在最大速打站、原鄉、偏鄉或離島等各鄉鎮施打站,長輩打疫苗都是一場充滿愛的接力賽,無差別待遇,只要車門一開,扮演先鋒的社工員,撐傘接長輩下車坐輪椅,安撫心情;再讓校護引導一位家屬推著長輩進入施打,每個細節,都有滿滿的溫度。
由於年邁長輩多,對輪椅需求量大,各速打站機動調整,今天不少鄉鎮的中小型快打站輪椅不夠用,社工員二話不說,兵分多路,載著輪椅衝向天涯海角,甚至,有些社工員用自家的車子支援,哪有需要就往哪去,要在最短時間送到。
剛剛結束的檢討會,聽到一件超棒的真人真事,衛生局今天向社會處求援增補輪椅,二方人馬都已吃緊,正為運送人力傷腦筋時,沒想到,得知訊息的社工員,知道事情緊急,立刻調度手邊工作,立馬出發,熱線中的二端還在商討對策,一通電話插播,社工員已經使命必達完成運送工作,分別送抵里港、長治等施打站,讓聯繫窗口收到及時雨。
防疫腳步沒有因雷雨停歇,防疫戰線在風雨中挺進,雨中,溫馨接送情反讓屏東的溫度再+1。
好事不僅於此,由於長輩起得早,習慣早出門,身為接待第一線的社工員,早上七點就到場定位,讓開打前的空窗時段,長輩依然得到妥善的照顧與安頓,125位社工夥伴們,搭配公衛人力、值勤員警,看到團隊的合作無間,聽到同仁的主動積極,再多的疲倦也一掃而空。
讓我為大家按個讚,不是,應該是讚!讚!讚!數不完的讚。
事實上,縣府的社工團隊自疫情爆發以來,各自就位,照常各種必要的訪視,主動關懷身障、獨居和街友,不定期提供物資,留意高風險家庭的狀態,至於屏東建構378處關懷據點、日照中心、樂智園區等,雖是關閉卻未停止服務。
社會處擔心長者獨自在家,特別開直播和阿公阿嬤互動,甚至預錄活動操影片在有線電視台播放,這群十八般武藝皆具的社工夥伴們們,如同變形金剛,窮盡一切辦法,就是要讓長輩不孤單。
其實,時晴時雨的人生,誰都一樣,烏雲來時,總需有人適時撐把傘,伸把手,團隊們會在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照顧棲身社會各角落的老弱殘,但,這次疫情實在太急迫,我們身邊陸續都有可能遇到陷入困境者,能否讓我們各盡己力,彼此照顧,無情荒地有情天,我相信,只要心存慈悲,終會雨過天晴。
晚安。
高風險家庭 在 侯友宜 Facebook 八卦
一個孩子染毒,這輩子可能就毀了。
今天和新北市六大家長團體座談,第一個提問就是校園毒品問題。我在副市長任內督導教育業務七年半,每當通報數據又多了一個孩子染毒,就是一次的難過與不捨,也提醒政府做得不夠多。
我跟家長團體承諾,當選後會由市長親自督導,整合高關懷青少年通報中心與高風險家庭安全網,透過更快速反應和有效治理,讓孩子遠離毒品、校園暴力。
我的行動政見也提出,升級校園網路環境、自立午餐普及化、持續建置職能探索中心、增設公立幼兒園等政見,將新北打造成健康成長、有效學習的友善城市。這是我對教育的許諾。
高風險家庭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歡迎光臨臺灣吧 #少年犯罪 #少年事件處理法 #法律
少年是一群充滿未來的人。
他們青春活潑純真善良,
但在人生的道路上或許因為環境不佳、遇錯了人
因此而做錯了事,觸了法或犯了罪😔😔😔
然而過去法律並沒有好好對待這群人
幫他們貼上「虞犯少年」的標籤🏷
一輩子都有個擦不掉的汙點......
明明他們都還可以改正且有大好的未來!
好在少年事件法做出了更正,
讓這群孩子可以先輔導後司法,
先行接受輔導教化。
祝福每個年少輕狂都可以重新走回正軌,
在未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 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IG 想再靠近一點點|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 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pMkkN8hxKA/hqdefault.jpg)
高風險家庭 在 呂捷 Youtube 的評價
呂捷怎麼看小英 呂捷怎麼期望政黨輪替後的教育 呂捷給予520的祝福
《哥教的不是歷史,是人性:呂捷親授,如何做一隻成功的魯蛇》
*博客來 http://ppt.cc/k6HvZ
*誠品 http://ppt.cc/mqS1F
*金石堂 http://ppt.cc/hjcwI
*圓神書活網 http://ppt.cc/O4cXA
散播歡樂散播愛!啾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rEEsTEhpMY/hqdefault.jpg)
高風險家庭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一個少年土豆噴農藥的故事。15歲那年,土豆的父親、阿嬤相繼過世,他只得輟學,想辦法到處打工,試著活下去。這樣欠缺家庭溫暖與學校社會網絡資源的少年們,為數不少,都隱身在我們之中。每一天,他們都在與命運搏鬥。
●完整專題 http://bit.ly/2zmPT2u
#廢墟裡的少年 #非行少年 #報導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6hIhWGyVnE/hqdefault.jpg)
高風險家庭 在 婦幼警察隊-高風險家庭定義及指標 的相關結果
何謂高風險家庭?現行法令的保障? 一、法令規定: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 ... <看更多>
高風險家庭 在 高風險家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畫」是中華民國在2004年11月29日起推動的計劃,起因是因為2004年起,兒童虐待、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事件的顯著增加,而問題的複雜性和嚴重性亦 ... ... <看更多>
高風險家庭 在 高風險家庭 - 家扶基金會 的相關結果
高風險家庭 有那些狀況 · 1. 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家庭衝突:如家中成人時常劇烈爭吵、無婚姻關係帶年幼子女與人同居、或有離家出走之念頭者等,以致影響兒少日常生活食衣住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