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105年6月15日於香港「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頒獎典禮」錄影演講稿(中文版)
Warhola主席,各位嘉賓,各位亞洲出版業協會的成員,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晚安!
在開始前,本人對未能親自參加此次盛會並演講,表達深切遺憾。
本人缺席的原因有點奇怪,上任不到一個月的臺灣新政府認為,我的香港行可能對國家安全造成問題,包括可能洩露國家機密,以及對我的人身安全保護有所不足。因此我訪港七小時並進行公開演講的請求,很不幸遭到總統府的拒絕。
喔,我不知道原來香港是這麼危險的地方,各位女士與先生,你們最好小心了!
無論這些理由是否具有說服力,身為中華民國的前任總統,一定會對國家善盡職責。因此,我尊重繼任者蔡英文總統所作決定的職權。由於今晚未能親自與會,請接受我的誠摯歉意,雖然或許不該由我來向各位道歉。但在洩漏更多國家機密之前,請容我開始今晚的演講。
今天很高興能和各位談話。新聞的自由和專業的標準,永遠是現代社會的文明指標,並反映臺灣與香港共同享有並支持的核心價值,SOPA自設立以來的努力與貢獻,大家有目共睹。
愈來愈緊密的臺港關係
我也很開心能和香港民眾談話,理由有三:
首先,我在香港出生,全家在香港住過一年八個月,1951年時搬回了臺灣。所以我也算是香港仔,對香港有一份感情。事實上,我媽媽是在臺灣懷了我,來香港後生了我。如果用企業的語言表達,我可說是臺灣製造,香港交貨,再出口到臺灣,是臺港合作的成果。
第二,香港與中華民國的歷史淵源很深。香港是中國國民革命的基地,也是現代化的先驅,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在香港受教育,念過香港皇仁中學與西醫書院(就是香港大學的前身),更在香港受洗成為基督徒,並設立革命組織。1896年他在倫敦被清廷公使館綁架13天,差一點被送回中國處決,當時營救他的就是香港西醫書院的老師康德黎。香港改變了國父的命運,國父又改變了近代中國的命運,而我是國父的鐵粉,對香港自然另眼相看。
第三,香港與臺灣的關係持續深化。香港與臺灣一同走過風雨飄搖的年代,一起保衛釣魚臺,一起經歷天安門廣場上的六四民運。我記得七十年代臺灣還是戒嚴時期,出版自由仍被限制,我們都是在書報攤「偷看」從香港私運過來的禁書。香港人自己都不知道,香港曾經扮演臺灣年輕人突破政治禁忌的對外窗口。
尤其重要的是,香港和臺灣都使用正體漢字。現在全球使用中文的人口14億人,但使用正體漢字的不到4千萬人,臺灣和香港加起來就超過3千萬。這是連結傳統中華文化的臍帶,也是認識其他華人社會的橋樑,在文化、歷史及美學方面的意義無可取代。香港近年來透過文化、出版,在正體漢字上所做努力,值得臺灣高度肯定。
這些年臺灣和香港也彼此吸引。很多臺灣人第一次出境旅遊就是到香港,對香港大街小巷熟悉程度,不輸臺灣。在兩岸直航前,絕大部分臺灣旅客都是經過香港轉往大陸,香港一直臺灣是通往大陸的門戶。
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香港人因為喜歡臺灣的文化特色與生活品質,到臺灣旅遊,過去八年中,從50萬人增加到150萬。成長為3倍之多。有些人甚至想要移民臺灣。我聽說臺灣的誠品書店在香港很受歡迎,開了3 家。因為誠品賣的不只是書,還讓港人品味臺灣人的生活方式。
上個月香港獲得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2016年全球競爭力評比的第一名,值得慶賀。讓我們為香港鼓掌喝采!
以九二共識為基礎開展兩岸關係
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去年11月新加坡「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過去八年,兩岸關係出現1949年以來最大的變化,變化的基礎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這基礎怎麼來的呢?
1987年臺灣解除戒嚴、開放兩岸人民探親,兩岸關係開始解凍。1991年,兩岸分別成立海基會與海協會,開啟制度化交流。1992年10月,兩會在香港舉行事務性商談,大陸方面要求協商「一個中國」原則,但雙方沒交集。會後我方鍥而不捨,去函提出新建議:「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所賦予的涵義有所不同,各自可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海協會在11月16日正式函告海基會,「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雙方終於達成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的由來。當時臺灣媒體就下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標題,沿用至今。 香港在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過程中,也扮演了一個角色。
在這個基礎上,1993年4月,海基會辜振甫董事長與海協會汪道涵會長在新加坡成功簽署4項協議,這是兩岸在1949年隔海分治40多年後,首度由雙方政府授權相關團體,簽署正式協議。
但不幸的是,往後的15年,兩岸關係的發展動盪起伏,並不順利。從1996年李登輝總統執政時的臺海飛彈危機,與1999年提出「兩國論」的震撼,到2001年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論,2004年與2008年的公投綁大選,15年間兩岸關係危機四伏。
直到2008年,我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推動兩岸和解,堅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不統、不獨、不武」現狀的主張得到超過80%臺灣民眾的支持,可被稱為「臺灣共識」,而「九二共識」則是兩岸共識,已是現狀的一部分。由於這些政策,兩岸關係開始穩定下來。
八年來,兩岸簽署23項協議,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會晤7次並互稱官銜。每週往返兩岸的航班從零增加到890班,去年到臺灣的陸客超過400萬人,增為14倍;陸生增加到4萬2千餘人,成長近50倍,臺海緊張情勢大幅降低。
這些發展將一個「衝突熱點」變為一條「和平大道」。也因為「九二共識」,我們才能連續8 次派衛生部長正式參加暌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這是因為我們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也採取務實的「活路外交」,停止在國際上跟大陸為爭取邦交國而惡鬥,使得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不再是零和遊戲的「惡性循環」,而成為雙贏的「良性循環」,和平紅利開始出現,也已受到美國、歐盟與亞太等各國的肯定。
各位也許記得,1958年8月23日,廈門共軍開始大規模砲擊金門, 面積150平方公里的金門,44天內落下47萬發來自廈門的砲彈,平均每天超過一萬發,1979年起廈門才停止砲擊。2008年後,廈門不再射砲彈過來,送來的是每年平均超過17.5萬的觀光客。有趣的是,陸客在金門最喜歡買的紀念品,就是用共軍多年前打來砲彈殼所製作的菜刀!
由於兩岸累積了足夠互信,在尊嚴與對等的前提下,去年11月7日,我在新加坡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會面,是兩岸1949年隔海分治66年後的第一次。
雙方在會中確認「鞏固兩岸和平、維持臺海現狀」的共同基礎就是「九二共識」。我並當面向習先生表示,「九二共識」的內容就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也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我方不會表述到「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灣獨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允許的。對我們而言,「一個中國」當然指的就是中華民國。「馬習會」後臺灣民調顯示,這種說法有6成民眾支持,比過去的支持度還要高。「九二共識」同時反映出臺海兩岸「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概念。
如果您問:「馬習會」的意義是什麼?我會說,兩岸因內戰隔海分治67年,兩岸領導人平起平坐、握手言歡本身就有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等於搭建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橋,讓兩岸領導人可以直接溝通。
在「馬習會」前的籌備階段,雙方都同意:會談到第三地舉行,馬、習見面時不稱國名與官銜,互稱先生。最顯著的是,我們都同意事先儘早先通知美國。我們也同意舉行會後餐敘,但誰出錢?答案是:各自分擔。我們還各自帶酒來,他們帶30年份的陳年貴州茅台。我們帶25年份的陳年金門、馬祖高梁與老酒。會後發現,高梁酒喝得比茅台多。
讓中華民國成為和平締造者和人道援助者
過去八年來,我致力讓中華民國做「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者」。我們「從臺海、到東海、到南海」三次實現和平,我們提供資金、糧食、衣物、醫藥、救援與醫療團隊、組合屋與其他救災物資給需要的國家,如日本、菲律賓、中國大陸、西非、敘利亞、加勒比海、尼泊爾與中美洲。臺灣如今已是國際社會的資產,而非負債。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創造出豐富多元且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而臺灣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政經轉型的成功歷史,也深深烙印在人民的共同記憶中,成為臺灣社會最深層的底蘊,造就了臺灣的創造力以及人情味,這是大陸最需要了解的。
而大陸的遼闊疆域、人民勤勞,35年來的經濟改革,也使大陸的整體財富與力量快速成長,大陸現在已經非常不一樣了。雙方都要相互了解,將心比心。這8年來,我們歡迎大陸民眾造訪臺灣,鼓勵大陸學生來臺唸書,臺灣的大學校園出現了許多大陸學生,他們與臺灣同學在自由民主環境下,一起讀書、一起辯論、一起運動,一起遊憩,在他們人生比較早的階段,就開始交朋友,為兩岸未來永續和平與繁榮打下基礎。我相信我們將為臺海兩岸人民創造一個非常不同的未來。
記得4年前一月我競選連任成功的晚上,有兩岸大學生一起看電視開票。有國際媒體報導,臺灣同學向大陸同學稱道臺灣選務工作的效率。他說,「你看看我們開票的速度,我們早上投票,晚上就知道結果了!」。大陸同學聽了說,這沒什麼,在我們那邊,也是早上投票,但我們前一天晚上就知道結果了!」大陸學生的幽默感,顯然不比臺灣學生差。
結語
各位女士與先生,過去八年來,兩岸關係的大幅改善,不只為臺海兩岸,更為亞太地區帶來和平與繁榮。臺港關係也連帶水漲船高。我當然希望在臺灣政黨輪替後,這個趨勢仍可持續下去,我衷心希望新政府能有所需智慧與勇氣,維持馬政府過去八年所辛苦打造出的和平繁榮現狀。臺灣與香港本就共享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等核心價值。未來我期待雙方攜手合作,繼續對兩岸與區域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最後,敬祝各位貴賓健康快樂。歡迎大家有機會到台灣來訪問,作我的客人。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26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食J|92年來港由住劏房到五千萬豪宅 軍佬頭招牌被批大陸味:我覺得好靚喎 大家食,對它的印象,一定是那招牌的以平頭裝示人,外形似周星馳電影中的金槍人。外人或許會覺得「大家食」這個招牌騎呢,卻是連登仔經常熱捧的名店,性價比高,亦被力讚唯一可以匹敵到譚仔米線的麵店。第一間分店於1998年8月在深水...
香港移民原因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推動兩岸互設辦事處,絕不能傷害國家主權。
兩岸關係極為特殊,中國在政治及軍事上對台灣有持續威脅,雙方互設辦事處是攸關台灣核心利益的重大國家議題,絶不能以事務性問題欺瞞人民,蒙混過關。
一、 推動兩岸互設辦事處不能傷害國家主權
兩岸關係極為特殊,中國在政治及軍事上對台灣有持續威脅,雙方互設辦事處是何等重大之國家議題,絶不能以事務性問題欺瞞人民,蒙混過關。
早在2008年6月第一次江陳會談,中國方面即提出兩會互設辦事機構議題,可見此事對北京的重要與迫切,其背後原因完全是政治因素,因為北京視台灣為中國的一部分,讓代表中國的機構到台灣設辦事處,可說是政治上一大突破,也等同在台灣樹立具有中國權力象徵的政治符號,一如當年新華社在接收香港扮演的角色。所以,馬政府處理此一議題,不能故意將其窄化成為服務台灣人民需求的事務性問題,而不敢面對處理中國機構進駐台灣最核心的政治問題。
馬政府必須處理的首要之務,是必須確保兩岸互設辦事處不會傷害台灣主權,也不會在國內、國際及兩岸造成錯誤的政治認知。
作為國家元首,馬總統必須釐清、也必須公開宣示和保證,兩岸互設辦事處是沒有任何政治前提,沒有中國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否則,代表中國政府的機構進駐台灣,就會成為台灣的政治緊箍咒,在國際、國內及兩岸產生廣泛政治效應。再者,如果存在「一中原則」的政治前提,現在雙方所達成互設辦事處的協議及各種安排,很可能因為政黨輪替而無法繼續實施,則不但不能穩定兩岸關係,反成為兩岸之間及台灣政治發展的重大變數。在如此重大的國家議題上,馬總統沒有絲毫模糊以對的空間,唯有釐清可能涉及的政治問題,向台灣人民及國際社會作出必要的政治宣示和保證,才能確保台灣主權不受傷害,現在兩岸雙方談妥的事情也才能可長可久,不受政黨輪替影響。
二、 兩岸互設辦事處功能不能名不副實
派駐機構的功能更須考慮到事實需要及可行性。如可便利雙方人民的簽證業務,馬政府和北京想用辦理旅行證件、簽注等名稱模糊政治問題,但雙方代表機構簽發證件一定會渉及到主權問題,北京會接受台灣派駐中國機構可以內政部移民署名義簽發有中華民國國號及國旗的「入台證」(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嗎?如不同意,難道我們要接受「去主權化」的安排,修改證件形式及簽證機關嗎?相對上,中國對台灣人民入出境是由香港及澳門中國旅行社代辦簽注事務,將來是維持現況或形式上改由中國駐台機構簽發?我方如何對等安排?都是最根本的政治問題,政府能迴避嗎?其實,要提供兩岸人民旅行方便,目前雙方皆已派駐旅行機構(我方台旅會及中國海旅會),由它們代辦證件「收受領發」的程序事務,即可達到方便目的,如捨近求遠,傷害主權,台灣人民絶難接受。
派駐機構另一重要任務是要服務在中國經商的廣大台商,但北京視服務台商為內政,並由國台辦主導及操控各地及全國台商協會作為代言人及提供服務,未來台灣派駐機構可以發揮什麼樣的功能,必須說清楚,絶不能只是虛設機構,既達不到我方設處目的,反而在政治上配合北京需求。
三、 兩岸互設辦事處須明確定位,嚴格監督
雙方互設辦事處是處理公權力事務,當然須定位為準公權力機構,不能再以委託民間機構協助辦理政府事務的心態及做法處理相關事務。在中國行使我方公權力,是以派駐機構名義為之,派駐人員亦是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必須善盡對國家忠誠義務,相關言行亦須嚴格規範,也絶不能再發生過去海基會負責人以不同身分和北京聯手干預台灣選舉事務等反常情事。因此,政府須同步制定海基會監督條例,就其中國辦事處訂定有效規範。沒有監督條例必然後遺症無窮,絶對行不通。
中國駐台灣辦事處功能必須是服務在台灣的中國人民,不應該是服務台灣人民及台灣企業,更不能以各種交流名義從事政治事務,甚至服務台灣政治人物,變質為北京在台灣的政經利益交換中心。馬政府要明白告訴北京政府中國駐台辦事處不可逾越的政治與法律界線,也要立法嚴格規範,並保證能加以有效管理。
四、 總結
在各種條件皆能充分考量且滿足條件下,兩岸互設辦事處可以從小規模、低政治、有實效的方式做起,循序漸進推動。這是國家重大議題,馬政府絶不能為向北京交代而強渡關山。唯有先祛除政治疑慮,建立國內共識,做好各項配套,才是化解歧見的唯一途徑。
香港移民原因 在 韋佳德 Skanda Facebook 八卦
「臺灣怪象:以護照檢定語文教學能力!!」
沒錯,這個怪象發生在臺灣,而且是行政院勞動部的政策,苦主就是我韋佳德本人。
(敬請各位幫忙分享)
2008年,我剛到臺灣時,還沒踏進演藝圈;當時我尚未取得博士學位,因此無法在大學任教。但我自認我可以去補習班教書,原因並非「阿斗仔不教美語沒事做」而是因為我有資格。我有什麼樣的資格呢?
首先,我自小成長在雙語的環境(英文、義大利文)。另外,我曾通過「教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師資資格考,也就是說,我具有專業資格,教導那些「以英語為第二語文」的學生。來台後,才發現這些都無濟於事,因為就算補習班老闆願意幫我申請,我還是沒有資格取得工作證,因為我拿的是義大利護照。
什麼?為什麼持義大利護照者不能在臺灣教英文?
因為根據臺灣的「外國人就業服務法」第四十二條規定:
外國人受聘僱從事本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之外國語文教師之工作,每週從事教學相關工作時數不得少於十四小時,且應具備下列資格:
一、 年滿二十歲。
二、 大專以上學校畢業。
三、 教授之語文課程為該外籍教師護照國籍之官方語言。
何謂持有英語為官方語言的護照?按照該定義,美國、英國、南非及加拿大的官方語言為英文,自然可以在補習班教英文。甚至香港人、印度人或新加坡人等均可在台灣補習班教英語,因為持有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的護照。
所以台灣是有很多補習班對外籍師資的篩選很草率,因為政府在核發工作許可的要求就只有這麼低:只要是大學畢業,來自英語系國家,就可以在補習班擔任英語老師。
而我因為持有的是義大利護照,我的國家官方語言不是英文,我就不能在補習班教英文了。即便我從小在雙語環境長大,也通過了英語師資的考試,我的護照還是判定我不能在臺灣補習班教英文。
試想,一個剛取得英國護照的越南移民,還無法說標準的英文,但由於他持有英國護照,就可以在臺灣補習班教英文了。而我,只因為持有義大利護照,我的教學資格就被否定。這不是極不合理嗎?
我只希望大家可以理解一件事:護照不能檢定語言水平,更不能用來衡量一個人的教學品質。
現在的我已轉行從事主持工作,但我希望勞工政策可改善,讓來台有資格與能力的人員可合法貢獻所長。法律歸法律,大家確實應該遵守。花了大錢去美語補習班上英文課的你,若想要讓英文能力更上層樓,是否該質疑勞動部,如何判定外籍教師教學的資格的?
我每次針砭時事,都是因為我愛臺灣,也希望台灣可以越來越好。這些文章並非譁眾取寵或標新立異,也懇請大家不要扭曲我的本意。
歡迎分享 🙏❤️🙏
#nofilter #無濾鏡
中時電子報Yahoo!奇摩新聞蘋果日報即時新聞蘋果日報蘋果娛樂新聞蘋果LiveTVBS 新聞Nownews 今日新聞
香港移民原因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食J|92年來港由住劏房到五千萬豪宅 軍佬頭招牌被批大陸味:我覺得好靚喎
大家食,對它的印象,一定是那招牌的以平頭裝示人,外形似周星馳電影中的金槍人。外人或許會覺得「大家食」這個招牌騎呢,卻是連登仔經常熱捧的名店,性價比高,亦被力讚唯一可以匹敵到譚仔米線的麵店。第一間分店於1998年8月在深水埗開設,最高峰有9間分店,最近老闆呂以村被報道花5,200萬元入市買豪宅,更豪付780萬元辣稅,堪稱傳奇。
老實說,訪問前我從未光顧過大家食,卻早已對這家店的招牌很熟悉,為了做資料蒐集專誠到店幫襯,原以為是劣食,吃後感卻較想像中好。到網上蒐集老闆呂以村報道,沒想過在連登很受歡迎,招牌菜過山雞、手攪麵等被網民討論,亦有「大家食又有金槍人」的網民自創句子。來到大家食葵涌總部訪問,呂以村和我想像有些出入,那招牌平頭裝髮型不見了,倒是梳了像韓劇男主角的厚蔭造型,看起來較年輕,一身鮮艷顏色的運動裝打扮,坐着偌大辦公室的大班椅,說話速度倒是慢條斯理,淡定得很。他遞上了卡片,上面名字已經改了呂茂正,原來他早在2012年已經改名。「改名沒有特別原因,貪好聽,我髮型轉了幾年了。你知啦,人老了,白頭髮多了。我現在要染髮,太短是很難染,現在到這個歲數如果不用染真是傳奇,我們都認老。」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大家食 #米線 #譚仔 #周星馳 #金槍人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EH2EzP0yt4/hqdefault.jpg)
香港移民原因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在黎智英的專欄,經常出現「蔡瀾兄」三個字,是其珍而重之的知己好友。蔡瀾讚黎智英「懂得吃」,黎智英則認為蔡瀾是「更懂得吃的人」!今天,蘋果大樓5樓canteen吃到鏞記燒鵝,當年,正是蔡瀾帶黎智英首次踏足鏞記,原因只是黎智英想食雲吞,致電請蔡瀾教路。兩人相識數十載,以「Why not & So what」的人生觀走過大半生,乜都夠膽試,失敗?又再試!現在回首,二人是不枉此生?還是或多或少留有遺憾?
《蘋果動新聞》為訂戶建立互動分享平台「蘋天說地」,第五場呈獻【知己難求!黎智英VS蔡瀾食住對談】網上FAN享會,今日下午4至5時於「果燃台」直播,只限《蘋果動新聞》升級壹會員尊享,你更可以在節目中留言,與他們互動。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黎智英 #蔡瀾 #鏞記 #燒鵝 #雲吞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QF6HRIQlr8/hqdefault.jpg)
香港移民原因 在 經濟一週 EDigest Youtube 的評價
近日不少港人被新的移民政策吸引,打算移民英國。不過,現實中的英國並不是童話世界,Pam 居英多年,最後亦決定回流香港,原因為何?Pam 分享了自己在英國生活不適應的事項,大家可作參考,助大家在作出移民這重大決定前,先作周全考慮。
The Migration Observatory report on discrimination
https://migrationobservatory.ox.ac.uk/resources/briefings/migrants-and-discrimination-in-the-uk/
My video on UK education & childca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RdaNSuiWso
#移民英國 #英國生活 #種族歧視 #BNO #居英權 #BNO平權
影片授權:Empty Nest Wandering Fee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L6RU42Vxm4PFLuUTqyKvg
00:00 - 英國吾好嘅地方
02:01 - 一. 自安
05:13 - 二. 歧視
12:09 - 三. 不同的文化
13:05 - 四. 酒癮
14:49 - 五. 過多自由
16:38 - 六. 寒冷的天氣
18:57 - 七. 公共交通
22:11 - 八. 要超有耐性
24:39 - 九. 地區政府服務缺乏
26:46 - 十. 口音
英國工作的優點和缺點► https://bit.ly/3etsGMb
移民英國倫敦開支洗費►https://bit.ly/2ZoOcxh
英國搵工實戰經驗分享►https://youtu.be/4SPo_mpGDLw
▼▼查看更多▼▼
?全新聲音節目《經一開咪》:http://p.nmg.com.hk/cehuv1
喺屋企或喺辦公室都可以隨時聽,點擊收聽更多節目!
【經一拆局】► https://bit.ly/2MwYd4o
【Big Boss Theory】 ►https://bit.ly/2A3943e
【有樓生活】►https://bit.ly/2AJpCxm
【經一移民局】►https://bit.ly/2Y13Mxb
【理財真人Show】►https://bit.ly/3ePSVNb
追蹤《經濟一週》各大平台:
FB ►https://bit.ly/3cAI9J6
IG ►https://bit.ly/374j8Fq
TG ►https://t.me/edigesthk
Linkedin ►https://bit.ly/2XyvBO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qNGDJYMyrc/hqdefault.jpg)
香港移民原因 在 [移民資訊系列] 香港移民往加拿大的原因+感想 - YouTube 的八卦
這個 移民 資訊系列可以話是欠你們太久了,本身想把所有的內容一集過發放出來,因為實在太長,所以還是要分開兩集講及 移民 的 原因 ,以及心理上的準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