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流感
今天來說說流感大流行吧。
疫情以來很多專家在說 #冠狀病毒流感化。但我第一時間就說過了:
即使專家視新冠為類似流感,但死亡率比流感高的存在,別誤會了!這還是很嚴重的疾病,#甚至嚴重度可比歷史上的歷次流感大流行。因為大家都沒抗體又傳得快,造成大流行後分母很大,儘管死亡率沒這麼高,但會造成相當多的死亡。
冠狀病毒流感化,可完全沒有小看這個冠狀病毒的意思。
每年都會發生流感,要你打疫苗你也不想打,你可能沒有清楚認知到,流感有多嚴重。
這一百年甚至更久和人類纏鬥的流感病毒,不斷突變每年都造成疫情,每幾十年造成一次全世界大流行。雖有疫苗和藥物,但無法完全防治,每年平均造成300–500萬重症病例,每年約375,000人死於流感。
每幾十年造成一次全世界大流行的原因是,不斷突變或重組後他會變成全世界人都不認識的樣子,大家都對他沒有抵抗力,之前對流感產生的抗體都沒有交叉保護力。於是就會造成全世界人的大流行,這已經在歷史上發生過多次。
我來說說人類歷史上著名的瘟疫之一:西班牙流感吧。
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語:1918 flu pandemic),是於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爆發的全球H1N1 A型流感疫情。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5千萬到1億人死亡,傳播範圍達到太平洋群島及北極地區;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為2.5%-5%(當時世界人口17億人),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極為致命。這個瘟疫間接造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他奪去的生命比戰爭中死亡的人數1600萬人還多三倍以上。
其名字由來並不是因為此流感從西班牙爆發,而是因為當時西班牙的疫情最為嚴重(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對傳媒有嚴格管制;只有中立國西班牙能大肆報導,令人覺得當地疫情特別嚴重,連國王都感染了),所以被稱為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一般流感通常死亡的是幼童及老年人、或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但本次流行事件死亡最多的卻是免疫力很好的青壯年,這一點有點類似當年的SARS,社會的青壯年卻最容易死亡的病,會更讓人有絕望感。
目前認為西班牙流感致死的原因主要是細胞素風暴,導致自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免疫力最強的青壯年反而最容易引起強烈的免疫反應而死。這一點目前在新冠或每年的季節性流感較沒有看到,新冠目前主要死亡是發生在老年人還有有慢性病的患者。
這一波的大流行也傳入日本統治之下的臺灣,在當時造成約4萬餘人的死亡。第一波流感於1918年6月初在基隆開始出現,然後蔓延全島,至9月下旬消失,沒有特別顯著的死亡率。10月下旬,第二波流感又開始從基隆出現,並順著縱貫鐵路往南擴散至新竹、台中、台南、打狗(今高雄)及阿猴(今屏東)等地,並藉由海運傳入花蓮港和澎湖,至12月中旬結束,造成約77萬人感染,25,394人死亡。1919年12月,第三波流感又從基隆開始出現,1920年2月底結束,造成約14餘萬人感染,19,244人死亡。日本內地人社群最先爆發疫情,再傳給台灣人;先在城鎮發生,再往鄉村擴散。當時台灣醫療資源缺乏,在台灣367萬人中,只有732名受過4年醫學教育的西醫師。
1918年終究是醫學還沒有很進步的年代,後來H2N2在1950年代末期的亞洲流感流感大流行,還有H3N2在1960年代末期的香港流感流感大流行,就沒有造成這麼多死亡,但也各自估計有百萬人的死亡。
結論,為什麼一個傳染力如此強,大家都沒有抗體的病毒,我們從國家和公衛的角度要如此忌憚他,希望能盡量把他阻絕於國境之外。我們不知道湖北看到的致死率到底是高估還是低估,我們不知道到了先進國家且造成大流行後,致死率是否還可以維持一開始看到的這麼低。未知的病毒就是未知的風險。
我們要搶時間希望能等到天氣熱,更希望能等到藥物,最希望的是等到疫苗。另外在搶到的時間中,也可以觀察他進到隔壁國家後造成的狀況,特別是醫療水準和台灣相近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從而決定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防疫政策。
p.s.圖為美國堪薩斯州賴利堡的軍營醫院,病房內被感染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的軍人塞滿。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韓國持續出現市民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的事件,據韓聯社10月22日下午報道,相關死亡人數已增至28人,本港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現時根據韓國當局的資料,死亡事件未必與疫苗有直接關係,但提醒發燒或抱病人士應在康復後才接種。而韓國的事件中最年輕的死者只有17歲,但官方暫時未有披露確切死因。而食物...
香港流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經過三個多個月的封鎖管制,各地的人們都在問,什麼時候能恢復正常生活;所有企業都在問,什麼時候可以重啟經濟;歐洲各國政府正在逐步恢復經濟活動,美國也正辯論著能不能重啟正常活動。但WHO專家最新的說法是,「新冠病毒可能會成為另一種地方性病毒(流行病),永遠不會消失 」,因此我們必需務實地的學會與疾病共存。到底什麼時候是宣布「大流行病已經結束」的時機?歷史學家則是從過去幾次的全球大流行病經驗,試圖找出答案。1.霍普金斯大學醫學歷史學家Jeremy Greene說,所謂流行病的結束,有社會層面的結束和生物學層面的結束,醫學專家們要等到足以克制或消滅病毒,也就是有疫苗出現,才會認為流行病真的結束,但社會意義的結束,其實是人們對長期的管制封鎖已經難以忍受,而決定,疫情已經結束。2.耶魯大學歷史學家Naomi Rodgers說,「當下全球的情況 就正處於人們說"夠了 我要回到正常生活"的那一刻」,在各國出現的關於是否應該重啟經濟的論戰,正是最好的佐證。3.ITM(安特衛普熱帶醫學研究所)病毒學家 Guido Vanham更認為,COVID-19 新冠病毒 或者說冠狀病毒家族,極可能如流感一樣,成為季節性病毒。換句話說,人們無論如何都得學會與病毒,與疾病共處。】
{內文}
(新聞旁白)
新冠病毒會一直留存在我們的生活裡嗎?根據WHO專家說法,我們也許應該學習與疾病共處
(世衛組織緊急衛生計劃執行主任/Mike Ryan)
這種病毒可能會成為另一種地方性病毒(流行病),務實面對這個可能性很重要
2019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到全球100多個國家,至今超過440萬人確診感染,死亡人數逼近30萬大關,更逼使各國祭出鎖國政策,全球化腳步嘎然而止,這場大流行病會有結束的時候嗎?
(記者)
根據專家說法,有三種主要方式決定大流行病的終結,有時疾病可以被人類治愈,有時他們會自行死亡,有時候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處
(新聞旁白)
所謂「流行病的終結」可能不是真正戰勝病毒,而是因為人們厭倦終日處於對抗流行病的恐慌狀態,而學會與病疾共處,哈佛歷史學家Alan Brandt指出,面對當前新冠疫情,各國政府正處於這樣的敏感時刻,如關於開放經濟的辯論正是基於此,「疫情結束」依據並非醫學和公共衛生數據,而是由社會政治進程決定
所謂「流行病的終結」,於社會層面和對生物學家而言,有不同的定義,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所謂流行病,科學家們投身研究的是病原體的傳播 繁殖 病毒對人體的各種影響,要阻止由它們所引發的流行病,就意味著研發出有效的疫苗,消滅病毒讓疾病消失無蹤,但對社會而言,流行病意味著,是對日常生活的破壞,而人們又該如何應對,如當前所面臨,新冠病毒的全球擴散,迫使各國政府採取了封鎖策略,對經濟造成嚴重打擊。霍普金斯大學醫學歷史學家Jeremy Greene指出,當人們開始詢問流行病何時才能結束,其實他們真正想知道的,並不只是疫苗何時上市或者病毒會不會被消,更多地是,想知道流行病對社會造成的破壞何時能夠停止?
(霍普金斯大學醫學歷史學家/Jeremy Greene)
流行病總是在生物學及社會學兩個層面同時發生難以拆分,我想指出來的一點是,所謂生物學與社會學,對「流行病疫情結束」的決定,在時機點(Timeing)上是不同的,而這個時間差可能是很重要的,試想,當我們放鬆解除社會流行病管制,在某一刻未能及時做出應對舉措,而此時流行病其實仍活躍地在社區中傳播,將會發生什麼後果,生物學定義與社會學定義的流行病終結的時間差,可能會是很危險的
(新聞旁白)
「我認為這是一種精疲力竭和沮喪的社會心理問題」,耶魯大學歷史學家Naomi Rodgers說,「當下全球的情況,可能正處於人們說"夠了"的那一刻」,「人們渴望能夠回到正常生活」
這也就是為什麼,公共衛生專家始終關注並堅持從醫學上真正地攻克疾病消滅病毒,但政治人物卻更著眼於,終結流行病對社會管制,群眾恐慌以及經濟衝擊,政治性的解除封鎖政策,更往往走在公衛和醫療專業之前。無疑地,這必需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
(新聞旁白)
隨著解除封鎖措施,全球各地的氣氛逐步放鬆,在初始的大流行病震央中國武漢,人們在街上跳舞慶祝最壞的情況已過,捷克首都布拉格,當地人已返回重新開業的酒吧和餐館,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孩子們正返回幼兒園和學校,在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再度交通擁塞,但衛生機關警告,第二波感染可能即將到來
(公衛暨流行病學家/Tobias Kurth)
病毒仍然存在,不會因為發布某些解封措施而消失,仍然有超過90%的人,可能很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比例甚至可能超過90%,這意味著將有集群感染,問題是第二波感染潮何時會到來,這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怎麼做如何應對,個人的自我約束,以及是否真正執行近幾週來,專家的建議如社交距離,我認為有可能發生第二波感染,但是如果我們都遵循某種規則,那麼第二波感染就將不會那麼令人恐懼
這不是人類第一次面對大流行病,也不是第一次處理封鎖疫情與社會經濟衝擊之間的角力,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就被奉為研究全球大流行病的經典案例。1918年春季從美國戰地士兵之間開始傳播的流感,僅被認定為普通的感冒,但到了秋季卻出現第二波感染潮,病毒隨著軍隊的移動快速擴散到全美及整個歐洲,死亡率也大為增加,許多城市開始實施管制 關閉公共場所,1919年冬季流感疫情再出現第三波感染高峰,蔓延到全球 無一倖免,直到1920年春季,流感疫情逐漸緩和,繼而神祕的自動消失,二年期間,三波感染潮,總計造成全球5千萬到一億的人口死亡,專家推斷,引發這場全球大流感的 是H1N1病毒,儘管它當年神祕的「自動消失」,但「流感」這個流行病卻一直伴隨著人類,不同的流感病毒家族成員以稍微溫和的面貌出現,每年固定到訪 成為季節性病毒。在20世紀初又導致了二次全球大流行,分別是1957年由H2N2流感病毒引起的亞洲流感,約110萬人死亡,1968年 H3N2流感病毒造成的香港流感,死亡人數也達到了100萬。那麼 Covid-19 及冠狀病毒家族,是否也會如同流感病毒一樣與人類長在。
(病毒學家/Guido Vanham)
看來這個病毒會一直留下來,除非我們消滅它,而要消滅它就需要一種有效的疫苗,能施打在所有人身上,一如當初消滅天花病毒,我們已知covid-19隸屬於冠狀病毒家族的一員,那麼問題是,它會不會跟其他冠狀病毒一樣,這是專家們正在討論的,也是一個未知的議題,Covid-19可能會成為季節性病毒,在冬天及春秋季節出現 夏季則稍微停歇
紐約時報指出,試圖宣告流行病的終結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而在製造出有效疫苗之前,即使病毒仍然潛伏在人群之中,但新冠疫情有很大的可能會在「醫學終結」之前 先實現「社會終結」,屆時人們得學會與病毒共處,社會運作也將在重組後形成一種新常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WZmtJExKA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5.17《文茜世界財經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zUKnrO1zM
香港流感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澳洲去年冬季爆發H3N2流感疫情 造成17萬人感染300多人因併發肺炎死亡 而今年英美也爆發嚴重流感疫情 英國醫療體系幾近癱瘓 美國南加州也已造成124人死亡 專家警告此波流感的特性 開始只有輕微感冒症狀 接著很快地就會攻擊肺部 一有症狀就要立即服藥不可輕忽】
「16893名病患得花超過半小時,等候一輛救護車,病床占據率已達91.7%,但最高只有85%的人被認為是無生命危險的。」
對英國人來說,2018初始最大危機,莫過於如何戰勝流感病毒,因為新年第一周感冒人數就暴增三倍,且平均四名病患就有一個被確認,可能罹患致命性流感,光這七天已經被奪走48條人命,入冬以來總計85死,近兩千人住院治療,全英國更是有高達450萬人等待確診,「我深知這是非常難熬的,如果某人因此延遲入院或者某人的手術被迫延期,我們希望這些手術能夠盡快重新排入,我知道這很困難,這會讓人感到挫折,也會讓人失望,我為此道歉,」英國首相梅伊。
首相梅伊第一時間出面道歉,因為這是英國史上頭一遭,由英國國民保健署NHS下令,所有醫院取消二月前的非緊急手術,且因應流感高峰,多數虛弱病患均被迫得在接受診療前,等待至少12小時,甚至因為英國醫療體系逼近滿載,部分醫院已經容許打破常規,在同一病房內安置異性病患,因為醫院根本連走廊都找不到空位,安置一波波湧入的流感病患,「這當然是一場危機,政府可能會想要用這個詞來形容,但當你看到醫院外救護車不得其門而入,你聽到醫院說他們已經滿載,當你得知人們為了等張病床要花好幾小時,這就是危機,因為七年以來國民保健署補助不足,執政黨又刪減預算,政府卻只會把頭埋進沙裡,」英國工黨影子內閣的衛生部長Jon Ashworth。
英國官方稱,這是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流感疫情,入院病患平均住院時間都比以往還要長,且這其中有1/4罹患A型流感中的H3N2病毒,另外有一半民眾則是感染了,B型流感中的山形種,再加上今年世衛組織猜錯了,今冬可能流行的流感病毒種類,因此就算注射了流感疫苗,保護力也不到一半,以至於全英大淪陷,僅剩五個行政區沒有傳出感染個案,「上回我印象中遭遇這麼嚴重的流感疫情,是2009年H1N1新型流感,」感染科醫師Lee。
感染科醫師強調,流感多半會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和明顯的流鼻涕,喉痛,咳嗽等感冒症狀,少數會伴隨腹瀉和嘔吐,過去注射疫苗,雖然也不見得能百分之百防範,至少能縮短病程,減輕病況,但這回病毒變種快,且對人體的攻擊十分猛烈,疫苗防護率卻僅僅只有10%,他們很憂心,俗稱「澳洲人流感」(Aussie flu)疫情,可能比2009年在全球奪走30萬條人命的,H1N1病毒更嚴重,甚至一旦在全球大爆發,恐將超越1968年,釀成100萬人死亡的「香港流感」,「就我們所知,這型流感的變化速度,比其它類型要快得多,而且它正流行到疫苗製造的時間,」庫克郡健康暨醫院系統醫師Sharon Welbel。
不只英國,美國在跨年的這波寒潮後,H3N2流感疫情也持續擴大,全美50州僅剩4州尚未淪陷,其中又以加州最為嚴重,今年死亡的27名病患,年齡幾乎都不到65歲,對照去年僅僅只有4死,而全國流感確定病例,目前也已經暴增超過4萬1千人,「人們應該真的要認真面對流感,這個疾病就我們所知,在美國,每年都會導致上百萬人感染,上萬人住院,造成上千人死亡,」庫克郡健康暨醫院系統醫師Sharon Welbel。
亞洲流感疫情也相當嚴重,北京大多以兒童為主,韓國AB型流感同時爆發,短短1個月內確認病例也增加9倍,造成4價流感疫苗銷售一空,只是美國國家過敏暨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憂心地說,流感疫苗防護力,自2014年開始就每況愈下,世衛組織經常預測錯當季流行的病毒,澳洲去年冬天疫情大爆發,也和病毒發生突變,施打疫苗無效有關,「即便保護力不是百分百,一旦你得到流感,它仍能降低住院人數,讓病況減輕許多,」伊利諾公衛部門醫師Jennifer Layden。「它是最容易也最快的方法,目前仍是我們能選擇最好的方法,」美國範德堡大學預防醫學教授William Schaffner。
所幸牛津大學疫苗研究中心,據傳已經研發出一款新疫苗,號稱能打擊所有類型的流感病毒,目前已進入兩年的臨床試驗階段,由於新疫苗將採取病毒核心蛋白,相較於表層蛋白穩定度高,防禦效果更佳,被稱為「萬能流感疫苗」,一旦確定量產上市,將可有效解決當前疫苗猜錯病毒株,所導致的防禦率不足問題。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香港流感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韓國持續出現市民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的事件,據韓聯社10月22日下午報道,相關死亡人數已增至28人,本港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表示,現時根據韓國當局的資料,死亡事件未必與疫苗有直接關係,但提醒發燒或抱病人士應在康復後才接種。而韓國的事件中最年輕的死者只有17歲,但官方暫時未有披露確切死因。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亦於昨天(23日)亦注射了流感疫苗,並呼籲市民於流感高峯期前接種。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流感 #流感疫苗 #韓國 #醫生 #發燒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NAtxdZWuG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lTAyuRx1brW8htjeYM6IuVPXf1Q)
香港流感 在 五哥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疫苗陰謀】?疫苗打救你?
?陰謀系列 - http://bit.ly/2RW8oVd
?如果你希望可以鼓勵五哥,支持我每日努力出片分享實用資訊,可以點以下連結:
https://paypal.me/5minutesmaster
⭐️如果鍾意哩條片,就記得比個Like同埋訂閲我嘅頻道啦!
https://bit.ly/2F6Y2M8
?推薦影片?
✅ 【香港首度公開】詳細分析做YouTuber其實揾到幾多錢?
https://youtu.be/xaqd4VGfkwI
✅ 【AI人工智能整網站】又一個工種可能被人工智能取替?
https://youtu.be/l6ZT8z3hM3c
✅ 【2019美國預言】希望只係科幻故事
https://youtu.be/3eRyUtshmC0
✅ 【香港樓市2019】樓市大跌前先兆?
https://youtu.be/Sl9j5YxRFeY
✅ 【2019香港經濟預測】香港朋友要小心
https://youtu.be/Czg2UaIGeaI
✅ 【樓市點睇】香港仲有四年就....
https://youtu.be/08CoILul5wk
✅ 樓市真相2018:大師預測2019樓市大跌7成,仲大鑊過沙士97!
https://youtu.be/cjKnEn-WCPI
✅ 【中美貿易戰】影響深遠-最新消息
https://youtu.be/cqqsnL-4qAU
✅ 【2019香港樓市】樓市泡沫爆破?磚家預測/一條片睇曬
https://youtu.be/vOJik86_H6U
✅ 【一條片解構5G原理】
https://youtu.be/-sy64F2fx4o
✅ 【機場貴賓室】揀邊張信用卡一定冇得輸
https://youtu.be/ozztsCtXCYg
✅ 【信貸報告】信貸評級|追加重要補充資料
https://youtu.be/wTW-X69BVXc
✅ 【香港樓市2019】樓市大跌前先兆?
https://youtu.be/Sl9j5YxRFeY
✅ 《吸引力法則》粵語
https://youtu.be/cJ-6CokkuGg
網址:https://www.5MinutesMaster.com
Medium:https://medium.com/@5minutesmaster
facebook:https://bit.ly/2QYmNy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1VXSVNAPhI/hqdefault.jpg)
香港流感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幼兒流感疫苗接種率僅四成 疾管署呼籲接種能減少幼兒住院率
賽諾菲(Sanofi)疫苗風波持續,繼韓國出現多宗接種流感疫苗死亡個案,台灣亦有多人接種之後報稱不適,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指出直至昨日有不良反應的個案共有238宗,當中嚴重不良反應的有67宗、非嚴重不良反應的有171宗。另外新增1宗死亡個案,為一名70多歲女性,本身患有慢性腎臟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亦曾裝心臟支架。於10月19日接種後,10月25日在家睡夢中過世,死亡原因判斷為心肺衰竭,經專家初步研究後認為死亡原因與心血管疾病比較相關。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流感疫苗 #台灣 #心血管病 #賽諾菲 #韓國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7NpJUwVafQ/hqdefault.jpg)
香港流感 在 從1967開始- 香港流感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