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關注「輔大心理系性侵事件」的消息。今天看到被性侵的巫姓女同學寫道歉信給大家的消息,我都要哭了。可惜她把留言關起來,我是非常想關心她好不好,她的精神狀態令人擔憂。
在性侵害之後,應該肩負心理輔導重任的社科院院長「夏林清」博士,非但不去關注該女生的復原心理反應。即便巫女是因為酒醉男同學送她回宿舍因此遭到性侵害,在一些噁心的制式的傳統觀念會覺得你活該(我的天啊,這是茱蒂佛斯特飾演強暴電影《控訴》那個年代嗎,電影是幾年的你們知道嗎?是1988年!)但夏博士,妳身為一位師長、一位學者,在這樣的狀態下。妳沒有去思考過巫姓同學的心理變化「哭泣、自責、憤恨、試圖原諒、自卑沮喪」妳只想妳自己的這行徑,這一再而再深深透露著環境的腐化跟惡臭。
逼著一位受害女子一直跟妳道歉,妳這樣真的不會覺得不舒服嗎?更不舒服的是,妳跟我們一樣同為女人,而妳還是滿腦子只想著自己被毀謗。
我實在太氣了,我好想轉貼她的文章給大家看,但她的那篇令人作噁的文章是轉貼蔡姓男子(性侵者王男之好友)後的發言。內容直指女生口口聲聲說原諒為何反覆還要污衊。
在這邊我很想說:「妳他媽的,妳知道在原諒跟憤恨的過程中的煎熬嗎?」你們緊咬著不是說原諒了嗎?幹嘛一下沒事一下害怕?你們不是心理系的難道不明白那些反覆悲痛的歷程嗎?
而且,為人師長,妳只記得妳被網路霸凌。妳只記得妳被污衊。網路上的霸凌是來自於陌生人的言語,那會過去的。一個女子,被自己信任的人脫下衣褲在校園的樓梯間性侵,請問這種噁心的事情為何她必須說了原諒就要原諒?
她是喝醉又怎樣?喝醉了就是自作自受,就必須要釋懷嗎?
夏林清小姐,妳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難道被道歉了,妳就開心了嗎?這是妳學心理學試圖了解人性奧秘的初衷嗎?
妳無法讓我看見妳對人類脆弱受創時複雜心境的體諒,妳讓我看見的只是滿滿的自私。
註:有關「夏林清」的文章,請直接臉書搜尋她名字即可查到。那令人顫抖噁心的事件。請大家發酵出去,用我們的力量讓巫姓同學感受到溫暖。
世上是有正義的,也許那正義離你不是那麼近,但我們在,都在。
延伸閱讀:
巫姓女同學的道歉信 https://goo.gl/E4uvNk
網路上該事件的全紀錄 https://goo.gl/InwGvk
備註:
有網友來文解釋,輔大有兩個心理系,一個是這次發生的社科院的心理系;另一個是醫學院的臨床心理系,希望大家不要有所混淆。產生誤解。感謝網友提點,在此附記說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書幾時都可以讀,但做運動員無咗嗰幾年,就無㗎喇。」當年總教練的一席話,成就了今日的壁球新星。 25歲的湯芷穎(湯圓)從小熱愛壁球,她喜歡在那四面牆內,思考著走動的位置:「佢係一個好熟悉,令我好舒服嘅運動。」 壁球為湯圓在學界贏盡奬牌和光芒,小妮子亦把讀書和運動兼顧得恰到好處。但三年前在中大心理...
「非心理系考心理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貝莉 Facebook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我是小生 Facebook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Melody的心理學 Youtube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Re: [疑問] 臨床or諮商,非本科生的誠心發問- 看板PSY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發問#非本科系考心理所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心得] 110心輔/心諮所正取心得(非本科)(筆試) - 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心得] 非本科系推甄臨床心理所心得(東華中山醫) - 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Re: [疑問] 非心理系,想讀心理所- psy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問卦] 非本科想考心理師證照-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疑問]關於非心理系想考心理研究所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其他] 心理師考照資格 - PTT趣聞記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Re: 想讀心理諮商系:該讀研究所還是重考? - 看板CareerPlan 的評價
- 關於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心得】 非本科推甄諮商所錄取心得(東華) - WEB批踢踢(PTT) 的評價
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八卦
(以下是我今年6/17發在渣誌的內參檔案,是只有付費訂戶才看得到的,但事情發展到此,我就摘出來給大眾參考。我想付費訂戶應該也能接受吧?)
問:輔大心理系的事件,你到底是怎麼看呢?
夏林清就是在搞個人崇拜。
我相信有點學養的人文社會領域老師都看出這一點,但就是沒幾個人敢跳出來直說上面這一句。為什麼?因為認識夏林清,因為擔心被她反咬,因為根本不關心受害者的人權。但這些老師並非重點,就先扔下來吧。
從輔大心理系的性侵事件上,可以看得出夏林清在搞個人內聚小團體,或者講得白話點,搞「教派」。就其封閉的組織運作,特有的溝通語言,獨立的價值觀點,以對抗的態度面對主流制度,有點社會學門概念的人,都會想起「新興宗教」。
我不是說整個輔大心理系都是「新興宗教」。就我所知,許多輔大心理的學生或系友對夏林清及其團隊早就充滿批判,這個系不只一種聲音。但反對者人際資源微薄,多是私下唸唸罷了。
夏林清和他的團隊形成一種失控的內陷循環。如果覺得引號的「新興宗教」不好聽,以下就將「夏林清和他的團隊」簡稱「夏教」好了。反正「夏教」可以指「夏林清和他的信徒們」,也可以指「夏林清和他的教學研究工作團隊們」。
「夏教」在這次碰到了危機,因為有學生出來指控說,他們內部的處理性侵流程存在言行不當與效果不彰的問題。不管夏林清自己到底「站上什麼位子」,這「夏教」在此事件上,就是個沒產能的存在。沒產能還好,怕就怕只有負作用。
我沒資格為夏林清的理論代言,不過參考心理學界十方大德的說法,夏派理論原則上就是對現代性的龐大公共制度不滿,改採小團體引導的方式,認為這對當事人有能更多的幫助。
我們或許可以將之視為「團康派」,雖然這樣講可能會讓夏教人馬很不爽,但難道他們不是透過小團體活動想要讓大家心靈更健康嗎?這不就團康?
可惜的是,這團康的效果不好。可能比迎新晚會的效果還不好。這就出大包了,因為它要處理的不是迎接新人,而是性侵案。
回來看我比較熟的倫理議題。這個輔大心理系性侵案,就倫理學的角度來說,要分為兩個事件來看。
第一,是性侵案發生一直到2015年5月底的處理過程,第二,是夏林清在2016年6月回國後發生的一連串事件。
在第一階段,輔大心理系的處理有倫理問題,但問題還不是非常致命。
心理系以夏為主體的老師(就夏教大老)自認其工作團體能對此事產生一些功能。不過最終看來,案主、當事人顯然不太滿意,這就代表其團隊不效率,就結果論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個倫理缺陷。
其次,系上發生性侵案件,基本上應該以行政角度處理,但他們卻混合教學過程,這兩種角色其實存在衝突,因為很難解釋為什麼兩個過程混在一起會有正面的道德意義。
結果更好嗎?前一點就提到效果不好了。所以他們是在「實驗」看能否將兩者合一嗎?那道德問題更大了。
我強烈懷疑夏教的老師打算將此個案轉變成為自身的研究材料。田野調查研究必須取得什麼樣程度的參與者同意,我想這應不用我特別說明,正常實驗與研究都要簽一堆同意書的,你去教學醫院掛號也應該有這種經驗。
但夏教真有以符合研究倫理的方式取得同意嗎?還是利用教師或團體權威誘騙或壓迫,或「被自願」?
如果工作小組還包括了研究的部份,那就是行政混教學又混研究,權責一團混亂。教學是教學,行政是行政,研究是研究,雙方的權利義務有合約或法規的規範與保障,不是你說想加就可以自己隨便增加。
當然,夏教可以認為這是他們的風格,但就學術界的普遍標準來講,這就是不合倫理規範。
但我認為到此的倫理責任仍小。為什麼?因為第二階段的包更大。
第二階段,除了夏林清開記者會放砲,他們也把指控的學生都找來,自己在心理系,利用系上資源「開會」。不是公聽會,算是「內聽會」,只有他們系上的人和系友擁有完整發言權。
這問題就大了。學生為什麼要來?因為你是心理系的行政方,可以發公告,利用系上資源?現場想幫性侵受害者講話的,會不會因為台上老師掌握成績評定權而不敢講?
如果你要保持自己「夏教」風格,就不要引進外部的「制度力」,像是開記者會、以系制度來發內部會議要求。這就是一邊批判外面的制度,等到自己出包了,又想引進外面的制度來救自己。
夏教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在這。他們認為自己能解決問題,但發現自己不能解決時,就引進原來自己批判的那些外在力量,然後強迫所有人回歸其設定的位置,接受其內部價值的審判。
這只有「自打臉」三字可以形容。
今天你夏林清開了記者會,就代表你已經和朱生離開小圈圈,來到大世界裡對幹了,但你又把他抓回來自己地盤,用權力逼他照你們訂定的規則玩。像話嗎?你是教師,你會不清楚自己的權威嗎?
這些老師就算在那「內聽會」裡全程跪在地上發言,其權威還是比學生大。
接下來看到一些「話術」的部份。我很驚訝的一點是,我所認知的人文社會學術專業,是要盡量減少華美的辭藻,力求用語準確的。至少哲學學門是如此。但夏教的用語非常花俏,以下我就談幾個我實在看不下去的詞。
「夏教」很喜歡強調他們是一個團隊,夏林清等老師就像「父母」,這個團隊像是個大家庭。有社會哲學課本的,翻一翻就知道採用這種說詞的通常會是什麼團體。
夏林清等大教授怎麼會是父母?他們是老師,是領錢的人,學生交學費,是花錢的人,真正的父母是給子女錢的好唄!夏教會一個月發一萬給新入門的小朋友嗎?
「物質的流動」決定人的根本關係,不是你「親情的流動」。還是「物欲的流動」、「親欲的流動」,夏教徒會聽得懂一點?要人拿錢供養自己,卻又說自己像父母,阿不就新興宗教教主?
還有人說,受害者男友朱生「殺了」夏林清和心理系,「判了死刑」。拜託,看你們頭好壯壯中氣十足還可以開會六七個小時到深夜三點,到底是誰死了?受害者可是被人具體侵害和放倒在地上。
何況心理系根本不是人,不會死,心理系也不是只有你們,換一批人就好。我看最衰的,「被害死」的,搞不好是輔大「臨心系」,因為輔大有兩個心理系,醫學院的那個臨床心理系才比較倒楣吧,搞不好連招生都受到影響。
另外,夏教徒很愛強調「脈絡」,不可以剪他們的片段言論出來分析。這也是老頭子玩專有名詞騙小朋友,一堆小朋友還真到處去要大家別從片段用語判斷夏教老大們,要看「脈絡」。到底什麼叫脈絡?
夏教有自己的價值脈絡,但台灣社會也有一個更大的價值脈絡。一被攻擊,就說我們有自己的脈絡,但要攻擊別人或防禦時,就不用考量別人的脈絡。夏教脈絡這麼神威無敵,是從真主從天上創生的嗎?覺得見到夏林清之前的價值脈絡都是虛無的嗎?
這不就新興宗教?新興宗教總是宣稱其信徒進來前的價值脈絡有問題,然後本教有自身的脈絡,所以外界對我們的行為常會有一堆誤解,所以我們可以幹一堆怪事,但你們外人不可以罵我們呦。
是這樣嗎?
現在大家都處在台灣人的脈絡中,倫理、美學價值都是在這脈絡中。從這更大的、可能有一萬年文化積累的台灣人脈絡來看來看,夏教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還真的蠻接近這古老脈絡所定義的邪惡。
這就是邪惡,用大量花俏專有名詞包裝的邪惡。
唬小朋友就算了,要拿來晃點世界,還是免了吧。我看文字記錄,夏教似乎很在意被罵是白色恐怖,那我也發明一個「周教」的詞彙來替換,就以事件發生地稱之為「聖言樓恐怖」好了。
不只是壓制受害者的恐怖,而是什麼年代了,還在搞這種水準的個人崇拜,這想法真是單純到好恐怖。
(後記: 雖然是三個月前的文章,不過仍然很有實體感。而且經過三個月,某些人還是同個調調,就更有實體感了。)
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我是小生 Facebook 八卦
//氛圍
很多健身房的巨巨,聽到別人說「我都在家健身」都是冷哼一聲。原因很多,什麼設備比較齊全可以練到不同部位、什麼有專業教練,我覺得那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還是那兩個字「氛圍」。
當周圍的人都在為同一件事努力,你就會不自覺地跟上腳步。
獨立工作者也是一樣,什麼在家工作比較舒適有效率,謀摳零,假賽卡緊
躺在床上就會想打開Netflix蒐集靈感,不小心看完兩集滑個Ptt整理情緒,地板感覺有點髒來打掃一下好了,反正,當天原本要完成的進度一定會被拖掉。
不然去星巴克、路易莎?以前剛開始獨立工作的時候我真的試過幾次,因為文字創作,聽音樂很容易被歌詞吸引,打亂進行中的文案,所以我去咖啡廳都不戴,耳機。
導致那陣子我變成生活觀察家,像是隔壁桌的直銷大哥在介紹他怎麼一個月有五十萬被動收入,但是咖啡只肯點中杯美式、對面高中小情侶模擬考題寫一寫嘴巴黏在一起…結果還是沒辦法把稿子完成。
所以一個氛圍好、沒有干擾的場所。
對於需要高度專注的獨立工作者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同伴
同伴這件事我也覺得很重要。
雖然我可以忍受長時間的獨處,但真的獨處太久會漸漸失去對社會的連結、跟不上時下話題、越發覺得自己不善交際於是更把自己封閉。
但其實獨立工作就是創業,創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交際。
一直都沒有拓展交際圈,被動等待案子或是生意上門,除非上輩子積了很多陰德,不然總有沒案子的一天。
到了那時候才想到要化被動為主動,真的就太遲了。
很多獨立工作者因為一開始有接到幾筆大案所以辭了原本的工作跳出來全職,等大單沒了,也沒有新進案件,只好鼻子摸一摸回去上班。
這樣不僅中斷職涯經歷,放棄夢想的挫折更是另一種打擊。
//北建中,南港明
就是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在台南開始尋找共同工作室,三年前某一天我踏進了Hour Jungle東寧館,一進到店內就像走進非洲叢林一樣,難怪叫Jungle
裡面一個打扮很嘻哈的大哥熱情的跟我介紹收費方式,一小時60元,包日200,包月看是要租辦公室還是個人位置可以另議。(中山館是80/300)
結果這個大哥介紹完還繼續喇賽,聊一聊才發現原來他就是老闆,尤恩,接著不知道怎樣聊到求學經歷。
尤恩:「你高中讀哪?」
我:「港明。」
尤恩:「難道是北建中,南港明的港明?」
我:「知道這個口號又敢大聲說出來的人,不多了。」
尤恩:「學弟!」
我:「學長!」
每個港明人相見的畫面都太美,我至今不敢回憶。
總之,那以後我就常常到Hour Jungle走動,有時候是純粹想找人尬聊,有時候是認真需要趕稿。
尤恩學長的工作經歷也是非常曲折離奇,港明畢業後就去美國讀大學,主修心理,回來台灣後發現心理系會餓死,所以憑一己之力考銀行、陸續取得國際財務顧問師(RFC)和證券分析師(CSIA)執照,並當上主管。後來又覺得銀行的工作太無趣吧?就和找了幾個好朋友當合夥人,一起開了Hour Jungle
為什麼帶到這個背景,就是因為尤恩這些經歷,成就了這間共同工作室與眾不同的地方。
他的合夥人包含了律師、會計師都是小學到大學的同學、當兵的同梯、乃至於銀行業的同事。
//Hour Jungle 時之森林
大部分的共同工作空間,就只是提供空間而已,有時候會提供「媒合」的服務,就是把進駐進來,可以承攬彼此業務的新創公司互相介紹一下,創造更多合作機會,但很多時候負責人的專業素養就決定了媒合成功率。
尤恩RFC的專業背景,以及會計師群,很多獨立接案的工作者收入到一個規模以上需要開公司,這邊可以直接諮詢、協助成立,以及後續會計業務、乃至於法律顧問,通通都一條龍包辦了。
也因為一開始就involved 了,尤恩對每間公司的業務再熟悉不過,加上主修心理的他擅於尬聊,所以媒合成功的機會就高上很多。
從台南一館開幕到現在台南三館在火車站前落成,已經經過五年了,尤恩在做創業諮詢的時候常常說:「能夠撐過五年才算是成功,沒有這種把握最好不要輕易創業。」
成績看起來,是沒有打自己的臉。
五年之間,不含倒閉或遷出的公司,成功招攬上百家,其中不乏大企業有Uber、拍拖、日本的山陽色素、阿里巴巴(淘寶屬於純陸資不得進台灣)以及無國界記者組織
這就回到一開始說的,如果今天你是一個獨立工作或是創業者,你最需要的是什麼?
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可以讓你專注完成現有的工作。
一個好的交友圈,可以讓你有拓展業務的機會。
所以,不要再悶著頭宅在家「工作」了。
偶爾出門透透氣吧!
🎯臉書粉絲團 台南館
Hour Jungle Coworking 共同工作室
🎯臉書粉絲團 台中館
Hour Jungle Coworking 共同工作室
🎯官方網站
https://www.hourjungle.com/
#北建中南港明
#不要再說我沒給福利了
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書幾時都可以讀,但做運動員無咗嗰幾年,就無㗎喇。」當年總教練的一席話,成就了今日的壁球新星。
25歲的湯芷穎(湯圓)從小熱愛壁球,她喜歡在那四面牆內,思考著走動的位置:「佢係一個好熟悉,令我好舒服嘅運動。」
壁球為湯圓在學界贏盡奬牌和光芒,小妮子亦把讀書和運動兼顧得恰到好處。但三年前在中大心理系畢業後,湯圓沒有繼續升讀成為心理學家必需的碩士課程,而是毅然踏上全職運動員之路。
「我有夢想自己排世界前十名,仲有好想喺香港公開賽拎到冠軍。」為成就夢想,湯圓決定放下讀書的擔子,一心一意打波。目前湯芷穎在世界排名第47位,壁球素來是香港強項,但一直未能成為奧運項目,是湯圓的心結。
曾壓力「爆煲」 尋心理專家協助
「我覺得終於有時間只做一件事,我一定要做得好,對自己好有期望。」然而這份期望換來的,卻是無窮的壓力,亦令湯圓表現下滑。
「我只諗住要贏,想自己打得更好,所以好大壓力。」此時此刻,朋友說的一句「加油」,聽在她的耳裡卻是冰冷、毫不體恤的兩個字:「我已經好努力,你仲叫我加油?」
「原來真係會有一個位,壓力大到爆煲,會捱唔住。」讀心理學出身的湯圓,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自己亦需要心理輔助,遂向運動心理專家傾訴,調整情緒。
「佢(運動心理專家)問我覺得打波最爽嗰刻係咩,我問自己,其實係當我打出好靚嘅一球嘅時候。」拾回初衷,湯圓重新愛上並享受打壁球的過程,而非著重比賽最後的勝利與否:「你要識得輸,先會明白原來贏係好值得高興。」
請花數分鐘看看今集《港。故》,可能會令你明白到,一句「加油」原來不一定起到鼓勵作用;太執著「贏」原來會令你離它愈來愈遠。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Melody的心理學 Youtube 的評價
非本科系要如何才能考上心理研究所呢?
讀書計畫要怎麼寫?口試怎麼準備? 聽聽Melody分享考上心理所的經驗。
有問題歡迎在下面提問,我們會盡量回答您~
影片內容索引:
0:00 影片介紹
0:23 非本科系怎麼報考諮商所?
1:15 非本科系如何推甄?
1:50 筆試如何準備?
4:09 推甄如何準備? 讀書計畫怎麼寫?
7:15 非本科系讀心理所真的沒問題嗎?
相關影片
心理系在幹嘛?深入了解心理系 https://youtu.be/MNyEaGKX9fk
如何成為心理師?成為心理師需要哪些資格 https://youtu.be/UIqfE2zozdA
心理師很好賺嗎?心理師薪水 & 不為人知的隱形成本? https://youtu.be/F8WGt_ETAfs
-----------------------------
📝心理測驗| Meetype:https://meetype.com/
🔖IG@Meetype.tw:https://www.instagram.com/meetype.tw/
📍個人網站:https://melodyliao.cc
📔著作|《致富的力量》:https://melodyliao.cc/writing
-----------------------------
#心理研究所準備 #非本科系考心理所 #考心理所 #成為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待遇 #廖偉玲心理師 #meetype #諮商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 #心理學研究所 #心理系研究所考試資格 #研究所口試 #研究所推甄 #讀書計畫

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發問#非本科系考心理所 - 考試板 | Dcard 的八卦
發問#非本科系考心理所. 考試. 2020年5月3日23:50. 本人已經大三, 想討教一下現在開始準備諮商類研究所還有機會嗎? 剛剛看了報名簡章幾乎都要面試,且面試比重都很 ... ... <看更多>
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心得] 110心輔/心諮所正取心得(非本科)(筆試) - graduate 的八卦
... 面前許願,考上了我一定寫心得回饋(真的超感謝神明給我這個機會可以寫心得嗚嗚) 也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想要報考心理諮商相關系所的朋友們!! ... <看更多>
非心理系考心理所 在 Re: [疑問] 臨床or諮商,非本科生的誠心發問- 看板PSY 的八卦
※ 引述《certaintruth (我的頸項是,你的嗅覺)》之銘言:
: 大家好,
: 我是打算考心理所的非本科系學生,
: 今年剛畢業於政大,
: 在兩年前開始對心理學方面產生興趣並開始簡單自修。
: 今天去報了補習班,
: 並準備九月開學就去旁聽。
: 我有相當多困惑的點,
: 我也已經盡量爬過相關文章,
: 或許很多問題還是太過粗淺,
: 麻煩瞭解內情的各位給予指點。
: 我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該把目標訂於臨床組(所)還是諮商組(所)。
: 1)首先,因為我並非本科生,
: 所以我非常憂心於臨床組超低的錄取率,
: 憂心的原因在於,臨床組對於本科生的優勢似乎更為明顯(我知道其實心理所皆如此)
: 而我在少了四年的情況下,拿什麼與人競爭?
我到覺得這個可以不用太去考慮(除非你要用推甄的那就真的可以不用想了)
因為其實就我所知其實還滿多非本科系的去報考心理所的
很多都是去補習 然後真的很用功的去念
所以其實如果你真的有下苦心 我到覺得這不是問題
(很多就算是本科系的也不見得考的上)
: 我很怕落入於考了多年都不上的惡夢輪迴。
: 2)再者,我到現在仍不能完全的明白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差別。
: 可以歸類為前者可以正大光明執業但後者否嗎(只掛於他人名下?)?
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最大的差別應該在於他們所面對的個案吧
簡單的來說
臨床心理師會遇到情況比較嚴重的個案
(例如在醫院急性病房的個案)
諮商心理師理論上會遇到情況比較輕微的個案
(例如學校的諮商室或者工作坊)
其實兩者考到執照後都可以光明正大的開業
另外一個差別是
臨床心理師可以做所謂比較專業的心理衡鑑
因為研究所所必修的課程有所不同
所以"理論上"臨床心理師可以做衡鑑諮商心理師不能做衡鑑
(不過這是一個模糊地帶就是了)
: 3)還有就是關於工作的選擇,
: 我個人的最大目的是可以開業,或在醫院工作。
其實如果真的想要在醫院工作
臨床心理師可能是你必須先考慮的
不過其實醫院也有諮商心理師只是比例比較少
且兩者都可以自行開業
: 同時很希望能出國進修,
: 但是我聽說我國心理系所畢業學生十分不易至美國進修,
: 好像是領域上有所差異,
: 不知是否為真?
不盡然
其實要看你想要主打的是哪個領域
你如果想走精神分析那可能英國適合
你如果想走認知行為治療那可能美國適合
然後也要看你的經歷好不好跟你本身的個人特質適合不適合
這倒是比較重要的
: 所以如果我想碩班後再赴美進修的話,
: 臨床組或諮商組較為可能申請至美入學?
: 4)聽說唸教心的不能與念諮商的競爭、同考諮商心理師執照,
: 不知是否是真的?
念教心的不能考諮商心理師喔!
因為考執照他有規定你要修滿哪些領域的學分
教心跟諮商所學的東西不太一樣
所以諮商心理師協會那邊可能會沒辦法接受
: 其實,講膚淺一點,我就是希望能在診所或醫院工作。真的不行,才是作研究。
: 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組是適合的,
: 因為我總有錯覺唸臨床組的路比諮商組寬廣?
其實也不盡然
其實每一條路都很廣
只是看你要怎麼去應用就是了
而且現在其實臨床心理師跟諮商心理師在法規上有規定她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不過就像前面所說的
很多的模糊地帶
雖然有規定專業的衡鑑只有臨床心理師可以做
但是其實很多諮商心理師也都會去接案子
似乎也有規定某些心理治療法只有諮商心理師可以做
但是其實很多臨床心理師也會自己去接個案
(甚至現在很多精神科醫師都會自己接心理治療)
所以這都是有待商榷的
所以我到是覺得看你對哪方面比較有興趣
再去決定你要念哪個組
或者你可以去考那些沒分組的學校
等你考上研究所後再去選擇你要修讀哪些領域的學分也可以
: 5)最後,政大的諮商與臨床組是考前就選定還是考後分組?
: 此組畢業的,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執照都可以考嗎?
: 同一個學校的可以同時報考兩組嗎?
印象中政大沒有分組
他全名似乎是"臨床與諮商心理所"
現階段沒有辦法兩個都考喔
因為兩個所選讀的必修不一樣
所以沒有辦法都考
: (比如說台大的一般心理學乙組與臨床心理學組都報,還是會因為日程因素而不行?)
台大的心理所都是同一天考
所以你要都考除非你是宋七力(開完笑的:P)
: 非常感謝各位撥冗看完我粗淺的問題,
: 若能為我解答就實在太感謝了。
: 我真的困擾了很久,
: 現在所要面對最急迫的問題反倒竟然是補習時要選擇哪幾科來補的問題。
: 再次感謝。
以上是我的心得
(念了五年心理系 補習兩年 考了兩年心理所)
(今年有幸備取上某間大學的心理所臨床)
補習班的問題你可以在發問^^
希望有解答到你的疑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77.128.17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