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與承擔》洪秀柱閉關感言(完整全文)
(YouTube記者會全程錄影:http://youtu.be/7bgtRoiSv8o)
各位朋友:
大家好!幾天不見,抱歉!讓大家掛心了。
這幾天我在山中靜思。由於這段時間的紛紛擾擾,我需要在完全安靜的狀態下,以寧靜的心面對自己,仔細檢討這段時間的種種,把問題的所有層面再看清楚。也想清楚該如何繼續出發,走我該走的路。
我是帶著許多問題與困惑來靜思的。幾年來我心頭一直有著許多疑問,我們社會有那麼多良善的面向,比如志工的無私奉獻,民間的敦厚人情,但一旦進入政治領域,這些好像都變了。我們社會為何可以如此容忍政治人物的不真誠?如此的翻雲覆雨?我常想,無論馬英九總統的個人和施政,各界有多少不同看法與評價,他畢竟兢兢業業,清廉自守,為什麼這樣一個人的民調和民間聲望,竟然會低於極度貪腐弄權的陳水扁前總統?人民為何如此苛責於馬而寬待於扁?這公道嗎?何以李登輝在每次背信忘義和數典忘祖之後,卻都能得到曲意迴護,乃至於他終於敢說出古今中外一個國家領導層級的人,所能說出的最恬不知恥的話?而在他背叛國人,貽笑中外之後,為何泛綠朋友還能寬容?他們究竟怎麼考慮這個涉及忠誠與公義的問題呢?這個國家還有公義嗎?還有是非嗎?
我在想,聖經裡呼籲人民要高舉公義的大旗,這面大旗為何不能真正在台灣高舉?是台灣還不夠民主?還是轉型正義做得不徹底?又或者這二十多年來,由於我們沒有處理好國家認同、身分認同與兩岸關係何去何從的大問題,以致讓政客們得以任意煽動人民的情緒?坦白說這二十多年以來,台灣的社會不就陷入了另一種形式的民主內戰嗎?當認同成為內戰的主要訴求時,把切割式的認同視為最高價值,對不認同自己者,視為其心必異的非我族類,因此,人與人間基本的道德,政治人物應有的規範,社會其它良善的價值,是不是也就變得都不重要了呢?
這些問題都常讓我輾轉反側,最近尤其深深困擾了我,於是我知道我必須先清澈一下自己,否則我內心無法寧定,必然無法走好往下的路,所以我選擇了暫時放下一切,靜思自省。
也許人在心定下來之後,格外會看清楚一些事。幾天下來,我益發確定我們這個國家真的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這個病若不趕快救治,就要病入膏肓了。而我處在斯時斯地,就沒有逃避的餘地。
前天我看到了一段影片,是李前總統過九十歲生日的畫面,在祝壽者中出現了兩位他的衣缽傳人。一位是民進黨的蔡主席,另一位則是宋省長。這畫面總讓我感到一種特別的感慨。
李登輝先生曾用血書宣示加入日本皇軍,後又加入過共產黨,後來背叛了他的同志,也加入了國民黨,國民黨當然也點滴在心。他擔任過中華民國總統,但他卻讚揚皇民史觀,附和軍國主義,完全無視於軍國主義曾為中華民國帶來的災難。之前他主張釣魚台是日本的,以前元首的身分將國土拱手送人,前些天又宣稱原來他效忠的是日本。這種政治背叛與賣國行徑能不令人瞠目咋舌?至於蔡主席,是李先生的愛徒,她為李先生炮製了切割兩岸認同的兩國論,也曾宣稱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現在卻又回來選中華民國總統了。她一直到今天,都還不願吐露她心中對中華民國的真實看法。我感到奇特的是,我們的社會好像也不以為意。老話說「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嚮」,當廟堂人物公然以翻雲覆雨為能事時,國家怎麼會不生病呢?但是,我也不禁要問,究竟是甚麼力量使得這些人還能如此堂而皇之地呼風喚雨呢?
最近發生的高中生反課綱微調行動,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二十年前,民進黨以民主為名,發動了黨政軍退出校園的運動,希望還給校園純淨的空間。二十年後,國民黨真的退出校園了,但民進黨卻進入了校園,還不只進入了大學,更進入了高中。他們發動大學生學運也就算了,現在還要鼓動未成年的高中生來發動學運。而且這個學運想推動的內容是甚麼?是要反對依據國家的憲法所訂定的課綱,而改依日本的殖民史觀來訂定課綱。這些可都是涉及國族認同的史觀大問題啊!更甚的是,當這個學運不幸有人輕生時,民進黨還希望踩著血跡來擴大戰果,我們的社會好像也依然不以為意。像這樣可以把政治黑手伸入未成年人世界的行徑,是甚麼心態讓我們社會居然可以容忍呢?
這些事例,這幾年來實在太多了,媒體上整天連篇累牘的造謠汙衊,網路上各種不負責任的批評謾罵,我們好像都不能遏止,這個社會似乎在某些領域就是陷入了歇斯底里狀態,整個價值也都陷入了混亂。前些天一則報導說,我們現在的老師們職業成就感越來越低,因為在許多家長的霸凌下,老師們已經不敢管學生了。其實何止老師,任何涉及公領域的部門,不都有著同樣的感慨?前些天颱風災後,有多少維修人員被包圍,被打,只因為沒有先去維修某些人受損的災情?我們都知道這些事並不是社會的常態,但是只要涉及了公領域,我們社會好像就亂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曾說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危機社會,我們內外在的挑戰極多,包括我們國家存在著安全的威脅,我們的經濟存在著停滯的現象,我們有高齡化、少子化的問題,我們有貧富差距擴大的危險等等不一而足的問題,這些都是事實,也都需要有良好的政策與決策的執行品質,才可以逐漸解決這些問題。可是坦白說,我們根本就沒有這樣的條件,因為更重要的是我們社會存在著撕裂的危機,這撕裂的危機已經造成了政治上的惡鬥、公共事務上的無法決策,乃至意識上的分裂與人民間的仇視,這些問題已經深深困擾著我們,但大家卻又似乎束手無策。我上面所說的種種現象,就是明顯的例證。
這次閉關,可以說我把這個問題看得更透徹了。我說我們的國家病了,我們的國家真的病了,各位試想,如果社會不在意真誠,我們哪有信任?如果社會不在意是非,我們哪有道德?如果社會不在意理性,我們哪有方向?如果社會不在意因果,我們哪有明天?
我們的國家真的病了,「病因不在政策,而在政治,更在我們這些從事政治的人」。很多人都說,那些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官員,比如孫運璿、李國鼎等前輩,如果在今天的政壇,他們也一樣束手無策,因為他們就算再會擬定政策,也沒有政治空間可以讓他們揮灑。所以我們是病在政治,政治上有太多人不擇手段,視不真誠與反覆為能幹,視能捲起風潮以謀取政治利益為本事,上可以背叛國家,下當然就可以黨同伐異,上行下效的結果,國事也就不堪聞問了。
如果說這個病還只是一些個別的人的不擇手段,也許還好。但是我很清楚地看到,它已經發展為一種「民粹政治」的結構,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可以因為一個部隊管教不當的事件而把軍法整個給廢掉了,這是一種成比例的理性決策嗎?可是民粹政治已經成為一頭怪獸,只要發動,就沒有人可以抵擋得住,它以摧枯拉朽之勢,成為國家最重要的決策方式。
而且很不幸的,這個民粹政治的發動力量,主要掌握在綠營人士以及部分所謂的名嘴與媒體手裡,他們擁有定義敵我的權力,於是民粹的刀鋒所指,對象就很快被輾成碎粉。這當然不是說綠營有多厲害,之所以造成這股民粹的狂潮,綠營固然要負相當責任,藍營的放棄抵抗,乃至部分有影響力人士的推波助瀾,恐怕也要負起同等的責任。
所以不只國家病成了這樣,我還看到我們的黨也病了。也許各位還記得,我六月十日在中央黨部的講話,我說這麼些年我們的黨在立場上是不是產生了漂移,我們「是不是總在不該模糊的地方模糊了,在不該妥協的地方妥協了,也在不該姑息的地方姑息了,更在不該放棄的地方放棄了」。的確,這些年來,我們的黨經常讓外界感到是軟弱的、媚俗的、沒有立場的、遇到壓力就立刻退卻的。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課綱問題,我們的教育部遇到了壓力,就只好同意新舊兩案並行,放棄了自己的立場,讓違背憲法的課綱與遵守憲法的課綱並存。為甚麼會如此呢?
這段時間以來,在這點上我的感覺更是深刻。這段日子,有不少人好意地告訴我,選舉的首要目標就是勝選,只有贏得選舉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而勝選是唯一的真理。也有人用他的經驗告訴我,我們台灣人民「好騙不好教」,不要談太深的道理,人民是聽不懂的,要迎合多數人的想法,才能得到選票。是這樣的嗎?我了解他們是關心我,也希望我能夠勝選。靜思期間我不斷地問我自己,選舉要求勝選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但我們該要一種甚麼樣的勝選?台灣這二十年來經常有選舉,勝選的人無數,總統也換了好幾位,他們都勝選了,台灣卻每下愈況,請問這樣的勝選有何意義?
坦白說,我們許多同志對民粹狂潮不是無感,但的確有很多人總認為這些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難在短時間內釐清,而在選舉頻繁的狀況下,也就常常因循而不去解決了。漸漸地當話語權落入了綠營手裡,就成了積重難返的局面。於是從先前的忍辱負重,然後不斷被軟土深掘,到最後甚至有些人也變成這股民粹狂潮的俘虜,也跟隨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述,轉而質疑自己原本的精神與立場,也讓國政的處理,陷入雖為多數黨,卻形同是少數黨,讓國家大方向淪為綠營所操控的局面。然而大家思考過沒有,如果這樣的民粹狂潮繼續延燒下去,國家將會是個甚麼樣的結局呢?
作為本黨提名的候選人,很多同志確實對我懷抱高度善意,但也許因為我並沒有足夠的德望,讓他們信任我對國家困局的判斷。我承認我在知識上有待充實,在經驗上仍有不足,在職位上也並非一方之霸,但也許正因為我的平凡,我提醒自己,不要有知識、經驗或職位上的傲慢,應該向有能力的人學習,向值得尊敬的人看齊。在我準備參選的過程中,我努力學習與思考。也許我的知識經驗的確遠不如大多數政治前輩,但是我也相信只要我自己方向正確,並以誠懇的態度就教於同志,他們一定願意協助我一起為國家社會效力。可是實際上觀望待變的思維仍然所在多有。
靜思期間,我想得最多的,其實還是我的參選初衷。今年四月我開始認真考慮參選,單純的就是提出一條正確的道路。當時我絲毫沒有考慮過大位與權力的問題,因為我的評估跟各位一樣,我從不認為自己有出線的可能。當時只想到國民黨的危局,做為黨員的一分子,我必須點出國家困局與未來應走的道路,如果有比我更適合的人願意出來承擔,我會毫無罣礙地飄然退出政壇。
對於這條正確的道路,我的考慮是,如果我們國家面臨的最大政治困局,就是民粹狂潮的話,我就要找到造成這股狂潮的原因,然後提出解決辦法。其實大家都很清楚,這股民粹氣氛的出現,根本原因就是兩岸問題不得解決,因為兩岸問題無解,所帶來的安全與發展困境,讓對岸成為台灣所有問題的標的。我們社會把所有的焦慮都指向對岸,於是就無法準確看待對岸所發生的變化,同時也在台灣內部製造了這個民粹政治的結構。如果問題的根本在此的話,我當然要以替兩岸創造真正的和平為首要目標。
七年多來,馬總統為兩岸關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他自上任以後,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主張「不統、不獨、不武」,簽訂二十一項協議開啟了兩岸經貿文化的密切交流,維持了兩岸的穩定,也為台灣創造了發展契機。但是從去年太陽花反服貿開始,我們看到兩岸關係的發展的確碰到瓶頸,交流已有猶豫,穩定已顯脆弱。我們要繼續選擇不碰政治議題,讓兩岸關係一直拖下去,還是要選擇民進黨的路線,讓兩岸關係既「鬥」又「拖」?我認為,無論是選擇鬥還是拖,都不是正面積極的態度,或許我們可以拖過這幾年,但是下一個十年,下一代呢?從個人的利益或選舉考量,選擇「鬥」或「拖」這兩個隨俗依眾的政策,比較容易討好,也不容易被扣帽子,但是為了台灣的前途及後代子孫的福祉,我不想看到我們繼續模模糊糊的坐困愁城,甚或像溫水煮青蛙似的坐以待斃。做為總統候選人,我必須誠懇地告訴各位,我堅定地要走一條為台灣創造和平的道路。如此才能真正改善我們的投資環境,同時為青年朋友開創更開闊的發展空間,更為台灣創造被世界需要的價值。
我認為,為兩岸創造和平穩定的架構,乃是台灣得以解除困境的起點,所以我不僅主張要鞏固九二共識,還希望能夠延續、深化,進行兩岸政治協商,在恪遵憲法、平等尊嚴、民意為本的原則下,簽署兩岸和平協定,共同確定「分治不分裂」的兩岸定位原則,並同時解決國際參與、永久和平的問題。
確定這個根本方向後,國家才能有充分的開放空間,來創造均富的環境,並讓台灣可以進行價值重建。這就是我的參選初衷,也是我提出「和平、開放、均富、道德」為我的競選主軸的原因。我完全相信只有破除民粹才能為台灣解決亂象,重建道德與價值,只有創造和平才能為台灣內部與兩岸解除對抗的引信,也為台灣創造更進一步的發展空間。同時,我也認為我有義務以最大的力量來宣示這條道路,就算功成不必在我也無所謂。
跨過初選門檻後,我不再只是理念宣揚者,我必須轉換為國家領導人,我要負責讓這理念落實。這幾天,我腦海裡經常浮現這一個多月來我全國走透透的場景。我想起了許多鄉親不斷問起的一些問題,他們問我: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會變成沒有是非,充滿暴戾之氣?為什麼我們的執政黨會變得懦弱與不敢堅持?為什麼有些媒體可以一直顛倒黑白?為什麼我們有了這麼多的言論自由,然而我們卻不想聽、不想看?為什麼我們的在野黨明明就只會抗議、杯葛,無視台灣的整體前途與利益,卻似乎越來越壯大?為什麼我們社會善良理性的人,都漸漸只能選擇冷漠以對?這些可愛的民眾不斷以充滿焦慮的聲音,問出了這些沉重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有太多民眾以擔憂的口吻,不斷問我,台灣這樣下去,他們的下一代要怎麼辦?面對這樣的聲音,我心頭真是充滿了歉意。坦白說,我覺得我們這些所謂的廟堂人物,無論在朝與在野,真的都對不起人民,特別是對不起下一代。我們每天都媚俗地叫著各種口號,可是實際上卻陷入了無止盡的政治惡鬥,一方不計一切手段地企圖奪取政權,一方庸懦地不斷從底線退卻,只求能夠明哲保身。於是我們的政經社會發展,無一不陷入泥淖,我們的下一代看不到希望。政治人物為了不要惹火燒身,很少人敢去解決關鍵性的問題,也很少人敢去推動真正能夠幫台灣脫離困局的構想,長此以往,台灣還會有希望嗎?於是我想,除了堅持初衷,我還有甚麼辦法可以回應那一張張焦慮的臉孔呢?
我們常聽到一句話,「種甚麼因得甚麼果」,這不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嗎?我們如果輕率地投下選票,大家就會讓政客隨意玩弄;政客如果用製造族群、地域等分歧的方式來選舉,這個社會絕對會愈來愈分裂;當我們把勝選看得比甚麼都重要,心中想到贏者可以全拿時,社會的良善價值必將離我們遠去。而如果我們能夠用正確的道路來推動國家的改變,人民也才能獲得希望,不是嗎?
於是,我想起了「國家、責任、榮譽」這幾個字。在國家利益、人民利益之前,我沒有退縮的餘地,只有把自己當成一塊指標磚,讓千千萬萬的磚與我共同舖設一條正確的道路,讓國家得到和平,讓人民得到安定、繁榮與均富。事實上我反覆思索,我相信,做為國家領導人,他所需要的也許不是最豐富的知識,最強的行政能力,但他一定需要有堅定的信念,能準確認知國家處境、掌握國家發展方向,還需要有真誠的人格,以及和人民溝通對話的能力。也唯有做到這點,我才有可能真正獲得人民發自內心的支持,並因而勝選。而所謂的榮譽,就在於我是不是對得起自己,讓自己的內心獲得真正的平靜。
各位朋友,其實我與大家一樣,都是平凡人,只是一些特有的因緣,讓我今天站上台前,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也像大多數台灣的女性一樣,在家中有困難時,就會挺身而出,挺住一個家,而從來不會去想自己是否能夠承擔,而是必須承擔。我的參選不是因為想到天將降大任的天命,也不敢自詡為英雄救國的情操,而只是覺得該出來就出來,該承擔就承擔。未來,我還是會繼續選擇平凡,但會更提醒自己,人格與價值是一個領導人應有的品質,包容與視野是領航者應有的內涵。我視這段時間烈火焚身的鍛鍊,為上天對我的試煉,我謹以誠懇的反省,向各位承諾,我仍舊是那個敢說敢言,勇於承擔,以真誠來做人處事的洪秀柱!所有流言與觀望,請到此為止!我會為我的信念奮鬥到底,決不退縮!
靜思期間,我反覆與自己對話。我的參選,在眾人眼中或許是個偶然,但何嘗不是否極泰來,正面力量必會湧現的必然?我會堅持參選的初衷,高舉「真誠、理性、和平」的大旗,用真誠來揚棄虛假,用理性來擊潰民粹,用和平來開啟大道,這樣我才對得起自己,也才對得起支持我的每一個人。因此我將視這次選舉意義為:這是國家領導人人格上「真誠與偽善」的抉擇;這是國家決策上「理性與民粹」的抉擇;這是國家方向上「和平與逃避」的抉擇。
我希望我這次的參選,不僅可以讓國家有一條正確的道路,也可以讓台灣的政壇有一股完全清新的面貌,也希望促成我所屬政黨的體質更為健全,讓國人更為幸福,讓年輕人更有未來。在這個台灣極需改變的時代,我希望「真誠而非虛假,質樸而非狹隘,能力而非權謀,包容而非含混,自重而非自戀,堅定而非固執」,能夠重新成為我們評選領導人的必要品質。從九合一敗選後,本黨的檢討似乎並未能感動社會,因此我也非常希望在必要的或有爭議性的重要議題上,以開放方式進行辯論或討論,大家一起把政策路線講清楚,讓人民清楚知道為何要支持本黨。
最後,我也想向我的對手蔡英文女士說幾句話:我們兩人何其有幸,能夠以女性身分為台灣民主寫下歷史的新頁。台灣的選舉有些地方太違反人性了,該是共同「放下屠刀」的時候了,我希望我們兩人引領的選舉,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選舉」,而不再是「選戰」。讓我們一起來展現,誰更有決心與能力來帶領我們的國家走向未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有這樣的胸懷,無論選舉結果如何,都將是全民之福。我將從我自己做起,如果您同意,我願意親自前往拜訪,邀請您一起藉著這次選舉,透過女性無私的良知與深厚的愛心,終結藍綠立場的惡鬥和理盲偏見的民粹,將各自關鍵的治國理念與做法,透過反覆的說明與辯證,交給選民抉擇;讓我們的社會因為選舉而變得更好,讓我們的國家可以真正地透過民主而走出美好的未來。
親愛的朋友們,希望大家在選擇支持我時,是因為認同我的「真誠」,也是了解我對「破除民粹、創造和平、真誠治國」的堅持,這才是讓我們國家能夠再起的方向,我認為只有這樣的勝選,才是有意義的勝選,也才是國家與人民真正的勝利。
各位朋友,我堅定相信,這次選舉是台灣轉變心靈的時刻,所謂「千年暗室,一燈即明」,挑戰固然嚴峻,但一念轉變,光明就在眼前!
謝謝大家!也祝福大家!
#洪秀柱 #反省 #承擔 #道路
同時也有1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森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老師闖入到更精緻的Undertale世界啦!!! 沒想到老師打不贏我就叫人霸凌我!!!! 但是最後我還是...成功了...??? ▶每天都會有新影片! 歡迎大家訂閱我!!☛https://goo.gl/k5ySNC ▶最新精華播放清單☛https://goo.gl/H9z7cd #恐怖遊戲 #包...
靈域結局 在 白家綺 Facebook 八卦
好文分享~~~
有個非常喜歡喝茶的財主,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無論貧富,只要來,他就吩咐下人好生招待。
一天,財主家門口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不言討飯,只說來討碗茶喝。下人連忙讓他進屋,給他倒一碗茶。
乞丐看了一下,說:「茶不好。」,下人見他懂,連忙換好茶來。
乞丐聞了聞,說:「茶是好茶,但水不行,需得上好的山泉水。」,下人看出他有些來頭,忙取了早有儲備的泉水再泡。
乞丐嘗了一口,說:「水是好水,但燒水的柴不行,柴需用名山陰面之柴。因為陽面之柴質鬆軟,陰面之柴質緊硬。」,下人終於確認這是個精通茶道之人,就連忙取好柴再烹,並請出老爺。茶重新上來,財主與乞丐對飲了一碗。
乞丐說:「嗯,這回茶、水、柴、火都好了,只是泡茶的壺不行。」
財主說:「這已是我最好的壺了。」
乞丐搖搖頭,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一把紫砂壺,讓下人重新泡一壺茶來。財主一品,味道果然不凡,立刻起身對乞丐作揖道:「我願買你這把紫砂壺,要多少錢都可以。」
但是這乞丐也是非常地喜歡這紫砂壺,並不想用來交換,乞丐非常果斷的回答:「不行,這個壺是我的命,我不能給你!」。乞丐連忙倒掉茶,收起壺就走。
財主趕忙攔住,說:「我願出一半家產要你這壺。」乞丐不言,執意要走。財主急了,說:「我願出全部家產買你這把壺。」乞丐聽了,不由地笑起來,說:「我要是捨得這壺,也不會落到今天這種地步。」說完,乞丐轉身就要離開。
財主急忙上前說道:「這樣吧,壺還是你的,你就在我家住下,我吃什麼你就吃什麼,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你必須每天讓我看看這壺,怎麼樣?」。財主太喜歡這東西了,所以在情急之下,只有想到這個辦法。
乞丐也在為每天的生計而發愁,有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答應呢?為此,乞丐很爽快的答應了財主的要求。
就這樣,乞丐住在了他家,和財主同吃同住,兩人每天捧著這壺,無話不談,喝茶飲酒,好不開心。就這樣兩人開心的相處了十幾年的時間,成了無話不談的老知己。
時間慢慢的流失,財主和乞丐也慢慢的變老,顯然乞丐年紀比財主大,這天財主對乞丐說:你膝下無子女,沒有任何人繼承你的壺,不如你去世之後,我來幫你保管,你看如何?乞丐非常感動的答應了。
不久,乞丐真的去世了,財主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這把紫砂壺。剛開始,財主每天都沉迷在擁有這把紫砂壺的喜悅中,直到有一天,財主拿著紫砂壺,左右上下欣賞的時候,突然覺得現在的自己,似乎少了點什麼,這時,他眼前浮現出昔日與乞丐一起玩壺品茶的場景,一切都明白了。於是財主將紫砂壺狠狠的往地上一摔......
故事說完了,結局出人意料,其實,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東西都改變了,財主與乞丐間的情誼,已超越了這把紫砂壺本身的價值,再好的東西,沒有人與自己共享,就失去了意義,再值錢的東西,也沒有知己重要。
轉念想想自己的人生,什麼才是你心中最重要的東西呢?或許就是那個和你一起交心喝茶的人哪!
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一份相知,一種淡淡的陪伴與共鳴。猶如一杯清茶,淡然中,沁入心田。有時候,只要一個擁抱,一個眼神,便一切盡在不言中;有時候,只要一段文字,一次疼惜,便留下永久的感動。
生命中有一種情,不驚擾彼此的世界,只在靈魂深處同行;不妨礙彼此的生活,只在精神領域共鳴。
一生之中,有個懂你的人,便是最大的幸福。懂你的人,也許不在身邊,但一定在心裡。人與人,一場緣,心與心,一段情。
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心靈若相知,更要珍惜!
朋友,淡淡交,慢慢處,才能長久,感情,淺淺嘗,細細品,才有回味。(網路文章)
靈域結局 在 HBK 的 NBA I Love This Game Facebook 八卦
讓自己沉澱冷靜了快四天,仍然覺得Kobe Bryant離開是很不真實的事情,總是想著如果是一場夢就好了,為何老天要把我很熱愛的籃球如此無情抽掉了很重要的一塊.....
-
這幾天放空,把電腦關了,也沒去關注新聞,只跟我家FiLa老大說,如果Vanessa有出來講話要跟我說,因為真的好不捨,在如此令人措手不及的情況失去一個摯愛的老公與女兒,她所承受的悲痛的層級,是難以想像的。
很多像我一樣愛與支持Kobe很久的球迷,在這次都悲痛欲絕了,那Vanessa、Natalia又怎能去承受這一切,我還是想講,老天爺在2020年實在太殘酷了。
-
我一直很喜歡左上角Kobe在總冠軍賽記者會抱著Natalia、Gianna這張照片,幹掉宿敵塞爾提克,那種喜悅是難以形容的,而右上角那張親吻Gianna的照片,現在看來是很痛心,但是一張非常有愛的美妙畫面。
而下面那張全家福(沒有Capri),說明了小孩不能亂生,Kobe的女兒們笑起來都跟他好像,而Natalia像媽媽Vanessa,而Gianna彷彿就像Kobe模子刻出來的。
-
我自己年紀也不小了,雖然沒有孩子,但我也是從小看著我的姪女長大,那種做為父母的心是漸漸能夠了解,看著小孩從嬰兒慢慢成長,女孩子越來越亭亭玉立,越來越有自己的個性與目標,那是很有成就感與一種愛在滋長。
Kobe Bryant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傳奇籃球員,他也很努力在做一個偉大的父親,而親身陪伴孩子成長,相陪著她們找尋興趣給予支持,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很棒的父親,這講起來簡單,但其實做起來並不容易,何況Kobe的人生這麼多挑戰與目標,然而他還是能盡力在這之中找到平衡。
-
為何Kobe這些年會這麼熱衷坐直升機當作交通工具? 對於時間分配使用相當積極與偏執的他來說,一分一秒似乎都很重要。
曾經我記得在2002年有一個訪談,當時有記者問Kobe如何運用時間時,他這麼說道:
"我真心認為時間永遠不夠用"
"光是練球就沒時間了"
"我還得看比賽影片"
"我還得看點書額外充實自己"
"每一分一秒都得規劃好"
-
而當Natalia、Gianna在03與06年相繼出生後,Kobe也開始要轉變自己的時間分配,同時也讓自己個性上變得更成熟圓融,如何保持狀態兼顧孩子,一直對Kobe來講是挑戰,尤其他又是如此瘋狂熱愛籃球的人。
如果人的命運結局不能改變,現在回想2013年那次阿基里斯腱斷裂,對Kobe的人生來講並非全然是噩夢與黑暗,正因為那次大傷,Kobe更有時間陪伴家人,投入著愛重新與Vanessa重修舊好,並讓兩個女兒有更多與父親相處的日子。
-
確實,13年後Kobe的實力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能大殺四方的黑曼巴,但他的態度與精神依舊感染著人,那種被當落水狗打,不放棄、不畏懼的性格,他依舊是他,那個大家熟悉的場上惡棍,挾帶巨量愛與恨的男人。
受傷那些年,很明顯Kobe與自己家人更貼近一步,也更成為一個好丈夫與好父親,在他生涯最後一戰狂飆60分時,可以看到Natalia、Gianna是用崇拜的眼神看著父親謝幕,而Vanessa更是有著滿滿的愛。
-
Kobe告訴自己要陪著孩子,但他也還有比賽南征北討,所以對他來說時間的使用比以往更不夠用,所以直升機才成為他最好的交通工具,在一次訪談他表示:
"我得參加學校孩子們的親子活動"
"或是任何他們有興趣的活動"
"而洛杉磯交通很糟糕"
"我不想堵車錯過任何事情"
"我得保持能訓練自己"
"又不影響陪伴家人的使用時間方式"
"直升機就成為我的最佳幫手"
"能讓我在15分鐘內通往洛杉磯各處"
"此後這幾乎成為我的日常"
"早早送孩子們去上學"
"再飛到訓練館練球或加班"
"或是接受媒體訪問"
"因此我必須飛來飛去"
"而Vanessa一直勸我別這樣"
"說她也可以去接送孩子"
"但我斬釘截鐵的告訴他"
"我想做這些"
"因為當我去客場比賽就見不到孩子們"
"所以我要珍惜每一次的機會"
"我想見我的孩子們"
"能與他們分享我的時間"
"即使是短短20分鐘"
-
而坐直升機的習慣並沒有因為他退役卸下戰袍而改變,因為Kobe依舊相當忙碌,有著自己的事業要衝刺挑戰,也更花大量時間陪伴家人。
退役後Kobe曾經說過,他不會限制女兒們未來要做什麼,她們就走著自己的路、朝著自己的興趣去發展,他都全力支持,只求她們的成長過程時,他能相伴、他可以當她們的人生導師適時給予意見。
-
沒想到Gianna之後竟然如此熱愛籃球,這肯定讓Kobe欣喜萬分,因為他就是一個這麼瘋狂愛籃球愛到死心踏地的人,現在自己的孩子也有同樣興趣與目標,他怎能不高興得要死?這種心情相信做父母的都懂,都會想把自己的所愛傳遞給小孩。
而Gianna的籃球之路,Kobe勢必成為他的尤達大師,陪伴著她在勝利與失敗中懂得不驕不氣餒去持續成長,兩人就像前世夫妻總是黏在一起,這應該是Kobe不在球場上後最大的驕傲與樂趣,他就曾這麼說過:
"我看著GiGi她不論在勝利或失敗中"
"都學習著如何表現自己"
"做為父母"
"能從女兒身上得到靈感真的太棒了"
"且我退役後就很少看籃球影片"
"但自從GiGi打籃球後"
"我們兩個幾乎每天都在看"
"這真的很有趣"
-
不過最讓Kobe非常自豪的還是,在一次接受Jimmy Kimmel的訪談時,他第一次表示自己女兒GiGi有意挑戰WNBA,這明定目標、發起挑戰,正是Kobe擅長與愛做的事情,只是這次角色互換,然而那內心熱血旺盛的火焰是振奮的,而最酷的一件事情是:
"在一次我跟GiGi兩人外出時"
"有粉絲跑到我旁邊"
"他們總會說"
"你需要一個男孩"
"你要有人來繼承你的傳統與傳奇"
"你知道那時GiGi是什麼表情反應嗎?"
"她就像是表示:哦,我明白了"
"由她來做這件事情"
-
Kobe曾說過他不一定非要生男孩不可,我想是因為他也找到繼承人了,誰說一定非得男孩才能繼承他的籃球偉業,GiGi的女籃之路或許更讓他興奮並享受挑戰。
很能理解Kobe對於自己家的女孩,不管是GiGi(籃球領域)還是Natalia(排球領域),都感到無比的驕傲,孩子們都沒懈怠自己,都有自己的夢想與肯勤奮努力的方向,以及即使歷經風風雨雨,最終仍愛著他的老婆Vanessa。
-
然而正因為如此幸福,台灣時間1月27日的無情墜機就顯得有多麼殘酷,帶走的不僅僅是Kobe,就連GiGi都一起離開了,我覺得這是最讓人痛徹心扉的事情,而再想到原因也是因為『籃球』,這種心情是五味雜陳的.....
直到今天,我都在思考想像著,當直升機在空中盤旋,意識到有危險的時候,GiGi會有多害怕,而做為父親的是有多煎熬,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肯定情緒上會坦然很多,但有女兒在,這對一個父親而言是很殘忍的,想到就難過的想哭......
-
Kobe與GiGi走了,這曾經讓人羨慕與想效法的『曼巴家庭』破碎了,Vanessa所承受的傷痛將不言而喻,但她很勇敢,也很堅強,更體面的照顧到所有也處在傷痛的人,不論同是受害者(設立曼巴基金給予幫助)、或是那些也忘不了Kobe的人,並用著曼巴精神說道:
"我無法用言語形容我現在的痛苦"
"但我欣慰的是"
"Kobe與Gianna都清楚他們被如此深愛著"
"我們生活中有他們真的太幸運了"
"我希望他們永遠跟我們在一起"
"但事實是老天過早的從我們身邊奪走他們"
"我不確定今天以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也不能想像沒有他們的生活"
"但我每天醒來都會努力前進"
"因為Kobe與Gianna會照耀著我們"
"我們對他們的愛是無止境的"
"是無法估量的"
"我只希望我能擁抱他們"
"親吻他們、祝福他們"
"讓他們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
想要當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不是那麼容易,Kobe自己也並不完美,但他後來也很努力要做好這一切,且也真的成為一個很棒的榜樣,給予Vanessa、Natalia、Gianna、Bianka與Capri很棒的愛。
我相信Kobe一定遺憾有很多事情沒辦法繼續挑戰,畢竟他是那麼熱愛超越自我的狂人,然而我也相信,這些年的天倫之樂,會是他人生最幸福的回憶,且 #他是說到做到的父親。
2002年,在Natalia準備出生時,Kobe接受訪問談到如何做新手父親時,他說:
"我已經學會擁有耐心"
"耐心與傾聽"
"必須讓她相處融洽,
"我得成為一個好父親"
"當我不打籃球時"
"我會整天陪著我的妻子與孩子們閒逛"
"陪著她們讀書"
"陪她們看電視"
"陪她们打鬧嬉戲跳上跳下"
"讓Vanessa跟著她們微笑著"
-
Kobe Bryant你做到了!
不僅僅成為洛杉磯的傳奇人物,成為大家心中的『曼巴精神』信仰,你也是一個偉大的丈夫與父親。
永遠懷念你,對我而言,你也永遠是我心中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運動員,謝謝你。
這心碎是永遠沒辦法癒合的,但我也是該振作起來了!持續遵循你的Mamba Mentality。
-
⚠今年設立很多挑戰,會賣點自己也喜愛的東西支撐寫作、會開始拍攝Youtube影片、會努力瘋狂減肥讓身體更好,也會想跟大家多談一些籃球以外的事情,這些都很難,但會努力帶著你的態度堅持下去。
也是曼巴信徒的大家,希望一起找目標共勉之! 並且知道,『陪伴』家人,是人生中重要的一環。
而社團不太會用,最近我再研究一下,人不用多,真心有想跟我討論籃球,懂得尊重人的再進來交個朋友。
-
⬛我的Instagram
➡https://tinyurl.com/y2w7lgm5
✏️ HBK
靈域結局 在 森零 Youtube 的評價
老師闖入到更精緻的Undertale世界啦!!!
沒想到老師打不贏我就叫人霸凌我!!!!
但是最後我還是...成功了...???
▶每天都會有新影片! 歡迎大家訂閱我!!☛https://goo.gl/k5ySNC
▶最新精華播放清單☛https://goo.gl/H9z7cd
#恐怖遊戲 #包迪老師 #地域傳說
Baldi's Basics 原版遊戲:https://mystman12.itch.io/baldis-basics
Undertale模組:https://gamejolt.com/games/hellothisismynewgame/394308
墮落的靈魂模組:https://gamebanana.com/skins/168692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Forest0
Twitter☛https://twitter.com/Forest_Zer0
片尾BGM:You 8 Me
業務諮詢 ▶ white10156@gmail.com
喜歡這部影片的話可以按個喜歡,並且幫我分享
想要看更多的話可以訂閱哦
有任何意見都可以在底下留言
我會努力下去的!!
靈域結局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評價
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時間線及劇情解析、象徵意義
《你的名字。》詳盡影評 分為四部分:
0:09《你的名字。》無劇透影評
1:36《你的名字。》時間線解析
4:20《你的名字。》劇情分析
9:00《你的名字。》各種象徵
各位觀眾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分段收看。
影評內容
《你的名字。》無劇透影評:
《你的名字。》昨日上映我已經刷了兩次,我依然覺得還想多去幾次欣賞這部戲。這部戲絕對是一件藝術品,看的時候你會覺得每一秒都不能錯過,因為新海誠的作畫和構圖非常的仔細和層次分明,他是一位非常懂得利用光線和陰影豐富畫面層次的人,而「黃昏」算是一個滿代表他的元素。另外,新海誠是文學出身,所以《你的名字。》的劇本和構圖都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因為他對文字有一定獨特的細膩度,所以他和王家衛一樣都喜歡用讀白反映主角的思緒,而他寫的讀白往往能夠增強作品的藝術感。劇情上最基本的起承轉合都做得好流暢,再配合RADWIMPS的配樂和歌曲,劇情的舖排每一刻我都覺得好煽情,有笑有淚,最後結局令人有想哭不能哭閉住的感覺,又或者是讓你有一行眼淚莫名奇妙不停流出來的感動。在我心目中這部戲有非常豐富的元素給觀眾進入不同層面的思考,包括有夢境、平行時空、時間、宇宙,甚至是前世今生和神學,給觀眾的想像和思考空間非常大,進場的時候不要當這部是商業電影咁睇,當自己進了一個藝術空間,試讓自己在思考從未有過的角度切入感受這部戲,你對情感會有一種新和深層次的體會。
接下來將會先做一個時間線解析,當然劇透到「媽媽都不認得」,我要求各位沒看電影的觀眾看完回來再看
《你的名字。》時間線解析:
1200年前
最早的時間是發生在廸亞馬特彗星在1200年前第一次墜落,造成糸守町中間的系守湖。(在瀧進入三葉身體和敕使籌備計劃的時候敕使上網發現系守湖是一個隕石湖,就是1200年前被隕石擊中)
200年前
之後就到200年前戲中提及過的「繭五郎大火」,當時系守的文物和古藉都被燒毀,因此宮水家的後人對宮水神社的祭典內容和知識都無從得知,只有祭典的形式被流傳。
3年前
接著時間去到3年前,女主角宮水三葉開始和3年後住在東京的男主角立花瀧發生交換身體的神秘體驗。在彗星墜落的前一天三葉發現自己似乎喜歡了瀧,在大家都不知有時差的情況下三葉去了東京找瀧,當時的瀧沒跟三葉相遇根本不知道她是進,而深信彼此一定認得大家的三葉大受打擊,臨別時瀧追問三葉是誰,三葉講完自己的名字之後就給了她的組繩髮帶 瀧,那時的瀧就以此組繩當做吉祥物之類一路戴住。傷心的三葉回家剪完頭髮之後的第二天都沒上學,晚上的秋祭系守町的500多人因爲彗星墜落而死亡。
3年後-2016
時間再跳到3年後,在立花瀧交換身體那時的時間-2016年。瀧和三葉依舊在各自的時間交換身體,雖然有時差但各自都順住彼此的時間繼續生活。瀧在2016年10月彗星隕落3週年的前幾日跟奧寺前輩約會失敗之後,突然失去了跟三葉的連繫。失去三葉的瀧發現自己原來好在乎她,於是憑著依稀的記憶去到變成廢墟的系守町。在關鍵時候瀧去到宮水神社的御神體中,喝了三葉的口嚼酒,同一時間瀧發現御神體裡面的石壁原來被刻畫了彗星一分為二的圖案(在劇情解析的部分會多說一點)瀧跌倒之後再次和三葉交換身體,拼盡一切要救系守町的居民。到黃昏之時,兩人奇蹟相見,之後瀧就回到2016年,三葉就回到2013年繼續拯救居民,從此兩人不再交換,對彼此的記憶就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慢慢消失,這部分真的看到好心酸!
5年後-2021
最後到5年後的2021年,兩人憑住熟悉的感覺終於相遇,而彼此經歷過的記憶都沒了,剩下的只有對大家的感覺。
《你的名字。》劇情分析:
接下來的劇情分析將會是屬於我自己的個人理解,開始之前先講一點《你的名字。》的構思背景。新海誠由2014年開始構思《你的名字。》,其中一個靈感源自平安時期的小野小町創作的歌詞:「夢里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所以戲中有不少讀白都是關於夢,而整個交換身體的經歷最後都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記憶消散。
以下是我個人對於整個故事的解讀。
在系守町的宮水神社供奉的神是守護系守町的,因為繭五郎大火讓神社的文化古藉失傳,所以宮水家的後人並不知道舉行神社祭典的目的和神社要守護什麼,只有形式被流傳下來,例如:「Musubi(結)」、口嚼酒代表半身的供奉等等。其實當瀧去到御神體滑倒看到彗星的壁畫,紀錄1200年前第一次的彗星隕落,有暗示宮水神社其中一個失傳的任務就是守護系守避免第二次的彗星墜落。雖然失傳了,但因為宮水神社神明的守護,這個故事就揭起序幕。首先我們要分開瀧和三葉各自變成對方的時間,戲中三葉第一次變成瀧的前一段故事是交代三葉的小背景,包括爸爸離開了神社、組繩的意義、宮水神社失傳的文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他是神社的巫女。巫女是日本神社輔助神職的職務,在古代還有靈媒的身分。三葉當時以巫女的服飾做左一個儀式,並將口嚼酒以組繩綁好供奉給神明,根據「Musubi 結」的解釋,作為巫女的她和神明早已有連結,在儀式過後她在神社樓梯大叫「來生讓我做東京的帥哥」。如果在儀式過後,將這個呼喊視之為一個巫女向神明許的願,神明就應巫女的要求以這個形式來拯救系守町避過天災一劫,順應這個呼喊戲中下一幕就是三葉第一次變成立花瀧,立刻呼應到所謂來生(死後)成為東京帥哥,因為我們可以看成是她死後3年才變成立花瀧。讓他們兩人一直連繫住的就是三葉在3年前彗星隕落前一天送給瀧的組繩髮帶,宮水家做的組繩是「Musubi (結)」,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時間的流動都是「Musubi (結)」,全都是神明的力量。所以在瀧第一次變成三葉之前的一個畫面就是三葉解下髮帶給他的一幕,代表瀧當時只有唯一一個跟三葉的連繫,之後下一幕就是瀧一醒了就發現自己變成三葉。
去到劇情中段
瀧變成三葉跟婆婆她們去敬神,這段給了好多線索解釋往後的劇情。婆婆說敬神就是連接神和人的重要慣例。到了御神體,婆婆說那邊是隱世,要回到這個世界就要用最重要的東西交換,就是口嚼酒,代表住三葉的半身,而水米酒都可以是「Musubi (結)」,進入身體就會和靈魂連接。所以當瀧在2016年追尋三葉去到御神體的時候,他喝完三葉的口嚼酒之後可以說是跟三葉的靈魂連接了,從而沿住組繩(象徵時間的流動)去到殞石墜落那天的早上,變成三葉拯救系守。另外跟婆婆敬神後下山的時候是「黃昏之時」,那時候婆婆突然問 瀧變成的三葉 是不是正在做夢,之後瀧就去回到2016年睡醒了。為什麼會這樣?這一段是電影第二次提到「黃昏之時」,第一次在是電影一開始三葉上課的時候老師有解釋:「傍晚,非日非夜的時段;世界的輪廓變得模糊,可能看到非人之物的時段。」-就是黃昏之時。所以身為神職的婆婆在這個 黃昏之時 就開始察覺這個三葉有點古怪(之後是在瀧變成三葉拯救糸守的那個早上婆婆也發現了三葉是瀧),也解釋了之後瀧和三葉在不同時空下都能夠在御神體外邊的山端相見,因為他們相見的時候就是「黃昏之時」,而我認為因為瀧戴住的組繩代表住跟三葉的連繫,所以當瀧把組繩給回三葉的時候,他們的連結就中斷;而在神明的角度,三葉作為巫女經已以此方式改變了歷史,已經成功守護系守居民,完成使命,所以兩位就好像發了一場夢一樣,各自遺忘曾經擁有的經歷。至於最後三葉為什麼可以游說到他爸爸拯救系守,有個網站引述左部分《你的名字。》外傳小說的段落,我覺得解釋得滿充足,會在留言留下來源給大家。
《你的名字。》各種象徵:
1. 3的數字象徵
為什麼是相距3年的時差? 3這個數字有象徵不同的意思,好多宗教都有完美全能的意思,而亞厘士多德就認為3有完整的意思,基督教都有三位一體的講法,耶穌都是3日後復活。所以我會認為3是有一種重生的意味:3年後瀧讓所有人復活,讓系守再次變得完整。
2. 5的數字象徵
為什麼是5年後重遇? 在日本,數字5有完滿的意味。
3. 三葉的髮帶
三葉的髮帶有紅線的象徵,代表姻緣的連結,所以當瀧接下三葉的紅色髮帶都代表住他們已經被這條命運的紅線連接了。
4. 一分為二的迪亞馬特
一分為二的彗星有新開始的意味,彗星在原來的軌道脫軌並一分為二,可以象徵住開創新軌道,就跟這個故事一樣,兩位主角在彗星隕落之後踏進人生一條新軌道。另外彗星命名為迪亞馬特,在《第十二個星體》這本書裡面 迪亞馬特星 因為跟 尼比魯星 相撞,一分為二之後比較大的衛星就成為現在的地球,換句話說迪亞馬特隱喻地球的前身。我們可以看成一個跟地球擁有相同靈魂的星體每1200年和地球擦身而過並留下不能磨滅的印記,跟兩位主角的經歷極為相似。
5. 神體的所在地
神體的所在地是一個圓形,圓形象徵時鐘、時間,可以映射整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生命之花,在一個圓形裡面,一切都是循環永恆,你永遠不會找到那一點開始,那一點結束。時間都是一樣,永遠沒有錯的時間,只有錯的觀念。好多時候你以為開始了,可能已經結束,你以為結束了,原來是一個新開始。瀧和三葉,在這個永恆之圓最終相見,可以代表兩位在「黃昏之時」進入了同一個時間領域。
Bonus:言葉之庭的彩蛋
最後送個小彩蛋給大家,解釋「黃昏之時」的老師服裝跟《言葉之庭》的小雪老師好相似,而且都是教古典文學,聲優都是花澤香菜。
以上所有觀點都是我個人見解,而我認為這部藝術品比我們的想像空間非常之大,如果你有任何看法都可以留言討論。因為我真的好喜歡這部戲,第一次用了這麼多時間出影評,如果大家覺得好看的希望你可以分享出去給更多人感受,如果這條片能夠有史以來突破5,000likes我會多出一條相關影片助興,你們都可以留言提議主題。期待我新片就記得按下訂閱啦,還有隨時like我Facebook IG催我出片或者看看我會出什麼片,多謝你支持,我們下次見,88!
你的名字。不是影評是歌:前前前世
https://youtu.be/R0zid8kt3yA
《你的名字。》影評時間軸深入解析(極劇透)
https://youtu.be/qMkA7JR7reA
《你的名字》影評時間軸整理+劇情半深度分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hsmaGULH8&t=3s
你的名字 時間線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靈域結局 在 林鴻宇 Youtube 的評價
#你怎麼來了 #林鴻宇
若這次相遇了,先別急著走
潛入大千世界的自由情感
傾聽寂靜宇宙的溫柔領域
林鴻宇 Hungyu Lin
2021 首發單曲《你怎麼來了》
3月5日 正式發行
■ 數位收聽:https://hungyulin.lnk.to/ThankYouForComing
🔻 演出資訊
那是我們愛的方式 - 回暖小專場
演出|林鴻宇 Hungyu Lin
時間|4/10 Sat. 1900 Open / 1930 Start
票價|單人預售 500元 / 雙人預售 900元 / 現場票 600元
地點|小地方展演空間
預售|https://www.indievox.com/activity/detail/21_iV0096731
_
■ 歌詞
演唱|林鴻宇
詞曲|林鴻宇
離開前送給你的 請你要記得好好保留
雖然是較為平凡的一個 沒什麼比較獨特
撲朔迷離的歌 我想我們就無需再唱了
依然是 放不下 放不下 放不下 你
而最後 結局卻 還是要 離開你
你怎麼來了 不是說好不要再見面了
你怎麼來了 能不能就讓時間停留在此刻
你怎麼來了 應該是我多想的你不用配合
曾說要一起的你 就算只剩我自己
也值得
我們愛聽的歌 為何還在我心中繞著
依然是放不下 放不下 放不下你
而最後 結局卻 還是要離開你
你怎麼來了 不是說好不要再見面了
你怎麼來了 能不能就讓時間停留在此刻
你怎麼來了 應該是我多想的你不用配合
曾說要一起的你 就算只剩我自己
也值得
記憶中你熟悉的臉 和你微笑的眼(怎麼能忘了)
不能攜手到未來 我只能祝福你的一切
你怎麼來了 不是說好不要再見面了
你竟然來了 能不能好好抱你結束在此刻
謝謝你來了 答應你從此我會過得好好的
曾經能身邊有你 陪我度過那些風雨
就夠了
謝謝你來了
謝謝你來了
_
■ 歌曲 製作名單
演唱 Singers:林鴻宇
詞曲 Lyricist & Composer:林鴻宇
製作人 Producer:吳奕宏
編曲 Arrangement :吳奕宏
和聲 Backing Vocals:林鴻宇、吳奕宏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奕宏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跪著聽工作室 PlayRoom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吳奕宏
母帶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吳奕宏
錄音著作 Sound Recording 林鴻宇、Playroom
OP: 好感度音樂有限公司Good Sense Music Service Co., Ltd.
SP: Universal Music Publ. Ltd Taiwan
■ MV 製作名單
導演 Director:阿諺 Yan
攝影 Videographer:阿Lee(冷杉映像)
後期剪輯 Editor:阿諺 Yan、Carol (冷杉映像)
廠務 Set Coordinator:Sandra(冷杉映像)、C.T Hsu
標準字設計 Font Designer:Nicole
企劃 Planning:阿諺 Yan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可能會不經意地在某段關係中投入對對方更多的親密想像,可能是某節體育課後,給予的飲料關心,可能是朋友飯局上,用外套為對方留的座位,可能是對方生日時,自己的精心佈局,邀請廣大朋友一同祝賀,只為了讓對方(和自己)自在些,當下是幸福但揪心的,不過這樣的想像,在對方心中,不一定有同樣的「理解範圍」,而時間久了,各自逐步離開彼此的生活圈。
可是好死不死,世界就是那麼小,當某天下午坐在咖啡聽為下週即將到來的工作做準備時,一聲「Hey,好久不見」劃破心中的天際線,那個曾經過分關心的對象就這樣毫無防備地出現,儘管只是短短 10 秒鐘的重新偶遇與互道關心,對自己來說,就像是星球誕生、隕石擊中、超自然般地爆炸。
這次的 MV 刻意做了和單曲封面不一樣的氛圍。單曲封面呈現的是「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因為對於對方過去有過的情感期待與失落,今天碰巧相遇且互道寒暄,內心複雜情緒所產生出的小宇宙,彷彿綺麗的夢境般,幸福但矛盾」。而 MV 呈現的是「面對複雜情緒所產生出的小宇宙,是怎麼在心裏矛盾的狀態下,自我尋找解方,轉化為放下與釋懷」。從一開始釋出的「花叢相遇」單曲視覺,在相對夢幻的氛圍下,逐步轉化為 MV 中的自我尋找,到最後的釋懷,期待給觀眾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 更多相關資訊:
林鴻宇 facebook:https://reurl.cc/4xndR
林鴻宇 instagram:https://reurl.cc/Gkxoqd
林鴻宇 StreetVoice:https://reurl.cc/RNmez
林鴻宇郵件:hungyulin9@gmail.com
WIN Music & Creativity:https://www.instagram.com/win_music_creativity/
冷杉映像:firstudio2020@gmail.com
靈域結局 在 灵域未播结局:秦烈终成御魂大帝,凌语诗彻底懵了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