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電影場刊主打的是「只有在這本看得到的獨家內容」。一本平均約15~25頁的電影場刊,除了有詳細的故事介紹、演員介紹與訪談、導演與幕後團隊介紹,以及滿滿的劇照以外,還必須刊載著許多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精彩內容。
畢竟一張電影票1900日圓,一本電影場刊約從800日圓起跳,尤以不提供試閱、翻閱,而是必須向櫃檯購買的方式,著實考驗觀眾對於電影的愛。因此,一本好的場刊不能單單只有「介紹」,而是能讓讀者像是發現新大陸般,對於電影有更深的認識與共鳴。
文章全文: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25987
#01:製作經緯/故事背景介紹
業內術語又稱「Production note」(電影本事、摘要),關於這部電影的誕生、製作,有時也會搭配「攝影日誌」包裝而成。例如由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主演的《薙刀社的青春日記》場刊,照片不僅是由飾演大倉文乃的富田望生掌鏡,每個拍攝當日所發生的點滴,也都活靈活現地呈現。
以日本90年代為背景的《Sunny 我們的時代》,除了在場刊中詳細介紹由小室哲哉選曲的經典J-POP,更收錄日本90年代的時事timeline,以及由安室奈美惠帶起的辣妹風潮、當時深受女高中生歡迎的egg雜誌、大頭貼、流行語,以及標準的短裙與泡泡襪的介紹。
#02:電影小知識/影評
特殊題材的電影,場刊的內容也會相較於多元。《乒乓少女大逆襲》鉅細彌遺介紹了桌球拍的種類與拿法、技術用語與戰型、甚至是片中客串演出的現役乒乓球員;青春電影《花牌情緣》系列作,分別介紹歌牌的基本規則、用語、百人一首解釋;《愛情人形》甚至有詳細的情趣娃娃製作方法,以及明明沒演出電影的Lily Franky,卻在場刊中與友人大聊自己珍藏的情趣娃娃。
一開始場刊的功用,是為了讓日本觀眾能更了解「西洋電影」,早期沒有華麗的設計或精美的照片,而是會邀請知名影評人、導演,撰寫影評分析或觀後感並延續至今。像是太宰治生誕100週年紀念電影《維榮之妻~ 櫻桃與蒲公英~》,找來太宰治長女津島園子,撰寫她與父親中間的回憶。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的專欄則邀請編劇家坂元裕二,可謂影迷心中的夢幻組合。
#03:拍攝地/美術設計
除了訪談之外,場刊最常出現的內容莫過於電影的拍攝地介紹與美術設計。是枝裕和執導的《奇蹟》場刊,標示出福岡、熊本、鹿兒島取景的拍攝地,與劇中兩兄弟的新幹線之旅相互映照;紀念井之頭恩賜公園100週年的《公園小情歌》,標出全片在吉祥寺取景的所有景點。由此衍生而出的「聖地巡禮」,吸引觀眾造訪拍攝地,也為電影再次打響名號同時也能促進日本觀光。
實地拍攝外,多數的室內場景皆為搭景拍攝,因此場刊中也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美術設計,抑或是《寄生獸》場刊中許多寄生獸的CG草稿與分鏡圖。
文章全文: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25987
電影分鏡術語 在 羊君 Facebook 八卦
The movie script. / 腳本 和紙膠帶&無膠描圖紙捲
前陣子跟學攝影的朋友聊到蒙太奇,
發現原來蒙太奇的法文montage,
原意就是「組裝」跟「拼湊」
當下馬上覺得很有趣!
這不就是我們在玩的拼貼嗎!
將素材拆解開再重新建構,
來創造自己所想的畫面:)
整捲走一個黑白老電影的氛圍,
加入分鏡、人物、劇本、影格、攝影鏡頭、底片、螢幕畫面等等各種元素,
還有圖像一幀一幀之間的細微變化,
將所有的這些串連起來。
這次做了2種材質,有各自的拼貼效果,
和紙款式自帶底紙,可以自在剪貼;
描圖紙款無膠,讓使用方式更為多元。
跳脫時空間限制,譜寫自己的畫面:)
特別感謝 @cookie_monster860506 讓我諮詢!
(手比愛心
電影的專業術語太多了,真的是救星🤣
/
售價_ $290
規格_
❶ 寬度3.5cm / 全長10m
❷ 100 cm 循環
❸日本和紙(含底紙)/描圖紙(無膠) + UV印刷
❹ 自己印 承製
#pencil #pencilart #pencildrawing #illustration #art #drawing #people #character #portrait #fashion #pattern #flies #sketch #balckandwhite #lineart #instadaily #artist #instaart #插畫 #鉛筆 #羊君 #somesortoffern #movie #script #camera #storyboard #film #frame #handwriting
電影分鏡術語 在 鮮師影像紀錄與HDV攝錄影器材部落格 Facebook 八卦
場記出包的時候...
拍板到底是幹嘛的?(下)by 立衡
上篇說到,拍板最大的功能就是用來打板,以創造出一個方便後製人員把聲音與畫面同步起來的同步點。然而,這並不是拍板唯一的功用。在拍板的響板部分之下,還會有一塊小黑板,上面記載了像是片名、場次、分鏡號等的資訊。那麼,這塊小黑板,又有什麼樣的功能呢?
其實,小黑板上的資訊,也是為了後製而寫上去給攝影機攝製下來的。而後製又為什麼需要這些資訊呢?直接挑出好的鏡次,然後讓剪接師把這些鏡次拼接起來,不就完成剪接了嗎?為什麼還要浪費儲存空間/底片長度,去拍一個在電影院放映時完全不會出現的資訊呢?
答案很簡單:為了整理素材。如果是一支三天拍完的小短片,那它的素材確實可以在後期的時候依靠組員的記憶被整理起來。然而,如果是一個九十分鐘長度的劇情片呢?我們可以計算一下:假設這部長片中每個分鏡的平均長度是五秒鐘,那麼用九十分鐘去除的話,就可以得到該片的總分鏡數:90 × 60 ÷ 5 = 1080,總共有上千個分鏡。而如果不知道每個片段是屬於哪一場的第幾個分鏡的話,那麼剪接團隊就需要在遇到每一個新分鏡的時候,去從可能上百頁的分鏡腳本裡面找出新分鏡是位在劇本的什麼位置,然後才會知道他們該把這個分鏡放在時間軸裡的什麼地方。這當然是毫無效率可言。所以,剪接團隊們都會希望他們接收到的素材最好是都標明清楚每一個片段是屬於第幾場、第幾分鏡的第幾個鏡次,好讓他們可以用最高的效率、浪費最少的人力與時間去把所有片段都排序好。
--
話說,這些雖然關於畫面,但本身不屬於畫面內容的資訊,就是所謂的「後設資料(Metadata)」——描述資料的資料。像我們一般用手機在拍照的時候,存下來的相片檔裡也通常會有拍攝時間、相機型號、快門速度與光圈大小等資訊,這些也都是後設資料。後設資料最大的用處之一就是拿來排序資料,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手機上按照拍攝日期來整理相片,就是依靠相片檔裡的後設資料。
問題來了:底片攝影機並沒有像數位相機一樣強大的儲存後設資料的功能,那要怎麼把後設資料附著到底片上的每一個片段上呢?每拍完一個分鏡就把底片抽出來貼上標籤顯然是一個既沒效率又危險(怕底片曝光而報銷)的做法。於是,劇組們乾脆就在每個鏡次的開頭攝製下該鏡次的後設資料,讓剪接團隊只要看到這個寫了場次、分鏡號跟鏡次的小黑板,就知道該在這裡動刀,剪下一個新的片段出來,並且也可以馬上知道該把這個片段擺在時間軸的哪個位置,大幅縮短了剪接的準備作業。而由於攝製小黑板的時間點跟打板的時間點相連,人們乾脆就把小黑板跟打板用的響板裝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的電影拍板的樣子。在中文地區,又因為拿這個板的通常是場記,所以它也被叫作「場記板」。
可以說,就像一些底片相機可以在底片上印上拍攝的日期,這種作法也是把後設資料當作一般資料來儲存。而由於電影的戲劇內容是在打完板、場記退開到畫面之外之後才開始,所以拍板的攝製也不會影響到真正的內容——只要打板的人沒有因為打板太大聲而嚇到演員的話。
--
然而,到了數位攝影當道的今天,後設資料應該已經可以在攝影機上直接輸入到影片檔裡面了——實際上, Blackmagic Design 所出的電影攝影機就有這個功能——但為什麼劇組們大多還是保留了在拍板上寫後設資料的傳統呢?其實,雖然在數位攝影機上直接輸入場次資料很方便,但是電影業界的數位影片格式一直沒有統一,所以即使在攝影機上可以輸入後設資料,也不保證後製軟體在匯入影片素材檔的時候可以讀得到那些資料。因此,目前最保險的做法,仍然是最傳統的——在拍攝的一開頭先錄下場次資料,不管是用傳統的木質拍板,還是 iPad 裡的拍板 app 都一樣。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匯入素材檔到剪接軟體之後,剪接師可以直接在畫面上看到每一個片段的資訊,讓整個剪接的過程更直覺。
另外,上一篇說到,聲音跟畫面通常是分開錄製的。而既然畫面的後設資料有寫在拍板上錄製下來了,聲音的後製資訊又是怎麼紀錄的呢?同理,這些資訊也是直接錄製到音軌裡面的,方法就是找個人對著麥克風說「第幾場第幾分鏡第幾鏡次」,或者實際上在台灣更通用的:「場三 shot 2 take 1」。
--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可以整理一下開始錄影時各個動作的順序。首先,所有人要就定位:除了演員站定位準備開演之外,場記要舉好拍板給攝影師拍,攝影師也要對焦在拍板上並讓整個拍板入鏡——這是為了讓片段的一開始就有清楚的後設資料,讓剪接人員不用再到片段裡面尋找拍板在何時出現。另外,收音人員要把指向性麥克風對準負責說出聲音的後設資料的人——通常也是場記——好讓後設資料可以被清楚的錄下來。當然,也要確保打板的聲音有好好的錄到,亦即夠大聲而又沒有大聲到爆掉(超過錄音範圍)。
準備好之後,負責指揮這一流程的人(通常是副導演)先喊「Sound」要收音組開始錄音。收音師在確實開始錄音之後會喊「Speed」來表示錄音已經開始並且錄音速度正常,場記再接著喊「場 X shot X take X」給收音組錄下來。錄好聲音的後設資料之後,副導演才會喊「Camera」要攝影師開始攝製——這是為了節省影片的大小。畢竟無論是底片還是數位檔案,畫面的每秒儲存成本都要比聲音高得多,才讓攝影機儘量晚開始錄影。
攝影師聽到副導喊「Camera」之後就會按下錄影鍵開始攝製畫面。確認攝影機開始錄影之後,攝影組會回報「Rolling」,意思是攝影機的馬達已經開始轉動(這是源自於底片攝影機的術語,留存到現在)。
這時,聲音跟畫面都已經開始錄製,拍板上的後設資料也已經被攝影機給錄製下來,場記就可以打板了。要注意的是,場記必須要確認聲音與畫面都開始錄製之後才能打板,因為同步點就是要聲畫兩者各自都有,後製人員才有辦法對同步。打板的時候板的下半部要儘量保持靜止,這樣後製人員對同步的時候才會有清楚的畫面同步點可以用。打完板之後,場記就要儘速退出畫框之外,攝影師恢復畫框位置,收音人員恢復麥克風位置。然後,就是副導或導演喊「Action」,演員開始演戲的時候了。
電影分鏡術語 在 #電影術語- YouTube 的八卦
分镜 是视频拍摄前期的重要步骤,一个清晰的分镜表可以帮你在拍摄前期理清思路,而要学会设计分镜,首先就要知道如何描述一个 ... From the video description. CC ... ... <看更多>
電影分鏡術語 在 Mobile01: 首頁 的八卦
Mobile01是台灣最大生活網站與論壇,報導範疇從汽車到手機,從機車到居家裝潢,還有相機、運動、時尚、房地產、投資、影音、電腦等領域,集合最多精彩開箱文與評測推薦 ... ... <看更多>
電影分鏡術語 在 電影鏡頭術語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电影 镜头语言术语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