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區西門地下停車場活化再造啟用,並設有到市府的免費接駁專車,歡迎多加使用
新市府上任後推出「設施活化政策」,其中一項就是停車場ROT活化計畫,西門地下停車場經改善活化後,設有電動汽車充電站、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女性優先停車位及自動尋車系統,使用悠遊卡或市民卡繳費,具有智慧科技、綠能減碳、人性友善及人文藝術等特色。西門地下停車場還提供前30分鐘免費及到市府的免費接駁專車,鼓勵市民朋友多加利用,提高西門地下停車場的使用率。
停車場設施活化的4大標準,包括「智慧科技、綠能減碳、人性友善及人文藝術」,必須改造照明及供電,減少耗電;改善空氣品質及動線規劃;設置電動汽機車充電站和停車位、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女性優先停車位及手機充電站;開放使用e-tag快速通關系統及多卡通收費系統,並為停車場加上布置及裝置,讓停車變成一件愉快的事。
今年預計進行13座停車場活化改裝工程,在停車場換約時,會要求廠商依市府訂定的設施活化基本條件,自主完成設施活化,市府則延長與廠商的營運契約期限,降低廠商的活化成本。市府會依次推動全市的立體停車場ROT活化方案,讓所有停車場換新裝。
電動機車充電站收費 在 滔科技 Facebook 八卦
在寫這篇以前沒想過是否划算,
只是想說算算看再說;
直接來整理出結論吧!
如果騎滿 1,000 公里(日騎約 33.3 公里),
在家充電花費不到 125cc 油錢一半,
用能源交換站充電會比油錢少一些;
如果騎乘 500 公里(日騎約 16.7 公里),
在家充電花費比 125cc 油錢少一些,
用能源交換站充電會比油錢多;
如果騎乘未滿 500 公里就比較不划算了!
現在台灣電動機車主要分為兩派;
一派是以換電池為主,也就是 Gogoro;在性能表現上相對較為出色,但除非是綁定騎到飽方案,又每個月騎近 1,600 公里,才有接近 125cc 汽油機車的平均公里花費,然而喜歡熱血騎乘,或是對於環島、玩樂有需求,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重點在於要熱血,還在意什麼花費呢?!
相信會入手的人,絕對不是為了「省」 XXXXXD
另一派則是以充電為主的光陽 Ionex 車能網,首波推出 Many 110 EV、Nice 100 EV 在性能表現上較弱,對於熱血族群來說,應該非常難滿足;但若是以「省錢」、「代步」為出發點的話頗適合。
至於光陽董事長柯勝峯除了承諾不只會打造一款 SuperNEX 系列產品外,也會強化 Ionex 車系的馬力等表現,就有待之後推出後再比較嚕。
無論是哪一派的電動機車都一樣,不用換機油,也少了引擎磨損,騎士需要注意的是齒輪油、煞車皮、碟盤與煞車油而已。
老實說,個人認為有競爭才會進步,也因為競爭才會帶給消費者更多選擇,最終得利的還是消費者;至於這兩派到底誰好、誰壞,沒有一定的答案,最終還是取決於消費者的喜好與需求。
最後解答三個先前大家問過的問題,是稍早詢問原廠公關的答覆;
光陽 Ionex 並不是真的以「月結」計費,而是以「合約期間行駛里程總合」計算;換句話說,一個月可騎乘 1,000 公里,使用 30 個月退約,這個合約期間可行駛里程就是 1,000 x 30 = 30,000 公里,只要沒超過,都不會另外收費。
光陽的 Ionex 資費是以單顆電池里程數計算,如果選擇申租兩顆電池,平均單月可行駛總里程數就是 2,000 公里,要是綁約 30 個月,總共可行駛里程數為 2,000 x 30 = 60,000 公里。
光陽 Ionex 車能網的合約會隨入手車輛時申租,月租方案隨時都可以停止,沒有限制綁約時間。
電動機車充電站收費 在 雷尼 Rainey Facebook 八卦
消滅燃油機車是真的!
借環保行碳交易圖利之實。
行政院13招必殺技!
從底片相機變數位相機
從黑膠、CD變MP3
從燈泡變LED
沒有人逼我們,
我們心甘情願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欣然接受時代的改變,
但這次政府逼著我們換電動車
卻讓千萬百姓不服!Why?
這是行政院九月四號院會議記錄,共列舉出13項消滅燃油機車的措施,其中包括限制發牌,限制行駛範圍,提高使用成本,規定車廠生產數量等,請看以下條文及附件!
肆、2035 年禁售燃油機車實施計畫
從109年起針對推動電動機車、限制燃油機車實施包括牌照管制等措施,建議初期宜小幅管制牌照發放數量,俟環保署111年加嚴燃油車輛排放標準、經濟部111年完成3310座充、換電站基礎建設,鼓勵民眾使用電動機車並建立對電動車量之友善環境後,再自114年起逐漸加速牌照管制,可提前於2034年前達成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目標。
交通部規劃109年起以105、106及107年三年平均機車新領牌照數核發燃油機車牌照(約95萬張),自109-111年每年減少核發5%(4.75萬)燃油機車牌照,114年起減少核發10%(7.6萬),可提前於123年達成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目標。另公共運輸較發達地區將優先宣導。各年期核發燃油機車牌照數量如下表:(見圖)
伍、各部會配套措施
推動電動機車、限制燃油機車實施管制措施,需要經濟部、環保署;財政部等各部會從產業面、法令面協助管制市場、輔導機車產業轉型,規畫跨部會分工事項如次:
1、 經濟部要求機車業者自109年起僅能製造內銷及進口國內配合管制目標量燃油機車,並配合牌照管制逐年降低製造及進口國內燃油機車數量,電動機車領牌數則不限制。另在預估未來機車新領牌需求穩定不成長,且電動機車領牌數未限制下,發放各年期燃油機車牌照數量將逐年遞減,請經濟部督請業者逐年製造減少核發燃油機車牌照數量的電動機車,已補上民眾購車需求,逐年提高電動機車生產數量與品質。
2、 經濟部輔導國內有3家以上業者可製造重型(白牌)電動機車,且政府補助後售價低於5萬元的平價電動機車。
3、 經濟部取消單一廠商電動機車年銷售達10萬輛即停止補助之制度。
4、 經濟部修正”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及檢查管理辦法”,預計再111年提高機車能效6-12%;未來在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前,對於國內機車製造業者技術提升能力,將持續評估並作為機車容許耗用能源標準檢討之參考。
5、 經濟部如期如質新增至少3,310處電動機車換(充)電站設置數量,因燃油機車牌照管制作業將於109年啟動,請經濟部由所屬國營事業於107-109年積極建置電動機車充電及換電站1,000站外,另配合電動機車數量加速,補助業者於111年前布建充、換電站2,310站,以建立友善電動機車環境,鼓勵民眾使用電動機車。
6、 環保署修正”交通工具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恢復要求機車業者製造及進口電動機車須達該廠商當年機車內銷總生產量或進口量之一定比例,或是燃油機車僅能達該廠商當年機車內銷總生產量或進口量之一定比例。
7、 環保署依新修正空氣汙染防制法修正”交通工具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加嚴出廠10年以上汽機車原適用之排放標準,並落實排氣檢驗。
8、 環保署督同地方政府持續劃設空氣品質維護區,限制或管制燃油汽機車通行。
9、 財政部修法取消甚至提高150cc以下機車免徵使用牌照稅、提前落日排除燃油機車適用減徵貨物稅。
10、 交通部及環保署鼓勵汽機車只汰不換,鼓勵將補助機車汰渙之金額,相關補助措施改以公共運輸電子票證儲值金額替代。
11、 交通部通盤檢討燃油汽機車相關優惠措施(如取消國道20公里免費),加重燃油汽機車使用成本。
12、 交通部檢討逐步提高公有停車位電動機車停車位比例,前瞻基礎建設停車場補助將要求至少10%電動機車停車位。
13、 交通部強化停車管理措施,協調地方政府實施機車停車收費及電動機車停車差別費率。
電動機車充電站收費 在 麻煩電動機車充電站改收費制算了 - Mobile01 的八卦
公家機關幾乎無人看管插座可以直接使用這點比較沒什麼問題問題就出在一般店家的充電站在下問過滿多家的感覺上機率一半一半吧不提供的反正理由一堆提供 ... ... <看更多>
電動機車充電站收費 在 [新聞] 每分鐘一元!裕電上線電動車充電收費制- 看板car 的八卦
原文連結:https://bit.ly/33lFIqS
原文內容:
每分鐘一元!裕電上線電動車充電收費制度,你準備好了沒?
長久以來「插了槍就跑」的免費充電體驗,可能會開始改變。由裕電經營的「Yes 來電」
充電站已在台北內湖家樂福率先啟動收費制,7kW 充電、每分鐘收費一元,約合每公里成
本 1.5 元。
每公里成本的算法,是來自使用 7kW 充電,每小時約略可為電動車充進 40 公里的行駛
里程,如此一小時需支付 60 元的充電費用,因此每公里的充電費用約略就是 1.5 元。
充電費用是提供充電服務的裕電收取,停車費則視賣場或商場規定而計,二者是分開的,
因此當裕電與其他電網業者相繼開始收取充電費用後,各位電動車車主需要計算的停車+
充電費用就沒有以前那麼單純了。
以內湖家樂福充電樁為例,它限定使用 Yes!來電 APP 掃碼啟用,APP 內需綁定付款方式
,提供信用卡與 LinePay 二種選擇,所以車主若打算過去充電,就請現行下載 APP 並把
相關設定都完成,以免在現場卡關太久。
「Yes!來電」充電站已在全台各地陸續佈建電網,台北內湖家樂福已啟用收費,其他地點
似乎都還繼續維持免費制,但不知道是近期陸續更改?或者裕電有什麼樣的打算?這些都
暫時無從得知。
台灣目前已經有許多電網業者蓄勢待發,Noodoe、Yes!來電、華城、EV value 是大家比
較常見到的,但目前真正開始付費啟用的例子還真不多,甚至特斯拉超級充電站還沒啟用
收費。
傳聞中,特斯拉超充會以 1kWh (也就是一度電) 收費 9 元的方式來計費,若以 Model
3 一度電跑 6 公里來估算,一公里的電費也差不多是 1.5 元,那麼大家認為裕電這個一
分鐘一元的收費是太貴或划算呢?歡迎一起分享意見討論。
心得/說明:(30字以上)
我裕賺錢不落人後,領先群雄開始收費啦!
雖然說裕電的收費是 1.5元/公里 看起來比燃油成本低
但是每次充電都還要付停車費,加總起來反而比燃油還高
或許這樣可以變成真的讓需要充電的車才使用
但是多少也表示電動車的使用成本要提升一些了
不過,要如何保持充電位暢通會是更重要的問題
如果能結合車牌辨識功能直接對該位子的車輛收費
這樣停進去卻沒充電的車輛應該會減少
裕電也比較真的能靠著這樣的機制賺到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4.2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84329117.A.DCC.html
彼此沒有關係,只要有轉接頭,各種需要充電的車都可以使用
以目前的作法來看,不會沒有任何的改變...
既然停車要錢,表示婦幼、殘障車位非符合資格也可以停?
私以為最好的作法應該是
「停進來就要收費,不管有沒有要充電」
這樣可以同時解決「充飽不移車」、「不充電卻當專屬停車位」的亂象
有可能是一條策略
但也可能他們要開始透過能源公司來營利
畢竟這需求未來會越來越大,先搶先贏
充電椿的角色像是你家牆壁的插座
只要搭載相對應的轉接頭,人人都可以充
快充、超充站 和 目的地充電 的角色不一樣
這邊只是讓 "本來就要來停車" 的車主,多一個 "可以順便充電" 的選項
只是現在使用者付費機制開始使用,不再是充到爽
※ 編輯: hiphoprover (218.32.239.200 臺灣), 03/16/2020 13:05: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