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這三年,連陳水扁都不如!
民進黨上台三年,我給蔡英文「三個100分」
拼政治,100分
反中恐中,100分
意識型態,也是100分
但是,台灣人民真正需要的
拼經濟 0分
國際空間 0分
台灣安全,更是0分
台灣需要的是和平、繁榮、安定
我承諾,會建立總統赴立院「國情報告」的憲政慣例
重新恢復「閣揆同意權」,行政院長不再是小媳婦
「投票年齡降至18歲」,18歲就可以決定自己與台灣的未來
以及「國內不在籍投票」,把投票的權利,還給每一位在外打拼的遊子
國際外交,台灣除了「親美、和中、友日」,還有很重要的「睦鄰」,才能讓我們擴大國際參與,重拾話語權。
而兩岸之間,應該要從「求同存異」,進一步走向「求同尊異」。 我重申:
「三要」
台灣要和平、要民主、要繁榮
「三中華」
堅持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發揚中華文化的精髓特色、共創中華民族的經濟繁榮
「三作為」
兩岸領導人「金門會談」、發表兩岸「和平宣言」,以及推動金門廈門的「雙門生活圈」
來和緩兩岸關係。未來台灣與大陸,在國際社會不再是零和賽局,而是九二共識下的互惠合作。
我也要呼籲對岸當局,應該要體認到,挖中華民國的牆腳是毫無意義的,只會把台灣人民推得更遠。大陸必須尊重中華民國的國際空間,讓台灣承擔自己的國際責任。
我的經濟理念是「智慧台灣,經貿樞紐 / SMART TAIWAN, Hub & Harbors」
什麼是 SMART TAIWAN
S ervice 服務的政府
M odernization,現代的法規
A dvance 領先的願景
R enovation 更新的建設
T echnology 科技的應用
Hub & Harbors經貿樞紐,則是以自經區為平台,發展「智慧物流」、「國際醫療」、「農業加值」、「金融服務」與「教育創新」。讓台灣四通八達,走向全球。
現在,民進黨用許多「假消息」污名化自經區,如同過去污名化ECFA,但執政後又說「簽訂ECFA是好的」。
顯然民進黨的杯葛與批評.背後想的都是政治,而非經濟。我要強調,國民黨主張的自經區,有很多的配套與審查措施,更何況台灣已經是國際貿易的老鳥,對於WTO的原產地規範有一套完整、成熟的稽查機制,曾經身為WTO談判團隊一員的蔡總統,卻故作無知,讓人遺憾。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蔡英文這三年,做得比陳水扁還不如!
我也要感謝與會的每一位同志, 立法委員王育敏 江啟臣 看見幸福 呂玉玲 李彥秀 立法委員林奕華 林德福 這柯 有力量 柯呈枋 柯志恩 立法委員 陳宜民 陳學聖 許毓仁 立法委員 童惠珍 曾銘宗 費鴻泰(阿力克司) 賴士葆 顏寬恒 羅明才 江怡臻
藍軍需要大智庫,我們每一位,都不能缺席
#拼經濟讓專業的來
零和賽局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去年2019的6月,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大規模抗爭,那時我寫下了一篇文章,今天回顧起來,特別有感覺。在美中貿易衝突、國際生產線開始慢慢移出中國、加上中國內部政權矛盾之下,內部壓力需要出口,中國走向零和賽局,香港恐懼終將成真。
舊文重發,我們台灣人千萬記得,寧可走一條艱辛但實在的路,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強化自己的體質,才能長久生存。
------
#紐倫港時代的終結
#香港人與中國當局恐懼的微妙交集
文:3Q 陳柏惟、好過日編輯部
日期:2019/06/16
今天,百萬香港人再次走上街頭,抗議港府與中國拒絕撤回送中條例,並要求特首林鄭月娥下台。「保衛香港」的布條、大旗四處都可見。然而,港府與中國無恥地推卸責任,中國意圖切割,把修法推給港府;香港則想抹黑台灣,意圖轉移焦點。
今天,我和好過日的夥伴要跟大家談的就是,在周恩來「現況不變、長期利用」政策走到盡頭時,百萬香港人對香港地位的憂慮,和中國對示威壓力的以退為進,到底從何而來?
#紐倫港的時代代表什麼
話說,2008年,當金融風暴還不到不可收拾,馬英九還是藍營的神,香港的一國兩制雖處處裂縫仍然聳立時,《時代雜誌》創造了「#紐倫港」(Ny-Lon-Kong)這個詞,並且說:「了解『紐倫港』,你就了解我們這個時代。」
這個詞,是由紐約、倫敦、香港三個城市的字首組成,這三個城市都在盎格魯薩克遜民族手上壯大,同樣講著英文,從傳統海運大港逐漸轉為資訊與金融的中心,同樣有著開放接納移民的海洋文化(至少以前如此)。在全球化的時代,這三座城市成為了全球金融網路的中心,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導城市。
更微妙的是,紐倫港建構的全球化秩序,讓中國得以崛起,在英美制度與中國人力資源與市場的結合下,中國統治下的香港,中資大舉湧入,97後不到十年,香港股市中資佔比就從1/4上升到過半,中國、香港互相利用,這不是就中國人和錢進來,香港發大財了嗎?
#時代雜誌的描述有憑據嗎?
若以全球較具公信力的指標,如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 (GFCI)來說,從那時到現在,紐約、倫敦、香港一直佔據榜單的前三名。然而,其中香港的地位是最不穩固的。
另一件有趣的事是,「紐倫港」這個詞,在創造它的紐約或倫敦都少人聽說,反而香港人常常掛在嘴邊,作為這個城市與紐約、倫敦平起平坐的象徵。
十一年過去後,那時意氣風發,自信可以靠著中國為靠山繼續繁榮至少四十年的香港,卻發現一國兩制的美夢提前走到了盡頭。
#紐倫港的終結和其意義
當西方發現了中國利用西方貿易與金融體系,爲其國企建立龐大資本與不平等競爭優勢時,開始嘗試限制中國在透過「全球化」建立「中國帝國體制」的野心。香港,一方面成為中國在貿易戰中對外調節的窗口,但一方面中國卻想掐緊香港的脖子,加緊對香港的控制。
香港的金融地位,成也中國,敗也中國。沒有中國的市場,香港不能爬到目前的地位,但若被中國直接統治,香港也會失去目前的地位。
目前看來,除非中國肯接受國際要求,尊重國際貿易規則,放棄盜竊智財權等作法,否則貿易戰情勢升高在所難免。而若中國不肯尊重香港的法治與「有限自由」,香港在國際投資人心中的可信任度也會越來越低。
2016年,同樣系出大英帝國同門的新加坡超車香港,就有港媒示警「紐倫港」要變「紐倫坡」。儘管以2019指標而言,香港仍位居第三,然而第四的新加坡、第五的上海、第六的東京都是區域競爭對手,不少人預測,若一國兩制提前告終,國際企業會優先以新加坡為轉移對象,而中企不再需要香港,則會回歸上海、深圳、北京。
對香港人而言,最好的結果是成為如新加坡的城邦國家,同時又和中國保持緊密合作關係。然而,就算對雙方有利,中國也不可能同意;次好的選擇是維持「原版」的一國兩制,然而,中國不想實踐講好的真普選等港人權益,想提早扼殺這個選擇。
對中國而言,最好的結果是假的一國兩制,政治上緊密控制香港,只維持對自己有利的「金融特區」「關稅特區」地位,然而,這個選擇也被看破手腳。因而,在各方壓力下,中國暫緩動手,但遲早要再找新的破口。「紐倫港」,終究要走到盡頭的。
#對台灣的啟示
和東亞金融中心香港、東南亞金融中心新加坡相比,過去同樣被稱為「四小龍」的台灣與南韓,在GFCI中首都台北僅排名第34,首爾則是第36。
這顯示,台灣與南韓僅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扮演區域中心的角色,影響力不如高度與英美接軌的新港,內需市場也沒大到能撐起上海、東京這樣的金融中心。
然而,香港因為太依賴中國,香港產業已經失去多元性,在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全球創科城市排名、亞洲競爭力報告......中,香港反而常落後星台韓。
在97之前,台灣政府曾期待台灣能取代香港的亞太經貿中心地位,然而,不論是在法治以及國際化程度,以及市場腹地上,台灣均難以承接這角色,應該說,不需要「強求」這個角色。
在國際體系上,台灣在製造業上,比起金融上,有更重要的角色,維持金融體系的彈性與健全,足以支撐產業投資需求,對台灣的重要性更高。比起讓高雄成為「金融中心」,不如先解決舊產業的環境外部性問題,引進足夠的 高教機能,完成產業轉型,更為重要。
或許「紐倫港」給我們的啟示就是,中國自以為能用極低的代價,「打著紅旗反紅旗」,藉著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搞自己的帝國主義,終究會被看破手腳。與其走好高騖遠或投機取巧的路,台灣還是得走一條艱辛但實在的路,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強化自己的體質,才能長久生存。
零和賽局 在 羅智強 Facebook 八卦
自從蔡英文嗆習近平嘗到民調上升的甜頭後,辣台妹撿到了槍,整個民進黨就好像貼上了金剛不壞符的義和團勇士。
蔡英文、蘇貞昌等人的大白話其實就是:「台灣想發財,做夢!我就是要和老共對幹!你奈我何?」
兩岸的關係如何定位?
其實中華民國憲法説的很清楚,就像今天中時及旺報社論,同時針對蘇貞昌及陳明通所謂「不要想錢忘了主權」及「主權是零合賽局」所説的,中華民國憲法明定主權涵蓋兩岸。既然民進黨遵從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又主張主權零和,這其實是一種欺騙!
兩岸主權雖目前呈現各自表述狀態,但仍是一種「共享主權」的概念,是一家人之間的相處問題,不是零和賽局。這一點非常重要。
很多人説,蔡英文想和大陸「火車對撞」,我説,不要誤會蔡英文,她想的不是「火車對撞」。接下來的一年,她打算綁架台灣陪她騎著「腳踏車」,去撞大陸這台大火車。
但台灣人民真的要好好問問,我們要陪蔡英文上這一輛自毀台灣發展繁榮的義和團牌腳踏車嗎?
https://opinion.chinatimes.com/20190215003868-262101
https://opinion.chinatimes.com/20190215003263-262102
零和賽局 在 zero-sum game),又稱零和遊戲或零和博弈,與非零和賽局相對 的八卦
Apr 1, 2021 - 引文:零和賽局(英語:zero-sum game),又稱零和遊戲或零和博弈,與非零和賽局相對,是賽局理論的一個概念,屬非合作賽局。零和賽局表示所有賽局方的 ... ... <看更多>
零和賽局 在 【科普知識】零和賽局&非零和賽局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建議可開啟CC字幕主題: 零和賽局 與非 零和賽局 的公共政策科普小短片參考書:圖解公共政策(增訂第4版)汪正洋五南音樂 ... ... <看更多>
零和賽局 在 Re: [討論] 零和賽局=固定和賽局嗎? - 看板Economics 的八卦
※ 引述《wyner (外嫩)》之銘言:
: 做學校段考題做到一題
: 下列有關賽局的概念, 何者錯誤?
: (a) 動態賽局一定是多期賽局。 (b) 固定和賽局一定是零和賽局。
: (c) 單期賽局一定是同步賽局。 (d) 非零和賽局一定是非固定和賽局。
In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 theory, a zero-sum game is a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of a situation in which a participant's gain (or loss) of
utility is exactly balanced by the losses (or gains) of the utility of the
other participant(s).
from wiki
從定義來的話,他們就是一樣的東西 維基百科上Fixed-sum game 會轉到Zero-sum gam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60.2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