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瑜哭了!」「賴清德哽咽。」「郭台銘流下男兒淚。」「柯文哲開始哽咽。」
為了選總統,大家都哭了。
作家汪浩整理出近來的新聞標題,並建議蔡英文總統下次受訪時應該嚎啕大哭。
這當然只是玩笑話,不過在政治的世界裡,男性流眼淚經常被形容是真情流露,鐵漢柔情,女性流眼淚則通常被認為是非理性、情緒化。
在新書《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中,政大政治系教授楊婉瑩有篇文章分析了這個現象。她寫道:
「『當女人進入政治之後就變成男人』,這句話是在『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某個新聞訪談節目,討論梅克爾時接著提到柴契爾夫人,某位女性評論員這麼說了。」
「這句話中的男人,不是生物的男性,更精確地說,她所指的是社會想像的男性氣質,是在二分的性別分類中投射出來的性別標準。」
「很多女性從政,經常會被用男性的標準來期待,不僅如此,更棘手的是,女性政治人物更會被雙重標準檢視,會被以男性的標準要求,也會被男性的標準否定。」
「在關於女性領導的研究指出,由於過去政治領袖多為男性擔任,人們對於領袖的氣質的期待是高度陽剛化的,多數人期待女性政治人物必須表現出堅強、競爭性、勇敢果斷的領袖氣質,可是擁有這些陽剛特質的女性又會被視為不具備女性溫暖關愛的特質,不像個女性而不受到選民青睞。」
「對女性從政者,這種『雙重束縛』(double bind),陷女性於困難的抉擇,類男性的女人才有領袖氣質,但太像男性缺乏女性特質的女性不受歡迎,而擁有女性特質又顯得柔弱無能。這種雙重束縛要求女性必須滿足兩者,只有其一者會受到懲罰。」
「此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傳播學者傑米爾生(Kathleen Hall Jamieson )專書的討論,指出女性政治人物所遇到的性別角色與政治角色的衝突:女性政治人物,必須表現出陽剛的特質(果斷與不畏衝突)的特質,但這種所謂的領袖特質又被視為是性別角色上踰越與不自然的;但若不具備這些陽剛特質,又被認為不具備領導特質。」
「傳統性別角色框架下,男性被期待具有能動性特質(agentic)──強調自信、控制、主導、野心、進取等特質;而女性則應具有社群性特質(communal qualities)──強調利他、關愛、照顧、友善等特質,而前者男性的能動性特質被視為更符合領袖的特質。」
「女性政治人物因此面對雙重偏見,符合性別角色就不符合領袖特質,符合領袖特質則不符合女性特質。如此使得女性政人物既不容易進入政治,進入後也不容易成功。」
「簡單地說,女性從政者會面臨無法扮演好女人角色,或無法扮演好政治領袖的角色,或是兩者皆做不好的困境。而女性之所以可能兩者皆做不好,在於這兩種角色的基本標準的設定是互相矛盾的,並以男性的需要為標準來制定。這個雙重標準的矛盾化結果,導致女性政治人物的進退失據。」
楊婉瑩進一步指出,在臺灣的政治環境中,這種厭女政治可以變形為幾種不同的模式,如
[去女性化]
「對女性政治人物的研究指出,『生氣』或情緒表達對女性政治人物來說是危險的,既偏離女性溫和友善的想像,同時可能強化女性情緒化的想像,容易被懷疑不適任重責大任。」
「女性政治領袖只要不是溫和理性地下達指令時,都很可能被解讀為『震怒』或『生氣』,將其權威非理性化,也否定其不同行使權威方式的正當性,只能以特定溫和理性的方式來溝通說服,否則可能偏離女總統的想像。」
[超女性化]
「消費主義與和現代風潮下,女性政治人物,經常被當作是明星甚至是模特兒對待,聚焦在她外表髮型衣著的吸引力,強調時尚、性感、華麗、消費等。強化女性政治人物『超女性化』(hyperfeminity)特質,使得這類超女性化的女性既是女性主流世界的例外,也因為其屬於政治圈的少數、他者。」
「這種過度關注女性的裝扮外貌的現象,將女性從政過程『瑣碎化』(trivialization),用各種八卦傳聞否定其價值,用傳統性的框架將女性物化,對女性政治人物其實已構成另類的象徵性性別歧視。」
[少女化]
「在主流對女性的期待中,『少女化』或凍齡經常用來誇獎女性保養有方,幾乎是可以拿來在廣告中稱讚女性的說法,所以媒體用這些修辭時,一般多數不會感受到性別歧視的問題。然而矛盾之處正是在於,女性被期待凍齡不會老,但是凍齡的女性在公領域又被認為太嫩了,不需要被認真對待。」
「女性從政者原本就是相對少數,經常被期待要有多於男性的政治經歷,才能看起來和男性相當,而資歷積累往往和年齡成熟同步。女性面對要滿足主流社會對女性外貌年輕化的壓力,同時要有相較男性更成熟的政治資歷,這種矛盾標準,永遠只能選擇其一(either-or)。但是將不是少女的少女化的同時,其實是將之同時否定(neither-nor)為既不年輕也不可靠。」
[老女人化]
「『女性永遠找不到一個適當的年齡』(never the right age),年齡對女性進入公領域是多重的障礙,在政治上更是變本加厲。年齡歧視(ageism)通常是指稱對年長者的歧視,對女性則是雙向的歧視。」
「年輕女性容易被性化在人際關係受歡迎,但是在工作上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既是女性又年輕的雙重不被信任、是否具備自主決策能力的懷疑、差別化待遇低薪等問題。年長的女性,則是不論在主流的性別框架,或是在工作資歷積累與權威的行使上,恆常陷於雙重危險的處境。」
「上述這些不同的類型,呈顯出女性的價值既被高度性化與年輕化(sexualizing of women’s value in youth),但是政治中的女性則面臨去性化與年輕╱老練的矛盾過程。女性政治人物最好去性別化,超女性化不似政治人物,受歡迎的女性通常是年輕貌美,而年長女性往往是被忽視或是被嘲弄的對象。」
「簡言之,去╱超性化與年齡歧視兩者都共同試圖控制女性的身體,兩者都是以男性作為標準,性別、性與年齡交織出一套套女性政治角色形貌。」
*王曉丹等著,《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2019。
▎博客來☞https://bit.ly/2JFqogB
#說書 #閱讀日常 #性別 #政治
#不哭不哭眼淚是珍珠
「雙關修辭廣告」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雙關修辭廣告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 關於雙關修辭廣告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 關於雙關修辭廣告 在 新聞噏乜9 Facebook
- 關於雙關修辭廣告 在 雙關語廣告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雙關修辭廣告 在 雙關語廣告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雙關修辭廣告 在 雙關語廣告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雙關修辭廣告 在 三分鐘學修辭【雙關】 - YouTube 的評價
雙關修辭廣告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八卦
【給關心婚姻平權、擔憂台灣前途朋友們的一封信】
「身為平權公投召集人,我必須要說對不起,是我們努力不夠,才有今晚的局面。這句話的意思是:請所有支持平權的人,不要覺得是自己的錯。
我們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組織比人家弱;我們的努力不夠,所以我們募到的錢比人家少
⋯⋯
我們的努力不夠,還不夠會做組織,不夠會催票,但這不代表在台灣支持婚姻平權與性別教育的人真的有這麼少。
所以請各位聽到這段話的朋友相信一件事:這不是你的錯。就跟身為同志不是你的錯一樣。
今天票開得不夠多,是平權公投小組努力不夠,不是這件事在台灣沒有人支持。」
以上是我在11月24日深夜,於平權公投開票活動現場,跟所有朋友講的一段話。【註1】
------
從開票日到現在,我沒有一天為自己的議員選舉結果感到開心。很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大多數的人只看到我是一個市議員當選人。但在此之前,我是一個同志,我是一個台灣人。
我和所有同志一樣,因為台灣有七百萬人否定我作為一個公民的權利而感到沮喪;我和你一樣,對台灣前途感到憂慮。
在這段時間裡,我看到大家的焦慮不安、憤怒沮喪。
如果,攻擊苗博雅可以讓所有的傷害到我為止,我願意保持沉默。
但,很遺憾,我的沉默並沒有帶來療癒和團結。
反而有更多的流言、臆測,讓深深受挫的公民社會,彼此猜疑、相互攻訐。很多平權公投的志工們,有了更多的自我懷疑、挫折,不安。
身為平權公投召集人,這段時間,我把心力放在鼓勵傷心沮喪的同志朋友,在感到灰心挫折之餘,不要忘記,還有350萬人溫暖的善意,不要放棄,我們還可以一起走下去。
做決策,需要判斷、勇氣與承擔。在發起公投之初,我就很清楚,一但結果不如預期,萬箭穿心就是我必須承擔的結果。
但,回看這段日子,人們一邊承受著深深的失落,一邊閱讀毫無根據的陰謀論。我的沈默不反駁,並沒有讓同志們變得更團結,反而讓自由派相互廝殺、四分五裂。
我很擔心。行政院即將在三個月內提出專法草案;2020那場不能輸的戰役也只剩14個月。
我們需要儘速集結戰力審慎應對。我們不能讓一時的挫折變成長期的潰散。
為了重建社群的信任,讓平權力量再次團結,我願誠懇交代我的心路歷程,重新梳理一次平權公投的脈絡、不足、和成果。
以下我將分述:
1️⃣為何發起平權公投?
2️⃣公投最終票數差距被拉開的原因?
3️⃣苗博雅有沒有利用公投拉抬自己的選舉?
4️⃣進一步可能的策略
也懇請各位朋友未來評論時,務必基於事實,以免造成社群更大的猜忌撕裂。
------
4月17日,中選會放手讓三個反同公投案進入第二階段連署時,任何對台灣政治稍有了解的人就會知道,反同公投連署必過,年底大選必定有這三個公投案。
當時的同志社群面臨以下三條路:
1️⃣置之不理
2️⃣只動員不同意票
3️⃣參考過往入聯、返聯公投的經驗,提出一個對案,動員己方支持者投票熱情。
第一條路,置之不理,等於坐以待斃。
有些人主張,是因為有平權公投激起對決,反同公投才會有這麼多票。當初應該不要理它就不會過。
這種主張,第一,沒有注意到公投法修法後,不投票已經失去抵制作用。第二,也與數據顯示結果完全相反。
另外五項沒有對案的公投,都成功順利跨過門檻。尤其是國民黨所提三案,同意票比反同公投更多,不同意票更少,勝利幅度更大。
按照開票數據來看,沒有對案,保守派所發起的公投,包括反同公投,都還是高票通過。
反同組織的人力、資金,不論有無平權公投都早已到位。若當時選擇置之不理,不動員平權陣營選票,最後的結果,平權必敗,且兩邊票數比例會更加懸殊。
按照公投法規定,反同公投通過後就對政府有拘束力。抱著「同婚不能公投」的口號,並沒有辦法取消反同公投的法律效力。
既然不能坐以待斃,那剩下的選擇就是:如何把平權票衝高?
第二條路(只動員不同意票)以及第三條路(平權公投),當時在同志社群內部引起一波爭論。
我主張發起公投因應的政治判斷如下:
1.
反同公投有很高機率跨越五百萬票門檻。對平權陣營而言,既然已經被中選會拖上公投戰場,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把平權票全部催出來,盡量拉近票數比例(並在逆境中尋找勝利機會)。
2.
要怎麼衝高平權票?
當時距離大選投票日只剩7個月,若只跟著反同公投的節奏動員,會來不及在大選日催出最多票數。提出平權公投,藉由提案、連署過程,有助於提升社群危機意識、提前預熱,提高關注度,提升平權方投票率。
3.
我認為按照台灣過往公投的數據(尤其參考入聯、返聯公投),發起平權公投的同意票,有機會大於反同公投的不同意票,把整體平權票數字開得更高。
於是我和其他發起人,反同公投連署上路的隔天,公開徵求平權公投的支持者。
平權公投小組的發起人們,並非任何一個既存的組織,而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公民(也就是散戶)。我們沒有固定的組織力量,也沒有經費。在一開始,我們發動的平權公投,就是一場公民運動。
社群內部的路線爭議,就交由人民來判斷決定。在每一個階段,平權公投的決策理念是:
「只要群眾給予足夠的支持,我們就繼續往前。反之,我們也不會堅持己見」。
平權公投一路走來,每階段都是在取得群眾同意後才解鎖。
非常感謝第一階段參與提案的2萬公民,以及參與群眾募資的朋友。
還有,第二階段參與連署的50萬公民。讓平權公投走到11月24日投票日,讓350萬公民能用選票表達自己力挺性平教育、婚姻平權的聲音。
我們在選前85天,動員到50萬人參與行動,僅花費200萬左右的經費。
在反同公投浩浩蕩蕩送件後,平權公投繳出37天募集50萬份連署的成績單,創下台灣公投史無前例的動員強度、速度,給予同志社群「值得一搏」的期待。
這是全台2000位志工朋友共同努力的結果。
最後,平權公投在婚姻平權案取得338萬同意票(比反同公投290萬不同意票提升14%)在性平教育案取得350萬同意票(比反同公投341萬不同意票多9萬票)。
這個成果,當然還不夠。雖然方向上符合4月份的判斷,但仍不夠取得公投的勝利。
但考量到平權公投從頭到尾所募集、運用的僅僅三百萬資金,即使加上大平台及其他團體所募集的資金,也不超過二千萬,總體能夠開出超過三百萬票,並在全國範圍內拉升14%的票數,和任何廣告行銷方案相比都不遜色。
就這點,我認為平權公投成員、全體志工朋友(除了我之外),以及其他所有團體夥伴,都應該獲得一點肯定。
------
有些朋友會問,既然到9月連署送件時兩邊氣勢還沒有差太多,為何最後票數開不出來?甚至有些人質疑,苗博雅選前不是講有900萬票?怎麼開出來只有350萬?
答案很簡單:
對不起,是我們努力不夠,無法募集到和反同組織一樣多的資金打公投廣告戰,無法催出更大的擴散度。
就如同欣潔所言,從九月以來,民調資料顯示雙方大概還在五五波。9月中的民調甚至顯示,性平教育案(第15號公投)的同意票比率到達52.2%!
( https://goo.gl/DWAm4G )
但從11月開始,反同公投廣告資金鋪天蓋地,從電視、網路、廣播、傳單,上億資金在各種社群、傳統通路全灑,民調就拉開差距。
談到選舉,大家都知道資金差距會造成廣告行銷的不公平競爭,影響、扭曲選舉結果。其實,公投也是一樣。
依照蘋果日報的報導,反同方有企業家贊助的數億資金。而平權公投所使用的,僅有三百萬元。最後開出近2:1的票數比例,已經是公投史上罕見。
而反同方的大筆資金,也帶來比平權方更強的擴散性。
觀察連署書數量以及最後開票數字,可以看出反同方的「擴散力(拉票力)」比平權陣營強。反同方一份連署書開出約10票,平權陣營一份連署書僅開出約7票。也造成最後票數絕對值的落差。
有鑑於擴散性(拉票)非常重要,選前的動員催票文內,我的目標就是強化平權方的擴散性,盡量加強支持者向外拉票的動機。
當時我要傳達的概念是:
根據長期和近期民調皆顯示,鐵桿支持者和傾向友善的潛在支持者,總數可以到達40%~50%。若真要具象化,就是保守估計有900萬人是「可以爭取動員」的選民。
「可以爭取的潛在選民」和「一定會出來投的選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在選前動員文所提及的900萬人所指的是前者【註2】,但選後有人釋出流言扭曲成後者,造成社群的猜忌和分裂,非常惡質。非常令人遺憾。
------
另外,有人在選後釋出「以同養苗」的流言,也造成公民社群相當大的猜忌和撕裂。
台灣政壇最不缺的就是惡毒的謠言。我的沉默並沒有平息爭議,反而讓各種腦補滿天飛。縱使平權公投其他發起人公開說明、澄清【註3】,也無法停止撕裂。
進廚房就不要喊熱。我沒打算為自己辯駁。
畢竟,我在選區餐會、菜市場因為台獨、反死刑、挺同婚被選民當面痛罵的時候,都笑笑回應了。沒必要生什麼氣。
畢竟,我在選前一週,遇到一個自稱全力支持兩好三壞的議員候選人,連番追問我「如果同意票沒到五百萬,你要不要切腹謝罪?」
我很早就知道,打這場公投戰就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但我是有團隊的。
我可以不為自己說話,但身為主將,有責任捍衛我團隊成員的尊嚴。
您不必支持我每一個政治判斷。
但我不能坐視有人用一個惡意口號,把平權公投所有發起人矮化成我的助選員。也不能坐視有人抹煞我的競選團隊三年蹲點的努力。
就像以核養綠其實沒有養綠一樣,所謂的以同養苗,也只是一種惡意的政治詐騙修辭。只要有一點常識和對政治的基本理解,就能破解。
我在議員選舉能勝選的主因只有一個:我是文山在地人、團隊合作經營基層三年。
認為發起平權公投能拉抬我的議員選情,恕我直言,您不懂選舉。
我曾經在本區一位年輕進步的里長舉辦的里民活動內,發現愛家公投的文宣放在報到桌上。所有主張婚姻平權的候選人,在我的選區內,都受到莫大的壓力。
我對同婚和性平教育的長期明確立場,已經足以讓我拿到本區的平權票。
若發起平權公投只是為了議員選舉,真的就是畫蛇添足,平白瓜分自己的時間和資源。
為了處理平權公投的事務,我減少很多跑選舉行程的時間。選前,還有一位同區議員候選人,在媒體上公開酸我沒有每天早上站路口揮手拜票,不適合當議員。
發起平權公投,不會讓我的平權票更多,只有讓我在選區內變成更多人的攻擊標靶。如果本來無法當選,想拓展其他票源,根本不必發起一個在選區不受歡迎的公投。
以同養苗的指控,不但顯示發言者完全不懂選舉,同時也並不尊重政治是一種專業,更是對我團隊努力的輕蔑。
在選舉和推動公投期間,我從未動用任何一位平權公投的支薪工作人員、從未動用任何一毛錢、也從未假借任何和公投有關的機會宣傳自己的選舉。
從第一階段開始,我的競選團隊最重要的幹部,就免費無償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平權公投。平權公投未募資前,我用我自己的競選經費墊錢。最後倒數衝刺,我動用了選務助理協助平權公投的催票工作。
會相信以同養苗的人,大概就像深藍深紅相信蔡英文支持同性婚姻是為了養自己的宇昌公司。我寧可相信,傳播這些流言的人只是對現實欠缺理解吧。
------
談到對現實的理解,我相信大家現在都對下列問題很焦慮:
婚姻平權和性平教育怎麼辦?2020大選怎麼辦?台灣的未來怎麼辦?
針對這三點,我的想法是:
1️⃣迅速集結準備法律戰
2️⃣自由派團結一致守護本土進步價值
3️⃣放下鍵盤,走入人群,認真踏實和身邊親友溝通。
在美國自由派大本營加州,也曾有反同的婚姻定義公投以過半比率通過。
但加州的同婚倡議者並不放棄。繼續打法律戰爭取應有的權利。最終,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定禁止同性婚姻違反平等權。
公投絕對不是世界末日,雖然這個國家的公投結果嚇了大家一跳,但我們相信台灣是個法治國家,我們還是尊重這個公投的結果。
既然是法治國家,這個法律戰,我們就一定可以繼續走下去
大家不要忘記,釋字第748號平等保障婚姻自由。司法院也已經正式表態,立法院修法,仍然要遵守釋字748的意旨。
未來行政院、立法院所提出的專法草案,需要我們一起投入心力,一個一個把專法中,所有違反釋字748號解釋、牴觸平等權的地方挑出來。
我們就一條一條在立法院內辯論,爭取更好的版本。
如果立法院無能發現自己的錯誤,我們再辛苦地訴訟、找上大法官,讓大法官告訴立法院說「對不起,你們立的法錯了!必須要再次修法!」
或許,如果大法官再一次的把專法打臉,這些護家盟又一定會說:我要公投,開啟無限迴圈。
但這是台灣人民2018的選擇。我們眼前僅有的選項是,繼續在這個法治的社會,為了平等權、婚姻自由權奮鬥,這是我作為一個法律人,期待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
公投結果讓台灣必須很痛苦的繞遠路,但這不是絕路。哪一個民主社會沒有犯過錯呢?我們還是有路可以走。
公投的結果說性別平等教育施行細則裡的同志教育要拿掉。
但性別平等教育法寫得很清楚,學校必須推動性別平等。教育部官員已經再三地公開表示,若不教認識同志,性平教育就是不完整的。認識同志跟性平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未來第一線的老師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350萬的友善公民,還是可以持續地努力,把所有受到欺負、霸凌的同志小朋友們接住。
走出學校的圍牆,我們還能夠透過各種方式,提供正確的資訊給所有的青少年。
反同人士希望他們自己的小孩是無知的,也希望別人的小孩也變成無知的,那我們就致力於提供正確的資訊。
這是一個很困難的長期工程,比公投更困難。
所以,我們非常需要自由派的公民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有些人怪罪性平公投拖垮執政黨選情,甚至導致自由派陣營不斷相互猜疑、分裂。
如果這個判斷符合事實,那2020已不會再有同性婚姻公投了(同一事項2年內不能再投),我們就可以放心慶祝本土政權的勝利了嗎?
當然不是。其實你我都心知肚明,中國因素、保守陣營的資金宣傳優勢,一直都會在。即使沒有同性婚姻公投,任何一個保守議題(例如反年金改革、反轉型正義)被拉上公投戰場,若本土政權還是保持曖昧模糊,依然會被直接輾過。
我是選輸過、失敗過的人。我很清楚,選舉就是一個和成千上萬選民不斷「接觸、交流、說服」的過程。
如果上次敗選,我把原因歸咎在自己的理念太進步導致選民無法接受,開始切割自己的進步價值理念,這樣的態度,不僅太自戀,而且絕對會導致再一次失敗。
選舉的檢討,必須有數據事實作為支撐,才能迎向成功。直覺式的評論經常跟天橋下說書的差不多,不小心就會變成病急亂投醫。
許多研究者都已經提出數據分析【註4】,指出同性婚姻議題並非民進黨敗選主因,僅是代罪羔羊。盼望各位有志守護本土政權的朋友,在沮喪憤怒過後,可以一起來對症下藥。
同志有投給國民黨的,但這是少數;如同民進黨內也有反同的候選人一樣,不過這也是少數。即使民進黨有表態支持反同公投的候選人,我還是力挺本土政權,反對老K。
護主權和挺平權是相輔相成,不需要把少數人的言行過度放大,破壞追求台灣成為更美好的國家的團結力量。
有些主張台獨的前輩當著我的面,堅決反對同性婚姻,但這完全不會影響我支持台灣獨立的信念。我還是大安文山區唯一把捍衛主權寫在幾萬份文宣上的候選人。
核心價值是我們對自己的承諾,不能拿來交換,也不該是拿來跟潛在盟友鬧脾氣的籌碼。
全台支持平權公投的志工,在選前一週,發出了50萬份包含東奧正名公投的投票小抄。雖然不敢說貢獻多大,但我想,平權公投的志工朋友們,也都以自己的方式為台灣盡了一份力,值得被尊重。
------
未來,請大家採取「正面作戰」方式,支持鼓勵友善的政治人物。
也請同志朋友們,深深記得,「投票」在民主社會不是兒戲,請把自己的權利放在優先,不要支持任何一位反同的候選人。
平權公投小組成員,包括我在內,都會持續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婚姻平權、性平教育、捍衛主權奮戰。
若接近5月24日時立法院尚未完成立法,我會在台北市議會,監督台北市民政局即時完成戶政系統的必要準備,讓同志朋友可以依照748號解釋依民法登記結婚。
------
同志被反同公投拉上逃不開的公投戰場,打了一場資源極度不對等的仗,我們付出能力範圍的一切,我們都傷痕累累。
但,為了那些已經付出一切的同伴,我們會重新整隊,和夥伴一起帶著這些傷痕繼續往前走。
感謝你讀到這裡。相信你一定和我一樣,都希望台灣未來能成為一個更平等、更自由的美好國家。
平權公投小組有任何決策上的疏漏,由我一人承擔。但平權公投累積的成果,是未來向前進的重要基礎。
請各位朋友擦乾眼淚、相互扶持。
我們還有很漫長的路,要一起走。
平權公投小組召集人、婚姻平權案領銜人
苗博雅 敬上
【參考資料】
[1]11/24於平權公投開票活動現場發言影片
https://goo.gl/nLJ4K2
[2]選前動員文
https://goo.gl/4jXLXt
[3]平權公投小組成員說法
陳茻:https://goo.gl/VZ9Hn9
盛浩偉:https://goo.gl/tK5nDF
[4]
攸關利益!年改與農業韓流是民進黨敗選的最重要原因
https://goo.gl/84rnUi
不能一概而論:新北、台中、高雄的選舉與第十案公投(給關心政治的朋友們的初步資料整理)
https://goo.gl/8QWMu2
雙關修辭廣告 在 新聞噏乜9 Facebook 八卦
【#新聞噏乜9年度最9大獎 兒子性病獎 得獎新聞】
我哋一連N晚,同大家介紹吓今年嘅得獎新聞~ 所有得獎名單可以去呢度睇:https://awards.upmud9.nu
當年一條《兒子生性病母倍感安慰》,開啟咗香港傳媒錯字漏字正常化嘅潘朵拉之盒。今年兒子性病獎有雙冠軍,分別係:
頭條 - 象拔蚌會偷渡
評審團評語
爾雅集 呆總: 哈爾移動象拔蚌
得罪講句: 得罪講句,原來Zootopia係真架~
辣椒文集: 很有企圖心的象拔~重要咁大個標題!
陳樂行: 見到行字,諗起象拔蚌用個「象鼻」喺海底卷下卷下個樣,個畫面勁cute。
網民留言
Ken Wu: 捉啲象拔蚌入難民營等待遣返
Danny Fung: 拉晒D象拔蚌!
Lu Choy: 動物大遷徙都要拉
William Mung: 吾拉邊有得打邊爐
Sherman Wong: 擬人法修辭嘅嘢我識條鐵咩
KT Tan: 應該係想上諾亞方舟, 但係上錯舢舨
===
毒果 - 最後一夜搞亞姐
評審團評語
賴叔閱事: 有冇聽過咩叫 "2 by 2 by 2 matrix" ?條題三個元素基本上都可以各自表述。既可以係喺人生最後一晚搞,亦可以決定嗰日係最後一次下不為例;我都仲未講個「搞」同「亞姐」字係咩意思 (希望冇人以為亞姐係汪明荃) ,編輯求仁得仁,冇得輸喇。
呆總: XDDD 咁佢擺明係玩食字嘅,人哋原文咁講,佢咁寫可以炒起篇新聞,依個我ok
陳樂行: 經典
青永屍: 一語雙關
廣告狂人: #停播壹句:說好的搞亞姐呢?
辣椒文集: 我內心純真,睇唔到有咩問題
網民留言
Ka Lok Chan: 終於明白點解有亞視員工堅持做到四月,原來最後一晚有得「搞」亞姐 反正而家亞視播AV都唔會停牌。
Eric Wong: 點搞法,酒店直播?
Geoffrey Lam: 宮雪花咁樣你搞唔搞?
Thomas Tsui: 驅風既野你識條__咩
Leslie Wong: 我使唔使擺低一蚊跟機……
Ki Bi Lung: 色情派對…
Elly Chan: The best farewell party in the world.
雙關修辭廣告 在 雙關語廣告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八卦
雙關 語廣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桑德羅・巴希寫的 ... 過去華語雙關的研究中,除了修辭學本身的研究以外,多數從語用學的角度出發, ... ... <看更多>
雙關修辭廣告 在 雙關語廣告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八卦
雙關 語廣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桑德羅・巴希寫的 ... 過去華語雙關的研究中,除了修辭學本身的研究以外,多數從語用學的角度出發,&nbsp;... ... <看更多>
雙關修辭廣告 在 雙關語廣告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八卦
雙關 語廣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桑德羅・巴希寫的 ... 過去華語雙關的研究中,除了修辭學本身的研究以外,多數從語用學的角度出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