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無法黨第10屆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立法委員候選人提名名單及排名順序表】
1)柚 子(女)永久榮譽黨主席、本黨首席最高大法師視網膜之犬
政黨不分區名單具備彰顯一黨重要價值之功能,柚子既為本黨永久榮譽黨主席,秉持崇敬、尊賢的精神,歡樂無法黨將「政治組」立委提名人排於第一順位,拒絕像他黨一樣「夭鬼假細禮」,先排幾席「專業組」代表在不分區前幾名;至於「本黨首席最高大法師視網膜之犬」並非可作為適任立法委員的理由,但柚子實非平凡犬類,更是中華民國護國神獸,絕對可以超越塵世的物種分類,進入國會殿堂!
2)喬瑟夫(男)原住民族
原住民族過去受既往政權統治與壓迫,在經濟、文化等政策面向上從未獲得與統治者同等的地位,現任蔡英文總統籌設「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藉由重新檢視歷史、劃設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還給原住民族應有的尊嚴,本黨表示肯定。遺憾的是,有鑑於城鄉差距擴大、傳統語言凋零、文化斷層、部落老化、披薩上加鳳梨等問題並未見改善,透過政策推動達成實質分配正義、原青返鄉、布丁飲食,將是我們的重要目標。
3)鄭家純(女)食安
頂新劣油事件至今已屆五年,但近年來,我們仍然看到米血混摻藥用石膏、雞蛋檢出芬普尼等食安問題層出不窮,飲食作為民眾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讓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關鍵,制定明確罰則、加強落實抽檢是我們的共識方向,讓台灣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4)館 長(男)國防、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負責人
面對中共戰機侵擾頻仍、武力威脅不減,我們除了在區域戰略上與友好國家保持合作關係,更應強化國防戰力,包含深化義務教育中的全民國防課程、投入經費持續研發新軍事技術、確保國艦、國機國造進程無延遲,避免中共有隙可乘。同時,國家肌器的國罵攻勢亦能震懾赤匪,並喚醒各級服役中或已退役之將領,避免共蝶翩翩飛舞、向境外勢力輸誠。
5)寶 寶(女)動物保護、本黨總書記邱威傑之貓
我國《動物保護法》施行至今已逾二十年,但各縣市公營動物收容處所數量、品質卻未見明顯改善,騷擾、虐待、傷害動物之樣態及違反之法律效果亦未有明確規定,我們痛心看到動物遭受無端傷害,更對流浪動物感染傳染病、缺乏適當飲食感到難過,「以領養代替購買」觀念近年來雖有推廣,我們希望能透過釋出誘因、完善管制,讓飼主、業者對動物更具責任意識。
6)星期天(男)多元平權
今年立法院正式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讓同志終於享有公民應得的婚姻權利,然而我們始終明白,台灣長年的保守文化,仍然讓具備不同性別氣質、性別認同的朋友,必須要隱藏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避免招致騷擾與霸凌。星期天是弱勢的代表,絕非膜天輪之戀的既得利益者。
7)阮月嬌(女)新住民權益
新住民、新二代選擇深耕台灣,面對截然不同的文化衝擊,我們應該確保新住民朋友在融入台灣社會時,實質上享有同等的協助與待遇,舉凡應思考讓企業雇用新住民優惠、放寬居留、身分取得限制,並透過教育宣導除去社會對新住民污名、標籤化,進一步推廣新住民朋友的文化習俗,讓台灣成為一個友善、多元的國家!
8)博 恩(男)藝文、博恩夜夜秀主持人
台灣對於內容創作、文化發展的想像,曾經執著於市場導向,但事實上近年獨立、小成本的製作,無論是在音樂、電影、遊戲、文學、尷尬等領域都有傑出表現,更屢屢獲得國際好評,我們應思考如何提供創作者推動本生產高品質內容的環境,而非停留在建設更多邀請國外明星、表演者的大型場館。
9)白癡公主(女)女力
台灣在不分區立法委員上,雖有設置二分之一以上的女性保障名額,且在各層級政府會議上也都有類似要求,但在重要決策人事選任上,如內閣部會首長、政務委員,卻仍然難以揮去以男性為主的文化。我們不應認為女性只要能力傑出,就可以獲得與男性同等待遇;因為從工作待遇、升遷環境上,我們仍然看到為數甚多的不平等、歧視、乃至敵意的案例。我們要強調的是,包含女性在內的不同性別,都應該擁有實質上平等的保障!
10)沒有營養的生活智慧王(男)民生
各類型不同的議題討論,往往容易使得政治產生高門檻,進而導致一般民眾無從參與討論,最後使得政治決策由社經菁英掌握,我們認為,再如何複雜的內容,都應該用最簡單、有趣的方式讓民眾認識,而第一步就從民生議題著手。不管是與家人的日常互動、從來沒想過的獵奇問題,生活即政治,沒營養也可以有智慧!
11)阿 滴(男)國際化、教育
有人說「母語要回家學!」我們除了感到難以置信,原來在她眼中每個家庭都能夠提供專業的語言教育外,我們的基本立場是「只要你想學的語言,教育都應該要盡量提供!」不管是能讓你最international的英語,還是學習到やめてやめて的日語,站在文化認同的角度,我們更應該要提供系統化的台語、客家話、原住民族語、東南亞語等,才能真正讓台灣的年輕人出得去,把發展帶進來,每個人都很有才!
12)志祺七七(男)行銷、設計、瘦身
台灣人肥胖問題持續加劇,除了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外,也有更高概率產生心理疾病,我們除了正視學童的飲食健康問題、洞察造成肥胖背後的階級不平等外,也應該推廣正確的瘦身知識。此外,當設計、行銷已經成為了傳播資訊最重要的關鍵,我們更強力要求不能讓「中華民國美學」復辟,全民都應該接受美感教育,讓長輩圖也能有文青風、讓早安也能夠很歡樂!
13)視網膜(男)媒體、資訊科技、眼球中央電視台主播
假新聞、爭議訊息充斥的年代,我們需要真正中立、客觀、權威的媒體,來對抗赤匪政權的滲透,更需要打破黃標恐怖的言論自由來為民喉舌。在科技進步到可能隨時監控的時代,人民的隱私權遭遇挑戰,捍衛自由地區在世界民主列車中的領導地位,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重要責任!
#歡樂台灣
#HappyTaiwan2020
#票投歡樂黨
#台灣才會爽
隱私權新聞案例 在 看見世界天氣晴 Facebook 八卦
唐鳳代表台灣登上CNN,分享台灣抗疫經驗。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今天特別探討,擁有2300萬人口的台灣為何不須採取激進封城措施,就能將疫情控制住,截至目前僅有500例以下確診及7例死亡案例,並專訪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
唐鳳表示,台灣從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記取經驗,往後每年舉辦防疫演練,加上網路論壇批踢踢實業坊(PTT)一篇引述吹哨人醫師李文亮示警武漢出現7例SARS確診文章,敲醒台灣衛生當局警鐘,讓台灣得以在去年12月31日就開始超前部署防疫。
由於電子追蹤疫情在歐美國家引發隱私權疑慮,CNN主持人好奇台灣作法為何。唐鳳指出,台灣政府要求返國民眾居家檢疫14天,並透過電子圍籬(digital fence)系統,在不搜集任何新數據或利用手機衛星定位(GPS)情況下,僅靠基地台偵測手機訊號,判斷居家檢疫者是否離開住家範圍。
此外,唐鳳表示,疫情期間人民多感焦慮,容易出現搶購現象或受陰謀論影響,台灣政府用幽默反制假訊息(humor over rumor)。
唐鳳舉例,曾有消息謠傳衛生紙等原料將用於口罩增產,掀起搶購潮,政府迅速推出文宣告訴民眾兩者製造原料不同,並放上行政院長蘇貞昌搖屁股圖像,幽默提醒大眾每人只有「一粒卡臣」,不須囤衛生紙。
主持人也關心台灣遭世界衛生組織(WHO)排除問題,並詢問唐鳳,有鑒於中國疫情初期處理方式引發關切,台灣與世界其他國家關係是否可能有所進展。
唐鳳回應表示,由於WHO忽視台灣示警,全球失去至少10天防疫佈局時間;即使被WHO排除在外,台灣在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數天前,與14個區域國家舉辦線上衛生會議,成果豐碩。
隱私權新聞案例 在 王婉諭 Facebook 八卦
某天早上,你搭著捷運準備要去上班,在捷運上你滑著手機、看些今天的新聞,這時,手機上跳出一則署名是「防疫小知識」的 AirDrop 訊息,想要傳送照片給你。
你按下接收,沒想到映入眼簾的並不是什麼防疫小知識,而是一張男性生殖器的照片。
這是性騷擾,也是 #數位性暴力,雖然是透過手機傳送照片,但你的不舒服,並不亞於直接面對暴露狂,更有一種「他是不是就在我身邊」的恐懼感受。
或者,像是更典型的案例:「性勒索」、「散佈私密影像」,加害人以性私密影像作為威脅,要將你的私密影像散布出去,造成你生活在擔憂恐懼中。
隨著網路科技發展,數位性暴力的形式也越來越多元;然而,一直以來數位性暴力都難以被描述、歸納,受害人本人不知該如何訴說這樣的經驗,一般人也難以理解這樣的事件。到底,數位性暴力明確的行為類型、範圍為何?又造成多大的危害及嚴重性?
我們對數位性暴力的認識還不足夠,甚至連我們的社會風氣對於網路色情的態度,都認為是 #娛樂,而非 #犯罪。
「求上車」、「誰叫你穿這麼少」等諸如此類的留言,寬容了加害者、卻檢討了被害者。在數位跟蹤騷擾、數位性騷擾、AirDrop 癡漢這幾種類型中,輿論也常認為,這類虛擬世界中的行為,有這麼嚴重嗎?
上週我參加 數位女力聯盟widi 舉辦的「虛擬世界裡的真實傷害」記者會,發布了數位性別暴力多元樣態懶人包,終於對「數位性暴力」的定義、類型,給予清楚的描述。
數位女力聯盟將數位性暴力分成 5 大類型:
❌ 基於性別的隱私權侵害
❌ 基於性別的仇恨言論與行為
❌ 數位性騷擾與虛擬性侵
❌ 數位人口販運性剝削
❌ 基於圖像影音的濫用
及各類型下,總共 21 種行為。
其中清楚定義了「性勒索」、「未得同意散布私密影像」、「以性私密影像為控制手段」等行為,更清楚的呈現在網路上騙取兒少私密照、性勒索的整體行為圖像。
清楚定義、明確數位性暴力,才能提昇社會對此的理解,進而認同數位性暴力犯罪的嚴重性、理解對被害人所造成的傷害,如此一來,我們才有機會進一步討論該如何因應、防範。
去年一年,我已陸續提出「跟蹤騷擾防治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相關法案,希望從法制面下手,來真正防制數位性暴力犯罪,還請大家一同關注,讓這些法案有機會能儘速被排審、通過!
隱私權新聞案例 在 隱私權相關新聞報導、懶人包、照片 - ETtoday 的相關結果
隱私權 相關新聞報導、懶人包、照片、影片、評價、爭議、負評、缺點、PTT、dcard. ... <看更多>
隱私權新聞案例 在 隱私權| 搜尋標籤| 聯合新聞網 的相關結果
搜尋{隱私權}共找到85篇新聞。udn.com 提供即時新聞以及豐富的政治、社會、地方、兩岸、國際、財經、數位、運動、NBA、娛樂、生活、健康、旅遊新聞,以最即時、多元 ... ... <看更多>
隱私權新聞案例 在 隱私權- 相關新聞- 自由時報電子報 的相關結果
喻姓男軍官因偷情被媒體記者報導,並公開其全名與私人照片,但他認為名譽權、隱私權遭侵害,求償20萬元;不過記者否認侵權拒賠。士林地院審結,認定記者雖未侵害名譽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