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公道五路人行空間】
公道五路是市區到科學園區的要道,更是開車的朋友來到新竹的第一站。作為新竹市門面,過去沿線人行道窄、綠地空間少、障礙物多,並不適合人行。因此,我們跟中央爭取經費進行改造,增加植栽生長空間、排除障礙物,讓社區居民、上班族能更安心。
今天內政部長徐國勇來到新竹視察公道五路改造成果,我也特別向部長說明我們這幾年來步行城市的建設;我們已經打造62公里的人行步道,包括大家熟悉的隆恩圳、綠園道、以及全市校園通學步道。未來,我們還會持續努力,讓新竹市擁有更好的步行環境。
#公道五路
#典範級步道
追蹤IG▶️ https://reurl.cc/VXEqQ6
訂閱Youtube▶️ https://reurl.cc/GV5Lo3
加入市府的line▶️ https://goo.gl/vntwN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失明人士「麵包」近日自己的社交媒體專頁,以KOL(網絡意見紅人)身份表達對傷殘人士廁所經常被濫用的不滿,引來網民一陣討論。麵包在接受《港。故》訪問時解釋,殘廁本身的設計理念,除了是方便輪椅人士使用,也為視障人士而設,因此殘廁內都會印有視障者所用的點字。他表示,經常會遇到殘廁被濫用的情況,「好多時望...
障礙物多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將心比心,讓高雄舒服向前行】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你常常經過、完全不會留意的路段,在某些人眼中,要經過可能比登山還困難。你可以輕鬆跨越、閃避的障礙物,在行動不便的人士眼中,他們得花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繼續向前行!
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選舉前,有一天晚上,我騎著三輪車在跑行程,那天飄著毛毛雨,我看到前方一位有點駝背的老人家,拿著身障輔具步履蹣跚地走在機車道上。往右一看,原來是人行道跟騎樓都被占滿,所以他只能走在機車道上 ...
我一直認為無論要發展商圈,或是推動觀光,友善的人行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在審市府提案時,針對交通局提出的「無障礙候車環境改善」、「建構候車亭」等案,提出疑問和建議。
我今年初質詢時,就有請工務局針對捷運站和大眾運輸站點外圍的身障人士用路體驗狀況進行調查,做成《高雄十站體周邊人行動線調查報告書》這份報告。閱讀報告後,發現問題實在很多,包括道路高低差、路阻與障礙物多、雜物堆疊過多、人行動線未對準、無障礙停車位遭占用等。
如何讓行動不便的人士可以更方便與安全?交通局長鄭永祥指出,目前無障礙設施有寬度不夠、斜坡不夠平整等問題,讓輪椅族在移動時,容易產生不便和風險,承諾會加速修繕工程,我希望交通局可以說到做到。
我也建議,交通局要做「無障礙候車環境改善」的話,可以先參考《高雄十站體周邊人行動線調查報告書》,在規劃前先了解身障者實際遇到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
還有在「建構候車亭、站牌」的部分,我在之前質詢時,也建議交通局可以多增設電子時刻表,尤其是在年齡人口較大的區域,讓不會用手機APP看公車時間的長輩,可以更精準的掌握公車時間。在今天交通局的提案,他們會在候車亭裝設電子時刻表,希望交通局盡速讓公車在軟體界面的改善更優化、更符合使用者需求!
或許沒有辦法一次到位,但是我們一步一步來,從大眾運輸站、捷運站周圍開始,建立友善行人和身障人士的用路環境,除了政府的修繕工程外,我們也可以從自身做起,汽、機車不要亂停擋住道路,自家的雜物盡量少堆放在騎樓與人行道,至少留出1.5米暢通空間,讓民眾可以行得更安心!
我在留言處附上工務局做的身障人士用路體驗報告,大家看了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一起提出來討論喔!
障礙物多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八卦
『內政部長徐國勇視察竹市公道五人行空間』
今日與 #林智堅市長 陪同 #內政部徐國勇部長 一同視察 #公道五路景觀人行空間,這項工程是屬於 #前瞻基礎建設🛤(第四階提案人行環境類)提升道路品質計畫。新竹市公道五路是市區往來科學園區要道,更有國道1號交流道,是行駛新竹市必經「門面」🛣。
常行駛公道五便知道過去 #沿線人行道路窄、#障礙物多,這次市府向內政部爭取6千萬經費改建💰,打造平整無障礙、植栽豐富、更有自行車道的「#綠蔭走廊」。徐國勇部長更是稱讚公道五路是「#台灣道路的典範及門面」,就讓我帶各位了解這次的改善內容及細項:
🏗改善計畫(水源街口至公道五交流道工程)地點為新竹市公道五路沿線,範圍東起中山高速公路,西至東勢街,全長約1.6公里。在視察中我們發現改善後的公道五路集結慢活及步行品質:
👉🏻1、計畫性整體鋪面更新
👉🏻2、人行空間改善
👉🏻3、寬頻管道下地
👉🏻4、改善設施帶,排除通行障礙
👉🏻5、設置連續植栽帶型塑綠化城市
👉🏻6、停車空間調整
#科技部 及 #竹科管理局 合作的「#竹科X產業園區」也會在此附近,#兒童探索館、#國際展演中心 完工後,更是新竹市「#藝文高地」中心,友善人行空間及景觀營造,對未來消化更多人潮,格外重要。🙏
謝謝市政府積極向中央爭取金費改善新竹市人行環境,今天跟著部長走再改善後的人行道上,發現拓寬後走道,行走更舒適、自在,😊公道五路是串聯新竹市的東西向交通要道,也是開車民眾抵達第一站,如此改善,讓新竹市形象更完善,對行人也更友善,城市的門面從道路開始,不只為市民,也是為自己,因為「#下了車我們都是步行的人」。🚶🏻♂️🚶🏼🚶🏽♀️
相關新聞:https://udn.com/news/story/7324/4952334?from=udn-catelistnews_ch2
————
🐣Line@(妍慧選民通報站):https://line.me/R/ti/p/%40leehui
🐣IG(日常妍慧都在這):https://instagram.com/hsin.chu.lee
障礙物多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全失明人士「麵包」近日自己的社交媒體專頁,以KOL(網絡意見紅人)身份表達對傷殘人士廁所經常被濫用的不滿,引來網民一陣討論。麵包在接受《港。故》訪問時解釋,殘廁本身的設計理念,除了是方便輪椅人士使用,也為視障人士而設,因此殘廁內都會印有視障者所用的點字。他表示,經常會遇到殘廁被濫用的情況,「好多時望門輕嘆,裏面原來有人,出嚟原來食完煙,陣煙味犀利到,真係好困擾。」
引路徑被佔 寧願不用
除了殘廁外,麵包說社區還有不少無障礙設施被不當使用,包括為視障人士而設的引路徑,「好多人鍾意行引路徑,唔緊要,問題係你有無顧及睇唔到嘅朋友,好多時如果行引路徑好容易撞到。」「佔用」引路徑的,包括玩耍的小朋友及拾行李的行人,他指走引路徑碰撞的機會比不走大,更斷言如果對路線熟悉,自己不會使用引路徑。
點字出錯 大感不便
視障人士在街上的挑戰豈只於此,即使是現在很常見的點字,麵包也遇過被考起的情況。他指一些點字是錯漏百出的,又或是按鈕沒有點字,令視障者大感不便。麵包估計,可能是工程驗收的過程比較馬虎,他舉例指每個點字都有一定間距,點字不會連在一起,「如果點字連得太密,我哋會摸錯。」
過路燈被調細聲 易生意外
除了引路徑和點字,過路燈的聲音對視障人士走路的方向都十分重要,「我哋平時過馬路要靠聽對面燈柱嚟判斷自己有無行歪,如果無呢個功用會好危險,會行到有車嘅地方。」但麵包說很多過路燈,一到晚上聲量就會被調低,感覺他們晚上逛街的權利被剝削。
「如果交通燈暗咗,你哋好快會察覺到,但如果交通燈細聲咗,你哋唔會察覺到,因為你哋唔用,但正正我哋係用家,就慘啦。」麵包指曾多次投訴,但政府不太理會。
街上障礙物多 屢撞至流血
在街上逛難以找到方向,加上香港的街道狹窄,麵包說視障者會撞到對他們而言突如其來的障礙物,例如棚架,有些竹棚需要斜插在地下來借力,但視障者以手杖輔助走路,只掃到腰以下的部分,因此容易撞到竹棚,他甚至試過撞至流血,「無人覺得呢個係問題。」他希望竹棚可以用海綿包着,即使撞到也不會傷得太重。
問題在「人」身上
整體而言,麵包認為香港的無障礙設施在硬件上做得不錯,政府及很多公共交通機構都投入很多資源去改善,他認為問題出現在「人」身上,「有幾多人明白到有啲設施係畀某啲人用,或者佢哋會唔會愛護呢啲設施?」覺得政府要作更多公民教育去提高這方面的意識,「好應該要多啲同理心,理解唔同人嘅需要。」
今集《港故mini》用大約3分鐘,帶大家,也請大家帶著同理心,感受一吓視障者在街上的難處。
-------------
《港。故mini》:東網為你送上,香港各階層的小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