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
我在大甲溪畔望夫
谷關阿冷山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秋天剩旅行【cts.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中 | 谷關第八雄】谷關七雄隱藏版 - 阿冷山 ㊙️ 健行筆記小編相約好幾次都摃龜🐢,松羅湖和劍龍稜失敗💔 最後我們選擇了位於台中裡冷部落中,隱藏版谷關第八雄-阿冷山🤩 結果健行筆記小編他.......🤮 🕠踩線時間:20190216 來回約11KM 總爬升下降約1KM 約6個半小時 📌活...
阿冷山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 許一條,縱貫原住民文化與土地的山徑 》
過年到,代表上山的日子又近了,最近的大行程都和布農的族人們息息相關,隨著認識的族人越來越多,跟隨著他們的腳步一起進入山裡,讓我有著比起純粹的美與自我實踐外,更多來自文化與記憶的收穫。
有時我想著,如果要有一條,縱貫臺灣的原住民山徑,那它會是什麼樣子呢?
接觸原住民文化尚淺的我,僅能靠著聽聞過的片段知識,粗略拼湊出模糊的樣貌。偶然間,我聽聞畢生鑽研台灣山岳歷史的鄭安睎教授,與古道專家伍元和老師,早已對這樣一條路,有自己的想法。看完他們的規劃後,我讚嘆不已:原來還真的可以從烏來出發,走進台灣最美的群山,經過泰雅、賽德克、布農、鄒族、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魯凱、排灣等族的傳統領域與當代部落,貫串清代與日治時代的道路,依循著歷史的脈絡,最後抵達屏東新開(近枋寮)。
不知道要讀過多少書、做過多少研究,才能像他們一樣信手拈來,就能透過雙腳的旅途,引出屬於台灣山林中最深刻的靈魂與記憶,編織出一條富含詩意與底蘊的傳承之路?
假如有這麼一天,這麼一條誕生自各族古老道路系統的山徑,被族人們與老師聯手重新整理、串接起來,那麼一趟縱貫臺灣的偉大旅程,將會是這樣子的:
───
從新北市烏來福山往南開啟的遙遠旅途,會先經過泰雅族被日本人拓寬成警備道的姻親道路,巴福越嶺古道,在傍晚抵達拉拉山。翌日,告別巴陵的民宿後,在沒車的小小的產業道路上漫步,迂迴抵達秀巒部落下榻。接著,在名聞遐邇的霞喀羅古道養老登山口,告別因為想輕鬆一小段而搭乘的部落接駁車,沿著古道緩緩推行至廢棄的白石駐在所,在此度過遠離人煙的山中第三夜。
第四天一早起床,繼續沿古道西行,抵達田村台駐在所後接上霞喀羅古道支線,蜿蜒向南走去,在高嶺接上民國後開闢的大鹿林道東支線後,順著主線在傍晚抵達觀霧森林遊樂區,Check in後洗去二日沒洗澡的疲憊。再來,海拔將緩緩下降,順著從觀霧延伸的北坑溪古道來到雪霸國家公園的雪見遊憩區;一身重裝與來自烏來的打招呼對答嚇壞不知情的遊客後,在遊客中心前搭上泰雅族北勢群部落的接駁車,到天狗、象鼻等部落待上一宿,聽聽族人講著那些在雪山山脈上翻山越嶺的故事,回憶著五天以來走過的路。
第六天的旅程經由馬那邦隘勇線跨越大安溪,從雙崎接上出雲稍來警備線後,跟著隘勇線來到大雪山社區,感受這裡的生態之美、見證林業的滄桑。行程滿一週之際,將路經白冷,從谷關七雄的白毛山東側山腹切過,穿越阿冷山隘勇線進入南投,來到惠蓀林場入口附近的清流部落。緊接著,這條山徑會繼續沿著隘勇線直上守城大山附近,輕裝來回這海拔2420公尺的邑治第一山後,陡下到賽德克族的土地,在台14線上度過第二週首夜,也正式告別了雪山山脈,短暫踏上中央山脈一隅。
翻過萬大隘勇線後,接著是霧社萬大警備道路,而後從曲冰開始進入布農族卓社群領域,到武界過一夜,再繼續沿著濁水溪谷地山腰上的部落聯絡道,經巴庫拉斯來到地利村,關門古道暨丹大林道的起始之地。第十一天開始,山徑從人倫部落進入玉山山脈,沿著人倫警備道翻進郡大溪谷,沿著中之線警備道拜訪一個又一個的布農族巒、郡社群祖居地,聽著族人講著不到百年前的遷村過往。三天後,離烏來出發日方滿二週,我們會由觀高抵達著名的八通關古道,在這個林業與日本古道交錯的紅檜造林地間沈沈睡去。
第三週開始,山徑進入最高潮,由八通關駐在所往玉山主峰攀去,經1926年所闢建的登山道登上台灣之巔,感受日本人帶來這座島上的登山文化如何流變至今,成為台灣的登山記憶。第十七天,告別東埔山莊,進入阿里山山脈,從特富野古道開始陡下整整1500公尺後,來到鄒族的特富野部落,接受族人們的款待,感受屬於鄒族的熱情。翌日,從鄒族南北縱貫古道翻越茶山至那瑪夏,又回到布農族的領地中;爾後由那瑪夏道路或者小林、高中兩條林道,進入南橫公路寶來一帶,由寶來順著名的六龜警備道再次登上中央山脈尾稜,經藤枝二集團後紮營於其中的駐在所上,感受過去此地日原衝突的緊張餘韻。
出發滿三個禮拜的日子,山徑會進入魯凱族的領域,並來到正在努力爭取自我認同的歐布諾伙族所在的萬山部落下榻。稍事休息後,山徑又繼續啟程往南,經由魯凱族道路系統拜訪大社、德文、霧台等部落,三天後抵達位於小鬼湖林道行車終點的阿禮,其道路前身是通往知本的知本越嶺道,於魯凱石板屋民宿中度過沁爽的一晚。接著順部落舊路自稜線下底世界遺產潛力點舊好茶,與居住在此的老獵人學習魯凱族傳統智慧。爾後,渡過隘寮南溪,進入台灣第二大族排灣族的家鄉,在排灣族舊社道路系統中悠遊,到訪舊筏灣、舊平和、舊德文等部落,又過了三日,在來義部落舉杯回顧這整整一個月以來,台灣頭走到台灣尾的百里長路。
最後,路經舊古樓、老七佳等排灣族部落後,接上四百年一瞬的浸水營古道,下抵枋寮附近的屏東新開,為這一趟長達32天,縱貫古今的奇幻之旅,劃下完美的句點。
-──
這是一條以臺灣原住民文化為主體的步行綠道,為時一個多月的旅程,緊緊扣和著各地歷史脈絡,走過自原住民、清代、日本人乃至於中華民國時期的路,讓老人家的身影再次鮮活的躍然晚輩眼中。而管理綠道的族人,也可以因為回到各個舊部落,重新賦予土地屬於各個民族的溫度與驕傲,甚至為在地創造新的產業可能與收入。這是一種再創造,將在地族人與屬於自己的土地連結起來,並且透過分享傳統的生活與智慧,支持自己的生活,同時也讓原住民文化的根,得以再次深深紮入土地之中。
試想,那些進入部落的夜晚,無論新舊,若是少了屬於土地的族人,在火邊的分享與傳承,一起舉杯高歌、大口吃肉,那行程將會有多苦澀而空洞——沒有高山的大景舒適,卻有著郊山的濕熱與長程縱走的疲憊,讓人不知道完成這一條路,能有怎麼樣的收穫?
這一天遠嗎?其實不然。
今年原民會有一筆上千萬的研究經費,想擘劃一條屬於原住民的山徑。
伍元和老師也已經成立自己的粉專「 伍元走古道」,準備一展自己數十年所學。
就讓我們一起期待,這樣一個足以代表台灣山林與文化,台灣頭走到台灣尾,從800到3952,覽盡四大山脈,從四百年前走到今天的路,成為台灣原住民、登山文化與山岳觀光的美麗未來吧!
————
*悠遊古道注意事項:
1. 沿途會進入各族原住民傳統領域,務必尊重在地原住民的權益與隱私
2. 綠道上有不少舊社與考古遺址,有許多被列為文化資產,也請尊重原住民或配合相關法令,得以進入
阿冷山 在 健行筆記 Facebook 八卦
【台中】沒在跟你客氣!陡上陡下的谷關第八雄 阿冷山
#山友分享
這裡真的沒在跟你客氣的,一開始就是一路往上衝,走上稜線之前總是覺得好陡...
雖然很艱辛,但是相信所有的淚水與汗水會在看到無敵展望時全都望去,因為就是太美啦!
➤阿冷山步道
|路程4.1公里、需7時10分
|建議下載好GPX再出發
|http://bit.ly/2sbqdE2
➤下載健行筆記APP
|安卓系統 bit.ly/2JdMdDv
|iOS 系統 apple.co/2pKVJa6
(圖/章魚便當)
#健行筆記
阿冷山 在 秋天剩旅行【cts.travel】 Youtube 的評價
【台中 | 谷關第八雄】谷關七雄隱藏版 - 阿冷山 ㊙️
健行筆記小編相約好幾次都摃龜🐢,松羅湖和劍龍稜失敗💔
最後我們選擇了位於台中裡冷部落中,隱藏版谷關第八雄-阿冷山🤩
結果健行筆記小編他.......🤮
🕠踩線時間:20190216
來回約11KM 總爬升下降約1KM
約6個半小時
📌活動路線:
谷野會館起登(09:22am)
阿冷山北北峰 1140m
阿冷山前峰 1520m (11:50am)
阿冷山1540m (12:18am)
📝攀爬阿冷山可參考以下GPX👇
https://reurl.cc/Q4A4q
--------------------------------------------------------------------------------------------------------
👉更多有關於【秋天剩旅行cts.travel】此旅行的照片
🔥https://www.instagram.com/cts.travel/🔥
👉歡迎商業合作與邀約
🔥bokas3kas3@gmail.com🔥
--------------------------------------------------------------------------------------------------------
Music
TULE - Fearless pt. II (feat. Chris Lint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19UcWdOA-I
JPB - All Stops Now (feat. Sound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i74gg03GI
KINGZMN - Thoughts of You Ft. Layla Mor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n9zvnRoLD4
#谷關七雄
#台中
#健行筆記特派員
#中級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v_6hq8HLJ0/hqdefault.jpg)
阿冷山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評價
我終於完登谷關八雄了 !
最後當然是要去大甲溪發電廠白冷冰棒朝聖一下
才是最完美的 happy ending 啊 !
谷關八雄系列完成了
用了4次...XD
馬崙山比較無法跟其他座連走
於是把它留在最後一個完登
也比較輕鬆愜意啦 !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下山後還有時間去吃冰棒啊XD
之後有機會的話還是會單獨一座一座撿
把一些因為連走而沒有走過的路線完成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如果帶新手來
才不會把人家嚇跑啊...
谷關系列完結 (灑花~
影片章節 :
0:00 八壯士登山口起登
1:11 八壯士與五葉松媽媽登山口的岔路口(2k)
1:21 開始連續的"之"字型緩坡
2:33 優美的二葉松林道
4:48 馬崙名樹(5k)
5:32 新山國小遺址(八仙新山 H2150m)
6:46 攻頂的陡上之路
7:15 登頂谷關七雄老二 - 馬崙山(H2305m)
9:08 快跑下山~(五葉松媽媽登山口)
10:03 朝聖白冷冰棒慶祝完登谷關八雄 !
11:12 全程Relive紀錄
更多關於馬崙山的詳細資訊在下方的部落格 :
https://colorfulbutterfly.net/2021/04/30/2021-04-03-%E8%B0%B7%E9%97%9C%E4%B8%83%E9%9B%84%EF%BC%9A%E9%A6%AC%E5%B4%99%E5%B1%B1-%F0%9F%A6%8B%E8%8A%B1%E8%9D%B4%E8%9D%B6%F0%9F%A6%8B/
蝶八唐o型(蝴蝶谷、八仙山、唐麻丹山) :
https://youtu.be/EYDFw8R8QRU
波屋東縱走(波津加、屋我尾、東卯山) :
https://youtu.be/cJfRYq4KyPY
阿白縱走(阿冷山、白毛山) :
https://youtu.be/KHi2HRuoJoU
#馬崙山 #谷關七雄 #白姑大山 #白冷冰棒#冰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Wwk76uPxyk/hqdefault.jpg)
阿冷山 在 Steven wu Youtube 的評價
阿白縱走(一日谷關雙雄)
阿冷山 H1540m,谷關八雄老八
白毛山 H1522m,谷關七雄老六
途中會經過
阿冷山北北峰 H1140m
阿冷山前峰 H1520m
太郎山 H1508m
次郎山 H1504m
繼蝶八唐(2雄)、波屋東縱走(3雄)之後
這次再來個一日2座的谷關八雄行程
路線 : 裡冷部落起登~阿冷山北北峰~阿冷山前峰~太郎山~次郎山~白毛山~白鹿吊橋(台中最長、最美吊橋)
影片章節 :
0:00 裡冷登山口起登
3:36 阿冷山前峰,H1520m
4:15 阿冷山,谷關第八雄,H1540m
5:02 續行太郎山
7:42 抵達太郎山,H1508m,巧遇多日連續縱走八雄的神人
9:06 抵達次郎山,H1504m
9:30 離開太郎山,前往白毛山
10:30 抵達白毛山,谷關七雄老六,H1522m,邂逅真正的白毛狗~
12:53 與白毛狗道別,離開白毛山,白毛山絕美空拍~
15:25 白鹿吊橋(台中最長、最美吊橋)
17:07 全程Relive紀錄~
更多其他詳盡的路況資訊在下方部落格連結 :
https://colorfulbutterfly.net/2021/04/20/2021-04-02-%E8%B0%B7%E9%97%9C%E5%85%AB%E9%9B%84%EF%BC%9A%E4%B8%80%E6%97%A5%E9%9B%99%E9%9B%84-%E9%98%BF%E7%99%BD%E7%B8%B1%E8%B5%B0-%F0%9F%A6%8B%E8%8A%B1%E8%9D%B4%E8%9D%B6%F0%9F%A6%8B/
蝶八唐o型(蝴蝶谷、八仙山、唐麻丹山) :
https://youtu.be/EYDFw8R8QRU
波屋東縱走(波津加、屋我尾、東卯山) :
https://youtu.be/cJfRYq4KyPY
#谷關七雄 #白毛山 #阿冷山 #谷關八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i2HRuoJoU/hqdefault.jpg)
阿冷山 在 Re: [記錄] 2015.08.22 阿冷山- 看板Hiking 的八卦
今天剛下山
竹亭登山口的路蠻好走的@@
可能路徑都清過了吧~~覺得走來很輕鬆~
傳統登山口以前爬阿白時走過了
所以這次就沒從那邊上
不過,前峰有遇到一隊要走去白毛的
其中一位說今年一月她有走過傳統登山口
說路還不錯~~提供參考~
今天阿冷山頗熱鬧
除了這隊
還有2個人爬阿白
另2個人從南阿冷那邊過來
下山又遇到中巴隊伍要爬阿冷山
比想像中熱門了~~
※ 引述《yeswecan (Paul ─ 走在羅馬)》之銘言:
: 日期:2012.08.22(星期六)
: 天氣:颱風外圍下沉氣流
: 人員:YESWECAN
: 背景音樂:Arrival
: 預定路線:裡冷竹亭 → 阿冷山 → 白毛山 → 白鹿吊橋
: 實際路線: 竹亭 →← 阿冷山
: 時程記錄:
: 0958 竹亭
: 1122 阿冷山北北峰(H 1140 m)
: 1432 阿冷山前峰(H 1520 m)
: 1501 阿冷山(H 1540 m)
: 1724 竹亭
: 我迷路了,找不到登山口(竹亭),問了一下果農老闆,他報的是從裡冷溪的舊路,
: 而且路也崩塌了,所以又折(折足)回來,往四壯士的產業道路來到登山口已接近10時了。
: 從竹亭沿著s型的產業道路,走來真是悲催啊,又硬又臭--水泥路面加上亂石處處,且
: 也會碰到路樹枝椏。過了最後農家的果園的路徑芒草叢生,產業道路的悲催就不悲催了。
: 邁著步伐,在不甚理想的山徑上陡上走著,汗水淋漓,加上颱風下沈氣流的作用,
: 身體倍感悶熱,每每向上邁了了幾步,就得停下腳步,讓身體散熱一下,頻頻心裡打著鼓
: --不爬了,逛裡冷部落也是很愜意地,過了北北峰後遇到二男二女四人,是以往爬鳶嘴山
: 結識的,且我們都是第一次走阿冷山,那就同遊走吧!
: 除了剛開始一段臨近大甲溪的稜線路徑,大道院、裡冷橋清晰可見,彷彿一伸手,就
: 可以碰著,其他賞心悅目的展望就不多了,中途遇著下阿冷山約十人的年輕隊伍,聽說我
: 要走白毛山,而他們也不需要水了,頓時我就增加幾千CC的水了,歹謝啦!我沒走白毛山,
: 阿冷山這個台中縣登山會的會山我也差點放棄,為什麼要選阿冷山當會山!?我也是挺
: 好奇的,我想鳶嘴山27K的停車場若是可以停大巴,應該是很多台中的山會會山的首選。
: 下山距離登山口約800公尺(1630時左右),遇到了一對夫婦帶著約四歲的美妹,說是
: 要找四壯士神木,天啊,我挺佩服地,原來比我更具冒險的,可多了。下山欲向果園借
: 二組頭燈,還有可以肯小孩的;或是報警,等我回頭他們他們三人竟悠哉地於產業道路
: 信步走著,而且天還亮著呢,我多慮了且回饋了許多衣衫的汗水。
: ※ 編輯: yeswecan (114.26.13.75), 08/22/2015 23:19:58
: → oodin: 獨行? 沒GPS? 沒航跡檔? 缺水? 08/22 23:19
: → yeswecan: 大多是獨行,不用GPS,行前會做功課,生命寶貴。還有水 08/22 23:25
: → yeswecan: 不缺水,別人好意,欣然接受。 08/22 23:26
: 推 Ares911: 您好,最近有想要前往,文中的意思是說從裡冷溪旁的登山 08/23 11:31
: → Ares911: 口已經不通了嗎?所以只能從竹亭開始爬?謝謝 08/23 11:31
: → oodin: 想起本板15001篇 就是缺GPS 08/23 13:59
: 推 pizzafan: 有東西掉,花時間找,基本上就是有x想拖住你時間,要有警覺 08/23 23:21
--
Welcome to My Blog https://leonsway.blogspot.com/ ^___^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72.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442139170.A.A7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