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臨床營養技能(OSCE)競賽,佳作】
恭喜文化的孩子,在第一屆營養師臨床營養技能(OSCE)競賽,拿到佳作!!
感謝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所有師生,為即將在醫院實習的大三學生們,舉辦了第一屆營養師臨床營養技能(OSCE)競賽!!
OSCE是讓學生模擬營養師詢問病人飲食習慣,且要在一定時間內給與完整的營養諮詢與衛教,考驗孩子們的臨床技能表現,特別的是,老師們可以在鏡子後面看到學生們的表現!!
這次活動總共12隊,來自長庚科大、輔大、實踐、開南、文化五所學校,孩子們在時間內要把過去食物代換表、營養評估、膳食療養、諮商技巧等各科融會貫通,不僅考驗同學們專業力、臨場反應,也為學生們在接下來的暑假實習,提早做了最好的「模擬考」
很開心,在這次的活動,讓不同學校的學生們互相的交流學習,各校熱血老師們也在這次的活動,再度聚在一起,相約明年再來一起玩
最後,JimJim 要跟主動要報名參加競賽的文化孩子們,你們真的很棒,很開心,我們又一起完成了挑戰!
#營養師養成
#中國文化大學
#長庚科技大學
#輔仁大學
#開南大學
#實踐大學
#翁老師帶隊osce所以隊名叫做嗡酥雞
開南大學暑假 在 林言熹觀點 Facebook 八卦
《倆好球》紀錄片對我來說有些特別的意義,因為我人雖然在臺北,但這兩年看宜蘭縣三星國小的比賽不下十次,從中信盃、勝求盃、謝國城少棒錦標賽、富邦盃、興穀盃、原住民運動會到重光盃都看過他們的身影,有一年中信盃和小球員住在同一棟大樓,剛好門外就是洗衣房,每到晚上,就看到三星國小的球員們來這邊洗衣服、脫水、烘衣服,看著他們料理自己的生活,雖然隔天要比賽,但教練已經把他們訓練得很好,一切都自己來,不需要大人幫忙。
也因為這段因緣,所以影片一推出我就去找來看,隊長許子謙這兩年剛好都是球隊的主力,也看著他到處比賽,雖然年紀小、身材小但實力一點也不差,有著大人的成熟、球技也沒話說,只是沒想到他除了場上擔任隊長外,場外還當起大哥哥甚至家人的角色,多少讓人鼻酸。
我前幾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被迫的早熟」,當時的出發點就和紀錄片其中一段很相近,小朋友洗衣、曬衣、用烘衣機照顧自己的樣子,雖然上次走訪三星國小時剛好他們放假,沒機會在他們的場子看到小球員練習,但也曾在別的學校看著棒球隊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著超齡的表現,這些隔代教養、弱勢、單親的小孩和全台其他九成的孩子過著截然不一樣的童年,接受嚴格的訓練只是為了圓一個很可能無法實現的夢想。
在台灣,棒球比賽全年無休,還記得暑假在大都會棒球場看比賽時,一個剛升上國一的球員問,台灣是不是每天都有比賽?我想說,台灣每天都有「很多」比賽,在座談會這週,臺北社子島棒球場就有陽明山盃青棒錦標賽,桃園青埔棒球場、開南大學、中平國小棒球場就有桃園盃青少棒和少棒組的比賽,大都會和中山棒球場也在打新北市市長盃青少棒錦標賽,這還只是我可以當天來回的地方,相信其他縣市還有數不清的比賽可以看,這群孩子為了棒球東奔西跑,在幾乎沒幾個觀眾面前努力奮戰,試圖把自己變得更強。
相較於熱鬧滾滾的職棒,業餘棒球其實很缺觀眾,你到現場,雖然可能察覺某位球員的消失,但也可以看著一個球員的成長,他們永遠展現最真誠的一面,三級棒球比賽也最能顯示出棒球的特性,不到最後一人出局比賽還沒結束,今年就看過領先五分只要守住最後半局的大逆轉,輸球的球員、教練沒落的神情至今還深深地刻在我腦海裡,棒球是得承受失敗的運動,但有時候失敗真的很難下嚥,就算對旁觀者來說也是如此。
除了對《倆好球》影片按讚、留言、分享,讓更多學校可以得到練習時最需要的球之外,其實支持棒球,最重要的還是到現場,只有到現場才能親眼見證選手的嘔心瀝血的奮鬥、充分體會球員的快樂與悲傷,也希望帥氣的隊長和菜鳥隊員能順利長大,未來還有機會在其他球場看到他倆人打場好球。
開南大學暑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為了別人的難過而難過
今天上「同理心」的主題,其中討論到,「你會因為別人的難過而難過,因為別人的高興而高興嗎?」
三個大孩子,家長都在一旁。
一位有明顯的困難,根本答不出來;一位一直講不到重點,只沾到邊。
只有一位,很快就用上個月發生的事舉例,說明的非常貼切。然而,這位孩子又因為太敏感,最近在學校常有較大的情緒反應,我每次看到他,都祈禱暑假趕快到。
孩子常過猶不及,都讓我憂心…
http://www.wretch.cc/blog/andrewh/33348291
某個高年級的孩子,上的是晚餐時間左右的課程,我觀察到她每次來上課時總是帶著微波食品當晚餐,有時候是7-11的燴飯,有時候是咖哩飯,有時候是奶油義大利麵......
終於,我忍不住了,問她:【你的便當價錢,可以買一個一般的便當,比較熱,也有很多菜,你怎麼不買那一種呢? 】她搖搖頭說:【因為我不敢! 】
細問之下,孩子因為曾在學校附近某一家便當店被店狗追,所以有點類化到每一家便當店都會這樣,因此寧願買微波食品,店員親切一點還沒有店狗,即使我告訴她那家7-11旁邊就有一家便當店,沒有狗,她也不敢嘗試....(其實,我猜這可能只是原因之一,這孩子比較內向,我猜也不太敢主動開口點菜或便當...)。
孩子的媽媽因為上班,有時候會在中間上課趕來,有時候不會來,所以,我猜也來不及買便當給她吃。
我也想起來,我剛離開南部到台北念大學的時候,我也很怕一個人在外面吃飯,除了點菜我會害怕或害羞,我也怕人多的地方,我怕被人家看著(即使對方可能不是在看我),我怕吃飯時,我座位對面有人,所以,我很能同理她的感覺,即使我不是因為怕被狗追而不敢去買便當....
這孩子的狀況,讓我想到自己....。
但值得慶幸的是,班上另一位善良的孩子,聽到她這樣說,很自然的對她說:【我可以陪你去買便當呀~】真好,這一堂洪老師的人際互動課程,這孩子學到了對他人表達善念和主動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