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流版動物國家 「放出籠、關進籠」
你知道臺灣在跟美國來往時要遵循多少內規嗎?大部分人應該不知道,外交官們也在默默努力,希望這樣的解除限制能夠讓國外奮戰的外交大使、外交官們更放飛…不對,更發揮所長!(結果國內某黨人士還罵澎皮鷗跟美國大使是惡客)
同時也請持續關注香港,在這場美中大戰裡,香港從民主被關進極權鐵幕、而臺灣被解開限制更往自由去了
(以下文字取自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美國務院解除台美交流「內規」】
就在剛剛(美國時間1/9晚間),國務卿龐培歐(Michael Pompeo)發表了聲明,宣布解除過往國務院內對台灣交往限制的所有「內規」(internal guidelines)。過去國務院對行政單位所頒發的台灣「接觸準則」(contact guidelines)也全部作廢。
這大概是美國行政部門史上針對台灣政策最狂的一個舉動了,一個命令勝過過去數個台灣法案。
什麼意思呢?像當初通過的《台灣旅行法》,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要呼籲行政單位解除內規,讓台美高階官員得以互訪。至目前為止,台灣前五大政府官員 #無論是於公或於私 ,都不能踏足華府。還有前陣子參議院也終於通過的《台灣保證法》當中,參眾兩院版本都有呼籲檢討國務院內規的文字。
然而,由於權力分立,對於行政機關的職責,多數時候立法機關的國會也只能以法案形式提出「建議」。若是太過強硬,反而會造成雙方齟齬,難保行政機關在法案沒規範到的地方反擊。而且長期來說,國會還是會尊重行政部門的處置方式。
但這次是負責外交的最高機構,國務院的大老闆國務卿自己宣布解除一切過往內規和對台交往的限制,也就是說,國會部門一直呼籲的事情終於獲得實踐啦!!
這代表美國要和台灣建交了嗎?等等,還沒那麼快。
聲明中說到,過去在〈外交事務手冊〉(Foreign Affairs Manual、Foreign Affairs Handbook)規範行政單位透過非AIT之單位與台灣交往的部分也宣告無效。一切行政單位與台灣的往來,應依照《台灣關係法》之規定,由(帳面上)非營利組織的AIT負責。並在最後說道,美國政府和世界上許多夥伴維持 #非官方關係 ,台灣也不例外。
也就是說,美台關係還是受到台灣關係法的規範,美國和台灣仍舊維持「非官方」關係,且行政單位之間的往來還是得透過AIT進行。不過,沒有了國務院的內規,現在AIT對美台事務將擁有更大的職權。
【更簡單來說,美台關係朝正常化又邁進了一大步。】
我們先前就曾經提到過,現在台美之間的交流,雖然表面上都還是必須透過白手套,但雙方的官員都可以直接同台了,而且AIT裡面的人員也幾乎全是國務院的人員,只是名義上屬於這個「民間機構」。
在聲明最後,龐培歐說:「我們兩個民主政權分享了個人自由,法治和對人類尊嚴的尊重等共同價值。今天的聲明見證了,美台關係沒有必要、也不會,因長久以來官僚體系的自我限制而束手無策。」
➤ 國務院聲明
https://reurl.cc/WE4xz7
➤ 台灣駐美辦事處表示感謝
https://reurl.cc/5ogvaG
➤ 先前的討論:為什麼不推動台美建交
https://reurl.cc/a5lqEQ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鐵幕意思 在 黃智賢世界 Facebook 八卦
美麗國真的急了
1
紐約時報報導,白宮可能會禁止給中共黨員和家屬的入美簽證。
美國是瘋了,還是美國很厲害?
將來我們回顧這段歷史,會發現,美國是因為瘋了,所以才覺得自己很厲害。
美國陷入瘋狂,沒有人有辦法阻止。
但這一連串的操作,事後很可能達到反效果。
美國想要全方位擊打中國,逼迫中國,讓中國全面就範。
到最後,可能讓中國在處處危機中,更加鍛鍊出艱苦卓絕的自強不息。
2
中共黨員有9300萬人。
家屬呢?
哪些算家屬?
是配偶跟子女嗎?
那,得加上1億8000萬人。
父母算不算家屬?
加上父母,再加1億8000萬人
兄弟姐妹算不算家屬?
這樣,就是四五億人了。
美國是要對四五億人說不?
3
禁止入境,意思是對這四五億人,完全不給任何簽證,包括觀光,留學,商務,,。
所以,美國是把這四五億人拒於門外了。
中國留學生和觀光客,每年帶給美國多少營收,美國也是棄之於地了。
美國棄之於地,那麼,其他國家,難道不會蜂擁爭搶?
不能去美國觀光,留學,那,就改去別國,行不行?
美國如果要求五眼聯盟國家一起禁入,那,其他國家難道不會喜迎貴客入境?
4
美國這樣做,表面上,是因為除了中美貿易爭端以外,不管在南海,香港,台灣,華為,新疆,西藏,,,美國更是對中國處處不滿。
新冠疫情,只是提供川普甩鍋,製造仇中的藉口。
文化,語言的不同,意識形態,政治制度的不同,也只是局部原因。
美國對中國真正的不滿,是來自一個殘酷的事實:中國竟然真正開始強大,威脅美國獨霸的地位。
5
美國這個亂棒,想達到什麼效果呢?
當然是希望對這四五億人施壓,讓他們對中共不滿,對政府不滿。
因此給北京由共產黨內部產生的壓力,進而迫使北京在所有面向退讓。
喔,不,退讓仍然不夠,必須下跪。
但是,因為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太全面了,干涉的幾乎都是中國的內政,領土。
不論台灣,香港,還是南海,新疆,並不像關稅,是金錢問題,而是中國的核心價值。
於法於理,都底氣十足,無需退讓。
於國家利益,不可退讓。
只要退讓了,中國將無法面對自己,無以立足於世界。
6
美國針對這四五億人,當然是美國自己的權利。
可是這種制裁的概念,卻是違反人權的。
因為這類似我們中國古代的連坐法。
美國因為不爽中國政府,所以要懲罰中國共產黨。
所以連坐所有共產黨員,更連坐其家屬。
口口聲聲人權和自由的美國,築起一道鐵幕,連坐半個中國人口。
這,已經遠遠逾越國際外交的層次,直接變成好萊塢搞笑式災難片了。
這荒謬的劇本,來自美國的傲慢,和對中國的無知。
因為妖魔化中國,所以不想真正理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美國想像中的極權專制,有完全不同的邏輯。
美國甚至不知道,甚至包括美國政客老是拿出來說嘴的李文亮醫師,也是共產黨員呢!
7
禁入政策之前,美國已經開始減招中國學生,尤其是科技相關科系。
短期內,中國學生可能無法到美國留學,進修,失去從美國學習新知的機會。
各種商務和交流沒辦法進行,也許對商機有延誤。
美國想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
特別是,讓想去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因此對中國政府不滿。
從而讓中國對美國從此跪下。
但美國這樣的想望,是不會實現的。
因為,生命自會找到出口。
隔離中國,可能反而會激發中國人更大的創意。
因為,中國人擅長在絕地中求生,逆境中奮發。
這樣的狙擊,很有可能,反而會幫助中國,糾正許多社會的浮誇自滿之氣。
讓中國更努力在美國之外全力伸展。
讓中國學生,在美國之外,或中國境內,尋找學習的更好機會。
8
美國這一系列無理的行動,最終,將會幫助中國人開始,在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真正覺醒。
中國人所向來認為親善,文明的美國。
竟然這樣野蠻。
這樣赤裸裸的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犧牲中國人生存的權利。
這樣專制獨裁,逼迫中國必須服從,複製美國的文化,意識形態和制度,於5000年以上歷史文化的土地。
中國人,必須只准用美國人的腦袋,為美國人的利益而存活。
中國的自由,自主,獨立和利益,以及中國人的生命經驗,對美國來說,不屑一顧,必須被殲滅。
這樣的了悟,可能幫助中國人團結,凝結願意為中國努力的抱負與決心。
9
美國正在選舉。
除了美國長期的國家競爭戰略突然改變,把中國從“可能的競爭對手”,變成了必須立刻打擊的“準敵對國”以外。
美國連綿不絕,一系列堵中,仇中,脫中,隔中,制中,甩中的政策,短期原因,當然是為了川普的選舉。
美國那種要把中國徹底隔離的迫切,似乎忘了,中國這個古老的文明,是怎樣的多難興邦。
而美國憑空把中國塑造為妖魔,所以無法自省,美國自己才是美國自己真正的敵人。
在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美元和科技
優勢,文化強力傳播霸權下,美國卻正在衰頹。
種族問題,階級固化,貧富差距擴大,其實才是美國無法治療的絕症。
而這絕症,是來自內在的問題。
美國鬥爭中國,是因為不願意,不敢面對自己的問題。
而對中國發動的爭戰,卻可能讓中國加速自省,不得不自我超越。
10
美國說反了。
中國不是帝國主義,而是身受帝國主義和侵略的磨難。
香港和台灣,都是從19世紀帝國主義在中國身上留存的傷痕。
中國從來沒有放棄和平。
此刻,即使面對美國這樣建立聯合陣線的打壓,中國,依然堅持“成就自身,以利他人”。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夢。
鐵幕意思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在國安法通過當日,做了一個HK01的訪問。說了很多次:香港的前景很灰暗,香港人的前景很光明。編輯的題,也許有點令人誤解,其實意思說了十年:「移民」不是一個現代概念,不是一個簡單的二分法,無論住在甚麼地方、在哪裏受教育和工作、持甚麼護照的香港人,在過去一段長時間,同樣都一同守護香港價值;無論走還是留,都可以繼續行下去,香港人成為diasporic identity,才能繼續壯大。在這個破立時代,事已至此,與其天天放負,為甚麼不積極想像下一步?
其實約了半年,因為種種原因拖延至今,既然一齊進入「新香港」,就詳細分享一下吧。訪問很長,應該還有下半部。
//用「國際關係學者」,似乎不足以概括沈旭暉的身份。既是學者,又是KOL,又是生意人,有好一段時間,他被視為中間派、面面俱圓的標誌人物。修例風波發生前,他接受《大公報》訪問鼓勵青年去大灣區創業;但元朗7.21襲擊後,他受訪指中間派再無空間,自此經常在社交網、YouTube發表批判政府的評論。
香港過去一年的社會亂局,改變整個社會結構和面貌,「港區國安法」本周剛通過,社會強烈震盪無可避免,政局揭開新一頁,「移民」一如預期再度成為熱搜詞。身處多元社會和劇變時代,透過沈旭暉的訪談,或能了解相當部分傳統中產菁英的看法。
沈旭暉表示,作為一個本身對政治無甚興趣的人,之所以會踴躍發表意見,因為感受到香港過去十年,有些一直相信的核心價值受到破壞,底線被越過,不希望香港出現一些極為惡劣的情況;對於移民,他認為談這個話題並無意義,寄語香港人不需要有一些不必要的恐懼,墮入某些人的圈套,而是如常生活、儲存實力,助香港共渡大時代。個人而言,周遊列國的他,未來反而會有更多時間留在香港,更加以香港為家。
由對政治無興趣 到「2012年之變」
沈旭暉在本地輿論界的知名度,始於約十年前起在報章、網上發表文章。但他認為,自己並不算熱衷於本地時政,「我本身不是一個時事評論員,或者會觸碰政治的人,對政治沒有什麼興趣。」他指,真正令他發現香港將出現重大變化的,是2012年特首選舉。
「當時的特首選舉,令我想起很多什麼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諸如此類(的問題)。(選舉)結果大家都知道,當時我也認為,香港未來將會很不一樣。一個以前講求菁英共識政治的model(模式),不會再回來。取而代之是一種比較confrontation(對抗)的model(模式)。過去十年(的發展)的確正正是這樣。」
沈旭暉解釋,在他成長的時代,政治會相對「responsive」(有反應),他和很多一般人所理解的中產、傳統菁英,遇到一些事情看不過眼,會先和政府、建制內部溝通,談不來才會有聯署之類的活動,都是相當溫和,彼此間也會建立一定的信任。
「每一次的行動,我們都會『扣很多血』。因為我們在體制內有一定的位置,機構大多都不喜歡我們表太多態。每一次都要用很多時間去justify(解釋)。」但終究,即使政制不民主,以前的政府也會聽取民意,當民意很清晰地反對某件事,政府是不會強來,公眾會覺得「連佢哋(菁英階層)都出聲」,政府總會回應,民間也會覺得未至於沒有商量餘地。
「人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沈旭暉指自2012年後,這種有傾有講的政治秩序一去不返,政府傾向以對抗取代共識。「到了2019年,這種情況嚴重到不能回頭。」沈旭暉所指的,正是《逃犯條例》修訂風波。他認為在條例爭議過程中,本來有不少機會可和平處理,但大家會發現已用盡所有體制內的溝通方式,仍是無果。再加上,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香港對立的情況空前嚴重。
基於這些背景,沈旭暉表示自己和身邊的中產、傳統菁英,有一些底線被越過:「其實我們身邊很多人所要的,不一定是一些很政治性的事物,而是一些核心價值,不希望一些免於恐懼的自由被喪失。如果我們下一代都無法自由想事物、表述意見,這是越過我們的底線,特別是當我們自己都成為家長時。」
沈旭暉指,有幾個情況非常不想在日後的香港見到,包括社會充斥文革式批鬥、互相篤灰告發、各行各業瀰漫互不信任和猜疑的氣氛,他形容為「相當違反人性」的情況;又或連一個小小的飾物都可以引來罵戰。「香港過去幾十年賴以成功的小政府大市場,是包括一個有互信的公民社會。」他指,香港天然資源不多,最大的資產就是人才,港人的特性就是既重視法治規矩,又保留一定的靈活彈性,未至於太官僚。守規則令我們的金融體系可靠,保留彈性令我們比新加坡更有優勢。如果這些優勢被扼殺掉,香港就再沒有競爭力和可持續性。
「人是不會輕易改變的,變的是社會客觀環境,令人覺得再不發聲,就會去到一個不能接受的地步。」自2012年開始不吐不快的沈旭暉如是說,所以外界指他變得積極發聲是「轉軚」,他並不能完全同意。「沒有人想做一些會令自己很麻煩的事,但香港過去一年發生的事,以我理解,是超越了許多中產和傳統菁英的底線。
談移民並無意義 「恐懼才是中計」
自去年6月後,本港政局動盪不休,今年5月中央決定訂立國安法的消息出爐,香港政局更是迎來一個全新局面。民主派陣營內隨之興起一的說法:在「移民、順民、暴民」之間,應如何抉擇?
沈旭暉覺得「移民」的討論並無意義。
「我很不希望社會的反應,是歇斯底里的恐慌。」他指,如果香港人是擔心主權的母體(即中國)法治狀況欠佳,這種恐懼不會始於今日,即使未有國安法前都存在,一直都有。「我有一些朋友,在內地做研究時,因為某些事件被『約談』,這些事情並不罕見。」
他提到:「大家之所以有恐慌,是因為有uncertainty(不確定性),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想像,去加劇憂慮感。但這正正是政府所希望做到的,如果每個人都有一種白色恐怖,連給個like都不敢,那是很不健康。」他舉例指:「即使是冷戰期間的鐵幕國家如波蘭、匈牙利,當時的人都未有如此恐慌,你現在已怕到那個地步,其實這是counter-productive(適得其反),這是跟著對方的劇本走,但agenda(議程)是應該由自己控制。」
或會住在香港更長時間 永遠視香港為家
「我認同每個人都應該有不同的back-up plan(後備計劃),也很認同人生不同的地方都有base(根據地),特別是2012年後我會刻意找其他地方建立根據地,如新加坡、台灣。我從來也不是一個長住香港的人,但經過過去一年的事,我們對這地方的感情會深厚很多,這不是移民可以解決,反而可能會住在香港長一點時間,當然我也會經常飛來飛去。但我認為不應該去到一個放棄的地步,見到這種uncertainty,就完全不在這個地方住,徹底放棄。」他指,「家」並不是一個地域概念,而是思想上的認同感,站在這一個角度,他永遠視香港為家。
再進一步想,沈旭暉預期香港未來兩年會進入一個管治模式重構的階段,「威權管治會成為主旋律」。然而他表示不會過於悲觀:「任何制度推倒重來,過渡期一定是痛苦的。兩年之後香港會是如何,無人知道,因為這牽涉有什麼勢力參與建構這個新系統。所以這兩年會是一個很混亂的過渡,我們會看見一些很不想見到的東西。」不過他認為,在這個歷史的轉折關口,香港人都要思考未來需要的制度是怎樣。
沈旭暉希望,港人於這段時間內,盡可能由基本做起,建立本土經濟,提升自身經濟實力;即使是在海外的港人,也可以通過建立實業。「如果很多香港人都有這個(經濟)能力,大家總體的實力自然會提升」。這也呼應前文他對移民的看法:「我們以前所說的移民,就是去外地退休,事業就等於dead-end(走到盡頭)。」他相信,這對於日後的香港可以帶來非常重要的貢獻。
至於這種「儲存實力」的想法,是否代表日後另有目標?沈旭暉重申,對政治沒有興趣。「較功利的人,想的就會是選舉、奪權、鬥爭,這是今日香港環境下,很多人會想的東西,但其實那(政治)是一片泥濘,也沒有建設性。」他指,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是一個「eco-system」(生態系統),一個可以妥善分配資源、運作暢順的環境。「這個生態系統的貢獻,遠遠大過一些拗來拗去,但通常沒有好結果的純政治爭議。」
最後,他寄語香港人:「我會希望香港人在這個大時代的轉折關頭──過去一年大家都會有一種命運共同體的感覺。共同體是應該共患難、共富貴,不應該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候有太多不必要的恐懼。我相信大家在任何的崗位,大家都應該繼續去defend(守護)我們的地方,如果你連這個希望都沒有了,人生就會是只剩下物質層的生物,那我們都不想成為這個樣子,所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鐵幕意思 在 鐵幕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八卦
鐵幕 的解释|鐵幕的意思|汉典“鐵幕”词语的解释国语辞典. 铁幕tiě mù ㄊㄧㄝˇ ㄇㄨˋ. 比喻被严密封锁的地区。 西元一九四六年三月五日,英国首相邱吉尔于美国演讲所创。 后称 ... ... <看更多>
鐵幕意思 在 鐵幕意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八卦
鐵幕 的解释|鐵幕的意思|汉典“鐵幕”词语的解释国语辞典. 铁幕tiě mù ㄊㄧㄝˇ ㄇㄨˋ. 比喻被严密封锁的地区。 西元一九四六年三月五日,英国首相邱吉尔于美国演讲所创。 后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