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影片紀錄了1958年的金門,這一年,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砲轟金門,爆發了第二次台海危機。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15日,解放軍渡海發動廈門戰役,先佯攻鼓浪嶼,成功吸引國軍注意力,造成國軍判斷失誤。之後,解放軍分數路成功登陸廈門,擊敗守島國軍。10月17日,國軍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棄守廈門。解放軍第十兵團佔領廈門後,繼而佔領金門以北之石井、蓮河、大小嶝、澳頭等地。解放軍葉飛將屬下第三十二軍船隻分發給第二十八軍,決定集中船隻進攻大金門,但鑒於船隻數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後。10月24日晚間,解放軍決定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至10月27日),全軍覆沒,史稱古寧頭戰役。
1949年10月27日,古寧頭戰役獲勝消息傳到台北,蔣介石流淚道:「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蔣對此戰給予高度評價:「古寧頭大捷,不僅保住了金門,更保住了台灣。」
於是,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能攻下金門,中華民國成功拿下台灣海峽的主控權,把主力集中至台灣。翌年(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了避免中共藉機攻台,把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令解放軍渡海攻台的難度倍增,於是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隔著台灣海峽對峙,雙方在軍事上雖未發生激烈衝突,但仍保持緊張的敵對狀態。
1958年7月中旬,伊拉克推翻其王室,建立伊拉克共和國,並退出巴格達條約,美、英立即派兵進駐黎巴嫩與約旦,中東形勢緊張。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為由,加強沿海兵力,形成態勢將要攻打台灣。7月15日,中華民國宣布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7月31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和其國防部長飛抵北京,與毛澤東及周恩來等人密商。
地理上,金門、廈門隔海相望,金門島上國軍大砲能封鎖廈門港入口,因此廈門附近航運受威脅。
1958年8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透過福建前線各電臺廣播宣傳「攻取金門馬祖、武力解放臺灣」企圖先用心理戰術瓦解金門守軍士氣。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軍開始大量向福建集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迅速南移,它的轟炸機進駐路橋機場,戰鬥機則分別進駐沿海各地的機場內。」8月6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布:「台灣海峽局勢緊張,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備戰狀態」。
1958年8月18日至20日,蔣介石巡視金、馬前線。8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集中在三都港內,隨時準備出動。」蔣中正乘艦抵金門巡視防務,親作重要指示並勉勵前線官兵。8月23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父親曾往金馬二地視察,今已返台北,一切平安,請釋念,敬請福安。兒」。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突然對金門進攻,砲擊一日數萬發。
八二三砲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香港和中國大陸則稱之為金門砲戰,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及其週邊的一場戰役,由於當時國共雙方以隔海砲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砲戰。
砲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中華民國國軍隨後開始反擊;砲戰初期,解放軍打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重點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一開始,國軍猝不及防,而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吋榴砲反擊及癱瘓廈門車站內的補運單位。
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到了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停」(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至此,中華民國國軍成功守衛了金門。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單打雙不打狀態,直到1979年和美國建交為止。
八二三砲戰是國共內戰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迄今最後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
這段於1958年在金門拍攝的影片包含下列三部新聞紀錄片:
Free China's Quemoy Island Repels Red Invasion Threat (19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aZYsde-Y0
Besieged Quemoy Stirs Debate (19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bgrmYx4Mz8
QUEMOY UNDER FI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mzEPO6890
Newsmen Are Flown Into Quemoy (19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pLkydL4nM
影片裡的配樂包括下列取自 YouTube 音效庫的音樂:
Tribal War Council (by Doug Maxwell/Media Right Productions)
Hero Theme (by MK2)
Run (by Max Surla/Media Right Production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News金探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小三通遊兩地 金門廈門玩樂驚艷多 13:05 廈門超值五星飯店 世界遺產鼓浪嶼 25:42 廈門溫泉度假村 高空纜車賞美景 38:00 金門歐風超值飯店 道地手工伴手禮 #News金探號 #金廈 #自由行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
金門 廈門 鼓浪嶼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八卦
【八二三砲戰紀錄片】
這段影片紀錄了1958年的金門,這一年,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砲轟金門,爆發了第二次台海危機。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15日,解放軍渡海發動廈門戰役,先佯攻鼓浪嶼,成功吸引國軍注意力,造成國軍判斷失誤。之後,解放軍分數路成功登陸廈門,擊敗守島國軍。10月17日,國軍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棄守廈門。解放軍第十兵團佔領廈門後,繼而佔領金門以北之石井、蓮河、大小嶝、澳頭等地。解放軍葉飛將屬下第三十二軍船隻分發給第二十八軍,決定集中船隻進攻大金門,但鑒於船隻數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後。10月24日晚間,解放軍決定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至10月27日),全軍覆沒,史稱古寧頭戰役。
1949年10月27日,古寧頭戰役獲勝消息傳到台北,蔣介石流淚道:「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蔣對此戰給予高度評價:「古寧頭大捷,不僅保住了金門,更保住了台灣。」
於是,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能攻下金門,中華民國成功拿下台灣海峽的主控權,把主力集中至台灣。翌年(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了避免中共藉機攻台,把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令解放軍渡海攻台的難度倍增,於是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隔著台灣海峽對峙,雙方在軍事上雖未發生激烈衝突,但仍保持緊張的敵對狀態。
1958年7月中旬,伊拉克推翻其王室,建立伊拉克共和國,並退出巴格達條約,美、英立即派兵進駐黎巴嫩與約旦,中東形勢緊張。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為由,加強沿海兵力,形成態勢將要攻打台灣。7月15日,中華民國宣布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7月31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和其國防部長飛抵北京,與毛澤東及周恩來等人密商。
地理上,金門、廈門隔海相望,金門島上國軍大砲能封鎖廈門港入口,因此廈門附近航運受威脅。
1958年8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透過福建前線各電臺廣播宣傳「攻取金門馬祖、武力解放臺灣」企圖先用心理戰術瓦解金門守軍士氣。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軍開始大量向福建集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迅速南移,它的轟炸機進駐路橋機場,戰鬥機則分別進駐沿海各地的機場內。」8月6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布:「台灣海峽局勢緊張,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備戰狀態」。
1958年8月18日至20日,蔣介石巡視金、馬前線。8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集中在三都港內,隨時準備出動。」蔣中正乘艦抵金門巡視防務,親作重要指示並勉勵前線官兵。8月23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父親曾往金馬二地視察,今已返台北,一切平安,請釋念,敬請福安。兒」。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突然對金門進攻,砲擊一日數萬發。
八二三砲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香港和中國大陸則稱之為金門砲戰,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及其週邊的一場戰役,由於當時國共雙方以隔海砲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砲戰。
砲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中華民國國軍隨後開始反擊;砲戰初期,解放軍打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重點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一開始,國軍猝不及防,而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吋榴砲反擊及癱瘓廈門車站內的補運單位。
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到了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停」(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至此,中華民國國軍成功守衛了金門。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單打雙不打狀態,直到1979年和美國建交為止。
八二三砲戰是國共內戰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迄今最後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
轉自張哲生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galactor2009)
https://youtu.be/bBcqAE2uu6k
#八二三砲戰 #金門 #台海危機 #張哲生 #戰火無情 #和平可貴
金門 廈門 鼓浪嶼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這段影片紀錄了1958年的金門,這一年,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砲轟金門,爆發了第二次台海危機。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15日,解放軍渡海發動廈門戰役,先佯攻鼓浪嶼,成功吸引國軍注意力,造成國軍判斷失誤。之後,解放軍分數路成功登陸廈門,擊敗守島國軍。10月17日,國軍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棄守廈門。解放軍第十兵團佔領廈門後,繼而佔領金門以北之石井、蓮河、大小嶝、澳頭等地。解放軍葉飛將屬下第三十二軍船隻分發給第二十八軍,決定集中船隻進攻大金門,但鑒於船隻數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後。10月24日晚間,解放軍決定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至10月27日),全軍覆沒,史稱古寧頭戰役。
1949年10月27日,古寧頭戰役獲勝消息傳到台北,蔣介石流淚道:「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蔣對此戰給予高度評價:「古寧頭大捷,不僅保住了金門,更保住了台灣。」
於是,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能攻下金門,中華民國成功拿下台灣海峽的主控權,把主力集中至台灣。翌年(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了避免中共藉機攻台,把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令解放軍渡海攻台的難度倍增,於是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隔著台灣海峽對峙,雙方在軍事上雖未發生激烈衝突,但仍保持緊張的敵對狀態。
1958年7月中旬,伊拉克推翻其王室,建立伊拉克共和國,並退出巴格達條約,美、英立即派兵進駐黎巴嫩與約旦,中東形勢緊張。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為由,加強沿海兵力,形成態勢將要攻打台灣。7月15日,中華民國宣布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7月31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和其國防部長飛抵北京,與毛澤東及周恩來等人密商。
地理上,金門、廈門隔海相望,金門島上國軍大砲能封鎖廈門港入口,因此廈門附近航運受威脅。
1958年8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透過福建前線各電臺廣播宣傳「攻取金門馬祖、武力解放臺灣」企圖先用心理戰術瓦解金門守軍士氣。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軍開始大量向福建集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迅速南移,它的轟炸機進駐路橋機場,戰鬥機則分別進駐沿海各地的機場內。」8月6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布:「台灣海峽局勢緊張,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備戰狀態」。
1958年8月18日至20日,蔣介石巡視金、馬前線。8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集中在三都港內,隨時準備出動。」蔣中正乘艦抵金門巡視防務,親作重要指示並勉勵前線官兵。8月23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父親曾往金馬二地視察,今已返台北,一切平安,請釋念,敬請福安。兒」。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突然對金門進攻,砲擊一日數萬發。
八二三砲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香港和中國大陸則稱之為金門砲戰,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及其週邊的一場戰役,由於當時國共雙方以隔海砲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砲戰。
砲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中華民國國軍隨後開始反擊;砲戰初期,解放軍打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重點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一開始,國軍猝不及防,而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吋榴砲反擊及癱瘓廈門車站內的補運單位。
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到了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停」(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至此,中華民國國軍成功守衛了金門。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單打雙不打狀態,直到1979年和美國建交為止。
八二三砲戰是國共內戰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迄今最後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
這段於1958年在金門拍攝的影片包含下列三部新聞紀錄片:
Free China's Quemoy Island Repels Red Invasion Threat (19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YaZYsde-Y0
Besieged Quemoy Stirs Debate (19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bgrmYx4Mz8
QUEMOY UNDER FI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mzEPO6890
Newsmen Are Flown Into Quemoy (195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pLkydL4nM
影片裡的配樂包括下列取自 YouTube 音效庫的音樂:
Tribal War Council (by Doug Maxwell/Media Right Productions)
Hero Theme (by MK2)
Run (by Max Surla/Media Right Productions)
金門 廈門 鼓浪嶼 在 News金探號 Youtube 的評價
00:00 小三通遊兩地 金門廈門玩樂驚艷多
13:05 廈門超值五星飯店 世界遺產鼓浪嶼
25:42 廈門溫泉度假村 高空纜車賞美景
38:00 金門歐風超值飯店 道地手工伴手禮
#News金探號 #金廈 #自由行
--
主持人:王軍凱 楊智捷
電視首播頻道:非凡新聞台
每週六日晚上:22:00-23:00
金門 廈門 鼓浪嶼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廈門島又稱鷺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第一大島嶼。位於中國福建省東南端,與大小金門島毗鄰,面積約132.5平方公里,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上有廈門市思明區和湖裡區兩個行政區,島內人口一百餘萬同時也是世界上島嶼人口第49名的島嶼。廈門島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各國殖民者最初居住的地方鼓浪嶼就在廈門島西南部。廈門島與海滄半島之間的海港自古名曰鷺江(實為深海),是以前進出廈門的貿易船隻停泊的港口。鼓浪嶼依鷺江與萬石山景區相連,素有“海上花園”美稱。相傳島西南角有一巨石,受海浪沖蝕而中空,每逢潮湧,浪擊空石聲如擂鼓而得名。全島綠化覆蓋率達37%以上,綠樹、紅花、碧草遍佈全島。漫步街巷,無車馬之喧,卻時聞琴聲悠揚,被譽為“音樂之島”。主要景點有:鄭成功石雕巨像皓月園,林巧稚紀念園—毓園,觀海園、日光岩和鄭成功紀念館、水操台等;以及海上乘船飽覽山岩、峭壁、礁石、沙灘構成的秀麗的海岸景觀的環島遊。鼓浪嶼原為荒島。元末明初始拓墾,明末清初鄭成功據此安營設寨,訓練水師。海禁開放後,開始繁榮。早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已有對外交往。鴉片戰爭後,廈門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鼓浪嶼被英國強佔。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英、美、法、德、日、葡、荷、奧、西班牙、挪威、瑞典、菲律賓等國領事館與清廷簽訂《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鼓浪嶼淪為列強“公共租界”。島上現存13國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因有“世界建築博物館”之稱。民國17年(1928年)為紀念鄭成功,建成延平公園,包括日光岩等,占地587公頃。30年代,華僑、鉅賈在島上建築別墅、私家花園,著名的有瞰青別墅、黃家別墅、菽莊花園、怡園和觀海別墅等。40年代日軍佔領期間,遭嚴重破壞。50年代,林爾嘉家屬把菽莊花園獻給國家,政府對其進行全面維修。把晃岩路“番仔墓”辟為解放公園,後又改為鼓浪嶼音樂廳。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位於菽莊花園的"聽濤軒",占地4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博物館裡陳列了愛國華僑胡友義收藏的40多架古鋼琴,其中有稀世名貴的鎦金鋼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鋼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鋼琴,有古老的手搖鋼琴、有產自一百年前的腳踏自動演奏鋼琴和八個腳踏的古鋼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