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跟你們分享,很值得看的故事~賴聲川賴導演形容他和丁乃竺丁姐的婚姻:
「如果夫妻之間沒有更深的追尋,很容易散掉,很容易瓦解。如果彼此關係是建立在金錢或者簡單的吸引力上,那個東西很快、幾年內就可能散了。那個追尋,不叫做公司要上市或者什麼的,是短短的人生,你到底想要做什麼,以及生命到底是幹什麼的。有這樣更深的彼此的追尋,你才有真正的話題可聊。」
《我們兩個加起來才是我們》
在一起,追尋生命的真義(原標題)
口述|賴聲川
整理|《中國新聞週刊》記者 丁塵馨
我和乃竺是非常幸福融洽在一起相處幾十年。而且我們的關係不斷在更新,越來越好。這不是一般人都能得到的。所以我們非常珍惜。
活到60多歲了,我們見到那麼多伴侶:有的人開始時那麼美好,後來派私人偵探的;也有事業好愛情就好,事業不好了愛情就沒了的;更多是看到不成熟心靈的兩個人在一起,暫時時很開心,可後來碰到很多問題。
我們覺得幸福、也非常幸運,但我們不是像英文所說,「take it for granted」,這是理所應當的一件事情。這非常難得的,所以我們要珍惜要保護這個關係。
相識
我和乃竺相遇是在1974年的某一天。那時我上大二,我大學時代的主要記憶就是在民歌餐廳唱歌和玩音樂,在艾迪亞西餐廳玩音樂,跟一群高中時的同學住在一起,我們在不同的大學,生活得像一個烏托邦。
當時台大一個朋友一直跟我提起,台大哲學系有一個女生叫丁乃竺,就像當年輔大有個胡茵夢,她已經是傳說在外的人物。我一進輔大就聽說胡茵夢了,那時候她叫胡因子。我們那個時代很多這樣的奇人。
有一天晚上在艾迪亞,餐廳有一個閣樓,他們跟我說,「走,到樓上去認識一個朋友」,那個人就是丁乃竺。
艾迪亞很小,我走上樓,那時候就覺得,我見過她!而且我們認識很久了。然後我就覺得,她就是我的老婆。
但那時候我有女朋友她有男朋友,我們雖然互相有好感,並沒有做任何勉強的事情。那時的想法是很單純的,雖然覺得就是她了,但自己也有女朋友,所以不可能衝動地就趕緊去追求她。就覺得像見到了一個老朋友般的感覺。可事實上,我們之前從沒有見過。
後來我們就成了朋友,我們很能聊天,聊很長時間。但不是男女朋友。
兩年以後,我大四那年,我們自然地結束了各自的感情,就在一起了。
1976-1978年,她畢業後在她叔叔的律師樓幫忙。那時候的她非常風光,俗世眼光的那種風光。台大畢業的一個女生,因為自己喜歡,穿著旗袍去辦事情;她又特別單純,風靡了各個單位。我當了2年義務兵,但很輕鬆,開始做樂隊,後來又被調去做英文播音員,所以我可以繼續玩音樂,同時計劃結婚和留學。
我覺得我們結婚也是自自然然會發生的事情。我沒有特別地求婚,就彼此一直有個默契,我們要在一起。當然在一個點我跟她提起,但不是跪下來求婚那種,我就問她那我們在一起吧,她說好。
那時有一個插曲,因為她比我大一歲,她爸爸還蠻傳統的,尤其在那個年代,我不知道怎麼過她爸爸這一關。結果天助我也,剛好有一篇文章出現在報紙上,說的是,如果太太比先生年紀大的,離婚率比較低。
我就剪下來給我未來的岳父看。丁姐(丁乃竺)的爸爸那時在台灣是一個著名的政論家,也寫了很多書,比如《北洋軍閥史》等等,他看了沒說話。就表示這事OK了。
我後來跟他關係很好。我們家沒有婆媳的問題,我和她的父母也很好。
承担
我想到兩件事。
一件事是發生在結婚前。一天她在我家玩,那是在台北雙城街一個老的日本房子,我12歲到台北後就是在那長大的。當時家裡有一個傭人,我媽媽當她是家人,後來她不給我們做傭人了,但還是住在我們家,還在那結婚生子。有一天,就我和乃竺還有傭人的兒子三人在家,那時他才三四歲,他玩著玩著突然把頭撞到柱子上,血流如注,我都快嚇死了。我沒有辦法想象乃竺當時之鎮定。她馬上問我,你們家的藥在哪,有沒有雲南白藥?我拿給她。我就看著她抱著那個孩子,很從容地處理傷口,她把那個傷口用手掰開,把藥塞進去,很快,就止血了。
我心想,「哇!我要娶的老婆是這樣一個女人!」
這是第一次我有機會看到她的冷靜加上一種英雄氣概。
1978年,我們結婚了,過了一個多月就到了美國,在伯克萊,我學戲劇(博士),她學教育行政(碩士)。那時有幾個學校可選,而伯克萊沒有獎學金,一年的學費就要幾千美金,但我們還是選了伯克萊。很多人誤以為我們是有錢人家,我們真的不是。我14歲時父親(曾為駐美外交官)過世,政府每年給我母親幾千台幣的補助。我不敢說生活過得很艱苦,但母親是很辛苦地把我們帶大的。
丁姐家也是,名氣在外但並沒有很多錢。
她做了兩年事存了一筆錢,我也存了一些,我媽媽給了我幾千美金。我們把這些錢放在一個很好的朋友那,這個朋友告訴我們,保證每個月可以給我們多少的利息。可不到兩個月,他倒了,我們再也沒見到這個朋友。我們的錢也沒有了。
我們跟學校講了這個情況,學校說可以下學期申請學費減免。可是生活怎麼辦?我們要面對的是,是不是要捲鋪蓋回家,因為真的沒有錢了。
這種情況下,人的個性就顯露出來了。
她鎮定到一種程度,讓我真的覺得,我的人生有她在就是「幸福」兩個字。她就能一個人承擔。
她只對我說,「現在我們要想辦法自己賺錢了。」這種時候,她顯得冷靜和鎮定,一點恐懼都沒有。我想到我父親的一個同學,我們叫他錢叔叔,在舊金山開餐廳。電話還是乃竺打給他的,錢叔叔說,你們週五就可以過來工作。我們開了個破車過去,開始了我們的打工生涯。
那是個很豪華的餐廳。一到那就發給我們制服,我是服務員,管收盤子,分我的是一個土黃色的制服;她在前台做領位員,還能漂漂亮亮的。第一天我很狼狽,餐廳生意非常好,從下午5點半忙到11點沒有停,每一桌至少三輪翻台,我的壓力非常大,因為我什麼都不會,一整天被罵到臭頭,「12號,收!」「25號,收!」「快擺台!」真是感覺被丟到了火海裡了。
那天回到家,我印象很深,我們一句話都講不出來,累死了。夜裡12點多,我們就坐在床上,看著彼此。
但沒有抱怨。
那天我們累得跟狗一樣,躺下就睡了。
本來我順順利利地讀了博士,沒想到命運給我這麼一個變故。可第二天繼續時,人很容易就接受了這個命運。
我記得那天我賺了20多美金小費,高興得不得了。後來我慢慢成了跑堂的,越來越得心應手,一晚上可以賺到100多美金的小費,我們也有獎學金了,情況慢慢好起來。
故事再往下講,你就會知道,這個家庭她是最重要的,是把這個家撐起來的那個。
乃竺有一張拿到碩士文憑時拍的照片,那時她懷著耘耘(大女兒),學校希望她繼續讀博士,但她為了帶孩子,也為了支持我,就放棄了。她開始找工作。我要念5年書,後面3年她就是一邊帶孩子和一邊打工。
在美國不像在中國,生了孩子有人幫你照顧。孩子叫了就得半夜起來餵奶,大點上幼兒園也是自己接送,感冒了還得提前接回家……那時候我還在上學,她開始打工,在各種餐廳打工。最高峰的時候,在4個餐廳打工。就在去年11月,我在舊金山灣區的時候,還開著車去我們以前住的地方轉了轉。
那時我突然想起她曾經打過工的一個餐廳,那是開給學生的快餐店,一塊多美金一份,小費只有2毛錢。那個地方離伯克萊很近,在一個商區里,是一對韓國華僑,父子在那做簡餐,她在那做一切——上菜洗碗,一小時只有4塊錢。我問,你為什麼要做這個?她說覺得他們做得很辛苦,也很佩服他們。
她的人生裡面,總是這樣,看到別人苦,就想去幫他們。
這對父子,脾氣又大又不會做,但只要乃竺在,就能幫他們弄得很好。
打4家工的時間大概持續了1年,她後來找到一個正式的工作,但距離家很遠,在舊金山的另一邊。也是她一去公司就旺起來了。她就是像陽光一樣,到哪裡就點亮哪個地方。
她教我忍辱
當時我們的生活忙碌到什麼程度,你可能沒辦法想象。導戲就已經要瘋掉了,在台灣很長時間我還教書,教書的量是一般教授的兩到三倍,因為缺人,沒有人教這些課。我當年是副教授,一周教8小時就夠了,可我一般都教二十多個小時。她開始時在電腦公司上班,還要搞劇團,可是我發現,不斷有新的人有新的要求找她,她就會去繼續做。
太多人碰到事情就找她,她就是萬靈丹,傳說中的如意寶。誰有任何問題找她,她一定放下一切細心又耐心地解決你的問題。
我們的生活,很多人不能理解。因為我們不應酬。到了一個年齡,我們都不大出門,除了工作就是在家裡。
乃竺到底在做什麼?我可以稍微透露一點。有時候我回到家,看到又有人在客廳,他們很小聲地和乃竺在談話——又有一個朋友因人生中碰到問題,找乃竺談話。
她不只是為我做事情, 她為太多人做事情。對一無所有的人、大財團的人,她都沒有分別心,不論他是什麼人。
但她不願意出現在台前。她沒有很想演戲,我和金士傑都覺得她是《暗戀桃花源》雲之凡的理想人選,但她就是不愛。如果她個性有稍稍不同,她可能是一個大明星。她有那個魅力,她在表演上有那個能力。
但她都退在後面幫助別人。
當然從中得利最多的是我。
2008、2009年,我們有個很大的改變。我們第一次和大陸合作創作新的作品《一起看電視》。這個過程,乃竺在推動很多事情。
2008年底,我做了《寶島一村》。2009年女兒結婚,我做了聽障奧運會。將近兩年時間,她作為總監制,擔任所有的繁瑣的工作。
那之後我們開始做大型活動。
後來就碰到「百年慶典」。當時的副總統蕭萬長親自找我,我不想做,躲起來,讓乃竺對付。最後剩不到一年了,他們又找到我,說真的沒人做。乃竺想到她爺爺的同盟會淵源,說那就做吧。
想不到那是這麼大一個反彈。(注:台灣「百年慶典」,正逢選舉期間,賴聲川總策劃、導演的慶典活動被綠營進行大肆抨擊,他因此陷入「弊案」風波,和「攀附權貴」指責。)
事後回想起來,她也很懊悔。她有自責。我不斷地安慰她,我跟她說,一點問題都沒有。我說,我們的人生裡面不管順的還是逆的,我們能接受的話,最後的結果都是好的。說實話,比如我能夠體會勞工階級、廣大群眾在想什麼,也就靠的那5年的打工生涯。我為什麼更瞭解人性,就因為有那5年。好像老天爺安排好似的。那5年真的很苦,苦過來就得到太多東西。
像這次,「百年」的事給我們那麼大的打擊。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你做錯事被人罵,你要檢討;如果沒做錯事被人罵,那叫修行。
要學會忍辱。去學習任別人胡說,不還口。這些是乃竺教我的。以前我的個性不是這樣,你誤會我污蔑我,我沒做錯事,我絕對要反抗,不能接受。
她真的不斷地在教我,「不行,你就要接受。」 「你要看清楚,你還手,一點用都沒有。」「瞭解你的人就相信,不瞭解你的永遠覺得就這麼樣的。」這次是我很重要的一課。
而她那時候受的打擊就因為我,她不忍心看到別人這樣對我,所以會自責。反過來我也一直安慰她,「我一點問題都沒有,這是我的人生做的決定,這個決定我做了,我不會怪任何人。」我一秒鐘都沒有怪過她。
她自己覺得怎麼誤判了那件事。但和那次我們錢被騙光了一樣,對我們是一個轉折。而且時間會改變很多。現在,這事情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而我們還是一樣非常幸福。
它也讓我在人生更往前走。
慢慢地我們的重心就轉移了,轉到大陸,轉到美國。回頭去看台灣,舞台已不在那了,雖然那裡曾經是。
彷彿不斷有強烈的暗示,讓我們不斷地改變。
這之後,我們和央華合作在大陸演出,做烏鎮戲劇節,《如夢之夢》能重做,又有了上劇場,我們還是那麼幸福,還有了兩個小孫子。
我們在一起幾十年,不但生活在一起,還工作在一起。
太多人不理解,我們可以在一起共事。我們分工明確,我管創意、她管製作。當然有交集,但我們就討論。我們之間的溝通一直非常好,我們一直很在意彼此間的溝通,一天沒講過話,就不舒服。講的話都是所有事摻和在一起的,工作的、家庭的、佛法的都摻在一起了。這感覺很微妙。
我們以前住在陽明山的時候,車庫就是我們的辦公室,我穿過廚房就去上班了。耘耘在家總是看到,演員不按門鈴就進家了,或者穿著僧袍的人在家走來走去。上世紀80年代,家裡最高峰時每天晚上有一兩百人,他們來聽佛法,一待就是兩個月。
我和乃竺是各自進行修行的,隨時有體會都會彼此說。她不會有問題,一定是我有問題問她。我還沒碰過我有問題她解答不上來的。我一直鼓勵她開一些課,她堅持不肯。
她很少有過度的情緒,一直很平和。
我們做《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的時候,和張小燕(台灣著名綜藝主持人)合作,慢慢地,她對乃竺也有些瞭解,後來在節目里她公開說,「丁乃竺啊,如果這時候房子燒起來了,她也會說,‘嗯,也不錯。燒完還可以重蓋’。」
「百年」的事情,我們最難的時候,她也沒有太大的情緒,她就是每天看網上的狀況是什麼,我們還能做什麼。
她睡眠非常好,我睡眠不好,半夜如果她發現我睡不著在那翻,她就會幫我按摩,一直到我睡著為止。幾十年來都是這樣。
但她不會讓別人感覺到「我在奉獻」。你真要瞭解一個人,要從這些細微的地方看。
她太多東西跟我不一樣,比如我會累積東西,她會丟掉;她要減少,我要增加。我們出去旅行,她沒有任何意見,全部我主導。她可能覺得我比較亂,但就說一兩句,沒別的了。在這些細節上,我們彼此從來不會抱怨。
我現在看她,中國人講的那句話再貼切沒有,就是「另一半」。這是很深刻的感覺。「另一半」的意思是,我們單獨是不成立的,我們是一體的。就好像我們兩個加起來才是一個我們。
我們不能奢望可以更好,所以也更珍惜。我們也不炫耀。我也不認為夫妻就是該這樣,世界上的愛情和情感維繫都很艱難,像我們這樣融洽的不是太正常——我願意這樣說。所以我們特別珍惜。
所以,如果夫妻之間沒有更深的追尋,很容易散掉,很容易瓦解。如果彼此關係是建立在金錢或者簡單的吸引力上,那個東西很快、幾年內就可能散了。那個追尋,不叫做公司要上市或者什麼的,是短短的人生,你到底想要做什麼,以及生命到底是幹什麼的。有這樣更深的彼此的追尋,你才有真正的話題可聊。
如果你的話題總是,「表坊今天怎麼樣,賣了幾張票」,兩三年就疲了;或者「你愛不愛我,我愛不愛你」,一年就疲了。要真正的長久不是這些。
我們到今天已經結婚38年了。必定有更深的東西,要不然兩個人早就不說話了。
這些年,我們兩個都會找時間去旅行,好比去年,我們到美國俄勒岡導戲,我就特意早去一周,去一些我們喜歡的地方,就兩個人,安安靜靜地待著。
同時也有5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萬的網紅曼食慢语 Amanda Tast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简介 #曼食慢语 马上又是农历新年咯,不知不觉今年已经是曼食春晚之年夜饭特别节目的第四年了~今年很多人留言说,希望在年夜饭视频看到自己的家乡菜,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主题就给你们定了大江南北~希望借着这一桌的年夜饭,让你们感受一下各地的美食,也让家里长辈能尝到不一样的美味,顺便趁机秀一把自己的厨艺呀~...
「金粒餐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Melody時尚媽咪 Facebook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麻甩空姐手記 travelgram of a wanderer. Facebook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曼食慢语 Amanda Tastes Youtube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金粒餐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金粒餐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PT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金粒餐英文 在 史上最惡心的宴席日本屎宴,少女現拉屎給你吃還是熱的 的評價
金粒餐英文 在 麻甩空姐手記 travelgram of a wanderer. Facebook 八卦
翻翻手機相簿,去柬埔寨已經一年有多,睇番d相,突然好掛住一蚊美金的鮮榨果汁、pool side villa旁唔知點解咁撚好食的雞絲湯粉早餐、在景點賣one dollar紀念品小孩的黝黑眼睛,問你要不要搭篤篤食了檸檬還會合十對你笑的司機。。。
相中的是我地既司機叫kosal,係跟足我地五日既新手司機,英文不太好,怕醜但好有禮貌,可能係爸爸既關係,揸車好小心,見到路面唔平會慢慢避開、每日比tips佢都唔敢望放喺手心🙏🏼多謝我地。有一日我搵左間餐廳食午餐,佢唔識去,去到夜晚明明我都唔記得左,佢都仲好誠懇咁講唔好意思。
尾二嗰日,差唔多行完蘿拉個景點,突然天色驟變,轟左幾下雷d雨開始落到倒水咁,我地就狗衝番去喺門口等我地既kosal。
佢幫左我地上車後,第一件事唔係避雨或者著雨衣,而係幫我地放曬四面的膠簾落黎,然後再拉鏈,驚我地dup濕。當時佢已經淋到濕曬,佢再圍繞架篤篤確保無漏水後,先自己著番件雨衣。
我嗰下,感動到差點眼淚流出來。
除左呀媽同愛人,我真係未試過有人緊張我淋濕多過自己。
我個心銀住銀住咁影左呢張相。
喺番酒店既路上,依然傾盤大雨,kosal突然停左,又兜番轉頭,我地問佢係咪跌左野呀?原來佢執到一個銀包,入面有證件同幾蚊美金,想睇下有無人搵緊。
喂大佬呀,我又比佢震撼左。
實在太耐無遇過如此溫柔又誠實的人。
走嗰日去機場既路上,佢第一次笑到見牙唔見眼,原來旁邊係佢小朋友讀書既學校。佢平時都好腼腆,第一次見佢笑得咁開心。
臨走同佢影左幅相,多謝佢呢幾日既照顧,佢都不斷多謝我地,話佢賺到既錢可以比佢既小朋友讀書。諗返起,其實係我地要多謝佢,可能佢從來都未試過出國、未擁有過smart phone,或者佢學識不多,但佢用身教話比我知做人要誠實、謙卑而善良。
p.s 如果你咁岩去暹粒又需要包車,可以pm我攞kosal的電話,不過一年過去,唔知仲搵唔搵到佢~any肥,希望佢一切安好,善良的人,我相信際遇總不會壞🙏🏼
金粒餐英文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習川峰會系列報導:朝核問題
【習川首腦峰會 川普一改過去反中論調 表現對習近平相當尊敬態度 朝核問題為會談焦點 中美皆認為局勢已十分嚴峻 應合作”試圖讓朝鮮棄核武計畫” 美國表示若中國無法遏止朝鮮 也不排除採取單邊行動】
在暴雨中,川普登上空軍一號,背負著「美國優先」的承諾,準備前往佛州,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兩人首次的會晤,「我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多年來和中國做了很多可怕的貿易,所以這是我們要討論的事情之一,另一件事當然是北韓,而不知為何,這全攪和一塊兒了,這些事確實攪和一塊兒了,所以我們要談論貿易,北韓,還有其它很多事情,」美國總統川普說。
喜歡在飛機上串門子,找記者放話的川普,這回也依循慣例,為即將舉行的「習川會」定調。也再次透露商人性格的「包裹交易」。
而邁阿密的天氣,和華府截然不同,或許也代表川普心情與態度的轉變,緊接著川普夫婦的,「第一千金」伊凡卡優雅的走下空軍一號,不久前才進入白宮,擔任總統助理,伊凡卡順理成章,成為中美這場世紀峰會的成員之一,這35歲的辣媽,帶著3個小孩,更成為「習川會」上,美方準備的迎賓小驚喜。
隨後,習近平的專機抵達,美國國務卿提勒森前來接機,三個禮拜前,兩人才在北京見過面,一回生,兩回熟,這次再見面,兩人就顯得熱絡。
「你看看中國對我們做了什麼,他們操控匯率貶值,我們政府卻沒有挑戰他們?」時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說。
這是川普在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對大陸的態度,他批評大陸在南海的軍事化行動,在北韓問題上沒有幫忙,更與蔡英文通電話,揚言要把一中政策當成談判籌碼,而抨擊最猛的是經貿問題,川普指控大陸是操縱匯率冠軍,搶走美國人的工作,「(如果你是總統,你會給他吃頓飽嗎),我不會給他吃大餐,我會給他一個麥當勞的漢堡包,這話我說過了,然後說咱們得幹正事去了,因為你不能繼續(人民幣)貶值,你知道,我們不會給他牛排吃,他幹了什麼好事,吸光我們的所有工作,從我們國家抽走一些錢,」FOX主持人vs. 川普。
一直到3月中,提勒森訪問北京,中美這才進入川普上台後,遲來的蜜月期,提勒森在半島問題上放軟,宣稱要與大陸合作,而在稍早,習近平與川普通了電話,美國也重新回到過去的一中政策,求同存異下,這才敲定了,在邁阿密海湖莊園的「習川會」。
大陸媒體引述消息人士說,為避免川普不按牌理出牌,這回習近平訪美,準備了多套劇本應對,但到了才發現,美國人是禮數周到,川普放下了過去的任性,又是搭肩,又是摟腰,握手寒喧合影,給習近平的笑容,那是堪比邁阿密的陽光。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川普外孫女阿拉貝拉。而勤學中文的川普外孫女阿拉貝拉,這回成了迎賓小主人,她與弟弟妹妹獻唱茉莉花,還背了三字經與唐詩,可愛模樣,深得習近平夫婦喜愛,也為接下來兩人首度的會談,營造溫馨的氣氛。
「習近平強調,中美兩國關係好,不僅對兩國和兩國人民有利,對世界也有利,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大陸央視新聞(聲音來源)。習川兩人小範圍的對話率先展開,重新鞏固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架構,並確定延續自歐巴馬時期以來,所建立的外交安全,全面經濟,網路安全及社會人文四個對話機制,「要妥善處理敏感問題,建設性管控分歧,雙方要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共同推動有關地區熱點問題,妥善處理和解決,」大陸央視新聞(聲音來源)。
「我只想說,很榮幸迎來中國國家主席,和他那個非常有才華的夫人,在中國是很偉大的名人,偉大的歌手,你們來美國真的是很榮幸,我們已經有個很長的討論,但到目前為止,什麼(成果)都沒有,絕對沒有,但我們在友誼上有了進展,我可以感受到,」美國總統川普說。
習川首次對話,氣氛融洽,而說好只想讓習近平吃大麥克的川普,這回又跳票了,雖然不是正式國宴,但充滿美國風味的牛排套餐,展現海湖莊園主人的最高誠意。
而在習川會進行同時,川普下令打擊疑似使用化武的敘利亞,媒體焦點全部轉向,前一天,大陸才在聯合國,表達政治解決化武疑雲的立場,川普在此時對敘利亞動武的意圖,眾說紛紜,《金融時報》分析認為,美國以這次行動告訴大陸,武力打擊北韓的可能性提高。
然而,這意外的插曲,並沒有影響隔天的會晤,一般認為,中方無意中斷良好的會談氛圍,而川普似乎也有意藉著攻打敘利亞,彌補一改對大陸強硬態度後的形象。「我認為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和習主席間的關係進展,我認為是相當出色的,我們期待著將來更多的合作,相信很多潛在的問題將會消失,」美國總統川普說。
真槍實彈,大範圍閣員會談登場,中美兩國的外交,經貿與國防,政策主導官員進行對話,除了貿易,半島問題仍是雙方交鋒的焦點,「我從1994年就涉入北韓的事務,我們一貫地要求中國領導人,從江澤民,胡錦濤到今天的習近平,因為他們在歷史淵源與經濟上,對北韓有獨特的影響力,但他們並沒有使用,」美國前防長卡特說。
美國國務院,在習川會後發布的新聞稿中指出,美方希望北京方面,一起為遏制北韓核開發項目努力,但美國也理解,這可能為中方所帶來的問題,新聞稿中也指出,若中方就有關問題不能與美國協調一致,美國將研究單邊應對方案,事實上,在習川會前,川普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也強硬表態,如果中國不解決北韓問題,美國就會出手。
「美國眾院以壓倒性對多數投票,重新將北韓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南韓阿里郎電視台主播。美國眾院在本周投票,將北韓重新列入「支恐國家」,這為全面制裁北韓,鋪平道路,未來只要與北韓,有任何經貿往來的國家,企業與個人,都將遭到美國政府制裁,要將北韓排除在全球經貿體系之外,儘管在「習川會」上,大陸再次表達半島無核化立場,但也提醒美國若採取軍事行動,所帶來的惡果,而大陸一向主張在聯合國體制下,對北韓進行經濟制裁,因此對美國的單邊制裁,仍有所保留,分析認為大陸表面肯定反對,但只要不觸及中方利益,也只能默許。
「我們迄今為止已經做了長時間的,深入的溝通,也達成了許多重要的共識,更重要的呢是我們,深入的進行了了解,也建立了一種信任,初步建立了這種工作關係和友誼,」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說。
習川第一次接觸,美方精心安排,賓主盡歡,重點是,川普收斂了大砲性格,讓他上台後針鋒相對的中美關係,回到體制內的協商管道,而首次「習川會」,更多的是在爭議問題上探路,摸底,也建立高層間的信任關係,儘管在如半島當前的危機上,雙方仍各有立場,分歧尚存,但透過這次交鋒,中美在重大議題上,已減少誤判所帶來的對立與衝突。
金粒餐英文 在 曼食慢语 Amanda Tastes Youtube 的評價
▋简介
#曼食慢语
马上又是农历新年咯,不知不觉今年已经是曼食春晚之年夜饭特别节目的第四年了~今年很多人留言说,希望在年夜饭视频看到自己的家乡菜,所以今年的年夜饭主题就给你们定了大江南北~希望借着这一桌的年夜饭,让你们感受一下各地的美食,也让家里长辈能尝到不一样的美味,顺便趁机秀一把自己的厨艺呀~
*视频右下角可以打开字幕,点击设置→字幕→自动翻译可以获得英文字幕
▋相关视频
2018年夜饭:https://youtu.be/mHZyrL8otbY
2017年夜饭:https://youtu.be/4p1wuFJTF78
2016年夜饭上:https://youtu.be/sQv-QLyV5Q4
2016年夜饭下:https://youtu.be/lJLtZlFHySA
▋配料
-高汤
猪大骨 800g
鸡骨(脊骨和爪子)
鸭骨(脊骨和爪子)
姜 1小块
米酒 2大勺
-盐水鸭
鸭子 1只(约1.5KG)
粗盐 100g
八角 3个
肉桂 1根
香叶 2片
香菜 2根
花椒 1大勺
五香粉 1大勺
姜片 适量
葱段 适量
-擂椒皮蛋
黄金皮蛋 4个
青椒 2个
红尖椒 4个
蒜 2瓣
生抽 2大勺
香醋 1大勺
花椒油 1大勺
香油 1小勺
白胡椒粉 一小撮
-拌三丝
胡萝卜 200g
香芹 150g
千张 150g
蒜 1瓣
生抽 2大勺
香醋 1大勺
花椒油 1大勺
香油 1小勺
白胡椒粉 一小撮
油泼辣子 1大勺
香菜 适量
-三杯鸡
鸡 1只(约900g)
姜 1小块
蒜 1头
黑麻油 2大勺
生抽 1大勺
米酒 1大勺
九层塔 1把
高汤 200ml
生抽 2大勺
米酒 2大勺
黑麻油 2大勺
糖 一小撮
-葱爆羊肉
羊腿肉 350g
京葱 1/2根
料酒 1大
老抽 1小勺
香油 1大勺
蚝油 1小勺
盐一小撮
糖 一小撮
京葱 1/2根
香醋 几滴
-香辣牙签牛肉
牛肉 300g(牛里脊或后腿较瘦部位)
蚝油 1大勺
生抽 1大勺
糖一小撮
盐 一小撮
玉米淀粉 2大勺
料酒 1大勺
姜泥1/2小勺
辣椒面 3小勺
孜然粉 2小勺
五香粉 1小勺
姜泥 1小勺
蒜泥 1小勺
葱花 2小勺
熟白芝麻 1小勺
-海鲜锅巴
锅巴
糯米 100g
姜泥 1/2小勺
盐 一小撮
糖 一小撮
玉米淀粉 1大勺
海鲜羹汤
混合海鲜(虾仁、扇贝、鱿鱼) 200g
午餐肉 50g
冷冻蔬菜 200g(杂菜:胡萝卜青豆玉米)
蒜蓉 1小勺
小型番茄 2个
水淀粉 1大勺
香油 2小勺
白胡椒 一小撮
盐 一小撮
高汤 200ml
-铁锅炖鱼
鱼 1整条(约1斤半,鲈鱼草鱼鳜鱼都可以)
盐 适量
料酒 适量
蒜头 8瓣
姜片 6片
八角 2个
干辣椒 5个
啤酒 150ml
甜面酱 2大勺
蚝油 1大勺
生抽 1大勺
高汤 300ml
红椒 1/2个
青蒜 2根
醋 1小勺
面饼
玉米面 80g
中筋面粉 60g
干酵母 1g
清水 110ml
-芋头扣肉
五花肉 400g
荔浦芋头 1个(约600g)
老抽 1大勺
生抽 2大勺
料酒 2大勺
白胡椒 一小撮
糖 一小撮
蚝油 1大勺
蒜瓣 1个
姜片 适量
葱结 2根
八角 2个
高汤 200ml
生抽 2大勺
水淀粉 1大勺
葱花 1大勺
-金汤娃娃菜
娃娃菜 2颗
南瓜 60g
高汤 350ml
水淀粉 1大勺
盐 一小撮
白胡椒 一小撮
枸杞 1大勺
-羊排萝卜汤
羊肋排 500g
姜片 2片
胡萝卜 350g
白萝卜 350g
干辣椒 5个
盐 适量
白胡椒粉 适量
青蒜粒 1大勺
小豆蔻 3个
茴香籽 1小勺
花椒 1大勺
-韭菜鸡蛋饺子
饺子皮
中筋面粉 250g
清水 120ml
盐一小撮
饺子馅
鸡蛋3个
虾皮 5g
韭菜 250g
香油3大勺
白胡椒一小撮
盐 1/2小勺
-雪绵豆沙
红豆 100g
植物油80ml
冰糖 75g
蛋清 3个
玉米淀粉 2大勺
-草莓汽酒
草莓 300g
糖50g
朗姆酒适量
茉莉草莓酱 3大勺
苏打水适量
冰块 适量
-桂圆红枣姜茶
红枣 50g
桂圆干 45g
枸杞 1大勺
水 2L
黑糖 60g
姜2片
▋ 相关视频列表
亚洲料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tA-pAaW0g&list=PLXpt3FUcUvXpIMxDRv-cslqos8p4vFxLT
中华美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UDs97FGGM&list=PLXpt3FUcUvXq_kp-uc_lz_UcNmxhRrbyH
—————————————————————————
淘宝店铺:曼食慢语
新浪微博:@Amanda的小厨房
微信公众号:amandataste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mandataste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mandatastes/
2019 New Year's Eve Dinner
[Amanda Tastes]*4k
▋ Related Video
2018New Year's Eve Dinner:https://youtu.be/mHZyrL8otbY
2017New Year's Eve Dinner:https://youtu.be/4p1wuFJTF78
2016New Year's Eve Dinner part one:https://youtu.be/sQv-QLyV5Q4
2016New Year's Eve Dinner part two:https://youtu.be/lJLtZlFHySA
▋ Related Album
Asian Cuisine Recipe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FtA-pAaW0g&list=PLXpt3FUcUvXpIMxDRv-cslqos8p4vFxLT
Chinese Cuisine Recipe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MUDs97FGGM&list=PLXpt3FUcUvXq_kp-uc_lz_UcNmxhRrbyH
—————————————————————————
Taobao online shop:曼食慢语
Weibo:@Amanda的小厨房
Wechat:amandataste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amandatastes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amandatastes/
金粒餐英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魚蛋,將廉價魚剝皮拆骨打肉,化腐朽為神奇。王老太,王林記魚蛋粉靈魂人物,粗壯爽朗;年輕時是個美人胚子,困頓苦學至中三,在六十年代殊不簡單。
「我有個老師說,人的遭遇講你出生的環境。龍生蛇竇,你就當蛇,蛇一樣的遭遇;鳳生雞巢,你最叻也在雞群,飛不到哪裏。」68歲的她,從沒飛出筲箕灣,和魚蛋糾結大半生:小時在魚蛋檔劏魚;24歲嫁予魚蛋佬,做魚蛋軋斷三指;後來魚蛋佬變醉酒佬,工場與店,她苦苦獨撐……橫逆不息,她一一用狠勁對擊。鳳,終究不是雞;就像草根魚蛋,也蛻變為代表香港的美食。
王林記在筲箕灣東大街的盡頭,平日店外沒人龍,但由六七點早市直下,幾近座無虛席。不獨賣魚蛋粉麵,還有濃郁豬手清腸腩白飯多士;來的不是漁民街坊,就是白領熟客。王老太說,兒子阿傑認為貼名人相太老套,所以常來的發哥周潤發、方中信等全沒合照。
不過,眼前的王老太實實在在是一本魚蛋秘笈。是日清晨七點,跟她接收香港仔買手運來的漁獲。卸魚時,她已知魚新鮮不新鮮:「你看,䱛魚眼仔精精靈靈,好新鮮;倒下來那一下是雪味而非腥味,不新鮮才有腥味。」王老太中氣十足,聲大自信。
這天收了䱛魚、黑門鱔和鰽白。「竹籤(魚)我們也照打,因為現在魚很缺乏。今天有,明天不知有沒有。」她見過內地兩三層高「鐵拖」漁船,「戰艦一樣大,有先進雷達,一掃(海裏魚)就捕光了。」十多年前她發覺漁獲漸少,已置雪房,「魚多我就買多些,先冰封它,無魚了就要拉出來用。」
魚要有魚味
「做魚蛋,魚一定要新鮮。」王老太常掛嘴邊。「魚唔靚,你怎樣雪都無用,但新鮮的魚雪了,牠會有幾成靚存在。」在缺魚如休漁期,她預先冰封「撚手貨」,打魚蛋時再混合艇家釣回來的鮮魚。
今天,很多行家採用供應穩定、由越南菲律賓入口的大黃鱔,「那種大黃鱔,肉很白淨,但無味,你要放味道下去。」王老太鍾情中國海域的黑門鱔,「這種鱔魚肉鮮甜,我們潮州人很喜歡用來煲粥,放鹽和少少冬菜,那煲粥就好正喇!」如此鮮味用來打魚蛋,就不需要放太多調味料了。坊間魚蛋有些死實實,有些爽如蒟蒻,她形容「鬆化」才是正宗潮州魚蛋。人家多少會混些澱粉,她卻堅持全用魚肉不下粉,「我們喜歡幾種魚混合,譬如九棍、黑門鱔、大䱛細䱛,纖維不同;愈多種魚,俗稱的明膠就愈強。」至於魚肉混入多少水分和鹽、浸魚蛋怎樣調節水溫以致一粒魚蛋內外爽彈又鬆軟,全要歲月磨練。王老太的叔仔王炎興打了魚蛋50年,就在王林記擔大旗。
鳳生雞巢
不同魚種的纖維、黏性、魚味濃淡……王老太了然於胸,畢竟做魚蛋超過40 年,可是這並非她原來想走的路。她本名劉蘇女,祖籍潮州,在筲箕灣東大街出世,童年喪父,母親再嫁,弟妹眾多,小時候就很窮。「我們去魚蛋檔幫人免費劏魚,人家就送些魚頭魚春給我們作米糧。魚春當飯魚頭做餸,不飽,只是滯。」她想起也打嗝。
因為母親不識字,常被人欺負;蘇女誓要讀書,靠賣爛銅爛鐵讀上小學。她樣子像混血兒般玲瓏標致,成績也好,是校內的風頭躉;順利考上中學,卻交不出學費,加上家人溫飽排首位,只有去工廠打工,但仍爭取返金文泰夜校,努力讀至中三才再沒有精神兼顧下去。
「知識改變命運」終成泡影。就在失落的14歲,芳心許了同鄉小子王炎林,「我們青梅竹馬,也是初戀,雙眼盲咗!」王老太回到少女時,笑眯眯。24歲那年,患癌的母親病危,為了沖喜,二人半夜拜了王家祖先草草完婚,「媽媽心事了卻,我結婚那天她就走了。好淒涼!」
本來,丈夫在北大酒家做燒臘,沒多久轉跟他大哥學打魚蛋。「我好怕做魚蛋,因為我小時拿着石春揼魚,揼到手指全彎了。」當時她沒選擇:「嫁雞隨雞飛,嫁狗隨狗走,嫁隻馬騮通山走。老公做魚蛋,你就跟他做魚蛋。」
1979年,兩口子在山邊台(筲箕灣天后廟後山)母親遺下的山頂小木屋開設工場,做魚蛋批發。她日做最少18小時,每天吃11碗飯但體重才90多磅。「那時夜晚12點才吃晚飯,男人睡了,我還要洗衫洗尿片洗碗,兩點才睡。朝早四點五點就要起床,魚蛋我一個人浸,一個人切,一個人炸……到老公起床時,我第一批貨已經要出了。」28歲那年,因為睡眠不足,「絞魚肉,一插,插了入去,沒了一截。」她輕描淡寫,摩娑着左手三隻手指:食指和無名指指頭被削平,中指斷了半隻;今天已不當一回事。
牛的反抗
日積的勞累褪盡鉛華,88年蘇女腰痛至無法再推貨上下山,於是和丈夫商量買了東大街現鋪,前面擺十幾個座位賣魚蛋粉麵,後面做工場。兩口子從零開始,胼手胝足捱到有樓有鋪頭,她一直等待上律師樓和丈夫簽契聯名做業主,可是丈夫早已靜靜寫了自己的名字。
「為何我沒有?」有天她忍不住問。「有甚麼呀?你似甚麼呀?你似一隻牛罷了!牛耕田馬食穀。你有腦嗎?你無腦。」王老太憶述丈夫的回應,依然動氣。「就被他一句驚醒夢中人,原來我是一個無腦的女人。」抹乾眼淚,她明白不需再為這男人仆心仆命。
蘇女大解放,即刻重拾舊夢——返夜學,去英國文化協會讀Free Talk,又去劉家傑那裏學英語。家婆是個守舊潮州人,重男輕女,「我生了三個女,她已不喜歡;我讀書更加不得了。她說,你讀這麼多書為何?你想控制我王家呀!」丈夫以前打魚蛋,因魚肉要加冰,冬天尤其寒苦,習慣飲烈酒如瀘州大麯、拔蘭地禦寒。那時已上酒癮,功夫盡喪,也不忘揶揄她:「你學這麼多英文幹甚麼?東大街有幾多個鬼佬跟你說話呀?」
41歲的蘇女做到七勞八傷,於是向丈夫「辭工」。她一離開工場,丈夫無法做下去,唯有將工場和訂戶一起讓給五弟炎興。蘇女不參與批發,只負責店鋪樓面,丈夫自此再沒給她家用。「家婆教他不要過錢給我,怕我『走佬』。實在,我不捨得四個子女,不容易放棄這個家。」她於是跟丈夫「講數」:「得!你不用給我錢,但你供仔女讀書、出國留學。」丈夫對子和女總算公平,後來讓大女和孻仔放洋讀飽書。
貓狗也溫飽
2002年,王老太跟叔仔商量將王林記現鋪全做門市,在對面街另置工場。其時丈夫終日醉昏昏,店務早由她一手打理。至於4年前開大坑分店、今年9月開柴灣分店都是兒子接棒的後話,丈夫無從見證,因為7年前他「被酒浸死了」。
王老太自小命途多舛,心有千千結。45歲到志蓮淨苑學了4年佛學,種下因緣,慢慢放下從前怨恨。「兒女眼前冤,夫妻渡客船。到底是我太強,還是他太自卑?難說。對我老公恨與不恨都算數喇!總之我日日都有三枝香插給他。」她哈哈大笑。
現在,她在王林記已是半退休,主要任務是買魚收魚,9點吃過魚蛋早餐做了QC,便去筲箕灣避風塘游泳兼餵野貓野狗,風雨不改。三道防波堤不接陸地,十足孤島,上面卻有很多水上人棄養的貓狗;王老太見牠們無水又無食物,於心不忍。王林記每日都用老雞熬高湯,她就挑骨留肉,混入魚腩或牛腩碎作貓糧或狗糧。
「我餵了30年了。我們這一代,小時最緊要有溫飽。」她笑言,小時侯信基督教和天主教,因為前者派奶粉,後者派米,餓肚皮話事。因為自己困難過,幾十年來她買魚日日清數,不需買手墊支;教子女做生意,不可騙人也不可欠夥計錢。
「人又好,貓又好,狗又好,最緊要有溫飽暖著。」她慣租的小機船駛向石壆,高呼一聲:「貓!」十幾隻肥貓即從四面八方的石罅跑出來,翹首朝她喵喵叫;其他堤上的黃狗、黑狗,未待叫喚,老遠看見她,已不停搖着尾巴蹦蹦跳。
撰文:韓潔瑤
攝影:梁偉德
王林記魚蛋粉
地址:筲箕灣東大街10號東寶大廈地下A號鋪
電話:2886 006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6:30am-8:00pm
詳情: http://bit.ly/2R7wbw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金粒餐英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呀、屠房呀,做半夜三更為香港服務的基層市民(生意)。」新興第二代老闆徐國興回憶。店是街坊格局,廳面五六張枱,走廊擠多幾張;沒電視,沒電腦收銀;牆上貼着上世紀市政事務署「隨地吐痰得人憎」告示牌、手書中英文提示:「夜深時分,請將聲量收細」恍若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
店雖說三點營業,但兩點零五分已來了第一個客人——的士司機鄭先生。「我兜到呢度就入嚟坐一坐,當作休息。」樓面阿姐三點才上班,「我慣咗自己招呼自己。好彩放緊暑假,否則坐滿晒學生,企都無碇企。」他逕自取碗筷開茶。
不一會,蒸點心的師傅林哥搬出兩楝點心到點心角,跟他打招呼:「食住先。」
鄭先生取了一籠粉卷,回敬:「新鮮熱辣!」
沒一刻鐘,又走進兩個外籍男,未坐下就去揭蒸籠,顯然是識途老馬。說時遲,做蔬菜批發的梁先生已經倒開黑如墨汁的普洱,自得其樂:「我自己沖(茶),喜歡幾多茶葉就落幾多。」最重要是沒第二個地方如此早開,「我飲完茶就要開工。」跟他搭枱的四眼阿叔,低頭不動,掛着「請勿打擾」的漠然。
這時,六個後生仔嘻嘻哈哈坐滿隔籬大枱,都穿著港大宿舍兆基堂的T恤。原來有人要離港,一班巴打來搞餞行。主角Evric說,大一時師兄帶他來,他又帶師弟來,自己快升大四了。
怪不得新興和附近港大的師生關係密切,有時以點心贊助學生活動;牆上就有幾張港大屬會的感謝狀,當中還有前校長徐立之的簽名呢!
年輕人鬧哄哄,在廚房的阿興伸頭瞄一瞄,「呀!司機、學生,都是熟客,他們自己搞掂。」轉身又忙他的。今天負責炸爐的師傅放假,主力調校食物味道的他,要分身去炸春卷、炸鮮奶。
兄弟班,個個賣力
廳面盡頭,是無遮無掩的開放式廚房,供應近五六十款點心。五六個師傅全日一邊做一邊蒸,做好甚麼就賣甚麼。點心出籠,林哥就速遞到點心角,客人自選自取;三點後也有阿姐用托盤巡場;五六點開始人多插針難入,大聲公輝師傅不時引吭叫賣:「叉燒包、燒腩卷啦喂朋友,古法炮製喇!」「大大件抵食呀!」
懷舊點心如南乳燒腩卷、大過拳頭的雞球大包、糯米包、鵪鶉蛋燒賣,坊間已經少見。
「我們一向以來都是自己做點心,做舊時啲古老嘢。」人稱「海叔」的徐海說。他是阿興的父親、新興的創辦人,在茶樓、酒店做過點心師傅,1972年於九龍橫頭磡七層大廈徙置區開了新興茶樓,經營15年,因為政府收樓被迫結業。
做飲食,哪裏有人需要吃東西,哪裏就有生機。海叔看準西環的凌晨市場,廿八九年前帶領兒子和幾個舊夥計來到加多近街,重新掛起新興的招牌,開始凌晨三點至下午四點的營業循環。因為加租、收樓搬過幾次,五六年前才落腳現址士美菲路。
「我由上環水坑口入行,做了60年,到厚和街(前一個鋪址)無再持牌了。」阿興接手後,海叔仍然朝朝3點必露,坐鎮收銀,做到上午11點返家瞌一瞌,下午3點又回來,都是為阿仔着想:「現在請人艱難,我就幫他打理一下。」
阿興說,現在一盤生意由他和幾個股東拍檔,「他們都是這裏的師傅、舊夥計。」
他指各人一直出心出力,也因為是股東拍檔,大家沒計較,當年才能捱過沙士難關。
63歲的華哥人很害羞,是阿興的拍檔之一,入行超過40年。「我十幾歲已經跟住海叔賣點心,我幫他打工時咁做,佢畀啲股份我,我又係咁做。」他本身住天水圍,海叔揸弗年代已在附近租宿舍給師傅,他乾脆以店為家。「喺呢度好快趣就過一日,雖然辛苦,但係開心嘅!一班拍檔合作咗幾十年,有拗撬都唔會放喺心。」他弟弟阿耀也加入了新興,負責做包、搓皮。全日所有師傅都不停手,肚餓時就走開一陣去醫肚,很快又回到崗位上。兄弟班,個個賣力。
現在海叔不再在廚房勞神,「爸爸雖然88歲,但他真是一個很令人佩服的老人家,對工作好有熱誠,堅持繼續每日上班。」阿興如粉絲仰望偶像。他是家中老大,三個弟弟一個做冷氣,一個做煤氣,最小的到加拿大升學、謀生。「我讀書不是太好,整嘢食覺得好開心,所以有興趣做。」52歲的他,看上去只像40,但入行已經30年,跟着父親研究點心。
靚料正貨 還得用心
從前爸爸日做16小時,阿興接手後一樣日做16小時。每晚凌晨一點多,率先回鋪開爐頭搞醃料,「好多食物要醃,又要煲粥,要早點回來,否則做唔切。我們的品牌是自家製,所以很多事都是親手去做的。」
不少行家慳水慳力,老早已從點心工場取貨;海叔搖頭:「在上面(大陸)的貨拿到來無咩汁,乾爭爭!」
「自己做嘅就靚啲,用料靚啲。在上面取貨不知道,人家做好給你,你看不到人家怎樣做,信心就是這些。」海叔舉例,白米他們入貨比別人貴30元一包,「一日用兩三包米就相差近100蚊,一個月相差幾千蚊。最好食先得,材料嘛!」
父親的信念,阿興切實執行。各式燒賣豬肉餡、蒸排骨,都不用雪藏貨,「食落唔同嘅!」他笑說。魚肉釀豆腐,魚肉爽彈帶陳皮香,烤得金黃的豆腐是買布包豆腐回來炸;豉汁鳳爪的雞腳自家炸後再煮,皮夠爽。如此尋常配料許多食肆直接入現貨,他們貫徹「自家製」,不嫌工夫多,花時間。
棉花雞的魚肚,阿興表示用最貴的一種;咖喱金錢肚,他特別選用夠口感的厚身牛肚,整塊燉腍後裁成條,用秘製醬料醃透;吃起來惹味卻不油滯厚味。
點心都是街坊價,小點17元,頂點才25元。因為沒有炒爐,全店食物只能蒸或炸,50多元的午市蒸魚套餐算最貴了。不過,用料絕不馬虎:除了黃花、紅衫魚、撻沙、烏頭必然冰鮮,鯇魚是鮮蹦活跳的整條買回來;配陳皮清蒸或薑葱的斑頭腩,是取貨20多斤游水大龍躉,抵鋪後才劏魚斬件,務求貨靚新鮮。
「西環初時沒有甚麼店鋪酒樓,現在競爭愈來愈大,我們唯有盡量做好,咁先對得住街坊。」阿興說話的口吻,跟父親如出一轍。
今天,莫失莫忘
要是算上橫頭磡的前塵,新興已逾40年歷史,沒有爭利的驚濤,沒有賺淚的起伏,每一日也如今天:師傅密密手,每樣點心求快也求好:糯米包軟硬適中,加了蝦米吊味、花生粒添口感;腸粉用米漿新鮮即拉,夠薄夠滑;招牌流沙包皮薄軟熟,一咬爆汁,流着濃濃的鹹蛋及牛奶香……
「做就個個(間間)都是那樣做,無話叻得過人,你自己調校的味道好些,你有些心機做就好些。」海叔不直接誇獎,但大夥兒的用心,全看在眼裏。
阿興人很隨和,只是做,沒埋怨。「跟街坊有份感情,每天都碰口碰面,個個從小吃到大,都很熱情、很欣賞你的點心,覺得有份滿足感,也是動力所在。」尤其看着大學生入學、畢業,出來工作後也回來探班,他特別珍視這「金錢以外的東西」。
雖沒米芝蓮加冕,新興捧場客除了街坊大叔,更有不少後生仔女;牆上有E神、霆鋒的留影;CNNgo網站全港最佳心水點心店它榜上有名,中外遊客慕名而至,時常全場爆滿……阿興和拍檔大有條件開晏,不必日夜顛倒。
「有些人都會問我:三點那麼早,開遲一點吧!其實都不想那麼早,但因為儲了一批熟客以及有口碑,他們每一天返工放工常常來光顧你,建立了一些感情,也不想失去這一班客人。」不善辭令的阿興解釋。
想了想,又補充:「太夜,真係好難搵嘢食。」他笑起來,帶點傻氣。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新興食家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非路8號地下C號鋪
電話:2816 0616
詳情: http://bit.ly/2MUEwSs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金粒餐英文 在 史上最惡心的宴席日本屎宴,少女現拉屎給你吃還是熱的 的八卦
金粒餐 ,又叫做黃金餐,是中國網絡謠言,大致內容為「日本有著以少女糞便為原料的高級食品」,並附有經修改的圖片。出現時間一說2004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