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演講- 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 3 次人生低潮落魄時期故事
我 11 月 10 日受邀在台大校慶、化學系系慶時演講分享,為了這次公開演講,我要和公司申請,法務、政策、公關部門審核同意後才可以公開演講,考慮到活動在我回台灣的不到 12 小時的隔天,以及許久沒有演講,我一度想打退堂鼓。 但後來想著要回饋母校、母系,以及分享經驗給有興趣的朋友、學弟妹、粉絲們,我還是咬著牙,在過去一個月工作很忙之餘,做文件提交申請、以及寫稿、做投影片、練習演講。以下是是我昨天的演講稿,分享給不能到現場的朋友。
謝謝系主任,徐丞志老師的邀請,系辦許小姐的協調聯繫。今天很榮幸可以參與台大及化學系 90週年的慶祝活動,我是 2008 年 80 週年時學士畢業的! 今天想要從我大學及畢業後這 10 年來的經驗來和大家分享6 點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以及我 3 次人生低潮落魄的時期故事。
我 2008 年台大化學學士畢業後當兵,2009 年到台大環工所當助理準備出國申請,2010年來美國 Lehigh 念環境科學碩士,後來先在美國 Virginia 新創公司 Hook Mobile 當軟體工程師,2015 年到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擔任軟體工程師, 2016 年電動汽車公司 Tesla 併購 SolarCity,所以我有大概 3 個月在 Tesla。 我在 2017 年一月以後是 Facebook 的軟體工程師。 我也是部落格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的作者,部落格中分享我轉換跑道成為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在矽谷的所見所聞、以及自我學習成長的筆記。
那今天最重要的主題,希望我大學就知道的事:
第一:希望我那時候就知道 Bitcoin 比特幣...這樣我早些研究, 2009、2010 年有在一個比特幣不到一美元或是很低的時候有買,可能現在就退休了。 哈,這是個玩笑話。我想主要的建議是是要對新趨勢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說不定你可能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這個世界,很多時候 “早” 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第二:我在大學的時候除了學校的科目,並沒有多培養我的知識廣度,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想要多讀書,在本科之外培養各種不同的領域的知識,了解自我性向並確認人生方向,這樣我可能更早就會開始學習程式,也不需要半路出家了。
第三:多參與實習,接觸業界, 這可能是我最最希望我有早點做的事,在大一開始的每個寒暑假,到業界實習,從業界的工作來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累積的職業。我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實習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要在 NGO 非政府組織工作做像是遊說法案的工作, 我在農業圖書館的時候確定了我不想在政府部門工作,依靠不確定的年度的預算來工作。 我確認我想在民間企業、快速有效率的知道自己能力,如果我的目標改變,我可以隨時調整。而每次實習工作,都幫助我了解到我內心真正的喜好。
第四:我自己是半路出家,我也了解到許多大學畢業生沒有做主修科系的工作, 化學系也不例外,我知道許多朋友,到現在也不是做純化學研究工作。 其實這沒有什麼關係, 我們應該保持開闊的心態,在這個時代找尋可以把你的技能及優勢發揮的職業。
第五: 跨界的合作及新應用是一直在發生的,我知道像現在科技業一直在顛覆許多傳統產業,如果你有新思維,找到好的切入點,我相信有許多藍海領域可以發揮。 當然,請不要誤會我,如果你已經在一個領域有熱情,想要一直專研也是很值得鼓勵的, 像徐丞志老師被Analytical Scientist 評選為 Top 40 Under 40 的分析化學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條條大路通羅馬,在一個領域深耕,或者找尋新領域探索,你的人生不論怎麼樣都可以成功, 一切就是看你的選擇、以及你如何付出。
最後: 提升自己的技能, 常常需要永續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能力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在大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多理解及精通學習如何學習, 在線課程 Coursera 上就有一門 Learning How to Learn 的課,大家有空可以去學習這門課。當你的學習能力很好的時候,不管是要專研技術,或是學習新知識都會容易很多。
再來,我想和大家分享我 3 次人生的低潮落魄時期:
第一次落魄是我大學時期,我從小在班上或是學校都是名列前茅, 到高中也不例外,我高中考大學時不知道我真的想做什麼? 我填志願基本上就是從電機、物理、資工填下來,化學系好像是我第 6 個志願,進入化學系發現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許多同學是奧林匹亞競賽獎牌得主,或是高中就把一些大一大二的課都唸過了, 我和班上前半段的大神們差距大到真是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當然我大一的成績還可以,排名在全系第9 名,主要是很多科目都是像高中一樣。 大二開始比較專業的科目一開始,我的成績就一落千丈,掉到後段 50幾名, 因為有一些轉系生進入化學系,所以總體的學生人數增加到快 70人,大三大四成績稍為好一點,但是其實很多都是靠非本科系的學科來拉成績。
因為我在化學系的本科目中找不到熱情,我大學時代嘗試轉系牙醫系,轉系考試取6名,我考第五名,但是因為我大一的物理化學微積分平均只有 79.69, 不到 80分,牙醫系也不讓我四捨五入,所以還是沒有轉系成功,打擊超大!
我對商管、財經、歷史都有嘗試,但並沒有真的找到我有熱情的領域。那時我常常心灰意冷,覺得我真的唸不下去,我有考慮休學重考,又或者是轉到一些可能大家都在轉出的系,想說比較好過。 好在我那時的女朋友,現在的老婆,極力阻止我,不然我應該就不會在這裡了。 雖然最後我沒有轉系或離開,但是我很多化學系的本科相關的科目都只是 60 幾分低空飛過,我的大學最後是在主修課很弱,通識及外系課程拉抬成績下勉強畢業的。
第二次落魄是出國讀書時期,因為我找不到特別有熱情的科目,但是我想要出國,當兵後我思考到我對環保領域一直有關注,於是我準備出國的方向是環境科學及環境工程方面。 很幸運我有申請上幾間學校, 2010 年我出國讀書, 原本以為會順利一些。我必須要說,美國的學校的讀書壓力比台灣時候大多了, 我從開學第一週的週末就開始要寫作業,讀書準備期中考,一次期中考的進度我覺得是快要在大學一學期的份量。 同時我為了賺學費,當中文助教,一週需要花 20 小時備課、教中文、及改作業,那時候的壓力真的是無比巨大!
我碩士論文的研究題目自然界水體中的汞的揮發模型,是在實驗室做模擬,2012 年畢業前沒有找到工作,當時我有許多同學畢業前都找好工作了, 我從 5 月畢業,一直到 9 月,投了 800 多封履歷,但是一個工作都沒有得到 (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面試技巧及心得,如何有條理的說服面試官?)。 我找工作時全美 50 州,只要有看起來有機會我可以符合條件的我都投,我連像是美屬薩摩亞島,這個我都不知道在哪裡的工作我都有申請,但我只有一些電話面試機會,但是都被拒絕沒有得到工作。
不得已,我只好先從無薪實習開始做,我先在華府綠色和平組織做實習做近 3 個月實習,後來在美國農業圖書館參加活動,認識了那時候的台灣人館長劉耀經博士,得到了無薪實習的機會(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感謝在美國遇到的貴人- 劉耀經館長、 Terry、Kirk)。那個時候真的算是我人生的最低潮的時候吧,畢竟我也己經畢業了好幾個月,燒了很多錢,但是都沒有找到任何工作 。我的女朋友那時候和我在馬里蘭和另外 2 個學生合租一個 3 個房間的公寓,我們每天都壓力很大的在吵架,但是因為住的地方很小,吵完也都還是在同一個空間,真的很痛苦。
因為在農業圖書館實習要處理資料,我開始學習程式,越學之後覺得很有趣,於是我投入幾乎是所有的有空時間來學習,在學習了大概 5 個月之後,我得到我第一份軟體工程師實習生的機會,工作是在 Virginia 的一家新創公司,雖然公司距離我住的地方有40 英里,大概 65 公里,但是我很珍惜這個機會,每天來回花 2 個多小時開車通勤。 過了 3 個月,我被以正職雇用,正式轉職軟體工程師。 我這個階段的落魄才稍稍緩解。
第三次落魄是到矽谷從新開始:
我當了新創公司的軟體工程師 1 年8 個月後,我說服我太太一起辭掉那時候感覺都穩定的工作, 到矽谷從零開始。那時後聽到我們決定的朋友們都不可置信,想說你這傢伙才剛開始做軟體工程師不到兩年,一下就又頭腦發熱的要去矽谷和別人競爭,我的老婆也覺得我第一個公司 CEO CTO 都很喜歡我,當初給我這個半路出家不太會寫程式的小子機會, 結果我就要離開了,會不會很沒有道義。 但我知道我覺得我的學習曲線及速度遲緩了下來,我想要趁年輕多學習,加上我想要挑戰自我,所以我說服了她和我一起從生活終於勉強收支平衡的狀態,再度變成 0 收入的形況。
因為我覺得我程式的底子還是不好,考慮到我不想再花 2 年上一個碩士,於是我上了一個 3 個月的程式密集班(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Coding bootcamp 程式語言密集班- 從不會寫程式到3個月被矽谷科技公司雇用的終南捷徑?),那時候我們找到舊金山一個 Airbnb, 一間房子裡有 4 個房間,住了 9 個人,3隻狗,我們的房間比我們馬里蘭的公寓房間還要小的多,一個房間裡放一張床和一個小桌子就沒了,但租金卻貴得多,每天我一早 8 點出門上課,到晚上 9點或 10 點回家, 一週 6 天連續 3 個月都是如此, 而我的老婆, 那時候白天找工作,有時也探索舊金山, 我們的日子忙碌,但因為在一個新的城市,以及我在學習,有新鮮感讓我們生活不至於太苦悶。
我上完課後,像是我研究所畢業的情況一樣。許多同學 2 週到一個月都找到工作了, 我卻一直被面試公司拒絕。 為了省錢,我們搬了好多次家, 2015年全年我們搬了 8 次家。全舊金山灣區東南西北我們住過好多地方,最短的只住一天,長的也才一個多月,我們那時提著兩大行李箱,四處流浪,總希望在下一個住的地方就可以找到工作安定下來。好在,我大概在上完課後 4 個月找到工作了,我得到在美國最大的太陽能公司 SolarCity 的軟體工程師職位。 我們終於可以租一個公寓而不用一直換住處了。
在矽谷,全世界的人才都在這裡競爭,人多,機會也多,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及新創公司,你可以叫出名字的,許多總部都在矽谷,像是 Facebook、Apple、Netflix、 Google、Uber、 Airbnb。Amazon、Microsoft 總部在西雅圖,但在矽谷的辦公室也是越來越大。
我也是在矽谷認識那時候在史丹佛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的徐丞志老師,其實很有趣,我發現到現在,我的許多朋友們如果在美國的,大部分最後也都到了矽谷,這裡的景氣真的是很好,工作機會的數量很多,許多公司鼓勵創新、不介意非本科、或是失敗的精神,讓我在這裡也可以有容身之地。
我的化學成績不夠好,很勉強才從台大畢業,在矽谷,我的學經歷真是太不值得一提,我的許多朋友同事都是名校 CS (電腦科學)畢業生,血統純正(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你有 Impostor syndrome (冒名頂替症候群) 嗎?)。
為什麼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我看起來很不順利的人生故事?其實就是因為我是一個普通人,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很多壓力很大的時候,懷疑自我的時候, 許多人不理解的時候。為了當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我付出了無數個夜晚週末加強自我, 希望我和其他人的差距可以慢慢縮小。大家可能都只會當下看到風光的表面,但是背後無數的艱辛真的是沒有親身體驗無法完全了解。
當然在座的學弟妹,你們的人生才要開始,希望我的大學總結及人生故事可以對妳們未來的選擇有一點啟發, 遇到困難知道這是人生的常態,大家都是辛苦默默的熬過來的。 軟體業有一句話說 You are suppose to struggled 你本來就該為工作掙扎, Anything worth doing is going to be difficult 一切值得做的事情都是困難的 !
我個人最喜歡的兩句話是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t, you're right. 不論你認為你能、或是不能做到一件事,你都是正確的
If someone else has done it then you can do it too. If no one has then you can be the first! 如果有人做過了, 你也可以做到。如果沒有人做過,你可以是第一個做到的!
有些時候我們會妄自菲薄,被別人懷疑,但是當你做了研究,做了足夠的功課,你必須要對自己有自信,堅持自己的選擇。畢竟,這是你的人生, 而你精彩的下一章節,就是從今天的決定及改變開始。
我是 Brian, 2008 年台大化學系學士畢業生,Facebook 軟體工程師,及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部落格作者,謝謝大家今天來聽我演講。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8/11/WhatIwishIhadknownwhenIwasacollegestudent.htm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7的網紅接棒啟蒙計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教育小聚 ▶如何減少學用落差? 2018.03.27 教育小聚 No.29 人才vs大學 學生、教師,及社會人士三方,在主持人帶領下,與現場來賓進行一場思辨饗宴! -- ☞主持人:台灣賞識教育協會 副理事長 陶倢 ☞學生代表: ▶吳慶蓀 NCCU Toastmasters 政大國際英語演講社 ...
金山高中科系 在 謝盈萱 Ying Xuan Hsieh Facebook 八卦
世大運開幕,幾乎所有的藝術工作者全部被召喚到台前幕後。
前幾天開始的瘋狂彩排,臉書頁面所有朋友們的討論與等待最終成果的驗收。背後的辛勞能說的不能說的,開場的那一刻都是藝術家累積出來的血汗,軟實力的動員在收拾行囊後回到生活中繼續為謀生而進行的日常排練,能不能擁有真正被大環境照顧且關注的未來,辛苦了所有台前幕後的工作者!!謝謝你們!!🎉❤☀️🌹🌈
#把創作名單一一列上這篇文就爆了
#喜歡那個創作環節可以上網搜尋創作者
The 2017 Taipei Universiade opened on August 19 with an impressive ceremony that was produced by TNUA.
The production team, organized by Interplan Group and led by Prof. Wang Yunyu, dean of the School of Dance, will also produce the closing ceremony for the Summer Universiade on August 30.
It is the second time that TNUA has been put in charge of producing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eremonies of major sports events. The first was for the World Games 2009 in Kaohsiung.
The Universiade shows – a cross-department effort involving almost 200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TNUA – are again demonstrating to the world Taiwan’s creativity. The departments taking part in the production include the Department of Dance, the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the Department of New Media, the Department of Theatre Arts, and the Department of Theatre Design and Technology.
The show on August 19 was in three parts that respectively highlighted the energy of Taiwan, the host city of Taipei, and the country’s global reach. It was meant to demonstrate Taiwan’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a dialogu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with an eye on the future.
The first part of the August 19 show was directed by Chieh-hua Jeff Hsieh, a graduate from TNUA’s Graduate Institute of Dance; the second part was directed by Liao Jo-han from Tainaner Ensemble; and the third by Lin Kun-Ying, who holds a master’s degre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New Media.
There were some notable performers of the show. Billy Chang, an alumnus of TNUA and currently a member of Cirque du Soleil, performed a mid-air dance 25 meters above the ground. PeiJu Chien-Pott, a principal dancer at 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 and a graduate of TNUA, gave a solo performance.
Hsieh, who directed the first part of the show, said it was both a tough job and memorable experience.
展現臺灣藝術創意新能量 北藝大跨系師生校友製作團隊再次成功打造國際運動賽事開幕盛會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繼參與籌劃執行「2009年世界運動會」開閉幕典禮製作後,2016年再次與安益國際集團合作,投入「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開閉幕式典禮製作團隊。這次的活動由安益國際(Interplan)統籌,北藝大舞蹈學院王雲幼院長擔任總製作人,美術學院曲德益教授擔任視覺統籌,邀集校內舞蹈、美術、新媒、戲劇、劇設等跨系所師生校友近兩百人投入參與這次的活動策劃執行,再次打造一場完美的國際運動賽事開幕典禮,讓全世界看見臺灣文化藝術源源不絕的創意新能量。
於8月19日在田徑場舉辦的這場令人震撼之視聽饗宴,不僅結合藝術、文化、科技及娛樂等元素,三位新銳導演們分別以「活力島嶼」、「匯聚台北」,以及「世界部落」為主軸,展現臺灣孕育多樣生態與文化特色,傳統與現代不斷交錯之對話, 藉由一股前進躍動的力量,以年輕的視角回顧過去、凝視當代、前瞻未來,來讓全世界瞭解及認識「臺灣」這個夥伴。
「For You.For Youth!」在開幕式三段文化節目(簡稱CP)部分,各組導演分別為第一段(CP1)由舞蹈研究所校友謝杰樺,第二段(CP2)為台南人劇團導演廖若涵,第三段(CP3)是新媒系碩士班校友林昆穎,以及序曲暨儀典部分則為舞蹈研究所研究生劉彥成。節目策劃歷經1年8個月,共計投入國內各大專院校、國高中,以及民間企業、藝文團體等1500人次一同參與製作演出。
北藝大舞蹈學院為了這次的開幕式,從校友、老師、學生(貫四到貫七生)出動了百餘人次。其中在演出部分,為臺灣首位加入太陽劇團成員的校友張逸軍,於CP2吊掛上25公尺高度進行高空舞蹈呈現;現為瑪莎.葛蘭姆舞團(Martha Graham Dance Company)首席舞者的簡珮如則於CP3以前衛及充滿宇宙科技感造型擔任獨舞,並與學弟妹們一同演出。而焦點舞團(貫七生)的29位成員也於CP2表演「煙」舞,而這支舞之編舞者為舞蹈系校友沈怡彣,她同時也擔任此次世大運開幕典禮舞蹈系領隊與行政協助;此外,焦點舞團部分成員們並與系上學長學弟們一同參與三段節目不同小節之表演。
CP1導演謝杰樺表示,這次的節目策劃執行是一次很難得也很艱辛的考驗。在300多人的編制中,除了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舞蹈系學生是舞蹈專長外,其餘的大多非科班出身,但大家對於參與這次活動都抱持一顆熱情的心,一起努力到最後一刻,來呈現出最佳的畫面在全世界觀眾眼前。CP3編舞者-舞蹈系林立川老師表示,二度參與國際運動賽事開幕式活動策劃,讓他學習很多,也更能掌握如何與參與學生們在這樣表演空間去溝通做呈現。
另在聖火臺部分,由新媒系校友張耿豪、林昆穎、陳志建與藝術家張耿華組成之豪華朗機工團隊負責製作,與竹編藝術家游文富協助造型設計。這個會移動的聖火裝置,使用了1萬7千多個零件,工法上則與腳踏車業者、自動化加工設備製造商製作,且通過風洞實驗室測試。耗時20個月的製作過程,歷經颱風的考驗,這座高達7公尺、寬幅6.2公尺,金屬扇葉造型的聖火台,在「永遠的第四棒」陳金鋒教練的揮棒引動下,完美呈現全世界的觀眾眼前,熊熊的火焰在搖曳的火台上燃燒著,展現生生不息的活力與熱情。
再次感謝全國年輕優秀表演者包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及臺中國體院等舞蹈科系學生,與中正高中、左營高中、華岡藝校、清水高中、桃園高中、北安國中等國高中舞蹈資優班學生,以及金山高中、樹林高中兩所學校的原住民藝能班學生的熱情參與。
Llunc Lin
攝影 王世邦 吳俊諺
金山高中科系 在 Salu Facebook 八卦
終於結束啦~~~!!!(happy dancing haha
其實剛從義大利回來就忙的根本沒有時間畫畫!
先爆肝衝刺多益!然後再衝去台北美簽!
最近終於把事情忙完了,
我也想跟大家宣布一件事,
就是 我 要 去美國舊金山留學啦~~~~~
(大家應該終於了然為什麼在大學生都在上課的日子我可以去義大利玩...摁...其實就是因為要出國唸書的關係(小聲
--------------
其實我在選學校這一塊真的鑽研了很久,
所以才放棄了好不容易考上的設計群第一志願決定到美國念書。(英文也沒有很好真的是瘋了
因為 我覺得像我這種插畫真的在台灣找不到科系
當初高中在找大學(科大)的時候也發現
怎麼都沒有這門科系?
比較接近的都是視傳或是多媒
我本來是抱著不會差多少的心態想說
就讀下去吧,在家默默畫插畫就好了
後來因為高中的專題製作是選視傳,
我才發現我真的...很不在行阿阿!!!!!!!
視傳不只要設計logo還要拓展到包裝什麼的,
就是 非常非常的 多元..
因為我真的 很喜歡很喜歡畫插圖
我可能不是天生就很會畫畫,
風格也不是特別突出,
但是我真的想要用一輩子好好的畫出自己的人生!!(不誇張
於是我下定決心決定要"鑽研"插畫這一塊
最後決定到AAU舊金山藝術大學就讀
..其實這所大學其實並不有名(以整個美國來講
但是我看中的是他的插畫系還有超級多元的美國文化
加上他們是注重商業與插畫結合(剛好很適合我想要創業的需求
所以決定捨棄學究行學校,
追求自己夢想中的插畫系,
畫出心目中最美的繪本。
p.s.阿!選學校完全沒有指什麼學校好或是不好喔,因為這一塊完全是看個人需求的!
-----------------
第一次袒蕩蕩的跟大家分享超級害羞的啦
我真的很不擅長打文章,希望有分享到最近的心情還有一些事什麼的..
可以說我真的很幸運,家中願意支持我到國外讀書
雖然背後也有一番血淚辛酸史
(簡單來說我爸原本是完全不答應的,是因為我拼死考出了這樣的成績,爸爸才終於認同我︿︿)
不過真的要很感謝願意支持我的人
插畫這條路要一直摸索,
不容易不好活但是 生活會很豐富很幸福!
跟喜歡插畫的人一起共勉之,勇敢去愛吧~(哈哈~
金山高中科系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評價
教育小聚
▶如何減少學用落差?
2018.03.27 教育小聚 No.29 人才vs大學
學生、教師,及社會人士三方,在主持人帶領下,與現場來賓進行一場思辨饗宴!
--
☞主持人:台灣賞識教育協會 副理事長 陶倢
☞學生代表:
▶吳慶蓀 NCCU Toastmasters 政大國際英語演講社 VPPR 公關副社長
▶劉昌豪 TimeMap科系探索實作 共同創辦人
☞教師代表:
▶鄭敬儀 新北市金山高中教務主任
☞社會代表:
▶郭瑤萍(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秘書長)
▶楊承霖 (接棒啟蒙計劃執行秘書)
--
★教育小聚:
在他人的經驗中看見不一樣的學習。每個月第四個周二晚上,接棒啟蒙計畫都會舉辦教育小聚。我們討論分享關於關於教育,學習的生命經驗。只要與教育有關,您可以來分享任何的想法,認識各行各業,許多對教育有一份心的朋友們。甚至,找到願意與自己一起行動的夥伴。
https://batonproject.com/portfolio/shareevent/
金山高中科系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評價
▶大學的社會責任是什麼?
▶對未來大學的想像?
2018.03.27 教育小聚 No.29 人才vs大學
學生、教師,及社會人士三方,在主持人帶領下,與現場來賓進行一場思辨饗宴!
--
☞主持人:台灣賞識教育協會 副理事長 陶倢
☞學生代表:
▶吳慶蓀 NCCU Toastmasters 政大國際英語演講社 VPPR 公關副社長
▶劉昌豪 TimeMap科系探索實作 共同創辦人
☞教師代表:
▶鄭敬儀 新北市金山高中教務主任
☞社會代表:
▶郭瑤萍(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秘書長)
▶楊承霖 (接棒啟蒙計劃執行秘書)
--
★教育小聚:
在他人的經驗中看見不一樣的學習。每個月第四個周二晚上,接棒啟蒙計畫都會舉辦教育小聚。我們討論分享關於關於教育,學習的生命經驗。只要與教育有關,您可以來分享任何的想法,認識各行各業,許多對教育有一份心的朋友們。甚至,找到願意與自己一起行動的夥伴。
https://batonproject.com/portfolio/shareevent/
金山高中科系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評價
▶大學如何廣納更多元的人才?
▶是否有比科系更適切的學習體?
2018.03.27 教育小聚 No.29 人才vs大學
學生、教師,及社會人士三方,在主持人帶領下,與現場來賓進行一場思辨饗宴!
--
☞主持人:台灣賞識教育協會 副理事長 陶倢
☞學生代表:
▶吳慶蓀 NCCU Toastmasters 政大國際英語演講社 VPPR 公關副社長
▶劉昌豪 TimeMap科系探索實作 共同創辦人
☞教師代表:
▶鄭敬儀 新北市金山高中教務主任
☞社會代表:
▶郭瑤萍(台灣也思服務學習協會秘書長)
▶楊承霖 (接棒啟蒙計劃執行秘書)
--
★教育小聚:
在他人的經驗中看見不一樣的學習。每個月第四個周二晚上,接棒啟蒙計畫都會舉辦教育小聚。我們討論分享關於關於教育,學習的生命經驗。只要與教育有關,您可以來分享任何的想法,認識各行各業,許多對教育有一份心的朋友們。甚至,找到願意與自己一起行動的夥伴。
https://batonproject.com/portfolio/shareevent/
金山高中科系 在 金山高中分數 :: 國光客運公車時刻表查詢網 的八卦
國光客運公車時刻表查詢網,金山高中風評,金山高中科系,110會考錄取分數,金山高中餐飲,金山高中排名,金山高中校車,109會考錄取分數,私立高中錄取分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