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上國道」新竹需要嗎?】
交通部林佳龍部長在日前宣布要重啟評估「#大型重型機車上國道」的可行性,並研擬開放一條橫向國道試辦重機行駛,對於這項突破性的宣示相信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說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今天就來談談「重機上國道」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以及為何台灣特別是新竹需要這項政策能夠落實。
台灣早在2011年《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92條修正案時明訂「#排氣量550cc以上得依交通部公告行駛高速公路」,並通過附帶議決要求開放「國道6號、國道8號、國道3號新化以南」等路段優先進行試辦,然而轉眼間九年過去,重機國道路權卻僅僅開放非常短程的國道3號甲線,在交通部長期的怠惰不作為下可以說是停滯不前。
從一般民眾以及官員的保守心態來看,最常見的說法是認為重機駕駛行車習慣不好「肇事率高」,且重機相對容易「鑽車縫」再加上沒有車身保護,若開放重機上國道一定會「血流成河」,但實際上會是如此嗎?首先,一般台灣人認知機車鑽來鑽去容易肇事的行為其實叫做「未依規定變換車道」,無論是汽機車駕駛都很常見,因此就違規行為來 #單方面禁止機車上國道是不公平的。
再來看看國外開放機車上國道的例子,附圖是去年我前往歐洲時所拍下的畫面,可以觀察到他國不僅是開放機車行駛,更允許機車 #在車流緩慢甚至是壅塞時鑽車縫,難道國外都不管他們的死活隨意讓高速公路血流成河?
事實上,「鑽車縫」的行為在英文中叫做 「Lane splitting」,直譯就是「#車道分割」,之所以要允許車道分割是為了要更有效率的紓解車流,讓所有駕駛人都少塞一些車,更重要的是通常在高速行駛下若前方壅塞時容易發生追撞事故,而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指出 (註1),進行車道分割的機車可以在塞車時 #遠離追撞熱點並有效降低事故傷害。
接著從數據面來觀察,根據2018年高公局《國外大型重型機車肇事情形及相關研究與規範回顧報告》(註2)中指出,在2016年全部的A1類死亡事故中,「平均每十萬輛」的機車肇事件數為5.3件,相較之下汽車為5.91件、小貨車16.20件、大貨車90.79件、大客車96.46件 (註2-1),這代表台灣現行所有能全面通行國道的車種,其肇事致死的比率「都比機車還高」,至於國外,在日本2015年高速公路所有死傷事故為5087件,其中機車為106件占2.1% (註2-2),而德國2016年高速公路所有車輛事故死亡的人數為393人,其中機車為40人占10.2% (註2-3),因此可以得到一個簡短的結論,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交通事故致死數據來看,機車 #都不是最主要的肇事來源 更不會血流成河,而且這還是交通部自己做的報告,遲遲不開放重機行駛國道的考量真是令人不解!
總而言之,重機行駛國道有其正當性與公益性,以大新竹地區來說,以竹科為核心的產業聚落有許多就業人口,無論是新竹縣市之間或是桃園苗栗的跨區通勤,都讓上下班時段的新竹系統交流道周圍路段擠得水洩不通,而根據報導 (註3),竹科從業人員 #以重機通勤的比例越來越高,可以選擇「台68線」快速道路、「慈雲高架橋」或「東大陸橋」都能顯著減少通勤時間,代表大新竹地區對於重機通勤的需求存在許多潛力。
最後,比起車流更加複雜交織的平面道路,高速公路與高架橋這種封閉型的道路車流更加單純,對於機車來說是更安全也更有效率的路線選擇,提升機車路權也能降低一人汽車的數量,進而減少道路面積的使用讓交通更順暢,因此,除了要呼籲交通部應盡快試辦「#竹科周圍國道路段開放重機行駛」外,我也會要求市府評估「慈雲高架橋」與「東大陸橋」#開放機車通行。
#同婚通過之後也沒有絕子絕孫
#重機上國道當然也不會血流成河
----
備註:
① 維基百科《鑽車縫 (車道分割)》,項目1.1「研究」
https://pse.is/QB2UM
② 交通部 (2018)《國外大型重型機車肇事情形及相關研究與規範回顧報告》
https://pse.is/R2J6K
2-1. 第9頁「2016年警政署A1類道路交通事故肇事統計」
2-2. 第12頁「平成27年日本交通事故綜合分析中心交通統計」
2-3. 第18頁「德國高速公路事故傷亡統計」
③聯合報《竹科塞車常態 改騎重機通勤更風行》
https://pse.is/R4TKG
重機降低車身 在 廖怡塵 Facebook 八卦
【Kymco 紅黃白新車齊發 四重奏震撼發表】
(11/26)光陽工業舉行Time to Excite國際新車發表會
發表四款新車
白牌旗艦運動休旅重機KRV
純電百萬重機RevoNEX
冒險跨界大型速克達DT X360
豪華三輪探險巡旅CV3
具備兩段自動變速電動機車F9概念車款也在發表會現身
最後壓軸上陣的是新一代AK550的未來藍圖
展現Kymco未來即將上市的新車
相當令人期待
-
KRV
一台擁有操控性能的運動休旅重機
搭載全新開發的175cc 4V水冷引擎
使用單凸輪軸單缸四行程引擎
最大馬力12.3千瓦 最大扭力15.68牛頓米
提供全速域平穩的動力輸出
KRV同時配有ABS、TCS等安全配備
便利性配備也有Keyless感應式鑰匙
全車擁有LED照明並且包含序列式方向燈
KRV採用與AK550相同的獨立式搖臂與PTM傳動系統
除了可以降低車身中心也可以讓配重最適化
引擎車架採用一體式設計
能夠提升過彎時的車輛剛性與穩定性
-
RevoNEX
Kymco第一台在義大利製造的全球車款
承襲SuperNEX五大設計理念
即將量產上市
可以在車輛右側看到與汽車相同的充電孔
目前預計續航力會突破200公里以上
時速0-100km/h加速會在4秒以內
之後規劃可能會有兩種動力等級
不過詳細狀況還是要等離上市日程較近才能確定
-
DT X360
為滿足不同騎士更多元的騎乘需求
DT X360以冒險跨界Advanture Crossover為核心定位
搭載具有越野風格的前土除及下擋泥板
提升崎嶇路面操控靈活性的寬把手
更加騎乘視野的高座墊
專屬Adventure取向的輪胎配上輕量化輪圈
引擎搭載320cc的單凸輪4V單缸水冷引擎
最大馬力21.2千瓦 最大扭力30牛頓米
為了讓車廂空間最大化
DT X360將後避震放在輪軸後方很多
便且相當垂直於地面
也讓車廂可以放入大部分的全罩安全帽
-
CV3
採用550cc的雙凸輪軸8V雙缸水冷引擎
最大馬力38千瓦 最大扭力53牛頓米
擁有奢華舒適設計 卓越的性能
堅固的結構以及符合人體工學的座椅
前二後一的三輪設計
能夠提升安全與舒適性
也能在道路騎乘體驗更安心穩定
目前CV3已在歐洲進行實車最終調校
即將於明年量產上市
-
F9(概念車)
全球首創兩段自動變速箱
搭載9.4千瓦的直流無刷電機馬達
最大扭力為30牛頓米
電池形式為96V/40Ah的鋰電池
時速0-50km/h僅需3秒
極速可達110km/h
性能超越150cc的傳統速克達
續航力在歐洲NEDC續行標準下可以提供120公里續航
使用快速充電器只需2小時便能完成充電
這台F9真的是全場相當吸引我的一台車款
可惜因為是概念車的關係
只能隔著紅龍觀看
-
這次的Time to Excite國際新車發表會
真的是看到滿滿的新車
不過因為只是新車展演
價格跟確切發表時間尚不得而知
我覺得最快發表的應該是KRV及DT X360這兩台
今天痣編也在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試騎這兩台車款
晚點他會為大家進行試騎心得分享
好想要F9哦 不知道之後售價會是多少
By熊子
#全民瘋車Bar #廖怡塵 #壯壯 #熊子 #新車發表
#二輪 #速可達 #AK550 #Kymco #光陽 #F9
#DTX360 #KRV #CV3
重機降低車身 在 綠黨 Facebook 八卦
【「重機上國道」新竹需要嗎?】
文/綠黨共同召集人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交通部林佳龍部長在日前宣布要重啟評估「#大型重型機車上國道」的可行性,並研擬開放一條橫向國道試辦重機行駛,對於這項突破性的宣示相信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說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今天就來談談「重機上國道」其實沒有想像中可怕,以及為何台灣特別是新竹需要這項政策能夠落實。
台灣早在2011年《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92條修正案時明訂「#排氣量550cc以上得依交通部公告行駛高速公路」,並通過附帶議決要求開放「國道6號、國道8號、國道3號新化以南」等路段優先進行試辦,然而轉眼間九年過去,重機國道路權卻僅僅開放非常短程的國道3號甲線,在交通部長期的怠惰不作為下可以說是停滯不前。
從一般民眾以及官員的保守心態來看,最常見的說法是認為重機駕駛行車習慣不好「肇事率高」,且重機相對容易「鑽車縫」再加上沒有車身保護,若開放重機上國道一定會「血流成河」,但實際上會是如此嗎?首先,一般台灣人認知機車鑽來鑽去容易肇事的行為其實叫做「未依規定變換車道」,無論是汽機車駕駛都很常見,因此就違規行為來 #單方面禁止機車上國道是不公平的。
再來看看國外開放機車上國道的例子,附圖是去年我前往歐洲時所拍下的畫面,可以觀察到他國不僅是開放機車行駛,更允許機車 #在車流緩慢甚至是壅塞時鑽車縫,難道國外都不管他們的死活隨意讓高速公路血流成河?
事實上,「鑽車縫」的行為在英文中叫做 「Lane splitting」,直譯就是「#車道分割」,之所以要允許車道分割是為了要更有效率的紓解車流,讓所有駕駛人都少塞一些車,更重要的是通常在高速行駛下若前方壅塞時容易發生追撞事故,而根據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指出 (註1),進行車道分割的機車可以在塞車時 #遠離追撞熱點並有效降低事故傷害。
接著從數據面來觀察,根據2018年高公局《國外大型重型機車肇事情形及相關研究與規範回顧報告》(註2)中指出,在2016年全部的A1類死亡事故中,「平均每十萬輛」的機車肇事件數為5.3件,相較之下汽車為5.91件、小貨車16.20件、大貨車90.79件、大客車96.46件 (註2-1),這代表台灣現行所有能全面通行國道的車種,其肇事致死的比率「都比機車還高」,至於國外,在日本2015年高速公路所有死傷事故為5087件,其中機車為106件占2.1% (註2-2),而德國2016年高速公路所有車輛事故死亡的人數為393人,其中機車為40人占10.2% (註2-3),因此可以得到一個簡短的結論,無論是國內或國外的交通事故致死數據來看,機車 #都不是最主要的肇事來源 更不會血流成河,而且這還是交通部自己做的報告,遲遲不開放重機行駛國道的考量真是令人不解!
總而言之,重機行駛國道有其正當性與公益性,以大新竹地區來說,以竹科為核心的產業聚落有許多就業人口,無論是新竹縣市之間或是桃園苗栗的跨區通勤,都讓上下班時段的新竹系統交流道周圍路段擠得水洩不通,而根據報導 (註3),竹科從業人員 #以重機通勤的比例越來越高,可以選擇「台68線」快速道路、「慈雲高架橋」或「東大陸橋」都能顯著減少通勤時間,代表大新竹地區對於重機通勤的需求存在許多潛力。
最後,比起車流更加複雜交織的平面道路,高速公路與高架橋這種封閉型的道路車流更加單純,對於機車來說是更安全也更有效率的路線選擇,提升機車路權也能降低一人汽車的數量,進而減少道路面積的使用讓交通更順暢,因此,除了要呼籲交通部應盡快試辦「#竹科周圍國道路段開放重機行駛」外,我也會要求市府評估「慈雲高架橋」與「東大陸橋」#開放機車通行。
#同婚通過之後也沒有絕子絕孫
#重機上國道當然也不會血流成河
----
備註:
① 維基百科《鑽車縫 (車道分割)》,項目1.1「研究」
https://pse.is/QB2UM
② 交通部 (2018)《國外大型重型機車肇事情形及相關研究與規範回顧報告》
https://pse.is/R2J6K
2-1. 第9頁「2016年警政署A1類道路交通事故肇事統計」
2-2. 第12頁「平成27年日本交通事故綜合分析中心交通統計」
2-3. 第18頁「德國高速公路事故傷亡統計」
③聯合報《竹科塞車常態 改騎重機通勤更風行》
https://pse.is/R4T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