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神同行(韩国)
1。我从头哭到尾,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呵呵呵呵。所以这一段可以 skip。
2。“不要为了过去的事,浪费新的眼泪。”
戏里说了两三次。
说就容易咯,一说到以往的伤痛处,戏里的一家三口哭到不知道像什么。如果生前就大家一起哭,一起说开,这些伤心事就不需要阎罗王来插手了。
临终一定要关怀,可是关怀不需要等到临终,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有些人(如男主角)就没有这么幸运能享有临终关怀的福利。
3。在地狱每一关面对的每一罪,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回顾。
回顾时请别用对错来看待,要问自己过去每一次的生命经验,我是否用关爱来真心对待?要是你的答案是是,阎罗王(韩国版的)就会给你无罪释放了。真心喜欢这个地狱(韩国版的)的概念。
因为生命的死去不需要用对错来做奖赏与惩罚,而是有没有在爱与痛苦之中整和了这一生的生命。
我喜欢整合这个字眼。不是我的概念。是 Erick Ericson 说的。人到晚年,记得要学习整合自己的生命。别让生命像一堆碎片,即便是碎片一堆,记得要 connecting the dots。(借用 steve jobs 的名言一下下。)
感谢戏中的三位使者用不同的思维及态度里来为他辩护、抗争、保护、探索来整合他的一生。(因为这三位使者相信他是块宝。)请我们也要相信自己其实也是块宝。
如果你还是比较不明白何谓整合 (integration),你可以试着用“圆满”这个字眼来代替而重读一遍。可能会比较明白了。(比较是佛教的说法)。
4。地狱七关有七次的回顾、一层一层伤痛剥落,犹如辅导般,一层一层追根究底去探讨。每当去到心灵伤痛最深处,要是有新发现的时候,你都会发现所有的行为(看起来很坏的行为):都是为了爱。所以,never judge people by their behaviours. 这是导演要说的。
5。“梦”(dream)真是一个关系和解及宽恕的好地方。凡是一切无法让身心安顿的往事,让梦(潜意识)去完成它、整合它、圆满它。
梦里,彼此有了勇气,爱就随之而来走进关系。
现实中,你没有勇气,因为你怕别人伤害你,或者你会再度伤害别人或自己,所以我们都不敢在现实中做“和解及宽恕”的冒险。
梦真的可以疗愈好多事。
6。用石头来做生命回顾的雕塑(俗称家庭重塑)、用沙土来做生命回顾的治疗(俗称沙疗)、用“业镜”来做生命回顾的收集(俗称探索生命线或生命树),我非常赞叹编剧的头脑的深度。编剧要是想做辅导员,我们可能要靠边站,也可能没有饭吃。
7。我看的那一场,只有大约 15 到 20 人来看戏。
这部戏,不应该这么少人来捧场。
#要看的话记得带tissuepaper
#我哭到像虾这样
以量
21/01/2018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環鏞記破格重塑風月宴 劉天賜 鄭寶鴻 沈西城一夜夫妻豈止百二蚊 一圍$66,240九男九女嘆一柱擎天 擺設藏性暗示單料銅煲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香港攞正牌的塘西盛世,也帶旺附近的飲食業。單是山道,廿多家大小酒樓倚着妓寨「四大天王」而建,還未計具規模妓院自設飯堂,輕巧的酬酢、豪氣的霸王夜宴,晚晚開局...
重塑意思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
【歐洲今夏迎來兩波熱浪,在英德兩國導致百年一遇、法荷引發千年一次的破紀錄高溫,同一時間,位於北極圈內的格陵蘭,單日融冰紀錄也寫下歷史新高。美國國家暨太空總署NASA,近期就將長達十年、對格陵蘭從海空兩路雙管齊下的研究成果透過影片公開,發現當地的融冰不限於冰川表面,最大的威脅深藏水底,隨著格陵蘭最深海水溫度不斷變暖,最大的冰川難以避免將加速融化】
這不是山洪爆發,而是位於北極圈格陵蘭的融冰景象,紀錄片導演凱斯帕當時正在當地,拍攝「Into the Ice」氣候變遷紀錄片,意外捕捉2019年8月1號的真實畫面,才知道原來前一天,高達110億噸的冰已融化入海,創下格陵蘭單日融冰的最高紀錄。
(Clare Nullis/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
最近幾周,格陵蘭冰蓋的融化速度非常劇烈,僅在七月份,透過表面融化就損失了1600億噸的冰,這大約相當於6400萬個奧運規模的游泳池,僅僅七月,僅是表面融化,還不包括海洋融化
格陵蘭擁有僅次於南極大陸全球最大的冰蓋,丹麥氣象單位稱,當歐洲今夏因北非與西班牙的熱空氣蔓延,經歷了兩波熱浪,高溫比過往還要高出攝氏1.5-3度後,格陵蘭已有高達60%表面冰層開始融化,且從6月1號開始的傳統融冰季節起算,格陵蘭融冰量已高達2400億公噸,光是7月份就融掉2170億公噸。
(Ted Scambos/科羅拉多大學環境科學資深研究員)
除了2012年之外,我們已經有長達150年沒有看到這樣的融化,看起來2019年實際上將打破這個紀錄,格陵蘭才能有這麼大的融化量,我們看到冰蓋兩側的大量徑流,當然最終會增加流入海洋的河流量,正如我所說,長達七年的時間,我們已經看到了非常戲劇性也是最大的融冰,但在此之前,自格陵蘭最頂峰開始融化以來,已經有超過150年的歷史
根據丹麥氣象研究所的說法,格陵蘭自今年6月13號就曾出現,單日融冰量超過20億噸的驚人紀錄,超過40%地區都在經歷冰雪融化,被視為「極不尋常」,近期格陵蘭溫度高出均值攝氏10度,海拔3200公尺的頂峰部分地區,甚至每天有長達10小時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上,七月開始融冰加速,全球海平面粗估上升幅度至少半毫米,這也使得專家憂心,格陵蘭這樣的融冰季節正逐漸成為新常態,海平面上升恐將對全球產生重大衝擊。
(Ted Scambos/科羅拉多大學環境科學資深研究員)
一毫米可能聽起來不多,但即便是很少量的海平面上升,對非常低窪非常平坦的地區也會產生重大衝擊,如果你跟邁阿密 新奧爾良 休士頓那裡的人談話,他們擔心的是,未來幾十年內,海平面會上升一到兩英吋,因為這意味著更高的風暴潮,這意味著現在地下水的氾濫與變化,最重要的一點,它不是二三十年前,且我們知道預測顯示,我們將來會看到更多類似的狀況
一份由美國及丹麥合作發表的最新研究,敲響了人類近期最震撼的末日警鐘,報告稱,最快到西元2100年前,全球海平面將因暖化而上升5到33公分,屆時許多地勢較低的島嶼與海島國家都會消失,如果格陵蘭的冰層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2公尺,人類恐將因而面臨空前浩劫,諷刺的是,對照今年的酷暑,2018是格陵蘭近10年來最寒冷的一年,美國國家暨太空總署NASA為了解密,長期派遣研究團隊駐紮格陵蘭,發現當地的融冰絕不僅限於冰川表面,最大的威脅深藏水底。
(記者VS Eric Rignot/冰河學家)
所以你正在掃描海底嗎?是的,我們正在測量所有冰川各方面到最底的高度,我的意思是基本上它(冰川)是站在水裡,現在我們正前往冰川曾經所在的其它地方,你知道所謂的地標,沿著冰川的一側就得看到冰川消失的證據
在這個名為「海洋融化格陵蘭」(OMG)的計畫中,科學家們發現,不同於大多數水體,格陵蘭周圍的海洋是隨深度而逐漸變暖,這是因為來自大西洋的溫暖鹹水,比新鮮的冰川水更重,這些水最終落到了底部,隨著格陵蘭最深海水溫度不斷變暖,最大的冰川難以避免將加速融化,NASA深知,必須得知融冰速度有多快,才能有助於降低人類受到的傷害。
(記者VS Eric Rignot/冰河學家)
我們一直都知道冰川已經從底部開始融化嗎?沒有,這是我們從十年前才開始思考的問題,十年前,是啊,為什麼你認為要花這麼長的時間,可能是因為我們在冰川中看到了這麼多的變化,你真的必須弄清楚這裡缺少的東西,並且理解之前發生的事,可能人們過去從來沒有問過這個問題,是因為和他們有關聯的冰川並沒有劇烈變化
負責執行計畫的科學家說,格陵蘭在2002到2016年間,每年損失了2800億噸的冰融出的水量,足以填滿10億個奧運規模的游泳池,今年破紀錄的融冰只是開始,隨著海洋變暖,融冰量只會無止盡地爆增。
(記者VS Eric Rignot/冰河學家)
冰川真的非常大也非常深,那些是我們應該擔心的嗎?是的,水不僅從海底融化,而且如倒數計時般,迫使冰川後退,就像打開了一個水壩,它們是主要導致冰蓋融化的控制元素,是它們決定了一切
為了更全面了解格陵蘭,科學家兵分兩路,除了深入海底,還有一個團隊是從空中投放感應器,同步測量氣溫和海水鹽度,即時傳送,藉以勾勒出格陵蘭的暖化全貌。
(記者VS. Josh Willis/ OMG計畫首席研究員)
為什麼要把這麼多精力和經費集中在格陵蘭?格陵蘭有足夠的冰讓海平面升高25英呎,如果今天它全部融化,現在我們雖不認為(格陵蘭的)冰會在一年內融化,但無論是一千年融化25英呎,或者幾百年融化25英呎,事實上結果同樣是毀滅性的,這正是我們試圖透過這項(OMG)計畫想要獲得的,因為冰蓋將快速融化,這是源自於海洋與冰的交互作用,而不是因為空氣變暖,如果我們以激進的方式重塑海岸線,你是否想要對30年內,可能淹沒的房屋徵收30年抵押貸款呢,這是真的,是時候該開始面對處理了
2019年8月18號,北歐冰島將舉辦一場很特別的告別式,主角是當地第一條因氣候變遷而消失的冰河,因為冰河面積自2014年便從原先的9.3平方公里,大幅縮減剩下0.4平方公里,連原先的7%都不到,在這場告別式中,科學家們將替這條簡稱OK的冰河豎立紀念碑,敬告大眾,未來兩百年,所有冰河都將殊途同歸,同時也在呼籲世界各國,當極端氣候肆虐,撒哈拉捲起的熱浪已延燒至格陵蘭,海平面升高所引發的連鎖效應,必須及早設法因應。
重塑意思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在我二十歲談戀愛的時候,男朋友L有一個早就約好的聚會想邀我參加,但是剛好碰到我生理期第一天,感覺非常疲憊,又恰巧初冬天氣冷,我決定不參加。L嘴上雖然沒說什麼,可是他的臉卻拉了下來,整個下午說話語氣都很冷淡。
如果是原來的我,肯定就算再累、再不願意也會答應陪他去。但是那天我反而沒有答應,我說:「親愛的,我今天確實不舒服,想一個人在家睡一覺。不好意思,你還是一個人去吧。」在這次之前,我幾乎從未缺席過他認為重要的場合。男朋友很顯然生氣了,而我也不太好受。我問自己:「你願意在這麼不舒服並且不想說話的情況下,應對一群朋友嗎?」我心裡知道我是不願意的。「那為什麼我拒絕他後,心裡感覺這麼不好受呢?」因為我需要男朋友L不生我的氣,來證明自己是一個很好的女朋友。
那麼,是不是男朋友生我的氣,我就不是一個好人了呢?其實並不是。當我想明白,即使他再生我的氣,我也並不會因此而不是一個好人時,我就放棄了要控制他的情緒、不讓他生我氣的衝動。
我沒有答應他參加聚會,而是進一步解釋我的情況並且希望他能夠理解。當然,他能不能理解已經不重要,因為我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作為一個人,首先應該是要能照顧自己的感受並且愛護自己,而不是犧牲自己的感受去滿足別人。
這一點在所有的關係中都適用。當你不需要透過伴侶向你「吐露心聲」,來證明自己值得信賴,他不跟你說那件他小時候的創傷事件,就不會讓你覺得受傷。
當你不需要經由別人的誇獎,來證明自己作品的價值時,別人沒有表達欣賞,都不會讓你覺得憤怒。
當你不需要因為別人的感激,來證明自己做一件好事的意義時,不管別人有沒有說出「謝謝」,都不會讓你憤憤不平。
當我們有非常穩定的自我價值感時,就有了不去控制別人的勇氣。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自我價值不會因為別人的肯定、褒獎、支持、讚美或者安慰而得到提升。
無論何時請記得,我們本身就有價值,不需要透過控制別人來得到價值感。
.
摘錄自《#謝謝我自己,不完美也很美》
作者:湯蓓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很少講愛情,是因為我談愛情,是從墳墓(婚姻)裡談。從墳墓裡看出去的愛情,雖然還是有浪漫,但有更多現實感,還會牽扯到我們以前在原生家庭如何被對待。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282437493231110
我今天晚上會再直播這本書,即使過年期間講了三次,還是有不少內容可以談。這次想談談「控制」這件事,這是過年之後,我們需要下功夫的議題。
有人不控制他人就難受,這源自於脆弱的自我。有些人是想透過控制他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不過,愈是證明愈是失去;有些人是想透過控制他人,來拉攏關係,不過,愈是抓緊愈是遠離……
自我價值感飽滿,他人的肯定或否定,都只是參考而已。由於不那麼畏懼失去,表達就能跟貼近自己的內心,人就顯得真誠,互動起來也比較平常心。
我們身邊的朋友,本來就是來來去去。教別人怎麼來愛我們,這也是我們的責任,但對方一點興趣也沒有,我們也可以放手。
祝願您,能理解一個人的內在價值,不是來自於向外「控制」!
.
以上文字摘錄自
🌵《#謝謝我自己,不完美也很美》
重塑內心秩序、理清關係、強大自己的24個練習題
🌿 博客來 https://bit.ly/3tbfLHp
🌿 誠品 https://bit.ly/3cjmkRR
🌿 金石堂 https://bit.ly/36iBt2d
🌿 momo https://bit.ly/3qTbp5q
🌿 讀冊 https://bit.ly/36k4J8O
幸福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happinessbookrep
幸福文化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ppy_publishing/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重塑意思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中環鏞記破格重塑風月宴 劉天賜 鄭寶鴻 沈西城一夜夫妻豈止百二蚊 一圍$66,240九男九女嘆一柱擎天 擺設藏性暗示單料銅煲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香港攞正牌的塘西盛世,也帶旺附近的飲食業。單是山道,廿多家大小酒樓倚着妓寨「四大天王」而建,還未計具規模妓院自設飯堂,輕巧的酬酢、豪氣的霸王夜宴,晚晚開局。夜未央滿樓酒色、煙花地滿園春色、尋花客滿臉急色,一幕又一幕銷魂的都市浮世繪。廿多年前起,中環鏞記應熟客要求設計了一頓摩登風月宴,食材刁鑽之外,菜名以至賣相優雅中洋溢性暗示。24人的銷魂飯局,昔日動輒八萬十萬落樓,雌雄配對今夜不設防,近幾年已絕迹。《蘋果日報》邀得鏞記破格重塑這失傳特色宴,更找來劉天賜、鄭寶鴻、沈西城三位豪情掌故王連同被賞賜的「後土」(女伴)開局,重現香艷的旖旎春色。琳琅滿目通桌鋪,老饕之意豈在食?杯酒間回溯風流未了花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60716/NX3OM3ESGBYL5H25PT4N3DJJHI/
鏞記「風月宴」廿多年前由甘健成與大廚們合力設計,收集了不少老師傅的智慧,創作力量同幻想會嚇你一跳。「二京二生」、「四冷四熱」,還有主菜「八大八小」,「洞裏藏霞」、「一柱擎天」、「鴛鴦交合」、「繡榻藏春」……還有「粥宴」和甜品,下午四時入席,隨時食到凌晨才散席,但宴到一半各人已飽上喉頭,把酒談鹹故,甜味在心頭。下午時分,步入被喻為飲食少林寺的鏞記廚房,熱氣騰騰,鏞記酒家總廚蔡偉初(初哥)正在忙着炮製風月宴。「很多食材根本很難找到,有錢都找不到。」初哥抹着汗介紹最難製的一味菜「輕扣雲裳」,燒雲腿欖角炒田雞扣,逐粒逐粒撕走田雞胃不能食的薄膜,撕到手指甲痛。「其實由頭到尾菜式含意都非常搞笑,食客要慢慢咀嚼當中的字眼,菜式配搭和襯托的意思。」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60716/JMPRFMHXH6OT7IIK42ZZJT2SLE/
塘西夜夜笙歌,阿姑晚晚去幾轉飯局胃都傷,故並非每場飯局都是豪舉,甚至會叫周圍酒樓外賣,霸王夜宴就比較豪。鏞記將摩登風月宴推到另一種食玩兼備的飲食體驗,除了食材講究外,餸名與賣相也別出心裁,大灑鹽花。唯一不同,舊時公子哥兒溜漣煙花地,吃飯由早食到晚,現代人事忙,吃幾小時已很奢侈。據在鏞記工作49年的營業部經理沈華透露,廿多年前開始某位律師熟客年年在鏞記舉辦風月宴慶生,只是食客帶來的「後土」不是鳳姐而是太座。「有時男賓反而坐了圓櫈服待女賓,始終是家中老闆嘛。」以前偶爾也有專業人士或內地豪客辦過風月宴,某已故傳奇商人也是座上客,但自老闆及風月宴菜餚總設計師甘健成2012年過身後,風月宴便停止了。風月宴擺設講究且蘊藏暗示,形容男女一滾就熟、火速掟煲的「單料銅煲」抵死出現,男的用象牙筷或紫檀木筷,女的用漆筷,前面放着噹噹毛巾,服侍大少抹身抹面或抹嘴,或用不求手替他搔癢。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60716/KG7TNH7FA3C7WRNT3CA55OBCR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中環美食 #鏞記 #風月宴 #劉天賜 #鄭寶鴻 #沈西城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IKAIXRF4AY/hqdefault.jpg)
重塑意思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評價
思浩大談哈里梅根繼續被追擊,自家品牌禁用皇室字眼!(大家真風騷)
英國哈里王子和夫人梅根求仁得仁,獲女皇同意他們脫離皇室展開新生活。英國傳媒報道兩夫婦與皇室展開複雜又漫長的談判後,女皇禁止他們在卸下公務皇室成員身份後,仍使用「薩塞克斯皇室」(Sussex Royal)頭銜牟利,因為「他們不能推銷自己為皇室成員」,意味着他們需重塑品牌,無法再以皇室一詞命名基金會和賣產品。
相關香港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pESNfmxoOI/hqdefault.jpg)
重塑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你可能會一直困擾一件事情,就是明明你知道該做某件事,但是你就是會去拖延;或者是,明明知道有些食物要少吃、不能碰,但是你就是忍不住大快朵頤…
其實啊,你不用感覺到太挫折,因為人類在演化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資源一直都是稀缺的。
我們現在的豐衣足食,也不過是最近這100多年的事情;所以在這樣的前提底下,吃高熱量的食物和暴飲暴食,其實是我們適應人類大多數時候的生存環境,應運而生的行為。
因為有得吃就要快點吃,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頓在哪裡;而且也因為這樣子,只注重眼前狀態的習慣。
我們對於那種要累積啊,要長期才能夠有回收,這樣的事情,往往存在於理性上知道,但是實際上卻做不到的狀態。
在我的專業,心理學針對這方面做了一些討論。可是呢,我最近也看到另外一位學者,叫做包博尼斯。
他的領域呢,是研究醫療的應用行為,而他也進一步把自己的理論跟經驗,運用到醫療之外的領域。
比如說職場啊、家庭啊,或者是一般的社交活動…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念,其實也蠻呼應的,這個觀念叫做「50比特思維模式」。
這是什麼意思哦?就是人類的大腦,每秒鐘能夠接收1000萬比特的訊息量;但其中只有50比特,是在有意識的狀態底下,去好好的處理,是屬於「有意識」的思維模式。
你看哦~1000萬比特,比50比特;也就是說,其他的99.99%的思維,都是「無意識」狀態的自動反應。
換句話說啊,人類有很大的一部分,他的行動都是大腦在潛意識狀態底下,自動、自然處理的,我們根本意識不到,也無法為它做任何事。
可是當你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希望你不要把它理解成為,自己對自己的無能為力,一種合理化的說辭,從此以後不為自己做任何事。
我們不能否認演化的結果,讓我們的心智運作就是如此;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有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而其中我個人認為很有效的一種方法,就叫做「有意識的選擇」。
所謂的「有意識的選擇」,就是把我們的專注力,放在自己「有資源」的地方,能夠做到的地方,或者是能夠控制的地方。
如果我們先不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從群體行為的角度來看,這種所謂的「有意識選擇」,和「有意識引導」,它其實是很有用的。
比如說吧,在2008年,奧巴馬跟他的競爭對手麥肯,在進行總統大選的時候,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就發現了,他們在印第安納州,那些願意參與投票的30歲以上的白人族群裡面,這些人對於麥肯的支持率,高出奧巴馬16%。
而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同時也知道,他們在這個州的任務十分的艱巨;那要怎麼樣,才能夠說服這些年齡比較大的白人選民,去投票給奧巴馬呢?
當他們進一步的研究之後,他們知道去改變這些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所以呢,他們換一個方式,做了一個更有效的事情。
就是他們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說服印第安納州的年輕人,去參與投票。
儘管麥肯在年長白人的選民裡面有優勢;但是呢,在18~29歲的年輕人裡面,的優勢是不存在的。
然而奧巴馬在這個群體的支持率,是遠高於麥肯的;所以呢,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就努力的去動員更多的年輕人,去投票給奧巴馬。
結果呢,到最後這一州的投票結果,是奧巴馬勝出的。
而這樣的一個競選策略,就是奧巴馬他們的團隊,把注意力不是放在那些你原本就沒有的;而是去強化那些你原本就有的,就是那一群年輕的選民。
好的,當你聽到這裡,這是一個競選策略;那回到我個人身上,我該怎麼用呢?
其實回到你個人身上,你有沒有專注在你有的部分,然而更前提的部分,是你有沒有先「聚焦」或「累積」,你到底有什麼?
所以呢,這裡有兩個層次哦,第一個,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有什麼?第二個你有沒有聚焦,並且放大這些你原本就有的?
其實這就讓我會想到,除了時間的規劃之外,個人財務的規劃也是如此!
有很多人,其實不太知道自己有的是什麼,他一直活在一種對於財務的感受;他覺得自己有錢,或他覺得自己沒錢。
甚至於呢,如果你今天想要買房子,或者是有一個長期、需要大筆費用的計劃,那你有真的坐下來,去盤點自己的資源?
知道自己有什麼,或者是去找出那些,你只要專注把它定點放大,就可以讓你更有實力的那些關鍵點嗎?
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回到「50比特的思維模式」,你是不是都讓自己99.99%的無意識,來左右你的人生?
這也難怪為什麼我們面對生命的時候,常常有一種無奈感,然而究竟真的是你如同自己想的,如此的無助,還是你沒有聚焦在,你可以專注的事情上呢?
雖然我們都只能專注在那「50比特模式」,可是這「50比特的資料」,如果是處於一種關鍵決策的指令的話,那你說你的生命,有沒有可能活得更不一樣呢?
你不妨想一下,決定你生命品質的,無非就是兩件事情:第一個,你怎麼運用你的時間?第二個,你怎麼運用你的金錢?
然而在運用金錢的部分,你知道自己的資源區到底在哪裡嗎?這一切的起始點,需要的是你很踏實的去記帳、去編列自己的預算;更重要的一點是,這背後的「信念」。
雖然我們有很多行為的決定,都是無意識左右的,可是這些無意識,它的根源就是你的過去經驗。
在我們推出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裡,除了很實際的讓你學會怎麼樣記帳,編列自己的預算,去規劃自己的消費之外。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會回到背景,讓你去回溯在你成長的經驗當中,對於錢這樣的一個信念,到底是受了什麼影響?而你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去「重塑」自己的財富觀念。
我想啊,不管是具體的記帳,還是調整自己的信念,都是你可以幫助自己好好努力的「50比特」。
透過關鍵細節的調整,其實那99.99%的無意識,它是為你服務的,你可以為它下一個更好的指令。
最後呢,在這邊做一個重要的提醒,就是我們【理財心裡學】這一門線上課程,1399的優惠會在6月30號,也就是今天晚上12點就截止了!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請你務必一定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們的課程,我都希望你能夠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富足人生;期盼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可以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請你務必一定要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
1399的優惠,期待你把握機會,也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給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JQGDD4g0Ew/hqdefault.jpg)
重塑意思 在 大腦可持續重塑丨不論年齡丨可建立丨新思想丨新感覺丨新行為 ... 的八卦
不論無年齡,我們大腦是可以持續 重塑 ;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句話 意思 是說人的本性改變,比 重塑 江山還要難,形容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