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宣佈,請大家幫忙告訴大家)
在這裏我要跟大家說一件事
今年的11月27號,我會離開基隆長庚醫院
今年的12月1號開始
我會在敏盛醫療體系服務
我服務的地點會是在桃園市的敏盛總院(經國總院)
我在敏盛的醫師代碼是 3203
所有我現在在基隆長庚的病人
如果你願意繼續跟著我
請你到基隆長庚我的門診找我拿你的病歷
(我在長庚的最後一次門診是11月21號)
然後打電話去敏盛醫院掛號
不管我在那裏的門診掛了多少個病人
只要你願意 我全部都繼續看
(敏盛掛號 語音(03)3179588
人工(03)3160654,可以開始掛號的時間是11月1號)
如果你是癌症病患
不管你是我原來的病人或新病患
如果你要來找我
請你打
(03)3179599 轉8340 找乳癌個管師
會幫你安排好門診的時間和所有的治療計劃
如果有造成任何人的不便
我真的很抱歉
我想回桃園多陪陪我的父母
另外
敏盛醫院給我很大的施展空間
讓我能給病人更好的醫療品質
這麼多年了
我很感謝長庚體系對我的栽培
讓我能在醫學上走到現在這一步
來到敏盛
我的醫學研究不會停止
有人問我
敏盛有什麼設備?
硬體夠不夠好?
其實敏盛的設備很好
我也不知該從何說起
我只說一句
那裏有我
同時也有10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Mr & Mrs G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影片為大家帶來目前最新的血型研究話題。日本人堅信血型會影響人的性格,進而影響人的命運,所以相關的醫學研究也很多。老高以前工作過的日本公司也會利用血型的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那麼各種血型有什麼特點呢?為什麼有的人適合踢足球,而有的人擅長打棒球,為什麼亞洲人都很相信血型與命運的關係呢?讓我們一起來研...
醫學研究 在 江坤俊醫師 Facebook 八卦
(重大消息宣佈,請大家幫忙告訴大家)
在這裏我要跟大家說一件事
今年的11月27號,我會離開基隆長庚醫院
今年的12月1號開始
我會在敏盛醫療體系服務
我服務的地點會是在桃園市的敏盛總院(經國總院)
我在敏盛的醫師代碼是 3203
所有我現在在基隆長庚的病人
如果你願意繼續跟著我
請你到基隆長庚我的門診找我拿你的病歷
(我在長庚的最後一次門診是11月21號)
然後打電話去敏盛醫院掛號
不管我在那裏的門診掛了多少個病人
只要你願意 我全部都繼續看
(敏盛掛號 語音(03)3179588
人工(03)3160654,可以開始掛號的時間是11月1號)
如果你是癌症病患
不管你是我原來的病人或新病患
如果你要來找我
請你打
(03)3179599 轉8340 找乳癌個管師
會幫你安排好門診的時間和所有的治療計劃
如果有造成任何人的不便
我真的很抱歉
我想回桃園多陪陪我的父母
另外
敏盛醫院給我很大的施展空間
讓我能給病人更好的醫療品質
這麼多年了
我很感謝長庚體系對我的栽培
讓我能在醫學上走到現在這一步
來到敏盛
我的醫學研究不會停止
有人問我
敏盛有什麼設備?
硬體夠不夠好?
其實敏盛的設備很好
我也不知該從何說起
我只說一句
那裏有我
醫學研究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八卦
29歲那年經人介紹,認識了大我一屆的先生,交往不到半年就結婚了。在公婆那個老舊年代, 總認為男人一旦事業有成,就要娶一門媳婦,況且他們還有一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兒子。俗話說結婚要門當戶對,其實我們家世、學歷、外貌都差不了多少,只不過他是男的,社會氛圍就是比女生跩。
剛進入婚姻時,雙方學歷是平等的,但先生1994年從明尼蘇達大學研習一年回國後,就考入台大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過千辛萬苦(用這詞對他沒不敬的意思, 因為一邊當臨床醫生, 一邊唸博士班的確辛苦), 某天終於畢業了,記得有天晚上下班時拿著一本厚厚的博士論文給我看, 只是醫學專業隔行如隔山, 我根本沒興趣看, 只快速翻到最後一頁, 看看這傢伙如何感謝我這勞苦功高的老婆,他寫什麼感謝詞, 我現在是忘了,不過當時看看還算可以接受,只是從此兩人學歷開始有差了…
記得六月底畢業典禮那天,我和公婆都去台大體育館觀禮,禮堂一樓坐的是應屆醫學系畢業的準醫師,先生上台領取畢業證書的霎那(博士班畢業是每個人都要親自上台領證) ,系主任侯勝茂教授鼓動學弟給先生一個大大的歡呼和掌聲, 坐在二樓的我霎時覺得飄飄然,頓時也覺得與有榮焉!
時光飛逝,小孩漸漸大了,心底開始羨慕老公有博士學位, 偶爾心頭會湧出追求更高學位的夢想, 有一次不經意問小孩:「 媽媽去修個博士學位好不好?你們可以有個博士媽媽喔!」心想要有些理由拐拐小孩,看看會不會得到支持,不料小孩同聲反對, 他們說爸爸整天不在家,要是媽媽還跑去唸博士班, 他們豈不變成流浪三兄妹?小孩形容得如此傳神, 後來仔細想想,從此就打消唸博士的念頭了!
醫學研究 在 Mr & Mrs Gao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影片為大家帶來目前最新的血型研究話題。日本人堅信血型會影響人的性格,進而影響人的命運,所以相關的醫學研究也很多。老高以前工作過的日本公司也會利用血型的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那麼各種血型有什麼特點呢?為什麼有的人適合踢足球,而有的人擅長打棒球,為什麼亞洲人都很相信血型與命運的關係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
相關鏈接:
【世界有名富豪血型】
克扎克伯格 O型
史蒂夫喬布斯 O型
比爾蓋茨 O型
孫正義 O型
傑夫貝佐斯 B型
大衛科克 A型
薩姆沃爾頓 O型
阿曼西奧·奧蒂嘉 O型
沃倫巴菲特 O型
【日本有名Youtuber】
Hajime社長 AB型
HikakinTV O型
SeikinTV O型
Shibata A型
瀬戸弘司 O型
Hikaru O型
【特別提示】
愛因斯坦 血液型不明
------------------------------------------------
推薦播放列表:
【恐怖靈異】https://goo.gl/Bq54h5
【都市傳說】https://goo.gl/CpmK2Y
【心理測試】https://goo.gl/wf5dp5
【奇趣世界】https://goo.gl/Tbpiuj
------------------------------------------------
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不要忘記訂閱哦,我們會每天更新有趣的內容。
【訂閱按鈕】https://goo.gl/VhzZe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4nSV5ZAB1I/hqdefault.jpg)
醫學研究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想要成功抗癌,你一定要認識的3效營養素!
抗癌是一場馬拉松,治療過程中補充完整營養,是維持體力、成功抗癌的重要關鍵!一旦身體沒有攝取充足營養,免疫力下降,就會加速癌細胞對身體的攻擊。
一般而言,均衡攝取「蛋白質、醣類、脂質」三大營養,能幫助維持體重與肌肉量,提升免疫力;而近年醫學研究的新發現,魚油、核苷酸、精氨酸這3效營養,也有助提升治療期間的免疫力,幫助抗癌。
魚油所含的ω-3脂肪酸,能減輕癌細胞所釋出的發炎物質,減緩正常細胞的長期發炎狀態,恢復T1免疫細胞的活性。核苷酸、精氨酸也能增加T1免疫細胞的數量和活性,發揮更大戰力,主動殺死癌細胞,提高傷口癒合能力。
歐美營養建議都認同,魚油、核苷酸、精氨酸3種免疫營養,對抗癌有重要幫助,透過日常飲食與營養補充,兼顧術前好體力、術後好元氣!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Q_9pgMkE2M/hqdefault.jpg)
醫學研究 在 杜汶澤喱騷 Chapman To's Lateshow Youtube 的評價
《為何深夜總是餓》 第二十三回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
蝦嘅營養價值係非常之高,
除咗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
仲可以增強性功能同埋補腎壯陽添!
對女士嚟講呢,甚至可以起到催乳嘅作用!
本人為咗大家嘅健康著想,
一於教大家整返味「乾炒咖喱大蝦」,
不論男女食完都會笑哈哈!
掂晒!
乾炒咖喱大蝦
虎蝦1公斤
紅咖喱醬150克
四季豆300克
青檸葉5片
魚露 50毫升
蔗糖 50克
大紅辣椒 1條
食譜由Kike Hime提供
#杜汶澤喱騷 #為何深夜總是餓 #GeniusBar #壹鳩大事回顧 #chapmantolateshow
=========================
【一週節目重溫】
?星期一《為何深夜總是餓》:
1/10- 蕃茄炒蛋(https://bit.ly/2RighjR)
⚪星期三《GENIUS BAR》:
3/10- 港男港女大控訴(https://bit.ly/2xYp2Yd)
?星期五《壹鳩大事回顧》:
5/10- 第十回(https://bit.ly/2ydu7ek)
=========================
?杜汶澤喱騷Chapman To’s Late Show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K5ZyP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bhDuTvgU/hqdefault.jpg)
醫學研究 在 醫學生PTT爆卦「研究快篩成果被收割」 慈濟大學回應了 的八卦
花蓮慈濟大學與中研院、台北慈濟醫院合作,2020年開發出新冠肺炎雙抗體檢測試劑,「一滴血可在10分鐘得出結果」,且雙重抗體還可測出病患是感染前期或後期 ... ... <看更多>
醫學研究 在 Re: [問題] 醫學研究在台灣的發展- 看板medstudent 的八卦
※ 引述《oberon1013 (破420了.)》之銘言:
: 先了解市場大小再來談這個問題
: 醫學的宗旨就是幫助人,
醫學的宗旨是幫助人我很同意
但唸醫學系不代表以後必須當醫生
: 所以醫療也常被誤認為是服務業
: 而醫學研究呢?
: 你從研究到幫助人的路很遠.
這句話我也同意 但是這是以短程的眼光來看
我總覺得台灣的許多醫師老師們常常用這個角度來看待研究
臨床研究 --> 直接幫助病人
基礎研究 --> 不知道在做些什麼
反正那些細胞層次老鼠層次的研究短期內不會幫到病人
但是我也可以反駁
在台灣 所謂能夠“直接幫助病人”的臨床研究佔的比例實在少之又少
當然也可能是我才學疏淺
在我當intern時印象中只有一次病理部發了篇關於肺癌staging要如何重新定義
讓我覺得印象深刻
其他的就是在跑健保資料庫p值 跑完也沒繼續follow
然後就繼續跑其它的p值 找出有意義的p值後再事後套個假設寫個結論
基礎研究說短期內救不了人其實也不大正確
基礎研究的範圍包羅萬象
小到用cryo EM看蛋白質結構 RNA甲基化 DNA修復機制 酵母菌線蟲斑馬魚等等
大到燒幾百萬美金來篩藥物 動物實驗
所以應該是說 基礎研究的目的在於做science
只要這個真理在世界上存在 那就會有人去研究它
如果任何事情都需要以 “有什麼意義” “能不能應用到病人身上”來評論
那麼以這觀點來講可以說任何之前諾貝爾獎的研究在他們的時代
都是沒有意義的
動物頻道也可以收起來洗洗睡了
有用與無用
端看你怎麼定義
: 所以除非在超有錢的環境裡 (美國,現在的中國)
: 不然你醫學研究的資源很少
: 因為一切來自於供需
: 在醫院裡經費來自醫院賺的錢,,
: 學校來自各種補助
: 國家來自國衛院,科技部,,
: 所有經費都不是穩當保證的.
這是沒錯
我覺得台灣根本不適合做很大的研究
資源太少 politics太多
就算在學界 資源都集中在那幾人
PC Yang當年拿了世界級的經費 (根據週刊報導XDD 好像有1-3億/yr)
但嚴格來講對認識真實的肺癌有什麼貢獻...這我就不評論了
所以真的想做很酷的研究就出國吧
: 因此,總結就是,你希望你的工作有一餐沒一餐嗎?
: 另外在實證醫學的架構中
: bench research的level是最低的喔
就是因為臨床醫生們都覺得bench research level最低
所以才只能一直在那邊跑p值
臨床與基礎 真的要學會如何互相尊重
: (雖然發出來的paper IF都很高,但是短期最沒用).
所有之後進到clinical trial的背後理論
全部都是這些基礎研究之稱的
沒當初那些基礎研究 根本不會有今天的clinical trial
短期沒用 長期最有用
: ※ 引述《Tosca ( )》之銘言:
: : 我兩個同學最後走研究路線
: : 經例如下:
: : 1. 台大醫科->台大電機所醫工組碩士->英國劍橋大學放射科博士
: : (劍橋大學真的有個部門叫radiology 想不到吧XD)
: : 這同學目前再找工作
: : 不知道最後會去哪
: : 2. 台大醫科->德國某大學碩士->柏林自由大學博士(領域好像是心理學方面的)
: : 這同學博士拿完後去英國作post-doc
: : 現在在美國 將來好像還會繼續流美國
: : 然後第二個同學更特別的經歷是 當初其實他有去考台大心理所
: : 結果口試的時候被考官狂洗臉+羞辱
: : 記恨至今
: : 他跟我說他這輩子絕對不會回台大教書XD
: : 不過結論就是 你想做研究 台灣是沒有工作機會的
: : 我第二個同學跟我說台大要徵一個教職缺
: : 居然幾百個國外博士來應徵
: : 你看台灣人才這麼多 結果大家都回不來XD
: : 所以你想做研究很好 但你未來應該會在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工作 不太可能在台灣
我覺得想做研究來唸醫學系是個很好的選擇
念完後如果還沒忘記高中時的初衷與熱情
那麼多個MD的身份以現實情況來講 真的會比其他科系多很多優勢
再者醫學系念過的書 以知識量來講也不是讀假的
當純基礎研究者只能以欣賞科學的美的眼光來看待data時
MD或許會比較有sense能夠連結到疾病身上
但是也常有MD就是只有那張嘴
覺得自己是經過多年MD訓練 PhD會的他也應該瞬間學會...
我只能說 在國外實驗室內 最被瞧不起的就是MD
因為常常想法很多 但是卻操之過急不接受他人指導 實驗往往失敗..
但實驗能力強的MD就真的很恐怖
上面這段有點扯遠了
但目的其實只是想要呈現所謂 “唸醫學系做研究”會是個什麼樣子
當醫生也很好 只要真心不排斥這行業 待遇好也可以同時直接幫助到病人
這是做基礎研究的人常常羨慕醫生的一點
僅共大家&想念醫學系但不想當醫生想做研究的高中生們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4.153.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519974863.A.92B.html
※ 編輯: yujungc (184.153.3.2), 03/02/2018 15:23:24
而被預言能夠拿來做許多廣泛性的醫療應用
像是分化成哪些組織的細胞來治療各式各樣的疾病
但嚴格上來講 iPSC問世超過十年了 它有真的已經證實可以在人類身上治療什麼疾病嗎
就我所知 Parkinson方面或許有些進展 但目前有哪些真的是FDA approved的嗎?
但或許我們再給他個五年十年二十年 說不定iPS真的可以無害的應用到人類身上?
但也有可能到頭來發現iPS的實際應用根本是一場夢
所以 做研究這種事情 什麼短期長期貢獻 真的都很難說
※ 編輯: yujungc (184.153.3.2), 03/02/2018 18:02:04
但誠如我所說的 那種又會臨床又有研究能力的人又是另一回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