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酒上餐廳
一對台灣夫婦要來巴黎玩幾天. 這對朋友愛吃愛喝, 也懂吃懂喝, 在餐廳用餐時挑酒尤其講究. 問題是, 他們自家的酒藏之精采豐富, 也是出了名的. 出門在外, 喝的酒不如在家裡享受, 總是有點掃興. 於是出發前兩個月早早告訴我了, 請我幫忙訂餐廳, 也問問餐廳是否有他們想喝的酒.
收到這份酒單, 我以為朋友誤傳了哪家拍賣公司的單子: Roederer Crystal 1964, 1966. Taittinger Comte de Champagne 1976, Corton Charlemagne Coche-Dury 1989, 1990. Domaine Romanée-Conti La Tâche, Richebourg, Grands Echezeaux 1942, 1947, 1962. Montrachet 1966. 或是任何保存良好的1940-1962年D.R.C.
為了陪朋友喝好酒, 我自然使出渾身解數, 賣命演出, 希望可以找到朋友期待的酒. 巴黎幾間以藏酒著名的餐廳銀塔La Tour d’Argent、Taillevent、Lasserre... 都問過了. 沒有. 這些金字塔頂端的老年份好酒越來越希罕, 喝一瓶少一瓶. 打聽之下, 這幾年巴黎餐廳裡的酒被不少外國觀光客喝掉了.
朋友聽到我的報告, 失望之餘, 化沮喪為達觀, 爽快地說: 沒關係, 我們自己從台灣帶酒去巴黎喝好了. 你幫我們訂幾家可以自己帶酒去喝的好餐廳, 大小館子不拘, 只要菜好吃. 可是這個任務難度可不輸尋找上述那幾支老酒呢.
在法國, 社會習俗是客人不能自己帶酒上餐廳的, 因為飲料是餐廳最大的利潤營收來源. 一般餐廳裡的酒價是專賣店或超市裡的三倍左右, 如果只是兩倍, 算是慈善事業了. 我遇過價格幾乎是超市8-10倍的: 一支3歐元的酒在餐廳的牌價是28歐元. 記得看到數字那一刻, 大概腦門充血, 忽然一度暈眩, 不知是氣憤還是不恥. 把老闆抓來問, 他的回答是: 如果定價在20歐元以下, 巴黎人會認為那酒肯定不好, 不會點來喝. 好吧, 巴黎人以為貴就是好, 活該.
花300元只買到價值100元的貨, 是不是有點傷感情和荷包? 如果是餐廳請客, 價值和面子豈不更打折了?
這個價差聽起來離譜, 卻是其來有自.
客人帶酒上餐廳, 在許多國家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英國美國, 台灣香港都是. 只要支付所謂的開瓶費(法文droit de bouchon)即可. 而開瓶費用則沒有一定的標準, 各家餐廳自訂. 一次跟朋友去摩納哥旅遊, 朋友在酒店裡看上一瓶1966年的老酒, 買了帶去餐廳喝. 年輕侍酒師還沒有機會嚐到這酒, 我們熱情邀他共享一杯, 當晚開瓶費自然免了. 有時遇上一樣愛酒如癡的侍酒師, 用一杯好酒也換得到免費服務.
其實所謂的開瓶費並非只是請服務生開瓶斟酒而已, 在法文裡用的是"préparer"(準備)這個字. 講究一點的, 可能是用餐前幾天, 就先把酒送去餐廳酒櫃裡存放幾天, 讓酒在控溫控濕的理想環境裡先穩定下來, 因為經過旅途的顛波搖晃, 即使時間短暫, 也會造成酒分子混亂, 立即開瓶品嚐, 往往表現不出酒最好的品質水準. 酒和人一樣, 經過旅行的折騰, 未經過一陣子的休養生息, 絕對是一臉疲累憔悴的倦容.
如果是香檳白酒, 還需要預先冰鎮, 控制溫度, 並且在上桌倒酒時呈現最佳的品酒溫度. 亦或是需要預先換瓶醒酒, 醒酒時間可能從半小時到二十四小時之間不等. 不論是溫度還是醒酒時間的掌握, 所有的細節都在考驗侍酒師對酒服務的認識和專業經驗. 也只有真正懂酒的人能瞭解與珍惜侍酒師在這些看不見的地方上所顯示的功力.
三倍以上的酒錢價差在法國, 特別是這個經濟危機的時代裡, 越來越受批評責難. 也是造成客人在餐廳點酒的比率和單價都下降的原因, 而客人又無法自己帶酒上餐廳, 結果是餐廳與客人雙輸的局面. 餐廳自然也有說詞, 比如儲酒與管理酒窖的成本: 一箱酒可能要在酒窖裡儲存多年才變得可口適飲, 可以放進酒單裡推薦給客人. 空間時間都是成本.
開瓶費曾在台灣引起一陣批評, 許多消費者認為, 不過就是請餐廳侍者幫忙開酒, 為何要額外支付服務費用? 可是對餐廳來說, 酒杯本身就是一個可能的耗損. 洗杯, 擦杯, 整理, 摔破的風險... 這些都是成本. 當然, 還有上述的各種準備功夫.
開瓶費服務的本質在這裡, 並非只是開瓶倒酒了事. 開瓶費也就有其合理的中心價值.
這當然是源於文化上的差異, 華人, 懂酒的人特別喜愛自己帶酒上餐廳, 尤其是請客的時候. 有時是因為餐廳沒有喜愛的酒, 有時則是跟朋友分享自己的珍藏. 也是這個文化背景, 餐廳的侍酒文化與酒藏始終發展不起來. 法國兩個名廚Joël Robuchon和Yannick Alléno在台北開餐廳, 這個問題至今仍非常困擾許多西餐廳的經營, 甚至一個曾經來台灣的法國記者曾在法國雜誌寫出來, 被法國人當作一種奇風異俗熱烈地討論過.
和幾個台灣的西餐廳廚師聊起這個問題, 他們各有各的應對方法, 對於這種的帶酒吃餐廳文化, 也各有各的看法. 但是大家都一致認為, 逼迫餐廳接受不付開瓶費的多半是熟客, 這些熟客也不是想貪點小便宜, 純粹只是希望餐廳給他們作為熟客的面子. 換句話說: 想要有”不必付開瓶費的”特權和優越感.
誰說的, "有錢人就是任性". 但是我更想說: 不是帶著昂貴的酒上餐廳就是懂酒. 有錢, 就更應該懂得尊重. 對人的尊重, 對專業的尊重, 以及對酒的尊重.
巴黎這幾年的餐飲流行走向輕鬆自在, 年輕一代乾脆將餐廳開在酒店裡, 也就是四周就是酒牆, 餐桌就在中央, 你可以起身在牆上挑一支你想喝的酒, 直接打開在餐廳裡用餐享用, 只須付一點開瓶費.
後來, 朋友果然從台灣扛了一箱酒來巴黎, 我動用了一點關係, 訂了幾家交情熟悉的餐廳, 可以自己帶酒: 1981 Montrachet, 1987 Bonnes-Mares, Chambolle-Musigny, Clos de Saint-Jacques, Grands Echezeaux, 1990 Crystal... 當然, 我們是開了包廂, 和其他餐廳的客人分開, 痛痛快快地喝掉這些"台灣空運來法"的好酒.
寫這篇文章時, 我只記得餐廳的侍酒師和主廚都跟我們一起喝得非常開心, 完全想不起來我們是不是付了開瓶費. 可是, 有什麼關係? 對服務付一點錢是應該的, 那是起碼的尊重. 如果我們沒付, 那是餐廳主廚對我們的禮遇, 而不是應該的.
強求特權, 其實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和敬意.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粱酒 也要醒酒嗎?【高粱遇上威士忌03/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50課】 葡萄酒需要醒酒,威士忌也需要一點時間把香氣打開;那麼,高粱酒也需要醒酒嗎? 坊間所流傳的「8年陳高醒8分鐘、12年的陳高醒12分鐘、15年的陳高醒15分鐘」說法,到底正確不正確呢? 要醒高粱酒,用什麼...
醒酒時間 在 跟T大一起尋找物超所值的葡萄酒 Facebook 八卦
T大酒話:【老酒的迷思】
我接觸葡萄酒快30年了,在邂逅葡萄酒的歷程中,遇到過各種千奇百怪的狀況,在跟酒友們討論的案例中,最常發生的爭議就是對於老酒口味的認知。
一年前的一個晚上,有位酒友傳簡訊給我,說他跟一些酒友聚會,正在喝一瓶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白酒,而席間某位資深大咖人士覺得這瓶酒喝起來味道不對勁,研判應該是保存不當變質了。
.
Louis Latour是一家傳承了280年的法國勃根地知名酒廠,Corton Charlemagne更是名列世界百大好酒的特級葡萄園,而2006年份雖然已經有些年紀,但對於這種高檔的頂級葡萄酒而言,裝瓶10年內的酒質其實還算是十分年輕,因此我當下請這位酒友把還沒喝完的半瓶酒留存起來,我也想試試它的口味。
酒友隔了二天把酒送交給我,大約還剩下400cc,已經換裝在一個玻璃小瓶中,我當下試了一小杯,覺得完全沒有問題,跟我之前喝過的這款酒味道是一致的;二天後我剛好有一個酒友們的飯局,於是我把這大半瓶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帶去給大家盲飲。
.
當天中午聚餐的10位朋友,有喜歡研究的讀萬卷書類型者、也有純粹喝開心的飲萬杯酒類型者,每人分到一小杯聞香啜飲之後,我首先出了一個選擇題:「請大家猜這酒是產自哪個國家?」
結果有一半的人答對是“法國”,答對的人繼續回答,答錯的就無需再答。
.
接下來我出了選擇題:
「那麼請問這酒是法國的哪個產區? 布根地、波爾多、隆河、還是以上皆非?」
這一題有3位的答案是布根地,答對者繼續回答下一題。
.
我接下來的問題:
「請問此酒是布根地的Meursault一級園、Puligny/ Chassagne Montrachet的特級園、還是Corton Charlemagne特級園?」
三個人分別選了三種答案,這次只剩一人答對。
.
我繼續問碩果僅存的那位酒友:「年份是2004、2006、還是2008呢?」
結果這位酒友不但正確答出2006,而且還正確猜出酒廠就是Louis Latour。
.
這位從頭到尾過關斬將完全答對的酒友,其實是台北某家葡萄酒專賣店的店長,果然功力非凡;不過這一瓶之前被某位資深大咖人士研判已經變質的Louis Latour 2006 Corton Charlemagne,到底有沒有壞掉? 這個答案也就不解自明了。
因為,如果這瓶酒真的是不對勁或壞掉了,那怎麼可能還有人可以一路都答對產區、年份、甚至是酒廠?
.
味覺是主觀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品味與偏好,剛剛揭曉的台北米其林星級餐廳名單中,有人認同,也有人非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葡萄酒的口味也是燕瘦環肥五花八門,每家酒廠都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每個消費者當然也會有各自的喜好與選擇。
你不喜歡某瓶酒的口味,這是完全合理而常見的現象,人人皆可表達自己的喜好,但若要斷言某瓶酒變質了,那就真的要具備專業的能力。
.
事後我側面了解之後,才知道那些覺得酒已變質的酒友們,確實喝葡萄酒很多年,而且相當專注與用功,也曾經喝過其他酒廠的Corton Charlemagne,但對於Louis Latour則是喝得不多,因此很容易以其他酒廠的風格去定義酒款風格,以為Corton Charlemagne都是同一調性,所以認為酒的品質不對勁,而這也是許多酒友常犯的錯誤。
在法國勃根地,同一塊葡萄園往往由多家酒廠共同擁有,彼此的葡萄樹之間甚至沒有圍籬,只有相隔一條田埂而已,不過每一家酒廠釀製的同一葡萄園酒款,喝起來一定會有差異;這種差異既細微又巨大,需要經驗累積與味覺天份才能精準分辨。
因為葡萄園的風土條件一致,酒款當然會有風土特質的相似性,但每家酒廠的耕種方式與釀製過程彼此不同,因此最終不同酒廠同一塊葡萄園的酒款,有可能大同小異,也可能小同大異,而這千變萬化的細節,也正是葡萄酒迷人之處。
.
我個人接觸葡萄酒近30年,但酒喝得越廣、書讀得越多,卻越覺得自己在葡萄酒面前更形渺小而無知;尤其是遇到一些老年份的葡萄酒,經常顛覆我一些既有的經驗與觀念。
法國企業家Francois Audouze不是葡萄酒業界人士,他是葡萄酒收藏家,也應該是開瓶品嚐老酒經驗最多的酒迷。他的藏酒超過四萬瓶,其中有一萬瓶是陳放了五十年以上的老酒。
他使用自己獨特的開瓶醒酒方式品嚐老酒,而多年下來,Francois Audouz估計他喝過的老酒中,只有少於百分之三是變質壞掉的酒;他也估計其他人喝一口就認為是壞掉的老酒,有超過一半其實品質是正常的,只是沒有使用正確的醒酒方式,所以誤以為酒壞了。
Audouz的方法被人稱為Audouze Method,其實很簡單,就是緩慢氧化法。其中的一條戒律就是:絕對不能使用醒酒器!根據他的實際經驗,很多老酒一旦使用醒酒器來換瓶,就會完全衰敗。
而Audouz的醒酒方法就是什麼都慢慢來,老酒開瓶之後先嗅聞,如果有臭霉味,就讓酒繼續站著,讓酒緩慢而自然的接觸空氣,幾個小時之後再直接試一小杯,也可以視情況先倒一些酒出來,讓瓶內液面接觸空氣的面積增大,藉此加速老酒「呼吸」的速度。
.
我個人是Audouze Method的忠實信徒,過去20多年來我從國外的專賣店以及拍賣會買過上百瓶老酒,大部分是法國波爾多、勃根地與加州的老酒,我依照這個方法來醒酒品嘗。
我個人上百次的老酒品嚐經驗中,只有二次確認酒質已經衰敗無法挽救,其他老酒的品嚐過程都帶給我無比美好的回憶。
最重要的重點就是耐心與溫柔,絕對不要用醒酒器對待老酒,換瓶的過程對於已經沉睡了幾十年的老酒來說太租暴了,也絕對要給老酒足夠的醒酒時間,當它的老霉臭味散去,迷人酒香重見天日之時,你的耐心就會得到百分之百的回報。
醒酒時間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評價
高粱酒 也要醒酒嗎?【高粱遇上威士忌03/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50課】
葡萄酒需要醒酒,威士忌也需要一點時間把香氣打開;那麼,高粱酒也需要醒酒嗎?
坊間所流傳的「8年陳高醒8分鐘、12年的陳高醒12分鐘、15年的陳高醒15分鐘」說法,到底正確不正確呢?
要醒高粱酒,用什麼樣的容器來醒最好?醒高粱酒,需要刻意搖晃酒杯嗎?
高粱酒專家小亨利與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本週再度同台,針對高粱的醒酒問題,做了充分的討論。小亨利說:「其實我在家裡面,如果我要測試這支高粱酒,醒酒之後,到底它有沒有雜味?它做得好不好?我會用葡萄酒杯。」
小亨利帶來金門酒廠的8年陳高以及嘉義酒廠的玉山高粱8年甕藏帝雉版,分別以傳統小酒杯與葡萄酒杯試飲,比較高粱酒在不同杯型當中的香氣表現,以及醒酒前後的差異。
關於醒酒時間,小亨利的看法是:「我們高粱是高酒精,所以只要倒出來,很快就會醒好,所以不太需要在乎什麼陳年5年的高粱醒5分鐘、陳年8年的高粱醒8分鐘。」
現在就點開影片,看看高粱遇上威士忌,會撞擊出什麼火花?
(製作/企劃/撰文:高婉珮,攝影:陳思明)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金門高粱8年陳高
#玉山高粱8年甕藏帝雉版
醒酒時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這酒來自Tuscana,即是意大利的托斯卡尼(Tuscany)。
是一種本土意識,在意大利用上當地葡萄釀酒才可獲DOC產區認證。但自七八十年代開始,有許多意大利酒莊不只用上當地的葡萄品種如Sangiovese,像個壞孩子般挑戰規矩,用上外地的Cabernet Sauvignon、Merlot等釀酒。
「因為使用了外來的葡萄,這些酒被貶低於DOC(產區認證)的級別,而變成IGT或table wine,但其實半點不差,以品質來說,它們稱之為Super Tuscan。」酒評家Wilson Kwok說。
就像他這次介紹的紅酒,來自酒莊Banfi,家族叫Mariani。Mariani兩兄弟是意大利裔美國人,70年代才回流意大利大展拳腳。
牌子SUMMUS是拉丁文,指super。用了意大利Sangiovese及外來的葡萄品種Cabernet Sauvignon及Syrah,因此不獲Chianti產區認證,級數被眨為IGT。
質素半點不差,飲落青春活潑,酸度較高,單寧實淨,需要較長的醒酒時間。「若放雪櫃半小時,以14℃-15℃的飲用溫度會好好喝。」配沙樂美腸或墨汁意粉,一樂也。
偉成洋酒
地址\將軍澳唐德街9號將軍澳中心1樓178號
電話\2323 7155
Wilson Kwok
旅居歐美多年,早年於巴黎藍帶烹飪學校獲得高級文憑及波爾多大學葡萄酒學碩士。身兼專欄作家、酒評家、教師等推廣飲食文化的工作,1997年獲法國政府農業部頒發騎士勳銜。
採訪:關廣恩
攝影:王瑋彤、魯雋華(部分為網上圖片)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醒酒時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現代人甚麼都要快,一刻都不能等待。為了滿足各位大忙人可以快速享用美酒美食,坊間亦有不少相應的小工具誕生,例如以下這個電子醒酒器,就專為想飲紅酒,卻不想費時等待醒酒的人。
醒酒器有獨家專利技術,可把酒混和不同的空氣量,只要調校醒酒旋鈕,調節角度由0∘至120∘,就能由無空氣混和至大量空氣混和,約等於醒酒時間0至180分鐘。只要把不鏽鋼伸縮管放入酒樽內,按鍵,即可達到快速醒酒效果。伸縮管適用750ml及1.5L酒瓶身,管底有濾網,可過濾酒中雜質,令紅酒更有風味。
清洗亦方便,只要放入清水中,按鍵令水從喉管流出,即可10秒完成清洗程序。
採訪:劉明慧
攝影:陳秉謙
// Vinaera Pro可調節醒酒器 $1,380 //
售賣點:JCShop eXclusive(電話:2154 4281)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醒酒時間 在 葡萄酒醒酒|你才需要醒一醒|醒酒是場世紀大騙局嗎?【老娘 ...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