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相當奧秘的,無論是生或是死;就連意外或生病都是令人無法意料的。
很多巧合常常在我們的理解之外,事後想起來又覺得奇妙(或巧得令人發毛)
不過就是幾天前,我在朋友的臉書上回覆了一個我不認識的人的留言;原因是因為留言的人對"薨"這個字有點誤解。
可能是因為這個字是由"夢"的上半部跟"死"以字組成的,所以他覺得"薨"字指的是"在夢中過世"。
OK,顯然是誤會了。
於是我在留言裡稍微說明了一下這個字的來源、用法,算是做一個分享。(見圖一)
事後想起,我都不知道我上一次分辨崩、薨、卒、斃、不祿等字之間的差異,或是對這幾個比較常見的字進行釋義是多久前的事了。
高中國文課?還是我之前改寫的那篇論文?
#這是第一個時間點
#那天是4月24日的下午兩點
----------------------------------
另一件事是,在4月22日,我下台中去掃墓,帶著曬傷的雙手跟脖子回家(這幾天開始脫皮了)
當我貼照片上臉書時,漂亮的堂妹們留言關切了一下;其中一個提到台中跟台北天氣的差異時,我想起一個有趣的往事。
那就是幾十年前外婆在過年期間難得來一趟台北,結果這個在高雄岡山住了一輩子的老人家遇上了幾十年才發生一兩次的超級低溫寒流,那一年又冷又雨的台北只得6度,老人家凍的喊苦不迭。
我還在留言裡打趣的說:"阿嬤差點冷死在台北"。
事後想想,我上次說這件趣事是多久以前了?
我根本就想不起來...........
#這是第二個時間點
#那天是4月27日的晚上六點半
---------------------------------
結果才過了整整24小時,我就接到我外婆過世的消息。
而且外婆是在睡夢中過世的..........
這件事發生在27日的凌晨,也就是第一個時間點的60個小時後,第二個時間點的16小時前。
或許大家不覺得有什麼。但對我來說,在那三天之內我提到兩件根本想不起上次是在哪裡說過的話題,然後卻連在一起發生了,自然覺得巧妙的無以言喻。
--------------------------------
外婆是個很好的人。
時常咳嗽的怹頂著有點蓬鬆的頭髮,有點尖銳但又嘶啞的嗓音操著濃厚南部腔調的台語,但從不出惡言。
怹對大家都很好,尤其是我們這些孫子(嗯......還有我這個調皮到自己現在都覺得很可惡的孫子)
怹的話不多,我也不知道怹的教育程度,最有印象的是怹總是會看著電視睡覺,你一關電視怹還會馬上醒來(我兩個阿嬤都這樣)
怹不常說笑,所以我不知道怹是否是個有幽默感的人。但唯一的例外是有一次怹告訴我說某個鄉下人在自己死前的願望是能夠穿上La New的鞋子,結果孤陋寡聞的葬儀社員工只能連夜拿著死者的皮鞋削磨跟秤重,還念念有詞地說道 : 我做了這麼多年,第一次遇到有人說鞋子一定要穿"六兩"的,有差別嗎?
(重量單位。台語中的"六兩"讀音就是La New,讀音是100%相同的)
我聽完後有點傻眼,但看著當時的怹正喀喀笑的難以自抑,我才驚覺怹是在說笑話給我這個孫子聽。
當然,我後來也笑了。不是因為這個笑話的後勁很強;而是講笑話的怹笑的像是個被搔癢的小孩子。
這是我認識怹幾十年來唯一聽怹說過的笑話,其實回想起來還是挺好笑的。
---------------------------------
怹也是個勤奮善良的鄉下婦女,努力的從事農忙、努力的顧著五個孩子。
而除了教養五個孩子外,家裡還有很多養來貼補家計的動物,除了養雞、餵豬之外的工作可以讓大一點的孩子分勞外,怹也要在寒流來的夜晚冒著寒凍起床,只是為了要幫半夜分娩的母豬助產。
(要幫忙把豬崽拉出來,擦乾之後趕到另外一個小豬舍,不然母豬會一個翻身壓死一大片)
除了甘蔗田裡跟菜田裡的農忙要處理,怹也努力地爭取時間好為家裡賺到更多的收入,每次回鄉下都會看到院子裏面有很多晾乾、刮去標籤的酒瓶。
怹會帶著這些酒瓶,騎著腳踏車到榨油廠裝麻油;然後挑著這些麻油,騎去車站搭火車到高雄市,再以坐公車或徒步的方式沿街兜售這些油。
這件事直到我很小的時候都還在持續進行。
怹也如任何一個鄉間婦女一樣的節省,常常隨便吃就是一餐;甚至,一鍋長豆煮白粥或是龍葵葉煮粥就吃上好幾頓。(那東西冷掉真的很可怕......)
--------------------------------
老人家享壽八十八;是在睡眠中仙逝的,這自然是壽終正寢了。
在華人習俗中只要過七十歲過世(以前人平均壽命短,七十歲高壽了;現在有人認為要八十才算,雖然我不懂跟死人計較這個幹嘛......),就能在靈堂掛紅簾子、紅桌巾,點紅蠟燭,甚至稱之為"喜喪"。
而擁有超過十個孫子的怹,可謂是子孫滿堂,這稱為"全福"。
終壽坐八望九則稱之為"全壽";沒有病痛折磨、也不是天災意外,只是壽終正寢則叫做"全終"。
這就叫做"福壽全歸"。
對老人家來說是一個福分;但在我一開始提到的兩個時間點來說,則是一個巧合。
我兩個奶奶都是高壽仙逝,但相較於體況較不佳的內祖母來說,外婆的離去是平和且特殊的;我想這也是一生勤奮、善良溫和的怹應得的福報。
生與死都是無法意料與掌握的,每次身邊有人忽然生大病或離世,我都會覺得意外;但如果當事者已經七八十,又或是久病纏身,則大家就會有比較多的時間做好心理準備了......雖然一下聽到消息還是會覺得訝異跟惆悵。
明天我就要回鄉下奔喪,但再回到鄉下時,會先看到棚子;再進院子跟房子後也不會聽到那個嘶啞又有點尖銳的聲音喊著我們的名字,我想我還是會很不習慣的。
.
.
.
====
#用聲音畫面跟氣味來記憶的回憶就這樣缺了一塊
#外婆離開了_童年的一部分也跟著消失
====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並設為搶先看,與時不時留言一下,不然我會陸沉)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87的網紅繆杰工作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好我是繆杰,歡迎來到繆杰工作室 今天的【杰說歷史】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於俄羅斯發生的民主革命 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最終使俄羅斯帝國滅亡的二月革命 另外說一下杰說歷史以後每週都會發佈一片 關於歷史的小故事或歷史相關的影片 俄國革命-二月革命 1917年2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改名為「彼...
那天是4月27日的晚上六點半 在 繆杰工作室 Youtube 的評價
大家好我是繆杰,歡迎來到繆杰工作室
今天的【杰說歷史】要跟大家分享的是
於俄羅斯發生的民主革命
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最終使俄羅斯帝國滅亡的二月革命
另外說一下杰說歷史以後每週都會發佈一片
關於歷史的小故事或歷史相關的影片
俄國革命-二月革命
1917年2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改名為「彼得格勒」的聖彼得堡
產業工人因食物短缺和工廠環境惡化而發動罷工
是導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的導火線
其實革命爆發的原因
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俄國經濟的重創
以及人民對沙俄政府專制統治的不滿
所以最終爆發了二月革命
協約國-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俄國加入了協約國一方
並且,應協約國的多次要求,為了配合西線戰事
俄軍多次主動發起攻擊
迎擊德國與奧匈帝國以及南方的鄂圖曼帝國
俄軍最初略有小勝,但面對著多線作戰的窘迫局面
遭受嚴重挫敗,例如在東普魯士輸給了德軍
工廠產量下跌、鐵路系統欠缺效率以及後勤保障極其不力
是俄國數次失利的主要原因
皇帝-尼古拉二世
二月革命爆發時尼古拉二世自任最高統帥
率領俄軍在東線作戰
他就把政府交由其妻亞歷山德拉皇后與其他官員管理
而皇后寵信癲僧拉斯普京
拉斯普京令政府充滿貪污,使內政混亂
國家局勢漸趨緊張
領導失敗以及戰術落後
同時,俄軍戰術戰法陳舊落後
軍隊領導人將私人恩怨帶入戰場
導致開戰後俄軍即遭慘敗
後來應時任英國海軍大臣的邱吉爾要求
為了配合英軍登陸作戰和緩解西線壓力
俄軍發動了夏季攻勢,遭到重大損失
人員俘虜達100多萬,國內統治岌岌可危
到了戰爭後期,俄軍有超過一百七十萬士兵陣亡
五百九十萬人受傷,逃兵者眾多
將領與軍官能力平庸,以導致整體士氣低落
某些部隊出戰時,竟然沒有充足的彈藥與其武器相配
俄國後方則有嚴重饑荒,物資短缺
基於德軍的猛攻與邊境封鎖,俄國經濟最終被拖垮
提議君主立憲(俄國議會)
擁有一些自由派成員的杜馬(俄國議會)
向尼古拉二世建議組成類似1905年俄國革命後
建立的君主立憲政府
但被他拒絕
二月革命-事件開始
1917年2月寒冬、食物短缺、民不聊生
加上經濟崩潰,大眾起義的誘因已然齊備
聖彼得堡25萬駐軍,主體是後備役部隊
當時後備役管理混亂,一個連高達1350多人
卻只有一個低級軍官管理
而忠於皇帝的近衛軍在前線
尼古拉二世下令從前線調回來25個團的近衛騎兵軍到聖彼得堡
計畫把聖彼得堡的亂軍拉出去到附近其他城市進行進一步整編
不過彼得堡市長和駐軍司令一聽騎兵要來
覺得很麻煩,而且還得準備場地養馬餵馬
嫌花錢費事
加上附近城市聽說要把亂軍拉來自己這裡
肯定是花錢還要擾民,所以就各種不配合
也就形成了中央與地方的分割
政府公文互相寫了好幾個月,推卸責任
導致調近衛軍入首都的事情始終無法啟動
3月3日,聖彼得堡的大型工廠普提洛夫工廠工人宣布罷工
罷工工人被解僱,引致其他工廠的罷工
期間有些示威者要求增加麵包供應
雖然示威者偶爾與政府軍隊有衝突
不過在第一天沒有出現死傷
在往後幾天,罷工工人一同集結在聖彼得堡,局勢越來越緊張
3月8日,示威者為慶祝國際婦女節
而舉辦一連串聚會與集會並漸漸把活動政治化
參與者首次使用在俄國使用較為令人敏感的口號
例如「反對戰爭!」與「結束專政!」等
罷工演變成對政府的不滿
最後二月革命終於爆發
在這次警民衝突,引致雙方互有死傷
示威者準備好武器,搶掠警方的總部
3月10日,尼古拉二世派出一大隊士兵掃蕩該城
士兵最初擁護政府,殺害了不少示威者
由於俄羅斯工廠的工人
相當多都是舊禮儀派教徒出身
所以同樣信奉舊教的哥薩克軍隊
幾乎沒有參與過鎮壓工人遊行的事情
因為怕因為宗教的問題會使
哥薩克軍隊支持示威者所以當時有幾個哥薩克大首領
特意請求尼古拉二世不要把哥薩克部隊投入鎮壓工人遊行
但後來事實哥薩克軍隊開始襲擊警察導致秩序大亂
加上有九萬後備役駐軍攻擊監獄和政府機構
孟什維克派(和平派)與布爾什維克(激進派)
孟什維克為著給人民撐腰,邀請工人在2月27日
在國家杜馬開會那天到杜馬所在地塔夫里達宮附近舉行和平示威
要求杜馬建立一個使「人民有生路」的政府
希望這樣可以提高杜馬的聲望,對沙皇施加壓力
而布爾什維克堅持反對孟什維克的路線
由於沙俄政府的迫害
當時以列寧為首的黨中央處在國外
稱【中央國外局】
黨在國內的工作由【中央俄羅斯局】領導
1917年初,黨中央俄羅斯局通過決議
指出到杜馬去示威遊行必然模糊工人階級的革命意識
隨後布爾什維克彼得格勒委員會散發傳單
號召工人在
「打倒沙皇君主制度!」「以戰爭反對戰爭!」「臨時革命政府萬歲!」
的口號下舉行示威遊行
結果,在2月27日
有9萬人參加罷工
並且大部分工人都跟著布爾什維克走
在涅瓦大街(布爾什維克)示威遊行
而去塔夫里達宮(孟什維克)的寥寥無幾
布爾什維克黨主開始主導
在布爾什維克黨中央俄羅斯局的領導下
激進群眾進一步聯合起來
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廠
衝壓車間的工人舉行罷工
要求提高計件工資和召回被解僱的工人
不過廠方無理拒絕
且以高壓手段進行威脅
並宣布不定期歇業
在這個廠的工人中已有重大影響的布爾什維克黨組織
立即領導工人同廠方針鋒相對地鬥爭
罷工擴大到整個普梯洛夫廠
3月7日,按軍管當局命令,普梯洛夫廠大門緊閉
工人無法入內,便成立罷工委員會
並決定請求其他工人支援
衝突進一步發展為全市性的鬥爭
1917年3月12日,成千上萬的工人向彼得格勒市中心行進
由於布爾什維克的宣傳、組織工作
軍隊中的大批士兵轉到革命的隊伍中
早上六點,沃倫禁衛團教導隊士兵起義,殺死教導隊隊長
然後上街,開往附近的普列奧勃拉任斯基團和立托夫斯基團
把這兩個團的士兵聯合起來
整理好隊伍後,起義兵團繼續同工人會合
不過駐維堡區的莫斯科禁衛團教導隊進行反抗
阻止士兵參加起義
起義士兵和工人衝進營房
擊斃教導隊長,奪取了武器,武裝了工人
工人和起義士兵奪取了兵工總廠和炮兵總部
繳獲4萬支步槍、3萬支手槍和大量子彈
布爾什維克帶領群眾向監獄衝擊,釋放了政治犯
獲得釋放的布爾什維克立即奔向工人區,參加戰鬥
軍隊參加起義的比例越來越多
據統計,軍隊參加起義的在3月11日晚還只有600人
12日早晨增加到10200人,中午增加到25700人,晚上則達66700人
在短短的二十四小時內就迅速集結,使沙皇政權根本沒時間反應
1917年3月12日晚
沙皇的大臣們在瑪麗亞宮開了最後一次會
但很快就被逮捕了
尼古拉二世企圖從前線調回軍隊來彼得格勒鎮壓起義
但是,彼得格勒附近的軍隊已經起義
沙皇的討伐隊被阻攔在半路
整個首都已經掌握在起義人民手中
1917年3月12日
布爾什維克黨中央委員會(經黨中央俄羅斯局討論後)
以傳單形式發表了《告全體俄國公民書》
宣告沙皇制度垮台
首都已經轉到起義人民手中
指出工人和革命軍隊的主要任務是建立民主共和國
沒收地主土地,實行8小時工作制
聯合各交戰國人民制止戰爭
這份宣言曾在彼得格勒廣為傳播
在工人和士兵的集會上宣讀
是確認布爾什維克在二月革命中的領導作用的見證
沙皇返回彼得格勒
此時名義上皇帝尼古拉二世是因為彼德格勒的示威
而搭乘火車回到俄國以便維持大局
但沙皇根本還沒意識到嚴重性
加上他返國的真正原因不只於此
主要是因為他的子女們染上麻疹
包括他的唯一兒子阿列克謝皇太子
因為這樣皇帝返回該城市附近的普希金市沙皇村陪伴太子與公主們
不過,當他到達目的地之時
迎接他的將領都異口同聲勸他退位
無奈之際3月15日
尼古拉二世宣布與他的兒子退位
並提名自己的弟弟米哈伊爾大公繼承帝位
但是,由於彼德格勒內的所有軍隊站在示威者的一方
大公也很清楚並在3月17日拒絕登基這個爛攤子
因此俄羅斯帝國就此滅亡
從1917年2月28日開始的的二月革命推翻皇帝後
俄羅斯成立俄羅斯共和國(臨時政府)
二月革命推翻了統治俄國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
結束了沙皇統治制度
由人民成立了臨時政府
但資本與無產的競爭才正要開始
隨後形成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面
其實二月革命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俄國的社會矛盾
卻同時也為之後即將到來的【十月革命】奠定了基礎
接著就是十月革命的事情了
想看第二批革命者批評臨時政府以及之後的發展
請繼續關注杰說歷史
今天的【杰說歷史】就到這邊囉
未來每週都會有關於歷史的影片跟大家分享
喜歡我的影片記得按讚和訂閱小鈴鐺
我是繆杰 我們下次見掰掰
喜歡的話請訂閱我的頻道!!記得要開啟小鈴鐺哦
那天是4月27日的晚上六點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大同、周浩導演專訪
本集將專訪周浩導演,談他7/8將將上映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他本周也特地來台灣宣傳這部影片,7/4晚上在誠品電影院還舉辦了上映記者會,主持人當天也在現場,為大家收錄了完整的致詞,還有去年一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灣生回家」製作人田中實加,也現身力挺這部影片,記者會現場他也說明了推薦的理由。
致詞: #CNEX董事長 #蔣顯斌先生
#CNEX執行長 #陳玲珍女士(同時也是本片的監製)
#灣生回家製作人 #田中實加女士
由華人影史第一位蟬聯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中國導演-周浩-執導的紀錄片《大同》,自去年金馬影展放映後即獲得廣大迴響,電影預告上線三天內就突破30萬點擊率,許多人看完後直呼不可思議,竟然有人能夠這樣近距離貼身拍攝中國地方行政系統運作,就連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老師都說:「看完《大同》,好想知道導演會怎麼拍柯P。」
這部片費時三年跟拍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推動都市更新的過程,改革的手法與規模之浩大,讓其他身在民主國家的觀眾們難以想像,在去年日舞影展便得到評審們讚譽《大同》是能夠近身拍攝中國官場現形記的紀錄電影,更給予「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
周浩是一位多產型的紀錄片導演,13年內完成了9部紀錄片,手上經常同時好幾部片子在進行著,其中有超過半數在國際上大小型影展都得過獎。《大同》是他第二部金馬獎得獎作品,前一部則是201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棉花》,紀錄中國成衣產業底層工人的故事,挾著金馬獎的高人氣,《大同》將於今年七月八日正式上映。
【故事大綱】
大同,這座1600年前輝煌的古城如今正在一片新的廢墟中期待著不確定的未來。耿彥波,這位以拆建城市,發展文化著稱的市長,正準備用著非凡的手段,去實現他心目中城市發展和變革的巨大藍圖。他不僅要消除大同令人瞠目的污染,更要用古代的文明和輝煌重塑這座城市的未來。
耿彥波市長的方案大膽而冒險,他希望恢復大同在北魏年代的城牆,修建博物館,將這座榮譽和恥辱都立於煤炭開採上的城市重新變成中國人探尋古代繪畫,書法,雕刻,建築和佛教的目的地。他總是將巴黎和羅馬掛在嘴上,證明GDP和文化傳承相比,顯然後者能留給人們更高尚的品味和深刻的印象。但是,若希望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耿彥波市長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需要拆掉10萬戶住宅,搬遷整個城市近50萬人口,並成功籌集到數倍於大同政府年收入的資金。他還需要得到政府和共產黨內其他高級官員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這一方案,而共產黨的權利平衡規則確定市委書記才是真正的權力中心,這成為耿彥波市長城市改造方案中最不可探測的因素。
耿彥波市長每天早上六點出門,十點回家,整日都在城市的各個工地視察。他面臨著工程的延期,質量的偷工減料,他直接呵斥那些工頭,如同呵斥自己手下的各位局長處長,但一人拖拽的馬車無論如何也無法飛速而平衡地前進。每天清晨,總有上訪的人圍在耿彥波市長的住所外,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耿市長的簽字解決,而無法解決問題的人們會在城市充滿塵灰的各個角落聚集一團,彼此將怨氣和詛咒和著唾沫一吐而出。
兩年過去了,當耿彥波市長的藍圖初具規模的時候,上級省委突然宣布耿市長調到太原擔任代市長。消息不脛而走,第二天,本來以為會因為住所被拆遷而對政府部門恨之入骨的百姓們,沒想到居然發動大規模遊行要離職的市長別走,,他們沒說出口的是,房子都拆了,市長卻走了,後續重建誰來管?
耿彥波市長曾說,大同就這一次機會,沖不上去就上不去了。他還說,他所有的問題都來自這個體制。他說,他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記者,當他沉浸在古代詩賦的海洋中時是最快樂的。
【影片特色】
●華人影史第一位連續獲得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周浩執導。
●片中主角耿彥波市長行事風格雷厲風行,可與台灣政壇現狀作對比。
●「都更議題」與台灣民眾貼近,可做中國與台灣兩地都更方式對照。
●大同市「古城翻新」呼應近期台北市北門重建及各地老屋再生。
●近距離拍攝大同市政運作,一窺簾幕後的中國官場文化。
【導演簡介】
周浩,職業紀錄片導演,曾擔任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記者多年,2001年開始紀錄片製作,作品百餘次入選各類國際電影節並多次獲獎,並出任芝加哥國際紀錄片節、台灣國際紀錄片節、廣州紀錄片節評審,同時創建了紀錄片中文資訊網站鏡像中國。媒體評價,他的鏡頭如同深入中國社會生活的解剖刀。
2014年10月,周浩以《棉花》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以《大同》再度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及美國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作品年表】
2003《厚街》、2006《高三》、2008《龍哥》、2009《書記》、2010《差館》、2011《差館II》、2013《急診》、2014《棉花》、2015《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