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志願:
將來做一位無言老師,
協助醫療技術的發展,
令更多病人重獲新生。
#無言老師
#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寧願你在我親人身上落錯刀,總好過將來在其他病人身上落錯刀。』大體老師的親屬與我們分享這番說話,令我相當感動。」三年級醫學生馮子珊說。提到死亡,我們總會先想起一堆實務:預設醫療指示、立定遺囑、分配資產、喪葬禮儀。可是,在回歸大地之外,我們的身體還可以做些什麼?末期癌症病人馮敏瑜已申請成為「大體老...
遺體捐贈 在 果籽 Facebook 八卦
關生和孔姨勞碌大半生,遇上了彼此,過着充滿愛的下半生。他們更打算過身後一起當無言老師,把愛傳下去:bit.ly/2yxAwTX
#開心孖寶
===============
►【周末專案】親屬可接觸遺體 捐贈紀錄片導演:當大體老師不易 bit.ly/2yyN0L5
►【周末專案】無底線全奉獻 妻由反對到接受夫捐贈遺體 bit.ly/2l7tP5p
===============
請即 Follow 果籽 instagram👉as.appleseed
2017 果籽繼續認真知味。緊貼報道,即睇 as.appledaily.com
遺體捐贈 在 藍橘子 Facebook 八卦
【在器官農場出生的我】(中)
(上)http://bit.ly/2Cw8rgw
我推開門進去,純白色的房間使人眼睛不知該如何對焦,物品失去應有的輪廓,還令人無法集中思考。
那女孩看見我進來,只是抬起頭向我莞爾一笑後,便繼續專注的玩面前的玩具。
我全身都禁不住顫抖,簡直無法置信眼前竟然出現一個跟我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女孩把一個三角立方體拿在手上,試圖放進一個四方形的框子裡,她一直扭動手腕嘗試其他角度,可是到最後都沒有成功。
「應該放進這裡吧?」我蹲下來,輕輕牽著她的手,移動到三角形的框框前,積木咚一聲掉進去。
女孩看見後大喜,流露出燦爛的笑容。
「她…怎麼了?」我問接待處小姐。
「這裡所有容器智商雖然正常,但都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也從來沒有接觸過外界,以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麻煩…?」
「就宛如人類不斷要上太空一樣,只要他們不知道有外面的世界,就不會想離開這裡。
這些都是人類的思維衝動,一個嬰兒看到按鈕就會想按下去,有門就會想打開看看外面。有了名字,就會想到替他們改名字的人…會產生『牽掛』。
妳剛才也看見了,我們的所有牆壁、通道、閘門、升降機都盡量避免令他們有『開啟』『出入口』『外界』的按鈕和標示。」
「妳一直說容器,到底是什麼?!」我不禁問。
「小姐,妳真的是病人的家屬嗎?怎麼好像什麼都不知道?」接待處小姐。
「呃…我是她的親戚,想瞭解一下Rebirth。將來…或許會用到也說不定。」我。
「算了,免得妳會投訴我,你們這些有錢人都這樣,我現在就詳情解釋一次吧。Rebirth是一個器官農場,利用嬰兒的DNA去培植出器官和血液。」
「他們是複製人?!」
「準確來說…不是。我簡單打個譬如好了,某些大型連鎖餐廳所用的肉都是基因培植出來的肉,妳有聽說過吧?!有些雞天生出來只有胸肉、脾肉、雞翅,沒有腿、沒有頭、沒有排洩系統,內臟僅留下維持肉塊保存的器官。
這種肉塊,你會稱牠們是雞嗎?
這些容器都一樣,我們用客戶嬰兒的臍帶,培植出一個器官容器,用作將來嬰兒有病的話,有100%吻合的器官和血液可以替換。如妳所見,US0321才剛進行了器官移植的手術。」
聽完接待處小姐的解釋,我就想起剛剛才痊癒的遺傳病,前一陣子,進行了一次大手術,接著病就迅速的好起來了…
醫院醫生跟我說過,我是個幸運的孩子,原來就是這個意思…
就在這個時候,本來坐在地上使勁的搖晃著盒子的女孩,突然口吐白沫,僵在地上全身抽搐。接待處小姐像是例行工事一樣,用手上的平板電腦呼叫救援。
沒多久,幾個穿白袍的醫生走進來幫女孩注射了幾支針,確認沒有生命危險後就把她搬回床上,任由她繼續抽搐嘔吐。
「他們會死吧?」我。
「你會在意農場裡的動物死活嗎?」接待處小姐反問。
本來,我以為自己只是父母生下來的瑕疵品,看到那封信時,還以為父母想找個替代我的健康女孩,沒想到…
探訪時間完結了,接待處小姐若無其事的帶我離開,這刻我的心情沉重得像石沉大海一樣,腦海一直浮現出女孩在地上不斷抽搐,被那些醫生當作垃圾一樣擱在床上的畫面。
來到Rebirth的大堂,中午時分熾熱的陽光正射進大廈內,但我卻一直發冷顫抖。
「這種事合法嗎?」我在離開時問。
「咦?!」接待處小姐。
「培植這些容器,合法嗎?!」我重覆問題。
「有世界的灰色地帶比妳想像大很多呢。妳平常在電視上看到的明星,政府官員,有地位的富商都是我們的客戶。」
「如果這件事被公開的話,全世界都會大亂吧…?」我。
接待處小姐輕蔑的笑了一下:「很高興今天為妳服務,不過我建議妳回家上網搜查一下,再決定是否成為我們的客戶吧。」
她給了我一張名片,上面沒有寫Rebirth,而是看起來一間名字很普通的集團『華實集團』。
離開了Rebirth大樓,我便去了圖書館用電腦搜查這集團的資料,沒想到有一大堆新聞報導…也許是名字太普通才令人記不住。
這些報導全都是集團舉辨的慈善活動,不單止捐錢,其中一篇報導還說,這集團要求上千名員工定期捐血,還要簽署遺體捐贈器官同意書,死後將全身器官捐出。
我知道,這上千名的不是「員工」。
而是Rebirth培植出來的嬰兒!
US0321的手臂上有無數的針孔,這就是所謂的「定期捐血」吧?!如果Rebirth的客戶幸運地一生健康,沒機會用到那些培植出來的容器,容器死後就會將器官捐給醫院。
Rebirth的行為無疑是不合法、也不合乎道德。
但只要在這件事上加上美麗的修飾,就是有錢人回饋社會大眾,就算是窮人亦能受惠。
回家後,父母看來沒打算將這件事告訴我,我的生活也重回正軌。
可是…只要想到有一個後備的自己在別的地方生存著,每一下呼吸、心跳、脈絡跳動,都只為了作為我的替代品。
US0321隨時都有可能被挖走其中一個內臟,甚至在無知的情況下死去,就使我無法入眠。
一星期後,我再次來到Rebirth,接待處還是同一樣的女人。
「我想見一下US0321。」
「這裡不是兒童院探訪喔。」接待處小姐。
「我…我知道…」
接待處小姐還是一樣的態度冷淡,帶著我到女孩的房間,正當我想推門進去的時候,她跟我說了一句話:
「對了,我有一點小建議。」
我回頭,她正用銳利的眼神看著我。
「別打算耍什麼花樣,Rebirth除了能制造容器,還能培植出一個『正常的人』。」接待處小姐。
「什麼…什麼意思?」
就在這個時候,房間外有一道人影走進來,我定睛一看…
發現是個跟接待處小姐一模一樣的培植人!
「我們能培植出相同的總統、高官、明星…就算他們死了,隔天就會有一個全新的他出現在大眾面前。」
當然了,也能培植妳的父母,或另一個你!
(待續)
喜歡故事,記得讚好 & 分享!
或留個言以示支持
*下集結局*
3月21日連載!
我知道,我的讀者口味都不是一般人。
若果你喜歡我的故事口味,一定喜歡以下這套電影!
#US #我們異
電影預告: https://youtu.be/cmBiyOhIabE
遺體捐贈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我寧願你在我親人身上落錯刀,總好過將來在其他病人身上落錯刀。』大體老師的親屬與我們分享這番說話,令我相當感動。」三年級醫學生馮子珊說。提到死亡,我們總會先想起一堆實務:預設醫療指示、立定遺囑、分配資產、喪葬禮儀。可是,在回歸大地之外,我們的身體還可以做些什麼?末期癌症病人馮敏瑜已申請成為「大體老師」,死後捐出遺體讓醫科生學習。「人生很短,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既然可以物盡其用幫到人,又可以另一方式延續生命,why not?」
「計劃死亡之後的事情,亦代表要計劃死亡之前的事情。人人都知道終有一日要面對死亡,不過是否代表每個人都能夠按此計劃人生?」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陳立基如是說。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的醫學院,分別設立了遺體捐贈計劃,鼓勵人們死後捐出身體作醫學及教學用途。成為「老師」,可以是亡者的新使命。
延伸閱讀
【93歲王秀雲婆婆 死亡是在花旁睡覺】https://goo.gl/0W0BnW
【亞洲人為何特別怕死】 https://goo.gl/gPQKTb
【物盡其用:我的親人是大體老師】 https://goo.gl/zYp5oO
香港大學「大體老師」:http://www.med.hku.hk/bdp/index.html
中文大學「無言老師」:http://www.sbs.cuhk.edu.hk/bd/
明周娛樂: https://bka.mpweekly.com
明周文化: https://bkb.mpweekly.com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mings.mpweekly.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WJWoK_SWOY/hqdefault.jpg)
遺體捐贈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m.facebook.com/travel.appleseed
某日,記者去看一齣有關遺體捐贈的台灣紀錄片,每看到片中丈夫摸妻子遺體抽泣,記者都忍不住同流淚。惟身旁男子不為所動,離場時與記者對話更是異常冷靜,此時他遞上名片──「伍桂麟(Pasu),遺體防腐師」,難怪。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mLc2EMQxwA/hqdefault.jpg)
遺體捐贈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一個不明所以的戲名,一齣紀錄片,以捐贈遺體為題材,聽起來是一個毫不吸引的組合。討論生死不用濫情,從死亡談生命,一樣可以。
《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是每逢星期一下午的解剖課的時候,片中主角林先生到輔仁大學探望已經成為儲備老師的林太太的時候,是林氏父女看着林太太下葬的時候。拍攝歷時兩年,導演陳志漢再花上一年剪接,他眼中的每一個午後,都在探討活着與死亡。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8mnPEauEEI/hqdefault.jpg)
遺體捐贈 在 器捐還是大體捐?同意書你簽了嗎?認識器官捐贈與 ... - YouTube 的八卦
當親人過世,有些人第一時間找的,居然不是禮儀公司!為什麼呢?? 原來他們簽屬了「 捐贈 同意書」 一個同意用 捐贈 自己的身體,來拯救其他生命的同意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