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環南市場爆出累積確診22例,分別於5/25有3人確診,5/31有2人、6/6日1人、6/8日1人、6/10日1人、6/12日1人、6/11日1人、6/12日1人、6/13日3人、6/14日2人、6/18日3人、6/20日2人、6/21日1人.
.
環南市場是萬華的大型市場,或者說,是北台灣最大的家禽零批場,只要是萬華人,沒人不知道這個地方,無論是做生意的還是一般家庭,都來過這裡買菜.
.
令人驚訝的是,當萬華人陷入一片恐慌之際,PTT柯糞的反應是,「累積確診」不對,怎麼可以把5/25日算到今天上,這是在製造恐慌,實在讓人無言.
.
看來,柯糞們是把過往以來至今累計的確診數,全都算在5/25日頭上了.
.
柯文哲曾說過,確診數要看趨勢,5/25日不過3人確診,從6月到現在,累積的21人數字,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直到前天,都還有人確診,pcr是有延遲的,這些數字,都還在通報途中.
.
所以不是什麼「拿過去的數字算在今天的帳上」,而是「今天的數字跟過去一直有關連,不曾停止」,同一個地方,一直不斷出現確診數,就代表那個地方仍然有隱藏的傳播鏈,只是還沒被發現,尚未大爆發而已,神父希望,柯糞不要跟柯文哲一樣,士林長照了48確診3死,他才學到了一課,恩,原來武漢肺炎是有潛伏期的.
.
而別忘了,北市府只有在6月9日、11日、18日三度出動快篩隊到環南市場快篩,共篩780人,有2人確診,但快篩率僅占攤商工作人數2800人的28%.
.
環南市場和北農有密切往來,原本排6梯次篩檢,剩3次,後面梯次的攤商篩不到,自治會長要求全都篩,市政府竟回「要支援打疫苗」.
.
有攤商排了3次隊,才找到自己的名字,市場處的回應是,
.
「快篩不是每個人都有,是攤位抽幾位出來做快篩,沒有你的名字,就自己去外面做快篩.」
.
在萬華環南市場的確診趨勢,就是一直都有人確診,內部有許多隱藏感染源,and,柯文哲所謂以打游擊戰的方式,殲滅感染源,原來就是打到一半,跑掉,然後當作這地方沒事,他已經做完該做的事了,感染源被殲滅了.
.
沒記錯的話,6/19日,柯市府關掉了剝皮寮快篩站,黃珊珊稱「萬華已不算是熱區」、「剝皮寮將設置這段抗疫過程紀錄,讓民眾知道萬華非常努力地在這場戰役中讓疫情降下來,功不可沒!」北市府則說,「在北市不斷努力下,萬華的盛行率已經明顯下降,證明當時的決策相當正確而及時.」柯文哲親赴現場,致贈醫院和醫護感謝狀,然而,後頭斗大的紅布卻相當刺眼,「謝謝柯市長、黃副市長,剝皮寮快篩站功成身退.」不知道是要謝謝醫護,還是謝謝他們自己,彷彿萬華的疫情已經終止,防疫馬到成功,一切歌舞昇平.
.
然而,同一時間,環南市場仍然出現確診,北農的群聚正在發生,然後是士林長照機構,差不多就是烈火正在熊熊燃燒時,一群人卻聚在外頭開營火晚會,他們高聲慶祝,屋內的火災已經平息了.
.
這令人想起中共的防疫模式,疫情蔓延之時,馬照跑,舞照跳,當確診數不斷攀升,卻稱疫情「可防可控」,要人民「相信政府相信黨」,然後開始「武漢加油」,各種「抗疫英雄」出現,最後,直到現在,中國面對各國的質疑,居然大喊「武漢團隊應該得諾貝爾獎」.
.
他們看似在激勵武漢人,同理武漢人,實際上,是在遮掩真相,逃避自己的責任,要武漢的人們擱置懷疑,相信疫情已經結束了,問題已經解決了,不准抱怨,不要有聲音,於是武漢人的痛苦和懷疑,全都隱沒在一群正能量的打氣聲之中.
.
越打,越洩氣,越加油,越鬱悶,當所有人堅信問題已經不再發生,真正受苦的人,卻無法發出聲來.
.
所以神父說,萬華人,不要窮到只剩下打氣加油的聲音,不要冤枉到被各種滿溢的糖蜜,堵塞自己的嘴,那不是歌頌,是毒藥.
.
那不是疫苗,是安慰劑.
.
不要把自己的安危,和政客的利益掛在一起,任由他們代替你說話,任由他們來詮釋你自己,儘管那可能是好聽的,看起來和你站在一起,為你打抱不平,事實上,是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誤.
.
每一種話語,都有兩種意涵,而那背後,往往都別有深意,說著「功成身退」,其實是「功在他,資源可以撤了」,當剝皮寮撤的當下,前幾天無論在環南,還是北農,篩不到的都會叫你自己去篩,你自己去篩,去哪篩呢?去剝皮寮,然後就關門了,這顯然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全世界沒有快篩站是只做36天就「功德圓滿」,沒有一個確診數破千的區域是36天後「不再是熱區」,沒有病毒還在潛伏的時候,疫情還沒穩定的時候,就說要撤走,因為「附近商家和居民認為生意受影響,連署希望遷走快篩站.」然後市府「從善如流」,這些打蛇隨棍上,就是欺民眾不懂而已.
.
快篩站,就是疫情嚴重之處的眼睛,因為快篩的邏輯,就是在風險處高的地方,才準確,才能避免偽陰偽陽的問題,就算疫情緩和了一些,這個眼睛仍然必須監看著,避免再度爆發,如果為了附近人的生意,觀感,就可以當作撤掉的理由,這就好像生病的人撤掉了自己的眼睛,以為看不到,就沒有事了,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犧牲整個萬華的安全.
.
而有趣的是,剝皮寮將轉型為疫苗注射站,這是令「撤站」難以反駁的,環南市場快篩篩不到,也是因為「要支援打疫苗」,你不但不能反對,還得點頭贊同,因為打疫苗是好事阿,但是快篩還是要做啊,用好事來掩蓋壞事,一向都是柯市府的意圖.
.
後來我才知道,為什麼柯文哲整天嚷嚷著要疫苗了,因為打疫苗這件事,是最沒有成本的防疫方法,什麼都沒做,就喊著「打疫苗」,好像已經做了什麼一樣,不斷的要疫苗、索取疫苗,還可以掩蓋自己製造的問題,就連北農和市場處,別人問他,有做什麼防疫措施?呃,有阿,我有爭取疫苗,出一張嘴就行了.
.
此種賊頭賊腦式的防疫,上行下效,當柯文哲終於說出了新戰術,「北農爆發群聚確診,4000人若要每週快篩可能太慢,因此全部抓去打疫苗」,稱這是「暴力處理」北市爆發士林長照機構群聚,接下來的戰略,就是「將太難處理的就先打疫苗」,把疫苗當成治療劑,這就像內射了以後才開始戴保險套一樣,疫苗產生保護力是在兩周後,就算打了再多人,也沒辦法遏止當下的傳播鏈和已經得病的感染者,當這個戰術動到了遊民身上,遊民也要優先打,就可以知道,這不是在打疫苗,而是在打麻醉劑,柯文哲施打在眾家媒體和市民腦中,產生了「阿北很會做事」的幻覺.
.
打疫苗,是不能阻止當下正在傳播的病毒,只有快篩、疫調、匡列、隔離,才能阻止傳播鏈,在北農事件爆發前幾周,中央曾經要求北市府在北農設置快篩站,柯文哲的理由是「剝皮寮快篩站就在北農旁邊,所以才不設.」他說,自己是醫學專業人士,行不行他很清楚,旁邊就有快篩站,直接帶去剝皮寮做就好,沒有必要口水.
.
這本身就是在吐痰,又是一個瞞天大謊,剝皮寮和北農,一個在北,一個在南,相隔將近3公里,走路要半小時以上,而你自己就說北農的人來自全台各地,請問不設快篩,走路到剝皮寮,是要給鬼篩嗎?關了以後,出事又把剝皮寮團隊調到北農去,這不是在自打臉嗎?有何專業可言?
.
中共模式的防疫,並不適用於台灣.
.
所謂中共模式,第一,就是口號式的防疫,無論是什麼冷區殲滅戰,熱區圍堵戰,同心圓掃描,精準疫調追殺,再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台北做得到清零,這些都是在務虛,而不是務實,當市場處或北農,都開始柯文哲化了,別人問他做了什麼,他們說,我有畫同心圓阿,這就跟當初美中台三角型差不多,都是在麻痺大眾,我都處理好了,這裡已經安全了.
.
於是放任著疫病不斷蔓延,傷口不停潰爛,問題不停惡化,人們卻當作沒這回事,因為他說,他已經做好了.
.
近來,有一位s小姐接受政論節目的訪談,她說,她媽媽在北農工作,是個派遣工,然後,突然有天,她周遭的正式員工突然都不上班了,她以為是請假,於是她向往常一樣繼續包著蔬果.
.
主持人問s小姐,沒有人告訴她,那些人都已經確診了嗎?s小姐氣憤的說,沒有,都沒有人說,她媽媽就繼續包著蔬菜,直到有天,發燒了,她覺得很不舒服,但是包裝很大量,需要有人做,她休息一天後,又回去工作,後來真的不行了,就躺在家休息,直到她的父親有天跌倒,送到醫院,然後,父親和母親都確診了,包括她的姪女.
.
她越說越氣憤,直到主持人問,她的爸媽現在怎麼樣了,她的聲音才垮了下來,說,爸爸已經過世了,十天後就過世了,然後24小時就火化掉,也見不到最後一面.
.
她的聲音很令人動容,那是從最堅強到最脆弱的那一瞬間,她說,這個病毒是專門欺負老人家的.
.
她的媽媽同事確診,她並沒有被告知,等到染疫後,也沒有人來做疫調,公司也沒有一通電話過來,彷彿她媽媽不存在一樣.
.
更讓人無言以對的是,她媽媽的其他同事打電話過來,說端午節可以過來拿粽子,他們才知道,原來她媽媽確診了.
.
她問公司現在怎麼樣?她的同事回答,沒有什麼事發生,就像以前一樣營運著.
.
就像一個巨大而無視生命的機器一般,當有人捲入齒輪縫中,它看見了,無語,然後繼續轉動,發出嘎茲嘎茲的聲響,彷彿只是捲落了一小片鐵屑一樣,這一個被包裝得好好的芭樂,這一個,被隱藏得很好的,負責供應大台北蔬果的生命線.
.
台北人,這就是真相.
.
同樣的情況,亦發生在台北各處,環南市場有攤商的女兒確診,父母照常去擺攤,市府沒有匡列,沒有篩檢,所幸自治會主動請他篩檢,然後他們自己消毒三天-這跟市場處說的每天都有消毒完全不同.
.
這發生在6月20日的通報,抓接觸者、篩檢、消毒,全都是民眾自己來.
.
士林長照機構,6月8日出現確診者即通報,9日機構自費快篩,篩出一位確診者,衛生局僅在電話一端遙控指示.
.
12日出現第三位,14日發現事態嚴重,開始進駐.
.
荒唐的是,台北市知情後卻不做疫調、隔離、全院快篩,只有要求落實分艙分流、加強清消,事後卻指控機構隱匿,稱該機構並沒有通報、清空住民和清銷.
.
他好像把自己應該做的事,直接轉嫁到對方身上,這令人想到台北市政府之前發新聞稿直接指控萬華基層醫院卸責一樣荒謬,這幾乎成為了他們的sop,惡人先告狀.
.
他們似乎也根本忽略了他們的指令不可行,一個機構根本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獨自處理一個群聚的疫情,他們好像在幻想,「恩,什麼都不做,他們自己就會變好」,他們只要像個客人一樣,在旁邊點餐提出需求就好了,分艙分流,長照機構沒有空間,分人照顧,沒有人手,接觸者需隔離,恩,去哪隔離?這些躺在病床上沒有自理能力的人誰管?這應該是公家機關要介入的事情,卻沒有積極介入處理.
.
長照機構說,
.
「衛生局甚至有要求長者們自己去快篩站,但長者都插管了,根本無法去快篩站,我們已經等了好多天了!」
.
然後所有住民的肺,像花火一樣,被點燃,噴發,喘息,咳嗽.
.
更慘的還在後頭,副市長黃姍姍居然說,「北市衛生局全面接管未耽誤任何時間,全程都有向家屬說明,開說明會,無人有任何不滿.」
.
家屬出面痛斥,黃珊珊說謊,根本沒有說明會,他們很不滿.
.
防疫,不能靠精神勝利法,烙的狠話一次比一次還狠,想的方法如此天馬行空,應該腳踏實地去做的,卻不必去做,柯文哲口中的每一次殲滅、殲滅、再殲滅,由副市長複頌,殲滅不了病毒,卻殲滅不少台北人.
.
防疫,也不是靠自我安慰,我常說,這社會氛圍有點奇怪,不是極度悲觀,就是極度樂觀,極度悲觀以後轉變成極度樂觀,這是不正常的,引用一個瘋子當作是哲學家的話語,絲毫不查的媒體,傳遞自身自私的渴望,前幾天,還看到各大新聞台引用柯文哲的話語,說可以解封了,這是一種依據,市長說他會清零,可以開放電影院和美術館,呃,市長說,台北清零沒問題,麻煩的是同島一命,病毒會從外縣市進來.
.
我說,這媒體再怎麼不正常,或想解封想瘋狂了,或是缺乏編輯台,也不用如此,諸如此類的同心圓(其實是匡列)、冷區殲滅戰(其實是疫調),熱區圍堵戰(其實是篩檢),真的不用如此不學無術,不斷地放送這些柯學名詞來說得煞有介事,愚弄大眾,做為媒體,作為市長,請試著說人話,人民聽得懂的話.
.
第二種中國的防疫模式,就是剝奪你的認知,試圖掩蓋真相,使異議者、吹哨者禁聲.
.
柯文哲說,他對「北農群聚」這個用法有意見,他說,北農是陸陸續續感染的,不是群聚,北農組成不僅是萬華人,還有北北基,外縣市的人,不一定是在北農感染的,不要說北農群聚感染,沒那麼嚴重.
.
當我們不能說,群聚是群聚,取而代之的,就更多群聚,士林長照群聚,北藝工程群聚,環南市場群聚,群聚的概念被脅持了,群聚並不存在,如此一來,就是把群聚當日常,人們習慣各種各式各樣的群聚,就像看到小貓在街頭巷弄裡展開貓的聚會,小鳥聚在一起歌唱,那不是群聚,是美妙的交響樂,是城市的共鳴,關於病毒的和歌.
.
當我們不能說,萬華是破口,很快的,整個台北都成為了破口-很不可思議的,北農、環南市場,都在萬華裡,當市長說著萬華不是破口,副市長要求別人道歉-破口消失了嗎?沒有,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為何?人們被鼓動否認事實,當作一種同情和維護,事實上,是被蓋布袋,在裡頭被悶殺,你要求他們做一點,恩,基本的事,他卻詫異地回答,我已經幫你制裁了污辱你的人了阿?當人們提出一點質疑和真相,他們說,你在污辱萬華.
.
於是在各種群聚爆發的現在,一隻柯糞在市長臉書留言「謝謝阿北沒有拋棄萬華!」
.
這是比悲傷還悲傷的故事,你的萬華不是你的萬華.
.
當你不能說,「我講一個比較慚愧的,其實全國20幾個縣市民眾,現在是一起陪雙北在坐牢.」這位市長便開始指控,病毒都是外縣市帶進來的,北農的確診者都是在外縣市感染的.
.
於是北農被圍堵起來,變成不能碰觸也不能介入,不能評論也不能被認知,一種難以言喻的地帶,裡面的人惶惶不安,外面的人罵聲連連,但是那個地帶是模糊的,我們不能定義,也不能清楚裡頭發生什麼事情,因為,不嚴重.
.
這不是在圍堵疫情,是在圍堵其他人的嘴.
.
萬華人需要的,不是在安危傾頹之間,強迫你堅強;不是在虛弱的時候,讚嘆你功不可沒;不是在你不安之時,欺騙你一切歲月靜好.
.
萬華人需要的是,不要失去自己的感知,讓自己的危機意識被麻痺,不要讓真實隨著虛偽一同腐蝕掉.
.
用偽善和同情與同仇敵愾,來掩飾一群人的腐敗.
.
在防疫之中,要避免的,是公正世界偏誤.
.
「這個世界對我是公平的,壞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若是別人發生了壞事,一定是他自己做了不好的事」.
.
後段,會造就檢討被害者,前段,「別人的不幸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則會造就一股莫名的自信,越到了危險的地方,越想像自己是安全的,屬於一種「擱置懷疑」.
.
為了成就這種「公平」,開始對每件事展開極度樂觀的想法,於是明明處於險境之中,卻還要完成一種「我執」,做跟平常一樣的事,或者是,去做你平常根本就不會去做的事,讓自己處於風險之中,也正因為完成了這種執念,每一個僥倖的心態,都成為了對自己的公正世界感到祥和的平安符.
.
越危險,越安全.
.
度過每一個危險,讓自己更加危險,更感到安全,這是在測試這個世界,屬於一種極度的自私.
.
我們樂觀的假定,別人總是安全的,他們有能力,可以維護自己的安全,而這份假定,並非出自於同理,而是來至於自私,對方的安全建立在必須使我優先安全的想像上,換句話說,對方是為了我們而存在的,我們主動消除了對方真正的存在.
.
當你看到報紙上的市場爆發了感染,儘管你很常去,我們會在看到當下篤定的說,「不對,我一定是安全的.」因為我去的地方是他邊緣的角落,儘管爆發感染,我去的地方,也一定是幸運的不帶有病毒的角落.
.
或者,我們會簡單的去否定感染,想像那並不是真的感染,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接著,我們會去否定別人去辨識他,當有人指出感染源,我們會抓著對方的手說「不對,那個地方並沒有感染.」
.
這個公正世界觀偏誤,放在個人身上,是可以理解的,放在牽涉他人福祉的公職身上,是不可理解的.
.
所以,士林長照,對方通報了,但我想,「事情一定沒有那麼嚴重」,其實是「它必須不嚴重」,這是為了我自身的幻想,我堅信機構會處理的很好,他們會自己分流,分艙,他們會自己隔離,他們會自己篩檢,他們要自己出錢做pcr,這對應的是一種幻想,「那個地方不會有病毒,不會爆發感染」,當這個幻想破滅後,對方根本沒有能力自己處理好自己,我們就會轉而破口大罵.
.
北農的事件,剛開始確診18名員工,北農說當中有所謂的「人力公司派遣員工」,不能算是台北農產的員工,他的視野,基本上就把某些人排擠出去,沒有真正的蘇格蘭人,萬一他染疫,他就不是蘇格蘭人.
.
這和柯文哲將北農確診者,區分為台北/基隆/新北是一樣的,他說目前為止確診的人台北市占不到一半,新北市、基隆市的一大堆;他說,疫調時他發現跨縣市疫調是一個問題,因為感染者戶籍不在台北.
.
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因為人員感染後來到北農上班,可是其戶籍不在台北,所以在疫調時,他們發現這種跨縣市的疫調,是一個問題.」
.
當他的疫調只侷限在台北,剩下的,就不關他的事,是他們自己的事,他從頭到尾,都不認為北農有爆發群聚-至於散出去會怎麼樣呢?假定他們都是安全的,他們會自己保護自己,或者不會那麼嚴重,這就是「壞事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採取的抉擇,當其他地方縣市拼命匡列自身和北農蔬果市場相關的對象,他卻當作這些人都不存在一樣,不屬於這裡,明明用常理來看,「擴散全台」這個更大的風險,無視,以至於產生跟正常情況完全不符合的判斷.
.
環南市場也是相同的,只篩檢了3分之一的人,剩下的人呢?他們也是攤商,他們也繼續在市場,然後,仍然不斷持續出現確診,但這不重要了,我假定了「這樣就安全了」,「他們必須是安全的」,於是問題持續到現在.
.
當風險存在一定的範疇,人們會正視他,測量他,並試圖解決,但當風險超過了一定的範疇,人們自然而然產生了防衛機制卻是,恩,那不會發生,我認定他是安全的,我假裝他是不用理會的,因為「去想會變得很麻煩」,「事情會變得很嚴重」,於是,採取的不是面對,而是逃避,不是行動,是停止行動,這是為了「繞過危險趨近於危險」,產生的,不理性的思維.
.
當問題放著,自然會消失,隨著時間過去,就會被遺忘,直到災禍發生,徵兆開始出現,這樣不理性的思維,採取的是否定事實,或者是,責怪所有企圖破壞這個和諧想像的因子.
.
當我指著每個破口,覆蓋以安全,我們下意識地認為,他會自然而然的轉變成安全,但是現實往往並非如此,問題放著不管,只會越來越大而已.
.
這也是為什麼當危機尚未解除,卻想像危機不會發生,一切都很安全,沒有什麼,是比這更危險的一瞬.
.
這是一座認知的棺材,而台北市長將他抬進了台北.
.
神父建議,中央指揮中心,趕緊介入台北,等到棺材板打開,那就來不及了,我說的白話點,請陳時中取代柯文哲指揮台北的防疫工作.
.
我想,這不只是台北人的願望,也是台北衛生局、疾管科,殷切的盼望,每個人心中都有顆大石,儘管不能說,但心理都知道答案是什麼,他們士氣嚴重低落,他們舉步維艱,他們害怕被市長臭罵,恐懼的心已經蒙蔽了他們的雙眼,綁縛了他們的行動,他們僅學著自保,回溯到避罰服從取向的嬰兒,這讓他們不敢也不願去看那些危險的地方.
.
防疫是在和時間作戰,每一分每一秒,病毒都在蠢蠢欲動,稍一不慎,就是歷史的重演.
.
而我們的市長,似乎回到了原點,依舊還在嘗試錯誤中學習.
.
但是,這樣的學習和實驗背後,都是試圖呼吸的生命.
.
請指揮中心介入台北的防疫工作,唯有如此,防疫工作才能重新啟動,萬華,台北,台灣,乃至於台北市長,才能獲得救贖,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祈禱曙光乍現】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廖文強 Wen-Chiang Li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從來沒看清過身邊任何一張孤單的臉龐,只是任憑自己一再冷漠地在人群裡穿梭,然後漸漸忘記自己的模樣。 "The only place where poverty should be is in museums." -- Muhammad Yunus 願所有弱勢都能得到尊重與愛,願結構性的貧窮與壓...
遊民認定 在 Leslie talks to animals Facebook 八卦
我一直以來滿迴避於溝通導盲犬(這幾年來我的確有我的先入為主跟偏見),在上次的發文中,我卻意外的獲得很多我未曾瞭解的觀念。
例如Anke Tseng 說:「我姐是導盲犬的寄養家庭。她說,換個角度想,導盲犬是唯一一個可以每天有人陪在身邊24小時的狗狗,這也是一種幸福喔!如果以正常的家庭來說,大家都是要上班,也是有跟其他朋友社交的活動,所以還是會跟自家寵物分離幾個小時等。但導盲犬不一樣,盲人無論上課、上班,甚至外出活動,都一定會帶著他。而且盲人們也很愛護導盲犬的,24小時形影不離喔!」
例如 Meng Wu說:「我記得之前有看過寄養訓練家庭的分享,受訓犬是絕不能挨打的,任何方式都不能(用手用道具都不可以),養成受訓犬對人類全然的信任與放鬆。有一段影片是訓練人員拿著棍子作勢要打受訓犬,但受訓犬完全沒有任何緊張的反應,乖乖的坐著還搖尾巴哈哈哈的吐舌,訓練人員說這就是完全沒挨打過的狗,非常穩定,才能服務盲人朋友~拍攝該影片的訓練人員說,之前新聞有個盲人對導盲犬施暴,那隻導盲犬可能就因此無法再工作了....(但之後的消息是那隻可憐的狗兒沒有因此喪失對人類的信任,還有到下一位盲人朋友身邊工作)」
看著這些留言,我想著:「我想我可能有什麼誤會」、「下次,我也想試試看跟導盲犬聊天,暸解他們的生活。」
今天又看到這篇由使用導盲犬10年的全盲視障者寫出的接觸導盲犬經驗與論點,我想,的確有很多關於導盲犬的觀念與偏見,我們可以一起調整。 :)
【導盲犬快樂嗎?】(文非常長)
很少在粉絲頁寫這麼嚴肅的話題,因為昨天在某個寵物溝通師的粉專裡的其中一張照片,看到下面的討論串。裡面的一些留言讓我感覺到,許多人對導盲犬的生活還是處在一知半解的狀態,所以有了許多誤導的言論,甚至連該寵物溝通師透露出來的言語也是認為導盲犬很可憐,所以促使我有了寫這篇文章的念頭。
在討論導盲犬快不快樂的話題之前,我想先闡述一個議題,就是「隨心所欲」這四個字。
人類生活在文明的社會,許多行為受到規範、須符合這個社會的秩序及規範,例如不能想便溺就隨地大小便、公眾場合要注意講話音量等等等,「隨心所欲」我認為是建立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
而毛小孩也是如此。如果狗想吠叫就在家裡叫個一整天、想咬人就咬人、想吃東西就爬上路人的腿上乞食,我們會怎麼認定牠們呢?是「好可愛」「過好爽」,還是「沒禮貌」「影響到他人了」?
《沒有工作意願的導盲犬不會被強迫!》
不是每一隻導盲幼犬都會成功訓練成能工作的導盲犬。導盲幼犬中,以拉不拉多為例,成功成為導盲犬的比例,平均大概只有5成。除了少數的行為偏差之外,有許多是因為個性不適合或者是生理狀態例如嚴重過敏而被淘汰。
個性不適合的例如太暴衝或者是太懶散。所謂的懶散,就是工作意願低落。看到導盲鞍就不太願意出門、套鞍走路的時候速度非常緩慢,而拿下鞍具之後卻「走甘那飛」(台)等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是工作意願低落的表現。當然,就像教導小孩一樣,大多數的小孩一開始也都沒有很愛上學的。而訓練師會用循循誘導的方式,讓狗狗對於工作這事情有好的聯想與聯結,進而愛上這個工作。有沒有效果呢?因狗而異。所以如果經過多方評估確定狗狗無工作意願,這隻狗會直接被淘汰,也就是收養。
換句話說,會當上導盲犬的狗狗,一定是對這份工作有相當熱情的。
我再舉個例子來說,大家可以看Nikki帶我走路的時候,那尾巴搖擺的幅度是如何呢?其實如果只是平常牽著他沒上鞍,她的尾巴可沒有搖的這麼起勁。而她只要看到我拿著導盲鞍,總是非常迫不及待的走到門口等我幫她套鞍。
這代表什麼呢?代表「工作」帶給她快樂、自信。狗不像人會偽裝、更不像人類會刻意討好而假裝喜歡。狗狗是很直接的,如果不喜歡導盲這個任務,你們認為她會為了討好我而把尾巴翹的高高的嗎?當然不會。
所以導盲犬他們不認為這是工作,因為一開始的訓練方式就不會讓他們認為這是個工作;相反地,我的Journey跟Nikki都把這個「工作」當成是自信的來源,他們喜歡帶我走路,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跟我有良好互動。
所以再說一次,
不想導盲的狗不會成為導盲犬。
《狗狗需要的是什麼?錦衣玉食還是主人的陪伴?》
大家不曉得對一個新聞有沒有印象。記得大概三個月前,有一個拾荒伯伯(還是遊民)抱著他生病的狗向社會大眾求救,請大家幫他救救他的狗。他沒有什麼收入,但他去哪裡都帶著他的狗,有飯吃就跟狗狗你一口我一口。他的狗有豐衣足食嗎?我想跟許多家犬來相比,可能是沒有的。
但是為什麼他的狗一直沒有離開他反而死忠地跟在旁邊?
因為他能給狗狗的東西就是狗最想要的─愛與陪伴。
我一直認為導盲犬比9成5以上的家犬都還要幸福。除了我們能給他足夠的飲食與醫療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們到哪裡都能帶著他。導盲犬能陪我去餐廳吃飯、能陪我入住旅館、能陪我去聽音樂會、能陪我去博物館、能陪我搭高鐵、甚至還能跟我一起搭飛機坐在我的腳底下。不管我去哪,只要是公共場所,他都能夠一起去。
從我的上一隻導盲犬Journey開始,到現在服役9個月的Nikki,我們幾乎可以說是24小時形影不離的。其他的家犬,大部分都是在家自己等個10個小時,主人回來了,抽個20分鐘帶他出去散步。家裡也許也有充足的食物可以吃,但狗狗最需要的陪伴呢?大部分的家犬應該都沒有辦法像導盲犬這樣幾乎隨時都在自己主人身邊。
所以說,如果以「主人的陪伴」這點切入,導盲犬跟一般家犬哪一邊獲得的比較多呢?
《導盲犬的工作時間很長,很可憐!》
針對這點我想說明一下,導盲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導,你覺得我們視障者一天走在外面馬路上的時間有多少呢?加起來一小時?兩小時?以我自己來說,如果那天只有單純的工作,那麼從家裡走到捷運站、然後去工作的地方、工作完再回家,真正在走路的狀態,來回大概半小時,頂多40分鐘吧!
而除了這走路的40分鐘之外,Nikki幾乎都是趴著呼呼大睡的!三不五時還可以獲得我從包包裡幫他帶的零食,吃完睡、睡飽起來再吃。你說他過得爽不爽?40分鐘的工時長不長....就自行評斷吧!
《導盲犬想上廁所都要忍,很可憐?》
這個帽子就扣得更大了。我想先問問各位,你們如果想上廁所,是不是也會稍微忍一下到廁所再解放呢?應該不會隨地便溺吧?(當然,某些比較沒有公德心的族群例外...)這就是我在最前面講的,隨心所欲是建立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
導盲犬也是如此。我想他上廁所的次數可能還比一些工作繁忙的上班族還多。狗狗大概6小時要上一次廁所,依據喝水量以及各自的代謝能力有差異。因為導盲犬要跟我們一同出入公共場所,為了避免他們的隨心所欲造成大家還有我自己的困擾,所以對於上廁所這一塊,從小就會給予「定時上廁所」的訓練。
因為我作息比較晚的關係,Nikki大概是早上10點、下午5點、下午9點以及凌晨2點會各上一次廁所,大便的話則是在第一次以及第二或第三次尿尿後會一起解決。當然這只是平均的狀態,如果當天出去玩、天氣較熱我給他喝比較多水,我讓他上廁所的頻率自然就會變高。因為他的食物、飲水都是由我給予的,因此我很清楚他大概何時會需要上廁所。
當然,人有三急,狗也不例外。他們也是有表達意願的權利,他表達的時候我是否能夠理解,這就端看我與他的默契。當上廁所時間還沒到,但是Nikki已經很想上廁所時,他會表現得比較急躁且會一直碰我,我就能清楚感覺到而會趕快帶她到室外上廁所。當然她這種有規矩、有禮貌,是訓練出來的沒錯,但這並不影響他的生理健康或者心理狀態;我們人類不也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嗎?還是你們覺得帶著一隻狗出門,她想尿就尿在店門口、大便在餐廳裡面,這樣對狗對主人還有對其他人來說,也是種過爽爽隨心所欲呢?
《導盲犬不能吃的爽爽睡的爽爽,一定不快樂?》
有人會跟我說,「狗就是想要這邊聞那邊聞啊,這樣他才快樂!」OK,導盲犬是被禁止「撿拾地上的食物」,這一點絕對是站在保護他們的立場而訂定的。沒上班的時候他們可也是聞地板聞的很起勁,但是我的Nikki不會去撿地上的食物來吃。
我有一個朋友,狗狗在散步的時候撿了社區草地上的東西吃了,吃到老鼠藥,痛苦地吐了兩三天就走了。你覺得,換作是你,你能夠承受幾次這種痛呢?讓狗狗自由撿拾路邊地上的包子、水果吃,再來跟我說「這樣他們過很爽」,難道你們認為給予他們這種自由就是真正的愛嗎....那為何我們要教導孩子,不能亂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呢?
Nikki沒上鞍的時候跟緝毒犬沒兩樣,我並無禁止她嗅聞,只是不准她撿地上的東西吃,這是保護她,而非害她。
《盲人看不到,不可能帶導盲犬去玩,所以他們很可憐?》
會特別寫出這一點,就是因為看到這樣的言論讓我覺得很荒謬。我從14歲開始就過著全盲的生活,的確我會比一般人更不方便,但我會自己想辦法過生活,我甚至在19歲的時候就「獨自」買機票出國飛到新加坡。是的,我是獨自打著手杖搭大眾運輸從台北到桃園機場搭飛機的(當然到了機場有地勤引導)。不過除了狗以外的生活並非重點,所以我在這裡不多談,但「盲人看不到所以不可能帶狗出去玩」,這句話實在是天大的誤會了!
在我還沒認識現在的老婆之前,有大概一年多我是獨自住在唭哩岸捷運站附近的。那時候我一個星期會抽出兩天的下午,自己帶Journey去台北護理學院玩球,路程從我家開始走的話大概是20分鐘。偶爾會有朋友陪同,但大多時候都是我獨自一人前往。既然Journey是導盲犬,到北護自然是小事一樁。
至於我怎麼知道怎麼去?嘿!我是眼睛看不到而已好嗎?我沒有了眼睛,我有嘴巴、我有手,我可以先詢問朋友哪裡有狗狗可以去玩的地方啊!先請朋友帶我走過一次,我會記得路線,Journey也會幫我記路啊!下一次我就可以自己前往了!我們只是眼睛看不到,並不代表我們沒有一般正常的朋友可以詢問請求幫忙。我使用導盲犬已經10年了,除非下雨,不然只要我放假沒事,都是會帶狗去玩的,因為導盲犬可以搭捷運,我們能去的地方還更多呢!
很多東西是端看有沒有心想做,而不是有眼睛就一定做得到。
寫到這裡,我想再次重申的是,工作中的導盲犬沒有很可憐,也沒有不快樂,他們的臉天生就是這麼討人喜歡讓人心疼,但不代表他們過得很苦!許多人因為沒有機會接觸到導盲犬,所以會有過多不必要的想像與揣測。
至於狗狗如果很快樂為何要退休?在我認為,退休只是我們人類心疼他,所以希望他卸下任務,但事實上狗真的想要退休、或者懂得什麼叫做退休嗎?因為我們都不是狗,所以我無法給予真正的答案。但我可以告訴你們,Journey退休後,在去年聖誕節的時候有短暫回我家住了六天,那時候她看到我出門前拿出Nikki的導盲鞍,她非常非常興奮地想要來套鞍......這個反應,你們覺得她對於「導盲」這個任務,想法是什麼呢?
以上,就是我想要給予大家的訊息及觀念,我不是專業的訓練師或者指導員,我只是一個使用導盲犬10年的全盲視障者。我本身就愛狗,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我的導盲犬,這些論點都是我的經驗,與大家分享。也希望社會大眾除了接受導盲犬之外,還能願意多花一點心力了解導盲犬與使用者之間那種互相依賴生活的關係,也謝謝你們願意花時間閱讀到這裡,希望我一點拙見能讓你們更了解導盲犬的生活!
2016.04.13更新
謝謝大家的關心與轉發文章
我有收到該寵物溝通師Leslie的訊息
在這裡先謝謝Leslie認真地看完大家留言
接受了這些導盲犬粉絲的意見
也願意認識導盲犬
我們在來回的訊息往返後
有共識做進一步的計劃
讓更多人能夠認識且貼近導盲犬的生活
這是個再好不過的結果了
就請各位靜候佳音
遊民認定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工程師、保全、醫師、業務員...
當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們,無論是勞心或是勞力,一一從崗位倒下,從人生的舞台上謝幕時,那些在上位的、有權勢的立委們,又何曾站在底層人民的角度思考過?
停擺各項重大法案的審議,民進黨整個卯起來就為了修改去年才甫通過的勞基法,將一例一修改成可以連上12天班,輪班間隔最短8小時,看準「勞資協商」絕對會變成「資說了算」,將資方利益最大化,這就是我們用選票選出來的代議士?
就是大家覺得自己命不值錢,拼命拿健康換錢,才要有勞基法的誕生,它是為了讓悲劇不要再發生而創造的底線。結果今天民進黨居然反過頭說它「讓勞工無法加班賺錢」?錢不夠是工資過低造成,怎麼會說加班不夠?
何等荒謬。
這種「我愛怎樣就要怎樣」的手段,跟當年的服貿強度關山有何差異?當年大選時,李敖一句「民進黨就是國民黨!」可真是字句珠璣了。
---
沒有協商、只有一場表面功夫公聽會、異議份子全部排除,這群委員為的就是跟資方打好關係,獲得自己利益的政客罷了。
選民呢?抱歉,你們無法給我利益,騙完你們的票之後你們就沒用了。這跟亂訂地方登山自治條例、藐視民主只有威權的地方議會,有100%像;只是這次,是不同法案,是中央政府。
勞方明明有人數優勢,卻因為四散各處、沒有凝聚一心,就變成了政治上的「弱勢」,這是何等諷刺又悲傷的事實?
失能的代議政治,只有靠人民自己來救。
關心政治,影響身邊的人一起來關心政治,就是改變現狀的唯一解藥。每個人有自己關心的方式,光是網路發聲、傳播討論,數量一大,幾十萬雙眼睛緊盯著,就足以造成巨大壓力。
---
網路無用、團結無用、民意沒用,錢最有用,是嗎?
我不這麼認為,否則,今天我們痛批的,絕對還是國民黨。
兩黨一樣爛?我更不這麼認為,事實上應該是「誰得了大權,沒有監督就會爛得徹底」,這叫人性。
今天踐踏民主的民進黨,明天必須讓他們知道,
什麼是被人民踐踏的感覺。
回家路上,突然沒來由地感到一陣委屈
很多畫面閃過了腦海
那個29歲的工程師
過勞死後
媽媽還是每天煮一杯咖啡放在他房間
假裝他沒有離開過
那個29歲的保全員
過勞死後
媽媽失去了這世界上唯一的親人
每天只能對著牆壁說話
付不出房租過著遊民般的生活
那個32歲的外科醫師
過勞倒下後
太太懷著大肚子快要臨盆,又帶著一個兩歲孩子
照顧著完全生活無法自理的老公
被公婆每天罵她剋夫
想死也不能死因為還要有個孩子要照顧
那個50多歲的銀行員
過勞變成植物人之後
太太拖著他跟因此放棄公費出國讀書的女兒要從13樓跳下來,被里長制止救下來
那個29歲的電器行員工
過勞死後至今快七年
家人還不敢跟他長期臥床的老父親說小兒子已經死了
那個39歲的業務員
過勞失能後
70幾歲的老媽媽拖著一身病痛照顧他
媽媽精神狀態嚴重崩潰
只能到處去責備全世界成為她生命的出口
還有更多更多的案例
光是能拿出證據通過勞保局認定過勞的勞工
就五天倒一個
我想到我下午還在想辦法幫他蒐集資料的那個個案
53歲保全員,被發現倒在工作崗位
送醫後失能無法表達
公司所有資料一概不提供
甚至被抓到提供假資料給勞檢
然後公司寧願推出一個課長以刑法使公務員刊載不實罪判刑4個月,也不願提供真實資料來證明勞工的過勞工時
家屬傳來的簡訊道盡對這世界公義的失望
我包包裡還放了一支因為過勞憂鬱症自殺個案的手機
等等還要幫他整理手機裡所有信件的資料
勞工一個一個倒下是現在職場上的事實
協助一案又一案,永遠做不完
勞工最後能夠得到補償的是少數
就算得到補償了,那都是廉價的正義(或者稱不上正義)
每個家屬在我面前哭喊
他只要他的小孩活過來或好起來
這些畫面我歷歷在目
這麼多的犧牲者你們看不見嗎?
你說你腦海中的畫面,是那些告訴你想多加班賺更多加班費的底層勞工
好,你告訴我這次修法哪一條可以讓勞工賺更多錢?哪一條?不過是讓勞工變相可以集中加班的話術罷了,集中加班就是加重過勞的結果阿
對你們來說不過就是文字上的修法
對我來說,那都是一條條的生命
莫忘初衷,如果你們曾經有過初衷!
遊民認定 在 廖文強 Wen-Chiang Liao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從來沒看清過身邊任何一張孤單的臉龐,只是任憑自己一再冷漠地在人群裡穿梭,然後漸漸忘記自己的模樣。
"The only place where poverty should be is in museums." -- Muhammad Yunus
願所有弱勢都能得到尊重與愛,願結構性的貧窮與壓迫不再。
廖文強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nChiangLiao
廖文強與壞神經樂團《那些你不敢解決的問題》專輯,各大唱片行現正熱銷中!
線上購買: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tw/album/na-xie-ni-bu-gan-jie-jue-de-wen-ti/id906564494?l=zh
◎iNDIEVOX
https://www.indievox.com/disc/7055
因為是廖文強自己在專輯裡最喜歡的歌,在原本拍攝的MV都完成後,忍不住放下吉他、拿起相機,自己當起導演完成這支音樂錄影帶。
歌曲說明了我們是如何強加自己的價值判斷在街友的生命上面,也反省了日常生活中被覺得習以為常的冷漠;而這種強行用強勢價值來評斷弱勢、用多數觀點來認定少數的霸道,在這個城市裡似乎到處都適用。不管是街友、路邊的攤販、社會運動上街頭的平凡老百姓,都用自己的生命,在點亮這個城市,但我們卻很少看清楚他們的輪廓,只是隱身在人群之中。
特別感謝陳嘎嘎專業又美麗的舞蹈,歌手以大素顏居家裝扮入鏡也是一大突破,希望這社會不再冷漠,希望每個孤單的靈魂都能得到尊重。
----
攝影:廖文強
特別感謝:陳嘎嘎、姜道、吳小白、漢強
----
如果你在找尋一張屬於你的專輯,這就是那些真正懂你的歌。
除了幫其他歌手寫歌之外,廖文強上一張專輯的「其實沒有那麼寂寞」在毫無宣傳預算的狀態下,衝出了四十萬觀看的好成績;話題作品「你聽過英雄聯盟嗎」也在一個月內得到超過五十萬人次的關注;「自卑」一曲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幫助許多人找回自我;而「到最後」這首歌在DEMO發佈當時,深植聽眾心中,也得到許多好評。
沉澱三年,這次廖文強帶著各懷鬼才的壞神經樂團一起出輯,新專輯《那些你不敢解決的問題》收錄了十三首歌,歌曲之間串連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以三首歌為一個段落,講述故事主角自我探索的起承轉合,再以專輯同名歌曲結尾,加上壞神經樂團充滿生命力的演奏和詞曲、和豐富多樣的音樂,陪你進行一段自我探索的「深度旅行」。
----
最孤單的人
詞曲、演唱:廖文強
編曲:廖文強與壞神經樂團
製作:廖文強、張天偉、林弼達、石啟瑞
你的腳步很慢 衣服有點亂
背影總透露出我們定義的孤單
你的頭髮很長 嘆息也很長
雙眼裡的世界我們總無法想像
你常常會咆哮 在開闊的街角
而我們被綁在電腦螢幕前乾笑
你偶爾會乞討 只為了求溫飽
而我們被推著往功成名就奔跑
在城市裡自由地移動
有時還跳著舞 唱著沒人懂的歌
用陌生的嫌惡眼神取暖
再投射到我們看不見的另一半
在城市裡自在地移動
有時也很冷靜 哼著自己的旋律
猜想你已看透各種人生
或許你才是這城市中 最清醒的人
在陽光下冷漠地移動
總選擇很諷刺 模糊自己的樣子
學著隱藏起自己的影子
才發現即使失去了自己 孤獨還是喧囂得那麼誠實
在陽光下沉默地移動
總選擇很安靜 忘記自己的聲音
寂寞總赤裸得讓人憎恨
或許我才是這城市中 最孤單的人
鼓:林弼達
電貝斯:石啟瑞
木吉他:廖文強
電吉他:張天偉
音效:廖文強
合聲:石啟瑞
OP:Linfair Music Publishing Ltd. 福茂著作權
----
「最孤單的人」來電答鈴下載代碼:
281997 (遠傳代碼)
858702 (其他電信代碼)
來電答鈴下載方式:
中華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即可完成
台哥大用戶:手機直撥803→按4→輸入代碼,即可完成
亞太用戶:手機直撥560→按2→按6選擇快速點歌→輸入代碼,即可完成
威寶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即可完成
遠傳用戶: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代碼即可下載;來電答鈴新選擇 : 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349982即可申裝全球流行指標音樂盒

遊民認定 在 遊民認定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八卦
提供遊民認定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遊民安置、遊民收容所問題、遊民意思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歡迎來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遊民認定 在 遊民認定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八卦
提供遊民認定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遊民安置、遊民收容所問題、遊民意思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歡迎來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