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之所以會對內傷身,通常是因為我們逃開它、壓抑它,導致它無法慢慢消退、平靜下來;而情緒會對外傷情、傷人,則多是我們表達的方式有誤。
真正的智慧是懂得分辨。以平靜的心,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以最大的勇氣,努力去爭取、改變能改變的事情。
真正的豁達,是遇到外在各種事件時,內心真正能不為所動。心不動,情緒自然不會輕易隨之起舞!同時,適當、適時地分享喜悅,能夠帶給身邊人更多歡喜與美好,何樂而不為呢!
摘錄自《#遇見完形的我》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完形學派有不少面對情緒的好方法,其中,陪伴自己的情緒,是我自己長期實踐的作法。另外,關於空椅法,我也曾經在直播中簡單帶過。
情緒是能量的表現之一,透過情緒,可以探知內在能量,並且將能量重新聚焦。那些卡在過去的未竟事務,淤積了許久的能量,可以經過接納而釋放,並且自在流動,成就創傷後的成長。
祝願您,能領略情緒的美好,並且藉著情緒豐富我們的人生!
... ... ... ... ... ... ... ... ... ... ... ... ... ... ...
情緒來了,就積極面對!
【文/ 曹中瑋】
情緒之所以會對內傷身,通常是因為我們逃開它、壓抑它,導致它無法慢慢消退、平靜下來;而情緒會對外傷情、傷人,則多是我們表達的方式有誤。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個體本身的衝動性,多數還是出於我們錯誤解讀了自己的情緒,或是扭曲了引發情緒的刺激事件或人。
人們常說:「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心情。」
這似乎是句激勵我們、為自己心情和情緒負責的好話,卻有點誤解了情緒呢!前面已提到,情緒既然一定是因「事情」(心理學上所說的「刺激」)出現才引發的,只要事情真的過去了,情緒通常就會消退的。過不去的心情(情緒),其實是因為那事情沒有真的從心裡放下。
很多引發情緒的事情,也許解決得了,但是過程太艱辛甚至煎熬,以致事情解決了、過去了,那痛苦過程仍迴盪內心,情緒因此還留存著離不開;或是做了決定,但只能兩害取其輕,選擇中還是有不想要的部分,因而引發無奈的情緒蟄伏;或捨不得放下那沒選的「選項」,心有罣礙,情緒當然也就繼續在心中起伏;或遇到的「事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造成時時會有尚未完成的壓力,因此耗能太多,由壓力引發的情緒自然一直都在⋯⋯還有些是我們做完了、解決了,在檢討利弊得失時覺得不夠圓滿,心情自然也就跟著過不去⋯⋯
不論如何,情緒一定是因事情才引發的。一旦事情真的結束了,情緒就一定會消退。所以應該這樣說:「沒有過不去的情緒,只有過不去的事情。」
不要輕忽情緒帶來的訊息!它只是要提醒我們:這件事無法輕鬆因應、我們壓力太大需要調整。要是情緒沒過去,就表示事情還未真的過去喔!
除非,過往累積未處理的「未竟事宜」來攪局。這時的情緒是之前一直沒有好好處理創傷事件留下的,而在這次相關事情中一起跑出來!以致這次事情解決了、過去了,情緒還過不去。這則是過往創傷事件引發的情緒,不是現在造成的⋯⋯ 所以,如何讓事情過去變成最重要的功課。
好好面對、學習各種解決策略,事情就能順利過去了。我們個人無法解決的事情,就要懂得求救、請人協助,或認清這是解決不了的、改變不了的,學著接受和放下,也接納難免繼續存在的情緒起伏⋯⋯明白自己有情緒,但也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更要對自己寬容!
另一句勵志語則是說:「苦而不言,喜而不語,一種是智慧,一種是豁達。」
我認為,這句話所蘊含的觀點似是而非,也是對「情緒」的一種迷思!
我們自然不該陷在情緒中,也不必總是把情緒寫在臉上或隨意抱怨、哭訴。但是當情緒升起時,向適宜的人「表達」,其實是調適情緒最重要的好方法!「苦而不言,喜而不語」可是會悶出病來的!
而且,你能想像自己的好朋友或親人有心事、有痛苦,卻都不願告訴你;遇上開心、歡喜的事,也不表現和分享出來?對方不生病,你也會抓狂的。更不要說,情緒可是情感的基礎,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產生情感的。
真正的智慧是懂得分辨。以平靜的心,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以最大的勇氣,努力去爭取、改變能改變的事情。
因此,情緒啟動來提醒我們發生事情了,若發現很難處理,要不只能選擇放下,要不就勇敢面對襲來的挑戰。
而真正的豁達,是遇到外在各種事件時,內心真正能不為所動。心不動,情緒自然不會輕易隨之起舞!同時,適當、適時地分享喜悅,能夠帶給身邊人更多歡喜與美好,何樂而不為呢!
這一切仍要回歸到接納、理解和面對情緒呀!
.
以上文字摘錄自
《#遇見完形的我》
用覺察、選擇、責任與自己和好,解鎖人生難題
博客來 https://bit.ly/T0400061-B
誠 品 https://bit.ly/3qao8kV
金石堂 https://bit.ly/2IRh8bd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T0400061
紙電同步發行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同時也有1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Eric周興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終於了解自由』MV使用 iPhone XS MAX拍攝 《我很快樂 I'm Happy》MV:https://youtu.be/Ezd_DLawfHI 🎧 立即收聽 : http://eric.lnk.to/Freedom 🔔 訂閱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er...
「遇見完形的我」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Eric周興哲 Youtube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張韶涵Angela Zhang Youtube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李建軒 Austin Lee Youtube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心得] 《遇見完形的我》你,也是不完整的圓嗎?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遇見完形的我》 完形治療師曹中瑋扎根文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遇見完形的我 在 [心得] 《遇見完形的我》你,也是不完整的圓嗎? PTT推薦book 的評價
遇見完形的我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太喜歡用他人較好的表現來「激勵」孩子,特別是手足間,那造成的傷害真的很可怕呢!
每個孩子也有每個孩子的特性,讓孩子適性發展、自我肯定和接納已經不容易,若還要讓他感覺到有個什麼都比自己好或乖的手足,受到最親、最想得到肯定和喜愛的父母「判定」比自己優異⋯⋯這一切情何以堪!
在比較之下,被評斷為較乖或較優秀的孩子,對他的發展也常有負向影響。譬如可能過度順服、遵從受肯定的領域和方向,而沒能好好探索和發展自己。
父母要盡量避免手足之間的比較,更要有智慧地面對孩子們的差異。其實不只是手足,父母拿親朋、鄰居、同學的表現來與自己的子女比較,都是不適宜的。
摘錄自《#遇見完形的我》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常跟家庭相處,知道「比較」成傷。尤其父母會強化手足間的比較,讓手足關係面臨挑戰,但這卻是我們文化中長期存在的一部分。
我想分享這篇摘文,希望我們文化中的父母能重新檢視這種讓孩子痛苦的教養方式。很少人會一直希望,自己非常愛的人,一直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包括父母自己,其實也都不喜歡孩子拿自己跟其他父母比。
祝願您,能多欣賞每個人的獨特性!
... ... ... ... ... ... ... ... ... ... ... ... ... ... ...
手足嫉妒最難解
【文/ 曹中瑋】
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太喜歡用他人較好的表現來「激勵」孩子,特別是手足間,那造成的傷害真的很可怕呢!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表現優異,當他人表現比自己好,自然很容易凸顯出自己有多差⋯⋯本來個別差異就很大,每個孩子也有每個孩子的特性,讓孩子適性發展、自我肯定和接納已經不容易,若還要讓他感覺到有個「親疏性」高到怎麼也分不開,卻什麼都比自己好或乖的手足,受到最親、最想得到肯定和喜愛的父母「判定」比自己優異⋯⋯這一切情何以堪!
而且,在比較之下,被評斷為較乖或較優秀的孩子,對他的發展也常有負向影響。譬如可能過度順服、遵從受肯定的領域和方向,而沒能好好探索和發展自己。
因此,在教養中,父母要盡量避免手足之間的比較,更要有智慧地面對孩子們的差異。其實不只是手足,父母拿親朋、鄰居、同學的表現來與自己的子女比較,都是不適宜的。
嫉妒情緒無所不在,每個人都逃不掉。但它沒啥不好,只是提醒你自尊可能受損(被比下去,自尊多少會受到影響,妒忌的產生讓你注意到自己);或警告你,自己所重視的關係可能有其他人來阻擾。
若能仔細聽聽嫉妒情緒的聲音,感謝它的提醒。它責任盡到了就會慢慢退去。這時,你就可以較不受情緒的影響,讓理智出來評估情勢、想出適當有效的因應策略。
另外,自尊或自我評價,不能只是依據和他人的比較而建立。真正有自信、自尊心高的人,根本不需要時時和他人比較。即使必須比較,如應徵工作、選拔選手等,也不會因落選而受挫。
我們應該謹記:落敗時雖然仍可能產生嫉妒情緒,可是在安撫情緒後,要檢視自己這次的挫敗、分析自己需要增進什麼或再學習什麼,以提升自己的能力。或理解人外有人,我仍是有我的好,只是在這次的評比中,他人超越了我而已。
不論如何,對於嫉妒情緒,或者所有讓我們不愉快的情緒,最健康的方式就是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然後放下它。
.
以上文字摘錄自
《#遇見完形的我》
用覺察、選擇、責任與自己和好,解鎖人生難題
博客來 https://bit.ly/T0400061-B
誠 品 https://bit.ly/3qao8kV
金石堂 https://bit.ly/2IRh8bd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T0400061
紙電同步發行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遇見完形的我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情緒的特性就是只要能覺察、表達和適宜地發洩出來,就有機會慢慢地散去。壓抑會使情緒不易被覺察,而無法或沒機會處理。停滯的時間越長,情緒的生理反應越久,對身體的傷害就越大。
懂得怎麼生氣,比不會生氣更為重要。
當然,最根本之道是使那些所謂的憤怒情緒「刺激」,無法激起我們情緒中樞作用,也就是不會真正生起氣來。如被無故瞪一眼、被他人無意碰撞到、別人不小心弄壞了我們的東西⋯⋯不會生氣,也就不會激起傷身的情緒生理作用。
摘錄自《#遇見完形的我》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們的文化長期處在權威體制,權威的展現方式,即為生氣。
「爸爸要生氣囉……」、「媽媽要生氣囉……」
我常聽到很多師長因為自己失控的怒氣,而感覺愧疚。暗暗下定決心,下次盡量不生氣,卻又在面對情境之後,再一次失控,對自己感到失望。
重點是在覺察,您願意保持覺察,那就是改變的開始。改變不會那麼容易,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我們長期以來所受到的制約。
祝願您,先懂得適當生氣,再談自我慈悲,最後走向對在乎的人展現慈愛!
... ... ... ... ... ... ... ... ... ... ... ... ... ... ...
善用憤怒正能量而不傷身
【文/ 曹中瑋】
美國《心理科學》期刊中有一項研究,評量美國和日本參與者的憤怒程度、憤怒表現(如口語或肢體攻擊、摔門等)與心血管功能之間的關係。發現兩國人生氣時,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可真是南轅北轍。
對美國人來說,憤怒表現程度越多,越容易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對日本人來說,憤怒表現越高,卻越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大家都知道強烈的憤怒會傷身,特別是對心血管的部分。而這份研究結果的有趣差異,讓我想以自己對情緒的理解,嘗試解釋看看。
我們常忽略了一件事:壓下強烈的情緒,看似沒有很大的憤怒表現,其實仍是非常傷身的。(外在事件若足以刺激我們原始腦的情緒中樞,將啟動自主交感神經系統的變化,如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腎上腺素分泌等等。不論你是否有表現或發洩出來,都是一樣的。)
西方人憤怒表現越多,即是表示其憤怒情緒越高;而東方人則善於壓抑情緒,雖能壓下強烈憤怒不表現出來,然而只要內在也同樣憤怒,就會有一樣的憤怒生理狀態,也是情緒越高越傷身。
我們和日本人同屬東方人,確實也常忍下憤怒而自傷,尤以女性更是。我們獨有的「委屈」情緒(英文中找不到貼切對應的情緒詞),我個人認為就是生氣出不來也無法覺察到時衍生的情緒。
然而,情緒的特性就是只要能覺察、表達和適宜地發洩出來,就有機會慢慢地散去。壓抑會使情緒不易被覺察,而無法或沒機會處理。停滯的時間越長,情緒的生理反應越久,對身體的傷害就越大。
當然,最根本之道是使那些所謂的憤怒情緒「刺激」,無法激起我們情緒中樞作用,也就是不會真正生起氣來。如被無故瞪一眼、被他人無意碰撞到、別人不小心弄壞了我們的東西⋯⋯不會生氣,也就不會激起傷身的情緒生理作用。
■ 合宜的好好生氣方式
但懂得怎麼生氣,比不會生氣更為重要。因為憤怒情緒能提供很大的「能量」,可以警告我們可能受到的災難而進一步防禦;可以保護我們不受外來的傷害;可以嚇退、打擊想侵犯我們的外侮。所以,生氣、憤怒也是必須存在的。
讓生氣、憤怒發揮正向功能而不傷身、傷人,最核心的要點是:
一、清明覺察生氣的啟動。
二、看清引發憤怒情緒的來源。
三、聽懂憤怒情緒要傳達的訊息。
四、分辨這是當下的情緒刺激所引發,與其他時空的憤怒不一樣。
第四點最是重要卻也最難做到。意思是,現在的憤怒不牽拖過去的相關憤怒經驗,以及在他處受到的類似刺激,更不要聯想到過往「自我」因憤怒情緒刺激所受的傷。
而做到這點,引發當下生氣情緒的刺激就很單純是現在的問題,較不會牽涉到自己的自尊。例如,工作上犯了小錯,卻被老闆嚴厲責罵。遭受這過度的責備當然會生氣,但自己有錯,總是要坦然接受指正、盡快仔細補救修改。此刻只是氣老闆小題大作,知道這樣的過分和不理性是他自己的問題,僅把那些不合理的責罵當成老闆情緒化的胡言亂語,回家痛批老闆或和同事們好好抱怨一下就好。老闆的行徑若真的太離譜,考慮離職也是可行。如此一來,這個憤怒情緒很容易就會過去,或轉化成適宜的行動力。
但若這不合理的責罵,讓我們想起過去幾次挨罵的經驗,甚至聯想到以前被誤會的事件;或憶起小時候,只要犯一點小錯,父母就狠打一頓的委屈;或覺得老闆瞧不起或看扁自己;或真的收下那些不理性的責罵,傷到自尊而覺得自己很糟,那這憤怒就會「加成」變大很多。
除非當下經歷的情緒刺激太大,不然,分辨清楚憤怒的情緒只是現在單一事件的刺激,這股情緒自然就能輕易消退。
而能覺察、看清、聽懂憤怒,就比較能選擇有效解決問題的方式,適宜地表達這股情緒(通常能解決問題的作為,絕不可能是不理性的表達方式),或者只要能好好解決危機,也就不必「表達」或發洩憤怒了。
情況很複雜困難、對象很不明確或不能直接表達或處理時,面對這些無法表達的龐大憤怒,就要找到不傷人也不傷己的方式來發洩⋯⋯更要接納自己真的很生氣。
然而,情緒的啟動通常非常快速,我們需要經常向內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越瞭解自己,才越能做到上述四點,讓生氣、憤怒發揮正向功能而不傷身、傷人。
不論如何,壓抑或以暴力表達憤怒都是很不健康的,不得不慎!
.
以上文字摘錄自
《#遇見完形的我》
用覺察、選擇、責任與自己和好,解鎖人生難題
博客來 https://bit.ly/T0400061-B
誠 品 https://bit.ly/3qao8kV
金石堂 https://bit.ly/2IRh8bd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T0400061
紙電同步發行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遇見完形的我 在 Eric周興哲 Youtube 的評價
『#終於了解自由』MV使用 iPhone XS MAX拍攝
《我很快樂 I'm Happy》MV:https://youtu.be/Ezd_DLawfHI
🎧 立即收聽 : http://eric.lnk.to/Freedom
🔔 訂閱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ericyoutube
如果雨之後,不再被寂寞捆綁
這次…終於了解自由
EP同名抒情主打 / 終於了解自由
以純粹姿態面對內心情感,
周式招牌抒情曲,滿足你的耳蟲期待!
重新回味自由三部曲MV
~首章~
【Nobody but me】https://youtu.be/3nn1tR8jg4g
Freddy Haggstam X周興哲 跨國驚豔之作
~中篇~
【怎麼了】 https://youtu.be/Y2ge3KrdeWs
濃厚情感律動裡 暗藏Eric獨有孤獨嘆息
~終章~
【至少我還記得】https://youtu.be/jIzOIsQWMfg
周興哲首部導演&音樂創作作品
Eric以往膾炙人口的《以後別做朋友》、《你,好不好?》、《如果雨之後》總能滿足耳蟲(Earworm)渴望,停留在聽眾的聲音記憶裡,而這首大家期盼已久的周式抒情情歌《終於了解自由》,在作詞、作曲、音樂製作上幾乎一手包辦,帶點小調作曲的飄逸靈氣,情感至深的悠揚琴聲,同時也是潮音戰紀奪冠歌曲之一,不過為了給大家更多驚喜,Eric決定重新製作,再次回手打磨許久,絕對不失大家對他的期待!!
周興哲《你,好不好》演唱會 秒殺完售小巨蛋!
攻蛋成就解鎖 感動說不出話 IG影片親謝小興星!
亞洲創作新天王周興哲寫下華語史上最年輕的雙破億金曲歌手,以出道曲《以後別做朋友》和《你,好不好》在YouTube雙雙破億,生涯總點閱率則大破5億次,成績斐然!今年將於5/11舉辦《你,好不好》亞洲巡迴演唱會,首攻小巨蛋票房秒殺!讓他感動到說不出話來,稍事鎮定後,仍在IG錄下一段話感謝小興星們的支持!
此外,首張數位EP《終於了解自由/FREEDOM》至今拿下全球數位平台超過30個冠軍,並榮獲KKBOX風雲榜 -年度風雲歌手獎項,也在小巨蛋舞台上挑戰8分鐘不間斷組曲形式演出,也算為5/11首次小巨蛋演唱會暖身,希望屆時大家一同前來,見證周興哲席捲全亞洲的音樂魅力!
・Song Lyrics・
春天的花相對
終於看到了彼此的美
漸漸的輕輕被風吹
默默的愛上這滋味
燦爛的笑相對
會讓人漸漸放下防備
你曾經說過要永遠
但如今已無法還原
好多話留在你身邊
我已不需要留戀
好多花再美再耀眼
會終究枯謝
我終於了解自由
不是都是心碎了後才懂
是安靜的時候
是沒有人守候
也不需要任何人在身等候
我終於了解你我
是最美麗的擦肩而過
沒有了你的我
還是一樣灑脫
如果有一天再遇見你時候
我會微笑點頭
燦爛的笑相對
會讓人漸漸放下防備
你曾經說過要永遠
但如今已無法還原
好多話留在你身邊
我已不需要留戀
好多花再美再耀眼
會終究枯謝
我終於了解自由
不是都是心碎了後才懂
是安靜的時候
是沒有人守候
也不需要任何人在身等候
我終於了解你我
是最美麗的擦肩而過
沒有了你的我
還是一樣灑脫
如果有一天再遇見你時候
流過的淚都無所謂
學著體會 愛的狼狽
我們之間誰錯誰對已無所謂
我終於了解自由
不是都是心碎了後才懂
是安靜的時候
是沒有人守候
也不需要任何人在身等候
我終於了解你我
是最美麗的擦肩而過
沒有了你的我
還是一樣灑脫
如果有一天再遇見你時候
我會微笑點頭
・Song Credit・
詞:Eric周興哲
曲:Eric周興哲
製作人:Eric周興哲/于京延
編曲:于京延/Eric周興哲
製作協力:古皓宇
和聲編寫:于京延/Eric周興哲
和聲:Eric周興哲
弦樂編寫:于京延
弦樂監製:于京延
弦樂 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蔡曜宇
第二小提琴:陳泱瑾
中提琴:甘威鵬
大提琴 :劉涵(隱分子)
吉他:蔡侑良
配唱錄音工程師:于京延
配唱錄音助理:黃亭蓉
配唱錄音室: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弦樂錄音工程師 :于京延
弦樂錄音助理:徐振程
弦樂錄音室:玉成戲院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楊大緯
混音助理:黃亭蓉
混音錄音室: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于京延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楊大緯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
・Eric周興哲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ericchou0622
・Eric周興哲官方Weibo
http://weibo.com/0622ericchou
・Eric周興哲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ericchou0622/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CPOP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周興哲
#EricChou
#주흥철
#Eric周興哲
#終於了解自由
#訂閱頻道開啟鈴鐺接收影片通知

遇見完形的我 在 張韶涵Angela Zhang Youtube 的評價
有愛的世界沒有殘缺,你們是力量,音樂是翅膀
藏在音樂裡頭的無畏精神與真實純粹
聽見 看見 遇見 真實的張韶涵
逆風 依然美麗飛翔
張韶涵2012全新專輯
【有形的翅膀VISIBLE WINGS】
9/26 美麗飛翔 限時預購 • 10/12 千呼萬喚 注目發行
全省唱片通路及7-11、博客來,現正預購中
玫瑰大眾唱片: http://ppt.cc/_zP1
五大唱片: http://ppt.cc/M7Ag
博客來: http://ppt.cc/lxqf
佳佳唱片: http://ppt.cc/4jEt
台哥大用戶:手機直撥803→按4→輸入代碼724741
遠傳用戶:手機直撥900→按4→輸入代碼713378
亞太用戶:手機直撥560→按2→按6選擇快速點歌→輸入代碼713378
威寶用戶:手機直撥700→按4→輸入代碼724741
大眾用戶:手機直撥500→按1→輸入代碼724741
最近好嗎
詞:吳青峰
曲:呂至傑
是結束還是要原諒 愛最終開成了曇花
如果不能希望 不如選擇絕望
會不會 反而是解放
從不曾想過會這樣 像從來沒準過的氣象
雨越下越感傷 話越說越勉強
你說你不夠堅強 把寂寞打發
該怎麼樣 離開你給的一片海洋
該怎麼樣 忘記你當初說的謊
我從來不允許自己 留一點淚光
還笑著對你說 最近好嗎
從不曾真心想遺忘 像從來沒停過的時光
路越走越寬廣 天越來越明亮
我說我早已堅強 把回憶收藏
就這麼樣 離開你給的一片海洋
就這麼樣 忘記你當初說的謊
我從來不允許自己 留一點淚光
就笑著對你說 最近好嗎
我不害怕 擁抱你給的一道傷疤
我不害怕 想起你美好的模樣
再遇見才發現自己 原來已放下
這樣自然地說 最近好嗎
@美妙音樂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wdfmusic
@張韶涵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AngelaChang0119

遇見完形的我 在 李建軒 Austin Lee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頻道: https://goo.gl/d3UfQT
「來不及說的其實我...,都是永遠想念你的我。」
立即收聽Austin 李建軒 首張全創作專輯【愛個徹底】 : https://goo.gl/mwMWLJ
從來不及的遺憾中 領悟最愛
Austin 李建軒 專輯首波 抒情主打
*東森戲劇台韓劇【泡泡糖】指定片頭曲。
*Austin 李建軒創作再進化,最具穿透力的聲音詮釋愛的最心痛。
「其實我...」是赤裸挖掘著藏在心底的遺憾,是勇敢面對沒說出口的愛。知名專輯製作人郭偉聰,全力量身打造 Austin 李建軒首張個人創作專輯的抒情主打,用最嚴格的要求逼出 Austin 創作上的再進化,聽 Austin 李建軒從大男孩跨越心境,轉變成輕熟男人的倔強口吻和走心酸度。「我不想要、我沒資格、最後的請求」是愛到絕望的卑微,「比較好過、忘了我、墜落」是卑微後為求掙脫的自我催眠。深刻描寫心境的對比、煎熬的掙扎和無法實現的夢,唱出現實總有著「得不到就越渴望」的殘酷趨光性,Austin 用他最具穿透力的聲音詮釋愛的最心痛,帶著我們走過錯誤的執念,要我們趕在擁抱變成最奢望的幻想以前,要逼出每個人心底沒說的那句「其實我...」。
*金獎導演陳映之掌鏡抒情雙主打[其實我...]&[就別愛我]
*歐陽妮妮義氣同框 激活李建軒全身戲胞 飆演「錯的時間 對的人」最壓抑的內心戲
專輯首波推薦主打MV[其實我...]由金獎導演陳映之掌鏡,邀來「六弄咖啡館」歐陽妮妮義氣同框談一場註定不會有結果的愛情。擅長將美好意境與影像結合、在虛與實之間遊走創作,富有實驗詩意情感的陳映之導演,在聽了專輯歌曲之後,將[其實我...]與[就別愛我]用一條故事線串起兩支MV,為此寫下了極度需要深度內心戲的故事。MV描述著每個人的心裡總會毫無預警地闖入另一個人,奇異的緣分、難以置信的相遇,兩顆心從保持距離到越來越靠近之間,卻存在著一條一刀劃開難以跨越的界線,提醒彼此誰都不能越界,探討著當我們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那一條隱形的界線該怎麼拿捏與面對。
建軒在MV中飾演闖入歐陽妮妮世界的開朗暖心男孩,命運的陰錯陽差讓兩人相遇,隨著日漸沈溺微甜的相處,回到現實的那一刻,理智線的緊繃與自我掙扎,壓抑糾葛的內心看見情感的真摯與脆弱。身為專業演員的歐陽妮妮,一上鏡頭就立刻入戲,完全掌握劇情與導演需求,更激活建軒全身戲胞,兩人飆演精彩的對手戲。合作過程激盪的火花,讓建軒及團隊大讚妮妮的專業與敬業,為了戲、為了作品毫不保留地把自己投入在角色中,演譯出身處在曖昧之中纖細情感的變化,走心詮釋愛與不愛的糾結,讓觀者跟著情緒起伏心跳動容。建軒在看完自己的MV,甚至忍不住要為妮妮絕佳演技發聲,希望大家千萬別入戲太深,一切都只是劇情需求,由此可見兩人之間惺惺相惜的珍貴情誼。
——————————————————————
2017 最具潛力新人 最受矚目的好聲音
十年磨練 潛艦級創作歌手 聲納來襲
Austin 李建軒 首張全創作專輯【愛個徹底】
Austin Lee First Album【Love Deeply】
《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話,聽他的音樂替你訴說》
李建軒 Austin Lee Face Book / http://www.facebook.com/Itisaustinlee
李建軒 Austin Lee Youtube / http://www.youtube.com/c/李建軒AustinLee
李建軒 Austin Lee Weibo / http://weibo.com/itisaustinlee
李建軒 Austin Lee E-mail / lovewater007@gmail.com
李建軒 Austin Lee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itisaustinlee
——————————————————————
其實我...
詞 / 李建軒 吳易緯
曲 / 李建軒 黃韋綸
換一個位置 換個代名詞 你不愛我
越保持理智 越像個瘋子 比較好過
我們之間的結果 你們之間的承諾
想再牽著你的手 多麼奢侈的要求
那時候 我們說 說祝福你能好好過
太好強 才沒說 說我只想要帶你走
其實我還愛著你 卻再也無法讓你懂
走一步 錯一步 我們該如何彌補
怎麼會 忘了說 說我不想要讓你走
怎麼會 對你說 忘了心多痛忘了我
其實我還愛著你 我卻沒資格再擁有
那些關於 我們曾經的夢 墜落
換一個位置 換個代名詞 你還愛我
故事越誠實 越格外諷刺 如此難受
我們之間的如果 如果我們沒犯錯
想再牽著你的手 是我最後的請求
那時候 我們說 說祝福你能好好過
太好強 才沒說 說我只想要帶你走
其實我還愛著你 卻再也無法讓你懂
走一步 錯一步 我們該如何彌補
怎麼會 忘了說 說我不想要讓你走
怎麼會 對你說 忘了心多痛忘了我
其實我還愛著你 我卻沒資格再擁有
那些關於 我們曾經的夢 墜落
能不能 別再說 我們的回憶 太沉重
能不能 別回頭 我會放不開 那雙手
其實我還愛著你 卻無法和你再交錯
親眼看著 那些我們的夢 墜落
《其實我... Actually, I …》
錄音著作編號 ISRC Code / TW-CD5-17-77777
作詞 Lyricist / 李建軒 Austin Lee、吳易緯 Wu I-Wei
作曲 Composer / 李建軒 Austin Lee、黃韋綸 Alan
製作人 Producer / 郭偉聰 Steven Kwok
編曲 Arrangment / 郭偉聰 Steven Kwok
吉他 Guitar / 郭偉聰 Steven Kwok
貝斯 Bass / 郭偉聰 Steven Kwok
合聲編排 Chorus written / 郭偉聰 Steven Kwok
合聲 Chorus / 李建軒 Austin Lee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 郭偉聰 Steven Kwok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 / 樂園創意工作室 Fairyland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 / 郭偉聰 Steven Kwok
混音室 Mixing Studio / 樂園創意工作室 Fairyland Studio
購買專輯
誠品 : https://goo.gl/4BpVWK
博客來 : https://goo.gl/XuxoY3
五大唱片: https://goo.gl/Rf8J1S
佳佳唱片: https://goo.gl/Cdt1ko

遇見完形的我 在 《遇見完形的我》 完形治療師曹中瑋扎根文化 - YouTube 的八卦

12/18新書發表會@閱樂書店,線上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f5XT5SHQB7qkdBLC9 你是否期待 遇見 :一個不帶遺憾、勇於面對、充滿力量且完整的自己? ... <看更多>
遇見完形的我 在 [心得] 《遇見完形的我》你,也是不完整的圓嗎? PTT推薦book 的八卦
讀《遇見完形的我》:你,也是不完整的圓嗎? 好讀無音樂圖文版: 那些我們曾做出的錯誤選擇,源自不完整的自己你曾因為做錯決定而追悔莫及嗎? ... <看更多>
遇見完形的我 在 [心得] 《遇見完形的我》你,也是不完整的圓嗎? - 看板book 的八卦
讀《遇見完形的我》:你,也是不完整的圓嗎?
好讀無音樂圖文版:
https://dearlycat.blogspot.com/2022/10/blog-post.html
那些我們曾做出的錯誤選擇,源自不完整的自己
你曾因為做錯決定而追悔莫及嗎?
或也曾在獨處時,感覺像擱淺在困境無法動彈,痛苦萬分?
無法覺察內在自我,就無法做出適當的選擇、並好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完形諮商相信,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能力自我覺察,進而有所改變,只是在那之前,我們必
須清除遮蔽自我覺察的混沌,恢復清明狀態,迎接改變發生。
這本由臺灣完形領域專家曹中瑋所著《遇見完形的我》,透過一部又一部的電影剖析,闡
述完形諮商的黃金鐵三角--「覺察、選擇、責任」,並藉由回顧過往的「未竟事宜」,
引導讀者重新認識自己以慢慢「完形」。末篇資深心理諮商師的人生體悟、省思,不僅點
出更多值得思考的課題,也意外讓我獲得一些育兒相關提醒(先天氣質、自我應驗預言等
)。
「你我身上擁有的任何一個特質,無論在所處社會價值系統中是正向或者負向,都具有存
在的價值及功能。」
如己所是的愛自己,悅納本來的樣子,改變才有可能發生--看起來似乎有點矛盾,已經
接受現在的樣貌,又需要改變什麼呢?
其實,當你可以清明地瞭解自己,將也能看見自己的空缺或稜角,深愛這樣自己的你,總
有一天也會想要成長,那個時候,你將能清楚可以從什麼地方先調整,輕緩地、不著急,
按自己的步調,慢慢走出同樣深受自己喜愛的另一種風貌。
例如你終於受夠言語貧乏的自己,即使過去你安於靜默地與周遭保持距離,決定做出一項
改變--早起半小時閱讀,一週或許還看不見什麼變化,但改變確實地發生著,幾個月、
甚至幾年過後,或許你也能鼓起勇氣發表自己的觀點,透過書寫,甚至,在你感覺安全的
場所,勇敢說出來。
回到那些,我們匆匆忙忙下的決定,多半出於內在心理界線不顯,無法區隔「形」與「景
」(背景)而感到混亂。
各種未完成的「形」正是過往我們生活軌跡中遺留的失落、不滿或匱乏,忘記與自己和解
,它們就潛伏在心底伺機搶奪主導權,促發錯誤的選擇;唯有在覺察時,認真面對這些未
竟事宜、一一滿足,讓其退回背景,專心一致才能「完形」。
而覺察的能力是能培養的,可以透過本書附錄一鍛鍊:
1.外界覺察(五官):此時此刻覺知的外在事物
2.內界覺察(內在體感、情緒等):個人主觀感受
3.中界覺察(思考、判斷、計畫等):不受場域、時空限制,極易干擾內、外界覺察,令
人無法純粹地感知此時此刻。
這種鍛鍊雖不容易,卻也是一輩子的,先看見了自己本然的樣貌,等到足以踏出去,我們
也能像是《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那般漸漸圓融、自在,勇往直前!
--
https://www.facebook.com/joylivechyi
用電影與書籍趣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10.1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6074519.A.12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