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六月】
唔經唔覺,自己去六四晚會,已經去到第十年。每當踏入五月下旬,若然嗰年政治氣氛頗差,中共嚴重打壓,都會聽到一個講法,話今年好可能係最後一年可以公開悼念六四,所以呼籲大家一定要去維園。
嗰時聽到呢種說法,心裡面都會覺得有少少唔舒服,靠嚇既動員方式始終唔太妥當。又記得以前聽到「不到維園非好漢」呢種說辭,都覺得幾難頂,始終悼念理論上無分地方,唔應該話跟支聯會大台集會先叫唯一正途。
諗返轉頭,去唔去維園、愛國定唔愛國、建唔建設民主中國,都係近呢四、五年,傳媒、政壇同埋大專學界,經常會聚焦討論;轉眼間,二零二零年既香港,應該終於係久遺既一年,公共領域再無發酵呢類討論。
原因好簡單,因為香港已經去到一個境地,係連六四都再無合法維園集會;上年自己喺荔枝角收押所裡面,聽住電台報導新聞,於監倉靜默悼念既時候,都估唔到二零一九年,好可能已經係香港最後一場獲批既燭光晚會。
---------------------
癲到連六四晚會都想冚檔,疫情當然只係藉口(連零三年沙士爆發後都有集會),大家都心知呢個係中共對於一整年時代革命既反撲;而香港有史以來第一年,維園再無燭光星海,國際社會都看在眼內。
呢幾日,不論美、加、歐盟各國,都相繼表態話香港人有公開悼念六四既權利,明顯對西方國家來講,若論及政治自由,香港同中國大陸最大既差別,就係香港人可以合法悼念六四,維園燭光就係最好既憑證。
我唔知道,今晚維園淨返幾多燭光,抑或只有黑警進駐,甚至會唔會有有催淚彈;但可以肯定既係,「如果香港都唔再能夠悼念六四,咁同中國大陸有咩分別?」將會成為各國元首評論香港問題既重要定調同埋切入點。
---------------------
但縱使時移勢易,兼且形勢絕唔樂觀,我覺得經歷一整年既時代革命,香港人係好真實咁樣成長左,當我地再沉澱、再回望、再悼念六四,同八九既香港人,以致當年北京學生,有既理解同共嗚,比起過往都截然不同。
「悼念死難學生」,係過往每年六四,無論參與任何團體舉辦既集會,都必定會有既一環,但無論參與悼念儀式參與左幾多次,我估就算去到上年既六四,大家都無想像過,有一日香港人要悼念香港人。
梁凌杰、盧曉欣、鄔幸恩、麥小姐、范遠聰、郭先生、何小姐、陳彥霖、周梓樂……仲有更多被失蹤既每一位。佢地既犧牲同抉擇,讓到嚟到今年,仍然於鐵窗外擁有自由既我地,對於八九死難學生,更多一份沉重既呼應。
參與維園晚會,舉起燭光一齊嗌「追究屠城責任」,可能好多人都有呢個經歷,而血洗天安門既畫面,大家都睇過;不過,又有邊個估到,中大、理大攻防戰,會令香港人對血腥鎮壓、屠城鎮壓,嚟得咁近距離。
不論國際傳媒形容大學保衛戰為「天安門屠城2.0」,以致二號橋炮火連天既每個畫面,仲有更多更多,包括被喻為最接近全民勇武一夜既十一月十八日;同樣對抗中共強權,都將香港抗爭同昔日八九,扣成另一種既連結。
---------------------
從三十一年前既五大綱領,到反送中既五大訴求,當中錯綜複雜既語境脈絡,當然差天同地;但無論上一代,聲援學運既香港人,定呢一代仍未在囚既手足義士,兩者於唔同時空下,又何嘗唔係覺得,自己都係倖存者。
所以話,梁繼平真係講得好岩,「真正連結香港人嘅,在語言、價值之外,係痛苦」,即使理解六四既框架,六年前、四年前,以致上年定當下,都唔再一樣,但人與人之間共同體既構成,往往都係令我地變得更堅毅。
去到呢刻,我都唔想好矯情咁講乜野「燭光縱滅,人心仍在」,即使呢刻都確實好難預測,幾個鐘後既維園會發生乜野事,但我都好想同大家一齊,喺銅鑼灣一齊,嘗試點起燭光,宣示我地不屈於強權之下。
隔左呢十二個月,再聽藍奕邦 Pong Nan既《六月》「別 恨自己生於這悲情世代」,來得更加到肉,只希望大家撐住,共勉之。
我也想 今生不再哭泣 樣樣事都不怕
也許先要把最殘酷視作笑話
淚亦變成飛花 人們無需驚訝
再多悲壯亦能笑一笑吧 唯願我從此不再害怕
---------------------
Credit to 謝曬皮 TSE SAI PEI the incapable
https://www.facebook.com/tsesaipei/photos/a.135262153287542/158193112195396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人間沒有白流的汗!昨夜,維園的六四燭光,仍然照亮香江。 二十九年過去,香港人沒有忘記。八九年六月四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屠殺。 當年,一班關心國運的中國青年,齊集天安門,要求清廉吏治,改革腐敗。但他們被國家的軍隊,開槍屠殺。 在中國大陸,成年人選擇忘記,年輕人在資訊封閉之下...
追究屠城責任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退一萬步:不想哀悼死者,因為他們是「中國人」?也可以。但銘誌對於用坦克暴殺平民的憤怒,一年一度,將這件事提出來,也是保護香港。不要忘記:梁特一度出動軍警,曾想向一片雨傘開槍。最後為什麼沒有?因為一年一度的燭光,發出了柔性的阻嚇力。
坦率和熱血是可貴,若也學會成熟更好,而成熟是智慧,不必是圓滑世故。這是人生的哲學,我在二十一歲的年紀,那時我也不明白。
「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今日雖天各一方,昔日的激情,既早已在你手裏化為灰燼,更不必用另一種烈燄來自焚。你認為一切的思憶是徒然,卻還有人藏在心底。他們如燭光般溫煦,你亦可如水般清澈。即在街頭逆面相遇,不再認識,也不必多言,只須交換一個眼神:我沒有忘記,而你,卻竟也在這裏。
六四悼不悼念?悼念屬於個人自由,悼念誰都可以--歐洲現正熱議百年前亞美尼亞種族屠殺,你有無致哀?--而作為政治行動,六四集會訴求完全落空(建設民主中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口號太大;最溫和的「平反」也未成功),指責其失敗主義亦無可厚非,而香港人對紀念六四的熱情不斷消退(由百萬人上街到集體抽離),更已成趨勢。
一萬公里外的巴黎遭到恐襲,香港人也不吝轉頭像加 hashtag 致哀一番,「鄰國慘劇」更加貼身卻愈遭「冷待」,逐漸淪為土耳其、突尼西亞、敍利亞等不獲傳媒待見的「其他地區」:為甚麼地點對象不同,對人道災難的同情心也隨之相異?
據統計,2015 年最嚴重的十大恐襲全部發生於中東及非洲地區,由尼日利亞、也門、伊拉克到喀麥隆、敍利亞和肯亞,你記得幾多宗恐襲?但你一定記得巴黎及比利時恐襲,或者還轉過頭像悼念。這種「偽善」由西方到東方都有,若論貼身程度,歐洲偏重篇幅無可厚非,但遠至美國、香港也同聲一哭,似乎未必單純關乎恐懼。
==========================
【 CUP 媒體】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日誌。
追究屠城責任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八卦
每逢六四前夕,都一定要讓大家看看的。
#人民不會忘記
#結束一黨專政
#平反八九民運
#追究屠城責任
#釋放民運人士
#建設民主中國
製作: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YOUTUBE 版本:
https://youtu.be/ZSia0NcWdVE
追究屠城責任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人間沒有白流的汗!昨夜,維園的六四燭光,仍然照亮香江。
二十九年過去,香港人沒有忘記。八九年六月四日,北京天安門廣場的屠殺。
當年,一班關心國運的中國青年,齊集天安門,要求清廉吏治,改革腐敗。但他們被國家的軍隊,開槍屠殺。
在中國大陸,成年人選擇忘記,年輕人在資訊封閉之下,根本不知道這慘劇曾經發生。但香港人,堅持絕不忘記。
同樣是關心社會,香港面對同樣的困局。
服務香港,根據現有制度,像羅冠聰、劉小麗、姚松炎,他們,通過選舉,走入立法會,監察政府。
但他們被DQ!
周庭更被剝奪終身的參選權。
另一邊,憤怒社會不公的青年,官商勾結,貧富懸殊,他們像巴勒斯坦的青年,拿起路上的石塊,投向以色列坦克。
後果是,香港法庭判處他們,入獄四年,和毀了一生的前途。
溫和的,激進的,都沒有出路。
三權合作,要香港的青年,不問世事,只能夠平日去日本,吃自助餐,然後儲首期,買一層劏房,供三十年,再籌措骨灰龕。
政府只容許,我們的下一代被圈養。
他們在社會質疑,維園的燭光,有什麼實質作用?
二十九年,行禮如儀,北京的政權,仍然穩如磐石。
但歷史告訴我們,人間沒有白流的汗。
1986年,台灣有位勇士鄭南榕,抗議當年國民黨政府的軍法統治,計劃由龍山寺,遊行到總統府抗議。但軍警重重包圍,他根本離不開龍山寺。
1989年,他抗議台灣報禁。沒有新聞自由,社會就沒有言論自由,他自焚而死。
他的同志死士,抬著他的棺木,死闖總統府。但軍警圍阻,淒然無功。
三十年後,2016年,台灣大選,蔡英文以無敵姿態,入主總統府,並帶領民進黨奪得立法院多數議席。
她的就職典禮,帶了鄭南榕的照片,走進總統府。
遲了三十年,隔了陰陽,鄭南榕終於走進總統府。
經營大事業的人,不是爭朝夕,是爭春秋的。
微子篇第六章: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
子路曰:為孔丘。
曰:是魯孔丘與?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
桀溺曰:子為誰?
曰:為仲由。
曰:是魯孔丘之徒與?
對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
夫子憮然曰:
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道家兩位隱士,長沮和桀溺,並肩種田。孔子經過那裡,未知有意還是無意,叫子路去問路。問津,問過江的路口。
問津,是這章的點題。
津,是渡口,以後的成語,指點迷津的出處。
長沮反問子路,你替他趕車的人是誰呀?
這是明知故問,子路答:是我老師孔丘呀!
長沮說:就是魯國那位孔丘?
子路說:是啊!
對方回說:既然是孔丘,他當然知路了,還要向我們問路?
這裡很有趣,子路問的,是道路的路,他刻意答的,是人生的路。
長沮的意思是,這個周遊列國,到處傳道的孔子,連路都不懂走嗎?
子路不得要領,唯有轉頭問桀溺。他反過來問子路,你是什麼人?
子路答:我名仲由。
桀溺說:就是魯國那個孔丘的弟子?
子路說:是呀!
跟著桀溺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滔滔是形容詞,即潮流。潮流一來,海水一漲,浪花滔滔,不管好的,壞的,統統被浪花淹沒了。天下皆是也,意思是這時代,濁浪滔滔,誰可以改變得了?
與其跟一個「避人之士」,不如跟一個「避世之士」!
避人之士指孔子,避開魯國,因魯國政治混亂,自己國家也救不了,為了實行自己的理想,周遊列國。
但人是避不開的。你跟著孔子,這裡不對,又去那裡,其實時代是逃避不了的。
還不如像我們,忘記了目前的世界,忘記了這個時代,種我的田,什麼都不管!
他說到這裡,再不說話,拿起鋤頭,不停耕他的田。
子路回來報告孔子。
孔子聽了,很不開心,說:
鳥獸不可與同群。
鳥是飛的,獸是走的。
飛的走的,不能擺在一起,那是人各有志。
大家都在憂世,憂這一個時代,問題是兩樣作法。
他們可以丟下這個社會不管,種自己的田,可是我丟不下。
我必須犧牲自己來改變這個時代。
若天下有道,我和他們也沒有分別呀。
這就是儒家中流砥柱的哲學,明知擔子挑不動,都硬要堅持。
血洗天安門已經二十九年了,北京政權,不但沒有悔意,而且愈趨強硬。但一班香港人,堅持這一點燭光。
維園的燭火,不單是悼念,那還是抗議。
你愛權勢人民幣,我愛古道照顏色。
#維園六四 #中共政權 #八九民運 #血洗天安門
2018年6月5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otDlImOCO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fVXnxkZK3mKWc1MQhxwUeRbzUkQ)
追究屠城責任 在 追究屠城責任 的八卦
【#毋忘六四】有人當年熱血良心,但十年後面目全非。也有人拒絕遺忘,廿八年來從未放棄。 民主黨The Democratic Party HK. 民主黨The Democratic Party H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