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F1八點檔大戲,沒看的朋友可以看看文字,也是亂精彩一通!
F車隊以這種策略應變力,進一半口袋的世界冠軍真會被玩到殘😂
不過我去年就開始很看好的車手C.Leclerc開始展露頭角,看起來要越困難的跑道,對他就越有機會爭取好成績。
#一命二運三風水 XD
#無限之戰
#無限之撞
2018世界一級方程式亞塞拜然分析
「首先先向各位讀者說聲抱歉,本次文章先用FB發文,玩車趣官網維護中,造成各位讀者閱讀不便非常不好意思。」😭
PS:可以使用本篇圖片閱覽的方式閱讀會比較容易。 感恩!!!
.
2017年的亞塞拜然大賽,堪稱該年度最經典之作。而今年的大賽一樣上演高潮不斷,熱血沸騰的豐富劇情!因此筆者要再次強烈推薦欣賞本站賽事,如果您錯過了直播的時段,本站千萬別只看精華片段,2018年的亞塞拜然大賽,絕對值得您將時間留在這豐富的賽事內容中。
.
亞塞拜然賽道的特性,去年筆者已經大略的介紹過一遍。簡單來說這是一條非常年輕的街道大賽,它擁有全賽季最長的直線加速路段,賽道有豐富的寬窄變化,有些區段會出現強勁的側風。不過影響此賽道最劇烈的因素,莫過於賽道材質與賽道溫度這兩項重要原素!與新加坡、摩納哥等著名街道賽不同,亞塞拜然的賽道在設計師精密的設計下,連續幾年都上演豐富的纏鬥與超車戲碼,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有看頭的一站。(各位讀者可以參考去年筆者所寫的文章 https://www.fundrivekimi.com/2017f1-azerbaijan/ )
.
本次的大賽內容基本上和去年非常雷同,簡直就是續集之作!舉凡賽車擦撞的位置、隊友相殘的戲碼、安全車的洗牌,幾乎都是同一家製片廠的編劇內容。打從排位賽開始,法拉利車手Kimi Raikkonen就展現出極為驚人的實力。Kimi Raikkonen展現了非常高的企圖心與鬥志,不論是排位賽哪一個階段,Kimi 都「非常用力」的用盡道路的每一寸空間,哪怕是在Q2時出現小意外也展現出以一圈定輸贏的驚人態勢。
.
或許是此賽車的設計較適合Kimi Raikkonen的駕駛風格,Kimi Raikkonen在最終排位賽時跑出了極為驚人的速度,連續兩個計時段都非常恐怖。然而就在最重要的一個彎角,Kimi終於踩到了本次法拉利賽車的操控底線,上演了F1的甩尾過彎秀,差點就要親上亞塞拜然的安全防護牆。經過這樣的耗損,本次的桿位由隊友Sebastian Vettel拿下,第二、三則是兩位賓士車手Lewis Hamilton與Valtteri Bottas,其後是兩輛紅牛Dainel Ricciardo和Max Verstappen,Kimi最終只能從第六的發車位置起跑。
.
星期天的正賽一開始,昨天錯失桿位的Kimi Raikkonen,又上演了與去年相同的起跑後,第一圈彎角夾殺事件續集。不過這次剛好與去年的位置與命運相反,本次Kimi是處於彎道內側的位置,切入的Esteban Ocon則被推向了安全牆受損出局,本次的擦碰乃單純的競爭意外,只是結局與去年大不相同。鼻翼受損的Kimi只能回站搶修換上新的鼻翼,就在此時Willams車手Sergey Sirotkin也因失誤退賽,而麥拉倫車手Fernando Alonso則是碰到了擦碰爆胎,一路苦撐回到維修區更換輪胎,所幸其賽車並未受到嚴重傷害。
.
其它的戰況也非常精彩,幾乎每個集團都上演精采的攻防與搏鬥。而這個擁有最長直線加速路段的賽道,也可以看出雖然都是使用雷諾的動力單元,但是雷諾本隊的動力似乎高過紅牛車隊一些,但這和賽車的底盤規劃、空力佈局與設定都有關聯與影響,我們並不能單以直線加速的效能,判定其動力單元是否有所不同或雙方賽車的優劣。
.
然而一樣使用雷諾動力單元的麥拉倫車隊,不論是換上新版本或是自稱的「高穩定」調教動力版本,其競爭力都明顯不如紅牛與雷諾車隊。其實打從賽季初期,該隊信心滿滿表示換上新的動力單元,該賽車就可以挑戰法拉利與賓士雙雄時,筆者就抱有非常大的懷疑,但是考量該隊也曾經是叱吒風雲的一級大車隊,其底盤開發與空力也還有一定水準,雖然無法挑戰「紅銀」雙雄,也應該能緊追雷諾才是。然而隨著成績慢慢地浮現,證實了筆者在其新車發表時,所懷疑的許多怪異佈局與設定,真的不是什麼特殊的「機密開發」,反之是一些因為時間壓力與整合尚未完成的缺憾。隨著該隊近日來一刀砍掉了許多主要開發的要角,筆者並沒有因此看到曙光將至。隨之而來的感覺反倒是,該隊又多了一項設計團隊再次整合的不安定因素。
.
回到賽場上的廝殺,因為擦碰掉到後段的Kimi Raikkonen因為換上黃胎只能一路慢慢向上推進。而在一次的小失誤中,賓士車隊的Lewis Hamilton鎖死了一下輪胎,只能先行進站換上黃胎跑一段較長的佈局。就在這段時間中,從頭排起跑並持續領先的Sebastian Vettel,一直維持一段不小的領先,而得利於本賽道摩擦較低與較涼爽的賽道溫度,處於領先的Vettel將輪胎照顧得非常優良,並且單圈時間也未因圈數的增加,而產生多於的時間耗損。
.
然而就在情勢一片大好的時機點,紅軍高層又再次展開了非一般車評或車隊會採取的進站策略。本次紅軍的決策表面上很積極,並沒有給予Vettel繼續使用這套起跑輪胎,持續作戰到剩餘圈數能夠直接跳過黃胎的進站時機。直接將這套跑得還很順的輪胎換下,並為Vettel換上極為保守的黃胎。當下國內外車評,筆者身邊的技師與友人全部都驚訝不已!因為本次的黃胎一直苦於工作溫度無法達成的困境,先行換上黃胎的車隊都叫苦連天,連賓士車隊的Lewis Hamilton都抱怨這套黃胎非常非常得滑,場上只有因為早早換上黃胎的Kimi Raikkonen其時間較好一些,再加上在這變化多端的街道賽事當中,換上黃胎根本就是無法立即做出相關的應變與反應,法拉利高層對於剩下賽事,場上眾家選手能夠平安完賽的假設令人無法了解。
.
果不其然,一向企圖心旺盛的小將Max Verstappen一路都和同袍Dainel Ricciardo打打鬧鬧,彷彿去年的印度威力內鬥戲碼。平心而論這兩位車手能有一個互相競爭的環境,遠比一些隊伍強制的「分配」來的好一些。然而就像去年的事件一樣,車隊也不能完全不干預旗下車手的相互爭鬥,尤其是有某一方擁有太強烈企圖心時,適時的提醒與車隊指令有其必要性。打從起跑開始,Max Verstappen因為遇到充電與放電系統的故障,其圈數落後於同袍Dainel Ricciardo。但是不管Dainel Ricciardo在直道上如何超越,Max Verstappen強烈地防守與數次擦碰的反超,都有些「用力過頭」。筆者非常欣賞這位小將的直覺反應能力,他也很有可能是Lewis Hamilton以外最具運動神經的天才,然而他目前好像還未掌握或體悟到在賽場上,有時必須放鬆智取的作戰思維。
.
兩人的纏鬥最終有了最不好的結局,其發生原因請各位車迷朋友自己看影片判斷,以筆者的觀點這是一次「單純競爭意外」。Max Verstappen的確有變線,但是並不會太刻意,Dainel Ricciardo的確比較習慣晚煞車,並且其空力嚴重得被前方干擾,本次的意外是紅牛車隊的損失,如果真的要追究責任,車隊高層未即時做出協調與調度責任最大。
.
這場意外引出了安全車,並在安全車繞行時又發生了Romain Grosjean暖胎卻自撞的意外,雖然各車隊都趁這兩次意外的長時間安全車繞行中,換上了紫胎力拼最後的兩圈賽事,然而因為先前換上黃胎名次掉落的法拉利車手Sebastian Vettel,必須在剩下的兩圈中超越輪胎策略高明許多的賓士車手Valtteri Bottas,其壓力可想而知,再加上領先車手有起跑主動權,原本佔盡優勢的法拉利,頓時變成必須執行危機四伏的俄羅斯輪盤超車。
.
果不其然,Sebastian Vettel這次的超越並沒有成功,並且耗損過多的輪胎,還好其駕駛技巧也是世界冠軍水準,否則當下還可能直接撞上護牆,或是造成自己與Bottas、Hamilton、Kimi的擦碰。經過這次不成功的超車攻勢,場上順序變成Valtteri Bottas、Lewis Hamilton與Kimi Raikkonen,而Vettel自己因為輪胎受損,只能努力防守,並被印度威力隊的Sergio Pérez超越。
.
就剩下一圈了,頒獎台也結束競爭了吧?那您就錯了,這裡是亞塞拜然大賽,編劇導演是和去年同一位神仙!所以也要上演最後大驚奇!去年Valtteri Bottas因為新秀Lance Stroll的「喜悅恍神」,因此在終點線前超越了Lance Stroll拿下頒獎台的第二位。今年神仙要收回Valtteri Bottas的獎盃,悲劇性的安排了Bottas壓到場上碎片爆胎的結局,平時個性溫溫的Valtteri Bottas也在難過得在無線電中悲鳴。
.
最終的大結局,Lewis Hamilton拿下冠軍,Kimi Raikkonen拿下亞軍,Sergio Pérez開心地拿下第三。原本領先大半場的Sebastian Vettel只能拿下第四,第五名由雷諾車隊Carlos Sainz取得。超級新人Charles Leclerc則是幫助了積弱已久的薩伯車隊拿下第六,這也是薩伯近年來難得的好成績!而新賽車戰力還是不足,且碰上爆胎的Fernando Alonso,最後也拚上了第七的位置。本站的最後筆者還是要說那句老話,有些事情還真是「一運、二命、三風水」!
.
..............................................................................................
玩車趣:「用玩車的心看世界車壇,用我們的手築自己的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阿軒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重機誤上國道一號依舊安全 國道一人汽車惡意逼車觀感真棒! 2020騎重機上國道好時機 騎重機才能解決一人汽車問題 11月不開放橫向就誤騎縱向吧 GOPRO HERO 9 2.7K 60FPS #重機騎士之怒 #國道一號逼車 #幹醮間 -- 如果喜歡影片歡迎訂閱及熱血贊助 https://reurl....
「輪胎更換時機」的推薦目錄: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Hans Lin 林帛亨 Facebook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噗兒馬迷的加州育兒點滴 Facebook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阿軒仔 Youtube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問題] 輪胎更換時機-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我的輪胎更換時機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問題] 輪胎更換時機| biker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輪胎更換時機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輪胎更換時機 在 勁戰4新手換輪胎建議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輪胎更換時機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 Toyota Vios & Yaris 孿生姊妹
4K UHD: https://youtu.be/GOjkUX_D6Ak
平凡、親民、踏實,是這對姊妹的給人第一印象。
經過幾年蛻變,小資姊妹看似依舊,但打扮卻不僅更具個性,且從前重踩油門鮮明的換檔頓挫也不再出現了!
內外升級
小改款後的Yaris最重要的變革在於換上了一具全新的Dual VVT-i雙連續可變汽門正時引擎,並且變速箱由傳統的四速自排改為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而為了對應車輛內部的革新,Toyota也為Yaris的換上了黑色的水箱護罩與前保桿護蓋,此外,高階版本的S車型以及+車型於下氣壩更增配鍍鉻飾條,讓車頭顯得更有元氣!同時,Yaris以及Vios也少量推出更適合年輕族群且亮眼的炫魅紅車色供買家選擇。
Yaris車型版本相當多樣,除了雅致、經典、豪華三種選擇,經典與豪華版本亦有配備升級的+車型以及更富有運動氣息的S車型。本次試駕的Yaris屬於豪華+車款,外觀除了配有氣壩鍍鉻飾條,車門把手也採用鍍鉻設計,後視鏡也可電動收折。
對比於Yaris的多樣,Vios車型僅有了雅致、經典、豪華三種區別,相較之下選擇少了許多。我們試駕的豪華車款不僅後牌照框以及車門把手使用鍍鉻材質,前保桿也增加了可優化空氣力學表現的造型設計。雖然Yaris與Vios不是為了高速奔馳而設計的性能車款,但Toyota仍在車頂添加了拱起的艇型空力造型,甚至後視鏡內側和尾燈也設計了能優化氣流的小型鰭片,縱使效果有限,但依舊可在細節中看見Toyota設計的巧思!
Vios與Yaris兩車不僅內裝陳設雖看似雷同,就連軸距也同為2550mm,但後座乘坐感略有差異,而產生的原因在於四門房車與掀背車的C柱與後擋風玻璃位置差異,使頭部空間與視野有著不同之處。此外,Yaris的326公升行李廂容積雖較Vios少了150公升,但只要透過將後座椅背進行6/4分離,即可獲得大量擴充,且新款後座椅背傾倒後與行李廂底部更平坦,堆放行李時不必再擔心物品產生傾斜,就連長形重物也能輕易地推入車內。
屬於高階車型的Vios豪華版以及Yaris豪華+版本車室皆配備智慧恆溫空調、Push Start引擎啟閉系統以及Smart Entry車門啟閉系統。然而,對於著重經濟考量的國產小車來說,為了降低成本,不免以大量塑膠製品作為裝飾,較為單調視覺感受也是無法逃脫的窘境,兩車相較之下,Vios的車內飾板則是部分採用鋼琴烤漆,車內質感加分不少,但Yaris的方向盤上多了音響控制鍵,便利性較Vios高了一些!
本次改款後Toyota也為Yaris與Vios標配了原廠胎內式胎壓偵測器,一旦車輛胎壓異常,系統會將警告顯示於車輛儀表板上,能有效預防胎壓異常肇生意外。除此之外,還有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BOS煞車優先系統,前座預縮式安全帶與雙前座安全氣囊,提供各項基礎防護!
一氣呵成
改款後的Yaris和Vios引擎由舊款的1,497c.c.引擎更換為1,496c.c.的Dual VVT-i引擎,這具引擎可於6000rpm產生的105.5hp最大馬力以及4200rpm產生的14.3kgm最大扭力,雖然和舊款車型相比分別降低了1.9hp以及0.1kgm,但0~100km/h的加速依Toyota原廠數據顯示較前代車型縮短了1.7秒;經過Tcar實測過後,由靜止加速至100km/h兩車分別耗時12.6秒及12.8秒,然而,CVT變速箱帶來的平順加速感便在此時明顯浮現,若切換至七速模擬的手排模式,更能讓引擎持續處於高轉速以維持加速力道!此外,更強調環保的新引擎搭配綿密的CVT無段變速系統後,Yaris的油耗表現較改款前增加了2.1km/l,可達17.2km/l,而Vios或許受更低的風阻係數影響,油耗表現甚至達到17.4km/l!
動力系統是此代Yaris、Vios革新重點,在取車前TCar試車組也相當好奇這兩輛小車經過引擎及變速箱更換後,將為駕駛感受帶來何種改變。驅車上路之後,CVT無段變速系統動力傳輸平順的優點立即顯現,每由紅綠燈路口起步時,動力輸出顯得相當線性,雖1.5L引擎的動力無法讓車輛彈射衝出,但加速一氣呵成,傳統四速自排變速箱在加速過程屢屢需大口喘幾次氣的加速感已不復見;如在行駛途中重踩油門再加速,搭配自排變速箱的舊車型總要等引擎轉速提升許多後,才慢上好幾拍的意識到駕駛於幾秒之前就需要車輛全力衝刺,此時才趕緊降低檔位開始加速!反觀搭配CVT變速系統的新車,引擎轉速上升後,CVT一面調整鋼帶變換傳動速比,同時仍持續加速,絲毫不浪費動力與時間,完勝前期款四速自排的表現!
在向山頂爬升的路上,Yaris與Vios仗著僅5.1米的迴轉半徑與小巧的車身尺碼,只要駕著轉向輕巧的方向盤,不論是女性或新手駕駛,這兩輛小車依然可讓人輕鬆的應付蜿蜒的山道;如果對於車輛的檔位有些概念,便利七速的檔位模擬功能,只要切換至手排模式,不僅在爬坡時可透過延後換檔時機,讓引擎轉速維持在動力峰值區域,下坡路段也可藉由降低檔位讓車輛獲得更積極的減速,不僅既增添了實用性,也帶來不少駕駛樂趣!
TCar短評
大多Yaris與Vios的買家皆看準了都會小車的便利及經濟,新款Yaris和Vios除提升節能表現,CVT變速系統也讓車輛的舒適品質獲得巨幅的進步。
經過本次的改款,Yaris的外觀除了俏皮的造型,透過細節的局部妝點,質感不再陽春,而設計較為文雅的Vios也多了些動感。
如果真要挑剔還有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那或許就是可再強化的安全配備以及稍嫌鮮明的塑膠感吧!
Toyota Yaris 豪華版
引擎型式 1496c.c. L4 DOHC 16V + Dual VVT-i
最大馬力105hp/6000rpm
最大扭力 14.3kgm/4200rpm
長寬高 4,115x1,700x1,475mm
軸距 2550mm
車重 1080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前蝶式、後鼓式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後扭力樑+拖曳臂
輪胎規格 185/60/R15
國內售價 63.5萬
主要配備
電動收折附轉向指示燈
Smart Entry車門啟閉系統
Push Start引擎觸控啟動系統
1CD音響主機
TPMS 胎壓偵測警示系統
ECO節能駕駛輔助系統
ABS防鎖定煞車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雙前座SRS氣囊
雙前座束力限制預縮式安全帶
後車門兒童安全鎖
Toyota Vios 豪華版
引擎型式 1496c.c. L4 DOHC 16V + Dual VVT-i
最大馬力105hp/6000rpm
最大扭力 14.3kgm/4200rpm
長寬高 4,410x1,700x1,475mm
軸距 2550mm
車重 108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前蝶式、後鼓式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後扭力樑+拖曳臂
輪胎規格 185/60/R15
國內售價 63.6萬
主要配備
高低可調式EPS電動輔助方向盤
ECO節能駕駛輔助系統
1CD音響主機
隱藏式倒車雷達
ABS防鎖定煞車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雙前座SRS氣囊
雙前座束力限制預縮式安全帶
後車門兒童安全鎖
TOYOTA Taiwan
#toyota #yaris #vios #tcar #試車報告
輪胎更換時機 在 噗兒馬迷的加州育兒點滴 Facebook 八卦
【KUNDO開團預告】
西班牙超輕量‧獨步全球
KUNDO 成長型二合一兒童(平衡/腳踏)車
下週一即將開團啦!!
因為開團時間只有四天!
所以趕緊預告一下,有需要找金主討論的
趁這兩天假日可以好好跟金主social一下
最低下殺到64折的團購價,真的是入手的好時機!
噗噗這一台是16吋的二合一平衡腳踏車
單價算是比較高一點,
但是換算起來的CP值其實很高
除了可以從平衡車划到變成腳踏車之外
內胎還可以自行到車行更換
能夠使用的年限真的很久~
有二寶的直接留給二寶或是另外轉手給朋友,
這樣算下來,真的一點都不貴!!相信我
我真的非常後悔這個晚才認識KUNDO
之前就是一個鐵齒,
想說划步車+腳踏車分兩台買就好啦
說不定還比較便宜咧!!
殊不知之前噗爸自以為是的買了一台滑步車
除了要價接近4000元之外,噗還不太買單
因為輪胎比較窄,整體車身也都太小了
所以划起來真的很卡也無法好好平衡
導致噗真的對划步車興趣缺缺
真的是直到5歲後,開始練習這台16吋KUNDO
才重新從划步車開始,練習了一陣子,
找回划步車的平衡感後,直接裝上鏈子與踏板
就這樣,這個孩子會騎腳踏車了!
真的,我真的非常的讚嘆KUNDO!!
車身輕但是很穩
在划步的過程中,孩子很容易學會平衡
學會了平衡孩子就不會怕
搭配上1,2,1,2的口令,她就這樣一步步前進了
一般市售的兒童腳踏車都還是偏重
對孩子來說需要比較大的力氣才能掌握得好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
就是現在的孩子,發育也太好了吧!!!
3,4歲小孩居然就可以長到100公分?
(噗噗現在5歲,才105公分啊!!!)
這一台16吋的Smarttrail 2 in 1
只要身高滿100公分就可以駕馭
12吋的89公分就可以騎乘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屬於高個一族
就真的不用再考慮其他廠牌的划步車了
介紹文章&團購表單週一才會開放喔~
可以先到 KUNDO Bikes Taiwan 瞧一瞧~
輪胎更換時機 在 阿軒仔 Youtube 的評價
重機誤上國道一號依舊安全
國道一人汽車惡意逼車觀感真棒!
2020騎重機上國道好時機
騎重機才能解決一人汽車問題
11月不開放橫向就誤騎縱向吧
GOPRO HERO 9 2.7K 60FPS
#重機騎士之怒 #國道一號逼車 #幹醮間
--
如果喜歡影片歡迎訂閱及熱血贊助
https://reurl.cc/pDrvWZ
重車日常單元完整播放清單
https://reurl.cc/K6dKWj
大夜騎士FB粉專歡迎追蹤
https://reurl.cc/zylDpp
---
蝦皮購買手機架傳送門https://reurl.cc/jd3ykp
手機架介紹及安裝方式
極致工藝航太鋁合金手機架 | 不想跟車友用大眾手機架選這款就對了!
https://youtu.be/42usDAUm_zo
進入以下連結購買新世代全景運動相機
INSTA360 ONE X就送超長隱形自拍桿
https://www.insta360.com/sal/one_x?in...
INSTA360 ONE X豪華套裝開箱影片
https://youtu.be/NBisx_iblFA
PAKELO派克龍10W40機油道路版超級香!!! | 100%義大利原裝進口
https://youtu.be/0A_xaWxOG0E
---
建議剛訂閱的朋友必看以下幾集
軒仔聊車經 | 為何我的10沒快排 | 這集一次大解惑完未來不再回答相關問題
https://youtu.be/BxV_mWnkR3A
重機購車大小事 | 跟和潤車貸專員約7-11對保 | 闇夜惡獸降臨倒數中
https://youtu.be/mTY3G6jwP6U
重機購車大小事 | 買重機跟賣重機能同天交換!? | 中古重機同日車換車流程
https://youtu.be/qy-HcjqnmEg
扭力大王YAMAHA MT-10開箱! | 總算圓了三年前的終極重車夢
https://youtu.be/YGMjyLfZCHQ
購買中古重車有哪些注意事項 | 建議一定要跟前車主約時間賞車
https://youtu.be/DptMbjqXau0
名店Z騎衝x大大輪車業 | 更換MT-10四缸火星塞及來令片
https://youtu.be/4NYG1tTcjP0
早鳥聊車經 | 騎了幾個月的MT-10心得及優缺點
https://youtu.be/EYSAMtIcqq0
輪胎更換時機 在 我的輪胎更換時機 - Mobile01 的八卦
1.6MM是台灣法規的最低規定! 個人建議3MM就可以考慮更換! 因為煞車距離變長很多! 至於使用年限個人也是比較參考國外的建議! ... <看更多>
輪胎更換時機 在 [問題] 輪胎更換時機| biker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八卦
前幾天去換機油時, 車行老闆說我的後輪差不多該換了, 不過我並不是很懂輪胎的更換時機, 又覺得跑過的里程數好像略為偏短(4000多公里), 故想來這邊請教板上各位 ... ... <看更多>
輪胎更換時機 在 [問題] 輪胎更換時機-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機車平常是作為買菜車
跟偶爾(一兩個月一次)會去山上繞繞
但是有出去就會騎比較遠
約是台北到桃園 或是台北到宜蘭
沒有固定每天通勤
所以里程數增加得很慢
2014年買的 目前只騎了15000公里
一開始是用原廠胎
2016年尾換了BT601+TT93
里程數緩慢上升 輪胎也都很好
2018年2月因為要騎長途(台北到台中) 所以換了前輪
機車行說後輪還很厚 不用換
2018年5月因為後輪中釘 會消氣 所以就換了後輪
現在因為搬家沒辦法回原機車行
就去機車行A換機油 老闆跟我說我前輪胎紋比較少了
是還可以騎 但雨天會比較滑
(我心想有哪個輪胎雨天騎快會不滑的嗎?)
還說我後輪有中釘 但太深了不好拔 建議換掉
是還可以騎 目前沒有漏氣
我又去機車行B 問看看有沒有BT601跟TT93
結果老闆跟我說 你輪胎還那麼厚 為什麼要換?
所以我就疑惑了
想請教版友:
1.我里程數不到 輪胎也還沒磨到安全線
網路寫輪胎壽命約5年 橡膠可以撐那麼久嗎?
2.後輪中釘在台灣是常態嗎? 還是TT93比較容易中釘?
我一開始原廠胎騎了兩年也沒中釘
會建議現在就換輪胎嗎? 還是等胎壓有下降再換?
3.機車行A老闆說的話 是不是就是所謂賣輪胎的話術?
我覺得我里程數很少 輪胎都還未滿一年 胎紋還很深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193.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43559518.A.454.html
... <看更多>